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用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 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 夜雨寄北(李商隐) 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
诗歌语言风格的鉴赏分析 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闺意献张水部 (唐)朱庆馀
以新妇自比,以 却话巴山夜雨时。 新郎比张,以公 婆比主考,写下 了这首诗,征求 张籍的意见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高适的悲壮苍凉
陆游的悲壮爱国
(孟)郊寒(贾)岛瘦(在诗歌的格局上都 比较狭小,又皆喜在诗中绘声绘色地描写穷 愁之态, )
“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
杜甫之诗,为浓郁之极至。忧愁是杜诗沉郁的主要内容, 他的忧愁,不只是个人的,更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 因而这种忧愁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使其沉郁获得深厚的 情感和崇高的价值。沉郁就是深沉蕴藉。沉郁的诗作者似 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
诗歌语言风格的鉴赏分析
如杜甫的《登高》:
诗歌语言风格的鉴赏分析
焚书坑 (唐)章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 关河空锁祖龙居。
讽刺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愚蠢行为, 偏离了方向,整错了对象。 这首诗叙述秦始皇以为焚烧百家 著作,使老百姓变得愚昧,就可以 天下太平,巩固子孙万代的帝王基 业。结果适得其反,一统天下的秦 朝,不是亡于〝竹帛烟销(焚书) 〞,不是亡于〝关河空锁(险固失 势)〞,而是亡于〝山东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秦朝最后亡于不 读书的刘邦和项羽之手,极具讽刺 意味。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诗歌语言风格的鉴赏分析
附:婉约细腻 此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 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腻,细如抽丝。 多出现于婉约派词作中,如: 雨霖铃 李清照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 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 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 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 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
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2.蕴藉隽永、含蓄委婉 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 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这种风格往 往含有深意,藏而不露,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 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 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 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 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
答案: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 诗人把深沉的爱国情 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遇、 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 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点击进入课案训练
3.(2014 山东泰安一中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 问题。 过杨伯虎即席书事
①
张 四面围疏竹,中间着小台 。 有时将客到,随意看花开。 拂拭莓苔石,招携码碯杯。 昏鸦归欲尽,数个入诗来。
②
镃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过访友人杨伯虎居所的即兴之 作。②小台,即小楼。
人们评价此诗“着笔自然,很有韵味,结尾尤见精彩”, 请简要赏析尾联。
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 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 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 要从字面着手,把握全 诗,从整体上对顾炎武诗歌的风格进行概括。 另外,①要注意注释 的内容,这对理解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至关重要。②题 干中引入了杜甫,并有“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一句作提示, 对于解答本题作用非凡。
2.(2013 延安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横江词(其一) 李 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 猛风吹倒天门山,白浪高于瓦官阁。 前人评此诗,称其“平实”。请作简要赏析。 白
解析:题干已经指出了风格特点,分析时只要围绕“平实” 二字展开即可。 答案:这首诗多用口语,自然流畅,朴实无华。 一、 二句中 “人 道”、“侬道”,纯用口语,生活气息浓烈。三、四句用语 夸张,想象奇特,焕发着积极浪漫主义的光彩,语言明朗率 真。诗人以浪漫主义的彩笔,丰富奇伟的想象,创造出雄伟 壮阔的境界,读来使人精神振奋,胸襟开阔。
鉴赏诗歌的语言之语言风格

鉴赏诗歌的语言之语言风格1、概念:就是诗人在长期诗歌创作实践中形成的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
2、常见的诗歌语言风格有以下几种:1)平实质朴(平易通俗/明白晓畅):用朴素的语言来直接陈述(或直接用口语),运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平易近人。
例:《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例:陶渊明《归园田居》关汉卿:“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
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我就是一颗铜豌豆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
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
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口,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
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
天那,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2)含蓄隽永(婉约含蓄):抒情委婉,感情细腻。
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剪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清新雅致(清丽别致):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
例:李清照诗词,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
3)绚烂飘逸(绚丽飘逸):诗歌色彩缤纷,景象绚丽,无拘无束,变化莫测。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4)简洁明快:语言简洁利落,明白如话,不加修饰。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雄浑壮阔(豪迈奔放)(粗犷豪放):骨力遒劲,具有阳刚之美,气势雄壮,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或抒发对国家动荡、生灵涂炭的感叹。
例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又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毛泽东《沁园春.雪》例:李白《将进酒》6)沉郁顿挫:情感深沉浓郁,忧愁蕴藉(情感不外露)。
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 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12)悲慨。 特点: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
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 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 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 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 平。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 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五、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
答:①这首诗歌的语言朴素自然,明 快清新,有如民歌。②“何处住”, “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 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 ③烘托出一个朴素率真的船家女形象。
二、阅读下面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 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 低面深藏碧伞中。
试赏析这首诗“清新明快”的语言 风格。
答案: ①本诗写在一个酷暑的傍晚,诗人来 到荷池上渴望得到凉爽,恰遇“细草 摇头”,运用拟人手法,富有情趣。 ②后两句写天气炎热得连荷花也躲 在叶底不愿露面,化静为动,富有动 态美。 ③整首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基调 活泼有趣,语言清新明快,写的是热, 透露出的却是无限“清爽”之情。
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长江滚滚来。”
(9)奔放。 特点:直率有气势。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 物。”
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为一 体,凸现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 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 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 。
(11)幽默讽刺。 特点: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
命题探究及解题对策 1﹒鉴赏语言风格的题型有何特点? 1)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 3)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此题有 时要结合炼字或句式等特点来回答)
高中诗歌鉴赏语言风格

高中诗歌鉴赏语言风格
高中诗歌鉴赏语言风格有很多,例如:明快、婉约细腻、幽默讽刺、雄浑、豪放、沉郁、悲慨、俊爽、冲淡、旷达、率性、整散结合、音律和谐、平实质朴、朴素自然、含蓄隽永、含蓄委婉、清新明丽、清新、形象生动、绚丽飘逸等。
以下列举部分风格特点:
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
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的语言风格。
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质朴(平淡、自然):主要指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课件 (二)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课件 (二)
-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 什么是语言风格?
- 语言风格是指作品所采用的语言的特点和风格。
- 诗歌的语言风格有哪些?
- 抒情、叙事、议论、描写等不同的诗歌类型,其语言风格也各有不同。
- 抒情诗的语言风格通常比较柔和、细腻,善于表达情感。
- 叙事诗的语言风格则比较平实、朴素,注重叙述事件的过程和情节。
- 议论诗的语言风格则比较直白、简明,注重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 描写诗的语言风格则侧重于描绘景物、人物的形象,语言通常比较生动、形象。
- 语言风格与诗歌的意境有何关系?
- 语言风格是表达诗歌意境的一种手段。
- 不同的语言风格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意境,从而影响读者的感受和理解。
- 诗歌意境的深刻和丰富,往往与其语言风格的多样性密切相关。
- 如何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 通过深入理解诗歌的题材、情感、意境等方面,分析其所采用的语言风格。
- 注意诗歌的节奏、押韵、音律等方面的特点,这些也是语言风格的体现。
- 通过对比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诗歌,了解其语言风格的变化和演变。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叙:这首诗多用口语,自然流畅,朴实无华。析:
一二名句“人道”、“侬道”,纯用口语,生活气息
浓烈。 三四句用语夸张,想象奇特,焕发着积极浪
漫主义的光彩,语言明朗率真。评:诗人以浪漫主义 的彩笔,驰骋丰富奇伟的想象,创造出雄伟壮阔的境 界,读来使人精神振奋,胸襟开阔。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什么是语言风格? 诗歌总体语言的特色,包括 一句话或者全篇的语言特色。
一、含蓄与质朴
含蓄: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 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 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分别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 “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 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 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
能用来答语言风格的词一般有:
• • • • • 清新自然、朴实无华 华美绚丽、明白晓畅 多用口语、简练生动 婉约缠绵、委婉含蓄 雄浑豪放、慷慨悲凉
分析语言特色类答题: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 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豪放:指直率而有气势。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于一体,凸现了历史 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 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
宋词分类 代表人物 内容 艺术风格
豪放派
苏轼 辛弃疾 视野开阔 广阔的社会生活 关西大汉持铜琵 琶、铁绰板唱大 江东去,
考前指导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一、考点解析1、语言的技巧---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词语的运用(是否准确、典型、生动、形象)、句式的选用(长句短句、整句散句)。
2、语言的风格---含蓄\明快、简洁\细腻、冷峻\热情、婉约\豪放、朴实\华美、工稳\泼辣、典雅\俚俗、精细\粗犷、用典\平易。
3、语气---庄重\幽默、冷静\激昂、沉稳\活泼\振奋、娓娓而谈\平和\亲切\自然\严肃。
4、语言表达的内容和作用---表现的对象、表现的情理、怎样表现。
二、鉴赏示例例1:杂诗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这首诗的语言表达有怎样的特点?这首诗像是在对朋友促膝而谈:君自故乡而来,应该知道故乡的事。
你来的时候注意到没有,美丽的窗前的梅花开放了吗?在这首诗里,作者借一枝寒梅表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其语言表达的特点,从风格上来看,以口语人诗,可谓平易朴实,另外,抒情委婉,含蓄深挚;从语气上来看,亲切自然;从修辞上来看,末句以设问结束,不作回答,耐人寻味,富有情趣。
例2: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
宣室:汉代未央殿正室。
孝文帝在此召见贾谊(即贾生)。
诗中生动描绘了孝文帝怎样的情状?题干所说的“情状”应是指“感情”和“状态”。
这里的“状态”,对人来讲,应是指“神态”。
根据题干,在诗中搜索有效信息:直接描写孝文帝的地方是一个表示动作的词语:“前席”,但这并不是孝文帝的“情状”。
我们还要根据这个词向题干所说的感情、神态的方向生发联想,向答案靠拢:孝文帝“前席”表现出他的虚心,他虚心垂询的神态当是全神贯注的。
答案可以这样表述:诗中生动描绘了孝文帝虚心垂询、凝神倾听的情状。
例3(诗上例):说说“可怜”一词的表达效果。
“可怜”一词的表现对象是孝文帝。
对孝文帝来说,作者借这个词讽刺了他的浅薄(客观),表达了自己对他只知自己心五百姓的悲哀(主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梅》 齐己 一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 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 能算是“早梅”了,作者佩服不已,尊称 郑谷为“一字师”。
高考链接
常见题型: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 里? (直接鉴赏关键词) (2)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 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 为什么?(比较鉴赏)
2010年广东卷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望江东(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 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灯前写了书 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 又还是、秋将暮。
真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 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 释词 种说法吗?为什么? 描述
答: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 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送别的人 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 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一“看”字就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意境或情感
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 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 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 者去体味。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泣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悲壮苍凉: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 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 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2012安徽卷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 、 “涌” 二字的妙处。手法 (4分) 答案示例:“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 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 “涌”字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形 象的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 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描景象、点情境
③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 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 (2)简要分析:这首诗是把深沉的爱国情怀 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 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 沉郁、凝重的风格。表达了作者对清朝统治 者的不满及对祖国深沉的爱。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穿,化静为动;拍,有面 积,更有搏击江岸的气势;卷, 不用激或者掀,形态比较美, 与下文“江山如画”对应。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张先《天仙子》) 炼动词
“弄”字写出了动态,也写出 了情态,用拟人手法,将花人格化。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 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 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归园田居》)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 中,云深不知处。(贾岛的《寻隐者 不遇》) 平淡质朴: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 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 又平易近人。
试题变形: (1)请抓住诗歌中的某个字词 谈谈作者是怎样营造意境的? (2)此诗有些版本作这样,有 的版本是那样,你觉得这两个字 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3)比较两首诗中的某个字, 哪个更好?为什么?请分析。 (4)某诗评中(前人论述中) 提到,诗歌中的某个字用得好, 有人赞同有人反对,你的看法是 什么?
语言是编织佳作彩锦的丝线, 是构筑美文大厦的砖块。 一首动人的诗歌,一篇漂亮 的文章,必须要语言简练准确, 鲜明生动,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因此,炼字炼句尤为重要。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为我们留下了 许多锤炼语言的佳话。 “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炼字炼句的铮铮誓言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卢延让锤炼语言时的真实写照 “求得一字稳,耐褥五更寒” ——欧阳修对锤炼语言的执着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对锤炼语言的一份感动
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
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 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答题步骤:(1)叙:用一两个词准确 点明语言特色。(2)析:用诗中有关 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评: 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而凄凉的氛围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李煜《浪 淘沙》)
拟声词能使诗文更生 动形象,使人有身临 其境之感。
潺潺不断的春雨,寂寞零落 的残春,渲染了悲苦凄凉意境
衬托出了祠 堂的孤寂冷落, 寄托着诗人对诸 葛武侯身后凄凉 的哀惋之情!
炼虚词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 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 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 程?长亭更短亭。
老兔寒蟾泣天色, 去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 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 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 一泓海水杯中泻。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绚丽雄奇: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 奇幻的情思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风格试题
(2008年北京卷)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 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 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诗词的个人风格类
陶渊明 杜甫 白居易 李白 王昌龄 杜牧 李商隐
王维
温庭筠 李清照
雄健高昂 沉郁顿挫 诗画一体 豪迈飘逸 朦胧隐晦 清健俊爽 朴素自然 通俗易懂 悲壮爱国 缠绵悱恻 绮丽香艳
陆游
牛刀小试:辨析下列诗歌的风格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清新明丽: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柳堤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②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 “香”,这是用嗅觉来变大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 下列诗句中“香”字的运用和本诗类似的两项是 A.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 B.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C.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错。 D.燕子来时春雨香,燕子去时秋雨凉。 E.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 【答案】DE
“暗”在这里是使动用法,意思是 “灰尘使貂裘的颜色暗淡了”.一个 “暗”字将岁月的流逝、人事的消磨 化作灰尘堆积的暗淡画面,表现了作 者饱含惆怅的心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李清照
叠词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 或是起强调作用
云山一一看皆异,竹树丛丛画不成
(苏頲 )
为全诗渲染一种愁惨竹之密 山之多
巩固练习
《创新设计》 P78《行香子》第二问; P84(11年湖北卷)第三问;
语言鉴赏之
炼字
典故:一字生辉
北宋文学家苏轼、其妹苏小妹 小妹: “轻风细柳,淡月梅花”各加一字 东坡一改:“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东坡再改:“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小妹吟诵:“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轼不禁叫绝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 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分)
“空”字有白白、徒劳之意,表达了苦苦 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 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炼字与炼意
(清)沈德潜:“古人不废炼字法,
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 意——作者主观的情思和作品所表现 的生活 “炼字”的本质在于“炼意”:使 “意” 具体化、生动化、深入化、 美感化。
高考练兵 2012湖北卷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 贾岛 )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 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 在今宁夏灵武县) 。
?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 “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
①“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明手法), 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 雪景(描景象),写景生动,颇有画意 (说作用);一个“藏”字,已包含大 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 蕴(释含义)。 ②“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 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 天寒、衣单等内容(描景象、释含义), 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说作用)。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 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北风吹 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 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释:①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 曾官太常寺少卿。
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 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❶平实,没有华丽词藻,明白如话,通 俗浅显。如“捧盘出户”“市楼东西” 等。❷有韵味,写景、叙事,蕴含丰富。 如,开篇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 写了清冷空寂的景色,透露出作者对卖 饼儿生活际遇的同情和关怀。
诗歌鉴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