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操作规程总汇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1、化验室安全操作规程(1)实验前应做好准备,必须对所用药品与设备性能有充分的了解,熟悉每个具体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实验前必须熟悉实验室及其周围的环境和水龙头、电闸门的位置(3)实验时应保持安静,思想要集中,遵守操作规程,切勿粗心大意,马马虎虎,更不准在实验室内开玩笑。
(4)严禁在实验室内饮食或煮食,或者把食具带劲实验室。
(5)每次实验完毕后应把手洗净,并检查水、电、气等安全措施完善后才能离开实验室(6)每个实验室都必须备有灭火器或砂土,并尽可能放在显眼的地方,能同事备有消防用的消防栓或水缸则更好(7)实验室应保持空气流通,并设有专用的卫生箱,以供及时治疗的需要。
常备药品有:红汞药水:供一般破伤使用酒精:轻微的灼烧伤可用进过酒精的脱脂棉擦拭5%硼酸氢钠溶液:受酸性物灼伤可用作冲洗3%硼酸溶液:受碱性物灼伤可用作冲洗还需要备有碘酒:紫药水及绷带和药棉2、火和电的安全预防(1)在使用中电气动力时,必须事先检查电开关,马达以及机械设备各部门是否安置妥善(2)开始工作时和停止工作时,必须将开关彻底扣严和拉下(3)在更换保险丝时,要按负荷量,不得加大或以铜丝代替使用。
(4)严禁用湿手、湿布或铁柄毛刷等去清扫或擦拭电闸刀、点插销等,防止触电(5)凡电气动力设备过热时,应立即停止运转(6)定碳、定硫电炉或其他高温炉,其硅碳棒露出部分应设有安全罩,严禁将安置妥善的安全罩随意撤掉,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7)禁止洒水在电气设备和电线路上,以免漏电(8)凡使用110伏以上电源装置,仪器的金属部分必须安装地线(9)电热设备,例如马弗炉、烘箱、电炉和电热板等,所用电源的导线应经常注意检查其各接触处是否妥当,导线有无损坏和被腐蚀等(10)马弗炉、烘箱等用电设备,使用时必须要有人负责照管,以防发生事故(11)马弗炉需放在水泥等不燃物砌成的坚固台子上,不要靠近木板墙或木质门窗.(12)使用易燃物时,必须在距离火源较远的地方进行,绝不可靠近火源,尤其是乙醚着火的危险性极大,用时必须小心,用完后的剩余部分也应及时的存放到专门的安全地方。
实验室操作规程

实验室操作规程标题:实验室操作规程引言概述:实验室是科研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实验室操作规程的制定和遵守对于保障实验室安全、提高实验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帮助实验室工作人员更好地进行实验室操作。
一、实验室设备使用规范1.1 熟悉设备操作手册:在使用任何实验室设备之前,务必详细阅读设备的操作手册,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2 定期检查设备状态:定期检查实验室设备的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如有异常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1.3 合理使用设备:在使用实验室设备时,要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和参数进行操作,避免过度使用或不当使用导致设备损坏。
二、实验室试剂使用规范2.1 严格按照试剂使用说明操作:在使用实验室试剂时,必须按照试剂瓶上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避免误操作导致事故发生。
2.2 试剂储存规范:试剂应按照要求储存在指定的地方,避免受潮或受热,确保试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2.3 避免试剂混用:不同试剂之间不可混用,应按照实验流程逐一使用,避免发生化学反应导致事故。
三、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3.1 穿戴实验室安全装备: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应穿戴实验室安全装备,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3.2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不得私自更改实验流程或操作方式,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3.3 紧急应急处理措施:在实验室操作中如遇到意外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四、实验室卫生规范4.1 定期清洁实验室环境:实验室环境应保持清洁整洁,定期进行清洁消毒,避免细菌滋生和交叉污染。
4.2 垃圾分类处理: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4.3 食品禁止进入实验室:严禁在实验室内进食,避免食品残渣污染实验环境。
五、实验室数据记录规范5.1 记录实验操作步骤: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应详细记录实验的操作步骤和参数,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实验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总)

实验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总)实验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导言实验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实验室工作的质量、安全和高效进行而制定的标准。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重要性、制定原则、具体内容和执行要求。
一、重要性实验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对实验室工作至关重要。
首先,它能够确保实验室工作的质量。
通过明确规定实验流程、实验操作和试验条件等方面的要求,可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其次,它能够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
规范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实验中的事故和意外,保护实验人员的安全。
最后,它能够提高实验室工作的效率。
规范的操作流程可以节省实验时间,避免重复劳动,提高实验室工作的效率。
二、制定原则制定实验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依法依规进行。
规程的制定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遵循国家和地方的技术标准和要求。
其次,科学合理。
规程应基于科学的原理和实验室技术的实际,能够适应实验室的需求和特点。
再次,实用可行。
规程应具备实施性,操作简单明了,方便实验人员进行操作。
最后,动态更新。
实验室技术的发展和变化需要规程不断更新和完善,保持与时俱进。
三、具体内容实验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内容应包括实验室管理规定、实验室安全规定、实验操作规定等方面。
实验室管理规定包括实验室的组织结构、工作职责、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规定。
实验室安全规定包括实验室用电、用气、用水等方面的安全操作规定,以及危险品的存储、管理和处理等方面的规定。
实验操作规定包括实验流程、操作步骤、操作技巧等方面的规定。
此外,还应包括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规定、实验数据的记录和报告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四、执行要求为确保实验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执行,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首先,培养人员的规范意识。
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实验人员对规程的认识和重视,使其养成遵守规程的习惯。
其次,健全管理机制。
建立监督机制,对实验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纠正和改进问题。
分子实验标准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前言分子实验是现代生物科学、化学、医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手段。
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实验人员的安全,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分子实验,包括DNA、RNA、蛋白质等分子的提取、纯化、检测等操作。
二、实验室准备1. 实验室环境:实验室应保持清洁、通风良好,温度和湿度适宜。
实验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避免交叉污染。
2. 实验器材:实验器材包括但不限于离心机、移液器、PCR仪、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荧光定量仪等。
3. 实验试剂:实验试剂包括但不限于DNA/RNA提取试剂、核酸纯化试剂、PCR试剂、电泳试剂、荧光染料等。
4. 实验人员:实验人员应熟悉实验操作,具备一定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
三、实验操作流程1. DNA/RNA提取(1)样品处理:将待提取的样品置于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的缓冲液,充分混匀。
(2)裂解细胞:根据样品类型,选择合适的裂解方法(如超声波裂解、酶解等)。
(3)核酸提取: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核酸提取,包括沉淀、洗涤、溶解等步骤。
(4)核酸纯化:使用核酸纯化试剂对提取的核酸进行纯化,去除杂质。
2. PCR扩增(1)引物设计:根据目的基因序列,设计合适的引物。
(2)PCR反应体系配置: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PCR反应体系配置,包括模板DNA、引物、dNTPs、PCR缓冲液、Taq酶等。
(3)PCR反应:将配置好的PCR反应体系放入PCR仪,进行扩增反应。
(4)PCR产物检测: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或荧光定量PCR等方法检测PCR产物。
3. 电泳分析(1)凝胶制备: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凝胶浓度和类型。
(2)样品制备:将PCR产物或纯化后的核酸样品进行变性处理。
(3)电泳操作:将变性后的样品加样到凝胶孔中,进行电泳分析。
(4)结果观察:使用凝胶成像系统观察电泳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4. 荧光定量PCR(1)荧光染料选择:选择合适的荧光染料,如SYBR Green、TaqMan探针等。
微生物实验的操作规程

微生物实验的操作规程微生物实验的操作规程:一、实验前准备1. 确定实验目的、方法和所需试剂和设备。
2. 检查试剂和设备的完好性和有效期,确保实验所需的试剂和设备都齐全,并进行必要的消毒。
3. 穿戴实验室规定的实验服装和个人防护用品,如实验手套、护目镜和口罩等。
4. 确保工作台面和实验器具的清洁度,并做好实验台面的消毒。
5. 准备好所需的培养基及其他辅助试剂,并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必要的消毒和灭菌。
二、实验操作1. 在无菌条件下,将所需试剂和设备放入实验台面上,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
2. 操作前需洗手,并在工作台上喷洒70%乙醇或其他消毒剂,然后用纸巾擦拭干净。
3. 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使用无菌技术进行培养基的制备和菌落的分离。
4. 操作时注意防止细菌的污染,尽量避免开启试管、培养皿等时将手放入危险区域。
5. 操作过程中不得随意触摸自己的面部,以免将细菌带入自己的身体。
6. 注意实验室中的气流,尽量避免在通风不良的地方进行操作。
7. 实验操作结束后,将使用过的器材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并保持实验室台面的清洁。
三、实验后处理1. 实验完成后关闭实验台面上的灯和电源,将所有试剂、实验器具和废液放置在指定的位置,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
2. 将使用过的培养基和细菌培养物放入指定的消毒容器中,并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处理。
3. 清洁和消毒实验室的工作台面和地面,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4. 将实验室废液倒掉并进行必要的处理,注意不要将废液倒入下水道或环境中。
5. 清洗和消毒使用过的实验服装和个人防护用品,如实验手套、护目镜和口罩等。
6. 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并确保消毒剂的有效时间。
四、安全注意事项1. 不得进行未经指导的实验操作,以免发生意外或造成伤害。
2. 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不得从事与自己能力和资质不相符合的实验操作。
3. 严格遵守实验室的消防和紧急救援措施,了解实验过程中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 遵守个人防护措施,使用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实验手套、护目镜和口罩等。
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规程

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规程1.个人防护:1.1进入实验室前,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外套、眼镜、手套、口罩等。
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具。
1.2在实验室工作期间,不得吃、喝、吸烟或化妆。
使用化学品和生物制品时,要避免直接接触皮肤或进入眼睛。
1.3在完成实验后,应将个人防护装备以及实验被污染的衣物和器材彻底清洁和消毒。
2.实验室操作:2.1在进行任何实验前,必须事先详细阅读实验方案,并确保理解和掌握相关操作要点。
2.2根据实验要求,准备所需的试剂和器材,并确保其在有效期限内。
2.3使用实验室设备时,必须遵循操作手册中的操作步骤,谨慎操作并避免可能存在的风险。
2.4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发生实验室意外事故,如溅入眼、皮肤或吸入可燃、有毒或有害物质等。
2.5在进行细菌培养或病毒研究时,必须遵循无菌操作和严格隔离措施,并确保实验台面和仪器设备的清洁和消毒。
2.6在实验结束后,必须将实验台面、仪器设备和试剂清理干净,并妥善处理实验废弃物。
3.实验室安全:3.1实验室内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并确保实验室环境卫生、通风良好,并保证安全出口畅通。
3.2在进行高度危险的实验时,应有专门的安全防护装置和设备,如生物安全柜、抗辐射眼镜等。
3.3定期检查实验室设备和安全设施的工作状态,并及时修复或更换出现问题的部件。
3.4建立实验室应急预案,对紧急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应对,并进行定期演练以确保实验室安全。
4.实验结果与数据:4.1在进行实验前,应确定实验记录表的格式和内容,并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时间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4.2对实验结果和数据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3在编写实验报告和论文时,必须遵守科学研究的伦理规范,不得歪曲实验结果或剽窃他人成果。
5.实验废弃物处理:5.1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生物制品、化学废液和实验纸巾等,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和妥善处理。
5.2包装并储存废弃物时,必须采取防漏、避光和防腐蚀等措施,确保废弃物不对环境和人员产生威胁。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一、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的目的和范围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实验室设备的正常运行,保障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规程适合于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包括实验室主任、实验室技术人员、实验室助理等。
二、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的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原则: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实验室工作必须以安全为前提。
2. 预防为主原则:通过科学合理的安全预防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 综合管理原则:全员参预,协同作战,实现实验室安全的全面管理。
三、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的具体要求1. 实验室设备安全操作要求:(1)在使用实验设备前,必须了解其使用说明书和安全操作规程,严禁擅自操作未经培训的设备。
(2)使用实验设备时,应保持设备的清洁和良好状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3)实验室设备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关闭电源,清理工作台面,归位存放。
2. 实验室化学品安全操作要求:(1)所有实验室化学品必须经过正确的标识和储存,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2)禁止在实验室内私自保存或者使用未经批准的化学品。
(3)使用化学品时,必须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
3. 实验室火灾安全操作要求:(1)禁止在实验室内吸烟,严禁使用明火。
(2)实验室内应配备灭火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3)实验室内发生火灾时,应即将采取适当措施进行扑灭,并及时报警。
4. 实验室个人安全操作要求:(1)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合适的工作服和安全鞋,严禁穿拖鞋、高跟鞋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服装。
(2)禁止在实验室内饮食,严禁将手指、铅笔等放入嘴中。
(3)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的安全培训和考核,掌握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
四、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的监督和管理1. 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组织实施。
2. 实验室安全员负责监督实验室的安全操作,及时发现并纠正安全隐患。
细菌实验室操作规程

细菌实验室操作规程细菌实验室是进行微生物学研究和实验的重要场所,为了保证实验室的安全性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必须严格遵守一系列的操作规程。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细菌实验室操作规程,以保障实验室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实验室衣着及个人卫生1. 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穿着合适的实验服,包括实验帽、实验服、实验口罩和实验手套,以防止细菌的外源污染。
2. 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必须进行彻底的手部卫生,并戴上实验手套。
3. 禁止在实验室内进食、喝水和吸烟。
4. 个人应定期接种疫苗,特别是针对细菌可能引发的疾病。
二、实验室环境控制1. 实验室内部要保持清洁卫生,时刻保持干燥,并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以减少细菌生长的可能性。
2. 实验室中的工作台面、设备和仪器要经常进行消毒处理,以消除可能的细菌污染。
3. 实验室内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安全柜和生物安全柜,以隔离和防护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细菌。
三、细菌培养操作1. 在进行细菌培养前,必须对培养基、试剂和材料进行灭菌处理,以确保无细菌污染。
2. 细菌培养液的制备、接种和传代过程中,必须采取无菌操作,保持培养器具和操作环境的无菌状态。
3. 在培养细菌时,要注意选择适宜的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和培养条件,以保证细菌生长的正常性和实验的准确性。
四、细菌实验废物处理1.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必须妥善处理,严禁随意丢弃。
2. 实验室内应设有专门的废弃物处理区域,废弃物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和包装,以确保无害化处理。
五、事故应急处理1. 在实验室工作过程中,如发生细菌外泄、被细菌感染等事故,首先要立即停止实验并报告相关负责人员。
同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以最大程度地控制和消除事故的影响。
2. 如发生细菌外泄事故,要及时隔离并进行消毒处理,以避免造成细菌在实验室外部的传播;同时必须通知相关部门及时处理。
3. 如发生个人与细菌直接接触并可能感染的情况,要尽快进行消毒处理,并立即就医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新疆成恺兴商品砼有限公司
总 站
实验室操作规程汇总
.
.
2014年
目 录
1、TYE-2000型电液式压力试验机操作规程
2、TYE-300C压力试验机操作规程
3、DKZ-5000型电动抗折仪操作规程
4、JJ-5型胶砂搅拌机操作规程
5、NJ-160A水泥净浆搅拌机操作规程
6、ZS-15型水泥胶砂振实台操作规程
7、FZ-31雷氏沸煮箱操作规程
8、ZBSX—92A型震击式电动振筛机操作规程
9、101系列电热鼓风干燥箱操作规程
10、SF-150B型水泥细度负压筛析仪操作规程
11、SJD-60型强制式单卧轴混凝土搅拌机操作规程
12、三相附着式混凝土振动台操作规程
13、PYS-2型全自动控温控湿设备操作规程
14、YH-40B标准水泥恒温恒湿养护箱操作规程
15、砂浆稠度仪操作规程
16、雷氏夹测定仪操作规程
17、NLD-3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操作规程
18、SRJX-4-13高温箱式电阻炉操作规程
19、JYT-10架盘天平操作规程
20、HJ-84型混泥土加速养护箱操作规程
.
.
21、标准养护室自动控制仪操作规程
22、电子天平操作规程
1、TYE-2000型电液式压力试验机操作规程
1、使用前先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将试件表面擦拭干净。检查有无明显缺陷并对缺陷予以记录。
3、将试件放在下压板正中,转动手轮和丝杆,调节上压板到适
当位置。
4、接通测控系统电源,按操作步骤进行清零。
5、按下启动按钮,关闭回油阀,调控送油阀,按需要速率平稳
进行加荷试验,及至试件被压碎,负荷下降。随即打开回油阀,使油
液迅速流回油箱。
6、试验结束时,按面板上的“打印”键,打印输出该次的试验
数据。
7、操作时,下压板上升高度不得超过40cm,以免发生意外。
8、操作中禁止将人体任何部分置于上下压板之间,并注意试件
在破碎时碎片崩出伤人。
9、试验机不得超荷或带病运行。
10、试验完毕后清除破碎试块,打开回油阀,关闭送油阀,切断
电源,擦净设备.
.
.
11、试验机每使用半年应换油一次,不用时应用塑料套将机器罩
好。
12、严禁非实验人员动用仪器。
2、TYE-300C型压力试验机试验操作规程
1、使用前先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根据不同的试验,选用不同的抗折和抗压夹具,然后固定并
清除周围异物,将试件表面擦拭干净,检查外观有无明显缺陷。
3、接通测控系统电源,在工作初始状态下,按面板上的“检测”
键,按照试件规格进行系统设置。
4、抗折时将试件平放在两下抗折辊上,对照辊上刻线使试件放
在正中位置;进行抗压试验时将试件平放在下压板正中,启动电机,
关闭回油阀,操纵送油阀使所加负荷速度平稳上升,直到试件压碎,
随即打开回油阀,关闭送油阀。
5、试验结束后清除破碎试块,打开回油阀,关闭送油阀,切断
所有电源,擦净设备.
6、试验机每使用半年后应换油一次,不用时应用塑料套将机器
罩好。
7、严禁非实验人员动用仪器。
.
.
3、DKZ-5000型电动抗折仪操作规程
1、使用前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接通电源,调整零
点(即调整配重铊,使游铊在零值上时,主杠杆处于水平状态).
2、清除夹具上圆柱面粘的杂物,将试体放入夹具内,并调整夹
具夹紧试件,使主杠杆产生一个仰角(此仰角大小据试件破坏强度
定)。
3、按动启动按钮,红灯亮,电机带动丝杆转动,游铊移动加荷
至试件破坏,读出主尺下边刻度线上的抗折强度值或上边刻度上的破
坏荷载值。
4、取下破坏试件后,按压游铊上的按钮,推动游铊回到零位。
5、断掉电源,擦干净设备。
6、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机检查,以及时排除故障。
7、加强保养,抗折仪的刀子和刀垫每月用无水酒精擦拭,以清
除沾染的灰尘和油污。
8、严禁非实验人员动用仪器。
.
.
4、
JJ-5型胶砂搅拌机操作规程
1、胶砂搅拌机应置于平整牢实的工作台上,使用前空转机器,
检查搅拌叶轮是否与钵体擦挂或者底部距离过远不能充分搅拌,如不
合适应参照说明书进行调整;
2、检查仪器是否完好,电源电压是否正常,确认后,将砂浆钵
擦拭干净,并用湿布搭盖,保持表面湿润;
3、把水加入钵里,再加水泥,然后把钵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
固定位置。
4、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时程序自动打
开砂斗开关均匀将砂子加入,自动高速搅拌30s。停拌90s后快速搅
拌60s,搅拌结束。
5、试验结束后,及时清洁机器。
6、严禁非实验人员动用仪器。
.
.
5、NJ-160A水泥净浆搅拌机操作规程
1、接通电源,将开关置于自动位置,检查搅拌机的时间程控器
工作是否正常。
2、将已经称量好的水泥样倒入搅拌锅内,扳动手柄,上移到位
后旋紧定位螺丝。
3、将开关置于自动位置上,启动搅拌机,徐徐加入量好的拌和
水,此时机器即可完成慢搅120s、停15s、快搅120s 的动作。
4、自动停机后,将开关置于”停”后,松开定位螺丝扳下手柄 ,
取出搅拌锅。
5、每次使用后,应将搅拌叶与搅拌锅清洗干净。
6、如需手动搅拌操作时,应将开关置于手动位置,用开关控制
搅拌机慢、停、快、停,以人工记时。
7、定期检查搅拌叶,搅拌锅间的间隙,并及时调整。
8、严禁非实验人员动用仪器。
.
.
6、ZS-15型水泥胶砂振实台操作规程
1、检查程控仪、夹具是否完好。
2、扳开手柄,松开夹具,放入试模。
3、合上手柄、夹住试模。
4、加入第一层胶砂,接通电源,开启振动,60s后自动停
止。
5、加入第二层胶砂,开启振动。
6、停机后退出试模,清洁仪器上各种杂物,将定位套放于
原位。
7、严禁非实验人员动用仪器。
.
.
7、FZ-31雷氏沸煮箱操作规程
1、试验前,箱内先加入180mm高(以箱内底部起算)的洁净淡
水,同时将水封槽盛满水。
2、将已养护好的试饼法或雷氏法安定性试件由玻璃板上取下,
平放在试饼架或雷 氏夹两指针朝上,横放于蓖板上,盖上箱盖。
3、调整超级时间继电器,使升温时间为30±5min,升温加恒温
的时间为3h30min。
4、接通电源,启动开关,沸煮开始。
5、沸煮自动停止后,关闭电源,将沸水由水咀放出,打开箱盖,
待箱体冷却至室温后,取出试件进行检测。
6、定期清除加热管表面及箱内水垢。
7、严禁用沸煮箱进行非试验工作。
8、非实验人员不得动用仪器。
.
.
8、ZBSX —92A型震击式电动振筛机操作规程
1、使用前应检查摇筛机是否放置平稳。
2、将称量好的试样倒入套筛的最上格中,盖好筛盖,然后将筛
子置于摇筛机上且固定好。
3、接上电源,根据被筛物料的质量、表观密度等,正确调节强
弱开关和定时器。
4、启动电源开关,摇筛机开始工作,在工作时不得任意扳动摇
筛机和终止其工作。
5、摇筛机停止工作后,关闭电源,将套筛取下进行手筛和称量。
6、认真做好清理工作,定期校正定时器,且经常检查摇筛机的
螺帽、螺栓是否震松。
7、严禁非实验人员动用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