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奋斗的故事
居里夫人的故事推荐

居里夫人的故事推荐1. 讲讲居里夫人的小故事一、居里夫人对时间很看重,她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1895年,居里夫人和比埃尔•居里结婚时,新房里只有两把椅子,正好两人各一把。
比埃尔•居里觉得椅子太少,建议多添几把,以免客人来了没地方坐,居里夫人却说:“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来就不走啦。
为了多一点时间搞研究,还是算了吧。
”2.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成立,居里夫人回国参加成立仪式。
许多名人聚集在她周围。
仪式即将开始时,居里夫人突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吻了她的脸颊,亲自把她推上了主席台。
这位老妇人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
在场的人都被这感人的一幕感动了,热烈鼓掌,老人流下了眼泪。
三、居里夫人读书非常专注。
一次,小伙伴们在她伏案读书的时候,悄悄地在她的座位背后垒起了一座椅子塔: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25分钟过去了,居里夫人还没有发觉,仍在聚精会神地读书。
4.居里夫人的真名是马涅,马涅来到了巴黎大学理学院,开始了她向往已久的大学生活。
虽然住在姐姐家很舒服,但是因为姐姐家的病人和客人太多,影响了学习,曼雅说服姐姐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住。
她学习如此努力,以至于忘记了照顾自己的健康。
一天,她晕倒了。
姐夫过来仔细检查她,问她吃了什么。
她第一天晚饭只吃了一把萝卜和半磅樱桃,一直学习到凌晨3点。
姐夫把她接回家,在姐姐一家的精心照顾下,她康复了。
就这样,曼雅努力学习了两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物理学学士学位;第二年,她以第二名的成绩获得了数学学士学位。
五、从1913年起,居里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万法郎,但她照样“吝啬”。
她每次从国外回来,总要带回一些宴会上的菜单,因为这些菜单都是很厚很好的纸片,在背面写字很方便。
难怪有人说居里夫人一直到死都“像一个匆忙的贫穷妇人”。
一次,一位美国记者去拜访居里夫人。
他走到村里一个渔民家门口,向一个赤脚坐在门口石板上的女人打听居里夫人的住处。
书籍居里夫人的故事

书籍居里夫人的故事《书籍居里夫人的故事》咱来说说居里夫人的故事。
居里夫人,那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她叫玛丽·居里,出生在波兰华沙一个教师家庭。
小时候的她,就特别爱学习,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
可那时候波兰被俄国占领着,玛丽上学可不容易。
但她没有放弃,总是想尽办法找书看,找知识学。
后来,为了能继续深造,她去了巴黎。
在巴黎,生活条件艰苦极了。
她住在一个又小又破的房间里,冬天冷得要命,夏天热得难受。
可她不在乎,一门心思都在学习上。
终于,她的努力有了回报。
她和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发现了一种新的元素——镭。
这发现可不得了,让整个科学界都轰动了。
发现镭的过程那叫一个艰难。
他们要从成吨的铀矿石中一点点提取镭,工作又累又脏。
但居里夫人从来没叫过苦,没喊过累。
她的成就不仅仅是科学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她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只要肯努力,啥困难都能克服。
她的故事一直激励着我们。
让我们知道,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坚持下去,都要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奋斗。
《书籍居里夫人的故事》今天想跟大家唠唠居里夫人的故事。
居里夫人,这名字大家都熟悉吧?她是个特别牛的女性。
玛丽·居里从小就聪明伶俐,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她的家庭虽然不富裕,但充满了爱和知识的氛围。
后来,为了追求科学梦想,她远走他乡,去到法国巴黎求学。
那日子过得相当艰苦,吃不好,睡不好,可她心里就想着学习,想着搞研究。
在研究的道路上,她遇到了皮埃尔·居里,两人志同道合,一起埋头苦干。
他们发现镭的那段经历,真的太让人佩服了。
成天待在实验室里,面对那些复杂的仪器和材料,一点点地探索,一点点地尝试。
居里夫人不怕失败,不怕困难。
就算旁人不理解,不支持,她也坚信自己的研究是有价值的。
最终,他们成功了!这个发现改变了世界,也让居里夫人的名字永远留在了科学的史册上。
她的故事让我们明白,成功不是随随便便来的,得有决心,有毅力,还得有一颗不怕困难的心。
咱们也得像她一样,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怕吃苦,不怕受累,总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书籍居里夫人的故事》咱们来聊聊居里夫人的那些事儿。
居里夫人素材作文素材(精选8篇)

居里夫人素材作文素材(精选8篇)居里夫人素材作文素材篇1在暑假的最后时光,我阅读一本名叫《居里夫人传》的传记。
深受感慨。
居里夫人是有史以来唯一赢得两次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
原籍波兰,因研究放射性元素镭的发现,居里夫人可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研究。
为了从9000千克沥青,矿渣中提练出镭,居里夫人整整奋斗了45个月的艰苦劳动。
每天都不停止地搅拌,穿着沾满灰尘的工作服,烟熏得眼泪直流,而且是在一个十分简陋的实验室里。
作为一个妇女,着是一个多么繁重,多么艰难的劳动!她既是闻名世界的科学家,又是普通的工人,还是家庭主妇,两个孩子的母亲。
固然,居里夫人发现了镭,这是伟大的贡献。
但更伟大的,却是她放弃了专利所带来的财富,让镭提早为人类造福。
实验室是她的家,一克镭是居里夫人与丈夫的结晶。
她虽是著名的科学家,但仍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
她的精神是显而易见的,是伟大的`,是人人都值得学习的!在居里夫人的传记里没有浪费的日子,只有严正的生活;没有享乐的怠忽,只有英勇的奋斗;没有奸诈的结构,只有和谐亲爱的空气;没有丑恶的画面,只有纯洁的灵魂--这是最枯燥的科学家的传记;同时,也是最动人的一个女英雄的故事。
《居里夫人传》使我体会到:要取得好成绩,是不容易的,必须付出百分之百的艰苦努力。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定要时刻准备着!居里夫人素材作文素材篇2对于居里夫人,想必大家都一定不会陌生,她可是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她所取得的科学成就在世界历史上是很伟大的。
今天我就来谈谈我心目中的居里夫人。
我心中的居里夫人是非常勤奋的。
居里夫人在得知有了发射性的时候,不随风逐浪而逝,努力思考其他物质到底有没有放射性!别人摸瓜居里夫人顺藤,硬是要把真正的真理给找出来,从居里夫人不怕辛苦,只为坚持真理,为真正的答案寻找着,总是很勤奋的寻找;居里夫人工作的时候从来是低着头,什么也不管,甚至忘了吃、忘了喝、忘了睡,夜以继日的工作着。
居里夫人的故事600字

居里夫人的故事600字作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女科学家之一,居里夫人的故事可以说是一部充满了勇气、探索和奋斗的传奇。
她在科学研究、社会活动和人生道路上都创造出了不朽的成就,成为了科学家、人道主义者和女性权益的倡导者。
居里夫人(Marie Curie)的出生地点在波兰华沙,名字叫做玛丽·斯克沃多夫斯卡(Maria Sklodowska),在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具有民族自豪感且反对沙俄侵略的家庭中长大。
她自小就表现出了非常聪明、好学和有探究精神的性格,于是开始展现出卓越的学术才华。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居里夫人开始研究放射性物质的特性,并最终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位获得两个诺贝尔奖的女性。
居里夫人的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她的放射性物质研究。
她花费了数年的时间在这个领域进行研究,艰苦地探究着这些神秘的物质。
她甚至要亲自进行实验,直接接触这些放射性物质,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工作。
尽管如此,她依然坚定而执着地坚持着自己的研究方向,不惜损失自己的健康,最终成功地从钴矿中发现并单独分离出了一种元素——铀。
居里夫人每天都在实验室里工作,探索着放射性物质的性质,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镭。
在这个发现之后,她与丈夫皮埃尔·居里开始进一步研究镭的性质,最终成功地将镭从其矿物中提取出来,并确定了它的化学性质。
这个发现颠覆了当时的科学界,引起了全球的震动,居里夫人也因此荣获了她的第一个诺贝尔奖项。
在研究镭的过程中,居里夫人也遭受了巨大的困难。
她需要使用许多极其昂贵和稀有的仪器和化学试剂,但是她却没有任何财力去购买这些东西。
因此,她被迫向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求助,以期得到他们的支持。
他们的支持亦是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奖的一个原因。
更重要的是她的奉献精神与通过付出金钱来获得实验用品不同, 能更多的启发科研人员、学生努力探究事物。
除了对科学的贡献,居里夫人对于女性权益的捍卫也是另一个值得称赞的方面。
当时,女性在科学界的地位非常低,甚至不能在大学里担任正式的教育职位。
居里夫人的小故事

居里夫人的小故事居里夫人,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
她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也是第一个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女性。
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的故事也一直激励着世人。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居里夫人的小故事。
居里夫人的故事始于波兰的一个小镇。
她出生在一个教育家庭,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
她对科学的兴趣让她决定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尽管当时女性从事科学研究并不被社会看好。
然而,她并没有被这些困难阻挡,她努力学习,最终获得了物理学和数学双学位。
居里夫人的故事中,最让人称道的就是她对放射性的研究。
她和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发现了镭元素,并因此获得了第一个诺贝尔奖。
然而,科学研究的道路并不平坦,居里夫人在放射性研究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她的健康受到了严重影响,但她依然坚持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不停前行。
居里夫人的故事还体现在她对教育的热爱上。
她一直致力于推动女性参与科学研究,她在巴黎成立了第一个放射学研究所,为女性科学家提供了一个学习和研究的平台。
她的努力为当时的女性科学家们打开了一扇大门,也为后来的女性科学家们树立了榜样。
居里夫人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荣耀,她的故事激励着世人。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够创造出不朽的伟业。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科学无国界,只要有才华和勇气,就能够超越一切困难,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居里夫人的小故事,让我们深受感动,也让我们对科学充满了敬畏。
她的一生,不仅是她个人的传奇,更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启示。
愿我们都能像居里夫人一样,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为科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因为,正是这样的人,才能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居里夫人和镭的故事

玛丽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刻苦,对学习有着强烈
的兴趣和特殊的爱好,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学习的
机会,处处表现顽强的进取精神。从上小学开始, 她每门功课都考第一。15岁时,就以获得金奖章 的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她的父亲早先曾在圣彼
得堡大学攻读过物理学,父亲对科学知识如饥似
渴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也深深地薰陶着小玛
程是在简陋的条件下完成的。居里夫妇拒绝为他 们的任何发现申专利,为的是让每个人都能自由 地利用他们的发现。他们把诺贝尔奖金和其奖金 都用到了以后的研究中去了。他们研究工作的杰 出应用之一就是应用放射性治疗癌症。
因此为了纪念居里夫人(玛丽娅·斯可罗多夫斯 卡娅)和皮埃尔·居里就把放射源单位写成居里。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居里夫人用X-射
线设备装备了救护车,并将其开到了前线。国际
红十字会任命她为放射学救护部门的领导。在她 女儿依伦(Irene Curie)和克莱因(Martha Klein)的
协助下,居里夫人在镭研究所为部队医院的医生 和护理员开了一门课,教他们如何使用X-射线这 项新技术。20世纪20年代末期,居里夫人的健康
居里夫人受过高等化学教育,具有丰富的化学知
识。她在研究铀盐矿石时想到,没有什么理由可 以证明铀是惟一能发射射线的化学元素。她根据 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排列的元素,逐一进行测 定,很快发现含钍元素的化合物,也能自动发出 射线,与铀射线相似,强度也相像。居里夫人认 识到这种现象绝不只是铀的特性,必须给它起一 个新名称。居里夫人提议叫它“放射性”,铀、 钍等有这种特殊“放射”功能的物质,叫作“放 射性元素”。
对大量能够收集到的矿物进行测定之后,居里夫
人发现一种沥青铀矿的放射性强度比预计的强度 大得多。 经过仔细的研究后发现,这些沥青铀
居里夫人的成长经历

居里夫人的成长经历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
下面来听听她的成长故事吧!居里夫人是在波兰出生、长大的。
那时的波兰正处在俄罗斯的统治之下,玛丽从小就尝够了做亡国奴的滋味,她私下里接受了许多抵抗侵略的思想,从心底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她发誓要为了祖国的解放而学习。
在玛丽很小的时候她妈妈就去世了,父亲因为亡国失去了工作,仅靠以前的一点积蓄和在家给别的孩子上课挣点钱养活她们,家里的生活非常艰苦。
艰苦的环境磨炼了玛丽姐妹的意志,在学校里,他们都是最优秀的学生,深受老师喜爱。
玛丽中学毕业了,由于才学出众,她获得了金质奖章。
可是她却不能继续上学了,因为沙俄统治下的波兰,大学里面是不收女学生的,到巴黎上学,家里又拿不出那么多钱。
要知道,同样获金质奖章毕业的姐姐已在家呆3年了,去巴黎上学的愿望还没有实现。
玛丽回到了家里,父亲因供不起女儿上学伤心地落下了泪,玛丽一边劝父亲,一边想着办法。
她和姐姐商量先由她做家教,供姐姐读书,姐姐毕业后有了工作就可以供她读书了。
就这样,姐姐拿着全家人凑起的钱迈向了巴黎,玛丽一边学习一边挣钱,终于在1891年也进入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
玛丽到巴黎后,先是住在姐姐家,因为姐姐家离校较远,为了节省时间且有一个更为安静的学习环境,玛丽搬到了学校附近的一间小阁楼上。
阁楼条件相当艰苦,冬天又无法取暖,玛丽常常被冻醒,她不得不起来,把所有的衣物都盖在身上,有时甚至把凳子压在身上增加重量。
玛丽生活极其简单,每天仅以几片面包充饥,有几次连这也忘了,正在读书,突然昏倒,多亏同学发现通知了姐姐。
玛丽的姐姐为此操透了心,玛丽自己却为这事发笑了。
所有的艰苦条件,丝毫没有影响玛丽的学习。
她每天总是早早地第一个来到教室里在前排座位上坐下来,认真听老师讲课,晚上10点钟图书馆的灯熄灭了,她才依依不舍地离去,回到自己的小屋,煤油灯又常常是亮到了夜里两三点钟。
居里夫人的故事名人事迹5篇

居里夫人的故事名人事迹5篇居里夫人的故事名人事迹篇11903年11月的一天,英国伦敦皇家学会把该会的最高奖赏——戴维奖章,挂在一对年轻夫妇的胸前,以表彰他们为人类发现了一种极其珍贵的放射性元素——镭。
这对年轻夫妇,就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居里夫妇——彼埃尔·居里和他的夫人居里夫人。
夫妇两人望着纷纷前来祝贺的人们,同时流出了热泪。
人们只知道发现这种稀有元素的意义,可有谁知道他们付出多少艰辛的劳动。
尤其是居里夫人,她不仅是镭元素的主要发现者,更主要的是,她有着别人没有的艰难的历程。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出生在波兰,原名叫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
少年的玛丽,虽然家境贫寒,但十分好学,16岁那年,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华沙女子中学,并获得金质奖章。
但那时的波兰,已被俄、普、奥三国瓜分,波兰女子没有上大学的权利。
家境贫困,又无力到国外求学,因此只好到乡下当了5年家庭教师。
在此期间,她省吃节用,积了一点钱准备到国外求学。
1891年的冬天,这个年轻波兰女青年只身踏上了去巴黎的旅途。
虽然这时天气很冷,但这位女青年的胸中,蕴含着一股渴望的烈火,因为,她马上要到著名的巴黎大学学习,这是她多年梦寐以求和为之奋斗的理想。
现在,她的理想就要变为现实,怎么能不激动呢!进入巴黎大学理学院之后,这位贫穷的波兰姑娘每天上课来得很早,总是坐在教室的第一排,全神贯注地倾听教授讲解。
下课之后,除吃饭之外,不是到实验室搞实验,就是到图书馆读书。
很快,便成为全班中最优秀的学生,备受教师的重视和同学的尊敬。
在生活上,玛丽因经济拮据,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
她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又小又矮的阁楼,忍受着夏天的闷热和冬天的寒冷。
为了挤时间学习,常常几天不做饭,只吃现成的涂上黄油的面包。
晚上为了节省灯油,就到附近图书馆看书,一直到图书馆关门后,才回家点起小煤油灯,伏案学习直到凌晨两三点钟才去休息。
由于长期劳累,再加上营养不良,玛丽得了贫血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里夫人奋斗的故事
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
有很多关于居里夫人的事迹都被写成了故事,而这些故事也跟她
的美名一样流传于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居里夫人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居里夫人的故事一:居里夫人的成长故事居里夫人是在波兰出生、长大的。
那时的波兰正处在俄罗斯的统治之下,玛丽从小就尝够了做亡国奴的滋味,她私下里接受了许多抵抗侵略的思想,从心底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她发誓要为了祖国的解放而学习。
在玛丽很小的时候她妈妈就去世了,父亲因为亡国失去了工作,仅靠以前的一点积蓄和在家给别的孩子上课挣点钱养活她们,家里的生活非常艰苦。
艰苦的环境磨炼了玛丽姐妹的意志,在学校里,他们都是最优秀的学生,深受老师喜爱。
玛丽中学毕业了,由于才学出众,她获得了金质奖章。
可是她却
不能继续上学了,因为沙俄统治下的波兰,大学里面是不收女学生的,到巴黎上学,家里又拿不出那么多钱。
要知道,同样获金质奖章毕业的姐姐已在家呆3年了,去巴黎上学的愿望还没有实现。
玛丽回到了家里,父亲因供不起女儿上学伤心地落下了泪,玛丽一边劝父亲,一边想着办法。
她和姐姐商量先由她做家教,供姐姐读书,姐姐毕业后有了工作就可以供她读书了。
就这样,姐姐拿着全家人凑起的钱迈向了巴黎,玛丽一边学习一边挣钱,终于在1891年也进入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
1
玛丽到巴黎后,先是住在姐姐家,因为姐姐家离校较远,为了节省时间且有一个更为安静的学习环境,玛丽搬到了学校附近的一间小阁楼上。
阁楼条件相当艰苦,冬天又无法取暖,玛丽常常被冻醒,她不得不起来,把所有的衣物都盖在身上,有时甚至把凳子压在身上增加重量。
玛丽生活极其简单,每天仅以几片面包充饥,有几次连这也忘了,正在读书,突然昏倒,多亏同学发现通知了姐姐。
玛丽的姐姐为此操透了心,玛丽自己却为这事发笑了。
所有的艰苦条件,丝毫没有影响玛丽的学习。
她每天总是早早地第一个来到教室里在前排座位上坐下来,认真听老师讲课,晚上10点钟图书馆的灯熄灭了,她才依依不舍地离去,回到自己的小屋,煤油灯又常常是亮到了夜里两三点钟。
短短的两年,她连续获得物理学和数学两个硕士学位,这个穿着破旧毛衣、脸色苍白的女孩于1893年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巴黎大学毕业了。
玛丽没有因成绩优异而满足,她要再接再励,继续攻读,摘取人类历史上第一顶属于女性的博士桂冠。
就在这时,玛丽遇见了法国优秀的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共同的理想,两人走到了一块,他们相爱并且结合,成为人类科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他们从朋友那儿借来一间破旧的贮藏室,居里夫人把它打扫了一翻,又用平时积攒的钱购置了一些必需的仪器设备,两人开始了艰苦卓绝的研究。
居里夫妇把凡是能够找到的化学试剂、矿物一一进行了精心的检测,发现沥青铀矿具有明显的放射性,他们判定该矿中含有某种放射性新元素。
居里夫人在简陋的条件下对几十千克的沥青铀矿
进行了一系列的处理,终于找到了这种具有放射性的新元素,玛丽用她的祖国的名字命名了这种新元素,这就是“钋”。
“钋”找到了,居里夫妇却没止步,因为在提炼“钋”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分离出的钡化合物具有更为强烈的放射性,据分析这是又一种未知的放射性元素。
他们把这种元素称为镭。
居里夫妇向世界公开了这一发现,因为没有人亲眼看见过镭,许多人对这一发现持怀疑态度。
为了证实镭的存在,居里夫妇投入了更加艰苦的奋斗,他们要提炼出镭来。
没有实验工厂,他们向朋友借了一间破木棚作工厂;没有资金购买贵重的沥青铀矿,他们买来了廉价的废矿渣。
居里夫人穿着一身油污的工作服,不停地出入院子和屋子之间,她时而在院子里加煤烧火、熔炼矿渣,时而在屋里结晶浓缩物,20多公斤重的容器居里夫人不断的要搬进搬出。
无论严寒还是酷暑,居里夫妇没日没夜地干着,几万次的提炼,整整4年的奋斗,1902年,他们梦寐以求的镭盐终于被分离出来了。
1903年,居里夫人获得了历史上第一个女博士学位。
同年,他
们夫妻又荣获诺贝尔奖。
居里夫人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个女性,她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成长,她的名字被亿万人传颂着。
居里夫人的故事二:居里夫人尊师的故事 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立,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落成典礼。
许多著名的人物都拥在他的周围。
典礼就在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忽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的老妇人面前,深情的亲吻了她的双颊,亲自推他走上了主席台,这位老妇人就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在场的人都被感动了,都热烈的鼓掌,老人也留下了眼泪。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的,当他成为一名科学家之后,仍旧没有忘记曾经传授给她知识的老师。
居里夫人的故事三:居里夫人学习的故事几十年前,波兰有个叫
玛妮雅的小姑娘,学习非常专心。
不管周围怎么吵闹,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
一次,玛妮雅在做功课,她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
舞、做游戏。
玛妮雅就像没看见一样,在一旁专心地看书。
姐姐和同学想试探她一下。
她们悄悄地在玛妮雅身后搭起几张凳子,只要玛妮雅一动,凳子就会倒下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玛妮雅读完了一本书,凳子仍然竖在那儿。
从此姐姐和同学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玛妮雅一样专心读书,认真学习。
玛妮雅长大以后,成为一个伟大的的科学家。
她就是居里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