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神经系统疾病

合集下载

小儿神经系统疾病新进展

小儿神经系统疾病新进展

新进展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基因测序
通过对患儿基因的测序,可以识 别特定基因突变与神经系统疾病 的关联。
脑部成像技术
使用磁共振成像等技术,可以观 察儿童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干细胞研究
干细胞研究为治疗儿童神经系统 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新治疗方法和药物的研发
1基Biblioteka 治疗通过修复或替代有缺陷的基因,治疗儿
小儿神经系统疾病新进展
欢迎各位来到本次小儿神经系统疾病新进展的演讲。我们将带您了解最新的 研究方法和治疗方法,以及它们对患儿和家庭的影响。
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义
神经系统疾病
指影响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和功能的一类疾病。
常见类型
包括脑炎、脑瘫、癫痫、小儿海马硬化和脑膜炎等。
危害和影响
会对儿童的生活质量、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3 希望和展望
新进展为患儿和家庭带来了希望,他们可以看到未来更好的生活。
结论和展望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我们相信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治愈率将会进一步提 高,为患儿和家庭带来更多希望和幸福。
精准药物
2
童神经系统疾病的新方法已经取得突破。
根据患儿的基因变异开发定制的药物,
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3
脑部刺激技术
如深部脑刺激和经颅磁刺激等,有望改 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
新进展对患儿和家庭的影响
1 早期诊断和治疗
新进展使得儿童神经系统疾病能够更早被发现和治疗,提高了治愈率。
2 全面关怀和支持
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使得患儿可以得到更全面的关怀和支持,提高了生活质量。

宝宝常见神经系统疾病

宝宝常见神经系统疾病

宝宝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宝宝是家庭的希望和宝贝,然而,偶尔宝宝可能会面临神经系统疾病的挑战。

这些疾病可能对宝宝的成长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宝宝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并讨论它们的症状、治疗和预防方法。

第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是脑性麻痹。

脑性麻痹是一种导致肌肉和运动的发展障碍的疾病。

它可能由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的大脑损伤引起。

宝宝可能表现出肌肉僵硬、肌肉松弛、不协调的动作和运动障碍等症状。

治疗脑性麻痹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药物治疗。

此外,提供良好的康复环境和关爱也是帮助宝宝应对脑性麻痹的关键。

另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是癫痫。

癫痫是一种大脑异常电活动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导致反复的抽搐和意识丧失。

宝宝可能在突然发作时表现出痉挛、突然倒地、不自主的口吐白沫等症状。

治疗癫痫的方法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管理。

家长应密切观察宝宝的症状并遵循医生的建议,确保宝宝使用所需的药物,并遵循健康生活方式,如规律的作息和饮食习惯。

除了脑性麻痹和癫痫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例如,孤独症是一种在儿童时期出现的神经发育障碍。

它可能导致宝宝在社交互动、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方面存在困难。

治疗孤独症的方法包括行为疗法、语言疗法和药物治疗。

早期干预和家庭支持也对孤独症治疗至关重要。

另外,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也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它可能导致宝宝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控制困难。

治疗ADHD的方法主要包括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和家庭支持。

重要的是,为宝宝提供有组织的环境、制定规律的日程表和建立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在预防神经系统疾病方面,一些基本原则是必要的。

首先,孕期和产后的健康非常重要。

妈妈应该避免吸烟、饮酒和接触有害物质。

其次,宝宝的生活环境应保持干净卫生,避免暴力和意外伤害。

此外,饮食均衡、适当运动和充足的睡眠也对孩子的神经发育至关重要。

总之,宝宝的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当小儿患上神经系统疾病时,及时准确地进行诊断与治疗对于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为家长和医生们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一、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结合患儿的症状、体征、家族史以及一系列的医学检查结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诊断方法:1. 详细病史询问:医生应与家长充分沟通,了解患儿的病史,包括生长发育情况、起病过程、症状表现以及相关的环境因素等。

这能够帮助医生初步判断疾病的类型和可能的病因。

2.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对小儿的神经系统进行细致的体格检查,包括检查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以寻找出现异常的迹象。

3. 实验室检查:医生可以根据需要要求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生化指标、遗传学检查等,以评估患儿的身体状况,排除其他疾病,并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参考。

4. 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脑电图(EEG)、脑磁图(MEG)、核磁共振成像(MRI)等。

这些检查能够提供关于大脑结构和功能方面的信息,帮助医生评估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5. 神经生理测定:神经生理测定主要通过电生理技术来评估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例如,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可以用于判断神经传导是否正常,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定可用于评估听觉通路的功能状况。

二、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小儿神经系统的疾病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根据疾病的类型、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患儿的年龄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许多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和控制疾病进展。

具体的治疗药物会根据疾病的性质和病情选择,例如抗癫痫药物、抗炎药物等。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用于改善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运动障碍和功能缺陷。

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康复训练、按摩、理疗等,旨在提高患儿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3. 手术治疗:对于某些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瘤、脑外伤等,手术治疗是必要的选择。

(课件)学前儿童神经系统常见意外疾病

(课件)学前儿童神经系统常见意外疾病
学前儿童神经系统 常见意外疾病
XXX
2024-09-04
目录
• (一)晕厥 • (二)惊厥(抽风) • (三)中暑
(一)晕厥
• 1.原因 • 2.症状 • 3.急救
1.原因
• 由于短时间内大脑供血不足而失去知觉,突然晕倒在地。疲劳、兴奋过度、失 血、饥饿、空气闷热、精神紧张、站立时间过久等都会引起晕厥。
2.症状
• 感到头痛、头晕、耳鸣、眼花、无力、口渴,脉搏加快,恶心、呕吐、动作失 调等症状,严重时呼吸加速,脸色发白,失去知觉。
3.急救
• 迅速将患儿移到阴凉通风处,使其平卧,解开衣扣,用冷毛巾敷头部、扇扇等 帮助其散热。若患儿能自己饮水,则可让其多喝一些清凉的饮料,盐汽水最佳 ,也可服十滴水、人丹。若中暑严重,患儿已昏迷,除冷敷、扇扇降温外,快 速送往医院急救。
肢体抽动过猛而受伤。 • ③防止咬破舌头。可将毛巾拧成麻花状放在上下牙之间。随时擦去痰涕。 • ④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内。 • ⑤高热时要降温,头枕冰袋,冷毛巾敷额部,并尽快送往医院。
(三)中暑
• 1.原因 • 2.症状 • 3.急救
1.原因
• 在烈日下,由于日光直接曝晒过久,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伤,称日射病,是中 暑的一种类型。儿童长时间在过热的房间内或在无风的热天于阴凉处也可能中 暑。
2.症状
• 突然失去知觉,头向后仰,眼球固定、上转或斜视;面部青紫,呼吸弱而不规 则或有窒息;全身性或局部肌肉抽动。短则瞬息即止,长者可持续数分钟到十 几分钟。
3.急救
• 惊厥发生时不要惊慌,在考虑抽风的原因的同时应立刻止抽。 • ①迅速将患儿放平,侧卧,松开衣领、裤带。 • ②保护患儿不要从床上摔下,但不要紧搂着,可轻轻按住抽动的上下肢,以免

儿童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识别与治疗

儿童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识别与治疗

ADHD的表现特点
1 注意力缺失
ADHD患儿难以集中注意力,容 易走神,难以专注于单一任务。
2 过度活跃
ADHD患儿常表现出难以控制 的活动过度,不安静坐立不安。
3 冲动行为
ADHD患儿难以控制自己的冲 动,常表现出无法等待和中断他 人。
4 学习困难
ADHD患儿常因注意力不集中 而在学习和完成任务时有困难 。
难产、缺氧、早产、头部外伤等 在出生过程中发生的损伤可能造 成脑组织损坏,引发脑瘫。
出生后的损害
脑膜炎、脑炎、头部外伤等在出 生后发生的疾病和创伤也可能导 致脑瘫。
主要类型
根据导致脑瘫的病因和损害部位 的不同,脑瘫主要分为痉挛型、运 动失调型、失独型等多种类型。
脑瘫的早期症状与评估
缺乏肌肉协调
脑瘫患儿通常会表现出四肢活动缺乏协调, 动作笨拙。这是最早期的症状之一。
肌肉张力异常
脑瘫患儿的肌肉张力可能过高(强直型)或过 低(软型),这也是早期的特点之一。
原始反射延反射,但脑瘫患儿这些反射可能延迟消 失。
脑瘫的综合治疗模式
早期干预
1
针对儿童发展特点的个性化干预训练
辅助设备 2
康复器具及辅助工具的使用
综合康复 3
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语言训练
ADHD儿童的需求。
3
药物治疗
医生根据病情开具合适的中枢兴奋剂,调节大脑神经递质,缓解
ADHD症状,配合行为干预效果更佳。
头部外伤与脑损伤
通过全面了解头部外伤的类型、诊断和治疗方法,我们可以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干 预措施,保护儿童的健康发展。
头部外伤的分级与急救
分级评估
依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表,对头部外伤程度进行分级,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

儿童常见十大疾病

儿童常见十大疾病

儿童常见十大疾病1. 小儿麻痹症:小儿麻痹症又称婴儿麻痹、婴儿瘫痪,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婴幼儿在出生后几天内出现肢体瘫痪或者肢体僵硬、无力,行走困难,大小便失禁,脑部可有智力障碍等,严重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2. 小儿麻风病:小儿麻风病是一种由麻风的病原体—螺旋体引起的传染病,发病后主要表现为皮肤、神经、肝脏等系统的损害,病人身上可以出现红斑、脱屑、疤痕等,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还可以导致智力障碍和神经系统损伤等,所以应及时对其进行诊断治疗。

3. 小儿肺炎:小儿肺炎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主要症状表现为呼吸道感染、低热、乏力、头痛、咳嗽、流鼻涕等,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因此应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4. 小儿腹泻:小儿腹泻是指婴幼儿腹部出现的拉肚子状况,主要表现为拉肚子、腹痛、腹泻、腹胀等,其原因可能是病毒感染、营养不良等,如果没有及时有效治疗,小儿可能会出现水肿、低血糖、贫血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应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5. 小儿肾炎:小儿肾炎是婴幼儿肾脏发炎,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尿量减少、腹痛、四肢酸痛、肌素改变等,原因可能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药物性肾炎等,如果没有及时有效治疗,有可能造成肾功能损害、肾综合征、肾衰竭等。

6. 小儿败血症:小儿败血症是一种由病毒、细菌感染引起的系统性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乏力、贫血、出血、咳嗽等,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造成组织损伤、脑病变、心脏病变等,严重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应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7. 小儿癫痫:小儿癫痫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突发性失去知觉、肢体抽搐、不明原因发作性惊厥等,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会导致脑部损伤、智力障碍,因此应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8. 小儿肝炎:小儿肝炎是一种可能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肝脏发炎,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肝脏肿大、黄疸、腹痛等,如果没有及时的治疗,有可能导致肝功能障碍、肝硬化等,严重影响婴幼儿的身体健康。

小儿神经内科知识点总结

小儿神经内科知识点总结

小儿神经内科知识点总结神经内科是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脊髓)和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肌肉、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的疾病和障碍。

小儿神经内科则是专门讨论儿童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领域,由于儿童神经系统的生理特点和发展状况与成人略有不同,因此有一些疾病在儿童群体中更为常见或者有特定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本文将对小儿神经内科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儿童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一、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特点1. 脑部发育儿童的大脑在出生后会经历一个快速发育的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大脑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时期。

在这个期间,如果受到意外伤害或者有一些疾病的影响,可能会对儿童的大脑发育造成影响。

因此,儿童的大脑需要得到特别的关注和保护。

2. 神经系统的迟发性儿童的神经系统的迟发性是指在出生后神经系统并不是完全发育成熟的状态,而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够成熟。

这就意味着在儿童的神经系统还在发育过程中的时期,对于一些外界因素的干预可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影响。

3. 神经元连接的建立儿童的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中,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的建立和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

这个过程会决定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结构,但也会给神经系统带来一定的脆弱性,使得儿童的神经系统更容易受到伤害。

二、常见的小儿神经系统疾病1.脑性瘫痪脑性瘫痪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它主要是由于胎儿期或者出生后的一些不良因素导致了大脑的损伤或者发育异常而引起的。

脑性瘫痪患者在运动方面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为肢体僵硬、肌肉协调能力差、行走困难等症状。

治疗上主要通过康复训练来改善患儿的症状和功能。

2.小儿癫痫癫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它主要是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导致的。

儿童在癫痫发作时会出现意识丧失、肢体抽搐、口角歪斜等症状。

治疗上主要通过抗癫痫药物来减少癫痫的发作次数和减轻症状。

3.小儿脑瘫小儿脑瘫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它主要是由于大脑运动区的发育或者功能异常所导致的。

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课件图文

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课件图文

儿童脑肿瘤的常见症状
头痛 呕吐 步态不稳
眩晕 视力改变 肢体瘫痪
儿童脑部损伤的不同类型和症状
颅内出血
头痛、呕吐、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
脑震荡
头痛、恶心、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脑挫裂伤
颅内出血、颅内压增高、丧失部分脑功能。
2
脊髓脊膜膨出
脊柱畸形、步态异常、脊髓功能受损。
3
唐氏综合征
智力发育迟缓、面部特征、共同存在的身体异常。
脑瘫的症状和影响
运动障碍
肌肉僵硬、肢体痉挛、肌力不 足、协调困难。
智力发育
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可能影 响学业和生活自理能力。
言语和沟通
语言和沟通能力受限,可能需 要辅助沟通工具。
小儿癫痫的症状与分类
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 症状
本课件将介绍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概述以及不同疾病的常见症状。加深对这 一领域的理解。
小儿神经系统疾病概述
小儿神经系统疾病是指影响儿童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的多种疾病。这些疾病可 以包括神经发育障碍、运动障碍、癫痫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先天性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
1
脑积水

头围增大、头痛、呕吐、步态不稳。
全身性发作性癫痫
突然抽搐、昏迷、全身肌肉僵硬 或抽动。
失踪性癫痫
短暂失神、凝视空白、可能伴随 唇咽肌抽动。
局灶性癫痫
特定身体部位抽搐、意识不清或 异常行为。
儿童多发性硬化的症状及诊断
1 运动障碍
肌肉无力、协调困难、肢体麻木。
2 视力问题
双眼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眼球震颤。
3 认知障碍
记忆力减退、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损伤程度则因病毒种类、机体免疫状态及感染条 件而异 大多数病毒引起急性感染性疾病,有些慢病毒感 染宿主常暴露于致病因子数年后才发病
常见病毒
人类HSV、麻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腮腺炎 等—HSV为最常见的病毒性脑炎病原之一,主要是HSV-1
推荐的抗生素
氨苄青霉素,头孢三嗪,头孢噻肟,氯霉素 头孢三嗪,头孢噻肟,青霉素 青霉素,头孢三嗪,头孢噻肟 半合成青霉素,万古霉素,利福平,头孢噻肟 头孢三嗪,头孢噻肟,氨苄青霉素,氯霉素
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疗程
− 疗程取决于下列因素 : 病原菌、发病年龄、病情 及并发症 − 对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 10~14 天, 脑膜炎球菌者 7天, G-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脑 膜炎应21天以上;如有并发积水(梗阻性脑积水):炎症渗出物 粘连堵塞脑室内流出通道,如导水管、第Ⅳ脑室 孔或正中孔等狭窄处,引起的脑积水 − 交通性脑积水:因炎症破坏蛛网膜颗粒,或颅内 静脉窦栓塞至脑积液重吸收障碍
并发症和后遗症
脑积水
− 症状:烦躁不安,嗜睡,呕吐,惊厥发作 − 体征:头颅进行性增大,颅缝分离,前囟扩大饱 满、头颅破壶音和头皮静脉扩张、落日眼 − 疾病晚期:持续的颅内高压使大脑皮质退行性萎 缩,患儿出现进行性智力减退和其他神经功能倒 退
对症和支持治疗
应严密观察各项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及血液电 解质浓度,尤其于发病一周内


抗生素治疗
肾上腺糖类皮质激素的治疗
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并发症的治疗
并发症的治疗
硬脑膜下积液
− 少量积液不必穿刺 − 量多时应反复做硬脑膜下穿刺放液,一侧不应超 过15ml,两侧总量不超过30ml − 如为积脓,可以生理盐水冲洗,并注入抗生素, 必要时进行外科处理
临床表现
脑膜刺激症状
− 颈强直最常见;Kerning 征和Brudzinski 征阳性 − 但在婴幼儿或病情严重者则此征可不明显 − 是由于蛛网膜下腔的毒性物质刺激神经根使颈部 伸肌痉挛
脑膜刺激征
脑膜刺激征
临床表现
颅内高压症
− 头痛、呕吐是最早期和最常见的症状,可伴有头 昏、眩晕、脉缓和血压升高;严重者可出现抽搐 和意识障碍;甚至可形成脑疝而死亡 − 婴儿则有前囟饱满与张力增高、头围增大 − 其原因是由于毒物刺激脉络丛产生过量的脑脊液 和脑血管通透性增加产生脑水肿,晚期为脑室和 蛛网膜下腔由于渗出物的堵塞和粘连引起脑积水 所致


腰穿的禁忌症
1.颅内压增高征明显,特别是有早期脑疝可能者 2.严重心肺功能受累及休克 3.腰穿部位皮肤感染 4.出血性疾病
对颅内压增高的病儿,必须进行腰穿时可先静注 甘露醇,减低颅内压后 30分钟再行腰穿,以防发 生脑疝
鉴别诊断
病毒性脑炎
结核性脑膜炎
隐球菌性脑膜炎
鉴别诊断
病毒性脑炎
− 病毒感染史 − 全身感染中毒症状不重 − 病程多为自限,多<2周 − 脑脊液: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多,以淋巴细胞为 主,蛋白含量正常或稍高,糖正常
− 视力障碍
− 行为异常等


早期正确的诊断及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
对于有发热伴有一些神经系统异常症状体征的患 儿应及时进行CSF检查,以明确诊断


早期CSF常规可正常,此时CSF或血中细菌培养已 可为阳性,因此1天后应再次复查CSF
就诊前已经过短程不规则抗生素治疗的化脑患儿, 其CSF改变不典型,此时需结合病史及治疗过程、 临床症状体征等谨慎判断
脑脊膜膨出
皮肤窦道
病 理
细菌感染
脑膜炎症(充血、炎性渗出) 颅N、运动N和感觉N可累及 多种炎症相关 细胞因子 细菌毒素 脑室膜炎 脑积水 脑梗塞
血管壁坏死或闭塞性小血管炎
弥漫性血管源性和细胞毒性脑水肿
化脓性脑膜炎:CT平扫(A图)示两侧颞后枕部边界模糊的 稍低密度区。增强(B图)后示两侧颞后枕部低密度区无明 显强化,邻近脑组织脑回状强化。


抗生素治疗
肾上腺糖类皮质激素的治疗
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并发症的治疗
激素治疗
肾上腺糖类皮质激素治疗
− 抗生素使用同时可静注地塞米松0.4~0.6mg· kg1· d-1 , 连用2~3日,以减轻因抗生素快速杀菌 所产生的内毒素等产物对细胞因子调节的炎症 反应的促进作用,有利于退热、减少颅内炎症 粘连
− 速尿0.5~1.0mg· kg-1,iv;或于20%白蛋白之后
对症和支持治疗
抢救感染性休克
− 迅速扩容,纠酸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血管活性药 物
及时处理高热、惊厥
− 对高热,以冰帽等物理降温为主,配合亚冬眠疗 法 − 控制惊厥,10%水合氯醛灌肠,安定、氯硝安定 缓慢iv或Luminal im or iv
临床表现
局灶性神经症状
− 表现为上睑下垂、斜视、复视、面神经麻痹、耳 聋、失语、偏瘫、偏盲、感觉障碍等,有些病人 可引起局限性和全身性癫痫发作 − 是由于脓性渗出物在颅底的沉积和(或)形成脑 脓肿及脑血栓形成,产生颅神经麻痹和局灶性脑 实质坏死、软化
临床表现
新生儿及<3个月的小婴儿表现多不典型
主要差异在:
原发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者,易发 G- 杆菌和金黄 色葡萄球菌 我国很少发生B组β溶血性链球菌颅内感染
致病菌
病 原 菌 与 年 龄 有 关
< 2月 G¯ 杆菌,金葡菌,β-溶血性 链球菌多见;新生儿期尤其 以大肠杆菌第一位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 2月-12岁 为主,3岁后金葡菌有增多 >12岁 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 为主
死亡率与病原菌(肺炎球菌脑膜炎死亡率最高)、 患儿年龄(<6个月)、脑脊液中细菌量、治疗前 惊厥持续时间(>4天)相关
约10%~20%的幸存者遗留各种神经系统严重后 遗症,常见的包括听力丧失、智力倒退、反复惊 厥、语言能力延迟、视力障碍、行为异常
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病脑)是指各种病毒感染所引起的 脑实质的炎症。当脑膜受累症状明显时又称为病 毒性脑膜脑炎 现已知100多种病毒可引起病脑
并发症的治疗
脑室管膜炎
− 作侧脑室控制引流,减轻脑室内压,并注入相应 抗生素
并发症的治疗
脑性低钠血症
− 血Na+<120mmol/L , 可用3%氯化钠1.2ml· kg-1提 高Na+1mmol/L,以纠正血Na+至125mmol/L为宜, 并限制液体入量


合理的抗生素治疗和支持治疗降低了本病的死亡 率,本病婴幼儿死亡率10%


抗生素治疗
肾上腺糖类皮质激素的治疗
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并发症的治疗


抗生素治疗
肾上腺糖类皮质激素的治疗
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并发症的治疗
抗生素治疗
早用、足量、静脉 给药和符合疗程 根据病原菌和药 物敏感试验结果
抗生素 治疗原则
敏感、杀菌剂为优选
易透过血脑屏障
抗生素治疗
病原菌尚未明确的初始治疗


抗生素治疗
肾上腺糖类皮质激素的治疗
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并发症的治疗
对症和支持治疗
及时降低颅内高压,预防发生脑疝
− 20%甘露醇0.25~0.5/· kg-1 ,脑疝时可增至1.0· kg-1 , q6h,iv or ivgtt(快)
− 甘油果糖(含10%甘油、5%果糖),0.5~ 1.0ml· kg-1甘油计,静脉滴注,q12h
小儿神经系统疾病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杭州市儿童医院 李光乾


化脓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炎 热性惊厥
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以下简称化脑)是由化脓性细菌 (bacteria)引起的急性脑膜炎症;是小儿,尤其是 婴幼儿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 (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感染性疾病
颅骨透照试验
正常透照
硬膜下积液透照
并发症和后遗症
脑室管膜炎
− 主要发生在治疗被延误的婴儿;是造成严重后遗 症的重要原因;病情危重,治疗困难,病死率和 致残率高 − 临床表现:患儿在有效抗生素治疗下发热不退、 惊厥、意识障碍不改善;进行性颈强直甚至角弓 反张;脑脊液始终无法正常;CT见脑室扩大 − 确诊依赖侧脑室穿剌,穿剌液检查:菌检阳性与 腰穿液结果一致;脑室液WBC≥50×106/L、糖< 1.6mmol/L、或蛋白>0.4g/L
实验室检查
其他
− 周围血白细胞数增高、分类中性增高 − 血培养 − 血清降钙素原>0.5ng/ml提示细菌感染 − 皮肤瘀斑涂片找菌是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病因诊 断的方法之一
神经影像学
头颅MRI 较CT 更能清晰地反映脑实质病变
在病程中重复检查能发现并发症并指导干预措施 的实施 增强的意义
并发症和后遗症
化脓性脑炎: CT增强扫描示
右顶枕部不规则
低密度灶,不强 化,两侧脑室扩 大。
临床表现
急性或亚急性发病
典 型 临 床 表 现
感染中毒和急性脑功 能障碍症状 脑膜刺激征 颅内高压症状
临床表现
感染中毒和急性脑功能障碍症状
− 表现有发热、畏寒、全身不适、烦躁不安、进行 性意识障碍、部分出现惊厥 − 小婴儿表现易激惹、不安、双目凝视等 − 瘀斑、瘀点和休克甚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常见于脑膜炎双球菌感染
鉴别诊断
结核性脑膜炎
− 亚急性起病(分三期) − 结核感染证据:结核接触史、肺部结核病灶、结 核中毒症状、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 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状,静置后可有薄膜形成; 白细胞数中度升高,淋巴细胞为主;糖氯化物含 量减少,蛋白含量增高 − 抗酸染色和结核菌培养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