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学习笔记
劳动合同法条例笔记

劳动合同法条例笔记
在劳动合同法颁布后,对于雇主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定。
下面就是一些关于劳动合同法的主要内容的笔记:
第一章总则
•劳动合同法的目的是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
•劳动合同法适用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建立、变更、终止劳动关系的行为。
•雇主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遵循公平、自愿、平等和协商一致的原则。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
•劳动合同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等。
•雇主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支付方式和支付时间应当符合国家规定。
•劳动合同的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两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
•双方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劳动者应当努力工作,维护用人单位的利益。
•雇主应当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确保劳动者的人身权益。
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劳动合同可以协商一致解除,也可以根据法律规定解除。
•劳动合同终止后,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相应的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终止后,双方应当解除劳动关系,离开工作岗位。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法律依据,也有助于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与公平。
希望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能够遵守法律规定,共同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
公基之劳动合同法(粉笔讲义笔记)

公基之劳动合同法(粉笔讲义笔记)【解析】三个环节:(1)签订前:识别劳动合同中的坑。
(2)履行中:劳动者权益知多少。
(3)解除后:维权的正确打开方式。
01 合同签订前——如何识别劳动合同的陷阱一、劳动合同订立的基本规定1.订立形式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2.劳动关系的建立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3.订立要求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解析】1.订立形式: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这是法律原则性规定。
一般情况下到企业上班,如果订立口头劳动合同则说明该企业不靠谱。
例外:非全日制用工的情况,可以采用口头形式,比如张三每天早上到肯德基做薯条、汉堡、冰淇淋,可以采用口头形式。
2.劳动关系的建立: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比如应届毕业生存在提前签约的情况,5月与单位签合同,7月才正式上班,此时劳动关系从用工上班起开始计算。
再如张三是应届毕业生,4月1日实习,5月1日签订劳动合同,8月1日正式入职,此时劳动关系从8月1日建立。
3.订立要求: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比如张三入职后因为体检报告没有出来,入职工作后未签订合同,等了15天体检报告出来后,单位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这不违法。
未按规定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后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解析】1.从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是缓冲期,在缓冲期内的任何一天签订劳动合同都可以。
如果一个月之后还未订立劳动合同,此时从第二个月开始,每满一个月单位支付两倍工资作为惩罚;违法的状态一直持续了满一年,此时就推定单位与劳动者建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只有开始的起点,没有结束的终点,单位不能以合同到期为由解除合同。
劳动合同法学习笔记

劳动合同法学习笔记一、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和要素1. 劳动合同的概念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基于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约定劳动关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双方劳动关系的合同。
劳动合同法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维护用人单位的合法利益而设立的。
2. 劳动合同的要素劳动合同的要素包括:(1) 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2) 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应当明确约定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条件等;(3) 劳动合同的形式:劳动合同可以是口头或书面形式,书面劳动合同更有利于维护双方权益。
二、劳动合同的签订与解除1. 劳动合同的签订(1) 自愿原则:劳动合同的签订应当基于劳动者的自愿,不得强迫或欺骗;(2) 平等原则:劳动合同的签订应当平等对待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不得歧视;(3) 协商一致原则:劳动合同的签订应当经过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4) 书面形式原则:劳动合同的签订应当尽量采用书面形式,有利于维护双方权益。
2. 劳动合同的解除(1) 解除原因:劳动合同可以因双方协商一致、达到合同约定的终止条件、一方提前通知解除等原因解除;(2) 解除程序:劳动合同的解除应当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不得擅自解除;(3) 赔偿责任:违反劳动合同解除规定的一方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如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等。
三、劳动合同的权利和义务1. 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1) 劳动保护权益:劳动者享有工资报酬、劳动安全、休假休息、社会保险等权益,并应履行工作职责;(2) 保守商业秘密:劳动者需要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不得泄露给第三方;(3) 勤勉尽责:劳动者要按照所约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认真履行工作职责;(4) 合法权益维护:劳动者享有通过法律途径维权的权利,如申请劳动仲裁、提起劳动诉讼等。
2. 用人单位的权利与义务(1) 工资支付义务: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2) 提供工作条件: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相应的工作条件,如工作场所、工作设备等;(3) 维护劳动安全:用人单位应当确保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4) 不得歧视劳动者:用人单位不得以性别、种族、宗教、残疾等原因歧视劳动者。
劳动合同法重要知识点

劳动合同法重要知识点一、劳动合同的订立1.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约定关于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假等方面的书面协议。
2.劳动合同应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地点、劳动保护和劳动安全等相关条款。
3.劳动合同可以通过书面、口头、电子邮件等形式订立,但必须确认双方真实意愿。
二、劳动合同的期限与终止1.劳动合同的期限一般分为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两种。
固定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可续订一次,累计不得超过10年。
2.劳动合同可以解雇的情况包括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经营不善等情况。
3.劳动合同可以终止的情况包括劳动者提前通知、双方协商一致、劳动合同期满等情况。
三、劳动报酬和工作时间1.劳动报酬应由用人单位按照法定最低工资标准或双方协商的劳动报酬支付给劳动者。
2.劳动报酬应按月支付,并保证支付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标准,加班工资应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支付。
四、劳动保护和劳动安全1.用人单位应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并建立健全的职业卫生、劳动保护制度。
2.用人单位应做好劳动安全教育和培训,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3.劳动者有权利拒绝危险、有害的劳动,以及要求用人单位采取措施保护劳动安全。
五、劳动合同的变更和解除1.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但变更需要以书面形式进行,并保持证据存档。
2.劳动合同变更的情况包括工作岗位、工资待遇等方面的调整。
3.用人单位或劳动者不履行劳动合同义务的,对方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六、劳动争议的解决1.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
2.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并按照仲裁结果履行义务。
3.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权。
劳动合同法的重要知识点主要涵盖了劳动合同的订立、期限与终止、劳动报酬和工作时间、劳动保护和劳动安全、劳动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劳动争议的解决等方面的内容。
劳动合同笔记

1重点内容: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劳动合同订立的主体;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劳动合同的效力;劳动合同的条款;医疗期;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的经济补偿;劳动调解、劳动仲裁、劳动诉讼;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责任。
2难点内容:劳动合同订立的要求;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医疗期;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以及经济补偿。
3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4(公务员、农民、现役军人、小时工等不适用劳动合同法)5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标准对用人单位处以罚款6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7例外: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9一是协商订立;二是依法订立。
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3.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下述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应当自《劳动合同法》2008年1月1日施行后,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开始计算。
)10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11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每周至少休息1天。
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特殊情形除外)12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5、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劳动合同法律笔记(二)

劳动合同法律笔记(二)1、适用条件不同。
经济补偿金是法定的,违约金是约定的,赔偿金则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由于自己的过错给对方造成损害时所应承担的不利的法律后果。
2、性质不同。
经济补偿金不以过错为条件,没有惩罚性;违约金和赔偿金均以过错为构成要素,具有惩罚性和赔偿性。
3、支付主体不同。
经济补偿金的支付主体只能是用人单位,而违约金的支付只能是劳动者,赔偿金的支付主体可能是用人单位,也可能是劳动者。
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1、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而解除劳动合同;2、劳动者符合随时提出通知解除和不需要事先通知即可解除劳动合同规定情形而解除劳动合同的;3、用人单位符合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规定情形而解除劳动合同的;4、用人单位符合可裁减人员规定而解除劳动合同的;5、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6、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因任务完成而终止的;7、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终止劳动合同的;8、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而终止劳动合同的;9、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其他情形。
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工作一年应得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标准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入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作3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工资平均工资3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劳动合同法》重要知识点整理讲解学习资料

《劳动合同法》重要知识点整理讲解学习资料一、劳动合同的订立1.劳动合同的定义: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劳动关系,确定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2.劳动合同的形式:书面形式是劳动合同的基本要求,但口头合同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也是有效的。
同时,劳动合同可以采用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两种形式。
3.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应包括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工作保护、休假等条款。
4.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可以通过协商一致解除或一方提前通知解除。
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支付劳动者相应的工资、经济补偿和其他权益。
二、劳动报酬和工作时间1.劳动报酬的确定:劳动合同应明确规定劳动报酬的种类和标准,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津贴等。
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劳动报酬。
2.加班和休息:加班工资应按照法定的标准支付,单位可以根据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安排加班,但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每日8小时、每周40小时。
劳动者有权享受休假,单位应保障劳动者休息权益。
三、劳动保护和安全1.工作条件:用人单位应提供合理的工作条件,包括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工作设备、工作用品等。
同时,用人单位应对劳动者进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2.劳动者权益保护:用人单位不得剥夺、限制劳动者的权益,包括工资薪金、社会保险、休假、妇女权益等。
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并按时缴纳相应的社会保险费用。
四、劳动合同的终止1.合同到期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约定期限届满自动终止,可以以书面形式续签。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一方提前通知对方后终止。
2.合同解除:劳动合同可以因为劳动者提出解除、用人单位解除、双方协商解除等原因终止。
解除劳动合同时,应依法支付相应的赔偿或经济补偿。
3.违约责任:劳动合同一方违约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支付赔偿、承担经济损失、赔偿违约金等。
五、争议解决1.劳动争议调解: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劳动争议调解机构进行协商调解,双方可以达成和解协议。
劳动合同法笔记

劳动合同法笔记1. 合同的订立- 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
- 合同应包括但不限于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条款。
2. 合同的类型-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3. 试用期- 试用期的约定不得超过法定期限。
-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4. 劳动报酬- 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 劳动者加班的,用人单位应按照法定标准支付加班费。
5. 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 标准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天,40小时/周。
- 用人单位应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6. 社会保险-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依法参加社会保险。
7. 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与终止- 劳动合同的变更应双方协商一致,并采用书面形式。
-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
8. 违约责任- 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方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9. 劳动争议处理- 劳动争议应首先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仲裁或诉讼。
10. 特别规定- 对于特殊工种或特殊条件下的劳动者,劳动合同应有特别的保护条款。
11. 合同的备案- 劳动合同订立后,用人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将合同文本报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12. 法律效力- 劳动合同一经订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应严格遵守。
13. 合同的续签- 劳动合同期满,双方同意续签的,应重新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14. 合同的解除- 劳动者或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应提前通知对方。
15. 经济补偿-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符合法定条件的,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
16. 保密条款- 劳动合同中可约定保密条款,保护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信息。
17. 培训与服务期- 用人单位提供专项培训的,可约定服务期和违反服务期的违约责任。
18. 竞业限制- 对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可约定竞业限制条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合同法学习笔记
1. 什么是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法是一部针对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的法律。
它规定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以及
解决劳动纠纷的程序和方式。
2. 劳动合同的订立
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包括以下内容:
-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名称、地址;
- 劳动合同的期限;
- 劳动合同的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和工作时间;
- 劳动者的工资、福利待遇和工作保护等权益;
- 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和方式。
劳动合同的订立应当遵循自愿、公平、平等、协商一致的原则。
3. 劳动合同的终止
劳动合同的终止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 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
- 劳动合同期满自动终止;
- 达到劳动合同约定的终止条件;
- 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出解除合同;
- 劳动者因个人原因提出解除合同。
劳动合同终止后,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加班费、
年假等尚未结清的工作报酬。
4. 劳动争议解决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包括以下几种途径:
- 协商解决;
- 劳动争议仲裁;
- 劳动争议诉讼。
劳动争议的解决应当依法公正、及时进行,保障劳动者的合法
权益。
5. 劳动合同法的重要性
劳动合同法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稳定的重要法律。
遵守劳动合同法可以有效防止劳动争议的发生,维护劳动者的合法
权益,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发展。
以上是关于劳动合同法的研究笔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