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 多彩的光 练习题

合集下载

【最新版】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测试卷(含答案)

【最新版】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测试卷(含答案)

【最新版】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焦点F与透镜之间的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1题)A.凸透镜可以对光起发散作用B.焦点F是凸透镜起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的分界点C.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的光路是不可逆的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发散程度比原来小,因此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起会聚作用2.如图所示,MN为透镜L的主光轴,AB为一条从左边射向透镜后折射的光线,由此可以判定()(第2题)A.若L是凸透镜,B点一定是L的焦点B.若B点是L的焦点,则L一定不是凸透镜C.若B点是L的焦点,AB的入射光线一定平行于主光轴D.若AB的入射光线是从无穷远处主光轴上一点发出的,则L一定不是凹透镜3.[2024·长治模拟]摄影师在东方明珠塔下,利用水晶球作为道具拍摄。

在水晶球中可以看到“东方明珠塔”倒立、缩小的像。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晶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水晶球相当于一个凹透镜C.水晶球中所成的像是虚像D.水晶球远离东方明珠塔时,其中的像变大4.[2024·扬州江都区月考]如图所示,A、B、C、D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F为焦点,若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则物体放在哪个位置时,可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第4题)A. A点B. B点C. C点D. D点5.[2024·溧阳模拟]小明同学的奶奶年龄大了,总看不清手机屏幕,需要把手机拿得远远的才能勉强看清,细心的小明在网上帮奶奶购买了一个手机屏幕放大器,将手机放在支架处,透过透明的屏幕放大器即可看到手机屏幕放大的像,如图所示为其观看效果。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第5题)A.屏幕放大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透过屏幕放大器看到的像是实像C.手机放在屏幕放大器的1倍焦距以内D.小明奶奶戴远视眼镜即可看清近处物体6.[2024·淄博一模]小李利用纸筒M、N,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和半透明薄膜,制成一个模型照相机,如图所示。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第四章 多彩的光(word版,含答案解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第四章 多彩的光(word版,含答案解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多彩的光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45分)1. 如图所示,能解释“手影”形成的是A. 光的反射B. 光的折射C. 光的直线传播D. 平面镜成像2. 如图所示,是人观察岸边的树木在水中倒影情况。

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A. B.C. D.3. 下列关于实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 眼睛能看见的像是实像B. 凸透镜成的像是实像C. 能在光屏上得到的像是实像D. 与物体一样大小的像是实像4. 小芳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

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

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可能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A.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B.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C.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D.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5. 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可以用光的折射原理来解释的是A.插入水中的铅笔好像弯折了B.水中山的倒影C.屏幕上的手影D.熊猫在平面镜中的像6.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使蜡烛像更清晰B. 使用相同的蜡烛、,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C. 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能够承接到像D. 将蜡烛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变大7. 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A. 全身呈蓝色B. 全身红色C. 上衣呈红色,裙子呈蓝色D. 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8.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A. B. C. D.9.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夜间从路灯下走过,影子先变长后变短B. 雨后的夜晚,迎着月光走,地面上有水的地方比其它地方暗C. 平面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成像的D. 如果用激光笔照亮水中的鱼,激光笔要向看到鱼的下方照射10. 如图所示,人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最新版】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测试卷(含答案)

【最新版】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测试卷(含答案)

【最新版】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9~10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题序12345678910答案1.随手丢弃的装有水的矿泉水瓶是森林火灾频发的“罪魁祸首”之一,因为这些装有水的瓶子在阳光照射下可能会引燃茅草等物体,这些装有水的瓶子相当于()A.凸面镜B.凹透镜C.凸透镜D.平面镜2.取一个大烧杯,里面充满烟雾,倒扣在桌上,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射出一平行光,要使射入杯中的光束发散,应在烧杯底部放置的器材是()(第2题)A.平面镜B.凸透镜C.凹透镜D.凹面镜3.烛焰距离凸透镜20 cm,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像。

小明画出一条光线经过此透镜的传播光路,如图所示。

下列画法正确的是()A BC D 4.如图,透过手表表盘上光滑透明凸起部分,能清楚地读出日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4题)A.凸起部分相当于凸透镜,观察到的是日期数字实像B.凸起部分相当于凹透镜,观察到的是日期数字实像C.凸起部分相当于凸透镜,观察到的是日期数字虚像D.凸起部分相当于凹透镜,观察到的是日期数字虚像5.软质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眼睛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眼球的运动而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 mm。

如图是某人观察物体时成像示意图,请判断该人所患的眼病及配戴的隐形眼镜的边缘厚度()(第5题)A.近视眼,大于0.05 mm B.近视眼,小于0.05 mmC.远视眼,大于0.05 mm D.远视眼,小于0.05 mm 6.物体从距凸透镜18 cm移到距凸透镜24 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6 cm B.10 cmC.16 cm D.20 cm7.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

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第7题)A.摄像头相当于一个投影仪B.若二维码超出手机上设定的方框,二维码不动,需要把手机靠近二维码C.二维码的黑色部分反射所有色光D.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8.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显微镜的物镜成放大的实像B.通过显微镜的目镜看到的是放大的虚像C.望远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D.通过望远镜的目镜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未画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9题)A.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投影仪B.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逐渐变小C.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会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D.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在刻度线40 cm处,移动光屏也一定能得到一个清晰像10.如图所示,现有一竖直放置的凸透镜,在主光轴位置上有一条直轨道,一个发光的人偶从焦点处向右侧匀速走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第10题)A.像和人偶之间的距离一直在减小B.像移动的脚步始终比人偶移动的脚步大C.像大时脚步大,像小时脚步小,即大像走大步,小像走小步D.像总朝靠近人偶的方向运动,好像在追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1.如图是小洛在游玩时用照相机拍摄的应天门局部夜景,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拍摄时,应天门通过镜头在底片上成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小洛要想拍摄应天门的全貌,他应该适当_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应天门。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综合测试题试题(含答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综合测试题试题(含答案)沪科版

一、选择题1.A2.A 4.5 m/s 3.A.1点20分C.10点40分4.A.B.C.D.5..略大于30 mmA.小于7.5 10ABCD11.A、三棱镜12.A、等于C、小于()D、一样的厚100,则())“水中倒影”是物体经水面形°,那么反射角是,要想入射光线跟镜面的夹角应为 .。

当光垂直镜面19.身高1.74米.小”或“不变”)20.把新版50强的。

21.22.23.这时,适当(填“增大”或“减小”或“下”)移动。

24.25.调整后烛焰能在光屏上成立的实像,的_____能改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___m。

,若来自,若要研究这二12.C 13.A17. 直线传播,虚18. 60°,70°;019. 1.74 3 不变20. 荧光紫外线21. 会聚发散22.小倒23.增大下24.凸凹25.凸透镜虚26.降低光屏的高度倒右27.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28.晶状体倒立缩小实29.近视前凹30.近视0.431.(1)容易确定像的位置(2)不能,两次实验记录像和物到玻璃的距离一次相等,一次不等,根据该记录不能得出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

32.(1)器材:放大镜、纸;(2)方法:将放大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最小最亮,过片刻会使纸点燃;(3)理由:放大镜实质上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33.⑴同一高度⑵①其焦距为10cm 烛焰离凸透镜越近,像就越大,像离凸透镜就越远②另烛焰34.凸透镜晶状体凸透镜是否近视测定两组学生空腹时血清中的锌含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测试题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测试题

第四章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孔上,那么地面上形成的光斑形状是( )A.△ B. ○C.△ D. 无法确定2.如图1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图1A. 为了便于找到和确定像的位置要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B. 为增强实验效果,该实验最好在较亮的环境中进行C. 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要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D. 确定像的位置时,玻璃板后的蜡烛要与玻璃板前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3.皮鞋擦上鞋油后,用软布越擦越亮,这是由于( )A. 反复擦可以增加漫反射效果B. 鞋油的颜色好,所以越擦越亮C. 鞋油比皮革亮,所以越擦越亮D. 反复擦可以使鞋油填充皮革的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镜面反射效果4.如图2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汽车上的“后视镜”B. 树在水中的“倒影”C. 沙漠中的“海市蜃楼”D. 地上的“树影”图25.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15°时,反射角也为15°B. 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C. 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D. 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6.潜入游泳池中的运动员仰头看体育馆墙壁上的灯,他看到的灯的位置( )A. 比实际位置高B. 比实际位置低C. 与实际位置一样高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7.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 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C.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D.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8.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过程中做了如下总结:①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②“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③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成“与物等大、正立的像”的规律不成立;④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看玻璃板下面的字,看到的是字的虚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 多彩的光单元测试题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 多彩的光单元测试题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多彩的光测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如图1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 B CD图12.如图2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图23.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将物体放在该透镜主轴上距透镜中心25 cm处,物体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3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

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图3A.幻灯机B.照相机C.放大镜D.潜望镜图4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的位置如图4所示时,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那么( )A.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不会成清晰的像B.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照相机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大D.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6.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红色裙子的演员身上后,观众看到的情况是 ( )A.全身呈绿色B.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7.如图5所示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眼睛成像的光路示意图,则此人的眼睛是( )图5A.近视眼,应配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近视眼,应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远视眼,应配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远视眼,应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8.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

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B.照相时,被拍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9.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6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综合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各2分,共32分)1.小军对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正确的是( )【答案】CA .水中的月亮——光的直线传播B .路灯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C .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D .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 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答案】D 3.光线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下图中可以较全面、正确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 )4.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设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

如右图所示,则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A.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2mB.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视力表相距4.6mC.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6mD.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4m5.电动车的反光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平面镜。

在某次行驶时, 发现左侧反光镜中看到是车后的树梢和天空,却看不见路面的情况。

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反光镜的镜面应该( )6.图1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现象是 ( ) 【答案】DA.。

C. D. B. 透过放大镜形成的像花瓶在平面镜中的像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指针在阳光下形成影子A .树荫下圆形光斑B .海市蜃楼C .露珠下的叶脉D .水中“倒影”7.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答案】C8.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答案】A9.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 )【答案】CA .电视遥控器B .医用“B 超机”C .验钞机D .夜视仪10.下列词语中涉及的光现象与“小孔成像”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 【答案】AA .凿壁偷光B .海市蜃楼 c .猴子捞月 D .杯弓蛇影 11.如图7所示,下列成语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答案】DA.凿壁偷光—光的折射 B .井底之蛙—光的反射 C.猴子捞月—光的折射 D.杯弓蛇影—光的反射12.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 多彩的光测试题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 多彩的光测试题

第四章多彩的光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如图1所示现象或事例中,应用光的反射定律的是( )A.隔着玻璃砖看铅笔B.通过平面镜看自己C.小孔成像D.用冰透镜向日取火图12.小明同学在课外按如图2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

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图2A.烛焰的虚像B.烛焰的正立像C.三角形光斑D.烛焰的实像3.如图3甲所示是第30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吉祥物——“绿色花蛇”,它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的像是图乙中的( )图34.如图4所示,入射光线与法线成60°角,则( )图4A.入射角是30°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C.反射角是60°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5.图5中能正确地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情况的是( )A B C D图5图66.如图6所示,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平面镜成像遵循光的反射规律B.把蜡烛移近平面镜时,它的像会远离平面镜C.蜡烛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D.烛焰与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7.清澈平静的湖面上空,有只小燕子正向下俯冲捕食。

小燕子向下俯冲过程中,通过湖面所成像的虚实及其与像之间距离的变化情况是( )A.虚像、距离变小B.虚像、距离变大C.实像、距离不变D.实像、距离变小8.关于光现象与其形成原因,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毕业合影——光的折射B.海市蜃楼——平面镜成像C.镜花水月——光的反射D.立竿见影——光的直线传播9.如图7所示,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则从侧面看( )图7A.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C.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10.由于视觉原因,用鱼叉刺向水里的鱼往往难于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多彩的光
类型一光现象的辨别
1.如图所示的现象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2.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雨后的彩虹
B.树荫下的光斑
C.池水看起来“浅”
D.树在水中的倒影
3.下列描述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 )
A.形影相随,亲密无间B.海市蜃楼,虚无缥缈
C.镜中生花,脱离实际D.水中捞月,一无所得
类型二光的反射
4.如图所示,斜射向平面镜的一束光线经镜面反射后沿水平方向射出,图中ON是∠AOB 的角平分线。

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放置的位置并标出入射角α。

5.如图所示,小明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水平射入隧道内,请你通过作图画出平面镜,并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类型三平面镜成像
6.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棋子A、B应该等大B.茶色玻璃板可以用来成像
C.方格纸有助于确定虚像的位置D.棋子A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会变大7.如图所示,在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三角形ABC在平面镜中的像A′B′C′。

8.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中:
(1)选用________(选填“薄”或“厚”)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更合理。

(2)移动未点燃的蜡烛B,使其与蜡烛A的像重合,然后在原位置用光屏替换蜡烛B,直接观察光屏时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________像。

(3)使玻璃板上端向蜡烛A倾斜,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_。

类型四光的折射
9.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60°,则折射角可能( )
A.等于0°B.小于60°
C.等于60°D.大于60°
10.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从水中射入空气,OP是其中的一条反射光线。

图中能正确反映光线OP的光路图是( )
类型五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11.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是10 cm,当光屏距凸透镜16 cm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若光屏不动,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了 2 cm,要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蜡烛不动,像变小
B.蜡烛靠近凸透镜,像变小
C.蜡烛远离凸透镜,像变大
D.蜡烛远离凸透镜,像变小
12.如图所示,蜡烛距凸透镜40 cm,能在距凸透镜30 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40 cm B.25 cm
C.16 cm D.12 cm
13. (多选)如图所示,小华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选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并将其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刻度处,光屏和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应先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B.若将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等大清晰的像
C.若将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40 cm~50 cm刻度之间,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D.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变短,像成在光屏中心的上方,可将透镜的高度向下调,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类型六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
14.“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应该保护好自己的眼睛,但有些同学因为不良习惯导致眼睛近视了。

如图3-F-19所示是近视眼成因示意图,造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________(选填“薄”或“厚”),折光能力太强,使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____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要用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矫正。

1.B 2.D 3.B
4.如图所示
5.如图所示
6.D
7.如图所示
8.(1)薄(2)虚(3)不变
9.B 10.B 11.D 12.C 13.ABD 14.厚前面凹透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