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运动性疾病的预防和处理ppt课件
运动与健康:体育运动中常见的生理现象、病症及其防治PPT课件

第十二章 体育运动中常见的生理现象、 病症及其防治
1. 症状与体征 过度紧张有多种类型, 症状也有所不同。 (1) 单纯虚脱型: 这一类型颇为多见, 锻炼者在剧烈运动后, 尤其是在比赛后即刻出现头晕、 面色苍白、 恶心、 呕吐、 大汗淋漓等现象。 (2) 晕厥型: 表现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突然出现一时性的神智丧失, 清醒后诉说全身无力、 头痛、 头晕, 检查时可发现 心、 肺、 脑功能降低的现象。 (3) 脑血管痉挛型: 表现为锻炼者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即刻出现一侧肢体麻木、 动作不灵活, 常伴有激烈的头痛、 恶心和 呕吐。 (4) 急性肠胃道综合征: 轻者是在剧烈运动后很快出现恶心、 呕吐、 头痛、 头晕、 面色苍白等症状, 经过1~4小时能逐 渐缓解。重者则会有锻炼者在运动后呕吐咖啡样物, 化验潜血阳性, 表示有上部胃肠道出血。 (5) 急性心功能不全和心肌损伤型: 运动后出现呼吸困难、 憋气、 胸痛、 心跳快速或节律不齐、 血压降低等现象。有 的可出现急性心力衰竭, 有的为心肌梗死。轻者可出现心肌缺血、 心肌轻度损伤, 较重者可导致严重后果。 2. 产生的原因 单纯虚脱型多见于训练水平不高或已经停练较长时间而突然参加比赛的锻炼者, 常因为运动负荷或强度太大所致。 晕厥型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为强力动作使胸腔及肺内压剧增, 造成回心血量减少以致脑供血不足; 二为下肢长时间运 动后突然站立不动, 肌肉的挤压作用骤然停止, 使血液淤滞于下肢, 造成循环血量明显减少, 血压下降, 出现脑贫血; 三 为精神上突然受到强烈的刺激, 造成中枢调节机制的一时性障碍。 脑血管痉挛型可能和脑血管先天畸形有关, 或直接与运动时脑部血液供应障碍有关。 急性胃肠道综合征的原因是胃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胃黏膜血管的痉挛可引起出血性糜烂, 或剧烈运动造成胃黏膜通透性 改变, 导致应激性糜烂。有的锻炼者原有浅表性胃炎、 消化道溃疡等症状, 在运动刺激下也会导致出血。
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PPT课件

04
运动损伤的处理和康复
R.I.C.E.原则(休息、冰敷、压迫、抬高)
01
02
03
04
休息
停止受伤部位的运动,避免进 一步损伤。
冰敷
用冰块或冷毛巾敷在受伤部位 ,可减轻疼痛和肿胀。
压迫
用弹性绷带包扎受伤部位,减 少出血和肿胀。
抬高
将受伤部位抬高,以减少肿胀 和淤血。
寻求医疗帮助
01
若伤势严重或长时间疼痛未缓解 ,应尽快寻求医疗帮助,以免错 过最佳治疗时机。
详细描述
在学习新的运动项目时,应向专业教练或经验丰富的 运动员请教,学习正确的技术动作。在练习过程中, 要注意纠正错误的动作,逐步提高技术水平。
检查和使用合适的运动设备
总结词
合适的运动设备可以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 包括鞋子、服装、护具等。
详细描述
在运动前应检查所使用的运动设备是否合适 、完好无损。例如,选择适合运动项目的鞋 子,确保鞋底磨损程度适中;穿着适合运动 的服装,避免过于紧身或限制活动的服装。 根据需要使用护具,如头盔、护腕等,以保
发生拉伤、扭伤或骨折等运动损伤。因此,学习和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非常重要。
场地和设备问题
总结词
场地和设备问题也是运动损伤的常见原 因之一,它们可能影响运动的稳定性和 安全性。
VS
详细描述
不合适的场地和设备会导致运动过程中不 稳定、滑动或摔倒等意外情况发生,从而 引发肌肉拉伤、关节扭伤或骨折等运动损 伤。因此,选择合适的场地和设备非常重 要,同时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和维护。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要点一
总结词
保持足够的体能和休息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关键,过度疲劳 和缺乏休息可能导致肌肉疲劳和增加受伤风险。
《运动防伤急救》PPT课件

机理:
胸、肺内压↑
腔静脉回流受阻
BP↓ 心输出量↓
回心血量↓
脑短暂缺血
(5)低血糖症
• 长时间运动,血糖大量消耗等造成;
(6)心源性晕厥
•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血、缺氧。 • 激烈运动引发心律失常。 • 冠状动脉因敏感性增强或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而痉挛引
起心肌缺血。
2. 临床表现 (1)前驱期 • 全身软弱无力、头晕、耳鸣、眼前发黑、面色苍白、出
(3)选择适当的固定用具——夹板 • 长度超过段端的上下两个关节; • 宽度一般不超过肢体的宽度。 (4)注意保护皮肤 (5)固定的松紧度要适宜 (5)外露肢体的末端——观察血液循环
(三)心肺复苏
• 心肺复苏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所采用的抢救措施,即
以人工呼吸代替病人的自主呼吸、以心脏挤压形成暂时 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因此,临床上将 二者合称为心肺复苏术。
4. 预防 • (1)参训参赛前要体检,尤其在重大比赛前。 • (2)坚持科学训练,提高心肺功能,避免过度疲劳。 • (3)久蹲后要慢慢站起,疾跑后应继续慢跑一段。 • (4)饥饿或空腹时不宜参加运动。 • (5)长距离运动要及时补糖、盐、水。 • (6)剧烈运动后应休息半小时后淋浴。 • (7)若有晕厥先兆,应立即平卧。
二、体育运动中常见突发疾病的应急处理
• 晕厥 • 肌肉痉挛 • 中暑 • 运动性猝死
(一)晕厥 晕厥是由于脑部暂时性供血不足所导致的意识短暂紊乱 或丧失。
(1)血管扩张性晕厥
常见原因:运动中精神过度紧张、疼痛
机理:
刺激
迷走N反射,周围小血管短暂扩张
BP↓
心输出量↓
回心血量↓
脑短暂缺血
运动性疾病专题知识讲座ppt课件

3
五、预防
1.加强医务监督是预防过度训练的重要 措施。
2.遵守科学训练的原则,加强身体的全 面训练。
3.充足的睡眠和必需的营养,积极的恢 复措施在大运动负荷比赛或训练后要得到 保证。
4.对运动员的伤病要及时给以治疗,伤 病恢复期投入训练时运动量要逐渐增加。
第一节 过度训练
一、定义 过度训练的全称是“过度训练综合症”,是指
运 动负荷与身体功能状况不相适应,疲劳长期积累 而引 起的功能紊乱或病理状态。
过度训练的早期就是过度疲劳。
二、原因
1)训练比赛安排不当
2)身体功能状态不佳
3)其他原因
1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 可配合局部按摩,一般采 用重力按压、揉捏、点掐或针刺 委中、承山、涌泉等穴。
3. 处理时要注意保暖。
五、预防
33
第十节 中暑
一、定义
中暑是由高温环境引起的体温调 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 ( 或)水、电解质丢失过量所致的疾 病。
中暑多发生在长跑、负重行军、 越野跑、马拉松、自行车及足球等运 动中。
2.症状较重者或出现昏迷者,应迅速静脉注射50 %葡萄糖50~100ml,同时针刺或点掐人中、涌泉、 合谷等穴,并迅速请医生来处理。
3.可用热水泡(或敷)双下肢或按摩双下肢,以 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
15
五、预防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l 对平时缺乏锻炼、患 病 未愈或初愈及饥饿 者, 不允许他们参加 长时间 的激烈运动。
36
(二)日射病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医学〗运动性疾病的预防与处理

3、预防
平时要加强锻炼,提高肌体抵抗力和适应能 力。冬季运动要注意防寒、保暖;夏季运动应注 意及时补充水、盐、微生素B1,运动前要做好准 备活动。对容易发生痉挛的肌肉,可在运动前适 当按摩。
(五)运动性低血糖
轻者感觉饥饿、疲乏、头晕、面色苍 白、出冷汗。重者神志不清,语言含糊, 四肢发抖,烦躁、呼吸急促以至昏厥。
迅速将患者移至通风、阴凉处,揭开 衣领,冷敷额部,用温水擦身,并给予含 盐清凉饮料或十滴水,数小时后即可恢复 正常。严重患者,经临时处理后,应迅速 转送医院治疗。
3、预防
在高温炎热的季节锻炼时,应适当减 少运动量,缩短运动时间,避免在烈日下 长时间锻炼。夏天在室外锻炼时,宜穿浅 色衣服,戴遮阳帽。在室内锻炼时,应有 良好的通风,注意服饮低糖含盐饮料。
1、原因
(1)训练安排不当 (2)带病参加训练和比赛 (3)比赛过多,休息不足 (4)生活规律遭到破坏
(二)过度紧张
过度紧张是由于运动负荷过大还过于剧 烈,超过了机体的负担能力而产生的急性病 理现象。多发生在运动后即刻或过后不久, 以急性心血管损害为多见,在中长跑、马拉 松、自行车、足球等运动项目中较多见。
运动性疾病的预防与处理
运动性疾病是指由于训练安排
不当造成体内某些机能紊乱所出现 的疾病或症状。一般出现在竞技运 动中较多,健身运动中出现的很少。 常见的的运动性疾病有:过度训练、 过度紧张、运动中腹痛、肌肉痉挛、 运动性低血糖、运动性晕厥、中暑 等。
(一)过度训练
过度训练是运动负荷与机体机能之间 过分不相适应,以致疲劳连续累积而引起 的一系列功能紊乱或病理状态,也称为 “过度疲劳”。
由于平时运动基础差,突然加大了运动量而 造成局部肌肉失血,或长时间进行单调的重复动 作,以及练习中,大量排汗导致体内水、盐代谢 失调。天气寒冷、准备活动不充分等也会造成肌 肉痉挛。
运动医学ppt课件(2024)

的原理和实践。
运动医学的重要性
促进健康
提高运动表现
运动医学通过科学的运动指导和干预,帮 助人们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运动医学为运动员提供专业的训练指导、 营养支持和损伤预防,有助于提高运动员 的竞技水平和比赛成绩。
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培养专业人才
01
针对运动员身体机能的不足,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提高训
练效果。
根据训练负荷监控结果调整训练计划
02
根据运动员对训练负荷的适应情况,适时调整训练量、强度和
频率,避免过度训练或训练不足。
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调整训练计划
03
除了身体机能和训练负荷外,还应考虑运动员的营养状况、心
理状态、比赛日程等因素,制定全面、科学的训练计划。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慢性疾病的运动康复治 疗
心血管疾病康复治疗方案设计
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功能
通过心电图、血压监测、心肺功能测试等手段,全面了解患者的 心血管功能状况。
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因素,为其制定合适的运动类型、 强度、频率和时间。
REPORT
运动医学ppt课件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目录
CONTENTS
• 运动医学概述 •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 运动营养与健康促进 • 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与训练监控 • 慢性疾病的运动康复治疗 • 运动医学前沿技术与应用
REPORT
CATALOG
DATE
《运动伤害防护与急救》第十章课件第一节

本章导语
运动性病症常因运动训练或比赛安排不当,运动环境不 适或运动者潜藏运动风险,以及运动负荷超过了运动者所承 受的生理、心理极限,而引发运动者身体机能紊乱,从而导 致运动过程中或运动训练后出现各种异常症状或病症。本章 主要介绍运动应激综合征、环境相关的运动性急症及某些潜 藏运动风险的常见病症。通过学习,我们将了解各种常见运 动性病症的发病原因、主要症状和诊断要点,重点掌握常见 运动性病症的处理方法与预防措施。
三、脑血管痉挛
由各种原因所致的脑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钙离子超载,以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可使血管平滑肌发 生异常收缩,导致血管痉挛。
脑血管痉挛
原因
可能与某些血管先天畸 形或运动时脑部供血障 碍有关。
症状
运动中或运动后突发一 侧肢体麻木,动作不灵 活或麻痹,常伴有剧烈 的头痛、恶心、呕吐等。
处理
患者平卧休息,头稍低, 足部略抬高,松解衣领, 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 通畅。必要时送医院治 疗,并做相关的检查, 确定脑部是否存在病变。
一、单纯性虚脱
单纯性虚脱多发生于中长跑运动者,常在剧烈训练、比赛时或比赛后即刻发生。
单纯性 虚脱
原因:单纯性虚脱与训练水平不高、停训后突然参加激烈运 动或比赛、过度劳累或紧张、身体状况不佳等有关。
症状:单纯性虚脱主要表现为头晕、面色苍白、恶心、呕吐 和大汗淋漓等现象。轻者,卧位休息片刻后好转,重者,需 休息1~2天才能缓解。运动者神志清醒,能回答询问。
目录
01
运动应激 综合征
02
与环境相 关的急症
03
其他相关 的病症
PART 01
第一节 运动应激综合征
运动应激综合征
运动应激综合征指运动者在运动或比赛时,运动负荷超 出了机体所承受的能力而引起的一系列急性病理现象。 其特点是,常在一次剧烈训练或比赛过程中或之后发生, 且多在训练水平低、经验不足的运动者身上发生,或见 于因伤病停训较长时间后再恢复训练者,也可见于精神 受到激烈刺激的高水平运动员,以及潜在心血管风险者。 运动应激综合征以中长跑、马拉松、中长距离滑冰、自 行车和划船等项目的运动者较常见,其临床表现差异较 大,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不同类型。
05-常见运动性疾病的处理与预防

常见运动性疾病的处理与预防近年来,随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贯彻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不断增强,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也越来越多。
同时,由于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教育的滞后,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运动训练竞赛过程中运动性疾病的发生率增多,这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准备活动不充分、参加体育运动强度与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大学生的运动性疾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运动性疾病是指机体对体育运动不适应或者由于训练安排不当,造成机能紊乱而出现的一类疾病。
表现为机体的正常功能受到损害或者受到限制的一种内在状态,引起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是机体的器官、系统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生障碍,从而引起在各种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的异常,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机体活动能力减弱,甚至丧失。
一、运动性疾病的产生的原因及预防(一)运动性疾病产生的原因1、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
2、机体处于病理状态。
3、饮食过多或饥饿状态下运动。
4、睡眠不足、精神紧张,情绪焦虑。
5、身体素质较差及运动不合理。
6、营养素补充方法不合理。
7、运动环境不适合。
(二)运动性疾病预防1、定期进行全面的体检。
2、加强运动性疾病的知识教育和宣传。
3、运动前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4、根据体育锻炼原则,科学合理的运动。
5、根据运动环境卫生情况,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场地。
6、遵守体育锻炼的饮食卫生原则。
7、合理安排整个运动过程的饮水。
二、常见运动性疾病的处理与预防(一)运动性晕厥在运动中,由于脑部突然供血不足而引起的一时知觉丧失现象,叫做运动性晕厥。
1、征象及原因(1)征象:全身无力、头晕耳鸣、眼前发黑、面色苍白、失去知觉、突然晕倒、手足发凉、脉搏慢而弱、血压降低、呼吸缓慢等。
(2)原因:由于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运动,使大量血液集聚在下肢,回心血量减少所致。
也和剧烈运动后的低血糖有关。
2、处理及预防(1)处理:应立即使患者平卧,足略高于头部,并进行由小腿向大腿心脏方向推摩或拍击;同时用手指点压人中、合谷等穴位,必要时给予氨水闻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
韧带损伤
易发生的部位是踝关节、腕关节和膝关节. 治疗方法主要是止痛和加快消肿,局部冷敷,加
压包扎,抬高伤肢。 如何预防:戴支持保护带;减少冲撞;多做关节
练习;平整的场地。
19
.
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
初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发病率高. 跑跳时间过长,小腿肌肉在胫腓骨的附着点受到
过分的牵拉,刺激骨膜引起炎症。 预防:避免剧烈运动中胫腓骨
26
.
加强易伤部位的训练
有针对性的加强容易受伤和相对较薄弱部位的 肌肉力量和伸展性练习,提高它们的功能,是 积极预防运动损伤的一种有效手段。
27
.
科学训练,防止疲劳状态下大运动量训练
运动量、运动强度和动作难度必须与身体状况 和训练水平相适应。要遵循渐进和区别对待的 原则。学习动作时,要从简到繁,由易到难, 从分解到完整动作。
或被动牵扯造成的。 肘关节外侧剧烈疼痛,并放射,尤其在前旋前臂
时加剧。 停止运动,休息,医学治疗。
15
.
踝关节扭伤
是体育运动中最常见的一种关节韧带损伤。
多发与篮球、足球、跳远、跳高、赛跑、滑雪和 溜冰等运动中。
踝关节的准备活动未充分做好,跑跳时用力过猛, 落地的姿势不当,地面不平等。
停止锻炼,高抬伤肢,24小时内冷敷,24-48小 时候后需热敷。
休息(R):不要总是去触动受伤部位,休 息几天,让受伤部位有一个自然恢复的过 程。
冰敷(I):用毛巾包住碎冰敷在在受伤部 位,减少出血和水肿。
压迫(C):用绷带捆绑受伤部位,将冰袋 固定在受伤的部位。
抬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E):将受伤的部位抬高于心脏部位, 降低血循环速度 ,减轻水肿。
.
12
擦伤
◣小伤口清洗后直接外涂2%的红汞或 碘伏.
常见运动性疾病 的预防和处理
1
.
NEWSTART:健康新起点
N.营养(Nutrition) E.锻炼(Exercise) W.水(Water) S.阳光(Sunlight) T.节制(Temperance) A.空气(Air) R.休息(Rest)
2
.
一.运动性损伤
运动损伤的原因 常见的运动损伤 如何预防
16
.
肌肉拉伤
机理:1 由于肌肉做主动的猛烈收缩,其力 量超过了肌肉本身所能承受的能力。 2 肌肉用力牵伸时超过了肌肉本身 有的伸展程度,引起拉伤。
预防:1 准备活动--量力而行,不用力过猛。 2 注意练习场所的温度。
17
.
肌肉拉伤
轻者可即刻冷敷,局部加压包扎,抬高患肢。 24小时后可施行按摩或理疗。如果肌肉已大部 分或完全断裂者,在加压包扎急救后,固定患 肢,立即送医院手术缝合。
.
9
气候不良与场地不适应
气温过高,湿度过大,容易发生疲劳和中 暑;而气温过低或潮湿,容易发生冻伤或 肌肉僵硬而被拉伤;场地不平,容易引起 踝关节扭伤等。
.
10
常见的运动损伤
擦 网 踝 肌 韧 肌 骨 膜胫
伤 球 关 肉 带 肉 折 炎腓
肘节拉拉痉
骨
扭伤伤挛
疲
伤
劳
性
骨
11
.
闭合性运动损伤早期处理的大米 (RICE)原则
24
.
思想重视
体育锻炼的目的时促进身体的生长和发育,增 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参加者要明确体育运 动的目的,在思想上重视对运动损伤的预防和 懂得如何进行预防。
25
.
做好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要充分,有针对性既要做一般准备活 动,也要做专项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内容于 量应依训练内容、比赛情况、个人机体状况、 气象条件等等而定。
28
.
加强保护和自我保护
参加体育锻炼时要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防止 损伤的出现。例如:当重心不稳而快摔到的一 瞬间,要立即低头、屈肘团身,以肩背部着地, 顺势滚翻,决不可用手直臂撑地,以免发生腕 部或前臂骨关节脱位。在进行力量器械练习时, 应有懂得保护方法的人和教练进行保护。以防 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的碰撞
20
.
骨折
表现:疼痛、肿胀、皮下淤血、功能丧失、出现 畸形等。
预防:避免剧烈运动中的碰撞。 治疗:停止活动,进行医学处理。
21
.
肌肉痉挛
俗称“抽筋”,是肌肉持续不自主的强直收缩。 常见小腿腓肠肌,足底屈拇肌和屈趾肌。 原因:1 大量的排汗。
2 肌肉快速连续收缩。 3 寒冷的刺激。
预防:1 准备活动--量力而行,不用力过猛。 2 注意练习场所的温度。
22
.
肌肉痉挛 处理
1、牵拉指、趾,使过伸,以使痉挛的肌肉拉伸 而解痉,然后局部按摩,热敷。
2、离开寒冷环境的刺激,喝些盐开水。
23
.
思想重视 做好准备活动 加强易伤部位的训练 科学训练,防止疲劳状 态下大运动量训练 加强保护和自我保护
运动损伤处理
3
.
运动损伤的原因
思想因素
准备活动不当
身体心理素质差
技术动作的缺点和 错误
带伤练习和疲劳
气候不良与场地不
状态下训练
适应
.
4
思想因素
思想上麻痹大意,不注意科学的锻炼方法, 忽视循序渐进和量力而行的原则,急于求 成,不顾主客观条件的可能,盲目地或冒 失地进行锻炼。在练习中对难度较大或不 熟练的动作,产生畏惧和害怕心理,动作 犹豫,过分紧张造成损伤;或在熟悉的动 作时,疏忽大意,也容易发生损伤。
.
7
技术动作的缺点和错误
技术动作违反了人体 结构与功能特点及运 动的力学原理,就容 易受伤,这是学习新 动作时发生损伤的主 要原因。
.
8
带伤练习和疲劳状态下训练
在患病或伤病初愈 阶段或睡眠不足、休息 不好及过度疲劳的情况 下,生理功能和运动能 力相对下降,这时若参 加剧烈运动可因肌肉力 量弱、反应迟钝、身体 协调性差而导致损伤。
◣面部损伤宜使用0.1%的新洁尔灭溶 液外涂。
◣大伤口清洗后用凡士林纱条或0.1% 的雷佛奴尔湿敷包扎。
13
.
擦伤
❖面部/关节部位不宜使用龙胆紫。
❖大面积伤口不宜使用碘酊
❖红汞与碘酊不宜同时使用
❖感染伤口需换药。
14
.
网球肘
多发生在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投掷等项目中。 打球时由于用力过猛,球的冲击力作用于腕伸肌
.
5
准备活动不当
不作准备活动或准 备活动不充分;准 备活动的内容与练 习内容结合的不恰 当;准备活动的量 过大、时间过长。
.
6
身体心理素质差
由于素质差,致使肌肉力量和弹性差,关 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不够,反应迟钝,都 可成为损伤的原因。
心情不好情绪不高,对训练或比赛缺乏自 觉性和积极性,思想不集中,急噪、胆怯、 犹豫等,都容易导致动作失常而引起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