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术语
高考古诗词鉴赏之语言风格

高考古诗词鉴赏之语言风格语言风格,是指诗(词)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词)人的个人气质与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词)人的艺术特色。
诗歌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词)人、同一诗(词)人不同时期的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我们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应当就诗论诗。
一、语言风格常用术语(一)二字:清新、明快、冲淡、自然、含蓄、绚丽、悲慨、沉郁、缠绵、质朴、浅显、通俗、工丽、典雅、简洁、豪放、飘逸、雄浑、奔放、幽默、苍凉、诙谐、隐晦、风趣……(二)四字: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简练生动、婉约缠绵、委婉含蓄、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富有韵律、色彩丰富……(三)语言风格分类详述1. 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
其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
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较清新。
而陶潜的诗特点不乏清新,但主体风格是平淡。
相关术语:清新雅致、清新自然。
2. 平淡主要指语言朴实无华。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
冲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相关术语:朴实无华、平实质朴、冲淡自然。
3. 绚丽主要指语言丰富而有文采。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如李商隐的诗。
相关术语:华美绚丽、绚丽飘逸、绚丽奇诡。
4. 明快主要指语言明白而流畅。
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相关术语:明白晓畅、明快简洁。
5. 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的词。
相关术语:含蓄蕴藉、委婉含蓄、朦胧隐晦、含蓄隽永。
6. 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诗歌语言风格鉴赏

可编辑ppt
15
常用来答语言风格的词语
• 清新自然 • 华美绚丽 • 婉约缠绵 • 雄浑豪放 • 语言质朴
朴实无华 明白晓畅 委婉含蓄 慷慨悲凉 简练生动
可编辑ppt
16
诗歌的“炼字”艺术
可编辑ppt
17
归纳“炼字”类型
• 炼动词 • 炼形容词 • 炼副词 • 炼数量词 • 炼叠音词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天日暖玉生烟。
可编辑ppt
5
明快——明白晓畅
其特点是直接明朗爽快,一语中的,斩钉 截铁。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 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 更添波浪向人间!
可编辑ppt
6
含蓄——委婉含蓄
其特点是意在言外,不直接叙述,而是 曲折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 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李 清照。
柳宗元—— 冷峭简淡,淡泊纡徐 杜牧 ——清新俊逸 李商隐—— 词工意深、深情缅邈、沉博艳丽 苏轼—— 旷达豪迈 雄健奔放 范仲淹 ——语言清新、意象清淳、意境清空灵动 李清照 ——早期清新明丽 晚期低回婉转,凄切哀 伤
可编辑ppt
9
王维——闲适恬淡,清幽空寂 辛弃疾 ——豪放悲慨,意境开阔
姜夔 ——清新峻拔,立意幽远,炼字琢句, 倚声协律
可编辑ppt
11
语言风格题的问法答法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这首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 叙——用术语点明语言特色;
析——结合语句作分析;
评——指出表现了作者的感情.
可编辑ppt
12
实战演练
高三诗歌鉴赏总复习:诗歌语言之语言风格

课堂巩固练习
1、阅读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 中,云深不知处。”
回答问题。问: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
这首小诗无华丽的词藻,以平常用语入诗
,显得清淡朴素,更加耐人寻味。
• 2、阅读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古诗鉴赏第七讲
诗歌语言之 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概说
•
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 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 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 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 人的艺术特色。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 的诗人、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 不同的风格。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词语
4、旷达:即疏狂不羁,通脱豁达,潇洒飘逸Biblioteka 高洁特立。 代表作家是苏轼。
苏轼的词除了豪放外,更多的是旷达的词风。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
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密州出猎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俊爽:即英俊豪纵,飒爽流利。
代表诗人是杜牧。他的诗,纵横古今,雄视万 代,畅谈历史,痛砭时弊,总结教训,忧国忧民, 怀撑天之宏志,感报效之无门,另一方面,又矫健 豪举,潇洒风流,流转飞动,畅快爽利。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 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以含蓄讽刺的笔调,深刻揭露了唐玄宗纵情声 色,骄奢淫逸,醉生梦死的生活。 再如:《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的节奏明快,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的轻盈飘拂,《江南春 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的俊逸秀美,均是脍炙人 口的佳作。
答题步骤:
•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 色。 •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 种特色。 •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鉴赏诗歌的语言之语言风格

鉴赏诗歌的语言之语言风格1、概念:就是诗人在长期诗歌创作实践中形成的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
2、常见的诗歌语言风格有以下几种:1)平实质朴(平易通俗/明白晓畅):用朴素的语言来直接陈述(或直接用口语),运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平易近人。
例:《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例:陶渊明《归园田居》关汉卿:“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
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我就是一颗铜豌豆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
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
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口,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
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
天那,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2)含蓄隽永(婉约含蓄):抒情委婉,感情细腻。
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剪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清新雅致(清丽别致):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
例:李清照诗词,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
3)绚烂飘逸(绚丽飘逸):诗歌色彩缤纷,景象绚丽,无拘无束,变化莫测。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4)简洁明快:语言简洁利落,明白如话,不加修饰。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雄浑壮阔(豪迈奔放)(粗犷豪放):骨力遒劲,具有阳刚之美,气势雄壮,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或抒发对国家动荡、生灵涂炭的感叹。
例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又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毛泽东《沁园春.雪》例:李白《将进酒》6)沉郁顿挫:情感深沉浓郁,忧愁蕴藉(情感不外露)。
诗歌语言风格

此外还有:沉郁顿挫、朦胧隐晦、婉约细腻、 幽默讽刺、慷慨悲壮等
辨别诗歌语言风格的一般途径:
• 1.知人论世,了解历代诗词名家的语言风格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Hale Waihona Puke 杜甫的沉郁顿挫 李白的豪迈飘逸 杜牧的清健俊爽 王维的诗画一体,清新自然 高适的悲壮苍凉 陆游的悲壮爱国
色彩词
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 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 用。 效果: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 色 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 “随”“抱”用的好。“鼓”是进军的信号,只有
“随”合适;宵眠只有“抱玉鞍”才能显示枕戈待旦的紧 张情况。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 考题模式:炼字型
(一)炼字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 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直接鉴赏关键词)
2、诗中的“诗眼” “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 (比较鉴赏)
二、关键字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 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答题范式]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 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 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 南浦别 白居易
•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2)用诗中有关词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在诗中何处体现。
(3) 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 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12)悲慨。 特点: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
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 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 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 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 平。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 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五、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
答:①这首诗歌的语言朴素自然,明 快清新,有如民歌。②“何处住”, “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 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 ③烘托出一个朴素率真的船家女形象。
二、阅读下面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 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 低面深藏碧伞中。
试赏析这首诗“清新明快”的语言 风格。
答案: ①本诗写在一个酷暑的傍晚,诗人来 到荷池上渴望得到凉爽,恰遇“细草 摇头”,运用拟人手法,富有情趣。 ②后两句写天气炎热得连荷花也躲 在叶底不愿露面,化静为动,富有动 态美。 ③整首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基调 活泼有趣,语言清新明快,写的是热, 透露出的却是无限“清爽”之情。
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长江滚滚来。”
(9)奔放。 特点:直率有气势。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 物。”
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为一 体,凸现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 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 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 。
(11)幽默讽刺。 特点: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
命题探究及解题对策 1﹒鉴赏语言风格的题型有何特点? 1)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 3)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此题有 时要结合炼字或句式等特点来回答)
诗歌语言风格鉴赏

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 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 的个人气质、诗歌的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 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 特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雄浑壮阔
《诗品》论“雄浑”:“超之象外,得其环中。” 雄浑壮阔指诗歌骨力雄健,气势浩瀚,境界辽阔。它 若奔腾咆哮、汹涌澎湃的大海,又如横空出世、千嶂 连云的昆仑山。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气势浩瀚,雄伟壮丽;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 云间)想象丰富,境界辽阔:这些诗都体现了雄浑壮阔 的风格。雄浑壮阔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它反映了 盛唐朝气蓬勃的活力和欣欣向荣的景象。其中以高适、 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作,大多具有雄浑壮阔的特征。
5.平实质朴
平实质朴的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 陈述,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全篇四句二十字,毫无难解之处。
6.清新雅致
清新雅致,表现为语言新颖,不落俗套。如杨万里的《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 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一、 二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 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 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 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 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三、四两句,诗人展现了 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 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 偎的情景。杨万里写诗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之感。
考前指导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一、考点解析1、语言的技巧---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词语的运用(是否准确、典型、生动、形象)、句式的选用(长句短句、整句散句)。
2、语言的风格---含蓄\明快、简洁\细腻、冷峻\热情、婉约\豪放、朴实\华美、工稳\泼辣、典雅\俚俗、精细\粗犷、用典\平易。
3、语气---庄重\幽默、冷静\激昂、沉稳\活泼\振奋、娓娓而谈\平和\亲切\自然\严肃。
4、语言表达的内容和作用---表现的对象、表现的情理、怎样表现。
二、鉴赏示例例1:杂诗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这首诗的语言表达有怎样的特点?这首诗像是在对朋友促膝而谈:君自故乡而来,应该知道故乡的事。
你来的时候注意到没有,美丽的窗前的梅花开放了吗?在这首诗里,作者借一枝寒梅表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其语言表达的特点,从风格上来看,以口语人诗,可谓平易朴实,另外,抒情委婉,含蓄深挚;从语气上来看,亲切自然;从修辞上来看,末句以设问结束,不作回答,耐人寻味,富有情趣。
例2: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
宣室:汉代未央殿正室。
孝文帝在此召见贾谊(即贾生)。
诗中生动描绘了孝文帝怎样的情状?题干所说的“情状”应是指“感情”和“状态”。
这里的“状态”,对人来讲,应是指“神态”。
根据题干,在诗中搜索有效信息:直接描写孝文帝的地方是一个表示动作的词语:“前席”,但这并不是孝文帝的“情状”。
我们还要根据这个词向题干所说的感情、神态的方向生发联想,向答案靠拢:孝文帝“前席”表现出他的虚心,他虚心垂询的神态当是全神贯注的。
答案可以这样表述:诗中生动描绘了孝文帝虚心垂询、凝神倾听的情状。
例3(诗上例):说说“可怜”一词的表达效果。
“可怜”一词的表现对象是孝文帝。
对孝文帝来说,作者借这个词讽刺了他的浅薄(客观),表达了自己对他只知自己心五百姓的悲哀(主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常见术语及答题类型
(一)了解常见得语言特色与风格
古代诗歌语言得风格特色就是多种多样得,有得清新,有得古朴。
有得诗绚丽多彩,有得诗却质朴无华.有得诗语言明朗,有得却含蓄,言此意彼.有得诗平易近人,有得却险怪奇特.体会其风格特色,就就是要体会语言得美,体会其内蕴.
1﹒常见得概述语言特色风格得词语
清新、朴素、平实、华丽、绚丽、幽默、诙谐、庄重、简约、简洁、精练、精当、生动、凝练、洗练、含蓄、明快、通俗、口语化、明白如话、豪放、雄奇、直率、婉约、婉转、风趣、工丽、苍凉雄健、委婉蕴藉、飘逸洒脱、苍凉悲壮、自然流畅、沉郁顿挫、清新典雅、婉约凄切、新鲜活泼、气势磅礴、奇特新颖等。
2﹒常见语言特色风格例析
(1)清新.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如陶渊明,王维,孟浩然。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2)平淡。
特点:选用确切得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如陶渊明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3)绚丽。
特点:有富丽得辞藻,绚烂得文采,奇幻得情思。
如杜甫得《观山水图》“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得“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得画面。
(4)雄奇:气势雄伟,立意奇特。
如李贺《梦天》中得“遥瞧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就就是说九州小得象九个烟点,大海小得象杯中之水。
(5)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得笔调与趣味。
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6)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7)沉郁顿挫.特点: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如杜甫、辛弃疾、陆游等用一种苍老遒劲得笔调去描绘广阔得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得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得忧郁色彩与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得严格诗律与铿锵得音韵。
如杜甫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8)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得艺术风格。
此风格得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得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不同题材诗歌得语言风格: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田园诗:恬淡宁谧;山水诗:清新优美;宫廷诗:缠绵宛转等。
4﹒唐宋主要诗人得语言风格特点:王勃:劲健婉畅;韩愈:古朴奇险;陈子昂:古朴雄浑;柳宗元:明净幽峭;高适:苍凉高壮;白居易:通俗易懂;岑参:雄奇瑰丽;元稹:精警浅切;王昌龄:自然雄浑;刘禹锡:清新豪丽;王之涣:清朗雄健;李贺:奇诡璀灿:孟浩然:闲静淡远;杜牧:俊爽明丽;王维:恬淡优美;李商隐:幽婉典丽;李白:飘逸豪放;温庭筠:精巧艳丽;杜甫:沉郁顿挫;李煜:凄婉柔丽;梅尧臣:朴素平淡;欧阳修:清新疏畅;王安石:遒劲峭拔;晏殊:闲雅婉丽;柳永:伤感缠绵;苏轼:豪放旷达;秦观:清丽典雅;黄庭坚:瘦硬新奇;陆游:雄放流畅;李清照:凄婉清丽;姜夔:峭拔雅丽;辛弃疾:沉郁豪放。
二)高考真题示例
1﹒2009【北京卷】12﹒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
(10分)
西江月•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②留我瞧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
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
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②波神:水神。
③准拟:准定。
问题:②这首词得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得词人属于哪一流派?
答案:②苏轼、辛弃疾.豪放派。
2﹒2008【重庆卷】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水就是眼波横,山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与春住。
(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就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
这首词“新丽"得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4分)
答案:(2)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就是眼波横,山就是眉峰聚.”“送春归"“与春住".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与春住.”
3﹒2008【北京卷】12﹒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
(10分)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①
就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
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问题:③一般认为顾炎武得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得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答案】(1)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2)简要分析:这首诗把深沉得爱国情怀与自己得人生遭际、眼前得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得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得风格。
(意思接近即可)
三)命题探究及解题对策
1﹒鉴赏语言风格得题型有何特点?
1)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这首诗歌具有怎样得语言风格?
3)谈谈这首诗歌得语言艺术.(此题有时要结合炼字或句式等特点来回答。
)
2﹒解答策略就是怎样得?
1)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表现了作者怎样得感情。
四)实战演练
1﹒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新晴野望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请翻译这首诗歌
2)这首诗歌得语言与陶渊明《归园田居》得语言都有得特色。
答:平淡质朴.
2﹒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请翻译这句话。
2)问题:李商隐得诗风一向就是朦胧隐晦得,您对这首绝句得风格就是如何理解得。
答案:此诗含蓄隽永,余韵无穷。
全诗先写客中实景,后以“何当”化实为虚,引出一片新境界,用未来得乐反衬今夜得苦,又想象今夜得苦将增添相聚得乐,从而表现诗人对友人得思念与自己得孤愁。
3﹒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1、请翻译这首诗歌。
2、请分析这首诗得语言特色。
答:朴素自然,口语化;“黄莺儿”就是儿化音,显出女子得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表明了打黄莺就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得美梦;从而自然形象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得思念之情。
4﹒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宫词朱庆馀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1、请翻译这首诗歌。
2):从语言风格角度赏析这首诗.
答:语言风格含蓄深沉。
诗中宫女含情不吐,欲说还休.她们不说宫廷中得黑暗恐怖,不说被关锁在宫中得痛苦,诗人只写她们在会学舌得鹦鹉面前不敢说话,从而表达了宫女们幽怨暗恨与如履薄冰得恐惧心理。
五)我来拟题
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请翻译这一首诗:
问:这首诗得语言有何特点?
答:清淡朴素。
这首小诗,无华丽得词藻,以平常用语入诗,更加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