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投资案例分析(DOC)
蒙牛私募股权投资上案例分析

蒙牛私募股权投资上市案例分析2004年6月10日,蒙牛乳业登陆香港股市,公开发售3.5亿股,在香港获得206倍的超额认购率,一次性冻结资金283亿港元,共募集资金13.74亿港元,全面摊薄市盈率达19倍。
尽管如此,蒙牛携手境外资本的发展路径也仍是毁誉参半。
一、案例简述(一)蒙牛为何选择PE融资据蒙牛介绍,他们在创立企业之初就想建立一家股份制公司,然后上市。
除了早期通过原始投资者投资一些资金之外,蒙牛在私募之前基本上没有大规模的融资,如果要抓住乳业的快速发展机会,在全国铺建生产和销售网络,蒙牛对资金有极大的需求。
他们也尝试过民间融资。
不过国内一家知名公司来考察后,对蒙牛团队说他们一定要求51%的控股权,对此蒙牛不答应;另一家大企业本来准备要投,但被蒙牛的竞争对手给劝住了;还有一家上市公司对蒙牛本来有投资意向,结果又因为它的第一把手突然被调走而把这事搁下了。
2002年初,蒙牛的股东会、董事会均同意在法国巴黎百富勤的辅导下上香港二板。
为什么不能上主板?因为当时蒙牛发展历史较短、规模小,不符合上主板的条件。
这时,摩根士丹利与鼎晖(私募基金)找到蒙牛,要求与蒙牛团队见面。
见了面之后,摩根等提出来,劝其不要去香港二板上市。
众所周知,香港二板除了极少数公司以外,流通性不好,机构投资者一般都不感兴趣,企业再融资非常困难。
摩根与鼎晖劝牛根生团队应该引入私募投资者,资金到位,帮助企业成长与规范化,大到一定程度了就直接上香港主板。
(二)外资进入蒙牛进程2002年6月5日,摩根士丹利在开曼注册了两家壳公司:China Dairy Holdings和其全,第一家作为未来回收自己对蒙牛投资资金的帐户公司,第二MS Dairy Holdings资子公司.家作为对蒙牛进行投资的股东公司。
2002年9月23日,蒙牛在英属维京群岛(BVI)注册了两家新公司:Jinniu Milk IndustryLtd.(金牛公司)和Yinniu Milk Industry Ltd.(银牛公司),两家公司注册股本5万股,注册资金5万美元,每股面值1美元。
蒙牛案例分析

蒙牛私募股权配置案例分析----蒙牛及摩根的收获和经验姓名:连金杯学号:201532110215姓名:学号:姓名:学号本文结合蒙牛股权配置重组的过程,站在投资方和企业方的各自立场作简要分析如下:一、蒙牛的经验收获一)、蒙牛PE融资成功的经验2004年6月10日,“蒙牛乳业”(02319.HK)在香港挂牌上市,并创造出又一个奇迹:公开发售3.5亿股(其中1亿股为外持有的旧股),公众超额认购达206倍,全面摊薄市盈率高达19倍,IPO共募集资金13.74亿港元。
开盘后,蒙牛股价一路飙升,当天股价即上涨了22.98%。
后来居上的“蒙牛乳业”,由此在资本运作方面赶上了同行业第一梯队的所有对手,这是蒙牛成功PE融资的最有利说明。
其经验总结如下:1、蒙牛拥有良好的自身条件1999-2002年,蒙牛不到3年就过了年销售额10亿元的大关,加人中国乳品行业第一集团。
其良好的发展潜力与专业化的从业水准是吸引国际专业投资机构的重点。
蒙牛自创立之始,就解决了股权结构不清晰这一许多中国企业先天不足的问题,是一家完全100%由自然人持股的企业。
作为一个纯民营的股份制企业,蒙牛在体制上具有先天的优越性。
2、蒙牛适时地选择了有力的合作伙伴首先,探索其他融资渠道失败给蒙牛提供了引入外资的机会,蒙牛对摩根提出的引入私募投资者的建议进行了分析论证,并多方请教当时香港以及内地的业界人士,最终开始与摩根接触进行谈判。
其次,在融资谈判时,蒙牛也极力寻求其他优秀投资机构以引入多家投资机构。
鼎晖和英联投资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蒙牛在谈判中的地位。
事实上,2002年蒙牛接触英联投资后,“英联”的加入把投资出价抬高了20%。
3、私募投资机构的丰富管理经验和专业投资水平三家投资机构在为蒙牛提供自身发展所急需的资金以外,还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方法,优化了公司治理。
另外帮助蒙牛重组了企业法律结构与财务结构,让蒙牛在财务、管理、决策过程等方面实现规范化。
不可否认的是,摩根的加入提升了蒙牛的信誉以及影响力。
私募股权经典投资案例

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私募股权投资市场
•从地区分布来看,尽管北美和欧洲地区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亚洲地区的投资活跃度正逐年提高, 2015年的投资案例数量和投资金额较2014年均有大幅上涨。
•其中大中华地区的上涨幅度最为明显,使其在2015年超越欧洲,成为仅次于北美地区的第二大股 权投资中心,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中产阶级的不断崛起,以北美和欧洲为核心区域的股权 投资分布结构将逐年弱化,取而代之的则是由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与发达经济体共同构建的 “多中心化”新型全球股权投资格局。
私募基金(Private Fund)
是指通过非公开方式,面向少数“合格投资者” 募集资金而设立的投资基金。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105号】《私募 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二条:
“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 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 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地区
北美 欧洲 大中华地区 印度 以色列 其它地区
2015年
投资案例数量
投资金额(美元)
4,323
694亿
1,383
133亿
1,613
377亿
931
89亿
175
17亿
816
50亿
相对于2014年的增长比率
投资案例数量
投资金额
-23%
21%
-23%
38%
55%
151%
82%
60%
2%
18%
15%
16%
(一)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二)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
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三种PE组织形式比较
私募股权投资案例分析

私募股权投资案例分析私募股权投资是指以非公开方式向特定投资者募集资金,并投资于非上市公司股权或其他权益性投资的行为。
私募股权投资案例分析对于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投资标的选择、投资风险控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深入探讨私募股权投资的实践操作和风险应对策略。
首先,我们以某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的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为例进行分析。
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应用的创新型企业,具有领先的技术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基金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首先对该公司的商业模式、技术实力、市场竞争情况等进行了全面的尽职调查,确保投资标的具有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
其次,在投资协议的制定过程中,基金充分考虑了投资回报、退出机制、股权结构等关键因素,通过谈判和协商确保基金在未来的投资退出过程中能够获得合理的回报。
在投资后的管理和监督阶段,基金积极参与公司治理,为公司提供战略指导和资源支持,帮助公司实现业务拓展和价值提升。
通过对该案例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私募股权投资在投资决策、风险控制和价值实现等方面的具体操作和实际效果。
其次,我们以某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的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为例进行分析。
该企业在市场竞争激烈、行业环境变化快速的情况下,面临着发展困境和转型挑战。
基金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充分考虑了企业的行业地位、核心竞争力、管理团队等关键因素,同时也对企业的风险和挑战有清醒的认识。
在投资后的管理和监督阶段,基金与企业共同制定了发展战略和改革计划,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帮助企业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了企业的转型升级和价值重塑。
通过对该案例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私募股权投资在帮助传统行业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和实际成效。
综上所述,私募股权投资案例分析对于投资者和投资机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和总结,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规避投资风险,同时也可以帮助投资机构更好地发挥资本和资源优势,帮助企业实现成长和创新。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案例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案例(一)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二)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内容描述;(三)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
(四)属于公开范围的,应当告知申请人获取该政府信息的方式和途径;(五)属于不予公开范围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六)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或者该政府信息不存在的应告知本人。
为了实现资本的保值和增值,近年来投资的热度可谓是越来越高。
但是,在投资者中也有不少缺乏金融知识的人,为了防止您上当受骗,小编特意为您找到一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案例,希望您能够通过阅读案例,规避那些高风险的投资行为。
一、前言一名年轻的创投企业发起人、私募股权基金(PE)管理者,一群以退休职工为主的投资人,融资的别有用心、投资的盲目轻率,充分暴露出目前草根PE界的混乱现状。
二、案情简介当创投企业受热捧时,“80后”的黄某与李某某等人合谋发起所谓的创投企业吸收社会公众资金。
2006年2月至2008年8月,黄某伙同李某某、王某某等人先后注册成立上海汇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汇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九家投资管理公司,以投资者参与公司发起设立可得到无风险的高额回报为诱饵,向社会公众非法募集资金共计1.3亿余元。
在私募基金概念炒作如火如荼之际,黄某对其吸引资金的方式进行了“升级”。
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间,黄某纠集张某某在上海成立德浩企业,在天津注册设立德厚基金公司,以招募基金的名义,以签订协议、承诺8.4%的固定年收益为诱饵,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4800余万元。
至案发,黄某等人所筹集的1.78亿余元款项除部分返利、归还投资款及投资外,大部分资金被用于炒股、提现、出借及购置房产和个人消费,并挥霍殆尽,造成参与者经济损失8500余万元。
在未经主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下,2003年7月至2006年1月间,黄某等人利用租借的办公地点招揽客户,采用低吸高抛的方法,非法买卖、转让三家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收取客户资金1944万元,从中非法获利838万元。
私募股权基金主理银行业务案例分析_省略_中国工商银行投行业务创新融资模式_许琳

一、案例背景A公司成立于2010年,企业所在地位于省会城市B市。
注册资金1亿元,其中C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出资5100万元,占比51%;D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出资4900万元,占比49%。
A公司专门从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具有B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颁发的暂定资质证书。
A公司是专为开发“B市国际艺术文化区”项目成立的项目公司,目前无其他经营活动。
近年来,B市商圈正经历着蜕变,目前以高档豪宅为主体,以高档基础设施为配置的商业综合体正在兴起。
豪宅加商业,这无疑形成一种新的商圈模式,并由此整体提升城市发展水平。
“B市国际艺术文化区”将建成大型高端城市综合体,该项目位于B市中心城区一环以内,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23.4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
总投资76亿元,其中项目开发前期投资28亿元,该项目建成后将包括:大型购物中心、科技体验MALL、公园式主题街区、儿童主题文化娱乐中心、5A甲级写字楼、高档星级酒店、高端住宅、精装修公寓等多种业态。
因2012年9月B市市政府调整了该项目地块的土地性质,即由原来的住宅用地变更为商业、住宅、写字楼等综合用地,将该项目地块容积率由3.7提高为5.1,项目调规后规费增加,导致项目开发前期资金出现缺口,客户需要融资。
为保证项目顺利进入开发,经多番协商后,工商银行决定通过PE主理银行业务为其提供5亿元股权融资。
二、交易结构工商银行以主理银行的身份在总行名单内选定H投资有限公司作为管理人,设立“H投资合伙企业”基金,基金规模5亿元,在A公司净资产103840万元(按2012年度审计报表数据)的基础上,对A公司进行股权增资,其中注册资本增资0.5亿元,资本公积增加4.5亿元。
PE所持A公司股权在增资3年后全部由控股股东C公司按照约定溢价进行回购。
PE基金股权增资变更前后结构见表1和表2。
三、业务中的关键问题和难点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及国内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等因素,PE基金所进入的A公司及未来PE退出所依赖的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的现金流可能A公司通过私募股权基金融资5亿元,用于满足“B市国际艺术文化区”项目由于规划调整而增加的项目开发前期资金需求。
蒙牛私募股权投资上市案例分析

蒙牛私募股权投资上市案例分析2004年6月10日,蒙牛乳业登陆香港股市,公开发售3。
5亿股,在香港获得206倍的超额认购率,一次性冻结资金283亿港元,共募集资金13.74亿港元,全面摊薄市盈率达19倍。
尽管如此,蒙牛携手境外资本的发展路径也仍是毁誉参半。
一、案例简述(一)蒙牛为何选择PE融资据蒙牛介绍,他们在创立企业之初就想建立一家股份制公司,然后上市.除了早期通过原始投资者投资一些资金之外,蒙牛在私募之前基本上没有大规模的融资,如果要抓住乳业的快速发展机会,在全国铺建生产和销售网络,蒙牛对资金有极大的需求。
他们也尝试过民间融资。
不过国内一家知名公司来考察后,对蒙牛团队说他们一定要求51%的控股权,对此蒙牛不答应;另一家大企业本来准备要投,但被蒙牛的竞争对手给劝住了;还有一家上市公司对蒙牛本来有投资意向,结果又因为它的第一把手突然被调走而把这事搁下了.2002年初,蒙牛的股东会、董事会均同意在法国巴黎百富勤的辅导下上香港二板.为什么不能上主板?因为当时蒙牛发展历史较短、规模小,不符合上主板的条件。
这时,摩根士丹利与鼎晖(私募基金)找到蒙牛,要求与蒙牛团队见面.见了面之后,摩根等提出来,劝其不要去香港二板上市。
众所周知,香港二板除了极少数公司以外,流通性不好,机构投资者一般都不感兴趣,企业再融资非常困难。
摩根与鼎晖劝牛根生团队应该引入私募投资者,资金到位,帮助企业成长与规范化,大到一定程度了就直接上香港主板.(二)外资进入蒙牛进程2002年6月5日,摩根士丹利在开曼注册了两家壳公司:China Dairy Holdings和其全资子公司MS Dairy Holdings,第一家作为未来回收自己对蒙牛投资资金的帐户公司,第二家作为对蒙牛进行投资的股东公司。
2002年9月23日,蒙牛在英属维京群岛(BVI)注册了两家新公司:Jinniu Milk Industry Ltd。
(金牛公司)和Yinniu Milk Industry Ltd。
股权出资案例

股权出资案例【篇一:股权出资案例】股权投资成功案例1:私募股权融资缔造了太多的企业发展神话,其中,比较典型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有蒙牛股份、无锡尚德、永乐电器、雨润食品、中星微、千橡互动、国人通信、盛大、百度、携程、阿里巴巴、掌上灵通、前程无忧、易趣、卓越网、空中网、分众传媒、太平洋人寿、联想、卡森实业、平安保险、民润、李宁公司、金蝶软件等。
案例1 无锡尚德尚德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以及光伏发电系统的研究,制造和销售。
尚德公司于2004年被photon international评为全球前十位太阳电池制造商,并在2005年进入前6位。
2005年5月,尚德在全球资本市场进行了最后一轮私募,英联、高盛、龙科、法国natexis、西班牙普凯等投资基金加盟,这些公司用8000万美元现金换得尚德公司7716万股权。
2005年12月,在纽约交易所挂牌,开盘20.35美元。
筹资4亿美元,市值达21.75亿美元,成为第一家登陆纽交所的中国民企。
施正荣持6800万股,以13.838亿美元身价排名百富榜前五名。
无锡尚德成功上市中,私募基金发挥了重要作用。
案例2 盛大网络2003年3月盛大网络获得软银亚洲4000万美元注资,成为当时中国互联网业最大规模的私募融资,2004年5月13日,盛大网络成功登陆纳斯达克,2005年7月软银亚洲撤出盛大,兑现5.6亿美元,从4000万到5.6个亿,不到3年,投资收益高达1400%。
案例3 携程网1999年10月,携程网吸引idg第一笔投资,2000年3月吸引软银集团第二轮融资,2000年11月引来美国卡莱尔集团的第三笔投资,前后三次募资共计吸纳海外风险投资近1800万美元。
2003年12月10日,成立仅仅4年多的创业型公司携程网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携程网也随即成为中国互联网第二轮海外上市的一个成功典范。
股权投资成功案例2:下面让我们分析几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商业案例,来说明什么是股权投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简称“PE”)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对私有企业,即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
广义上讲,私募股权投资涵盖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前各阶段的权益投资,即对处于种子期、初创期、发展期、扩展期、成熟期等各个时期企业所进行的投资。
因此私募股权投资也包括创业投资中国作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加上日益改善的投资环境和人民币升值的长期趋势,使得投资中国的资产得到的回报较高,引起私募股权基金对“中国战略”日益重视。
中国也已成为亚洲最活跃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
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中国大陆地区共投资129个案例,参与投资的机构数量达77家,整体投资规模达129.73亿美元。
进入模式增资扩股:企业向引入的海外战略投资者增发新股,融资所得资金全部进入企业,此种方式比较有利于公司的进一步快速的发展。
如华平和中信资本参与哈药集团的改制过程中,以20.35亿元作价增资哈药取得其45.0%股权。
股权转让:由老股东向引入的投资者转让所持有的股权(通常是高溢价),满足部分老股东变现的要求,融资所得的资金归老股东所有。
如PAG接下了“中国童车之王”好孩子集团的67.4%的股权,出让方AIG、SB和第一上海各自获得2-5倍回报。
一般来说,增资和转让这两种方式被混合使用。
如无锡尚德在上市前多次采用老股东转让股权和增资扩股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
在国外,还有一种常见的安排,即私募股权基金以优先股(或可转债)入股,通过事先约定的固定分红来保障最低的投资回报,并且在企业清算时有优先于普通股的分配权。
鉴于国内投资市场的一些政策限制,国外PE进入时,一般不选择直接投资中国企业的本土实体,而要对企业进行改制,通过成立海外离岸公司或购买壳公司,将境内资产或权益注入壳公司,使国内的实体企业成为其子公司,以壳公司名义在海外证券市场上市筹资。
这种方式俗称“红筹上市”。
这样,就可将境内资产的收入和利润合法地导入境外控股母公司。
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对中国的投资和退出,都将发生在管制宽松的离岸。
比如盛大网络,由于监管部门规定互联网内容提供商的经营牌照必须掌握在中国公司手里,那么构造上述通道来引渡资产,就成了不可或缺的安排。
在“尚德太阳能”案例中,就是在英属维京群岛成立由施正荣控制的Power Solar System Co., Ltd.,再通过该BVI公司收购了中外合资企业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原有股东的全部股权,从而使其成为实际持有“无锡尚德”100%权益的股东。
此后在上市过程中,又在开曼群岛成立了“尚德控股”,通过以“尚德控股”的股票与该BVI公司股东的股票进行换股,实现了“尚德控股”间接持有“无锡尚德”100%的权益,从而完成了境内企业的权益进入海外上市主体的目标。
股权设计方式PE投资国内企业,在股权设计上是比较灵活的,而且,随着私募投资基金目的的不同,其对于股权的要求具有不同的特点。
广义的私募股权投资可按投资对象和目的分为创业投资[4][、成长型投资、并购基金[5][5]、上市后私募投资(即PIPE)[6][6]、夹层投资[7][7]、重组/重振资本、Pre-IPO 资本、不良债权投资、不动产投资以及专注于某具体行业或领域的私募股权投资资金等。
多数私募投资者除了参与企业的重大战略决策外,一般不参与企业的日常管理和经营。
他们需要在董事会占有至少一个席位,拥有一票否决权,而且很多PE投资者会指派被投资公司的财务总监,对企业财务进行掌控。
一般情况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占公司股份不超过30%。
而且为了减少对于股份的稀释,采取可转换公司债券和可转换优先股之类的金融工具,并能根据需要做出调整。
另外,国外PE的常见方法还有“卖出选择权”和转股条款等。
卖出选择权要求被投资企业如果未在约定的时间上市,必须以约定价格回购私募股权基金的那部分股权,否则私募股权基金有权自由出售所持公司股权,这将迫使经营者为上市而努力。
转股条款是指投资者可以在上市时将优先股按一定比率转换成普通股,同享上市的成果。
并购重组基金通过收购上市公司的股权,将其下市、重组、整合然后再上市,在这过程中必须先获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
也有一些PE投资基金逐渐倾向于从参股到控股,如麦格理基础设施基金通过控股提升企业价值获得高额回报,它们期望从被动的少数股权投资转变为购买控制权,甚至100%买断。
下表是近年来一些私募股权投资案例中的股权安排:PE投资基金类型是否战略投资投资概述股权安排成长型投资否2007年3月,德州太平洋集团(TPG)旗下的TPG成长基金对中国葡萄酒制造企业云南红酒业集团首期投资1,500万美元,未取得控股权。
20-30%是2007年3月,凯雷旗下的亚洲投资基金Ⅱ以8000万美元已完成收购诚德钢管有限公司的股权。
49%是2005年末,凯雷集团和战略投资者Prudential以4.10亿美元获得了中国太平洋保险的少数股权。
25.0%并购是2004年末,美国华平投资集团等机构联手收购哈药集团股权,取得了控制权。
55%否2006年1月,PAG以1.225亿美元的总价买下中国童车之王好孩子,取得了控制权。
67.4%否2005年底,凯雷集团宣布参与徐工的改制,希望获得控股权。
待定否2004年5月,新桥资本以12.53亿元的价格从深圳市政府的手中收购了深圳发展银行的股份,获得了深发展的控制权。
17.9%不动产投资否2004年12月,上海新茂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新茂大厦的直接持有者)的控股权以9800万美元的价格转让给房地产基金MG-PA。
95%是2005年7月,麦格理银行与一个机构投资者组成的辛迪加组织以支付5500万美元、提供3800万美元优先债的代价获取了9家中国境内大型商业零售中心的少数股权。
24%上市后私募投资是2006年5月,CVC认购上市公司晨鸣纸业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0亿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将达50亿元。
42%是2005年12月, MS Asia Investment Limited和国际金融公司将其持有上市公司海螺水泥13200万股和4800万股。
14.34%夹层投资否2001年秋,Davidson酒店集团从喜来登集团购得位于芝加哥的万丽(Renaissance)酒店,并计划将酒店翻新。
Davidson从Rockbridge Capital获得了650万美元夹层融资,期限4年,Rockbridge在收取12%利息的同时,参与分享酒店现金收入及再出售利润。
0%否2003年12月,Mach-Cali Realty房地产投资信托投资1630万美元至One River商业中心,期限3年。
Mach-Cali Realty除收取利息外,可以在3年期内将夹层投资转换为项目62.5%的所有权,并接管项目租赁及管理。
0%重组/重振资本是2002年3月, WL ROSS & CO以3.25亿美元代价收购破产的美国第四大钢铁厂LTV。
在2003年斥资15亿美元收购申请破产保护的伯利恒,将两公司整合为国际钢铁集团(ISG)于2003年底上市,获得超额认购。
2006年5月,以45亿美元现金加股票的价格将ISG卖给米塔尔获利2.6亿美元。
100%不良债权投资否摩根士丹利房地产基金MSREF与金地、上海盛融合资设立注册资本约为人民币5亿元的项目公司,处理建行不良资产包。
MSREF取得控制权。
55%Pre-IPO资本否2006年高盛集团投资约25.82亿美元持有工商银行少数股权。
5.75%否2007年1月,英联、摩根斯坦利和高盛向太子奶集团注资7300万美元,取得少数股权。
约30%创业投资否2000年凯雷集团注入携程旅行网800万美元资金取得少数股权。
约25%下表是部分带有股权附加条件私慕股权投资案例:投资概述股权设计附加条件在1997年底华平注资1100万美元入股亚信,取得少数股权。
11%如亚信未能实现约定的增长目标,华平持有的股权比例自动升至22%2002年12月,摩根士丹利、鼎晖、英联向蒙牛投资入股2600多万美元共持蒙牛乳业少数股权。
32%从2003年~2006年,蒙牛乳业的复合年增长率不低于50%。
若达不到,公司管理层将输给摩根士丹利约6000万~7000万股的上市公司股份;如果业绩增长达到目标,摩根士丹利等机构就要拿出自己的相应股份奖励给蒙牛管理层。
2005年初,摩根士丹利及鼎晖以5000万美元27.31%若2007年(可延至2008年或2009年)净利润高于7.5亿元,外方将向中方转让4697.38认购上海永乐家用电器少数股权。
万股;如果净利润不高于6.75亿元,中方将向外方转让4697.38万股;如果净利润不高于6亿元,中方向外方转让9394.76万股。
2005年初,高盛以3000多万美元的价格置换了江苏雨润食品的少数股份。
9%若2005年雨润净利润在2.63-3.25亿元区间,中方需将至多2.81%的已发行股份转给外方;若净利润少于2.592亿元,中方需以溢价20%的价格赎回外方所持股份。
2006年2月,华平认购国美电器发行的1.25亿美元可转换债券及2500万美元认股权证。
0%一旦债券及认股权证获悉数转换及行使,华平将持有1.7668亿股普通股,占国美电器总发行股本约9.71%,成为国美电器的第二大股东。
[5]并购基金是专注于对目标企业进行并购的基金,其投资手法是,通过收购目标企业股权,获得对目标企业的控制权,然后对其进行一定的重组改造,持有一定时期后再出售。
在欧美发达的私募股权市场,并购投资往往占据了非常显著的份额;而在中国的私募股权市场上,则是成长资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006年1-12月,属于成长资本的投资共有66起,投资金额达28.57亿美元,占年度投资案例总数的51.2%。
[6]外资可以进行协议转让和参与增发,且无投资限额,但锁定期为三年,且需经商务部、证监会等机构的审批。
[7]在欧美国家,有专门的夹层投资基金(mezzanine fund),对使用了尽可能多的股权和优先级债务(senior debt)来融资,但还有很大的资金缺口的企业,夹层融资就在这个时候提供利率比优先债权高但同时承担较高风险的债务资金,由于夹层融资常常帮助企业改善资产结构和迅速增加营业额,所以在发行这种次级债权形式的同时,常常会提供企业上市或被收购时的股权认购权。
夹层资本,是指在风险和回报方面,介于优先债权投资(如债券和贷款)和股本投资之间的一种投资资本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