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常用消毒方法
家庭常用消毒方法介绍

家庭常用消毒方法介绍在当前疫情的形势下,保持家庭的清洁和卫生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消毒方法的不断升级,家庭消毒也逐渐成为了重要的话题。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家庭常用的消毒方法,并对每种方法的适用情况进行了具体的讲解。
一、酒精消毒酒精是常见的消毒剂之一,因为其对病毒、细菌和真菌都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在家庭中,我们可以选用工业级别的酒精(也就是酒精浓度在75%以上),将其倒入喷雾瓶中,喷洒在需要进行消毒的地方。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酒精进行消毒时我们需要等待酒精完全挥发干净后再重新使用,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二、紫外线消毒随着紫外线技术的不断发展,紫外线消毒已经成为家庭清洁中的一种新兴方式。
在使用紫外线消毒时,我们可以购买一款专业的紫外线杀菌灯或者使用专业的紫外线消毒箱。
紫外线对于微生物有着较好的杀灭作用,可以有效消灭室内的细菌、病毒和真菌。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紫外线消毒时应当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以免对身体带来伤害。
三、过氧化氢消毒过氧化氢是一种非常安全和环保的消毒剂,由于其稳定性较好,在家庭中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消毒方式。
我们可以将过氧化氢稀释到合适的浓度,然后将其倒入喷雾瓶中,对家庭中需要进行消毒的区域进行喷洒。
需要注意的是,过氧化氢不能同其他化学物质混合使用,否则容易产生危险反应。
四、氯(次氯酸钠)消毒氯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
在家庭中,我们可以使用氯或者次氯酸钠来进行消毒。
使用氯消毒时需要注意浓度的问题,低浓度的氯水可以用来进行消毒,但是需要放置一段时间再进行清洁。
高浓度的氯水则可以用于极端情况下的消毒。
需要注意的是,每次使用氯消毒器时,我们应该先将其稀释到合适的浓度,否则过高的浓度可能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综上所述,家庭消毒方法有很多种,在选择消毒剂时需要根据所需消毒的场合和个人身体情况来进行选择。
同时,使用消毒剂时也需要注意防护措施,避免造成身体上的伤害。
只有在掌握了正确的消毒方法并加以合理的运用时,我们才能在家庭中保持卫生,建立一个健康无菌的家庭环境。
常用消毒剂消毒方法和注意事项(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卫生和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消毒作为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消毒工作。
一、常用消毒剂1. 酒精2. 消毒液3. 漂白粉4. 高锰酸钾5. 过氧乙酸6. 碘伏二、消毒方法1. 酒精消毒(1)使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
(2)将酒精均匀喷洒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确保覆盖全面。
(3)消毒后,待酒精自然挥发干燥即可。
2. 消毒液消毒(1)根据消毒液说明书,配制一定浓度的消毒液。
(2)将消毒液均匀喷洒或擦拭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3)消毒后,待消毒液自然挥发干燥即可。
3. 漂白粉消毒(1)将漂白粉按比例溶解于水中,配制一定浓度的消毒液。
(2)将消毒液均匀喷洒或擦拭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3)消毒后,保持消毒液作用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4. 高锰酸钾消毒(1)将高锰酸钾按比例溶解于水中,配制一定浓度的消毒液。
(2)将消毒液均匀喷洒或擦拭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3)消毒后,保持消毒液作用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5. 过氧乙酸消毒(1)将过氧乙酸按比例溶解于水中,配制一定浓度的消毒液。
(2)将消毒液均匀喷洒或擦拭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3)消毒后,保持消毒液作用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6. 碘伏消毒(1)使用75%的碘伏进行消毒。
(2)将碘伏均匀涂抹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3)消毒后,待碘伏自然挥发干燥即可。
三、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消毒剂说明书配制消毒液,确保消毒效果。
2. 消毒剂应储存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3. 消毒剂使用后,应立即关闭盖子,防止挥发。
4. 消毒剂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使用时需注意防护。
5. 消毒剂不宜与其他化学物质混合使用,以免产生有害气体。
6. 消毒剂使用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以免残留。
7. 孕妇、婴幼儿及过敏体质者慎用消毒剂。
居家消毒杀菌方法及注意事项

假期居家消毒杀菌方法及注意事项细菌病毒是我们身体健康的一大安全隐患,家居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要面对这些细菌病毒,为了我们自身的身体健康。
我们要定期的对家里进行消毒杀菌,那么居家常用消毒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汇总了十种常用的家居消毒方法,以供大家参考:分享10种居家常用消毒方法:1、空气清洁消毒法室内空气要保持新鲜,必须经常开窗通风换气,特别是春季更应注意。
每次开窗15~30分钟,使空气流通,病菌排出室外;打扫房间湿扫,避免尘土飞扬。
除了物理的通风方法,还可以用空调来净化空气。
在空调里面装一个空气过滤装置,这样,开空调的时候,也可以净化屋里的空气。
如果要求更高的话,还可以装一个空气消毒的装置,更加能保证空气的清洁性。
在出现呼吸道传染病人后,单一的使用空气消毒方法,即使空气中的微生物全部被杀灭,但由于污染表面的微生物没有被杀灭,很快又可污染空气。
这种情况较合理的方法应物体表面消毒和空气消毒同时进行,可选用过氧乙酸或过氧化氢等消毒剂进行喷雾或熏蒸。
人在时的空气消毒方法,可选用循环风消毒机或静电等空气消毒器进行连续动态消毒处理。
使用这种空气消毒方法时,应结合室内表面的卫生清洁处理或先用消毒剂对污染表面进行消毒,以保证空气消毒效果。
空气消毒注意事项:1.对物品的腐蚀,过氧乙酸、臭氧等消毒剂对物品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使用时浓度不宜过高,喷量不宜过大,必要时,消毒后应及时用清水擦洗。
2.选用消毒剂进行空气消毒时,最好选用专用气溶胶空气消毒器,常量喷雾器雾粒大,消毒剂在空气中停留时间短,较难达到应有的消毒效果。
3.用消毒剂进行空气消毒时需关闭门窗,人员应离开消毒场所,消毒完成后应先打开门窗通风,待消毒剂驱除后方可进入。
4.紫外线灯照射时,不能直接照射暴露皮肤,眼睛不能直视紫外线灯。
以免对皮肤、眼睛造成伤害。
5.个人防护,用过氧乙酸等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时,消毒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如戴好口罩、眼镜、手套等。
2、日光消毒法日光中的紫外线具有良好的天然杀菌作用,物品在日光下直接曝晒6小时,不可隔着玻璃窗,才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桌子消毒的小妙招

桌子消毒的小妙招
桌子消毒的小妙招包括以下几种:
1.煮沸消毒法:将桌子上的物品收拾干净,然后用抹布擦拭桌面,接着将抹布放入沸水中蒸煮30分钟,从而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2.酒精消毒法:使用75%的酒精擦拭桌面,注意酒精易燃,需要远离火源和电器。
3.食醋消毒法:在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内,用食醋100-150克,加水2倍,放瓷碗内用小火慢蒸30分钟,熏蒸时要关闭门窗。
4.漂白粉消毒法:用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剂或250mg/L二氧化氯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然后用清水将残留消毒剂冲净。
5.紫外线消毒法:如果家中有紫外线灯,可以用紫外线灯照射桌面30分钟,达到消毒的目的。
以上消毒方法仅供参考,具体选择哪种消毒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喜好来决定。
需要注意的是,消毒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同时,消毒只是保持卫生的一种方式,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勤洗手、保持通风等卫生习惯。
消毒灭菌的方法

消毒灭菌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消毒灭菌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有效地杀死细菌、病毒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保护我们的健康。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消毒灭菌呢?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消毒灭菌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选择使用酒精进行消毒。
酒精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可以迅速杀灭细菌和病毒。
在家庭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酒精棉球或酒精喷雾对常用物品进行消毒,比如手机、门把手、桌面等。
此外,酒精还可以用于消毒伤口和皮肤,但需要注意的是,酒精具有易燃性,使用时要远离火源。
其次,热水消毒也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热水可以迅速杀死细菌和病毒,对于一些耐热的物品,比如餐具、玩具等,我们可以选择用沸水进行消毒。
将物品放入沸水中煮沸一段时间,便可达到消毒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热水消毒需要注意自身安全,避免烫伤。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还有一些常见的消毒灭菌方法,比如紫外线消毒、漂白粉消毒等。
紫外线可以快速杀死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适用于空气消毒和物品表面消毒。
漂白粉在稀释后也可以有效消毒,但需要注意稀释比例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物品造成损害。
此外,还有一些专业的消毒产品,比如消毒液、消毒片等,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消毒。
这些产品通常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可以有效清洁和消毒各种物品和场所。
总的来说,消毒灭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可以有效保护我们的健康。
在选择消毒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同时要注意消毒产品的正确使用方法,确保消毒效果。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消毒灭菌工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安全。
家庭消毒常用方法

家庭消毒常用方法一、物理消毒法1.1 阳光暴晒阳光可是个天然的消毒剂呢。
像咱们家里的被褥、衣物,要是能经常拿到太阳底下暴晒,那可不得了。
一般来说,晒个几个小时,很多病菌就被杀死了。
这就好比是让这些东西在太阳下接受一场洗礼,那些藏在里面的细菌、螨虫啥的,就像见不得光的小坏蛋,被阳光一照,就无处遁形了。
俗话说得好,“是金子总会发光”,咱这衣物被褥经过阳光暴晒,就变得干净又健康了。
1.2 煮沸消毒对于一些小件的东西,像碗筷、毛巾之类的,煮沸消毒是个特别好的办法。
把这些东西放到锅里,加水没过它们,然后大火煮开,持续个15 20分钟就行。
这就像给这些小物件洗个滚烫的热水澡,那些病菌啊,在这么高的温度下,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根本活不了。
这煮沸消毒简单又有效,就像老话说的“一力降十会”,高温直接就把病菌拿下了。
二、化学消毒法2.1 酒精消毒酒精大家都不陌生吧。
75%的酒精消毒效果那是杠杠的。
咱可以用它来擦拭手机、门把手这些经常被人触摸的地方。
不过要注意啊,酒精是易燃的,可不能到处乱喷,不然就像在身边放了个小炸弹,很危险的。
使用的时候拿个棉球或者小抹布蘸着酒精,轻轻擦拭,就像给这些东西做个细致的清洁护理,那些病菌就被酒精给“一网打尽”了。
2.2 含氯消毒剂像84消毒液就是含氯消毒剂。
在使用的时候,得按照说明书来稀释。
可以用来拖地、擦桌子。
但是这东西有点“泼辣”,有腐蚀性,不能直接用在衣物上,不然就会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把衣物给毁了。
用它消毒的时候,就像在和病菌进行一场战斗,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就能把病菌打得落花流水。
2.3 过氧乙酸消毒过氧乙酸的消毒能力也很强。
不过这玩意儿气味比较大,而且不太稳定。
在使用的时候,要小心谨慎。
一般用于一些比较特殊的消毒场景,比如在一些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对家里进行全面消毒。
就像请了个厉害的“杀毒卫士”,虽然有点小脾气,但只要用好了,就能把家里的病菌消灭得干干净净。
三、空气消毒法3.1 通风换气这通风换气啊,是最简单又最有效的空气消毒方法。
家庭消毒与卫生实践

家庭消毒与卫生实践在当今繁忙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必须意识到家庭消毒和卫生实践的重要性。
随着新的病毒和细菌的出现,保持家庭干净和消毒是我们保护自己和家人免受疾病侵害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家庭消毒的必要性、常见的消毒方法以及如何制定一个有效的卫生实践计划。
首先,家庭消毒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我们的家是一处安全和庇护,但是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保持其清洁和消毒,它们将成为细菌和病毒滋生的温床。
尤其是在流行病爆发的时候,家庭消毒变得尤为重要。
研究表明,许多致病菌可以在家庭环境中存活数小时甚至数天,因此经常进行家庭消毒是防止感染传播的关键。
那么,如何进行家庭消毒呢?常见的消毒方法包括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
物理消毒是指使用物理手段,如高温和紫外线辐射,来杀灭病菌和病毒。
例如,使用热水和肥皂洗涤衣物和餐具,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和病毒。
此外,定期晒晒被褥、枕头和毛巾也是一种物理消毒的有效方法。
另外,紫外线消毒盒和紫外线灯泡也可以用于家庭消毒,但在使用时需要小心防止直接照射到皮肤和眼睛。
化学消毒是指使用化学物质来灭活病菌和病毒。
最常用的化学消毒剂之一是含有酒精的洗手液。
使用含有至少60%酒精的洗手液可以有效地杀灭手上的病原体。
此外,漂白剂也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在使用漂白剂进行家庭消毒时,应将其稀释为一定比例,然后将其喷洒在需要消毒的表面上,并在一段时间后用水清洗干净。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必须遵循正确的用量和使用方法,以免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
除了进行家庭消毒外,制定一个有效的卫生实践计划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好的卫生实践计划应该包括定期清洁和消毒家中的各个区域,例如厨房、卫生间和卧室。
此外,家庭成员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感染疾病的人密切接触以及遵循正确的咳嗽和打喷嚏礼仪等。
另外,定期清洁和更换家中的空气过滤器也是保持空气清新和净化的重要步骤。
最后,定期进行家庭消毒和清洁后,一定要彻底清理和处理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以防交叉污染。
家庭餐具常用消毒方法

家庭餐具常用消毒方法一、引言家庭餐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但同时也可能成为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传播途径。
为了保障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对餐具进行适当的消毒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家庭餐具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以及在消毒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二、物理消毒法1.煮沸消毒:将餐具放入沸水中煮沸10-15分钟,可以有效杀死大部分细菌和病毒。
这是最简单、最常用的家庭餐具消毒方法。
2.高温烘干:使用高温烘干机对餐具进行烘干,不仅能去除水分,还能有效杀死细菌。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塑胶或木质的餐具可能不适合高温烘干。
3.紫外线消毒: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市面上有许多紫外线消毒器可供选择。
使用紫外线消毒时,需注意避免紫外线直接照射人体,以免造成损伤。
4.洗碗机消毒:一些现代洗碗机具有高温洗涤和杀菌功能,可以有效地清洁和消毒餐具。
但需确保洗碗机内部干净卫生,定期进行清洗和维护。
三、化学消毒法1.漂白粉消毒: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能有效杀死细菌和病毒。
将少量漂白粉溶解在水中,将餐具浸泡在稀释后的漂白水中一段时间,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但需要注意漂白粉的浓度和使用方法,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2.酒精消毒: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可以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
使用酒精消毒时,需注意酒精易燃易爆,应远离火源。
同时,酒精对皮肤和呼吸道有一定的刺激性,使用时应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酒精气体。
3.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等,含有一定浓度的氯,能有效杀死细菌和病毒。
将餐具浸泡在稀释后的含氯消毒液中一段时间,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但需要注意含氯消毒剂对人体的刺激性,使用时应佩戴手套和口罩。
四、家庭餐具消毒的注意事项1.根据不同材质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一些塑料或木质餐具不适合高温或紫外线消毒,应选择其他适当的消毒方法,如化学消毒等。
2.注意消毒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无论是使用漂白粉、酒精还是含氯消毒剂,都需要按照规定的浓度和使用方法进行操作,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教育资料
家庭常用消毒知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逐步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注重家庭的消毒卫生,消毒剂也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然而由于一些人对消毒剂的性能和危害不甚了解,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达不到真正的消毒效果,甚至出现个别人误服误用消毒剂而出现意外伤害事例的发生。
因此,开展家用消毒剂的宣传教育十分必要。
一、家庭消毒原则
1、一般情况下,家庭只需要清洁卫生,无须进行消毒;当家中出现病人时,尤其是传染病病人时,或者外人来访后,才有必要进行消毒。
2、对于一般家庭,在选择消毒方法时应尽量选用物理消毒的方法,如蒸煮、暴晒。
餐具消毒宜首选煮沸消毒,或者消毒柜。
衣物、被褥主要采用在阳光下曝晒的方法。
室内空气消毒主要采取定期开窗通风。
洗手时,如果没有接触患者,使用普通肥皂和流动水即可。
3、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楼梯扶手、脚垫、水龙头等重点部位进行消毒,不要全房大面积喷洒消毒剂。
4、对于洗脸面盆和座便器,只需要对表面适量喷洒消毒,
消毒后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否则会腐蚀管网;地漏及下水道,不要专门加消毒剂消毒,因为对地漏或下水道消毒通常起不到消毒防病的目的,还会腐蚀管网,带来后患。
5、不要遗漏重点物品的消毒,如洗碗布,由于使用频繁,经常处于湿润状态,而且接触饭菜等有机物比较多,十分有利于细菌的滋生,因此应经常暴晒、煮沸消毒。
6.宠物的窝巢应经常进行消毒。
二、家庭用消毒剂选用原则
1、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根据消毒剂杀灭微生物的能力,我国把消毒剂分为灭菌剂、高水平消毒剂、中水平消毒剂和低水平消毒剂。
消毒剂杀菌能力越强,相应对人体的危害也越强;一般家庭中没有病人时,也就没有很明显的致病微生物,选用中水平或低水平消毒剂就可以了,如75%酒精,0.5%碘伏等。
84消毒液为高水平消毒剂,由于浓度相对较低,为家庭常用消毒剂。
2.选择安全的消毒剂。
“安全”至少包括三个含义:对人体健康安全,对消毒对象安全,对环境安全。
绝大多数消毒剂对人体的皮肤、眼睛、呼吸道均有程度不同的刺激性和腐蚀性,还可以引起过敏反应,甚至造成急性中毒;有些消毒剂的氧化能力很强,会使金属腐蚀、橡胶老化、织物褪色,购买时应详细阅读说明书,重点了解注意事项的内容,根据需要消毒对象的特性选择消毒剂。
为安全起见,甲醛、戊二醛、漂白粉、漂白粉精、优氯净、过氧乙酸、高浓度的过氧化氢不适宜家用。
3.选择有效的消毒剂。
很多消毒剂不稳定,存放一定时期后,有效成分分解,消毒效果下降,消毒剂都有一定的保质期,使用过期消毒剂不能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
三、家用消毒剂使用原则
1.合理配置浓度
消毒剂只有达到一定的浓度才有消毒效果,浓度太低不能消除病原微生物,浓度太高可能对消毒对象产生明显的破坏作用,并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伤害。
消毒剂浓度不是越高越好。
2.严格规定时间
消毒剂只有作用一定的时间才有消毒效果,有的消毒剂杀菌作用快速,有的就较慢,不同的消毒剂和不同的消毒对象可能需要的作用时间是不相同的,要保证消毒有效必须让消毒剂与消毒对象作用一定的时间。
3.确保使用安全
多数消毒剂对人体和物品有一定的危害,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
避免消毒剂直接接触人体,万一不慎溅入眼睛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为安全起见,配制消毒剂时应该戴手套戴眼镜,避免小孩在场。
有些消毒剂可能引起金属物品的腐蚀和带色物品的退色,使用时需要特别谨慎,在达到说明书介绍的消毒时间后最好用清水立即清洗干净并擦干。
4.减少影响因素
消毒效果与消毒对象的性质有关,含有有机物的物品可能
影响消毒效果。
消毒前应该尽量使消毒对象清洁,对餐饮具、家具消毒时最好先清洁后消毒。
由于消毒物品上的水分可能降低消毒剂的浓度,消毒对象在消毒时应比较干燥。
5.消毒液现配现用
多数消毒剂不稳定,特别是遇水稀释后,更易分解,须现配现用,不可重复使用;重复使用会造成消毒液污染,消毒效果下降。
6.科学实施消毒
不同的消毒剂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效果不同,不同的微生物对消毒剂的抵抗力也不同。
一般家用消毒剂只是对一些常见微生物有杀灭作用,对一些抵抗力较强的微生物可能没有消毒作用。
因此,如果家庭中出现了传染病人,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要求采取消毒措施。
四、家庭用消毒剂使用注意事项
绝大多数消毒剂对人体的皮肤、眼睛、呼吸道均有程度不同的刺激性和腐蚀性,甚至引起过敏反应,以及造成急性中毒。
如出现瘙痒、红斑、疱疹;眼睛红肿、流泪、流涕、咽痛、呛咳、发憋、气喘、胸闷、呼吸困难、肺充血等;溅到皮肤和眼睛里可引起皮肤和眼睛灼伤,甚至还有消毒剂自行爆炸造成意外伤害。
1.家庭中如有婴幼儿、孕妇、老人等免疫力低下者,或者病人时,慎用消毒剂。
如果没有传染病病人,最好不用消毒剂消毒。
2.正确选用并按照说明使用消毒剂,使用前认真阅读产品
说明,严格按照消毒药物使用浓度、使用量及消毒作用时间操作。
3.施药过程中要有一定的防护(手套、眼镜等)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原液。
4.凡是用消毒剂浸泡过的东西最后必须要清洗干净,去除残留。
5.家庭中存放的消毒剂要放置在小孩不能接触到的地方,或上锁保存。
6.避免使用酒瓶、饮料瓶盛装消毒剂,以免误用。
放消毒液的瓶子,不要用饮料瓶代替,以免大人或者孩子误饮而中毒。
如果用其他瓶子装,一定要注明“消毒剂”字样。
7.空气消毒一般选用开窗通风即可,如有特殊要求,必须使用消毒剂喷雾或紫外线直接照射时,必需在室内无人的状态下进行,以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8.使用消毒剂喷雾消毒时,为了保证消毒效果,消毒时要关闭门窗,消毒完成后应打开门窗通风,待气味散尽后家人再进入。
9.在公共场所,如果发觉有浓浓的消毒液气味,特别是婴幼儿、孕妇、老人等免疫力低下者,要马上离开。
10.在进行消毒时,如果皮肤或者身体其它部位对消毒剂过敏,出现过敏症状,应当停用此种消毒剂,并在医师的指导下酌情使用抗过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