生产线平衡的定义
生产线平衡

生产线平衡率的计算方法
平衡率是评价一条产线的重要指标,平衡率高就表示在同等 条件下平衡损失就少,也就是说平衡率高的产线人均产能就 高。
目的:通过平衡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使生产现场更 加容易理解“一个流”的必要性及对于真正实现“OPF”进 而导入“cell production”的重要意义。
平衡生产线的意义
游戏时间
平衡生产线的意义
通过Line balancing我们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有效减少工时损失进而提高作业员及设备工装的工作效率; 减少产品的C/T和pitch time,最终导致Takt time 的减少,提高productivity. 提高OEE & OME. 减少WIP,更容易真正实现“OPF”。 在Line balancing 基础上,实现单元生产,提高了生产对柔性化市场的应变能 力。
Line balance rate = ∑Standard time/(bottleneck time*person qty) = ∑ Standard time/(Pitch time*person qty)
Line imbalance rate =1-Line balance rate
Remark: Pitch time 是指生产线每产出一个batch产品所消耗 的时间,这里我们定义batch size 为1pcs, 所以pitch time=bottleneck time, 理想情况下pitch time=Takt time.
1.不同产品的特性差异
生产线平衡分析简介

生产线平衡分析简介一、生产线平衡的定义流动的作业中上下工序之间,存在供应关系,一旦工序作业时间相差太大,就会造成某些用时短的工序,出现等待的现象,其中工时损失相当客观,当工序之间的作业时间差距很少,生产中等待的时间很少,生产效率达到最高时,我们称为生产线平衡率。
二、生产线平衡分析的目的1短短生产一个产品的组装时间〈增加单位时间的生产量>2.提高生产线的工作效率〈包括作业人员,设备>3.减少工作间的准备工作4.提高生产线的平衡5.对新的流程作业方式改善制造方法三、生产线平衡分析方法生产线平衡分析是对改善流程作业的最适用的方法,在改善之前必须对工序进行分析。
1先确认分析对象,生产线和对象工程的范围。
6.实施对象生产线的工程分析把握现状。
7.实施各工程的时间分析<如设定标准时间就灵活运用》8.制作速度图表9.计算生产线平衡率。
四、改善生产线平衡的方法1对作业长的工序进行改善,其改善方法有:11分割作业,把一部分作业分配到作业短的工序中去。
12进行作业改善,缩短作业时间1.3作业机械化1.4提高机械化的能力1.5增加作业员或替换技能水平更高的作业员2.对作业时间短的工序进行改善2.1分割那部份的作业,将其分配到其他时间短的工序中去,省略那一工序。
2.2可从作业长时间的工序中抽一部分工作过来。
2.3可以与其他作业时间之工序相结合。
2.4分配至两个以上的工序,尽量让一个人去作。
五、生产线平衡率的计算1.平衡率的计算方法:生产平衡率二各工程净时间的总和/时间最长的工程作业时间经XIO0%2.不平衡的计算方法不平衡率=Io0%-平衡率(%)如:生产一个产品的总时间为136秒,人力为19人,时间最长的工序为10秒,那他的生产平衡率为:生产平衡率=136S∕(10SX19人)X100%=71.6%不平衡率=IO0%-716%=28.4%。
生产线平衡

生产线平衡生产线平衡生产线平衡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合理地安排和调配各种生产资源,使得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能够协调配合,达到最佳的生产效果,减少浪费和提高质量。
生产线平衡不仅可以实现生产资源的合理利用,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
生产线平衡的主要目标是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出最大数量的产品,并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合适的生产计划,合理分配生产资源,设定生产节拍和工作标准,监测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生产线平衡的实现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生产计划制定: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的生产能力,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明确生产任务和时间节点。
2. 生产资源分配:根据生产计划和生产能力,合理分配所需的生产资源,包括人员、设备、原材料等。
3. 工作标准设定:根据产品的生产要求和企业的生产能力,设定合适的工作标准和生产节拍,确保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
4. 生产监控: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和瓶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
5. 优化改进:通过对生产数据的分析和总结,不断优化生产过程和工作标准,减少浪费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生产线平衡的重要性:1. 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通过合理利用生产资源和设定工作标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生产中的浪费和失误。
2. 降低生产成本:生产线平衡可以减少生产中的浪费和废品,优化生产过程,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3. 提高客户满意度:通过生产线平衡,企业能够按时交付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 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线平衡需要遵循一定的生产流程和工作标准,可以优化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培训,构建有效的生产团队。
5. 改善企业形象:通过生产线平衡,企业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改善企业形象和口碑。
精益生产--生产线平衡(pdf 20页)

精益 IE
第六讲: 的概念
生产线上的各道工序布置的效益取决于将所需工作划分成一系列 单元而工作的能力,而此单元工作能迅速而例行化地由技术工人 和专业设备来执行。大部分的加工时间都很短,以至于只指定一 项工作给每个工人是很不实际的。相反的,工作经常组成容易管 理的群组,并分发到一两位操作者的工序去。
8
4
精益 IE
5.重排的方法
9
精益 IE
6.作业改善后合并的方法
10
5
精益 IE
案例
11
精益 IE
改善
分析这条生产线可以发现,瓶颈工序就是钻孔的工序。针对这八道工序的特 点,分解工序3(钻孔)的作业动作,提出以下的平衡改善措施:
改善瓶颈作业(即工序3钻孔),将工序3的定位动作(8秒)分担给工序2完 成。
Cell Line (目前Cell Line作业站并无一个统一的称呼,如NPS作 业站、流线化生产、一个流作业、摊贩式作业等)是指生产上的 一个组织单位。一个作业站配备有生产一类产品的全套设备,同 时还配有一名或若干名掌握多种技能、能熟练使用这些设备的全 能作业者。每个作业站独立完成整个产品的全部生产作业。整个 车间或工厂则由多个作业站组成。
因此希望朝多制程操作的作业方式安排
16
8
精益 IE
5、作业员的多能工化
具有能操作多制程作业能力的作业员,称为多能工。
生产线平衡和调度

生产线平衡和调度生产线平衡和调度是现代企业生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个有效的生产线平衡和调度策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确保产品按时交付。
本文将介绍生产线平衡和调度的概念、重要性以及一些常用的方法和工具。
一、生产线平衡概述生产线平衡是指在一条生产线上,通过合理的工序分配和任务排布,使得各工序的工时均衡,并避免出现生产阻塞。
一个平衡的生产线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并且有利于生产计划的实施。
二、生产线调度生产线调度是指根据生产计划和资源情况,合理地安排工序的顺序和时间,使得生产线能够按时高效地完成任务。
调度的目标是平衡生产线的工作负荷,尽量减少等待时间和生产延误,提高生产成果。
三、生产线平衡和调度的重要性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平衡生产线,避免出现工序之间的瓶颈,能够充分发挥各工序的能力,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2. 降低成本:生产线平衡可以减少重复工序和调整工序的时间和资源浪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3. 保证交付时间:通过合理的调度安排,可以保证产品按时交付,增强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4. 提高生产质量:生产线平衡和调度能够减少因工序拥堵、等待和错误操作造成的生产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一致性。
四、生产线平衡和调度的方法和工具1. 工序分析:对生产线进行工序分析,确定每个工序的时间和资源需求。
2. 任务分配:根据工序分析的结果,合理地分配任务给不同工人或设备,避免出现工序之间的工时差异。
3. 平衡调整:根据生产计划和资源情况,对生产线进行平衡调整,确保各工序之间的工时均衡。
4. 生产调度软件:借助计算机软件,对生产线进行自动化调度和监控,提高生产线的效率和灵活性。
5. 合理库存管理:通过合理的库存管理,避免原材料和半成品的堆积,减少生产阻塞和延误。
总结:生产线平衡和调度是现代企业生产管理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通过合理的生产线平衡和调度策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确保产品按时交付,并提高产品质量。
生产线平衡

生产线平衡什么是生产线平衡?生产线平衡是指在制造业中,通过合理安排工作站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使得各个工作站之间的工作负荷达到一致,从而实现整个生产线的高效运行和提高生产效率。
生产线平衡可以有效地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并降低生产成本。
生产线平衡的优势1.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合理安排工作站的工作负荷,避免因工作站负荷过大或过小而导致的生产效率低下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2.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生产线平衡可以避免一些工作站因工作内容过多而产生等待时间,以及其他工作站因工作内容过少而导致的工作站闲置的情况。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3.增强生产线的灵活性:通过生产线平衡,可以使得生产线上各个工作站之间的工作负荷相对均衡,从而增强生产线的灵活性和应对能力。
当需要进行产品类型或生产数量的调整时,可以比较容易地实现,而不需要对整个生产线进行大幅度的调整。
4.提高产品质量:生产线平衡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等待时间和工作站的闲置时间,从而减少了生产线上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工人在有充足时间完成任务的情况下,可以更加专注和仔细地完成工作,提高产品质量。
实施生产线平衡的步骤1.确定生产线的结构:首先需要明确生产线中包含哪些工作站,以及它们之间的工作关系。
这有助于确定工作站之间的工作负荷平衡目标。
2.测量工作站的工作时间:对于每个工作站,需要测量其完成工作所需的具体时间。
这有助于了解每个工作站的工作负荷情况,为后续的平衡安排提供依据。
3.分配工作到每个工作站:根据上一步测量得到的工作时间,合理地分配工作到每个工作站。
将工作任务合理分配,并确保每个工作站的工作负荷均衡。
4.调整工作站的工作时间:如果发现某些工作站的工作负荷过重或过轻,可以适当调整工作站的工作时间,使得工作负荷达到平衡。
5.定期评估和调整:生产线平衡并非一次性的过程,而是需要定期评估和调整。
随着生产线上产品类型和数量的变化,需要及时地对生产线进行评估和调整,以保持生产线的平衡状态。
生产线平衡概述

生产线平衡概述1. 简介生产线平衡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合理分配工作环节的工作量,以实现各个工作环节的协同配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生产线平衡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优化生产线的运作,避免工作环节之间的阻塞和浪费,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2. 生产线平衡的优势生产线平衡可以带来许多优势,包括: - 提高生产效率:生产线平衡能够避免工作环节之间的堵塞和浪费,使得生产线的运作更加顺畅,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合理分配工作环节的工作量,能够避免某些环节过度工作,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 提高产品质量:生产线平衡可以确保每个工作环节都能够得到适当的时间和资源,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减少次品率。
- 加强员工协作:生产线平衡需要各个工作环节之间的协作和配合,能够增强员工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3. 实现生产线平衡的方法要实现生产线平衡,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 流程分析:对生产线上的每个工作环节进行详细分析,确定每个环节所需的时间和资源,找出潜在的瓶颈和浪费,以便进行优化。
- 工作流程设计:根据流程分析的结果,重新设计工作流程,合理分配工作环节的工作量和时间,确保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与顺畅。
- 人员培训:对参与生产线的员工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整个生产线的运作和各个工作环节的重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协作能力。
- 设备优化:通过升级和改善设备,提高其性能和稳定性,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确保生产线的持续运转。
4. 生产线平衡的实施步骤以下是实施生产线平衡的基本步骤: 1. 确定目标:明确生产线平衡的目标和期望效果,例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
2. 流程分析:对生产线进行详细的流程分析,找出每个环节的工作量、时间和资源需求。
3. 工作流程设计:根据流程分析结果,重新设计工作流程,确定每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和时间安排。
4. 人员培训:对参与生产线的员工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新的工作流程和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
生产线平衡

1、生产线的平衡计算公式
平衡率=(各工序时间总和/(工位数*CT))*100% • =(∑ti/(工位数*CT))*100 %
2、生产线的平衡损失率计算公式
平衡损失率=1-平衡率
节拍Cycle Time(CT)
出勤時間(ex27600秒) 計划台数(或目標台数)
1.不适当 2. 浪费 3.不均匀
2.合并
3.重排
两个以上的工程不能汇集 两个以上的工程或 1.疲劳减轻 在一起吗? 者同步作业 2.品质提升 改变加工顺序,提 3.时间缩短 不能替换掉这个工程吗? 高效率 4.成本降低 将作业重新审视 不能变得更简单吗? 作业自动化
4.简化
生产线作业改善的着眼点
节拍不同步 30S节拍 80秒产出2件产品
瓶颈工序—时间最慢的工序
时 间
10 10 8 11 11
9
能 力 最 小 工 序
9
10 10
8
最慢
11
工序
E F G H I J
A B
C D
生产线平衡率=
各工序时间之和 × 100% 最慢工序时间×工序数 = 96 11×10
× 100%
= 87.3%
500
600
25
33.3
专业的线平衡
目
录
一、生产线的定义 二、生产线平衡的相关概念 三、生产线平衡的目的
四、生产线平衡的计算公式
五、生产线平衡改善步骤 六、生产线平衡改善方法及案例
七、结束语。
改善就是财富
谢谢!
装OK+ 装导航 装菜单 装灯柱 贴QC纸 装导电 装PCB 装铁块 扣壳 +主页 +上下 胶 工序时 间 人数 5.3 1 3.06 1 4.55 1 3.53 1 5.31 1 3.86 1 5.39 1 5.32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线平衡的定义
2005-11-22 10:42:43 阅读:292 次
文章来源:转载作者:秩名上传者:一剑
一、“节拍”、“瓶颈”、“空闲时间”、“工艺平衡”的定义
流程的“节拍”(Cycle time)是指连续完成相同的两个产品(或两次服务,或两批产品)之间的间隔时间。
换句话说,即指完成一个产品所需的平均时间。
节拍通常只是用于定义一个流程中某一具体工序或环节的单位产出时间。
如果产品必须是成批制作的,则节拍指两批产品之间的间隔时间。
在流程设计中,如果预先给定了一个流程每天(或其它单位时间段)必须的产出,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流程的节拍。
而通常把一个流程中生产节拍最慢的环节叫做“瓶颈“(Bottleneck)。
流程中存在的瓶颈不仅限制了一个流程的产出速度,而且影响了其它环节生产能力的发挥。
更广义地讲,所谓瓶颈是指整个流程中制约产出的各种因素。
例如,在有些情况下,可能利用的人力不足、原材料不能及时到位、某环节设备发生故障、信息流阻滞等,都有可能成为瓶颈。
正如“瓶颈”的字面含义,一个瓶子瓶口大小决定着液体从中流出的速度,生产运作流程中的瓶颈则制约着整个流程的产出速度。
瓶颈还有可能“漂移”,取决于在特定时间段内生产的产品或使用的人力和设备。
因此在流程设计中和日后的日常生产运作中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与节拍和瓶颈相关联的另一个概念是流程中的“空闲时间”(idle time)。
空闲时间是指工作时间内没有执行有效工作任务的那段时间,可以指设备或人的时间。
当一个流程中各个工序的节拍不一致时,瓶颈工序以外的其它工序就会产生空闲时间。
这就需要对生产工艺进行平衡。
制造业的生产线多半是在进行了细分之后的多工序流水化连续作业生产线,此时由于分工作业,简化了作业难度,使作业熟练度容易提高,从而提高了作业效率。
然而经过了这样的作业细分化之后,各工序的作业时间在理论上,现实上都不能完全相同,这就势必存在工序间节拍不一致出现瓶颈的现象。
除了造成的无谓的工时损失外,还造成大量的工序堆积即存滞品发生,严重的还会造成生产的中止。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对各工序的作业时间平均化,同时对作业进行标准化,以使生产线能顺畅活动。
生产线工艺平衡”即是对生产的全部工序进行平均化,调整各作业负荷,以使各作业时间尽可能相近。
是生产流程设计与作业标准化必须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
生产线工艺平衡的目的是通过平衡生产线使用现场更加容易理解“一个流”的必要性及“小单元生产”(Cell production)的编制方法,它是一切新理论新方法的基础。
二、平衡生产线的意义
通过平衡生产线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1、提高作业员及设备工装的工作效率;
2、减少单件产品的工时消耗,降低成本(等同于提高人均产量);
3、减少工序的在制品,真正实现“一个流”;
4、在平衡的生产线基础上实现单元生产,提高生产应变能力,对应市场变化,实现柔性生产系统;
5、通过平衡生产线可以综合应用到程序分析、动作分析、规划(Layout)分析、搬运分析、时间分析等全部IE手法,提高全员综合素质。
三、工艺平衡率的计算
要衡量工艺总平衡状态的好坏,我们必须设定一个定量值来表示,即生产线平衡率或平衡损失率,以百分率表示。
首先,要明确一点,虽然各工序的工序时间长短不同,但如前所述,决定生产线的作业周期的工序时间只有一个,即最长工序时间Pitch time,也就是说Pitch time等于节拍(cycle time)。
另外一种计算方法同样可以得到cycle time,即由每小时平均产量,求得一个产品的CT(Q,每小时产量)。
cycle time(CT)=Pitch time=3600/Q
1、生产线的平衡计算公式
平衡率=(各工序时间总和/(工位数*CT))*100=(∑ti/(工位数*CT))*100
2、生产线的平衡损失率计算公式
平衡损失率=1-平衡率
四、生产线工艺平衡的改善原则方法
平衡率改善的基本原则是通过调整工序的作业内容来使各工序作业时间接近或减少这一偏差。
实施时可遵循以下方法:
1、首先应考虑对瓶颈工序进行作业改善,作业改善的方法,可参照程序分析的改善方法及动作分析、工装自动化等IE方法与手段;
2、将瓶颈工序的作业内容分担给其它工序;
3、增加各作业员,只要平衡率提高了,人均产量就等于提高了,单位产品成本也随之下降;
4、合并相关工序,重新排布生产工序,相对来讲在作业内容较多的情况下容易拉平衡;
6、分解作业时间较短的工序,把该工序安排到其它工序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