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族化合物取代反应
高等有机第七章+芳环上的取代反应.

7.1.3 π-络合物
HE
E+Nu- fast
E+ slow
p-络合物
HE
E
fast
+ H+
决定反应 速度步骤
动力学同位素效应可以证明此步反应速度较快
7.1.4 动力学同位素效应
用氘或氚标记苯环进行亲电取代,kH/kD或kH/kT的数值
接近1,说明C——H键断裂的步骤不是决定反应速率的
步骤。 例如:
-CF3具有强烈的-I
使苯环钝化
进攻邻位
CNFO32
H E
CNFO32
H E
CNOF23
H E
CNFO32
+ E+
对位
NCOF23
NCOF23
不稳定
CNOF32
间位
HE
CNFO32
HE
NCOF23
HE 不稳定
CNOF23
H
H
H
E
E
E
进攻邻位
NH2 H E
NH2 + E+
对位 间位
NH2 HE
NH2
加成-消除机理(Ar-SE)进行的:
HE
E
E+Nu-
k1 k-1
k2
σ-络合物
芳正离子,Wheland络合物
一般地,k2>k1,k-1,所以, σ-络合物生成步骤是决定反应 速度步骤。
7.1.1 σ-络合物存在的证明
一、分离鉴定
Me
Me Et
EtF, BF 3
- 80 oC
H
BF4
Me
Me
Me
Me
NO2+ 本位进攻生成的σ-络合物可以发生几种反应:
芳香族化合物亲核取代反应机理以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芳香族化合物亲核取代反应机理以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化学化工学院院化学S0702 3071302012 王辰孖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机物随处可见。
可以说,有机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那么,什么是有机物呢?从定义的角度来说,有机物通常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总称为有机物。
还有几点需要说明的是:1.有机物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
目前人类已知的有机物达3000多万种,数量远远超过无机物。
2.早先,人们已知的有机物都从动植物等有机体中取得,所以把这类化合物叫做有机物。
到19世纪20年代,科学家先后用无机物人工合成许多有机物,如尿素、醋酸、脂肪等等,从而打破有机物只能从有机体中取得的观念。
但是,由于历史和习惯的原因,人们仍然沿用有机物这个名称。
3.有机物一般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熔点较低。
绝大多数有机物受热容易分解、容易燃烧。
有机物的反应一般比较缓慢,并常伴有副反应发生。
4.有机物种类繁多,可分为烃和烃的衍生物两大类。
根据有机物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不同,又分为烷、烯、炔、芳香烃和醇、醛、羧酸、酯等等。
根据有机物分子的碳架结构,还可分成开链化合物、碳环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三类。
5.有机物对人类的生命、生活、生产有极重要的意义。
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体中都含有大量有机物。
有机物的种类繁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就是芳香族化合物。
历史上曾将一类从植物胶中取得的具有芳香气味的物质称为芳香族化合物。
但根据气味分类并不科学,现在是指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苯环,具有与开链化合物或脂环烃不同的独特性质(称芳香性,aromaticity)的一类化合物。
如苯、萘、蒽及其衍生物。
苯是最简单、最典型的代表。
它们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对热比较稳定,主要来自石油和煤焦油。
有些分子中虽然不含苯环但也具有与苯相似的芳香性的化合物,称为非苯芳香化合物,如草盐、薁等。
分子中含有苯环的有机化合物叫做芳香族化合物。
它包括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如卤代芳香烃、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芳香醇、芳香酸等。
苯的碘化反应

苯的碘化反应
苯与碘的反应是一种典型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取代反应。
在这个反应中,碘原子取代了苯环上的氢原子,生成了碘化苯。
由于碘是非金属性较强的元素,所以氢原子被碘取代时,氢原子周围的电子被碘强烈地吸引,使氢原子更容易被取代。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反应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例如在加热、光照或者催化剂的作用下才能进行。
同时,生成的碘化苯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对人体的健康有害,因此在实验中需要注意安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化学专业书籍或咨询化学专家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芳香族化合物的取代反应

(D)H (D)H NO2 H(D) HNO3/H2SO4 H(D) H(D) kH/kD = 1.05 (D)H (D)H NO2 H(D) NO2 H(D)
容易观察到较小的同位素效应 (kH/kD = 1-3,而非正常的6-7): 第一步具有可逆性及由此引起 的分配效应所产生的。
:
:
:
:OMe
+
H
E
H
E :
H
E : :OMe H E
H
E
:OMe
+
:
:OMe
+
H E
H E
+
化学
-I > +C ,钝化苯环:X
Cl
Cl E H H E
B间位定位基 的定位能力次序大致为(从强到弱) 2.
-NR3, -NO2, -CF3, -CCl3, -CN, -SO3H, -CHO, -COR,-COOH, -CONH2。
反 应 进 程
化学
2. 同位素效应 当一个反应进行时,在决定反应速率的步骤中发生 了反应物分子的同位素键的断裂,将显示初级动力 学同位素效应。最常见的是,反应物分子中的氢被 氘取代后,反应时有速率上的不同,这种变化称为 氘同位素效应,用kH/kD表示。 例如下列反应有 动力学同位素效 应,说明质子是 在决速步的失去 的:
CH2CH3 H
CH3CH2 + [AlCl3Br]
CH2CH3
H+
+
HBr AlCl3
化学
特点: 1°常用的催化剂是无水AlCl3,此外 FeCl3、BF3、 无水HF、SnCl4、ZnCl2、H3PO4、H2SO4等都有催 化作用。
高等有机化学第十八章 芳香族亲核取代反应

(4)溶剂的影响
Nu=N3- kF/kI=200(甲醇) kF/kI=400(DMF) Nu=N =200(甲醇) Nu=PhS- kF/kI=2.5(甲醇) kF/kI=1(DMF) Nu= =2.5(甲醇)
5
(5)碱催化作用
碱少反应速度提高,碱多反应速度不再提高。
(6)中间体离析 1902年对2,4,6-三硝基苯甲醚和乙氧基离子之间反应的 中间体的分离有力的支持了这一机理。
2
第一节 芳香族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18.1.1 双分子SNAr2机理 SNAr2机理是亲核取代反应中最主要的反应机理。
例如:
Cl + NO2 OH + NO2 Cl OH Cl OH NO2
类似与SN2反应,但亲核试剂不能从带有离去基 团的碳原子的侧面进攻底物。
3
机理的证明: (1)动力学证明 二级动力学
18.2.3 亲核试剂的NO2 OCH3 Z
+
b NO2 N
NO2 Br
11
几种取代基在SNAr2机理中的致活次序
定位效应: 在按SNAr2机理进行的芳香族亲核取代反应里, 吸电子基团引导进入基团定位在邻位和对位。如:
12
Cl NO2 Ortho I30℃ OH
Cl
OH NO2
Cl
OH O N O
Cl OH Para NO2 I30℃
(2)取代基效应 邻硝基氯苯和其对位吸电子基团取代衍生物在和甲醇 钠的反应中的相对速度
4
(3)离去基团的影响 不同离去基团的相对反应速度是对该反应机理 的一个证明。
X NO2 + NO2 H N HX O2N N NO2 + X
n
n n
芳香族化合物亲电取代反应

亲电试剂是正离子或偶极分子中正的一端
一、 反应机理
H E E Nu
+ -
E
加成- 加成-消除机理
决定反应速度的一步是E 决定反应速度的一步是 +进攻苯 环, 果得到的是取代产物, 反应结 果得到的是取代产物, 故称为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故称为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缩写为SE)。 (electrophilic substitution 缩写为 )。
+ I2
I2
棕红色
它在500nm 有吸收,而苯在 有吸收, 它在 297nm处的吸收峰不复存在 处的吸收峰不复存在
σ 络合物 存在下,三甲苯和氟乙烷在- ℃ 在BF3存在下,三甲苯和氟乙烷在-80℃ 反 应,可分离出熔点为-15℃ 的中间体 可分离出熔点为 ℃
熔点为- ℃ 熔点为-15℃
二、定位效应和反应活性
三、影响邻对位比例定位效应的因素 ①空间效应 亲电试剂和苯环上原有的取代基 的体积越大,对位产物越多: 的体积越大,对位产物越多: a. 芳环上原有基团的空间效应
R
HNO3+H2SO4
R NO2 +
R
NO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R=
CH3 CH2CH3 CH(CH3)2 C(CH3)3
位 阻 依 次 增 大
含 量 依 次 减 少
N
=
O C O
=
O C N CH3
(二)定位规律的理论解释
取代基的定位效应与取代基的诱导效应、共轭效应、 取代基的定位效应与取代基的诱导效应、共轭效应、超共轭 效应等电子效应有关。 效应等电子效应有关。 诱导效应 给电子诱导效应( ),取代基上的电子通过σ键向苯环移动 ),取代基上的电子通过 苯环移动; 给电子诱导效应(+I),取代基上的电子通过σ键向苯环移动 吸电子诱导效应( ),苯环上的电子通过σ键向取代基移动。 ),苯环上的电子通过 吸电子诱导效应(-I),苯环上的电子通过σ键向取代基移动。
芳香族亲核取代反应

该反应通常需要使用路易斯酸或质子 酸等催化剂,反应过程中通常伴随着 电子重排。
反应机理
01
02
03
第一步
亲核试剂向芳香环的π电 子云靠拢,形成络合物。
第二步
亲核试剂进攻中心碳原子, 形成碳正离子中间体。
第三步
离去基团离去,形成产物。
反应类型
烷基取代
如苯环上的氯原子被甲基 取代。
酰基取代
如苯甲酰氯上的氯原子被 苯甲酰基取代。
羟基取代
如苯酚上的氢原子被醇基 取代。
02 影响芳香族亲核取代反应 的因素
离去基团的影响
• 离去基团的影响:离去基团对芳香族亲核取代反应的速率和选 择性起着关键作用。离去基团越容易离去,反应速率越快。例 如,卤素离去基团(如氯、溴、碘)相对于其他离去基团(如 硝基、磺酸基)更容易离去,因此芳香族化合物与卤代烃的反 应通常更快。
性、催化剂的种类和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同时,对实验结果进行
讨论,总结实验的优缺点和改进方向。
05 芳香族亲核取代反应的最 新研究进展
新型反应机理的研究
新的反应机理
近年来,科研人员对芳香族亲核 取代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 发现了一些新的反应路径和中间 体,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反应过
程。
动力学研究
亲核试剂的影响
• 亲核试剂的影响:亲核试剂的活性对芳香族亲核取代反应的 速率和产物构型有重要影响。亲核试剂的活性越高,反应速 率越快。例如,醇钠、胺和硫醇等强亲核试剂与芳香族化合 物的反应速率通常较快。
溶剂的影响
• 溶剂的影响:溶剂对芳香族亲核取代反应的速率和 产物构型也有显著影响。极性溶剂通常促进反应进 行,因为它们可以更好地溶解反应物并促进离子间 的相互作用。例如,在极性溶剂如水中,醇与卤代 烃的反应速率通常较快。
有机化学试题芳香族化合物的取代反应

有机化学试题芳香族化合物的取代反应有机化学试题:芳香族化合物的取代反应一、引言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原子及其化合物的科学,而芳香族化合物是有机化学中重要的一类化合物。
芳香族化合物的取代反应是有机合成中的基本反应之一,它可以通过改变芳香环上的取代基,进一步合成出更复杂的有机分子。
本试题将围绕芳香族化合物的取代反应展开讨论。
二、芳香族化合物的基本结构与性质芳香族化合物是以芳香环为基础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
芳香环由共轭的π电子构成,它的结构稳定且具有吸引力的电子云。
这种特殊的电子结构使得芳香族化合物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稳定性、酸碱性和亲电性等。
三、芳香族化合物的取代反应分类根据芳香环的活性和取代基的性质,芳香族化合物的取代反应可分为以下几类:1. 亲电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反应是指在芳香环上发生的亲电性试剂与芳香族化合物发生取代反应的过程。
常见的亲电试剂包括卤代烷、酸酐和酰卤等。
亲电取代反应通常发生在芳烃的活性位点,如邻位或间位。
2. 自由基取代反应:自由基取代反应是指在芳香族化合物上发生的自由基与芳香环发生取代反应的过程。
自由基取代反应通常需要较高的反应温度或辐射条件。
常见的自由基试剂有过氧化氢和过氧化苦味酸等。
3. 核磁取代反应:核磁取代反应是指在芳香族化合物上发生的核磁试剂与芳香环发生取代反应的过程。
核磁取代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用于合成含特定同位素的化合物。
四、芳香族化合物的取代反应机理芳香族化合物的取代反应机理较为复杂,常见的取代反应机理有亲电取代、自由基取代和电子转移取代。
以下是亲电取代的典型机制:1. 亲电取代的机理:(1) 亲电试剂的加成:亲电试剂(如卤代烷)先与溶剂或碱性条件发生反应,生成亲电种(如卤根离子)。
(2) 芳烃的亲电攻击:生成的亲电种攻击芳香环上的活性位点,将原有的取代基脱离。
(3) 产物生成:新的取代基与芳香族化合物形成取代产物。
五、常见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取代反应举例1. 苯的取代反应:苯是最简单的芳香族化合物,常见的取代反应包括硝化反应、烷基化反应和酰基化反应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 次 增 多
如果芳环上原有基团与新引入基团的空间位 阻都很大时,对位产物几乎为100%。
(C H3)3C (Cl、Br) 浓 H2SO4 (C H3)3C (Cl、Br) SO3H ~100%
③ 溶剂效应
O CS2 CCH3 O CCH3
9
1
O CH3C Cl
AlCl3
PhNO2
CH3COCl-AlCl3被硝基苯溶剂化,体积增大。较大的空间 效应使它进入1位。
NO2
NO2 O2N
1. Na2CO3, H2O, 100oC 2. H3O O2N
NO2
Cl
OH
25
2014年11月11日
当然,也可以与其它亲核试剂反应:
NO2 + NH3 Cl
NO2 + Cl SH
NO2 95% NH2
NaOH 30 C
o
S
NO2
对硝基二苯基硫醚
2014年11月11日
26
NO2 + CH3OK F CH3OH 25 C
三、亲电试剂及亲电取代
亲电试剂
NO+ 2
2 H2SO4 + HNO3
生成形式 + + NO2 + H3O + 2 HSO4
X2-MXn
X2 + MXn
2 H2SO4
R3CX + AlCl3
O R C X
X2 - MXn
+ SO3 + H3O + HSO4
R3C+ + AlCl3XO R C
+
SO3
H2SO4
CH3 CHCH2Cl CH2CH CH2 CH3 CHCH2Cl CH2CH CH2
+ CH2
CHCH2Cl
BF3 AlCl3
+
2014年11月11日
23
第二节
Cl
芳环上亲核取代反应
氯与苯环形成p-π共轭体系。当环上连有 -NO2-、CN、-COCH3、-CF3时,也可发生亲 核取代反应。 一、 加成-消除机理
(二)定位效应的影响因素 ①电子效应和共轭效应的影响
常见取代基定位效应
类别 性质 邻对位取代基 致 最强 强
NR2
间 位 取 代 基 致钝 弱
F Cl Br I
取
活 中
致 强
NO2 CN SO3H CHO COCH3 COON COOCH3 CONH2
钝 最强
弱
代
O
NHR NH2 OH OR
O NH C R CH3 CR3 O OC R
一般来说, π络合物的形成是可逆的; 络合物 的形成基本上是不可逆的,且通常是速度的控制步 骤。
π络合物是通过电荷转移形成的,因 此也叫电荷转移络合物。
亲电试剂位于 苯环中心且 垂直于苯环平面的直线上
亲电取代反应中生成π络合物这一事实在实验中已经 得到证实
棕红色
在π络合物的形成中, 苯和试剂通过电荷转 移而结合是非常松弛 的,多数情况下,络 合物不稳定,能迅速分 解,各组分之间很快 达到平衡。
⑤ 原位取代 (Ipso取代):
在芳环上已有取代基的位置上发生取代作用效应:
CH3
NO2OAc Ac2O
CH3 NO2 +
CH3
CH3
CH(CH3)2
CH(CH3)2 82%
+ NO2 CH(CH3)2 NO2 8% 10%
原位取代的难易,取决于离去基团容纳正电荷的能力和生成 产物的难易程度。容纳正电荷的能力:(CH3)3C-> (CH3)2CH> CH3-。
Cl NH2 H + NH3 + Cl
NH2 NH2
NH2 H NH2 NH2
2014年11月11日
31
sp sp
2
2
苯炔是非常活泼的中间体,实验测定苯炔的 生成热为491.20kJ.mol-1, 说明它非常不稳 定。它的第三个键实际上是两个sp2杂化轨 道在侧面重迭而成的,因此重迭程度很小, 与一般的炔烃很不相同。 根据苯炔机理,一些以前无法解释 的实验结果就可以得到解释。
2014年11月11日 32
邻氯三氟甲苯氨化只生成间(三氟甲基)苯胺, 因为生成这个产物的中间体中负电荷距强吸电 子基更近而相对更稳定:
CF3 CF3 Cl NaNH2/NH3 -33oC CF3 NH2 CF3 NH2 NH3 CF3 NH2
2014年11月11日
33
CF3 CF3 NaNH2/NH3 Cl -33oC
NR3
基
电子 +C 效应 +I
+C>-I
+I
+C< -C -I
-I
-I
②空间效应的影响
空间效应 亲电试剂和苯环上原有的取代基的体积越 大,对位产物越多:
CH3 R X AlCl3 CH3 CH3 + R
R
R=
CH3 CH2CH3 CH(CH3)2 C(CH3)3
位 阻 依 次 增 大
依 次 减 少
其特点为:使苯环活化,具有带负电荷的离子或与苯环直接 相连的原子带有未共用电子对,且以单键与其它原子相连或 与苯环的大π键发生σ,π–超共轭效应或具有碳碳重键
2. 第二类定位基(即间位定位基) ―N+(CH3)3 > ―NO2 > ―CN > ―SO3H > ―CHO
> ―COOH > ―COOR > ―CONH2 >―+NH3 等. 其特点是:使苯环钝化,具有带正电荷的正离子或 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以重键与其它原子相连,且 重键末端通常为电负性较强的原子
氯苯与浓的氢氧化钠溶液在常压下回流几天也不起反应,要在压 力下加热到300º C以上才能转变成酚钠。邻和对硝基氯苯与氢氧化 钠溶液一起加热就可以水解成硝基苯酚: Cl OH
NaOH 350℃ 450MPa
2014年11月11日 24
Cl (1).NaOH, 130° C (2).H3O+ NO2
OH
4.氧氟沙星(Ofloxacin)是一种用于治疗呼吸道和尿道、眼 睛、耳朵和皮肤病组织感染的喹诺酮类抗生素。下面所示的 是合成氧氟沙星的最后三步,最后一步是简单的酯水解。试 写出从A到B,然后到C二步转化反应的机理。
CH3 Br KNH2/NH3 -33oC, 64%
OCH3
OCH3
+
50% CH3 NH2 NH2 50%
CH3
+
51% NH2
CH3 CH3
NH2
49%
CH3 NH2
CH3
KNH2/NH3 -33oC, 64% Br 56%
+
NH2
+
NH2 22%
30
22%
2014年11月11日
上述反应中最好的解释是首先发生了HX的消除,生成了苯 炔,然后是苯炔的加成反应。
【思考题】
1.写出下列反应机理
1) CH2CH2OCH3 N2O5 CH2CH2OCH3 NO2
+ O H2SO4
2)
S 3) H2N Br
NaNH2 NH3
S N H
36
2014年11月11日
2.完成反应式
NH2OSO3H AlCl3
2. + CH2=CHCH2Cl AlCl3
1)
(
)
(
)
+
(
o
NO2 93% OCH3 对硝基苯甲醚
与脂肪族的SN2反应不同之处是,这种芳香族亲核取代的机 理是先加成后离去,称为SNAr。
L + Nu N N N N N L Nu L Nu L Nu Nu
O
O
O
O
O
O
O
O
O
O
2014年11月11日
27
这种机理的证明,最好的证据莫过于中间体被分离得到。确 实,在1902年一个叫Meisenheimer的化学家就分离得到了下 列化合物:
OH
+
+
H HO
+
H2O+
- H2O
+
-H+
பைடு நூலகம்
+
H
2014年11月11日
39
3.无论是自然界还是合成化学家,在构建复杂的多环 分子包括甾族化合物的过程中都会运用酸催化的串联 (联锁反应),请提出下列多项环化过程的机理:
BF3 CH3O HO CH3O
提示:三氟化硼与羟基酸碱反应,然后夺掉羟基,得到碳正 离子,碳正离子与双键P,π-共轭,出现共振,然后碳正离子 作为亲电试剂进攻左边的双键,发生亲电加成,该双键形成 中间体碳正离子又可作为亲电试剂,进攻苯环发生亲电取代, 消除掉氢离子生成最终产物。
R3C+ O
R
C
+
+
AlCl3
+
AlCl3X
-
NO+
HNO2 + H+
NO+ + H2O
■ 亲 电 取 代 反 应 举 例
R SO3H RCH=CH2 AlCl3 or RX H2SO4 ROH FeCl
Cl
3
Cl2 Br
NO2 HNO3 H2SO4 AlCl3 RCOCl FeBr3 Br2
ZnCl2 HCl or (RCO)2O CH2O COR CH2Cl
16
2014年11月11日
●亚硝基活性较小,只有硝基的10-14,只有活性较大的 芳烃才能发生亚硝化反应。
OH NaNO2/H2SO4 OH NO + NO 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