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诊断要点

合集下载

临床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要点

临床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要点

急性咳嗽
慢性咳嗽
病程较长,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哮 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咳嗽较轻 但持续时间较长。
多见于感冒、支气管炎等,病程较短, 咳嗽较剧的症状。
急性腹痛
02
多见于急性胃肠炎、急性胆囊炎等,疼痛剧烈且持续时间较短。
慢性腹痛
03
多见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疼痛较轻但持续时间较长。
检查患者心、肺、腹部等重要器官, 以发现异常体征和鉴别诊断线索。
测量患者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等,以了解身体状况和评 估病情。
实验室检查
01
02
03
血液检查
血常规、生化、免疫等检 测,以了解全身状况和评 估病情。
尿液检查
尿常规、尿沉渣等检测, 以了解泌尿系统情况。
粪便检查
粪便常规、潜血等检测, 以了解消化系统情况。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胸部X线、腹部平片、骨骼 X线等,以发现异常病变和 鉴别诊断线索。
CT检查
头颅CT、胸部CT、腹部 CT等,以更清晰地显示病 变部位和性质。
MRI检查
全身MRI,以更全面地了 解病变部位和性质。
03 常见症状鉴别诊断要点
发热
01
02
03
04
感染性发热
多有畏寒、寒战,常见于肺炎 、泌尿系感染等,白细胞升高
症状的识别与评估
识别
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了解 其症状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等, 以初步判断可能的疾病或病因。
评估
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结合其他 检查结果(如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 查等),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 ,以便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发热
定义
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通常以腋下温度超过 37℃为标准。

临床诊断学常见症状问诊要点

临床诊断学常见症状问诊要点

常见症状的问诊要点【现病史问诊7要素】1、起病情况(缓急、部位、范围、程度和频度)与患病时间2、主要症状的特点(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和程度,缓解或加剧的因素)3、病因与诱因,有无既往相关疾病或类似症状4、病情的发展与演变5、伴随症状6、诊治经过(药物、剂量、时间和疗效)7、病程中的一般情况(患病后的精神、体力、食欲及食量的改变、体重、睡眠与大小便的情况)【发热】1、起病时间、季节、起病情况(缓急)、病程、程度(热度高低)、频度(间歇性或持续性)、诱因。

2、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

3、应包括多系统症状询问,是否伴有如咳嗽、咳痰、咯血、胸痛;腹痛、呕吐、腹泻;尿频、尿急、尿痛;皮疹、出血、头痛、肌肉及关节痛等。

4、患病以来一般情况,如精神状态、食欲、体重改变、睡眠及大小便情况。

5、诊治经过(药物、剂量、疗效),特别是对抗生素、退热药、糖皮质激素、强心药、抗结核药等进行合理药效评估。

6、传染病接触史、疫水接触史、手术史、流产或分娩史、服药史、职业特点等可对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头痛】1、起病时间、缓急、病程、部位与范围、性质、程度、频度(间歇性或持续性)、激发或缓解因素;2、有无伴失眠、焦虑、剧烈呕吐(是否呈喷射性)、头晕、眩晕、晕厥、出汗、抽搐、视力障碍、感觉或运动异常、精神异常、嗜睡、意识障碍等症状;3、有无感染、高血压、动脉硬化、颅脑外伤、肿瘤、精神病、癫痫病、神经症及眼、耳、鼻、齿等部位疾病史;4、职业特点、毒物接触式;5、治疗经过及效果等。

【水肿】1、水肿发生的时间、有无诱因和前驱症状;2、首发部位及发展顺序,是否受体位的影响,颜面、下肢和腰骶部等部位是否有水肿表现;3、水肿发展的速度,水肿的性质,是否为可凹陷性水肿,有无胸腹水;4、是否有感染和过敏的征象,营养状态况如何;5、是否接受过肾上腺皮质激素、睾酮、雌激素以及其他药物等的治疗;6、伴随症状局部:皮肤颜色、温度、压痛、皮疹和厚度;全身:是否有心慌、憋气、咳嗽和咳痰等心肺疾病的表现;尿量色的改变,是否有高血压,尿和肾功能检查是否正常;有无胃肠道表现,有无肝脏疾病,皮肤黄染和出血倾向;有无食欲体重改变、怕冷、反应迟钝和便秘等。

大三上学期临床诊断学临床诊断学满分必备重点

大三上学期临床诊断学临床诊断学满分必备重点

《临床诊断学》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阐述学习临床诊断学的目的的要求,使学生了解临床诊断学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明确临床诊断学是通过物理诊断(症状学、问诊和检体诊断)和辅助检查来进行调查研究,达到正确认识健康与疾病的一门课程。

【教学内容】一、临床诊断学的概念和重要性。

二、临床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三、临床诊断学发展简史。

四、临床诊断学的发展方向。

【教学时数】理论课简要介绍【教学方法】课堂结合临床案例讲授诊断学的学习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第一篇症状学常见症状【教学目的与要求】一、熟悉常见症状的临床表现,启发学生了解症状分析对诊断疾病的重要作用。

二、掌握常见症状的原因、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重点讲述发热、头痛、水肿、咳嗽与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发绀、腹痛、消化道出血(呕血、便血)、黄疸、意识障碍等,自学其他未列出的临床症状。

一、发热1、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2、病因与分类;3、发生机制;4、临床表见:发热的分度;5、热型及临床意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等;6、伴随症状和体征;7、问诊要点。

二、头痛1、病因;2、发生机制;3、临床表现;4、伴随症状;5、问诊要点。

三、水肿1、发生机制;2、临床表现:心源性水肿与肾性水肿、肝性水肿的鉴别要点;3、伴随症状;4、问诊要点。

四、咳嗽与咳痰1、病因与发生机制;2、临床表现;3、伴随症状;4、问诊要点。

五、咯血1、病因与发生机制:咯血与呕血的鉴别要点;2、临床表现;3、伴随症状;4、问诊要点。

六、胸痛1、病因与发生机制;2、临床表现;3、伴随症状;4、问诊要点。

七、呼吸困难1、病因与发生机制:肺源性和心源性呼吸困难的特点;2、临床表现:左、右心衰的特点;3、伴随症状;4、问诊要点。

八、发绀1、病因与发生机制;2、临床表现:中心性发绀与周围性发绀的鉴别;3、伴随症状;4、问诊要点。

九、腹痛1、病因;2、发生机制:内脏痛、躯体痛、牵涉痛;3、临床表现;4、伴随症状;5、问诊要点。

111个常见疾病诊断要点汇总

111个常见疾病诊断要点汇总

111个常见疾病诊断要点汇总1、消化系溃疡:患者有反复上腹痛病史,伴反酸、嗳气、上腹饱胀,查体:腹软、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行胃镜检查可予以确证。

2、急性肠梗阻:患者多有腹部手术病史,临床表现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腹部X线片发现气液平面有助于鉴别。

3、急性腹膜炎:患者有腹胀、腹痛伴发热等临床表现。

查体可见腹肌揉面感,有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可减弱甚至消失。

化验及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

4、急性阑尾炎:患者常有转移性右下腹部痛,查体可及右下腹部压痛反跳痛,本例病史症状不支持。

5、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既往有近十年复合性溃疡病史,此次虽出现持续性上腹痛,但查体全腹无鸣音正常反跳痛、肌紧张,肠。

6、急性胰腺炎:病因多为胆管结石、大量饮酒、进食,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排气、排便不通,辅助检查:腹部B超及上腹部CT可发现胰腺肿大炎性渗出,查血淀粉酶急性升高可辅助诊断。

7、泌尿、系统感染:包括肾盂肾炎、肾周脓肿等,病因多为输尿管结石或尿路梗阻所致,细菌感染后可出现对应测腰痛、腹痛、胀痛或绞痛,高热,行腹部CT或B超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8、尿路感染:患者常以尿路刺激征为首要表现,严重感染时可出现发热畏寒,尿分析可及白细胞,尿路结石合并感染可及腹痛等,泌尿系超声可鉴别,本例不支持。

9、泌尿系结石:患者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表现,查体可有双肾区叩击痛及双输尿管行经处压痛。

泌尿系彩超及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

10、急性胃肠炎: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腹胀,查体:中、上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血分析白细胞可增高。

11、急性胃炎:多见于进食辛辣等刺激食物、着凉等,突发上腹痛,主要为剑突下,可隐痛、绞痛、胀痛,伴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等,查胃镜可发现急性胃粘膜糜烂、变红等改变。

12、返流性食管炎: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上腹部及胸部烧灼样疼痛,可无明显异常体征,食道可见局部粘膜红。

13、食管癌:中老年多见,进行性吞咽困难,慢性起病,食管吞钡、胃镜可发现肿物,病理活检可确诊。

临床诊断学考试重点

临床诊断学考试重点

二、各章重点(按照课件顺序)(二)发热:当抗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1热型及其临床意义(选择或者名解,要注意写“此种热常见于……”)(1)稽留热: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和伤寒高热期。

(2)弛张型: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和化脓性炎症。

(3)间歇热型: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4)波状型: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常见于布鲁菌病、结缔组织病、肿瘤。

(5)回归热:指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常见于回归热,周期热,霍奇金病。

(6)不规则热:指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常见于结核病、风湿热。

2呼吸困难病因分析(只记病因即可)。

“三凹征”必考,肺性呼吸困难临床分类(类型、特点和病因)病因肺源性//心源性//中毒性//神经精神性//血液性三凹征: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因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故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增高,从而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向内凹陷,称为三凹征,常见于气管肿瘤、气管异物、喉痉挛。

肺性呼吸困难临床分类管异物、喉痉挛。

呼气性呼吸困难的特点是呼气费力、呼气时间明显延长而缓慢,常伴有干啰音,常见于哮喘。

混合性呼吸困难的特点是呼吸气都困难,呼吸频率加快变浅,听诊肺常有呼吸音异常,可有病理性呼吸音,常见于广泛肺实变和肺间质病变以及阻塞性肺气肿。

3心源性呼吸困难——左心衰的三大特点,粉红色泡沫痰——急性左心衰,酸中毒性大呼吸的常见两个疾病。

临床诊断学34常见疾病检查要点

临床诊断学34常见疾病检查要点

临床诊断学34常见疾病检查要点本文档旨在提供临床诊断学中34种常见疾病的检查要点。

以下是每种疾病的检查重点:1. 心绞痛:心电图、心肌酶谱、冠状动脉造影。

2.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心肌酶谱、冠状动脉造影。

3. 冠心病: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

4. 高血压:血压测量、肾功能检查、血脂检查。

5. 高血脂症:血脂检查、超声心动图、生化检查。

6. 糖尿病:血糖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尿常规检查。

7. 脑卒中:头颅CT/MRI、脑血管造影、血管超声检查。

8. 脑肿瘤:头颅CT/MRI、脑脊液检查、神经系统检查。

9. 外伤性脑损伤:头颅CT、神经系统检查、生命体征监测。

10. 肺炎:胸部X射线、血液学检查、痰液培养。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检查、胸部X射线、动脉血气分析。

12. 肺癌:胸部CT、肺功能检查、支气管镜检查。

13. 胃溃疡:上消化道内镜检查、胃酸检测、幽门螺杆菌检查。

14. 胃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胃镜活检、血液学检查。

15. 肝炎:肝功能检查、病毒标志物检查、肝组织活检。

16. 肝硬化:肝功能检查、超声波检查、肝组织活检。

17. 胰腺炎:血清淀粉酶检查、腹部超声检查、胰腺CT。

18. 胰腺癌:腹部超声检查、脾胰静脉造影、腹腔镜检查。

19. 肾结石:腹部CT、腹部X射线、尿液分析。

20. 肾功能衰竭:肾功能检查、尿液分析、B超检查。

21. 前列腺炎:前列腺液检查、生殖器检查、尿液分析。

22. 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尿流动力学检查、生殖器检查。

23. 子宫颈癌: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查。

24. 子宫内膜癌:妇科检查、宫腔镜检查、生化检查。

25. 卵巢癌:妇科检查、盆腔超声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查。

26. 乳腺癌:乳腺检查、乳腺超声检查、乳腺穿刺活检。

27. 糖尿病性肾病:尿常规检查、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检查。

28. 骨质疏松症:骨密度测定、骨代谢标志物检查、X射线检查。

临床诊断常见症状要点

临床诊断常见症状要点

常见症状第一节发热发热: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正常体温:口测法:正常值36.3~37.2℃特点:准确但婴儿及神志不清者禁肛测法:正常36.5~37.7℃特点:多用于小儿及神志不清者腋测法:正常值36~37℃特点:安全方便,不发生交叉感染共同特点:波动不超过1℃。

发生机制:1.致热源性发热⑴外源性致热源(激活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源)①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②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③抗原抗体复合物④某些类固醇物质⑤多糖体成分及多核苷酸、淋巴细胞激活因子⑵内源性致热源(又称白细胞致热源,通过血-脑脊液屏障→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定点↑→①垂体内分泌因素→运动神经→骨骼肌收缩→产热↑);②交感神经→皮肤血管收缩→散热↓)①白介素②肿瘤坏死因子③干扰素2.非致热源性发热⑴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颅脑损伤⑵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癫痫持续状态、甲亢⑶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广泛性皮肤病、心衰病因与分类:1.感染性发热(多见):病原体2.非感染性发热⑴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吸收热)①机械性、物理或化学性损害②栓塞造成梗死、坏死③组织坏死与细胞波坏⑵抗原-抗体反应:风湿热、血清病、药物热、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⑶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甲亢、重度脱水⑷皮肤散热减少(低热):广泛性皮炎、鱼鳞癣、慢性心衰⑸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①物理性:中暑②化学性:安眠药中毒③机械性:脑损伤⑹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功能性发热)①原发性低热②感染后低热③夏季低热④生理性低热临床表现:1.发热的分度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2.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⑴体温上升期:①骤升型:几小时内达39~40℃或以上,常伴寒战(疟疾、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流感、急性肾盂肾炎、输液或药物反应)②缓升型:数日内达高峰,多不伴寒战(伤寒、结核、布氏杆菌病)⑵高热期:疟疾-数小时;大叶性肺炎、流感-数天;伤寒-数周表现:寒战消失、皮肤血管舒张、呼吸加快变深、出汗⑶体温下降期:①骤降②渐降热型及临床意义:1.稽留热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h内波动不超过1℃。

临床诊断病例肺结核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病例肺结核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病例肺结核诊断标准一、诊断要点1. 症状:咳嗽、咳痰、低热、盗汗、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部分患者有咯血或血痰。

2. 体征:病变范围较小时,可无明显体征;病变范围较大时,可有肺实变体征,如触觉语颤增强、叩诊呈浊音、听诊闻及支气管呼吸音等。

3. 影像学表现:X线胸片显示不同形态的浸润影,如片状、条索状、斑点状等,伴有肺门淋巴结肿大。

CT可显示病变范围和性质,有助于鉴别其他肺部疾病。

4. 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通过痰液检查可发现结核分枝杆菌,是诊断肺结核的金标准。

5.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于怀疑有支气管结核的患者,可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二、诊断标准1. 有肺结核症状和影像学表现,且痰液检查发现结核分枝杆菌者,可诊断为肺结核。

2. 有肺结核症状和影像学表现,但痰液检查阴性者,应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或定期复查痰液,若仍未发现结核分枝杆菌者,可诊断为肺结核。

3. 有肺结核症状和影像学表现,但未找到结核分枝杆菌者,可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

4. 无肺结核症状和影像学表现,但痰液检查发现结核分枝杆菌者,应结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是否为肺结核。

5. 对于无症状的肺结核患者,应进行影像学检查和痰液检查,若发现异常者,应诊断为肺结核。

三、鉴别诊断1. 肺炎:肺炎起病急骤,常有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肺部体征出现较早,影像学表现为肺叶或肺段的实变阴影,可伴胸腔积液。

与肺结核的鉴别点在于肺炎的痰液检查无结核分枝杆菌。

2. 肺癌:肺癌多见于老年男性有吸烟史者,常表现为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胸痛等症状。

影像学表现为肺部块状阴影或毛玻璃样改变等。

与肺结核的鉴别点在于肺癌的痰液检查无结核分枝杆菌。

3. 肺脓肿:肺脓肿多表现为高热、咳嗽、咳大量脓臭痰等症状,影像学表现为空洞性阴影,周围有炎性浸润。

与肺结核的鉴别点在于肺脓肿的痰液检查无结核分枝杆菌。

4. 风湿性肺炎:风湿性肺炎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肺部体征出现较晚,影像学表现为肺纹理增多、磨玻璃样改变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诊断知识点总结1.叩诊音:(P104)1.清音resonance:提示肺组织的弹性、含气量、致密度正常。

2.浊音dullness:叩击被少量含气组织覆盖的实质脏器可产生浊音。

(相对浊音区:叩击心脏或者肝脏被肺段边缘所覆盖的部分。

)病理状态下,肺炎肺组织含气量减少叩诊音常为浊音。

3.实音flatness:(叩击无肺组织覆盖区域的心脏和肝脏,谓之绝对浊音区)病理状态下,可见于胸腔积液或肺实变4.鼓音tympany:叩击含有大量气体的空腔脏器出现,正常情况下见于胃泡和腹部。

病理状态下,见于空洞、气胸、气腹。

5.过清音hyper resonance:介于鼓音和清音之间,见于肺气肿。

2.生命征vital sign:(P110)体温、呼吸、脉搏、血压。

(1)体温:肛测法:36.5~37.7°C口测法:36.3~36.2°C腋测法:36 ~ 37°C(2)呼吸:tachypnea>24/min bradypnea<12/min(3)脉搏pulse:正常桡动脉radial pulse搏动情况,60~100次/min,平均72次/min (4)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90~130/60~85mmHg)两者只差为脉压PP(30~40mmHg)舒张压的1/3为平均动脉压。

3.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重(kg)/身高(m)²4.Fever type 五种: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回归热,波状热。

(先锋P83)5.特征性面容、体位、步态、皮肤(先锋P84)二尖瓣面容mitral facies: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风湿性二尖瓣膜病变狭窄6.头部(P140)(1)头围:软尺自眉间绕到颅后通过枕骨粗隆。

方颅squared skull:小儿佝偻病rickets、先天性梅毒尖颅 oxycephaly:Apert 综合征巨颅large skull:颅内压高,压迫眼球,双目下视,巩膜外露----日落现象setting sun phenomenon,脑积水hydrocephalus 长颅 dolichocrany:马方综合征manfan's symdrome(心血管畸形)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GH分泌过度)变形颅deforming skull:变形性骨炎(Paget病)7.眼球突出exophthalmos:双侧眼球突出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Stellwag征:瞬目减少。

Graefe征:眼球下转时,上睑不能相应下垂。

Mobius征:集合运动减弱。

Joffroy征:上视无额纹出现。

8.瞳孔:(P145)正常2~5mm,瞳孔缩小是由副交感神经支配,扩大由交感神经支配。

Horner综合征:一侧眼交感神经麻痹,瞳孔缩小、眼睑下垂、眼球下陷。

同侧结膜出血以及面部无汗。

9.集合反射convergence reflex:1m外目标逐渐接近眼球,距眼球5~10cm,正常人双眼内聚,瞳孔缩小,同时伴有晶状体的调节。

这三者又统称为近反射near reflex。

(定义)10.鼻窦:(P148)4对,都有窦口与鼻腔相同,当引流不畅时容易发生炎症。

由上至下依次为:额窦、筛窦、蝶窦(位置深,无法体表进行检查)、上颌窦。

11.若在相当于第二磨牙的颊粘膜处出现针头冒大小的白色斑点称为麻疹粘膜斑(Koplik斑),为麻疹的早期特征。

12.牙龈的游离缘出现蓝灰色点线称为铅线,是铅中毒的特征。

P14913.扁桃体tonsil增大分为三度:I度:不超多咽腭弓(arcus pharyngopalatinus)II度:超过咽腭弓III度: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者(posterior wall of pharynx)14.口腔气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烂苹果味 P151尿毒症----尿味肝坏死----肝臭味肝脓肿----组织坏死的臭味有机磷中毒----大蒜味15.颈部:颈前三角:胸锁乳突肌内缘、下颌骨下缘、前正中线之间的区域。

倒三角颈后三角:胸锁乳突肌后缘、锁骨上缘、斜方肌前缘之间的区域。

正三角16.测量颈静脉压:手按压住锁骨上方颈外静脉,待压迫点以上的静脉充盈后,放开手指,观察测量颈静脉搏动点与经过胸骨角水平线的距离。

如>4cm,中央静脉压>9cm,静脉压升高,见于右心衰、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以及胸腹压力增大。

17.颈静脉搏动见于三尖瓣关闭不全等、高血压、甲亢、严重贫血。

18.肝颈静脉回流征hepatojugular reflex:右心衰引起肝淤血肿大时,压迫上腹部可以观察到颈静脉怒张或怒张加重。

19.甲状腺肿大分三度:I能看不能触II能看能触,不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III能看能触,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20.甲亢:肿大的甲状腺质地柔软,触诊时可有震颤,可能听到嗡鸣血管杂音,是血管增多增粗血流增速的结果。

21.Oliver征:主动脉弓动脉瘤时,由于心脏收缩时,瘤体膨大将大气管压向后下,因而每随心脏搏动可以触及气管向下拽动。

22.胸部:胸骨角sternal angle:又称louis角,为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两侧分别与左右第2肋软骨相连。

它标志着:气管分叉、心房上缘、上下纵膈交界、相当于第4胸椎下缘水平。

腹上角:又称胸骨下角infrasternal angle,左右肋弓在胸骨下端汇合70°~110°。

肩胛骨scapula:肩胛下角平第7肋骨水平或第7肋间隙,或相当于第8胸椎水平。

胸腔穿刺抽液通常在肩胛下角7~9肋间进行。

脊柱棘突spinous process:后正中线的标志,位于颈部第7颈椎的棘突最为突出,其下为第1胸椎,常以此作为计数胸椎的标志。

肋脊角costalspinal angle:第12肋与脊柱的夹角,肾区renal region所在位置。

(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的夹角)23.肺下界:前胸部的肺下界始于第6肋骨,向两侧斜行向下,于锁骨中线处达第6肋间隙,至腋中线处达第8肋间隙。

后胸部的肺下界几乎成一水平线,于肩胛线处位于第10肋间隙水平。

(6、8、10)P17324.肺叶间隙interlobular fissures:左右斜裂始于后正中线第3胸椎,向外下斜行,在腋后线与第4肋骨相交,然后向前下方延伸,止于第第6肋骨与肋软骨的连接处。

右肺的水平裂或水平叶间隙始于腋后线第4肋骨,终于第4肋间隙的胸骨右缘。

25.成年人胸廓的前后径比左右径:1:1.5桶状胸:barrel chest:前后比左右径几乎相等,肋骨斜度变小,其与脊柱的夹角常>45°腹上角增大。

见于肺气肿或哮喘发作期。

佝偻病胸rachitic chest:四种表现P175(1)佝偻病串珠rachitic rosary:前胸部各肋软骨与肋骨连接处常隆起,形成串珠状。

(2)肋膈沟harrison's groove:下胸部的肋骨外翻,沿膈附着的部位胸壁向内凹陷形成。

(3)鸡胸pigeon's chest:胸廓前后径略长于左右径,侧壁向内凹陷,胸骨向前突出。

(4)漏斗胸funnel chest:胸骨下段和剑突凹陷多见,多为先天性。

26.乳房触诊应从外上象限开始,左侧按顺时针,右侧按逆时针。

注意:(1)硬度和弹性consistency and elasticity(2)压痛tenderness (3)包块mass:location、size、number、contour外形、活动度mobility27.急性乳腺炎:红肿热痛。

28.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与各肋间隙明显凹陷,称为“三凹征”three depression sign,提示喉、气管或大支气管狭窄或阻塞。

吸气性呼吸困难dyspnea。

29.正常人静息状态下呼吸为12~20次/min,呼吸:脉搏=1:4呼吸过速tachypnea>24次/min,呼吸过缓<12次/min体温每升高1℃,呼吸大约增加4次30.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尿毒症酸中毒时,常见到呼吸加深,称为Kussmaul 呼吸。

由于体液PH值降低,刺激呼吸中枢,使通气增加所致。

一般表现为深快。

31.潮式呼吸tidal breathing:又称Cheyne-Stokes呼吸,既有呼吸节律的变化,又有呼吸幅度的变化。

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如此周而复始。

间停呼吸:又称Biots呼吸。

表现为有规律的均匀呼吸几次后,停止一段时间,又开始均匀呼吸,即周而复始的间停呼吸。

叹息样呼吸sighing breath:表现为一段正常呼吸中插入一次深大呼吸,并常伴有叹息声。

32.语音震颤vocal fremitus:为受检者发出声音,声波沿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所引起的震动,并由受检者的手触及,故又称触觉震颤tactile fremitus。

语音震颤减弱或消失:1)肺泡内含气量过多: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

2)支气管阻塞:支气管肺癌、结核、分泌物增多引起气道阻塞甚至肺不张。

3)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4)胸膜高度增厚黏连5)胸壁皮下气肿或皮下水肿语音震颤增强:1)肺泡炎症浸润,肺组织实变使语音传导良好,如:大叶性肺炎实变期或肺栓塞。

2)接近胸膜的肺内巨大空腔,空洞型肺结核、肺脓肿等。

3)压迫性肺不张:胸水压迫引起肺组织变致密,有利于声音传导。

33.肺上界:叩诊肺间,浊音间的宽度即肺尖的宽度,正常人4~6cm,右侧较左侧稍窄,又称Kronig峡。

34.正常肺下界移动度6~8cm,移动度减弱见于:肺气肿、肺不张、肺纤维化、肺水肿和肺部炎症等。

35.肺部听诊:前胸部为锁骨上窝,胸骨中线上中下部,腋前线上下部和腋中线上下部,左右两侧共16个听诊部位;背部听诊为腋后线上下部,肩胛间区上下部,肩胛下区内外部,左右两侧共12个部位。

36.正常呼吸音:(1)支气管呼吸音bronchial breath sound:“ha”音,音调高,音响强。

吸呼比1:3,呼较吸声音强音调高。

(2)支气管肺泡呼吸音bronchovesicular breath sound:又称混合呼吸音,1:1(3)肺泡呼吸音vesicular breath sound:“fu”音,声调低声响较弱。

(4)吸呼比3:1,吸较呼音响强声调高。

37.管状呼吸音:如在正常人应当闻及肺泡呼吸音的部位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则为异常的支气管呼吸音。

如气流通过实变的肺组织的良好传导或大空洞的共鸣而传至胸壁,那么在肺泡呼吸音的部位听到了支气管呼吸音。

38.啰音rales:是呼吸音意外的附加音adventitious sound:(P191)*湿罗音moist rale:由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稀薄分泌物如渗出液、痰液、血液、粘液和脓液等,形成水泡并且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故又称水泡音bubble sou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