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工业分析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1、分析基本知识一、煤和焦炭的组成煤是由一定地质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下,经过漫长岁月的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生物岩,是一种包括许多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通常讲的分为泥炭、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类。
煤炭产品有原煤、精煤和商品煤等.它们主要作为固体燃料,也可作为冶金、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煤是由有机质、矿物质和水组成。
有机质和部分矿物是可燃的,水和大部分矿物是不可燃的。
煤中的有机质主要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组成,其中碳和氢占有机质的95 % 以上。
煤燃烧时,主要是有机质中的碳、氢与氧化合而放热,硫在燃烧时也放热,但燃烧产生酸性腐蚀性有害气体― 二氧化硫。
矿物持主要是金属、碱土金属、铁、铝等的碳酸盐、硅酸盐、硫酸盐、磷酸盐及硫化物。
除硫化物外,矿物质不能燃烧,但随煤的燃烧过程,变为灰分。
它的存在使煤的可燃部分比例相应减少,影响煤的发热量。
煤中的水分,主要存在于煤的孔隙结构中.水分的存在会影响燃烧稳定性和热传导,本身不能燃烧放热,还要吸收热量汽化为水蒸气。
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干馏,水及部分有机物裂解生成的气态产物挥发逸出,不挥发部分即为焦炭。
焦炭的组成和煤相似,只是挥发分的含量较低。
二、煤的分析方法为了确定煤的性质,评价煤的质量和合理利用煤炭资源,工业上最重要和最普通的分析方法就是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1 、工业分析煤的工业分析是指包括煤的水分(M )、灰分(A )、挥发分(V )和固定碳(Fc ) 四个分析项目的总称。
煤的工业分析是了解煤质特性的主要指标,也是评价煤质的基本依据。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大致了解煤中有机质的含量及发热量的高低,从而初步判断煤的种类、加工利用效果及工业用途:根据工业分析数据还可计算煤的发热量和焦化产品的产率等.煤的工业分析主要用于煤的生产开采和商业部门及用煤的各类用户,如焦化厂、电厂、化工厂… … 等。
2 、元素分析煤的元素分析是指煤中碳、氢、氧、氮、硫五个项目煤质分析的总称。
煤的工业分析及其指标关系

煤的工业分析及其指标关系煤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发电、供暖等领域。
煤的工业分析及其指标关系对于了解煤的特性、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煤的工业分析及其指标关系进行探讨,并分析对煤的工业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的关键指标。
一、煤的工业分析1. 煤的成分分析:煤是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组成的矿物质。
其成分的多少对煤的工业利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煤可以分为无烟煤、烟煤、褐煤、石煤、泥炭等不同种类,其成分也有所不同。
在煤的成分分析中,主要关注碳含量、挥发分、灰分和硫分等指标。
2. 煤的热值分析:煤的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煤燃烧时释放的热量,通常以千焦或千卡为单位。
热值是衡量煤质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评价煤的工业利用性能的重要依据。
3. 煤的燃烧特性分析:煤的燃烧特性主要包括点火温度、燃烧速率、燃烧过程中的气味、烟气等。
燃烧特性对于煤的工业利用过程中燃烧效率、环保要求等具有重要的影响。
4. 煤的化学性质分析:煤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挥发物含量、固定碳含量、灰分含量、硫分含量等。
这些指标对于煤的燃烧特性、煤气化、液化等工艺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煤的指标关系分析1. 碳含量与热值的关系:煤的热值主要与其碳含量有关,碳含量越高,热值越高。
通过煤的碳含量指标可以初步判断其燃烧性能。
2. 挥发分与燃烧速率的关系:煤的挥发分含量越高,燃烧速率越快。
这意味着,在燃烧过程中,挥发分含量高的煤更容易燃烧,可以提高燃烧效率。
3. 硫分含量与环保要求的关系:煤中的硫分含量高,燃烧过程中容易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
而高硫煤的工业利用需要进行脱硫处理,增加生产成本。
4. 煤的化学性质与工业利用的关系:煤的化学性质直接影响其工业利用中的燃烧特性、气化特性、液化特性等。
不同种类的煤可以通过不同的工艺进行利用,因此对其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煤的工业分析在煤矿开采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煤的成分、热值、化学性质等指标的分析,可以确定煤矿的资源储量、煤质优劣,为煤矿的生产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煤的工业分析范文

煤的工业分析范文煤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和能源领域。
它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之一,尤其在发展中国家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煤的工业分析进行探讨。
一、煤的工业应用1.电力行业:煤炭是电力行业最主要的燃料之一、煤炭被燃烧后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通过汽轮发电机产生电能。
在许多国家,煤燃烧发电仍然是主要的电力供应方式。
2.钢铁行业:煤炭是钢铁行业的主要原料之一、在冶炼过程中,煤炭与矿石一起放入高炉中,燃烧产生的高温使矿石还原为熔化的铁。
3.化工行业:煤炭可以提取出许多有机化学品,例如甲醇、丙烯酸和苯等。
这些有机化学品是制造化肥、塑料、合成纤维等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
4.建筑材料行业:煤炭可以被转化为煤焦油和煤炭鄂砂。
煤焦油是生产沥青、染料和防水剂的重要原料。
煤炭鄂砂可以用于建筑材料的制备。
二、煤的生产与供应1.煤矿开采:煤炭是通过地下或露天矿井开采得到的。
地下开采是通过井下探矿和掘进来获取煤炭,而露天开采是通过开挖土地来获取煤炭。
目前,世界上开采煤炭的主要国家有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等。
2.煤炭贸易:煤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商品之一、煤炭贸易通过海运和铁路运输进行。
主要的煤炭出口国有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等,而主要的进口国有中国、印度和日本等。
3.环保问题:煤炭的工业利用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燃烧煤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对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造成严重影响。
此外,煤矿的开采也会带来土地破坏和水资源污染等问题。
三、煤炭资源与技术创新1.煤炭资源分布:全球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国。
煤炭资源的分布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2.技术创新:为了更加高效地利用煤炭资源并减少环境污染,煤炭工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
例如,低排放燃烧技术、煤炭气化技术和超临界锅炉技术等,都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排放和降低污染。
四、煤炭工业的发展趋势2.清洁煤技术发展:为了应对环保压力,煤炭工业正在不断发展和推广清洁煤技术。
GBT212_2024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T212_2024煤的工业分析方法煤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广泛应用于发电、炼焦、冶金等工业领域。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是评价煤质特性和适应性的关键工作,对于确保工业生产的安全、高效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GBT212-2024标准中常用的煤工业分析方法。
首先,煤样制备是煤工业分析的前提工作。
为了得到准确可靠的煤质分析结果,必须对煤样进行适当的制备。
煤样制备包括煤样切割、研磨和均质处理等步骤。
切割时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煤样,确保分析结果能真实反映整体煤质情况。
研磨则是将煤样颗粒细化,以满足煤质分析的需要。
均质处理则是使煤样更加均匀,避免分析结果受局部差异的影响。
然后,工业分析是煤质测定的核心环节。
工业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热量测定、含碳和挥发分测定、灰分和硫分测定等。
热量测定是评价煤的燃烧性能的重要指标,常用的热量测定方法有工业分析热计法、DC-KJ热计法等。
含碳和挥发分测定是评价煤的热解性能的关键指标,常用的含碳测定方法有光热反射率法、化学吸收法等,常用的挥发分测定方法有固定碳熔融法、精密天平法等。
灰分和硫分测定是评价煤的燃烧残留物和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指标,常用的灰分测定方法有高温烧蚀法、高温熔融法等,常用的硫分测定方法有高温脱硫法、自动高温洗滤法等。
最后,质量计算是根据煤质分析结果,计算煤的各项指标的过程。
质量计算主要包括低位发热量的计算、高位发热量的计算、低位发热量修正值的计算等。
低位发热量是指煤在常压下完全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是评价煤的燃烧性能的重要指标。
高位发热量则是在理论燃烧条件下,燃烧气体完全冷却至与外界温度相同时所释放的热量,常用湿基高位发热量修正公式进行计算。
低位发热量修正值则是对采用计算修正方法进行计算得出的低位发热量修正结果。
GBT212-2024标准中的煤工业分析方法为煤质测定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技术要求,能够确保煤质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工业生产的安全和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煤的工业分析原理

煤的工业分析原理
煤的工业分析原理是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分析和实验方法来确定煤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煤的工业分析原理:
1. 制备样品:首先需要从矿井或煤炭储存地点获取煤样,并将其分成不同的颗粒大小。
通常会使用机械粉碎或切割来获得符合要求的煤样。
2. 煤的质量分析:通过测定煤的总水分、挥发分、固定碳和灰分等质量指标来评估煤的燃烧性能。
这些指标通常使用烘干和称重法、热重分析法等来测定。
3. 煤的元素分析:通过测定煤中的元素含量来评估其化学成分,并同时分析煤中的有害物质含量。
常用的元素分析方法有光谱法、元素分析仪等。
4. 煤的热值分析:测定煤的高位发热量是评估其燃烧能力的重要参数。
煤的热值分析通常使用燃烧热量测定仪等仪器来测定。
5. 煤的物理性质分析:除了化学成分的分析外,还需要评估煤的物理性质,如粒度分布、孔隙结构等。
常用的物理性质分析方法有筛分、比表面积测定仪等。
6. 煤的矿物组分分析: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化学分析等方法,确定煤中的矿物组成和矿物相对含量。
通常使用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仪器来进行分析。
7. 煤的燃烧特性分析:通过热学性能测试,评估煤的燃烧特性,如热解特性、燃烧反应过程等。
煤的燃烧特性分析通常使用热分析仪、差热分析仪等仪器来进行测试。
以上是常用的几种煤的工业分析原理,通过这些原理可以全面评估煤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燃烧特性,为煤的工业应用提供依据。
GBT2122024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T2122024煤的工业分析方法2024年,煤仍然是全球最重要和最广泛使用的化石燃料之一,尤其在工业领域使用广泛。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可以帮助确定煤的质量特性和燃烧特性,为工业应用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指导。
下面是2024年煤的工业分析方法的一些主要内容。
首先是煤的质量特性分析方法。
煤的质量特性是指煤的组分、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方面的特征。
这些特性对于确定煤的适用性和燃烧特性非常重要。
在2024年,常用的煤的质量特性分析方法包括:元素分析:通过对煤中主要元素(如碳、氢、氧、氮、硫等)的测定,确定煤的组分和热值等特性;元素周期表:通过对煤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确定煤的化学特性和燃烧特性;红外光谱法:通过对煤样进行红外光谱测定,确定煤的结构特性和功能性特性;X射线衍射法:通过对煤样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煤的结晶特性和晶体结构等。
其次是煤的燃烧特性分析方法。
煤的燃烧特性包括煤的可燃性、燃烧速度、燃烧特性等方面的特性,对于确定煤的燃烧效率和排放物特性非常重要。
在2024年,常用的煤的燃烧特性分析方法包括:热重分析法:通过对煤样进行热重分析,测定煤的热重变化曲线和热分解特性;差热分析法:通过对煤样进行差热分析,测定煤的燃烧热功和反应动力学参数;燃烧实验法:通过对煤样进行燃烧实验,测定煤的燃烧特性和排放物特性;煤粉爆炸试验:通过对煤粉进行爆炸试验,测定煤粉的爆炸特性和安全性。
最后是煤的工业应用分析方法。
2024年,煤在工业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发电、制造、化学工业等多个行业。
煤的工业应用分析方法可以帮助确定煤在特定工业过程中的适用性和效果。
常用的煤的工业应用分析方法包括:煤质分级法:根据煤的质量特性,对煤进行分级,确定煤的适用范围和品质等级;煤气化实验法:通过对煤样进行气化实验,测定煤的气化特性和产物组成等;煤燃烧实验法:通过对煤样进行燃烧实验,测定煤在不同燃烧设备中的燃烧特性和效果;煤化学加工实验法:通过对煤样进行化学加工实验,研究煤在化学生产中的应用潜力和可行性等。
煤的工业分析

04
煤的工业分析的应用
在燃烧中的应用
总结词
确定煤的燃烧性能和效率
详细描述
通过煤的工业分析,可以了解煤中水分、挥发分、灰分 和固定碳的含量,从而评估煤的燃烧性能和效率。这些 数据有助于优化燃烧过程,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 排放。
在气化中的应用
总结词
指导煤气化工艺参数的调整
详细描述
煤气化过程中,煤的工业分析结果可以指导工艺参数 的调整,如进料量、温度、压力等,以确保气化过程 的稳定性和效率。同时,分析结果还可以预测气化产 物的组成和质量。
通过对煤的工业分析,可以优 化煤的燃烧过程,提高能源利 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成本。
通过煤的工业分析,可以了解 煤层的地质特征和煤质变化规 律,为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 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煤作为重要的能源来源,其品 质和供应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国 家能源安全。通过煤的工业分 析,可以监测煤的质量和保障 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VS
详细描述
水分测定通常采用干燥法,将一定量的煤 在一定温度下加热干燥,然后根据干燥前 后的质量差计算出水分的含量。根据不同 的加热温度和干燥方式,水分测定可分为 内水和外水。
灰分测定
总结词
灰分是煤中燃烧后剩余的矿物质,测定灰分 有助于了解煤的纯度和利用价值。
详细描述
灰分测定是将一定量的煤在815℃下完全燃 烧,然后测定残留物的质量,根据原煤质量 和残留物质量之差计算出灰分的含量。灰分 含量越高,煤的品质越低。
煤的工业分析
目录
• 引言 • 煤的工业分析的指标 • 煤的工业分析的方法 • 煤的工业分析的应用 • 煤的工业分析的发展趋势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煤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发电、工业 和居民生活等领域。煤的工业分析是为了了解煤的组成、性 质和燃烧特性,为煤的合理利用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煤的工业分析

3、化合水:是指以化学方式与矿物质结合、有严格的分子 比,在全水分测定后仍保留下来的水分,即通常所说的结晶 水。
化合水在煤中含量不大,通常要加热到200℃甚至500℃ 以上才能析出。如石膏(CaS04·2H20),煤的工业分析中,一 般不考虑化合水,只测定游离水。
另外,煤的有机质中氧和氢在干馏或燃烧时生成的水称 为热解水,不属于上述三种水分范围,也不是工业分析的内 容。
重要组分,配入肥煤可使焦炭熔融良好,从而提 高焦炭的耐磨强度 。
• 焦煤:(coking coal)也称冶金煤,是中等及低 挥发分的中等粘结性及强粘结性的一种烟煤。单 独炼焦时能得到块度大、裂纹少、抗碎强度高的 焦炭,其耐磨性也好。但产生的膨胀压力大,使 推焦困难,必须配入气煤、瘦煤等,以改善操作 条件和提高焦炭质量。
2、内在水分(Minh):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空气干燥状态 时所保留的水分,即存在于煤粒内部直径小于10-5 cm的毛 细孔中的水分。
该水分以物理化学方式与煤结合,其含量与煤的表面积 大小和吸附能力有关,在室温下这部分水分不易失去,需加 热到105℃~110℃ 时才失去。
收到煤 45℃~50℃ 空气干燥煤105℃~110℃ 干燥煤
(一)煤中水分的存在形态
水分分类
内在水分 游离水 外在水分
全水分(Mt)
化合水 (煤的工业分析中不考虑)
1、外在水分(Mf ) :是指附着在煤的颗粒表面的水膜或存在于 直径大于10-5 cm的毛细孔中的水分,又称自由水分或表面水 分。
该水分以机械方式和煤结合,在常温(45℃~50℃)下较 易失去。
,在氮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根据煤样干燥后的质量损
失计算出全水分。
A
通氮干燥法
对各种煤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煤的工业分析
第一节 煤的水分及其测定 三、煤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1.煤中全水分的测定(GB/T211) (1)A法(两步法 )
两步法的步骤: 第一步测定外在水,第二步测定内在水。
第五章 煤的工业分析
第一节 煤的水分及其测定
三、煤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1.煤中全水分的测定(GB/T211) (1)A法(两步法 ) 操作要点: 在氮气或空气流中,一定量的粒度<13mm 的煤样,在温度不高于40℃的环境下干燥到 质量恒定,再将煤样破碎到粒度<3mm,于 (105~110)℃下,在氮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 定。根据煤样两步干燥后的质量损失计算出 全水分。
第五章 煤的工业分析
第一节 煤的水分及其测定
三、煤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1.煤中全水分的测定 (GB/T211) (1) A法(两步法 ) 结果计算 m1 M 100 第一步外在水分: f m m3 第二步内在水分: M inh 100
m2
全水分:
Mt Mf
100 M f 100
第五章 煤的工业分析
第一节 煤的水分及其测定
三、煤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2.空气干燥煤样水分的测定 空气干燥煤样水分(Mad)的测定方法, GB/T212中规定了三种方法: (1) A法(通氮干燥法) (2) B法(空气干燥法) (3) C法(微波干燥法)
第五章 煤的工业分析
第一节 煤的水分及其测定
第一节 煤的水分及其测定
三、煤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在煤炭的工业利用和贸易方面对于煤中
水分的测定,通常是测定空气干燥状态煤的
水分Mad(即内在水分)和煤的全水分Mt。
第五章 煤的工业分析
第一节 煤的水分及其测定
三、煤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煤中水分测定方法较多,大多数都是简 便的“加热干燥失重法”(间接测定法)。
M inh
第五章 煤的工业分析
第一节 煤的水分及其测定
三、煤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1.煤中全水分的测定(GB/T211) (2)B法(一步法 ) 在氮气或空气流中,称取一定量的粒度< 6mm(空气流中可以采用<13mm或<6mm)的煤 样,于(105~110)℃下,在氮气流中干燥到 质量恒定。根据煤样干燥后的质量损失计算 出全水分。 m1 Mt 100 % 结果计算式
第五章 煤的工业分析
第二节 煤的灰分测定
一、煤中矿物质和煤的灰分 1.煤中的矿物 (1)煤中矿物质按化学组成分类 硫化物矿物
第五章 煤的工业分析
二、工业分析的目的: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是了解煤的实用性 的最基本,最简单的分析试验方法,根据 测试数据可以初步判断煤的性质、种类和 加工利用效果及其工业用途。
第五章 煤的工业分析
第一节煤的水分及其测定
一、煤中水分对煤的利用和煤质的影响
煤的水分是评价煤炭经济价值的最基
本的指标。
其基本原理是将已知重量的煤样,在一定温
度下干燥一定时间至恒重,根据煤样减轻的
重量(失重)计算出水分(%)。
第五章 煤的工业分析
第一节 煤的水分及其测定
三、煤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1.煤中全水分的测定(GB/T211) 煤的全水分测定方法,GB/T211规定有下 列三种方法:
(1) (2) (3)
A法(两步法 ) 方法B(一步法) 方法C(微波干燥法)
称取—定量的一般分析试验煤样,置于
(105~110)℃的鼓风干燥箱内,于空气流中
干燥到质量恒定,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算
出水分的质量分数。
第五章 煤的工业分析
第一节 煤的水分及其测定
三、煤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2.空气干燥煤样水分的测定 (3) C法(微波干燥法) 称取一定量的一般分析试验煤样,置于 微波水分测定仪内,炉内磁控管发射非电离 微波,使水分子超高速振动,产生摩擦热, 使煤中水分迅速蒸发,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 计算水分的质量分数。
m
第五章 煤的工业分析
第一节 煤的水分及其测定 三、煤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1.煤中全水分的测定(GB/T211) (3) C法(微波干燥法) 适用于烟煤、褐煤的全水分测定。 方法提要:称取10~12g粒度<6mm煤样,置 于微波干燥水分测定仪内,在微波发生器 的交变电场作用下,煤中水分子因自身高 速震动产生摩擦热而迅速蒸发,然后根据 干燥后的重量损失计算出全水分。
第一节 煤的水分及其测定
二、煤中水的分类 2.按实际应用的需要而分类 (1)外在水 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下,煤与空 气达到湿度平衡时,煤失去的那一部分水, 即煤达到空气干燥状态时失去的水。 (2)内在水 是指失去外在水后,仍留存于煤中的水。 即煤在空气干燥状态时所含有的水。
第五章 煤的工业分析
三、煤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2.空气干燥煤样水分的测定 (1) A法(通氮干燥法)
称取—定量的一般分析试验煤样,置
于(105~110)℃的干燥箱中,在干燥氮气 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然后根据煤样的质 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质量分数。
第五章 煤的工业分析
第一节 煤的水分及其测定
三、煤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2.空气干燥煤样水分的测定 (2) B法(空气干燥法)
第五章 煤的工业分析
第一节 煤的水分及其测定
二、煤中水的分类 1. 按照水在煤中的存在形态(或结合状态) 分类: (1)游离水 游离水是以物理或物理化学方式与煤结 合的水。它存在于煤粒表面的内部毛细 裂隙以及空穴中。 (2)化合水 化合水是以化合方式与煤中的某些矿物 质结合的水。
第五章 煤的工业分析
第五章 煤的工业分析
第一节 煤的水分及其测定 三、煤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2.空气干燥煤样水分的测定
结果结算
M ad m1 100 m
第五章 煤的工业分析
第二节 煤的灰分测定
一、煤中矿物质和煤的灰分 1.煤中的矿物 煤中矿物质,是存在于煤中的除水分之外的全 部无机物质的总称。 (1)煤中矿物质按化学组成分类 粘土类矿物
1.降低煤的发热量 2.延长炼焦时间 3.增加了运输成本
第五章 煤的工业分析
第一节 煤的水分及其测定 一、煤中水分的来源 煤中水的来源有三方面: 1. 成煤环境中的水 2. 煤层形成后,地下水渗入 3. 煤被开采(喷水除尘、地下水涌出)、洗 选加工和储运过程中(雨雪),直接接触 水或吸附空气中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