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标设计的图形与工艺探析
呼和浩特卷烟厂老烟标收藏品赏析之16:野牛

呼和浩特卷烟厂老烟标收藏品赏析之16:野牛
呼和浩特卷烟厂老烟标:野牛
野牛烟标主图案
1、野牛烟标的寓意:
野牛烟标取其意于野牛的牛劲冲天的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不仅要有老黄牛的默默耕耘精神,还要有勇敢直前、不畏艰险的精神。
以野牛作为卷烟商标,寓意要开拓、要奋进。
让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耳濡目染,以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状态投入到国家建设中。
野牛烟标主图案
2、野牛卷烟:
1980年,呼和浩特卷烟厂的烤烟型丁级野牛牌卷烟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产品规格为20支简装70×27mm。
野牛卷烟仅仅在1980年至1983年的四年中生产和销售,物美价廉,是面对农牧区的广大农牧民消费者的大众型卷烟,深受农牧民朋友的喜爱。
1983年之后,由于呼和浩特卷烟厂调整产品规格,野牛卷烟停止生产并退出市场。
野牛烟标
3、关于野牛的相关知识:
野牛是牛科、牛属动物,体型巨大,体毛大都是棕褐色、黑色,头顶部长有弯曲的犀利双角,是攻击和防守的利器,对动物和人类有一定的危险性。
野牛栖息在热带、亚热带的山地森林和草原中,喜群居,性情凶猛,以草、树叶、嫩枝、竹笋和树皮等为食,听觉和嗅觉灵敏。
野牛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的高山草地中,是受到保护的动物,现存数量极少,已经难得一见。
希望在国家的大力保护下,中国的野牛种群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
故纸收藏:西湖牌整套烟标赏析

故纸收藏:西湖牌整套烟标赏析
上图中的这套西湖实物烟,体现了套标的优点:同一板式,同一批次,同一设计,整体观赏性强,介绍西湖景点系统而又细致。
保俶塔:建于公元968年,是西湖风景轮廓线上一个突出的标志。
断桥:在千年以前的唐代就有了,断桥残雪是西湖十景之一。
湖边亭阁:在此眺望西湖景色,无论晴天雨天都很适宜。
湖心亭:在西湖中心的小岛上,始建于公元1552年,为西湖十八景之一。
九曲桥:位于湖内有湖、园内有园、四面临湖的小瀛洲。
六和塔:建于公元970年,塔高近六十米,雄伟壮观。
牡丹园:牡丹亭和牡丹园是花港公园的组成部分之一,园内广植牡丹花。
平湖秋月:楼阁初建于公元1699年,极目湖山境广意深,尤以秋夜赏月最佳。
三潭印月:是西湖十景之一,为西湖水上的名胜。
西湖天下景:原是清代康熙皇帝的御花园,今为孤山园林的一个组成部分。
烟标上的剪纸艺术

烟标上的剪纸艺术①宁夏吴忠卷烟厂出品的“佳节”烟标展现了孩童点燃爆竹的瞬间。
②陕西延长卷烟厂出品的“迎亲”烟标充满地域特色。
③河南开封卷烟厂出品的“春牛”烟标描绘了牧童吹笛的悠闲意境。
④湖北当阳卷烟厂出品的“喜喜”烟标采用大红色为底色,十分喜庆。
⑤湖北广水卷烟厂出品的“雄鸡”烟标,图案造型简单,但仍表现出了雄鸡的气势。
⑥上海卷烟一厂出品的“双鱼”烟标设计简洁大方,表达了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剪纸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借助雕、镂、刻、剪等技法,人们用妙思和巧手表达着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尤其在传统佳节,一张张红彤彤的剪纸更是为节日增添喜庆祥和的气氛。
相传,我国周代就已经有剪纸艺术的雏形。
《史记》中有周成王“剪桐封弟”的记载。
东汉时期,造纸术发明之后,真正意义上的剪纸艺术正式出现并日臻成熟。
在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人们将剪纸艺术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之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唐代杜甫曾写有“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句子,反映了当时民间剪纸招魂的习俗。
李商隐也有“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的诗句。
南宋周密的《志雅堂杂钞》还有关于几位民间剪纸高手的记载。
质朴生动、想象丰富、造型别致的剪纸艺术在我国烟草工业企业出品的烟标上也曾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宁夏吴忠卷烟厂曾出品一枚“佳节”烟标(图①)。
该烟标主副版以剪纸艺术形式展现了儿童在佳节来临之际燃放爆竹的喜庆画面。
剪纸技法精湛,生动传神。
同期,辽宁沈阳卷烟厂出品的“新禧”烟标,主版画面为一个大红“囍”字和一枝梅花,副版图案则是一幅寓意喜上眉梢、喜事盈门的“喜鹊登梅”剪纸作品。
上世纪80年代,该卷烟厂还曾出品一枚寓意吉祥的烟标,副版是象征着美好爱情的鸳鸯以及梅花和“囍”字剪纸图案。
上世纪90年代,陕西延长卷烟厂出品的“迎亲”烟标(图②)更具特色。
该烟标主版图案为两匹骏马正抬着一顶花轿行进在去往新郎家的路上,新郎紧跟在花轿后面;副版图案为头包白羊肚手巾的新郎正骑在毛驴背上,与一名唢呐手满怀喜悦地行进在迎亲路上。
香烟包装艺术设计表现手法和特征的探讨

包装世界Packaging World包装工艺香烟包装艺术设计表现手法和特征的探讨王刚刘杰青岛嘉泽包装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000摘要:之所以要对商品外包装进行艺术设计,其目的不仅在于吸引消费者来购买商品,同时也可以起到保护产品的重要作用,香烟包装艺术设计的目的则在于使消费者过目不忘,最终提升香烟销售额。
本文就针对香烟包装艺术设计表现手法及表现特征等内容展开分析,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香烟包装;艺术设计;表现手法;特征香烟包装艺术设计主要以商品价值的实现得以表现,其表现手法有传统艺术设计表现手法与现代艺术设计表现手法两种,现阶段以及未来的香烟包装设计更多的是在传统艺术表现手法的基础之上运用更多的现代艺术表现手法,综合运用目光捕捉、视觉流程以及信息传达等规律,以达到一目了然、过目不忘的效果。
一、香烟包装艺术设计表现手法(一)传统艺术设计表现手法我国很多传统视频、茶及酒等包装均利用传统手法表现,香烟也是如此,例如中华牌香烟底色选用了象征中华民族的红色,将北京天安门嵌入其中,正与“中华”的品牌吻合;云烟拍香烟则选择大红的色调,底色选择了白色,将一朵玉状的祥云放在中间,不仅点名了“云烟”的“云”,还寄托了吉祥如意的愿景,又如泰山香烟以蓝色为主色调,以彩绘南天门为视觉中心,高空万里,群山环绕,云气升腾,表现了泰山的巍峨,寓意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
(二)现代艺术设计表现手法随着近年来时代的快速发展,很多新的艺术思潮、思想开始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逐渐得到了人们的喜爱。
香烟包装设计领域之中,怎样将设计理念表现出来,并体现出个性化特点,是现在设计师们的追求和愿望。
我国烟草包装主要以中国文化为基础采用现代的设计表现手法进行表现,例如泰(悦)系列烟标以国画写意荷花的手法在配以现代冷烫工艺加以修饰,即有古韵有不失现代,延安(鸿运)的版刻画和白沙(天天向上)的卡通插画等这些设计表现形式的采用都对包装产品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紧贴了时代的脉搏。
中国烟标设计风格研究报告

中国烟标设计风格研究报告中国的烟标设计风格丰富多样,具有独特的文化和艺术特色。
本报告通过对中国烟标设计的调查研究,总结了中国烟标设计风格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中国的烟标设计风格可以分为传统风格和现代风格两大类。
传统风格主要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注重表现中国历史、文学、绘画和工艺的元素。
传统风格的烟标设计常常运用中国传统的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等题材,通过富有中国风格的色彩和构图,表现出中国独特的韵味和美感。
现代风格的烟标设计更注重简约、时尚和个性化的表达。
现代设计常常采用简洁大胆的线条和图形,运用鲜明的色彩和现代科技手段,突出产品的时代感和创新性。
现代风格的烟标设计在形象和色彩上更加大胆和富有活力,展示出现代生活的多元化和创新性。
中国烟标设计风格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创意性和个性化方面。
创意性是现代烟标设计的核心要素,设计师通过创意的构图、独特的表现手法和富有创造力的视觉效果,为产品赋予新的内涵和魅力。
个性化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设计师通过挖掘不同地域、文化和消费群体的特点,打造能够与消费者建立情感共鸣和个人认同的烟标设计。
在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法规限制的背景下,中国烟标设计风格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挑战主要体现在如何在设计中突出产品的特点和品牌形象,同时兼顾法规的规范和限制。
机遇则来源于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对个性化和高品质产品的需求,这为烟标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创新机会。
综上所述,中国烟标设计风格丰富多样,既有传统风格的独特美感,又有现代风格的创新和个性化表达。
烟标设计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创意性和个性化方面,设计师需要充分挖掘不同地域、文化和消费群体的特点,为产品赋予新的内涵和魅力。
中国烟标设计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设计师需要在市场竞争和法规限制的背景下,寻找创新的发展策略。
细说民国卷烟烟标:散发独特魅力的视觉语言

细说民国卷烟烟标:散发独特魅力的视觉语言前言烟草自传入我国以来,得到大面积种植,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在清末之前,旱烟、水烟和鼻烟一直是中国人的主要吸烟方式。
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英美等国开始采用机器生产卷烟,这也标志着卷烟工业时代的来临。
中国作为帝国主义商品的重要倾销地,大量的机器卷烟涌入中国市场。
但是当时中国人吸旱烟和水烟的习惯已经形成,加之卷烟价值较高,普通烟民对此并不感冒。
为了加大销量,洋商烟厂通过雇佣中国买办进行推销和演示之外,在城市的街头巷尾以及广大农村地区大量张贴广告,宣传卷烟质量好、易携带、方便吸食的优点,并不断在外包装上做文章,用精美的包装图案和富有吉祥寓意的品牌名称,去吸引消费者购买,使得卷烟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旱烟和水烟,成为中国烟民的首选。
帝国主义在加大资本输出的同时,也刺激了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由于卷烟的利润巨大,一些民族资本家纷纷建立烟厂,形成了中国自己的民族卷烟工业。
出于企业竞争和产品个性化的需要,这些民族卷烟工业企业也开始注重卷烟的包装设计,高薪聘请了许多美术大家,将中国的人物画、风景画以及吉祥图案印制在卷烟的图标上,并印刷成广告四处张贴。
这些广告大多将中国传统的人物画技法和西方的水彩画技法相融合,形象逼真,极富神韵,奠定了香烟烟标的基本特征,也将民国时期香烟的烟标创作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民国烟标特征分析1、烟标的西洋化特征:民国初年,西方的各种思潮、文化如潮水般涌入中国,使长期被封建思想禁锢的国人倍感新鲜和好奇。
民国时期,西方的设计风格和表现形式被介绍到中国,冲刷、洗涤着人们的视像,图形符号的西洋化表现成为时尚。
无论是洋商烟标还是华商烟标,图式的建构多受新艺术运动、装饰主义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等西方近代设计运动的影响,带有明显的西洋特征。
此时的烟标正、副版主体视觉符号在题材的选择上多以西洋人物造型和植物纹样为主;标面的文字皆采用英文,烟标呈现出西洋化的特点。
2、烟标符号的本土化特征: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受到运动中抵制洋货的影响,以及洋商烟厂纷纷采用本土化策略,寻求文化上的认同,以挽回市场,弱化国人对洋烟的敌视态度。
呼和浩特卷烟厂老烟标收藏品赏析之19:新曙光

呼和浩特卷烟厂老烟标收藏品赏析之19:新曙光
新曙光烟标主图案
1、新曙光烟标的寓意:
一天伊始,曙光初现,染红了半边天空。
工厂里,机器轰鸣,生产繁忙,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田地里,麦浪滚滚,收割机翻飞,颗粒归仓,一片丰收的喜悦。
国家建设已经全面铺展开来,工业、农业齐头并进,正在飞速发展中。
伟大的祖国就犹如这新的曙光一样,充满了热烈和激情,孕育着无边的希望。
新曙光烟标主图案
2、新曙光卷烟:
1968年,呼和浩特卷烟厂的乙二级烤烟型新曙光卷烟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产品规格为20支70×27mm,有简装和精装之分,新曙光卷烟仅在1968年至1973年间生产和销售,之后,因呼和浩特卷烟厂调整产品规格,新曙光卷烟停产并退出市场。
新曙光卷烟为中档卷烟品种,质优价廉,投入市场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新曙光烟标。
呼和浩特卷烟厂老烟标收藏品赏析之七:喜来

呼和浩特卷烟厂老烟标收藏品赏析之七:喜来
#头号周刊#
呼和浩特卷烟厂喜来烟标
喜来烟标的文字
1、喜来烟标的创作寓意:喜来卷烟是面向农牧民研发的卷烟产品,“喜来”即为有喜事到来,红色是喜庆的颜色,每逢佳节小孩手提红灯笼,一蹦一跳顽皮可爱的画面,给人以喜庆幸福的感受。
喜来烟标主图案
2、喜来牌卷烟:70×27mm丙一级烤烟型喜来牌卷烟,是呼和浩特卷烟厂面向广大农牧民消费者研制开发的卷烟产品,1986年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
同年,又在原产品的基础上开发了(66+15)×25mm丙级烤烟型喜来牌过滤嘴卷烟。
2000年,呼和浩特卷烟厂重新设计了喜来卷烟商标,研发了(64+20)×24.5mmB级烤烟型硬翻盖喜来牌过滤嘴卷烟。
2002年,呼和浩特卷烟厂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喜来牌卷烟产品退出市场。
喜来牌卷烟选用国内烤烟烟叶为主要原料,配方设计以浓香型烟叶为主体,用料以劲头适中,香味充实、协调为特点。
用喜来命名,意喻为喜事即来。
产品作为低档卷烟颇受部分消费者的欢迎,因此,产品面世以来,销量一直不减,是畅销多年的产品。
喜来牌烟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标设计的图形与工艺探析
作者:王永辉
来源:《视界观·上半月》2019年第06期
摘要:首先对烟标设计中的图形表现方式进行具体分析,随后以几个方面为出发点对烟标设计中应用的工艺进行探究。
对今后烟标设计的发展提供可行性较高的建议,突出了艺术和现实的双重融合,实现了物质和精神的高度统一,使其充分展现我国的烟草文化。
关键词:烟标设计;烟标图形;工艺探究
我国烟草行业的发展历史非常悠久,作为烟草文化的主要代表,烟标不仅可以强化社会大众对品牌的认知,而且还可以宣传烟草文化。
在各国文化交流逐渐频繁的今天,烟标的设计图形和工艺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文化底蕴丰富,才会设计出代表性较强的烟标设计作品。
一、烟标中的图形设计方式
烟标,顾名思义,就是烟草的商标,在早期文献《烟标鉴赏》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载:烟草标志不仅是一种外包装,也是文化进步后的产物,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
烟标图形的设计方式具有抽象和具体两种,抽象的烟标设计图案以动物為主,如咸宁卷烟厂的小银狐烟,以狐狸活灵活现的形象获得了社会大众的青睐;再如南洋烟草股份公司的白金龙烟和黄金龙烟,龙是我国古代天子的象征,国民认同感较强。
具体的烟标设计图案以现实为主,如安徽卷烟厂的黄山烟、贵阳卷烟厂的黄果树烟、红河烟草的云烟等等应用了祖国大好河山的设计元素;再如以我国国宝为设计图标的小熊猫烟、咸宁卷烟厂的小银狐烟等等。
另外,许多的设计人员也将我国文化的元素作为烟标的图案,如四平卷烟厂的兵马俑烟、上海卷烟厂的敦煌烟等等。
黄鹤楼烟的商标设计就是非常成功的案例,运用黄鹤楼将荆楚时期的文化以抽象的形式展现出来,以点线面的抽象形象来寄托设计人员的情感。
另外,一些设计人员也重视多元化艺术的融合应用,如版画形式设计的三炮台烟、优化形式设计的老刀烟等等。
[1]
以女性为代表的烟标设计是1930年代上海卷烟厂比较流行的图案,其原因在于上海的外来人口较多,性别构成比例严重失衡,因此用女性的形象来博得男性的青睐。
这些女性穿着比较时髦,动作各式各样,包括骑车、穿婚纱、拿东西等等;表情变化比较明显;服装穿着比较新潮。
在烟标设计中加入女性设计元素,能够利用受众群体的客观效果,将内心深处的想法展现出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同时女性形象的具体变化也将社会对欣赏女性美的标准衬托出来,代表着社会的开放程度。
二、设计烟标的具体工艺
1.烟标设计中的色彩搭配工艺。
一般情况下,若消费者被商品吸引的时间达到5秒以上,且在之后没有对其他商品产生好感,就会转而选择其他的替代商品,烟卷产品的选择亦是如此。
所以,在进行烟标设计时设计人员必须要以全面的角度对受众群体的消费行为和购买习惯进行综合的分析,将其内心真实的想法进行捕捉。
若应用色彩对比明显且生动的颜色对烟标进行设计,就会获得消费者较多的视觉关注度。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烟标设计运用的色彩没有特色、搭配比较混乱,就不能够维护烟标设计后的整体性,无法达到想要获得的效果。
例如:紫色和绿色的融合应用、红色和蓝色的融合应用、黄色和紫色的融合应用等等。
人类视觉神经在接触这些颜色时,往往在色彩的削弱原理下产生视觉疲劳的感觉,降低烟卷公司的品牌形象。
可以在这些削弱性较强的颜色搭配中加入白色或金色对线条进行勾勒,突出图案的整体性。
例如:新郑卷烟厂的香烟烟标金芒果,就是加入了金色元素对整体进行优化,这样既可以突出自身的品牌特点,也可以增强人们的视觉感受。
人类的视觉神经对色彩感知非常明显,这是由于眼球的组成结构比较特殊,有一个小窝在视网膜的中心,帮助我们在白天黑夜看清比较小的物体,积极的应对外部环境的视觉冲击。
研究表明:人们在白天对黄色的物体识别比较敏感,因此一些设计人员将黄色作为设计的主体颜色,如喜梅烟等,加大色彩对人类的视觉影响。
而红色比较热情和醒目,消费者容易感受到品牌的整体氛围,被接受性较强,如软硬包中华烟,该品牌上市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这种香烟是民族品牌的主要代表,红色象征着热情和庆祝。
由此可见,简单富有生机才是最成功的烟标设计。
[3]
2.烟标设计中的外包装选材工艺。
通过对烟草市场上的外包装进行统计,我们可以发现外包装的材质可以分成铁盒包装、软包装、硬包装、塑料包装等等。
其中属于纸包装的是软包装和硬包装,由于生产设备的局限性,因此硬包装的香烟数量要多过软包装的数量。
再加上烟卷的工业化生产限制,烟卷的规格和设计形式不会轻易变更。
此外外包装生产设备的限制无形中降低了款式的创新能力,烟卷和外包装想要更新难上加难。
从外包装纸张选材的角度来看,选择种类较多,特色性较强,从根本上强化了烟标设计工艺的质感,如金色卡纸、银色卡纸、镭射卡纸等等,这些卡纸的应用丰富了原有的白色卡纸,营造了良好的视觉欣赏环境。
同时在印刷工艺不断发展的环境下,人们对烫金工艺、折光工艺、压纹工艺等好感度不断增加,许多烟草生产厂家都在应用这些工艺来更换自己的外包装,形成了相互竞争的局面。
虽然这种发展现状能够促进烟草事业的发展,但也在无形中增加了较多的负面影响,如香烟的价格较高、包装夸张等等。
同时某些材料的大幅度应用也不符合环保理念的出发点。
[3]
实质上,烟标设计包装的华丽程度并不是吸引受众群体购买的重点,而外包装的名称设计样式和图形配合才能够将烟草公司的设计理念衬托出来。
例如:中华烟的“中华”字号适中,放置位置明显,能够第一时间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同时这两个字采用了我国国粹书法,代表了我国文化的传统美德。
三、结论
综上所述,各个品牌烟标中的名称已经超越了一般名称的作用,既能够从根本上优化我国的烟标设计能力,还可以将时代的发展趋势映射出来,是我国烟草事业发展的代名词。
因此,设计人员必须要将烟草标志作为领域文化的主要传播对象,并对其进行无线延伸,为我国烟草标志设计的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江锐,烟标设计的图形与工艺探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2 (07):62-63.
[2]马珏,烟标设计中色彩运用分析[J].中国报业,2018,451(18):106-107.
[3]李风平,烟标设计中的图形与色彩赏析[J].艺术品鉴,2017(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