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2八大感染不同部位常见致病菌及抗生素的使用

合集下载

感染科常见病原菌及抗生素

感染科常见病原菌及抗生素

感染科常见病原菌及抗生素感染科是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致力于研究各种感染疾病的病原菌和相应的治疗方法。

在感染科的工作中,常见的病原菌种类繁多,而抗生素则是治疗感染疾病的主要药物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感染科常见的病原菌及其对应的抗生素。

一、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阳性菌是一类细菌,其细胞壁含有大量的革兰染色阳性物质。

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和链球菌等。

这些菌种引起的感染疾病多种多样,而对这些病原菌的治疗常用的抗生素有:1. β-内酰胺类药物:如青霉素和头孢菌素。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菌体合成细胞壁的酶来杀灭细菌。

2. 大环内酯类药物:如红霉素和克林霉素。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来发挥杀菌作用。

3. 糖肽类药物:如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

这类药物通过与细菌的核糖体结合来阻断蛋白质合成。

二、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是指染色时不显示革兰染色阳性物质的一类细菌。

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包括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

这些菌种引起的感染常见于呼吸道、泌尿道和消化道等部位,抗生素治疗对这些病原菌也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抗生素有:1. 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和头孢他啶。

这类药物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特别对抗革兰氏阴性菌。

2. 氨基糖苷类药物:如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而起到杀菌作用。

3. 喹诺酮类药物:如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

这类药物能抑制革兰氏阴性菌DNA酶的活性,从而杀灭细菌。

三、真菌感染除了细菌感染外,感染科也要处理真菌感染的问题。

常见的真菌包括白色念珠菌和曲霉菌等。

治疗真菌感染时,抗生素无法发挥作用,而需要使用抗真菌药物。

1. 多粘菌素类药物:如氟康唑和伊曲康唑。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真菌细胞壁和膜的合成而起到杀菌作用。

2. 阿莫尔菲尼(5-氟胞嘧啶):这是一种干扰真菌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对真菌具有广谱杀菌作用。

综上所述,感染科常见的病原菌包括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以及某些真菌。

抗生素种类使用原则及不同部位感染的抗生素的选择

抗生素种类使用原则及不同部位感染的抗生素的选择

使用原则临床应用抗生素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一)严格掌握适应证凡属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体内过程与疗效的关系。

(二)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除病情危重且高度怀疑为细菌感染者外),因抗生素用后常使致病微生物不易检出,且使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响临床确诊,延误治疗。

)病毒性或估计为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

抗生素对各种病毒性感染并无(三疗效,对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是有害无益的。

咽峡炎、上呼吸以上由病毒所引起,因此除能肯定为细菌感染者外,一般不采用抗生素。

道感染者90%(四)皮肤、粘膜局部尽量避免反应应用抗生素因用后易发生过敏反应且易导致耐药其它抗生素特别是青霉素因此,除主要供局部用的抗生素如新霉素、杆菌肽外,菌的产生。

在眼粘膜及皮肤烧伤时应用抗生素要选择告知适合的时期和合适的的局部应用尽量避免。

G 剂量。

(五)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当人体免疫不能过分依赖抗生素的功效而忽视了人体内在的因素,人体防御机制的重要性,抗生素治疗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或吞噬细胞性能与质量不足时,球蛋白的质量和数量不足、采取各种因此,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应尽最大努力使病人全身状况得到改善;则难以奏效。

综合措施,以提高机体低抗能力,如降低病人过高的体温;注意饮食和休息;纠正水、电解质和碱平衡失调;改善微循环;补充血容量;以及处理原发性疾病和局部病灶等。

连续使用抗生素不宜超过一周作为抗菌剂使用的抗生素类药有以下几个主要类别:从而阻碍结合蛋白,能抑制胞壁粘肽合成酶,即青霉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细胞壁粘肽合成,使细菌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

嗜血杆菌属以及各青霉素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菌、青霉素革兰阴性球菌、o种致病螺旋体头孢菌素o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用于耐药金葡菌感染,常用头孢噻吩、头孢拉定、及头孢唑啉,后者肌注血浓度为头孢菌素类中最高,是一代中最广用的品种。

最全的抗生素应用(包括全身各系统)

最全的抗生素应用(包括全身各系统)

抗生素应用一、肺炎1、肺炎的概述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

2、解剖分类:(1)大叶性肺炎(肺泡性肺炎)●病原体先在肺泡引起炎症,经肺泡间孔(Cohn孔)向其他肺泡扩散,致使部分肺段、肺叶发生炎症改变。

●致病菌多为肺炎链球菌。

●胸片显示肺叶或肺段的实变阴影。

(2)小叶性肺炎(支气管性肺炎)●病原体经支气管入侵,引起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的炎症。

●常继发于其他疾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以及长期卧床的危重患者。

●其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病毒、肺炎支原体以及军团菌等。

●胸片显示为沿肺纹理分布的不规则斑块状阴影,边缘密度浅而模糊,无实变征象,肺下叶常受累。

●支气管腔内有分泌物,故常可闻及湿性啰音,无实变的体征。

(3)间质性肺炎●以肺间质为主的炎症,可由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或肺孢子菌等引起。

●累及支气管壁以及支气管周围,有肺泡壁增生及间质水肿,因病变仅在肺间质,故呼吸道症状轻,异常体征较少。

●胸片显示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肺下部的不规则条索状阴影,从肺门向外伸展,可呈网状,其间可由小片肺不张。

3、病因分类细菌性肺炎(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军团菌、支原体等)、病毒性肺炎(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肺真菌病(白念球菌、肺孢子菌等)、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立克次体、寄生虫等)、理化因素所致肺炎(放射性、胃酸等)。

4、患病环境分类(1)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CAP常见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支原体、衣原体、流感嗜血杆菌和呼吸道病毒(甲、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等。

(2)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亦称医院内肺炎,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

肺部感染常见致病菌与抗生素治疗

肺部感染常见致病菌与抗生素治疗

肺部感染常见致病菌与抗生素治疗肺部感染是指影响呼吸道的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的感染。

该疾病常见于冬春季节,并且对年轻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造成更大的风险。

在肺部感染的治疗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非常重要,因为不同致病菌所需药物不同。

一. 肺部感染常见致病菌在肺部感染中,最常见的致病菌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

其中,细菌是最主要且重要的致病原之一。

1. 细菌性肺部感染常见细菌性肺部感染的致病菌有: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以及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这些细菌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并迅速侵入呼吸道引发感染。

2. 病毒性肺部感染病毒也是导致肺部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如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这些病毒通过空气飞沫或直接接触而传播,容易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3. 真菌性肺部感染真菌也可以引起肺部感染,尤其是在免疫系统功能削弱的患者中。

包括念珠菌属(Candida)、曲霉属(Aspergillus)以及组织胞浆菌属(Histoplasma)等真菌可导致严重甚至致命的肺部感染。

二. 肺部感染抗生素治疗原则针对不同类型的肺部感染致病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是关键。

1. 细菌性肺部感染抗生素治疗针对细菌性肺部感染,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噻肟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和呼吸喹诺酮类药物等。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需根据病原菌的敏感性测试结果,并考虑患者的临床状况、年龄、过敏史等因素。

2. 病毒性肺部感染治疗鉴于病毒性肺部感染主要是由病毒引起,因此抗生素对其无效。

在这种情况下,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改善症状和提高免疫力。

常用的治疗措施包括休息、充足水分摄入、维持营养等。

各部位感染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与药物选择

各部位感染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与药物选择

各部位感染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与药物选择在医学领域中,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疾病的重要工具之一。

然而,过度或不恰当地使用抗菌药物可能会导致耐药性的产生,甚至使感染无药可用。

因此,合理选择和应用抗菌药物对于治疗各个部位感染至关重要。

一、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之一,常见的病原体包括流感病毒、鼻病毒以及多种细菌等。

对于大部分普通感冒的患者,一般不建议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因为感冒多由病毒引起,抗菌药物对病毒没有治疗作用。

对于病情较为严重或有继发细菌感染的患者,可以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或者氟喹诺酮类药物等。

二、下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支气管炎等,常见的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在选择抗菌药物时,需要根据病原体的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对其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对于轻度的下呼吸道感染,如轻度肺炎或者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可选择青霉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对于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如重症肺炎或者呼吸衰竭等,可以选择广谱抗菌药物,如三代头孢菌素或者喹诺酮类药物。

三、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为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

药物的选择要考虑到病原体的敏感性以及药物的浓度是否能够达到泌尿系统。

一般而言,轻度的尿路感染可选择青霉素类或者第一代头孢菌素进行治疗。

对于复杂的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或者脓肿等,建议使用更广谱的抗菌药物,如第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药物等。

四、消化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常见的病原体有幽门螺杆菌、大肠杆菌等。

抗菌药物的选择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对病原体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

对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一般建议选择众所周知的“三联疗法”,即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两种抗菌药物。

对于重症的消化系统感染,如急性胰腺炎或者急性胆囊炎等,通常需要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如β-内酰胺类药物、呋喃妥因类药物等。

五、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常见的病原体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不同类型感染的抗生素选择指南

不同类型感染的抗生素选择指南

不同类型感染的抗生素选择指南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在面对感染时,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类型的感染需要不同的抗生素来进行治疗。

本文将为您介绍不同类型感染的抗生素选择指南,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感染疾病。

一、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指咽喉、鼻腔和喉部等部位的感染。

这类感染通常由病毒引起,因此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然而,如果上呼吸道感染合并了细菌感染,就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常见的抗生素选择包括:1. 青霉素类:对许多细菌感染有效,例如青霉素V、阿莫西林等;2. 大环内酯类:适用于对青霉素过敏或无法使用青霉素的患者,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二、泌尿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是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常见于膀胱和尿道。

常见的细菌包括大肠杆菌等。

对于泌尿道感染,抗生素的选择主要考虑细菌的敏感性,一般推荐的抗生素有:1. 氟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对大肠杆菌等细菌有较好的杀菌效果;2. 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物类:如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适用于多重耐药的感染。

三、肺部感染肺部感染通常由细菌引起,常见于细菌性肺炎和细菌性支气管炎。

在选择抗生素时,需要考虑病原体的敏感性、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背景情况。

常见的抗生素选择包括:1. β-内酰胺类:如头孢克洛、亚胺培南等,对肺部细菌性感染广谱有效;2. 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适用于对β-内酰胺类过敏的患者。

四、皮肤感染皮肤感染常常由细菌引起,包括蜂窝织炎、脓疱病等。

对于患有轻度和中度感染的患者,口服抗生素就能够有效治疗。

常见的抗生素选择包括:1. 青霉素类:适用于对青霉素敏感的细菌感染,如青霉素V、苯唑西林等;2. 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常用于青霉素过敏的患者。

五、消化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常见的疾病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胃肠炎等。

抗生素的选择取决于病原体和感染的严重程度。

常见的抗生素选择包括:1. 氟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常用于治疗大肠杆菌等消化道细菌感染;2. 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物类:适用于多重耐药的消化道感染,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

不同部位常见致病菌及抗菌药物使用

不同部位常见致病菌及抗菌药物使用

不同部位常见致病菌及抗菌药物使用一、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1.急性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常见致病菌:溶血性链球菌。

抗生素:青霉素,第一、二代头抱,大环内脂,喳诺酮类,如阿莫西林,头匏嘎林、头抱克洛、阿奇霉素、环丙沙星等。

2.急性细菌性中耳炎常见致病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

抗生素:青霉素、第一、二代头抱,如阿莫西林、头泡嗖林、头苑吠辛等。

3.急性细菌性鼻窦炎常见致病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

抗生素:青霉素、第一、二代头抱,如阿莫西林、头匏嗖林、头泡吠辛等。

二、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1.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常见致病菌: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百日咳杆菌(多数为病毒感染)。

抗生素:大环内脂、喳诺酮类、四环素类,如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多西环素等。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见致病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肺炎衣原体、铜绿假单胞菌。

抗生素:①第二、三代头抱,青霉素,喳诺酮类,如头泡克洛、头泡曲松、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等。

②有铜绿菌感染风险:头竟他咤、头抱此脸,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β内酰胺酶/B-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酶烯类,氨基糖昔类,如头泡哌酮钠舒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等。

铜绿菌感染风险高危人群:①每年四次或最近3个月有使用抗菌药物;②最近住院史;③病情严重(FEVl<30%);④有结构性肺病;⑤有糖皮质激素使用史;⑥既往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

3.支气管扩张常见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生素:①第二、三代头泡、喳诺酮类、青霉素,如头袍克洛、头泡曲松、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等②有铜绿感染风险:头竟他唳、头抱叱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酶烯类,氨基糖苔类,如头抱哌酮钠舒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等4.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致病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肠杆菌类、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

不同部位常见致病菌及抗生素使用

不同部位常见致病菌及抗生素使用

不同部位常见致病菌及抗生素使用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系,各个部位都可能存在不同的致病菌。

针对这些菌株的检测和治疗,抗生素是常见的选择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部位致病菌以及相应的抗生素使用。

一、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冬季常见的疾病之一,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喉咙痛、发热等。

常见的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一般来说,对于轻度呼吸道感染,如普通感冒,患者通常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然而,如果出现细菌感染的迹象,如咳嗽持续时间超过一周且咳痰带有脓性或血性,应及时就医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青霉素类抗生素一般是首选药物。

对于链球菌感染,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主要选择。

然而,由于耐药性的逐渐出现,医生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抗生素的使用。

二、泌尿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是常见的女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

泌尿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

一般来说,轻度的泌尿道感染可以通过大量饮水和注意个人卫生得到缓解。

然而,如果出现高热、肾区疼痛等严重症状,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对于泌尿道感染,头孢曲松、氨苄西林等是常见的选择。

然而,如果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医生可能需要结合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更加合适的抗生素。

三、皮肤感染皮肤感染是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症状包括红肿、疼痛等。

常见的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对于轻度的皮肤感染,可以尝试局部用药,如外用抗生素软膏。

然而,如果感染范围较大或伴有明显的脓液,可能需要使用口服抗生素治疗。

对于皮肤感染,青霉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常见的选择。

然而,如果存在耐药菌感染,医生可能需要选择其他抗生素进行治疗。

四、消化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的症状包括腹泻、呕吐、腹痛等。

常见的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沙门菌等。

一般来说,轻度的消化道感染可以通过饮食控制和休息得到缓解。

然而,如果出现高热、持续腹泻等严重症状,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对于消化道感染,氨苄西林、头孢克洛等是常见的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大感染不同部位常见致病菌及抗生素的使用
一、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1.急性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
常见致病菌:溶血性链球菌
抗生素:青霉素,第一、二代头孢,大环内脂,喹诺酮类,如阿莫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克洛、阿奇霉素、环丙沙星等
2.急性细菌性中耳炎
常见致病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
抗生素:青霉素、第一、二代头孢,如阿莫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等
3.急性细菌性鼻窦炎
常见致病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
抗生素:青霉素、第一、二代头孢,如阿莫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等
二、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
1.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常见致病菌: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百日咳杆菌(多数为病毒感染)
抗生素:大环内脂、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如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多西环素等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常见致病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肺炎衣原体、铜绿假单胞菌抗生素:
1)第二、三代头孢,青霉素,喹诺酮类,如头孢克洛、头孢曲松、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等
2)有铜绿感染风险: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酶烯类,氨基糖苷类,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等
铜绿感染风险高危人群:
1)每年四次或最近3个月有使用抗菌药物;
2)最近住院史;
3)病情严重(FEV1<30%);
4)有结构性肺病;
5)有糖皮质激素使用史;
6)既往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

以上满足2条以上即是高危人群。

3. 支气管扩张
常见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生素:
1)第二、三代头孢、喹诺酮类、青霉素,如头孢克洛、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等
2)有铜绿感染风险: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β-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酶烯类,氨基糖苷类,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等
4.社区获得性肺炎
常见致病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肠杆菌类、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

抗生素:
1)第二、三代头孢、喹诺酮类、青霉素,如头孢克洛、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等
2)有铜绿感染风险: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酶烯类,氨基糖苷类,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等
3)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多粘菌素类、四环素类、碳青霉烯类,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多粘菌素E、多西环素、亚胺培南等
4)厌氧菌:克林霉素、甲硝唑、阿莫西林、氨苄西林
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磷霉素、利福平
6)肠杆菌属:第二、三代头孢,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如头孢克洛、头孢曲松、头孢哌酮钠舒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
左氧氟沙星等
5.肺脓肿
常见致病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肠杆菌类、厌氧菌
抗生素:
1)青霉素、第一代头孢、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如阿莫西林、头孢唑林、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等
2)溶血性链球菌:青霉素、第一代头孢、喹诺酮、克林霉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唑林、左氧氟沙星等
3)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
4)厌氧菌:克林霉素、甲硝唑、阿莫西林、氨苄西林
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磷霉素、利福平
6)肠杆菌属:第二、三代头孢,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如头孢克洛、头孢曲松、头孢哌酮钠舒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等
三、泌尿系细菌感染
常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腐生葡萄球菌、肠球菌类、念珠菌
抗生素:
1)青霉素,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第二、三代头孢,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等。

2)有铜绿感染风险: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酶烯类,氨基糖苷类,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等。

3)淋病奈瑟菌: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唑肟、头孢克肟。

4)沙眼衣原体:红霉素、阿奇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

5)腐生葡萄球菌:青霉素,第一、二代头孢,SMZ/TMP(复方磺胺甲噁唑分散片)、磷霉素,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

6)肠球菌:青霉素、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利奈唑胺。

7)念珠菌:氟康唑、两性霉素B。

四、腹腔细菌感染
常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等厌氧菌。

抗生素:
1)青霉素,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第二、三代头孢,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等。

2)肠球菌:青霉素、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利奈唑胺。

3)拟杆菌等厌氧菌:甲硝唑、克林霉素、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美唑、亚胺培南等。

五、骨、关节感染
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拟杆菌等厌氧菌
抗生素:
1)青霉素,第一、二代头孢,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唑林、头孢呋辛、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等
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利奈唑胺
3)有铜绿感染风险: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酶烯类,氨基糖苷类,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等。

4)拟杆菌等厌氧菌:甲硝唑、克林霉素、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

六、皮肤与软组织感染
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肠杆菌、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脆弱拟杆菌、厌氧菌、小螺菌、多杀巴斯德菌、放线菌、奴卡菌
抗生素:
1)青霉素,第一、二代头孢,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抑制剂,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多粘菌素类,如阿莫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多粘菌素等
2)有铜绿感染风险: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酶烯类,氨基糖苷类,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等
3)拟杆菌等厌氧菌:甲硝唑、克林霉素、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
4)不动杆菌: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多粘菌素类、四环素类、碳青霉烯类,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多粘菌素E、多西环素、亚胺培南等
5)小螺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多西环素
6)多杀巴斯德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多西环素、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7)放线菌: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多西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
8)奴卡菌:SMZ/TMP、亚胺培南
七、盆腔感染
常见致病菌:淋病奈瑟菌、肠球菌、链球菌、肠杆菌、厌氧菌、沙眼衣原体、念珠菌
抗生素:第二、三代头孢,四环素,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甲硝唑,氟康唑,如头孢曲松、阿奇霉素、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等
八、脑膜炎及脑脓肿
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李斯特菌。

抗生素:
1)青霉素,第三、四代头孢,美罗培南,万古霉素,甲硝唑,如苯硝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

2)有铜绿感染风险:头孢他啶、美罗培南、环丙沙星、氨基糖苷类,如阿米卡星
3)李斯特菌:青霉素、美罗培南、氨基糖苷类、SMZ/TMP,如阿米卡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