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与镭的发现
居里夫人发现镭的故事

居里夫人发现镭的故事居里夫人是一个杰出的科学家,她的一生都致力于科学研究。
她和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发现了镭元素,这个发现对于人类的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居里夫人的科研生涯始于她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她在巴黎索邦大学学习物理学,并在那里遇到了她的未来丈夫皮埃尔·居里。
两人志同道合,开始了共同的科研工作。
他们在实验室里辛勤工作,希望能够发现一种能够治疗癌症的元素。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终于在1898年发现了镭元素。
当时,他们正在研究矿石中的放射性物质,通过不断地提纯和提取,最终从镭矿石中分离出了镭元素。
这个发现引起了科学界的轰动,因为镭元素的放射性质使其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医学和工业用途。
镭元素的发现使居里夫人成为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她因此获得了1903年的物理学诺贝尔奖。
这个成就不仅仅是对她个人的认可,更是对女性在科学领域的重要突破。
居里夫人的发现也为后人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她的成就激励着更多的女性投身于科学事业。
然而,镭元素的发现也给居里夫人带来了巨大的健康风险。
她长期接触镭元素,最终导致了严重的放射性疾病,最终于1934年因白血病去世。
她的牺牲成为了科学界的一则悲壮故事,也让人们更加重视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居里夫人发现镭的故事,是科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她的成就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对人类科学发展的巨大贡献。
她的故事激励着世界上更多的科学家,不断探索未知的领域,为人类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居里夫人的故事告诉我们,科学无国界,男女平等,只要有才华和勇气,就能够做出不朽的贡献。
居里夫妇与钋和镭的发现

居里夫人出生在俄国统治下的波兰华沙。
父亲是一位中学教员,有五个子女,她是最小的一个。
居里夫人少年时就表现聪颖不凡。
16岁中学毕业时获得金质奖章。
当时波兰大学不招收女生,要上大学,只有到国外去。
于是她先到乡村去当家庭教师,积攒一些钱,为出国升学作准备。
后来她到法国进入巴黎大学学习,两年后取得物理学硕士学位,又一年后取得数学硕士学位。
在独立从事研究工作时,与法国物理学家居里相识、结婚。
从此他俩一道踏上艰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
居里夫人在试验收集到的矿物放射性时,发现沥青铀矿和辉铜矿的放射性比纯粹的铀的放射性更强烈。
她细心地重复检查自己的实验结果,都是一致的。
1898年4月12日,法国科学院发表了她的报告:“……两种铀矿,沥青铀矿和辉铜矿比纯铀的放射性强得多。
这种事实极为值得注意,使人相信,这些矿物中含有一种比铀的放射性强得多的元素。
”居里热情地注意到他妻子的实验获得迅速而卓有成效的进展,决定暂时停止自己在物质结晶方面的研究,和他的妻子共同寻找这个新元素。
为了分离出一定量的新元素,需要把几十公斤的矿石分为各个成分。
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但他们夫妇二人在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
他们从铀矿中分离出含有这种放射性很强的元素集中在沉淀出来的硫化铋中。
1898年7月法国科学院发表了他们共同的报告:“我们相信,我们由沥青铀矿提取出的物质中含有一种尚未经人注意的金属,它的分解特性与铋相近,……我们提议把它叫做polonium(钋),纪念我们中之一的祖国。
”polonium这一词正是从斯克洛多芙斯卡·居里的祖国波兰Polonia一词而来。
它的元素符号因而订为Po。
要知道钋在沥青铀矿中的含量仅仅是一亿分之一,用一般的化学方法把它富集起来可以想像到如何艰巨。
辛勤不倦地劳动使他们很快又获得另一个惊人的结果。
他们从铀矿中分离出富集钋的铋的化合物后,又分离出具有强烈放射性的钡的化合物。
这就使他们认为在这种矿物中还含有和钡同时分离出来的第二种未知的放射性元素。
镭的发现,居里夫人的励志故事

镭的发现,居里夫人的励志故事
镭的发现,居里夫人的励志故事
由于居里夫人只是理论上推测但无法证明新元素镭,所以巴黎大学的董事会拒绝为她提供她所需要的实验室、实验设备和助理员,她只能在校内一个无人使用的破旧大棚子里进行实验。
她工作了四年,最初两年做的是粗笨的化工厂的活儿:不断地溶解分离。
经过一千多个日夜的辛苦工作,8吨小山一样的矿渣最后只剩下小器皿中的一点液体,再过一会儿将结晶成一小块晶体,那就应该是元素镭!当她满怀希望地朝那只小玻璃器皿中看时,她看到的只是一团污迹。
居里夫人疲倦地回到家想找出失败的原因:“如果我知道为什么失败,我就不会对失败太在意了。
为什么只是一团污迹,而不是一小块白色或无色晶体呢?”沉思良久,突然恍然大悟:也许镭就是那个样子,不像预测的那样是一团晶体。
他们起身跑到实验室,还没等开门,居里夫人就从门缝里看到了她伟大的“发现”:器皿里不起眼的那团污迹,此时在黑夜中发出耀眼的光芒。
这就是镭——一种具有极强放射性的新被发现的元素!
成功者是面对困难,仍在积极寻求解决办法的人。
居里夫人和镭的发现

居里夫人和镭的发现居里夫人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Marie Sklodowska,1867~1934),波兰人,1891年到巴黎攻读物理.她家境贫穷、生活简朴,由于学习刻苦、成绩优良,获奖学金才得以完成学业.1892年取得硕士学位.在巴黎认识了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1859~1906),为科学献身的理想把他们联系到了一起.1895年他们结为夫妻.皮埃尔·居里是巴黎大学教授,1880年曾与其兄雅克斯·居里(Jacques Curie,1855~1941)一起发现了压电效应.当时皮埃尔·居里年仅21岁.后来皮埃尔·居里继续研究晶体,取得不少成果,继而研究磁学,1895年发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居里点.这时他已成为法国著名实验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放射性的论文引起了居里夫妇极大的兴趣.1897年,居里夫人根据居里先生的建议,选取放射性作为自己的博士论文题目.在重复贝克勒尔的铀盐辐射实验时,将居里两兄弟早先发现的压电效应用于测量游离电流,得到了大量精确的数据,使放射学的研究很快走上了严密定量的道路.居里夫人首先证实了贝克勒尔关于铀盐辐射的强度与化合物中铀的含量成正比的结论,但她不满足局限于铀盐,决定对已知的各种元素进行普查.正好这时施密特(G.C.Schmidt,1856~1949)发现钍也具有贯穿辐射,居里夫人迅即予以证实.她找来各种矿石和化学品,一一按上述方法做了试验.1898年取得的初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材料的游离电流小于0.3×10-12A(居里夫人以电离电流值表示放射性的强度),而沥青铀矿可达83×10-12A,氧化针和辉铜矿(内含磷酸铀)约53×10-12A.于是,居里夫人断定钍也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她还发现沥青铀矿和辉铜矿比纯金属铀的活性还强得多.居里夫人在论文中写道:“两种铀矿比铀自身还更活泼.”这个事实使人相信,在这些矿中可能含有比铀活泼得多的元素,居里夫人相信,既然不止一种元素能自发地辐射,而这又是一种原子现象,肯定它具有普遍性.就在这一篇论文中,居里夫人首次使用了“放射性”一词.接着,居里夫人在居里先生的协助下,进行了艰苦的提纯工作.他们从铀矿渣中分离出含量仅占百分之一甚至更少的新元素.1898年7月,分离出铋的成分带有强烈的放射性,比同样质量的铀强400倍.他们进一步确证,放射性并不是来自铋本身,而是来自混在铋中的一种微量元素.经过反复试验,终于从沉淀物中找到了那种放射性物质.居里夫妇写道:“我们相信,从沥青铀矿提取的物质含有一种迄今未知的金属,在分析特性时跟铋有联系.如果这种新金属的存在得到证实,我们建议称之为钋(Polonium),这个名称是根据我们之一的祖国命名的.”他们继续进行试验,又发现在钡盐中有更强的放射性.他们“认为还有第二种物质,放射性更强,化学性质则与第一种完全不同.用硫化氢、硫化铵或氨都无法使之沉淀”;“这种新的放射性物质在化学性质上完全像纯钡,其氯化物溶于水,却不溶于浓盐酸和酒精.由它可得钡的光谱.但我们相信,这种物质尽管绝大部分由钡组成,必定还有一种产生放射性的新元素,其化学性质极其接近于钡.”“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分离,得到越来越活泼的氯化物,其活性竟比铀大900倍以上.种种理由使我们相信,新的放射性物质中有一种新元素,我们建议命名为镭(Radium).”居里夫妇历尽辛苦,用分离结晶的方法不断提高含镭的氯化钡中镭的含量.1899年得到了可使游离电流达10-7A的晶体,比铀的放射性强7500倍.他们继续分离,竟达到了100000倍,然而仍然不是纯粹的镭盐.为了提炼出足以进行实验的纯镭盐,他们决心从成吨的废矿石中提炼微量的放射性元素.他们找来一间废木棚做实验室.这哪里是实验室,是无人问津的存废料堆的仓库.没有窗户,玻璃顶棚早已破碎.冬天无法取暖,夏天闷热难熬.他们两人就像水泥工人一样,整天和矿渣打交道,用粗大的铁棒不停地搅拌大桶里的溶液,还要给溶液加热,烟熏雾呛,劳累不堪.经过4年的努力,才从8吨的矿渣中提取0.1克的纯镭盐.1902年,居里夫妇宣布,他们测得镭的原子量为225,找到了两根非常明亮的特征光谱线,这时,镭的存在才得到公认.经过几年的劳累,居里夫妇身体日见衰弱,原来身强力壮的居里夫人,体重竟减了20磅,加上当年缺乏放射性防护的知识,他们不可避免地遭受到了放射性的袭击.居里先生因体力不支,1906年不幸在街上被马车压死,这使居里夫人受到极大打击,但她还是顽强地坚持了下来,带领学生们继续战斗在放射学的前沿.其中包括她的女儿伊伦·居里(I. Curie, 1897~1956)和女婿约里奥(F. Joliot,1900~1958).居里夫人后来长期患恶性贫血症.她和居里先生肯定在工作中遭受到了大剂量的辐射,甚至还可能吃进了不少放射性物质.约里奥在50年代用仪器检验过她当年的实验记录本,发现全部严重沾染了放射性物质.她当年用过的烹调书,50年后再检查,还有放射性.1934年,居里夫人因长期贫血,备受折磨而去世.她的女儿伊伦·居里也因恶性贫血症于1956年去世.随后,女婿约里奥也在1958年去世.他们都是因放射性袭击而过早地失去了生命.居里的一家向人类提供了宝贵的镭,可是他们自己却献身于这壮丽的事业中.。
居里夫人和镭的故事概括

居里夫人和镭的故事概括居里夫人是史上唯一一位两次获等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镭”在居里夫人的讨论生涯中有着特殊的位置。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居里夫人和镭的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居里夫人和镭的故事居里夫人从理论上推测到了新元素镭的存在,但是巴黎大学的董事会却拒绝为她提供她所需要的实验室、实验设备和助理人员,因为她无法用事实来证明这一点。
无奈之下,坚强不屈的居里夫人只好把校内一个无人使用、四面透风漏雨的破棚子当成“实验室”。
然后,她把从矿上收集到的沥青矿渣用麻袋运回,便开始了伟大的发现之旅。
当然了,实验室里的“设备”简陋得无与伦比,一口煮饭用的大铁锅、一根粗棒子以及一些必要的试剂和试管便是居里夫人全部的实验家当。
而用那根粗棍子不停搅拌锅中煮沸的沥青液体,便是她的整个实验过程。
她期待着自己石破天惊的那一刻,所以在整整4年中均不辞劳苦地工作着。
最初两年,这位日后震惊全世界的化学家干的其实是粗笨的化工厂的活儿,接下来的两年,才是她试验的初衷——分析沥青溶解后的`分离物,也就是镭。
经过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辛苦劳作,“实验室”外面那8吨堆得像小山似的矿渣终于变成了此刻她面前器皿中的这一小点液体。
居里夫人满怀期望地等待着,等待着这些液体结成一小块晶体(镭)的时刻。
可是等啊等啊,半小时、一小时过去了,原本激动不已的她感觉越来越沉重——玻璃器皿中的液体,她4年来的汗水和8吨沥青矿渣的最后结果,居然只是一小团污迹!夜深人静的时候,疲倦至极又失望之至的居里夫人回到了家,她躺在床上,无论如何都不能入睡,她不甘心,她想找出自己失败的原因。
“只要能找出自己为什么失败,我就不会对失败这么在意了。
可是到底为什么呢?为什么它只是一团污迹,而不是一小块白色或无色的晶体呢?那才是我想要的镭啊!”居里夫人一边想,一边自言自语着。
忽然她眼睛一亮:既然谁都没有见过镭,凭什么自己这么肯定镭是白色或无色的晶体呢?没准儿,那一小团“污迹”正是自己最想要的东西啊!想到这里,居里夫人翻身下床,以最快的速度朝实验室跑去。
居里夫人和镭的故事

居里夫人和镭的故事居里夫人(Marie Curie)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她因在放射性方面的研究成果而被誉为“放射性之母”。
她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发现了两种元素,即钋和镭。
本文将介绍关于居里夫人和镭的故事。
早年生活居里夫人于1867年在波兰华沙生于一个贫苦家庭,由于无法接受高等教育,她只能作为老师的助手来赚取生计。
后来,她前往巴黎,在索邦大学学习物理学和化学,并在那里遇到了她的未来丈夫,皮埃尔·居里。
发现镭皮埃尔和居里夫人在工作中发现了镭。
他们在自己有限的实验室中,对数百千克的矿物样品进行了分离、提纯和纯化。
在那个时代,很多人并不相信这种看上去干净、透明的物质,理由是这种物质对身体的危害依然未知。
由于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对这种神秘物质的深入了解,他们开始研究器官乃至身体的影响。
难点是,他们不知道该如何纯化镭。
他们使用了许多方法,最后发现钨在透射时会吸收镭。
因此,他们将大量的镭放置在钨周围,通过反复的提取和分离,最终获得了纯的镭。
这项研究对医学的贡献巨大。
居里夫人的一个发现是,放射性物质能够杀死癌细胞和病菌。
她最显著的发现之一是,她使用镭治疗伤员。
她收到了许多来自参战国家的信件,许多人都觉得她的发现拯救了他们的生命。
受到的影响尽管她成为了女性科学家的榜样,但她在当时的社会并不为人所接受。
她甚至因为是一个女性,而被阻止进入法兰西学术院(Académie des Sciences)。
尽管有一些人对居里夫人和她的研究持怀疑态度,但人们开始意识到,放射性物质既可能带来好处,也可能带来危险。
这项研究也引起了其他科学家的兴趣,许多人开始研究放射性元素。
总结居里夫人是一个伟大的女性科学家,她的研究带来了许多创新,并对世界的健康产生了深远影响。
她的故事证明,女性可以成为优秀的科学家,不应因性别而受到限制。
居里夫人与镭的发现

玛丽娅·斯可罗多夫斯卡娅,即著名的居里夫人,被誉为镭的母亲她1867年11月7日诞生于俄国沙皇侵略者统治下的波兰首都华沙沙父亲是华沙高等学校的物理学教授,使她从小就对科学实验发生了兴趣。
1891年,她到巴黎继续深造,获得了两个硕士学位学业完成后,她本打算返回祖国为受奴役的波兰人民服务,但是,与法国年轻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的相识,改变了她的计划,1895年她与皮埃尔结婚,1897年生了一个女儿,一个未来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居里夫人注意到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的研究工作,自从伦琴发现X射线之后,贝克勒尔在检查一种稀有矿物质铀盐时,又发现了一种铀射线,朋友们都叫它贝克勒尔射线。
贝克勒尔发现的射线,引起了居里夫人极大兴趣,射线放射出来的力量是从哪里来的?居里夫人看到当时欧洲所有的实验室还没有人对铀射线进行过深刻研究,于是决心闯进这个领域。
理化学校校长经过皮埃尔多次请求,才允许居里夫人使用一间潮湿的小屋作理化实验,在摄氏6度的室温里,她完全投入到铀盐的研究中去了。
一天,居里夫人想到,矿物是否有放射性?在皮埃尔的帮助下,她连续几天测定能够收集到的所有矿物她发现一种沥青铀矿的放射性强度比预计的强度大得多。
经过仔细的研究,居里夫人不得不承认,用这些沥青铀矿中铀和钍的含量,绝不能解释她观察到的放射性的强度。
这种反常的而且过强的放射性是哪里来的?只能有一种解释:这些沥青矿物中含有一种少量的比铀和钍的放射性作用强得多的新元素居里夫人在以前所做的试验中,已经检查过当时所有已知的元素了居里夫人断定,这是一种人类还不知道的新元素,她要找到它!居里夫人的发现吸引了皮埃尔的注意,居里夫妇一起向未知元素进军。
在潮湿的工作室里,经过居里夫妇的合力攻关,1898年7月,他们宣布发现了这种新元素,它比纯铀放射性要强400倍为了纪念居里夫人的祖国波兰,新元素被命名为钋(波兰的意思)。
1898年12月,居里夫妇又根据实验事实宣布,他们又发现了第二种放射性元素,这种新元素的放射性比钋还强他们把这种新元素命名为镭。
居里夫人发现镭的故事简短概括 居里夫人发现镭的故事感悟

居里夫人发现镭的故事简短概括居里夫人发现镭的故事感悟我们难道读了个假居里夫人吗?她和丈夫发现了比铀放射性强100倍的放射性元素“镭”,获得了诺贝尔奖。
实际上镭是她最先发现的,而诺贝尔奖提名里却没有她,最后还是丈夫皮埃尔·居里为她争取来的。
她和丈夫为了科研,有一段令人羡慕的科研爱情,曾两度摘得诺贝尔奖的桂冠。
可是居里夫人的丈夫很早就死了,居里夫人因为一段新恋情差点被赶出法国。
她却为法国做了五件事,让法国人刮目相看,终于为她平反。
01玛丽·斯克沃多夫斯卡出生于波兰一个教师家庭。
22岁的玛丽和朋友到了一家农业博物馆的实验基地,这里有趣的物理和化学实验,在她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科研的种子。
她24岁时,在姐姐的帮助下,成功考入巴黎大学物理系。
玛丽学习很刻苦,每天她会早早来到教室,坐在第一排离老师最近的位置。
在大学期间的她承包了所有奖学金,常令同学羡慕,老师惊异。
29岁那年,玛丽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了巴黎理化学校的职称考试,获得了留校任教的资格。
但是玛丽的梦想一直是进研究室工作。
在一位老乡的介绍下,她进入了皮埃尔·居里的研究室,并和35岁已经盛名在外的皮埃尔·居里相识。
初识后,两人都互生好感,皮埃尔经常送玛丽书,跟她探讨科研问题。
一番相处下来,玛丽很敬仰皮埃尔·居里的科研热情,皮埃尔·居里也佩服玛丽对于科研的执着。
颇有相见恨晚之感。
在相识一年后,27岁的玛丽和36岁的皮埃尔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从此玛丽被称为“居里夫人”,加入了法国籍。
婚后,她们买了两辆自行车,骑行去度蜜月。
新婚后的居里夫妇骑自行车去旅行皮埃尔·居里得知妻子在研究放射性物质,于是帮她改良了仪器,并加入了她的实验。
两年后,居里夫妇宣布,他们发现了放射性很强的物质——“镭”。
这个宣布发布后,科学界顿时炸锅了。
大家让居里夫人夫妇拿出镭,一饱眼福。
可是此时居里夫人也只是发现,并没有提炼出纯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里夫人与镭的发现
玛丽娅·斯可罗多夫斯卡娅,即著名的居里夫人,被誉为镭的母亲她1867年11月7日诞生于俄国沙皇侵略者统治下的波兰首都华沙沙父亲是华沙高等学校的物理学教授,使她从小就对科学实验发生了兴趣。
1891年,她到巴黎继续深造,获得了两个硕士学位学业完成后,她本打算返回祖国为受奴役的波兰人民服务,但是,与法国年轻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的相识,改变了她的计划,1895年她与皮埃尔结婚,1897年生了一个女儿,一个未来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居里夫人注意到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的研究工作,自从伦琴发现X射线之后,贝克勒尔在检查一种稀有矿物质铀盐时,又发现了一种铀射线,朋友们都叫它贝克勒尔射线。
贝克勒尔发现的射线,引起了居里夫人极大兴趣,射线放射出来的力量是从哪里来的?居里夫人看到当时欧洲所有的实验室还没有人对铀射线进行过深刻研究,于是决心闯进这个领域。
理化学校校长经过皮埃尔多次请求,才允许居里夫人使用一间潮湿的小屋作理化实验,在摄氏6度的室温里,她完全投入到铀盐的研究中去了。
一天,居里夫人想到,矿物是否有放射性?在皮埃尔的帮助下,她连续几天测定能够收集到的所有矿物她发现一种沥青铀矿的放射性强度比预计的强度大得多。
经过仔细的研究,居里夫人不得不承认,用这些沥青铀矿中铀和钍的含量,绝不能解释她观
察到的放射性的强度。
这种反常的而且过强的放射性是哪里来的?只能有一种解释:这些沥青矿物中含有一种少量的比铀和钍的放射性作用强得多的新元素居里夫人在以前所做的试验中,已经检查过当时所有已知的元素了居里夫人断定,这是一种人类还不知道的新元素,她要找到它!
居里夫人的发现吸引了皮埃尔的注意,居里夫妇一起向未知元素进军。
在潮湿的工作室里,经过居里夫妇的合力攻关,1898年7月,他们宣布发现了这种新元素,它比纯铀放射性要强400倍为了纪念居里夫人的祖国波兰,新元素被命名为钋(波兰的意思)。
1898年12月,居里夫妇又根据实验事实宣布,他们又发现了第二种放射性元素,这种新元素的放射性比钋还强他们把这种新元素命名为镭。
可是,当时谁也不能确认他们的发现,因为按化学界的传统,一个科学家在宣布他发现新元素的时候,必须拿到实物,并精确地测定出它的原子量,而居里夫人的报告中却没有钋和镭的原子量,手头也没有镭的样品。
居里夫妇决定拿出实物来证明,当时藏有钋和镭的沥青铀矿,是一种很昂贵的矿物,主要产在波希米亚的圣约阿希母斯塔尔矿,人们炼制这种矿物,从中提取制造彩色玻璃用的铀盐对于生活十分清贫的居里夫妇来说,哪有钱来支付这件工作所必需的费用呢?他们的智慧补足了财力,他们预料,提出铀之后,矿物里所含的新放射性元素一定还存在,那么一定能从提炼铀盐后的矿物残渣
中找到它们。
经过无数次的周折,奥地利政府决定馈赠一吨废矿渣给居里夫妇,并答应若他们将来还需要大量的矿渣,可以在最优惠的条件下供应。
居里夫妇的实验室条件极差,夏天,因为顶棚是玻璃的,里面被太阳晒得像一个烤箱;冬天,又冷得人都快冻僵了居里夫妇克服了人们难以想像的困难,为了提炼镭,他们辛勤地奋斗着居里夫人立即投入提取实验,她每次把20多公斤的废矿渣放入冶炼锅熔化,连续几小时不停地用一根粗大的铁棍搅动沸腾的材料,而后从中提取仅含百万分之一的微量物质。
他们从1898年一直工作到1902年,经过几万次的提炼,处理了几十吨矿石残渣,终于得到0.l克的镭盐,测定出了它的原子量是225。
镭宣告诞
生了!
居里夫妇证实了镭元素的存在,使全世界都开始关注放射性现象镭的发现在科学界爆发了一次真正的革命
居里夫人以(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为题,完成了她的博士论文1903年,居里夫人获得巴黎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共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继镭的发现之后,另一些新的放射性元素如锕等也相继被发现,探讨放射性现象的规律以及放射性的本质成为科学界的首要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