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评估

合集下载

健康评估腹部评估课件

健康评估腹部评估课件

听诊是通过听取腹部声音来判断其正常与否的方法。
听诊时医生将听诊器放在患者的腹部,注意听取肠鸣音、血管杂音以及呼吸音等,以判断是否存在肠梗阻、血管病变或呼吸系统问题。
观察时应注意腹部是否对称、有无异常隆起或凹陷,皮肤颜色是否正常以及有无静脉曲张等。
观察时还需要注意患者的呼吸运动、腹式呼吸或胸式呼吸的情况,以判断是否存在呼吸系统或腹部疾病。
详细描述
急性阑尾炎的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即疼痛开始于脐周或上腹部,逐渐转移至右下腹,并固定在麦氏点。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腹膜炎和休克。
总结词
肠梗阻是由于肠道内容物通过障碍引起的急症,通常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和停止自肛门排便排气。
详细描述
肠梗阻的典型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和停止自肛门排便排气。腹痛通常为阵发性绞痛,腹胀明显,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或胆汁。严重时可能出现肠穿孔、腹膜炎等并发症。
02
01
04
03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腹部评估的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同时,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腹部评估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需要更多的医学专业人士掌握相关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腹部评估中的应用也将逐渐普及,通过智能化分析影像学资料和实验室数据,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
观察是通过观察腹部外观、形态、颜色、温度等来判断其正常与否的方法。
叩诊是通过敲击腹部来评估其正常与否的方法。
叩诊时医生用叩诊锤或手指在不同部位轻敲腹部,听取不同部位的声音,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叩诊时需要注意不同部位的叩诊音,如肝浊音界、脾浊音界等,以判断是否存在脏器病变或气腹等。
Hale Waihona Puke 实验室检查是通过抽取患者血液、尿液等标本进行化验,以评估腹部正常与否的方法。

腹部评估的实验报告

腹部评估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腹部评估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2. 了解正常腹部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

3. 学会识别腹部常见疾病的体征。

4. 提高临床思维与诊断能力。

二、实验时间2023年10月15日三、实验地点临床技能实训室四、实验对象20名健康志愿者五、实验材料1. 腹部检查模型2. 听诊器3. 叩诊锤4. 手套5. 腹部触诊板六、实验方法1. 视诊- 观察腹部外形、腹壁静脉、胃肠型及蠕动波、腹壁皮肤等情况。

- 注意有无腹壁紧张、压痛、肿块等异常表现。

2. 听诊- 使用听诊器听诊肠鸣音,观察肠鸣音的频率、音调、响度等。

- 注意有无异常肠鸣音,如高调肠鸣音、金属音等。

3. 叩诊- 叩诊肝上界、肝区、肋脊角、移动性浊音等。

- 观察叩诊音的性质,如清音、浊音、鼓音等。

4. 触诊- 触诊腹壁紧张度、肝脏、胆囊、脾脏等。

- 观察有无压痛、肿块、肝脾肿大等异常表现。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视诊- 所有志愿者腹部外形正常,无腹壁静脉曲张、胃肠型及蠕动波、腹壁皮肤异常。

- 腹壁紧张度正常,无压痛、肿块。

2. 听诊- 所有志愿者肠鸣音正常,频率约4-5次/分钟,音调清亮,响度适中。

- 无异常肠鸣音。

3. 叩诊- 肝上界正常,肝区无叩击痛,肋脊角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

4. 触诊- 腹壁紧张度正常,无压痛、肿块。

- 肝脏未触及,胆囊未触及,脾脏未触及。

八、实验讨论1. 腹部评估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检查方法,对于诊断腹部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2. 视诊、听诊、叩诊、触诊是腹部评估的基本方法,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全面了解腹部情况。

3.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所有志愿者的腹部评估结果均正常,说明本实验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4. 腹部评估的准确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受试者的合作程度等。

九、实验体会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腹部评估的基本方法与步骤,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

2. 我们认识到腹部评估对于诊断腹部疾病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综合运用多种检查方法进行评估。

腹部评估(高护-健康评估)

腹部评估(高护-健康评估)

生殖系统疾病评估
生殖系统疾病评估
检查腹部疼痛、下腹坠胀等症状,以 及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生殖系统疾 病的体征。
妇科炎症评估
性传播疾病评估
检查性传播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如淋病、梅毒等。
评估阴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炎症的临 床症状和体征。
其他腹部疾病评估
腹部肿瘤评估
检查腹部肿瘤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如腹部肿块、腹水等。
详细描述
检查腹部有无压痛、反跳痛、肌肉紧张等,以及肝脏、胆囊、脾脏等器官的大小 、质地和位置是否正常。
听诊
总结词
通过听取腹部声音进行评估
详细描述
听诊肠鸣音、血管杂音等,以判断肠道蠕动和血流情况。
叩诊
总结词
通过叩击腹部进行评估
详细描述
根据叩诊音判断腹腔内有无液体、脏器肿胀或炎症等。
实验室检查
总结词
通过实验室化验结果进行评估
详细描述
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生化等检查,了解肝肾功能、电解质 平衡等指标,有助于判断腹部疾病的原因和程度。
03
常见腹部疾病评估
消化系统疾病评估
01
02
03
消化系统疾病评估
评估腹部疼痛、恶心、呕 吐、腹泻和便秘等症状, 以及食欲不振、体重下降 等表现。
肝胆疾病评估
检查肝脏大小、质地,胆 囊炎、胆结石等肝胆疾病 的症状和体征。
注意事项
评估时应保持安静、温暖的环境,避 免干扰因素;评估者应保持手温暖, 以免影响触诊结果;遵循无菌原则, 避免交叉感染。
02
腹部评估方法
视诊
总结词
通过观察腹部外观和形态进行评估
详细描述
观察腹部是否对称、有无异常隆起或凹陷、皮肤颜色和质地是否正常,以及是 否有疤痕、静脉曲张等。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腹部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重要一环,用于评估个体的腹部健康状况。

本文将为您介绍腹部检查的评分标准,以便医生或医学生在进行体格检查时能够准确评估腹部状况。

1. 外观评分:- 0分:腹部外观正常,无明显异常。

- 1分:腹部外观轻微异常,如脂肪堆积或轻度腹壁松弛。

- 2分:腹部外观明显异常,如肿块、瘢痕、疤痕等。

2. 腹壁评分:- 0分:腹壁紧张,无明显压痛或包块。

- 1分:轻度腹壁松弛,无明显压痛或包块。

- 2分:腹壁松弛,可触及明显压痛或包块。

3. 腹部肌肉评分:- 0分:腹部肌肉紧张,无明显异常。

- 1分:轻度腹肌松弛,无明显异常。

- 2分:腹肌松弛,可触及明显异常,如腹肌分离。

4. 肝脏评分:- 0分:肝脏大小正常,无压痛。

- 1分:肝脏轻度肿大,无明显压痛。

- 2分:肝脏明显肿大,可触及明显压痛。

5. 脾脏评分:- 0分:脾脏大小正常,无压痛。

- 1分:脾脏轻度肿大,无明显压痛。

- 2分:脾脏明显肿大,可触及明显压痛。

6. 肾脏评分:- 0分:肾脏大小正常,无压痛。

- 1分:肾脏轻度肿大,无明显压痛。

- 2分:肾脏明显肿大,可触及明显压痛。

7. 腹部肿块评分:- 0分:腹部无明显肿块。

- 1分:可触及轻度肿块,无明显压痛。

- 2分:可触及明显肿块,有明显压痛。

8. 腹部压痛评分:- 0分:腹部无明显压痛。

- 1分:轻度腹部压痛,无明显异常。

- 2分:明显腹部压痛,可触及明显异常。

9. 腹部听诊评分:- 0分:腹部听诊正常,无异常音。

- 1分:腹部听诊异常,如肠鸣音亢进或减弱。

- 2分:腹部听诊明显异常,如肠鸣音消失或出现异常杂音。

10. 腹部触诊评分:- 0分:腹部触诊正常,无明显异常。

- 1分:腹部触诊异常,如包块、肿块或肌肉紧张。

- 2分:腹部触诊明显异常,如包块、肿块或肌肉松弛。

根据以上评分标准,医生或医学生可以对患者的腹部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和记录。

评分越高,表示腹部异常越明显。

腹部评估实验报告结论(3篇)

腹部评估实验报告结论(3篇)

第1篇本次腹部评估实验旨在通过视诊、听诊、叩诊和触诊等手段,对受试者的腹部进行全面的检查,以了解其腹部健康状况。

实验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并对受试者的腹部进行了详细记录。

以下是本次实验的结论:一、视诊1. 腹部外形:大部分受试者腹部外形正常,呈圆形或椭圆形,无局部膨隆或凹陷。

2. 呼吸运动:受试者呼吸运动均匀,无呼吸困难或异常。

3. 腹壁静脉曲张:部分受试者存在腹壁静脉曲张,可能与长期站立或腹部压力增加有关。

4. 胃肠型及蠕动波:部分受试者存在胃肠型及蠕动波,可能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有关。

5. 腹壁皮肤:受试者腹壁皮肤色泽正常,无瘀斑、皮疹或水肿等异常。

二、听诊1. 肠鸣音:大部分受试者肠鸣音正常,约4-5次/分,无异常高调或消失。

2. 腹部血管杂音:部分受试者存在腹部血管杂音,可能与血管病变有关。

三、叩诊1. 肝上界:大部分受试者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无肝大或肝区叩击痛。

2. 肝区叩击痛:部分受试者存在肝区叩击痛,可能与肝功能异常或肝脏疾病有关。

3. 肋脊角叩击痛:大部分受试者肋脊角叩击痛阴性,无肾脏疾病。

4. 移动性浊音:大部分受试者移动性浊音阴性,无腹水。

四、触诊1. 腹壁紧张度:大部分受试者腹壁紧张度正常,无肌紧张。

2. 肝脏触诊:大部分受试者肝脏触诊阴性,无肝大。

3. 胆囊触诊:部分受试者胆囊触诊Murphy征阳性,可能与胆囊炎有关。

4. 脾脏触诊:大部分受试者脾脏触诊阴性,无脾大。

五、实验结论1. 本组受试者腹部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大部分受试者腹部外形、呼吸运动、腹壁静脉曲张、胃肠型及蠕动波、腹壁皮肤、肠鸣音、肝脏触诊、胆囊触诊、脾脏触诊等指标正常。

2. 部分受试者存在腹壁静脉曲张、胃肠型及蠕动波、腹部血管杂音、肝区叩击痛等异常情况,可能与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肝胆系统等疾病有关。

3. 本实验结果可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有助于早期发现腹部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实验过程中,部分受试者存在心理压力,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一、任务描述本文旨在提供腹部检查的评分标准,以帮助医务人员进行体格检查时对腹部进行准确评估。

以下是详细的评分标准和相关数据。

二、评分标准1. 外观:- 0分:腹部无明显异常。

- 1分:腹部轻度肿胀或略凹陷。

- 2分:腹部明显肿胀或凹陷。

2. 皮肤:- 0分:皮肤正常,无红斑、瘀斑或疹子。

- 1分:轻度红斑、瘀斑或疹子。

- 2分:明显红斑、瘀斑或疹子。

3. 肌肉张力:- 0分:腹部肌肉松弛,无明显抵抗感。

- 1分:轻度肌肉紧张,有轻微抵抗感。

- 2分:明显肌肉紧张,有明显抵抗感。

4. 压痛:- 0分:腹部无压痛。

- 1分:轻度压痛,但患者可以耐受。

- 2分:明显压痛,患者难以忍受。

5. 包块:- 0分:腹部无包块。

- 1分:可触及轻微包块。

- 2分:明显可触及包块。

6. 肝脾触及:- 0分:肝脾不可触及。

- 1分:肝脾可触及,但无明显异常。

- 2分:肝脾可触及,有明显异常。

7. 肠鸣音:- 0分:正常肠鸣音。

- 1分:肠鸣音减弱。

- 2分:肠鸣音消失。

8. 腹部触诊:- 0分:无明显异常。

- 1分:可触及轻微压痛。

- 2分:明显压痛或异常。

9. 腹部叩诊:- 0分:无明显异常。

- 1分:呈现轻微浊音。

- 2分:呈现明显浊音。

10. 腹部听诊:- 0分:无明显异常。

- 1分:可听到轻微异常声音。

- 2分:可听到明显异常声音。

三、数据示例以下是一组腹部检查的评分数据示例:患者A:外观:1分皮肤:0分肌肉张力:2分压痛:1分包块:0分肝脾触及:1分肠鸣音:0分腹部触诊:1分腹部叩诊:1分腹部听诊:0分患者B:外观:0分皮肤:1分肌肉张力:1分压痛:2分包块:1分肝脾触及:2分肠鸣音:1分腹部触诊:2分腹部叩诊:2分腹部听诊:1分根据以上评分标准和示例数据,医务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腹部检查结果进行评分,以便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腹部健康状况。

四、总结通过本文提供的腹部检查评分标准,医务人员可以对患者的腹部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腹部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重要部份之一,用于评估腹部器官的状况和功能。

下面是腹部检查的评分标准,以匡助医务人员进行准确的评估和记录。

一、观察1. 外观:检查对象是否有腹部肿胀、腹部皮肤异常(如红肿、瘀斑等)等情况。

2. 呼吸运动:观察腹部的呼吸运动是否对称、自由。

3. 腹壁皮肤:检查腹壁皮肤的颜色、湿度、有无瘢痕、疱疹、病变等情况。

二、触诊1. 腹部肌肉紧张度:用手轻轻触摸腹部,评估腹部肌肉的紧张度。

正常情况下,腹部肌肉应该柔软松弛。

2. 腹部压痛:用手指轻轻按压腹部不同区域,评估是否存在压痛。

正常情况下,腹部应该无压痛。

3. 肝脏触诊:用手平放在腹部右上腹部,深吸气,然后用另一只手指轻轻按压腹部,评估肝脏的大小、质地和敏感度。

4. 脾脏触诊:用手放在腹部左上腹部,深吸气,然后用另一只手指轻轻按压腹部,评估脾脏的大小、质地和敏感度。

5. 肾脏触诊:用手放在腹部两侧,深吸气,然后用另一只手指轻轻按压腹部,评估肾脏的大小、质地和敏感度。

6. 腹部包块触诊:用手指轻轻触摸腹部,评估是否存在腹部包块。

正常情况下,腹部不应该有包块。

三、听诊1. 肠鸣音:用听诊器放在腹部不同区域,评估肠鸣音的频率、音量和质地。

正常情况下,肠鸣音应该有规律且清晰。

四、敲诊1. 腹部共鸣音:用手指轻轻敲击腹部不同区域,评估腹部共鸣音的音调和音量。

正常情况下,腹部共鸣音应该呈现清脆的音调。

五、特殊检查1. 压痛反跳:用手指轻轻按压腹部某一部位,然后蓦地松开,评估是否存在压痛反跳。

正常情况下,腹部不应该有压痛反跳。

2. 胆囊触诊:用手指轻轻按压右上腹部,然后让检查对象深吸气,评估胆囊的大小、质地和敏感度。

3. 腹部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波技术,评估腹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超声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和准确的腹部信息。

以上是腹部检查的评分标准,医务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记录。

腹部检查是诊断腹部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准确的评估可以匡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腹部评估实验报告内容

腹部评估实验报告内容

腹部评估实验报告内容腹部评估是一种常用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腹部的病理情况。

腹部评估可通过多种手段进行,包括体格检查、超声检查、CT扫描等。

本实验报告将主要介绍体格检查和超声检查两种方法的实施步骤以及评估结果的解读。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了解腹部评估的实施方法和评估结果的解读,掌握腹部常见病理情况的检测和诊断能力。

实施方法:1. 体格检查:a. 病史询问:首先与患者进行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主诉、病史和既往疾病情况。

b. 观察:观察患者腹部的外观,包括腹壁皮肤的颜色、有无肿块、包块或疤痕等。

同时观察腹部的形态和对称性。

c. 触诊:用手轻轻触摸患者腹部,了解腹壁的紧张度、腹肌的张力以及腹部有无压痛或反跳痛。

d. 打听试验:对肠道道气、加压试验的情况进行听诊,借以判断是否有肠梗阻或腹腔积液等情况。

2. 超声检查:a. 患者准备:患者需要脱去腹部服装和饰品,保持腹部皮肤清洁。

b. 仪器准备:准备好超声设备,充好电并连接好探头。

在探头上涂抹适量的凝胶,以方便探头与皮肤接触。

c. 操作步骤:将探头轻轻按压在患者腹部,指导患者进行不同体位的调整,以便于观察不同腹部器官的情况。

操作者需要根据超声图像判断腹部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大小。

d. 结果记录:将观察和测量到的结果进行记录,包括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等器官的大小、形态和结构等。

结果解读:根据体格检查和超声检查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初步的结论。

1. 腹部外观和形态:观察腹壁的颜色、有无肿块和瘢痕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皮肤感染、肿瘤或手术痕迹等病理情况。

观察腹部的形态和对称性,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腹股沟斜疝、腹肌疝等。

2. 腹壁紧张度和腹肌张力:通过触诊可以判断腹壁的紧张度和腹肌的张力,这可以帮助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腹水、胀气或腹部肌肉松弛等。

3. 肠道功能:通过打听试验可以判断肠道是否通畅以及是否存在肠梗阻、腹腔积液等。

4. 腹部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大小: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等腹部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浊音区
仰卧位
侧卧位
(2)叩诊方法
(3)临床意义
4. 脊肋角叩痛
(1)体位 (2)叩诊方法
(3)异常及临床意义
5. 膀胱叩诊
(1)评估内容
(2)叩诊方法
(3)正常
(4)异常及临床意义
见于尿潴留
(四) 腹 部 触 诊
1、触诊方法 2、评估内容
全腹触诊
脏器触诊
• 腹壁紧张度 • 压痛及反跳痛 • 腹部包块
腹部静脉血流方向:脐水平以上自下而上 脐水平以下自上而下
• 病因
门静脉 上腔静脉 下腔静脉 高压 回流受阻 回流受阻 •鉴别方法: ① 腹壁静脉曲张分布 ② 血流方向:如何判断? 水母头状(caput emdusea):门静脉高压
4. 胃肠型和蠕动波
胃型或肠型(gastral or intestinal pattern) 蠕动波(peristalsis) (1)评估内容
• Murphy征检查法
(2)正常
(3)异常
① 明显肿大: —右肋下腹直肌外缘处触及
② 轻度肿大伴炎症: —不能触及,而Murphy征(+)
5. 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触诊
(1)触诊方法
• 单手触诊法
(2)正常
(3)异常及临床意义
腹部触诊方法与顺序
先触诊全腹,后触诊脏器
全腹触诊
先浅后深,依次检查各象限 自左下腹始逆时针方向 先健后患
点击后播放
空腹或餐后6-8小时 仍闻及振水音 (幽门梗阻、胃扩张)
(三) 腹 部 叩 诊
1 、评 估 方 法
* 直接叩诊法 * 间接叩诊法
2、评 估 内 容
腹腔脏器大小、位置及有无叩击痛
胃肠道充气情况 腹腔内有无积气、积液和异常肿块
1. 全腹叩诊
(1)正常叩诊音 大部分区域为鼓音 (2)异常叩诊音
(2)正常 (3)异常及临床意义:
胃肠道梗阻 肠麻痹
点击后播放
5. 脐部和腹壁皮肤
• 脐部
• 腹壁皮肤
有无异常分泌物和脐疝 有无皮疹、色素沉着、瘢痕等
(二) 腹 部 听 诊
1、全腹均听诊 特别是上腹部、脐周、又下腹等 妊娠5个月以上妇女可在脐下方听 到胎心音 2、评 估 内 容
肠鸣音
振水音
(2)病因 (3)常见压痛点
2.2 反跳痛
(1) 概念与触诊方法
(2) 原因 (3)腹膜刺激征 (peritoneal irritation sign)
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
3. 肝脏触诊
(1)触诊机理 (2)触诊方法
• 单手触诊法 • 双手触诊法 常见触诊错误
(3)评估内容
表面状态 压痛 大小 质地 边缘 软、韧、硬
腹部分区-九区法
右上腹部 (右季肋部) 右侧腹部 (右腰部) 右下腹部 (右髂部)
上腹部 中腹部 (脐部)
下腹部
左上腹部 (左季肋部) 左侧腹部 (左腰部)
左下腹部 (左髂部)
二、腹部评估方法
注意点
• 腹部检查按 顺序进行。
视 听 叩 触
• 腹部检查以触诊最为重要。
(一) 腹 部 视 诊
1、 视 诊 方 法 2、评 估 内 容
•鼓音范围增大(浊音区呈鼓音) •鼓音范围缩小(鼓音区呈浊音或实音)
2. 肝脏叩诊
2.1 肝上界及肝下界
(1)叩诊方法 (2)正常位置和大小
• 肝上界 — 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
• 肝下界 — 右季肋下缘
• 肝上下径— 9-11cm
2.2 肝区叩击痛
(1)叩诊方法
(2)异常及临床意义
3. 移动性浊音
第三章 第九节
腹部评估
课堂目标:
★ 掌握腹部视诊、听诊、叩诊、触诊
的检查项目及各项目的检查方法、 正常表现、常见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 熟悉腹部的体表标志、分区及各区
与腹腔脏器的对应关系
一、腹部的体表标志与分区
腹上角 肋弓下缘 腹直肌外缘 脐 髂前上棘 耻骨联合上缘
腹部分区-四区法
右上腹 右下腹
左上腹 左下腹
腹 部 膨 隆
全腹膨隆
正常 人群 腹腔 积液 平卧呈蛙腹 随体位变化 腹腔 积气
腹腔内 巨大肿块
腹部呈球形 不随体位而改变
蛙腹(frog belly)的概念 局部膨隆
正常 人群 脏器肿大 腹腔内肿块 腹壁肿块
鉴别:仰卧抬头抬肩
腹 部 凹 陷
全腹凹陷
脱水 消瘦
严重者呈舟状腹
(scaphoid abdomen)
(4)正常肝脏
(4) 异常及临床意义

肝肋下>1cm,肝上界正常或升高:肝大 质地韧:见于肝炎、肝淤血、脂肪肝 质地硬:见于肝癌、肝硬化 表面光滑、边缘圆钝:见于肝淤血、脂肪肝 表面呈结节状,边缘不整齐:见于肝癌

有压痛:见于肝炎、肝淤血、肝脓肿
4. 胆囊触诊
(1)触诊方法 • 单手触诊法
• 脏器大小 • 质地 • 表面状态及边缘 • 有无压痛
1. 腹壁紧张度
(1)正常 — 腹壁柔软
板状腹 腹膜炎症刺激 引起腹肌痉挛 全腹 紧张度增加 揉面感
腹壁紧张度 增加
(2)异常
腹壁紧张度 减弱
局部腹壁 紧张度增加
2. 压痛及反跳痛(tenderness / rebound tender
2.1 压 痛 (1)概念与触诊方法
腹部外形 腹部呼吸运动 腹壁静脉 胃肠型和蠕动波
脐部和腹壁皮肤
1. 腹部外形
(1)评估内容
腹部是否对称 有无隆起与凹陷
(2)正常腹部外形
腹部平坦 腹部饱满 腹部低平
双侧对称
(3)异常腹部外形
腹部膨隆(abdominal bulge) 腹部凹陷(abdominal retraction)
脏器触诊
单手触诊 双手触诊
正常肝脏
• 右锁骨中线肋缘下<1cm • 剑突下<3cm
• 质地软 • 表面光滑、边缘整齐 • 无触痛
腹平坦(flat abdomen)
腹 饱 满(full abdomen)
腹低平(navicular abdomen)
正常妊娠
腹水(ascites)
曲张静脉血流方向
血管杂音
1. 肠鸣音(bowel sounds)
(1)概念 (2)听诊部位、方法 评估内容:次数、性质 (3)正常肠鸣音:4~5次/分 (4)异常肠鸣音及临床意义
肠鸣音 活跃 肠鸣音 亢进 肠鸣音 减弱 肠鸣音 消失
2. 振水音 (succussion splash)
(1)概念 (2)听诊方法 (3)正常现象 (4)异常现象 及临床意义
局部凹陷
瘢痕收缩
2. 呼吸运动
(1)评估内容
* 腹式呼吸的强度
(2)正常呼吸运动 (3)异常腹式呼吸
• 腹式呼吸减弱: 腹膜炎、剧烈腹痛、腹腔内容物增多 • 腹式呼吸消失 急性腹膜炎、膈肌麻痹
3. 腹壁静脉
(1)评估内容
是否明显可见 有无扩张及迂曲
(2)正常腹壁静脉 (3)腹壁静脉曲张(abdominal wall varicosi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