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工业分析论文

合集下载

煤炭经济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煤炭经济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煤炭经济论文范文精选3篇一、当前煤炭企业在进展经济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一)煤炭企业在进展过程中对环境的治理难度较高,并且受到煤炭资源的限定伴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进展,人们对煤炭的需求量也不断提高,所以,作为煤炭企业来讲,就需要提高自身产量,从而与市场的需求相吻合。

面对这种急剧提高煤炭产量的局面,煤炭资源的生产及损耗必定会造成生态环境问题,从而影响我国后续工作及可持续进展的落实。

例如:在我国东部一些区域,对煤炭的需求数量较多,然而该区域的煤炭开采量也已经到达饱和,仅可以由山东、山西等地域开采煤炭资源,而煤炭的挖掘又形成了很多矿坑,进而影响了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

(二)煤炭企业自身的结构亟待优化针对当前我国煤炭企业的进展形势看来,很多煤炭企业依旧沿用以往的进展结构,依靠增加煤炭产量及价格来促进企业进展,提高企业资金收益。

煤炭企业需要对自身的结构进行优化与调整,创建特定的煤炭产业结构,并以此为基础,进展循环形势的煤炭经济,创建稳定的煤炭结构,从而应对市场的各种突发情况,提高煤炭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我国对改变煤炭企业的生产进展形势缺少政策性的鼓舞与扶持在改变煤炭企业生产及进展经济形势方面,我国至今仍没有创建对应的法规标准及鼓舞扶持政策,从而导致煤炭企业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缺少明确的引导与支持。

虽然一些煤炭企业尽管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来研发多元化的煤炭商品,但没有变成主导性的产业。

再加上我国一些优惠政策无法落实,就为煤炭经济法进展制造了困难。

甚至一些地区,规模较大的煤炭企业直接变成了治理该区域煤炭进展的机构。

二、提高我国煤炭企业经济进展水平的措施(一)对中小规模的煤炭企业进行整合,大力进展集团形式的煤炭企业将中小规模的煤炭企业进行整合、重组,可以将部分不符合生产要求的私营、个体煤炭企业淘汰,并且借助大规模煤炭企业的收购、兼并等活动,让大规模煤炭企业带动其规范化进展。

对于大规模的煤炭企业来讲,因为其生产结构较为稳定、科学,能够确保为民众及社会提供煤炭商品,进而保证煤炭市场的平稳运行。

煤的工业分析论文工业工程论文

煤的工业分析论文工业工程论文

煤的工业分析论文工业工程论文煤的工业分析及其准确度提升的探讨摘要煤质是煤炭分析的主要经济指标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煤质分析的内容,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如何减小煤质分析误差进行了论述。

0 引言煤质分析是指为了了解煤的性质、组成和结构,通过一定的方法对煤样进行测试和研究的分析过程。

工业煤的分析检验,根据目的不同通常可分为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煤的工业分析又叫技术分析或实用分析,是评价煤的基本依据,主要包括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产率和固定碳4个项目。

本文主要介绍煤质的工业分析,煤的工业分析是了解煤质特性的主要指标,也是评价煤质的基本依据。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大致了解煤中有机质的含量及发热量的高低,从而初步判断煤的种类、加工利用效果及工业用途,根据工业分析数据还可计算煤的发热量和焦化产品的产率等。

煤的工业分析主要用于煤的生产开采和商业部门及用煤的各类用户,如焦化厂、电厂、化工厂等。

1 煤的工业分析1.1 煤的水分煤的水分直接影响煤的使用、运输和储存。

煤的水分也容易引起煤炭粘仓而减小煤仓容量,甚至发生堵仓事故。

煤中水分按存在形态的不同分为两类,既游离水和化合水。

煤的工业分析中只测试游离水,不测结晶水。

煤的游离水分又分为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

外在水分,是附着在煤颗粒表面的水分。

外在水分很容易在常温下的干燥空气中蒸发,蒸发到煤颗粒表面的水蒸气压与空气的湿度平衡时就不再蒸发了。

内在水分,是吸附在煤颗粒内部毛细孔中的水分。

内在水分需在100℃以上的温度经过一定时间才能蒸发。

1.2 煤的灰分煤的灰分,是指煤完全燃烧后剩下的残渣。

煤中矿物质燃烧后形成灰分。

如粘土、石膏、碳酸盐、黄铁矿等矿物质在煤的燃烧中发生分解和化合,有一部分变成气体逸出,留下的残渣就是灰分。

灰分通常比原物质含量要少,因此根据灰分,用适当公式校正后可近似地算出矿物质含量。

煤中灰分是煤炭计价指标之一,灰分是煤中的有害物质,同样影响煤的使用、运输和储存。

煤用作动力燃料时,灰分增加,煤中可燃物质含量相对减少。

煤的工业分析范文

煤的工业分析范文

煤的工业分析范文煤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和能源领域。

它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之一,尤其在发展中国家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煤的工业分析进行探讨。

一、煤的工业应用1.电力行业:煤炭是电力行业最主要的燃料之一、煤炭被燃烧后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通过汽轮发电机产生电能。

在许多国家,煤燃烧发电仍然是主要的电力供应方式。

2.钢铁行业:煤炭是钢铁行业的主要原料之一、在冶炼过程中,煤炭与矿石一起放入高炉中,燃烧产生的高温使矿石还原为熔化的铁。

3.化工行业:煤炭可以提取出许多有机化学品,例如甲醇、丙烯酸和苯等。

这些有机化学品是制造化肥、塑料、合成纤维等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

4.建筑材料行业:煤炭可以被转化为煤焦油和煤炭鄂砂。

煤焦油是生产沥青、染料和防水剂的重要原料。

煤炭鄂砂可以用于建筑材料的制备。

二、煤的生产与供应1.煤矿开采:煤炭是通过地下或露天矿井开采得到的。

地下开采是通过井下探矿和掘进来获取煤炭,而露天开采是通过开挖土地来获取煤炭。

目前,世界上开采煤炭的主要国家有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等。

2.煤炭贸易:煤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商品之一、煤炭贸易通过海运和铁路运输进行。

主要的煤炭出口国有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等,而主要的进口国有中国、印度和日本等。

3.环保问题:煤炭的工业利用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燃烧煤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对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造成严重影响。

此外,煤矿的开采也会带来土地破坏和水资源污染等问题。

三、煤炭资源与技术创新1.煤炭资源分布:全球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国。

煤炭资源的分布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2.技术创新:为了更加高效地利用煤炭资源并减少环境污染,煤炭工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

例如,低排放燃烧技术、煤炭气化技术和超临界锅炉技术等,都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排放和降低污染。

四、煤炭工业的发展趋势2.清洁煤技术发展:为了应对环保压力,煤炭工业正在不断发展和推广清洁煤技术。

【完整版】煤质分析毕业论文设计

【完整版】煤质分析毕业论文设计

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煤质分析专业工业分析与检验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目录摘要 (1)第一章煤的简介 (2)1.1煤的生成 (2)1.2煤形成时间 (2)1.3煤的用途 (2)1.4煤的分类 (3)1.5煤的化学组成 (4)1.6煤的开采 (4)1.7煤的分析方法分类 (5)第二章煤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6)2.1采样方法 (6)2. 2运煤火车中采样 (6)2. 3煤堆采样 (8)2. 4试样的制备 (8)第三章煤工业分析内容及意义 (10)3.1测定各项指标的意义 (10)3.1.1水分 (10)3.1.2灰分 (10)3.1.3挥发分 (11)3.1.4固定碳 (11)3.2褐煤煤样的制备及前处理 (12)3.3煤的工业分析 (12)3.3.1水分的测定 (12)3.3.2灰分的测定 (17)3.3.3挥发分测定方法 (20)致谢 (24)参考文献 (25)摘要煤的工业分析是了解煤质特性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煤质的基本标准。

根据工业分析测定的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及固定碳的计算结果,可初步判断煤的性质、种类、各种煤的加工利用效果及其工业用途。

工业分析测定的各种数据正是决定煤炭的工业方向的理化依据。

能真实反映煤自身特性的工业分析结果,对煤田有计划勘探、煤炭合理开发布局及科学有效利用具有可靠的指导作用,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将从根本上提供了保证。

其中:水分灰分测定意义:水分和灰分高,则有机质含量就低,因而发热量低,经济价值小;挥发分测定意义:大致了解到煤中有机物质的性质、煤化程度的高低、黏结性的强弱和发热量的高低。

固定碳测定意义:大致判断其煤化程度,评价其经济价值。

煤质分析首先要做的是煤样的采集,本论文详细介绍了各种煤的采集方法,使用工具,以及煤样具体在不同地方采集的方法。

煤样的采集与制备直接决定了煤质分析的结果。

对煤工业的生产起到指导作用,所以要对煤样的采集与制备进行严格控制。

煤质分析主要包含煤的水分,灰分,挥发份,硫含量,固定碳等的测定。

煤的工业分析2篇

煤的工业分析2篇

煤的工业分析2篇第一篇:煤的工业分析煤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可再生的特点。

本文通过对煤的工业分析,探讨了煤的生产、利用及未来发展趋势。

煤的生产煤的生产主要包括采矿、准备和运输。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生产国,其煤的主要产地在山西、河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

煤的采矿方法包括地下采矿和露天采矿两种,其中露天采矿是目前煤的主要采矿方式。

煤的准备主要是指煤的粉碎和筛分,便于后续的运输和利用。

煤的运输方式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和水运等几种方式。

煤的利用煤的利用包括燃煤发电、钢铁生产、炼油和化学工业等方面,这也是煤作为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的体现。

其中,燃煤发电是最主要的利用方式。

我国的燃煤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高达70%以上,同时也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煤的未来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清洁能源的发展,煤的利用面临了一些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一方面需要降低煤的污染排放,另一方面需要开展煤的高效清洁利用技术研究,如燃气化技术、煤-氢-化学、超低排放技术等。

此外,中国政府也在积极推进清洁能源的发展,如风电、太阳能等。

未来,煤的产量、品质和利用方式将更加多样化和清洁化。

综上所述,煤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对于国家的发展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开展煤的清洁利用技术研究,降低煤的污染排放,以实现煤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煤的工业分析煤是一种化石能源,曾是世界主要的能源之一,然而现阶段煤的利用面临着环境保护、节能降耗的需求,根据这一要求,煤的工业分析主要指两大方向——减排和提质。

减排煤炭在低效的利用模式下容易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其中代表就是二氧化碳。

当代社会对于巨额的二氧化碳排放已经越来越关注,加上各种科学的证据和实践,煤炭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大宗污染物之一。

目前煤炭行业大力推进降低污染排放措施,主要措施有:1.加大对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治理力度。

煤质分析毕业论文

煤质分析毕业论文

煤质分析毕业论文煤质分析毕业论文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了更好地利用煤炭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煤质分析成为了煤炭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从煤质分析的意义、方法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煤质分析的意义。

煤质分析是指对煤炭样品进行物理、化学、热学等方面的测试和分析,以获取煤炭的各项性质参数。

通过煤质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煤炭的热值、灰分、挥发分、固定碳等指标,从而评估煤炭的燃烧特性、燃烧效率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

同时,煤质分析还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确定煤炭的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煤炭种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煤质分析方法。

首先是物理性质测试,包括煤炭的密度、孔隙度、颗粒度等。

通过这些测试,我们可以了解煤炭的结构特征,进而推测其物理性质。

其次是化学性质测试,主要包括煤炭的元素分析、有机质含量等。

通过化学性质测试,我们可以了解煤炭的元素组成、含量以及有机质的含量,从而评估煤炭的燃烧特性。

最后是热学性质测试,主要包括煤炭的热值、灰熔点等。

通过热学性质测试,我们可以了解煤炭的热能含量以及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从而评估煤炭的燃烧效率。

煤质分析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在煤炭开采和选煤过程中,煤质分析可以帮助矿山工作人员了解煤炭的质量状况,选择适宜的开采和选煤方法,提高煤炭的品质。

其次,在煤炭利用过程中,煤质分析可以帮助燃煤电厂了解煤炭的燃烧特性,调整燃烧工艺,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煤炭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此外,煤质分析还可以应用于煤炭化学工业、煤炭加工工业、煤炭贸易等领域,为相关行业提供科学依据。

然而,煤质分析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煤炭样品的获取和制备是煤质分析的前提,但是由于煤炭的地质分布和开采条件的不同,煤炭样品的获取和制备工作并不容易,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其次,煤质分析的方法和标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完全覆盖煤炭的各个方面。

煤化工论文

煤化工论文

煤化工论文第一篇:煤化工论文新技术论文煤炭化学工业的现状及发展班级:煤化 09-4 姓名: * * * 学号: ***********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学院:化学工程学院2013.3.12煤炭化学工业的现状及发展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alchemical industry 摘要:本文以世界能源发展的现状为背景,结合我国油、气短缺,煤炭相对丰富的国情和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特点,分析了有关煤化工产业政策,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煤炭质量和煤炭利用效率,最大限度的减少煤炭开发利用中污染物排放从而合理利用煤炭资源的角度,引出了“洁净煤技术”这一概念,综述了煤的转化利用技术业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主要应用:煤焦化、煤气化、煤液化等煤化工领域的技术进展及产业现状,并对其中几种具体的前沿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剖析。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world energy development as the bacbkground, combined with China's shortage of oil, gas, coal is relatively rich in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ergy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in China, analyzed about the coal chemical industrial policy, from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improve coal quality and coal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nd minimize pollutant emission during coal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to the perspective of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coal resources, raises the concept of clean coal technology, and summariz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al utilization technology is mainly used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process: coal coking,coal gasification, coalliquefaction and coal chemical industry in the field of technical progress and industry status,and the several specific frontier technology has carried on the brief analysis关键词: 能源energy sources、煤炭coal、洁净煤技术Clean Coal Technology,CCT、煤焦化coal carbonization cokin、煤气化Coal gasification、煤液化 Coal liquefaction一、煤炭化学工业(又称:煤炭深加工、洁净煤技术)的含义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并生产出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

煤质分析论文

煤质分析论文

煤质分析论文如何提高煤炭检测的准确性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

它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

虽然它的重要位置已部分被石油所代替,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石油的日渐枯竭,必然走向衰败,而煤炭因为储量巨大,加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煤炭汽化等新技术日趋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煤炭必将成为人类生产生活中无法替代的能源之一。

煤炭的用途十分广泛,归纳起来主要是冶金、化工和动力三个方面。

同时,在炼油、医药、精密铸造和航空航天工业等领域也有广阔的利用前景,各工业部门对所用的煤都有特定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因此煤炭检测的准确性是对煤炭检测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之一。

作为煤炭检测人员,不仅要根据煤炭的用途进行煤的质量检测,而且要善于分析判断结果的准确性,查处产生误差的原因,进一步研究减免误差的办法,不断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程度。

准确度通常用误差表示,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的差,误差愈小,检验结果愈接近真值,即准确度越高。

事实上,真值是不可知的,理论上将无限次测量值的均值作为真值。

实际操作中,将几次平行测定的均值作为真值进行各种运算。

误差按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系统误差是由于测量过程中某些经常性的原因造成的,它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比较恒定,会在同一条件下的重复测定中重复地显现出来,如分析方法不够完善,仪器本身的缺陷或使用了未经校正的仪器等。

偶然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原因造成的,产生这类误差的原因常常难于觉察,也可能由于个人一时辨别的差异使读数不一样,也可能由于气压、室温、湿度等因素的偶然波动,所以,具体到煤炭检验,从抽样、制样、检验都应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

1.制定正确的抽样方法抽样必须具有代表性,这是保证检验结果有效性的第一步,因此抽取样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1 抽样前,抽样人员应进行业务培训。

熟悉抽样标准,明确采样目的(技术评定、过程控制还是质量控制或商业目的),以确定试样类型(一般煤样、水分煤样、粒度分析煤样或其他专用煤样),初步了解被采煤样存储方式及煤质粒度等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煤的工业分析学院名称: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指导老师:李继萍白艳红刘晋民姓名:张怡专业名称:煤质分析09-2班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化学工程系2012届毕业生毕业论文任务书一、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和要求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锻炼学生综合技能与全面素质的重要实践性环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保证。

通过撰写毕业论文环节全面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实践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1、通过撰写毕业论文环节,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中所学到的知识,做到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为就业做好准备。

2、熟悉实习工厂的实验室设备及检测项目具体情况,根据工作具体内容确定论文研究方向和企业指导教师,扩大知识面,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实际动手的能力。

3、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应结合毕业论文课题进行调查研究,收集有关资料,为以后的撰写毕业论文打下良好基础。

二、毕业论文撰写要求:毕业论文打印及装订要求:1.毕业论文内容一律采用计算机打印,要求用A4纸单面打印。

上、下各空20mm,左25mm,右空15mm,装订线5mm。

页眉12mm页脚15mm。

2.用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下发的统一封面装订成册,装订的论文应整洁、美观。

3.论文纸页眉一律为“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毕业论文”和页脚为“第页”,小五号宋体,居中。

毕业论文具体内容包括:1.封面:2.任务书、毕业论文或专题实验选题申请单;3.中文摘要;4.目录;5.符号说明:6.论文正文;7.参考文献;8.附录;9.致谢。

4、撰写毕业论文期间,至少每个月和指导教师联系一次,及时汇报撰写毕业论文情况。

煤的工业分析摘要煤的工业分析,又叫煤的技术分析或实用分析,是评价煤质的基本依据。

在国家标准种,煤的工业分析包括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等指标的测定。

通常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等指标的测定。

通常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是直接测出的,而固定碳是用差减法计算出来的。

利用工业分析结果,可以基本掌握各种煤的质量、公益性质及特点,以确定煤在工业上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目录1符号说明 (6)2前言 (7)3实验部分 (8)3.1水分的测定 (8)3.1.1水分的分类 (8)3.1.2水分测定的原理 (8)3.1.2.1全水分测定的原理 (8)3.1.2.2空气干燥煤样水分测定的原理 (8)3.1.3水分测定的仪器 (8)3.1.4水分测定的步骤 (9)3.1.4.1全水分测定的步骤 (9)3.1.4.2空气干燥煤样水分测定的步骤 (9)3.1.5水分测定的结果与讨论 (9)3.1.5.1实验数据处理 (9)3.1.5.2精密度 (10)3.1.5.3样品分析结果 (10)3.2灰分的测定 (11)3.2.1灰分的概念 (11)3.2.2灰分测定的原理 (11)3.2.3灰分测定的仪器 (12)3.2.4灰分测定的步骤 (12)3.2.5灰分测定的结果与讨论 (12)3.2.5.1实验数据处理 (12)3.2.5.2精密度 (12)3.2.5.3样品分析结果 (13)3.3挥发分的测定 (13)3.3.1挥发分的概念 (13)3.3.2挥发分测定的原理 (13)3.3.3挥发份测定的仪器 (13)3.3.4挥发分测定的步骤 (14)3.3.5挥发分测定的结果与讨论 (14)3.3.5.1实验数据处理 (14)3.3.5.2精密度 (14)3.3.5.3样品分析结果 (15)3.4固定碳的计算 (15)3.4.1固定碳的概念 (15)3.4.2固定碳计算原理 (15)3.4.3固定碳计算数据处理 (15)3.4.3.1实验数据处理 (15)3.4.3.2样品分析结果 (16)参考文献 (17)致谢 (18)1符号说明ad——空气干燥基d——干燥基t——全A——灰分V——挥发分M——水分FC——固定碳2前言煤既是重要的燃料,又是珍贵的冶金和化工原料。

为了确定煤的各种性质,合理利用煤炭资源,通常先对大批量的煤进行采样和制备,获得具有代表性的煤样,然后再进行煤质分析。

工业上最简单和最重要的分析方法就是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四项,广义上说工业分析还应包括发热量和硫,但一般将这两项单独列出。

元素分析主要用于了解煤的有机质组成,包括碳、氢、氧、氮和硫等元素的测定。

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的结果与煤的成因、煤化程度和煤岩组成等关系密切。

加之对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公益性质做进一步的研究,就可以综合的评价煤质,确定各种煤的加工利用途径。

3实验部分3.1水分的测定3.1.1水分的分类煤中水分按存在形态的不同分为两类,既游离水和化合水。

游离水是以物理状态吸附在煤颗粒内部毛细管中和附着在煤颗粒表面的水分;化合水也叫结晶水,是以化合的方式同煤中矿物质结合的水。

如硫酸钙(NaSO4.2H2O)和高龄土(AL2O3.2SiO2.2H2O)中的结晶水。

游离水在105~110C的温度下经过1~2小时可蒸发掉,而结晶水通常要在200C以上才能分解析出。

煤的工业分析中只测试游离水,不测结晶水。

煤的游离水分又分为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

外在水分,是附着在煤颗粒表面的水分。

外在水分很容易在常温下的干燥空气中蒸发,蒸发到煤颗粒表面的水蒸气压与空气的湿度平衡时就不再蒸发了。

内在水分,是吸附在煤颗粒内部毛细孔中的水分。

内在水分需在100C以上的温度经过一定时间才能蒸发。

煤中全水分,是指煤中全部的游离水分,即煤中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之和。

3.1.2水分测定的原理3.1.2.1全水分测定的原理空气干燥法:称取一定量粒度小于6mm的煤样,在空气中流,于105—110℃下,干燥到质量恒定,然后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出全水分的含量。

3.1.2.2空气干燥煤样水分测定的原理空气干燥法: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置于105—110℃干燥箱中,与空气流干燥到质量恒定,然后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含量。

3.1.3水分测定的仪器电热鼓风干燥箱,分析天平。

3.1.4水分测定的步骤3.1.4.1全水分测定的步骤用预先干燥并称量过的(称准至0.01g)的称量瓶迅速称取粒度小于6mm的煤样10—12g(称准至0.01g),平摊在称量瓶中。

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鼓风并已加热到105—110℃干燥箱中,在鼓风条件下,干燥两小时(烟煤)。

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在空气中放置约5min,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称准至0.01g)。

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min,直到连续两次干燥每样质量的减少不超过0.01g或质量又有所增加为止。

水分在2%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

3.1.4.2空气干燥煤样水分测定的步骤用预先干燥并称量过的称量瓶迅速称取粒度小于0.2mm的空气干燥煤样(1±0.1)g (称准至0.0002g),平摊在称量瓶中。

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鼓风并已加热到105—110℃干燥箱中,在鼓风条件下,干燥一小时(烟煤)。

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在空气中放置约5min,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min,直到连续两次干燥每样质量的减少不超过0.0010g或质量又有所增加为止。

水分在2%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

3.1.5水分测定的结果与讨论3.1.5.1实验数据处理全水分测定结果按式(3-1)计算Mt=m∕m×100%(3-1)1式中Mt——煤样的全水分质量分数,%;m——煤样的质量,g;——干燥后煤样减少的质量,g。

m1空气干燥煤样水分测定结果按式(3-2)计算;∕m×100%(3-2)Mad=m1式中Mad——空气干燥煤样水分质量分数,%m——称取空气干燥煤样的质量,g;——干燥后煤样减少的质量,g。

m13.1.5.2精密度全水分测定的精密度见表3-1表3-1全水分测定的精密度全水分(Mt)∕%重复性限∕%<10.00.4≧10.00.5空气干燥煤样水分测定的精密度见表3-2表3-2空气干燥煤样水分测定的精密度水分(Mad)∕%重复性限∕%<5.000.205.00—10.000.30>10.000.403.1.5.3样品分析结果全水分测定分析结果见表3-3表3-3全水分测定分析结果项目一二三煤样质量m∕g10.006510.009210.0088∕g 1.5789 1.5800 1.5777煤样干燥后失去的质量m1全水分Mt∕%15.7815.7815.7615.77三次测定全水分平均含量Mt∕%空气干燥煤样测定分析结果见表3-4表3-4空气干燥煤样测定分析结果项目一二三空气干燥煤样煤样质量m∕g0.99990.99950.9996∕g0.04520.04530.0440煤样干燥后失去的质量m1水分Mt∕% 4.52 4.53 4.404.48三次测定水分平均含量Mt∕%3.2灰分的测定3.2.1灰分的概念煤的灰分,是指煤完全燃烧后剩下的残渣。

因为这个残渣是煤中可燃物完全燃烧,煤中矿物质(除水分外所有的无机质)在煤完全燃烧过程中经过一系列分解、化合反应后的产物,所以确切地说,灰分应称为灰分产率。

3.2.2灰分测定的原理称取空气干燥煤样(0.5±0.05)g(称准至0.0002g),放入瓷坩埚中,在(815±10)℃下充分灼烧40min。

以残留物占煤样的质量分数作为煤样的灰分。

3.2.3灰分测定的仪器智能马弗炉,分析天平。

3.2.4灰分测定的步骤用预先干燥并称量过的瓷坩埚迅速称取粒度小于0.2mm的空气干燥煤样(0.5±0.05)g(称准至0.0002g),平摊在瓷坩埚中。

智能马弗炉开机后,选择“1、功能表”(默认状态),所选菜单反色显示。

按下“OK”键,进入功能选择表,移动光标选择快灰功能,按下“OK”键启动实验。

将马弗炉加热到850℃后,打开炉门,并将放有灰皿的耐热瓷板或石棉板缓慢的推入马弗炉中,先使第一排灰皿中的煤样灰化。

待5—10min后,煤样不在冒烟时,以每分钟不在于2mm的速度把二、三、四排灰皿顺序推入炉内的炙热部分(若煤样着火发生爆燃,试验应作废)。

关上炉门,在815℃的温度下灼烧40min。

称量后,进行检查性灼烧,每次20min(815℃),直到连续两次灼烧的质量变化不超过0.001g为止。

灰分低于15%时,不必进行检查性灼烧。

3.2.5灰分测定的结果与讨论3.2.5.1实验数据处理空气干燥煤样灰分按式(3-3)计算∕m×100%(3-3)Aad=m1式中Aad——空气干燥煤样的灰分的质量分数,%;m——空气干燥煤样的质量,g;m——灼烧后残留无的质量,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