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内白飞虱防治
温室白粉虱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温室白粉虱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0引言近几年,温室蔬菜的发展为白粉虱提供了有利的越冬条件。
冬季温度低,白粉虱在室外不能存活,但是能以各种虫态在温室越冬并继续为害,春季气温升高又由温室迁飞到露地为害,繁殖虫源基数越来越大。
由于温室蔬菜种植茬口多,温室和露地蔬菜茬次衔接和相互交替,白粉虱可以周年发生,导致温室白粉虱分布广、为害重。
1危害症状白粉虱主要以成虫、幼虫群集在叶片背面吸食植物汁液,使叶片退绿变黄、萎蔫,甚至枯死,从而使作物生长受阻。
同时,成虫所排出的蜜露可引起霉菌病的寄生,污染叶片及果实,影响呼吸和同化作用,使商品价值降低。
2生活习性白粉虱各种虫态均可在杂草上安全越冬,在和田地区一年发生10代以上,约1个月完成1代,且世代重叠。
白粉虱成虫羽化后1~3d就可以交配产卵,成虫寿命30~40d,一生可交尾数次,每头雌虫平均产卵142.5~324粒,经一代数量可增长64~146倍。
其繁殖适温为18~21℃。
3防治方法3.1农业防治3.1.1控制白粉虱侵入(1)作物收获后,要清除落叶残株,及时除草,以消灭虫源。
(2)种植健壮幼苗,全面控制其发展。
(3)注意不要把带虫的植株带进温室。
(4)整枝后的腋芽、叶子、残枝等,一定要带出室外。
及时除草,以消灭虫源。
(5)育苗时,在温室与拱棚设置防虫网(或安置窗纱),阻止白粉虱飞人危害。
3.1.2加强栽培管理避免混栽菜,尤其不能混栽黄瓜、番茄和菜豆等蔬菜,这样有利于降低白粉虱种群密度。
白粉虱发生重的温室冬秋温室调种芹菜、菠菜和韭菜等蔬菜,控制寄主作物面积,清除寄主杂草,切断白粉虱生活循环节,减少虫源。
3.1.3培育无虫苗菜苗主要来自温室,这是虫源扩散的一种途径。
保持菜苗无虫或少虫,可控制白粉虱的发生发展。
3.2药剂防治3.2.1温室内防治苗期用强内吸杀虫剂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防治白粉虱。
移栽前2~3d,以1500~2500倍液的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1桶水加药6~8g)喷淋幼苗,使药液除叶片以外还要渗透到土壤中。
综合防治大棚蔬菜白粉虱发生的几点建议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大棚蔬菜白粉虱为温室害虫,俗称小白蛾子,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北方地区大棚种植中常见,极难防治。
白粉虱具多食性、寄主范围十分广泛,主要为害葫芦科、豆科、茄科、菊科等等112个科653种植物,常导致作物叶片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枯死,严重危害大棚蔬菜的生长,影响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往往会给农户们造成极大的损失。
一、白粉虱白粉虱个体很小,但繁殖能力强,发育速度快,群体数量庞大,北方大棚一年发生10多代,世代重叠现象突出,群聚为害,往往同一植株上各种虫态自上而下交叉分布,分别为:成虫、新产绿卵、变黑卵、初龄若虫、老龄若虫、伪蛹、新羽化成虫,给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
北方大棚与露地蔬菜生产常常紧密衔接,可使白粉虱周年发生。
二、白粉虱综合防治建议1、农业防治①培育无虫苗培育无虫苗是防治白粉虱的关键措施,要把好育苗关,育苗和棚室生产应分开,育苗前彻底熏杀残余虫口,在育苗地设置24-30目的防虫纱网,用塑料薄膜覆盖育苗,在通风口处增设网纱,控制外来虫源,防止外界成虫进入苗床。
②清洁虫源大棚可以挂防虫网杜绝蔬菜大棚外部虫源;白粉虱老龄若虫多散布于蔬菜下部叶片,结合整枝打杈,及时摘除有虫的老叶和打下的残枝、腋芽、叶片等一起带出田外处理,深埋或焚毁以减少虫源;清除棚室周围杂草、各种植物及其残体也是减少虫源的一种手段;收获后要彻底清除田间杂草和前茬作物的茎叶、残枝,或高温发酵沤肥或焚毁以削减种群数量。
③合理安排茬口调整生产茬口,尽量避免黄瓜、茄子、菜豆、辣椒、番茄等先后混栽,实行非喜食寄主蔬菜轮作是切断白粉虱发生的有效措施,提倡棚内轮作白粉虱不喜食的芹菜、油菜、韭菜、生菜、蒜黄、菠菜等耐低温蔬菜,下茬再种植黄瓜、番茄油菜等。
④高温熏棚夏季休棚后或育苗前密闭棚室,利用高温熏棚灭杀白粉虱,彻底熏杀残余虫源。
闭棚后使棚室内温度达60℃左右,用22%的灭蚜灵烟雾剂0.25kg/667m2或用蚜虱净0.5kg/667m2熏棚,白天高温熏蒸效果远远好于夜间,隔3~5天重复熏蒸l次,以杀灭不断孵化出的白粉虱。
大棚害虫白粉虱的防治方法

大棚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追求健康。
绿色蔬菜供不应求。
但是大棚蔬菜栽培中最大的的问题就是易发生病虫害且难以防治。
棚室蔬菜栽培在人工设施环境下进行,露地栽培的环境条件有根本区别,既有利于蔬菜周年生产和供应,也为病虫害的发生流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随着棚室栽培的迅速发展,使病虫害种类显著增加,为害程度明显加重,并为蔬菜提供了菌源和虫源。
棚室蔬菜病虫害种类多,发生规律复杂,传播蔓延快,为害损失严重。
由于棚室蔬菜产品产值高,频繁地使用农药,使温室白粉虱、菜蛾、蚜虫等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增大了防治难度。
采取相应的绿控防治措施,从而达到合理防治的目的,保障大棚蔬菜的生态种植安全。
白粉虱又名小白蛾子。
属同翅目粉虱科。
是一种世界性害虫,我国各地均有发生,是温室、大棚内种植作物的重要害虫。
寄主范围广,蔬菜中的黄瓜、菜豆、茄子、番茄、辣椒、冬瓜、豆类、莴苣以及白菜、芹菜、大葱等都能受其为害,成虫和若虫吸取植物汁液,使叶片褪色、变黄、萎蔫,能分泌大量蜜露,污染果实和叶片。
成虫体长1-1.5毫米,淡黄色。
翅面覆盖白蜡粉,停息时双翅较平展,翅端半圆状遮住整个腹部,翅脉简单,沿翅外缘有一排小颗粒。
卵长约0.2毫米,长椭圆形,基部有卵柄,淡绿色变褐色,覆有蜡粉。
若虫体长0.3-0.5毫米,长椭圆形,淡绿色或黄绿色,足和触角退化,紧贴在叶片上。
防治方法:物理方法防治蔬菜病虫害是一种较理想的无公害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意指通过栽培设施创造不利于病虫发生但却有利于或无碍于作物生长的生态条件的防治方法。
利用害虫趋黄的习性采用佳多粘虫板来防治.。
白粉虱的生态防治方法

白粉虱的生态防治方法白粉虱是大棚蔬菜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
白粉虱吸食植株叶片汁液,分泌的蜜露不仅引发煤污病,严重降低棚菜的商品性,还可传播病毒病,对棚菜生产为害很大。
今天小编就给您介绍下白粉虱的生态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1、合理间作。
在茬口期棚内栽植对白粉虱有趋避作用的芹菜、甜椒、韭菜、香菜等蔬菜,切断白粉虱的生活史,可有效减少虫源。
2、避免果蔬混栽。
在白粉虱发生的情况下,避免先后混栽白粉虱喜食的瓜类、豆类蔬菜,防止白粉虱寄生和相互传播。
3、培育无虫苗。
防治白粉虱的关键就是培育无虫苗,育苗棚应与生产棚分开,育苗前要清除干净棚内外残株杂草,高温熏杀残余成虫,培育无虫苗,再定植到经消毒处理的塑料棚中。
4、结合整枝打杈,摘除带虫老叶并携出田外处理。
随时清除田间杂草,避免虫卵寄生。
5、设置防虫网。
在大棚通风口设置50-60目防虫网,防止成虫迁入。
二、物理防治1、用洗衣粉触杀。
洗衣粉溶液可以溶解白粉虱体表的蜡质层,并渗入体内,堵塞体表气孔,使其窒息死亡,用量为600-800倍液。
2、利用黄板诱杀。
白粉虱具有强烈的趋黄性,将黄板涂上机油置于棚内通风口和行间,使之略高出植株5-10厘米,让飞舞的成虫自行粘在板上,起到良好的诱杀作用。
3、利用银灰色膜驱避。
用银灰色塑料膜作地膜覆盖,可驱避白粉虱,有效减少棚内白粉虱数量。
4、控制温度。
温度对白粉虱种群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
研究表明,18-21℃为白粉虱最适生长和繁殖期,39℃为白粉虱成虫致死高温期,0℃以下低温可冻死白粉虱成虫和幼虫,所以在棚菜生产中,可以利用高温消毒和延秋寒冬倒茬时的低温对白粉虱成虫和幼虫进行灭杀。
三、生物防治1、选择抗虫品种,可以有效控制白粉虱的发生。
2、保护和利用白粉虱天敌。
如瓢虫、草蛉和黄色蚜小蜂等寄生蜂和轮技菌,可有效控制白粉虱为害。
当白粉虱成虫在0.5头/株以下时,可人工释放丽蚜小蜂,中华草蛉,都可有效控制白粉虱的为害。
以上是小编分享的白粉虱的生态防治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哦!。
大棚白粉虱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大棚白粉虱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大棚白粉虱为温室害虫,主要为害葫芦科、豆科、茄科、菊科等100多种蔬菜和花卉。
该病的发生,常常导致作物叶片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枯死,严重影响了作物的品质和产量,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大棚白粉虱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等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
生活习性大棚白粉虱在北方温室内繁殖为害,无滞育和休眠现象。
繁殖适温为18~21℃,发育历期:18℃31.5天,24℃24.7天,27℃22.8天。
各虫态发育历期:24℃卵期7天,一龄5天,二龄2天,三龄3天,伪蛹8天。
在温室生产条件下约1个月完成一代。
成虫羽化后1—3天交配产卵。
平均每雌产卵142.5粒。
也可行孤雌生殖,其后代为雄性。
成虫有趋嫩性,在寄生植物打顶以前,成虫随植株生长不断追逐顶部嫩叶产卵。
因此,各虫态在作物上自上而下的分布为:成虫、新产绿卵、变黑卵、初龄若虫、老龄若虫、伪蛹、新羽化成虫。
卵以卵柄?钠?孔插入叶片组织中,与寄主植物保持水分平衡,不易脱落。
若虫孵化后3天内在叶背可做短距离游走,当口器插入叶组织后开始营固着生活。
据观察,大棚白粉虱可通过风口近距离随季节气温变化往返迁移。
冬季在温室作物上繁殖为害,春季通过温室通风或菜苗进入露地,深秋少量成虫经风口飞回温室。
种群数量由春到秋持续发展,夏季高温多雨抑制作用不明显,秋季达数量高峰。
冬季温室持续生产瓜果类喜温蔬菜,春末夏初即形成为害高峰。
由于北方温室和露地蔬菜生产紧密衔接和相互交替,白粉虱周年发生,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清除虫源和培育无虫苗非常重要。
成虫对黄色有强烈趋性,可据此进行诱集防治。
主要天敌近20种。
草蛉类为最主要捕食性天敌,其次是微小花蝽和东亚小花蝽。
寄生性天敌主要有中棒蚜小棒和丽蚜小蜂。
主要寄生菌为玫瑰色拟青霉和蜡蚧轮枝菌。
发生规律大棚白粉虱在东北不能在露地越冬,但可以在温室内继续繁殖危害。
随着秋季气温下降,白粉虱从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开始陆续向保护地、温室内栽培作物迁移,秋末进入迁移盛期。
大棚黄瓜白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大棚黄瓜白粉虱的发生与防治白粉虱,即我们常说的小白蛾子,是一种世界性害虫,我国各地均有发生。
白粉虱是蔬菜和观赏植物的主要害虫之一,寄主范围非常广。
黄瓜的生长过程中及其容易受到白粉虱的袭击。
那么大棚黄瓜白粉虱应该如何防治呢?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大棚黄瓜白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大棚黄瓜白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白粉虱又名温室白粉虱、白飞虱,其群居于番茄植株的叶背吸食汁液,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并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并传播某些植物病毒,加重病毒病的发生。
防治措施:通风口处设置防虫网;于白粉虱发生初期,可采取黄板诱杀的办法;可用灭蚜宁烟雾剂(每亩330克)、或22%敌敌畏烟剂(每亩400克)、或蚜虱一熏净烟剂(每亩300~400克)、或蚜虱克烟剂(每亩300~400克)进行熏杀,每7~8天熏1次,连熏2~3次。
可喷洒10%吡虫威乳油400~600倍液或25%扑虱灵1500倍液
等,先熏后喷效果更好;也可采用50%克蚜宁乳油1500倍液、或10%除尽乳油2000倍液、或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等进行喷洒。
以上就是大棚黄瓜白粉虱的发生与防治的相关解答了,希望给大家一些帮助。
冬季温棚白粉虱防治措施

冬季温棚白粉虱防治措施今年温室大棚种植的蔬菜经常发生白粉虱,主要和冬季天气气温较高的原因有关,平时需要多了解白粉虱习性才能更好的对白粉虱防治。
一、形态特征温室白粉虱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卵、若虫、蛹、成虫,其一年可发生9-10代,一代30天左右,成虫一次可产卵100粒。
卵为黄褐色,鹅卵形,散布在菜叶背面。
若虫身体为椭圆形,初孵化的一龄幼虫会爬行寻找适当的位置,以后即固定在叶背面。
成虫身上覆盖一层白色蜡状物,利用其刺吸式口器,吸取蔬菜汁液。
二、为害症状白粉虱若虫、成虫大量吸食蔬菜汁液会导致叶片褪色、卷曲、萎缩。
若虫的分泌物亦经常诱发各种霉病而使叶片蒙上一层黑色霉状物,导致叶片正常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受到干扰,植株衰弱、枯死。
此外,白粉虱也经常成为病毒病的传播媒介。
三、防治措施1.把好育苗关,培育无虫苗。
育苗前熏蒸棚室除去残余虫口,清除杂草残株,在棚室通风口加一层尼龙纱网阻隔外来虫源。
2.调整茬口。
调整生产茬口也是有效的方法,即头茬安排芹菜、甜椒等白粉虱为害轻的蔬菜,二茬再种黄瓜、番茄。
同时要尽量避免混栽,特别是黄瓜、番茄、菜豆不能混栽。
3.生产中打下的枝杈、枯老叶及时处理掉。
老龄若虫多分布于下部叶片,茄果类蔬菜整枝时适当摘除部分老叶,深埋或烧毁以减少种群数量。
4.释放丽蚜小蜂或草蛉。
当白粉虱成虫在0.5头/株以下时,每隔两周释放3次丽蚜小蜂成蜂15头/株。
5.轮枝菌能寄生白粉虱,并致使种群病害流行。
白粉虱种群密度越大越利于该菌的侵染、传播及流行。
6.利用黄板诱杀成虫。
黄色对白粉虱成虫有强烈诱集作用,在棚室内设置黄板(1米X0.7米纤维板或硬纸板,涂成橙皮黄色,再涂上一层黏油,每亩用32-34块),诱杀成虫效果显著。
黄板设置于行间与植株高度相平,黏油一般使用10号机油加少许黄油调均,7-10天重涂1次。
注意防止油滴在蔬菜上造成烧伤。
7.药剂防治。
当平均每株成虫3头时用3%啶虫脒乳油1200倍液、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1.5万倍液、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25%噻嗪酮(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与天达2116混配喷1-2次,兼防病毒病、白粉病,效果显著。
棚室蔬菜白粉虱的防治

冬 季 蔬 菜 怎 样 防 ; 东
1 风 障 法 在 菜 畦毗 邻 用作 物 秸秆 等做 成 1 . m 高 的 ~1 5 5 开沟 排水 法 开好 “ 三沟 ” ,保证 沟 、渠 、田畅 通 ,以 便及 时 排除 冻 水 。 6 冬灌 法
防风 障 ,每 隔 3 ~4畦设 1 防风 障 。 道
每 6 7 施 1 0 ~1 0 g 6 m 00 50k 。
肥 ,以增 强 蔬 菜的 抗 寒能 力。 4 培 土法 结 合 中耕 ,用碎 土 培 壅根 ,可使 土壤 疏 松 ,提
高土 温 ,又 可直 接 保护 根部 ,但 中耕 培土 须 在土 壤
封 冻前 进行 ,深 度 以 7 0 c 为 宜 。 ~l m
免植 株抗 寒 力差 。追 肥要 早 , 以促 使 蔬菜 幼苗 健壮 。
低温 来临 前 ,不 要施 用 速 效氮 肥 ,宜 追施 1 磷 钾 次
在 低温 冻害 来 临前 ,在 蔬 菜上 撒 一薄 层草 木灰 或 在 行 间撒 草 木灰 。 8 施 有 机肥 和 喷施 营养 液 用 猪牛 粪或 土 杂 肥等 保温 农 家肥 ,圈培 在菜 棵 根 茎处 ,可提 高 土温 2 ~3 ℃ ,施追 宜 在晴 天进 行 ,
每 6 7 用适量 的锯末吸附 8%敌敌畏乳油 30 6 m 0 0~
40g 分摊成 1 ̄2 堆用暗火点燃 , 0 , 5 0 夜晚进行烟熏 , 烟
熏时要密闭大棚 , 一般熏杀 2 次 , ~3 每隔 7 0d ~l 一次 。
・
2 覆盖 法
用秸 秆 、稻 草等 覆 盖在 菜 畦和 蔬菜 上 ,可 减轻 风寒 损伤 ,每 6 7 用稻 草 1 0 k 。要稀 疏散 放 , 6 m 0 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净化环境 , 降低基数。 白飞虱喜食蔬菜 , 尤其茄果类 、 瓜类 、 豆类 , 不 喜食十字花科和葱蒜类蔬菜。为减少虫源 , 大棚 周围要选种 白飞虱不喜食的作物或蔬菜品种 , 以 净化周围环境 , 降低越冬基数。
2 、 清 洁棚 外 , 焚烧 深埋 。
山楂 病 虫 害 防治
主要损害叶片、 新梢及幼果 , 造成受害部位糜
烂 。叶片发 病 , 最初 发 生 褐 色 点状 或 短 线 条状 病
1 . 清扫果 园, 清扫病枝 、 病叶、 病果, 集 中销
毁。
斑, 后逐步扩展 , 变成红褐色或棕褐色 , 病叶枯败。
1 . 秋 季彻 底 清 扫 果 园 , 消除病僵 果 , 集 中 销 毁, 深埋 , 减少侵 染源 。 2 . 早 春翻 地 : 将地 面病 僵果 深 翻至 l 5厘 米 以
山楂 的病 害 主要 是 花腐病 、 白粉 病 , 虫害 主要 有 桃小 食心 虫 、 山楂红 蜘蛛 。
山楂花 腐病
主要损 害 叶片 、 新 梢和果 实 。叶片发 病 , 病部 布 白粉 , 呈绒 毯 状 , 即分 生孢 子 梗 和分 生 孢 子 , 新 梢受 害 , 除 涌现 白粉 外 , 生 长 瘦 弱 。节 间缩 短 , 叶 片细 长 , 卷 缩扭 曲 , 严 重时 干涸死 亡 。
下。
2 . 药 剂 防治 : 发 芽前 喷 5度 石硫 合剂 , 花蕾 期
空中孢子增加 , 喷5 度石硫合剂 , 落花后至幼果期
视 发病情 况 喷 l 一2次 0 . 3度 石硫 合 剂 或 2 5 %粉
锈宁 1 0 0 0— 1 5 0 0 倍液。 桃小食心虫 在 6月中旬, 树 盘喷 1 0 0—1 5 0倍 对硫磷乳 油, 杀死越冬代食 心虫幼虫 , 7月初 和 8月上 中 旬, 树上喷 1 5 0 0倍对硫磷乳油 , 消灭食心虫幼虫。
山楂 白粉病
42
1 . 早春刮除树上老皮 、 翘皮 , 销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消灭越冬
成虫 。
到来 ,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 白粉虱便变成了大棚
中常见 的一种 主要 害虫 。
白飞虱一般以成虫和若虫聚集在蔬菜上吸食
汁液 , 虫 口密 度小 , 危害轻 时 叶面 出现密 密麻麻 小 白点 , 严 重时 叶面成 片 干枯 。
白飞虱分泌的蜜露积存于叶面 , 常会导致霉 污病的发生和病毒病的传染 , 降低蔬菜的商 品价
S o u t h Pe s t w 'i d e voL. 1 8 . 1
蔬 菜 大 棚 内 白飞 虱 防治
近 日气 温 开始 回升 , 蔬 菜 种植 的季 节 也 马 上 把大 棚周 围收 获后 的残余 茎蔓及 落在 地上 的 残枝 落 叶 , 清理 干 净并 远离 棚 室 后 进行 深 埋 或 焚 烧, 以防就近 迁飞 。 3 、 预防 为主 , 使 用 防护 网。 在进 口和放 风处 使 用 防 虫 网 , 以 防人 进 出棚 室 放风 而招 引大批 白飞虱成 虫迁 飞人棚 。 4 、 物理 防治 、 黄板诱 杀 。 利用 白飞虱 成 虫对 黄 色 的趋性 , 在 温 室 内设 置黄板 , 诱杀 成虫 。 5 、 化学 防治 。 选用 3 0 %的吡虫 啉 1 5 0 0—2 0 0 0倍 液 ; 2 5 % 噻嗪 酮可湿 性粉 剂 1 0 0 0— 2 0 0 0倍 液 ; 2 0 % 啶虫 脒 可湿 性粉 剂 1 0 0 0—2 0 0 0倍 液 , 进行喷雾防治, 每 次 间隔 7天左 右 , 交 替用 药 , 连 续用药 3次 。
山楂红 蜘蛛
3 . 地面喷药 : 4月底 以前 , 果园地 面, 特别是
树冠下地面撒石灰粉。 4 . 药剂树上防治 : 5 0 %展 叶和全体展 叶时喷 药两次防叶腐 。药剂有 2 5 %粉锈宁肯湿性粉剂 1 0 0 0 倍液 , 7 0 % 甲基 托布津 可湿 性粉剂 8 0 0倍 液 。盛花期再喷一次 , 可防花腐及果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