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诵国学经典16年级诗词部分

合集下载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国学经典》诵读教案5篇,期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国学经典》诵读教案1一、教学目标:1、品读古诗,感悟诗情;2、诵读文言经典,感悟人生哲理;3、赏析美文,提高鉴赏能力;4、增强对人类文化的喜爱之情二、教学重点:1、在诵读中悟人生哲理,增强审美能力。

2、开放式教学:有词朗诵、配乐美文赏识、唱诗词。

三、教学预备:1、学生背诵印发的小册子中的内容。

2、学生背诵《满江红》《少年中国说》3、学生学唱《水调歌头》。

4、各小组选择自己喜爱的诗词或美文,并细心预备,把握节奏、感情、声音大小、人员支配多种多样。

四、教学过程:(一)导课:人类在历史进展的进程中,制造了经典文化。

诵读经典我们会感悟更多的人生哲学,体味各家的语言特色。

今日,就让我们再一次在经典诵读竞赛中感受经典文化的艺术魅力。

(二)措施与要求“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抱负境界。

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1)保证诵读时间。

每周一、三、五早读时间及每周的晚自习时间为诵读时间,每天坚持。

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教学。

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老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要把以往课前一支歌换为一首诗,开展“课前一吟”教学,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2)老师要依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依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

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舞学生多诵多背。

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竞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

(3)布置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

语文老师要每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舞后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诗文诵读沟通汇报,我们尝试开展各种教学,培育学生的个性才能。

如唱演诗文,陶冶审美情趣。

为古诗文配曲谱,让学生进行演唱或演奏;如诗配画,彰显创新才能。

国学经典诗歌诗词

国学经典诗歌诗词

国学经典诗歌诗词国学经典蕴涵了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优秀诗词歌赋,浓缩了汉语韵律、辞章之美,主旨上寄寓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追求和审美理想,可以用来诵读的国学经典句子有哪些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国学经典诗歌诗词的相关资料,供大家欣赏学习!国学经典诗歌诗词【精选篇】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2.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唐.王绩.野望)3.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4.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5.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6.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7.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8.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9.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10.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11.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1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13.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14.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15.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16.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17.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18. 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19.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楚辞.卜居)20.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21.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22.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23.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经.乾)24. 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25.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国学经典诗歌诗词【热门篇】1.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2.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3. 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4.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古诗经典诵读朗诵稿 国学古诗经典诵读

古诗经典诵读朗诵稿 国学古诗经典诵读

古诗经典诵读朗诵稿国学古诗经典诵读【--经典手机短信】国学经典教育凝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华、思想精华,体现出了无数先哲的智慧结晶。

可以用来诵读的国学经典诗句有哪些呢?以下是的国学诗句经典诵读的相关资料,供大家欣赏学习!1.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唐.李贺.马诗)2.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行)3.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4.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6.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唐.白居易.忆江南)7.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唐.杜甫.曲江)8.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清.曹雪芹.红楼梦)9.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唐.白居易.长恨歌)10.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苦深。

(清.顾炎武.海上)11.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板桥.竹石)12. 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13.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唐.杜甫.戏为六绝句)14.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西晋.陈寿.三国志)15.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西晋.陈寿.三国志)16.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西晋.李密.陈情表)17.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18.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三国.诸葛亮.出师表)19.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20.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唐.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2.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清.郑板桥)3.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唐.杜甫.蜀相)4.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中华诵(1)

中华诵(1)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三年级上第一单元古典诗词专题诵读:采莲1、江南(汉乐府民歌)2、采莲曲(其二)(唐·王昌龄)3、采莲词(清·王淑)国学经典诵读:蒙学经典4、《千字文》(一)1、江南[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采莲曲(其二)[唐] 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3、采莲词[清] 王淑莲华莲叶满池塘,不但花香水亦香。

姊妹折时休折尽,留花几朵护鸳鸯。

4、《千字文》(一)第1则tiān dì xuán huán g yǔ zhîu hïn g huān g天地玄黄,宇宙洪荒rìyuâyín g zâ,chãn xiùliâzhān g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第2则hán lái shǔ wǎn g qiū shōu dōn g cán g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rùn yú chãn g suìlǜ lǚ t iáo yán g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第3则yún tãn g zhì yǔlù jiãwãi shuān g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jīn shēn g lì shuǐyù chū kūn gān g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第4则jiàn hào jù quâzhū chēn g yâ g uān g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g uǒ zhēn lǐ nài cài zhîn g jiâ jiān g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征文600字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征文600字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征文600字作文一《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国学经典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最近,我们学校开展了诵读国学经典的活动,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论语》里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告诉我们,学习知识后要经常温习,这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就像我学习了一首古诗,每天读几遍,慢慢地就能够背诵下来,那种成就感让我特别开心。

还有《弟子规》中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让我明白了要尊敬父母,听从他们的教导。

以前,我总是对爸爸妈妈的话不太在意,现在我知道错啦,会马上回应他们的呼唤。

诵读国学经典,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也让我更加热爱我们的中华文明。

我要继续努力学习,把这些宝贵的智慧传承下去!作文二《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最近,我读了好多国学经典的书籍,像是《三字经》《千字文》,感觉特别有意思。

比如说《三字经》里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这让我知道了,就像玉石需要雕琢才能变成漂亮的饰品一样,我们人也要努力学习,才能明白道理,变得有出息。

还有“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讲的是孔融四岁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这种尊敬兄长的品德真值得我们学习。

我也要像孔融一样,做一个懂礼貌、会分享的好孩子。

这些国学经典就像一位位智慧的老人,给我们讲着有趣的故事,教我们怎么做人做事。

我一定会好好诵读,把中华文明传承下去。

作文三《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国学经典就是其中的瑰宝。

在诵读《唐诗三百首》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古代诗人笔下美丽的风景。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多美的画面啊!还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让我感受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孟子》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告诉我们要尊敬长辈,关爱幼小。

这让我想起了在公交车上给爷爷奶奶让座,帮助小弟弟小妹妹过马路。

小学国学经典书籍阅优秀读后感(精选3篇)

小学国学经典书籍阅优秀读后感(精选3篇)

小学国学经典书籍阅优秀读后感(精选3篇)小学国学经典书籍阅读后感1读完《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我受益匪浅。

它让我觉得这是一本值得读的好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名言,古诗词,经典故事。

这本书从开天辟地到各种自然现象,从远古时期的三皇五帝到百家学子,从社会历史到礼乐文化,都在有限的篇幅中向我们娓娓道来。

这本书让我增长了许多知识,又明白了许多道理。

我被《诵读》里的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所陶醉、感染。

读完《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我穿越时空参观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创造的令世人称赞的奇迹,我看到了这个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年的风雨侵袭中依然坚定地向前奔跑。

读了孔子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我学到了学习的方法;读了曾子的`“吾日三醒吾身”我知道了做人要多次反省自己。

如今,我们伟大的民族将我们的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以韩国的第一家孔子学院为先例,全球五大洲的各个国家争先创办孔子学院,掀起了学习中文,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浪潮。

读了这本书,我不能不惊叹我们的祖先不仅用聪明才智创造了不朽的五千年传统文化,而且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坚不可摧的长城文化。

它从战国的硝烟迷雾中诞生,曾一度肩担抵御外族守护关内的历史重任。

岁月沧桑,朝代更迭,它为了责任而不断剥蚀自己的青春。

如今,长城作为世界八大奇观之一而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它以微微雄姿、坚强的体魄,象征着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读完这本书,我从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了精神食粮,从中感悟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和谐友善、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小学国学经典书籍阅读后感2在那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学校举行了经典诵读比赛。

比赛已经结束了,可留在我心中的影,留在我心中的像,留在我心中的那场景、那韵律却成了永远。

当时的比赛场面十分宏大,全校36个班级,3000多学生和教师,齐聚校园操场,成了一个人的海洋,人头攒动,赛前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到比赛开始时又静无声息,静的会听到大家的呼吸声,大家都在聚精会神的观看比赛,脸面是平静的,心情是激动的。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小学一、二年级国学经典诵读篇目(一)国学经典: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音版的《弟子规》有计划地诵读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二)古典诗词:《咏鹅》、《草》、《画》、《静夜思》、《春晓》、《清明》、《一去二三里》、《悯农》(其一)、《江上渔者》、《江南》(汉乐府)、《江南好》(词)、《风》、《江上渔者》、《咏柳》、《芙蓉楼送辛渐》、《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村居》、《悯农》(其二)《游子吟》、《游园不值》、《回乡偶书》、《敕勒歌》、《山行》、《梅花》、《江雪》、《长歌行》(汉乐府)。

小学三、四年级:(一)国学经典: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释版的《弟子规》。

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释版的《笠翁对韵》。

(二)古典诗词:《江雪》、《所见》、《忆江南》、《绝句-迟日江山丽》、《小池》、《江南春》、《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早发白帝城》、《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滁州西涧》、《寻隐者不遇》、《望天门山》、《秋浦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乐游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七步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题临安邸》、《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鹿柴》、《赠汪伦》、《宿建德江》、《古朗月行》、《春夜喜雨》、《渔歌子》、《清平乐·村居》、《枫桥夜泊》、《浪淘沙》小学五、六年级:(一)国学经典:有计划地诵读完成《弟子规》并理解文意。

有计划地诵读注音版的《论语》。

有计划地诵读《幼学琼林》、《增广贤文》。

(二)古典诗词:《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竹枝词》、《泊船瓜洲》、《望湖楼醉书》、《春江晚景》、《题西林壁》、《示儿》、《石灰吟》、《竹石》、《过零丁洋》、《黄鹤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天净沙--秋思》、《渔歌子》、《独坐敬亭山》、《春望》、《别董大》、《竹里馆》、《春夜喜雨》、《乌衣巷》、《望岳》(杜甫)、《观书有感》(朱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满江红》、《如梦令》(李清照)、《念奴娇o赤壁怀古》、《关雎》(诗经)、《望天门山》、《塞下曲》、《元日》、《春日》、《题西林壁》、《夏日绝句》。

中华诵国学年级诗词部分

中华诵国学年级诗词部分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古诗词部分一年级下册击壤歌(夏商民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弹歌(《吴越春秋》)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卿云歌(先秦民歌)卿云烂兮。

乣缦缦兮。

日月光华。

旦复旦兮。

易水歌(战国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大风歌(汉.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送兄(唐.七岁女)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飞。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咏华山(北宋.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越女词(其三)(唐.李白)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幼女词(唐.施肩吾)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幼女词(明.毛铉)下床着新衣,初学小姑拜。

低头羞见人,双手结裙带。

画菊(南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画鸭(元.揭傒斯)春草细还生,春雏养渐成。

茸茸毛色起,应解自呼名。

画鸡(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鸟鸣洞(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三四年级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采莲曲 (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3、采莲词(清王淑)莲华莲叶满池塘,不但花香水亦香,姊妹折时休折尽,留花几朵护鸳鸯。

4、栾家濑(唐王维)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5、桃花溪(唐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击壤歌(夏商民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大风歌(汉.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咏鹅(唐. 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送兄(唐. 七岁女)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飞。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咏华山(北宋.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越女词(其三)(唐. 李白)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古诗词部分一年级下册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弹歌(《吴越春秋》)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卿云歌(先秦民歌)卿云烂兮。

乣缦缦兮。

日月光华。

旦复旦兮。

易水歌(战国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垓下歌(项羽)画鸡(明 .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鹿柴(唐 .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采莲曲 (唐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3 、采莲词(清 王淑)莲华莲叶满池塘,不但花香水亦香,竹里馆(唐 .王维)幼女词(唐 .施肩吾)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幼女词(明 .毛铉) 下床着新衣,初学小姑拜。

低头羞见人,双手结裙带。

画菊(南宋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画鸭(元 .揭傒斯) 春草细还生,春雏养渐成。

茸茸毛色起,应解自呼名。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鸟鸣洞(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三四年级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 戏莲叶北。

姊妹折时休折尽,留花几朵护鸳鸯4 、栾家濑(唐王维)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5 、桃花溪(唐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6 、兰溪棹歌(唐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7 、江上渔者(北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8、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9 、蚕妇(北宋张俞)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10 、塞下曲(其三)(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1 、哥舒歌(唐西鄙人)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12 、塞下曲(唐许浑)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13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4 、剑客(唐贾岛)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15 、乌江(南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6 、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7 、行宫(唐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18 、何满子(唐张祜)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19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0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23 、登幽州台歌(唐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4 、登飞来峰(唐 王之涣) 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28 、雪梅(南宋 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29 、宿建德江(唐 孟浩然)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1 、静夜思(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2 、绝句二首(其一)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5 、春歌(南朝民歌)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

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26 、早梅(唐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27 、梅花(北宋 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0 、天净沙·秋思(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1 、月夜(唐 六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34 、山中与幽人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35 、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32 、暮江吟(唐 白居易)36 、秋思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9 、乐游原 唐 李商隐)33 、少年行(其一)(唐 王维)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37 、秋词(其一)(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38 、秋日(北宋秦观)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39 、从军行·其四(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0 、军中夜感惨淡天昏与地荒,纵死终令汗竹香。

41 、马上作(明戚继光)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42 、过分水岭(唐温庭筠)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43 、小溪(元刘秉忠)小溪流水碧如油,终日忘机羡白鸥。

两岸桃花春色里,可能容个钓鱼舟。

西风残月冷沙场。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裹尸马革英雄事,44 、落日呼归白鼻豚(明张琦)紫絮茅花飞入门,浅溪幽响出篱根溪家老妇闲无事,落日呼归白鼻豚45 、山行留客(唐张旭)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46 、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7 、山行(南宋叶茵)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

飞来白鸟似相识,48 、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9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50 、夜坐(北宋张耒)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51 、溪居即事(唐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对我对山三两声52 、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57 、忆江南词三首(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55 、春日(南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58 、折杨柳歌辞(其一)(北朝民歌)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53 、村居(北宋张舜民)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54 、春日(北宋秦观)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56 、春日(北宋晁补之)59 、折杨柳歌辞(其五)(北朝民歌)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

跸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

60 、敕勒歌(北朝民歌)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63 、金缕衣(唐杜秋娘)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61 、长歌行(汉乐府民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64 、从军行二首·其一(唐王昌龄)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

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65 、从军行二首·其二(唐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62 、劝学诗(唐颜真卿)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66 、从军行二首·其五(唐王昌龄)62 、劝学诗(唐颜真卿)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tao )河北,已报生擒吐谷(yu )浑。

67 、北方有佳人(汉李延年)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68 、清平调·其一(唐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69 、诗(唐捧剑仆)青鸟衔葡萄,飞上金井栏。

美人恐惊去,不敢卷帘看。

五年级上册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3 、采莲词(清王淑)莲华莲叶满池塘,不但花香水亦香,姊妹折时休折尽,留花几朵护鸳鸯。

4 、栾家濑(唐王维)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6 、桃花溪(唐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6 、兰溪棹歌(唐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8 、江上渔者(北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8、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9 、蚕妇(北宋张俞)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10 、塞下曲(其三)(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4 、哥舒歌(唐西鄙人)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15 、塞下曲(唐许浑)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16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14 、剑客(唐贾岛)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15 、乌江(南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6 、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