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旅游地形象设计

合集下载

世界遗产——五台山 ppt课件

世界遗产——五台山  ppt课件

• 五台有多种颜色的黑曜石矿山,确
定是多种颜色曜石,已经开采,且
储量惊人 。有重大经济价值
ppt课件
5
人文历史
•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寺庙建筑最早的 建造地之一。自东汉永平(公元58 年~75年)年间起,历代修造的寺 庙鳞次栉比,佛塔摩天,殿宇巍峨, 金碧辉煌,是中国历代建筑荟萃之 地。雕塑、石刻、壁画、书法遍及 各寺,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2、具有完整的古元古代地层 及其界面,太古宙、元古宙 (25-18亿年);
• 3、中国北方最古老、最大面 积、最高海拔的夷平面;
• 4、完全的早前寒武纪沉积; • 5、最典型的绿岩带。
ppt课件
10
二、文化遗产价值
• 1、符合标准(i):代表一种独特的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 五台山的佛教雕塑、壁画和石刻代表了人类创造性的天才杰作。符合
ppt课件
14
5、符合标准(vi):直接或明显地与具有 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生活传统、思想 信仰、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 系。
五台山的两项文化景观符合这一标准:
• 第一、五台山的5座如垒似台的山峰高 耸环峙,即东台、西台、南台、北台和 中台。
• 第二、至今延续了千余年的“大朝台”、 “小朝台”等佛教巡礼活动,就是典型 地将对佛的崇信凝结在对自然山体的崇 拜之中的组合型文化景观。
一 是将台怀镇、五个台顶以及各寺庙及 其周围影响主要景观环境的各类违章 建筑全部拆除
二 是拆除与实用功能相关不大的临时性 建筑
三 是实施整体拆迁, 从而逐步达到庙宇 与民居分隔开来
四 是在拆的同时控制建设。
ppt课件
30
(2)综合环境整治,有效改善景区内外环境
加强景区内外环境建设, 与景区周边经营业主签订环境保护协议, 特别 是要加强对景区内经营场所的整治。

五台山南山寺的组群方式及景观构成

五台山南山寺的组群方式及景观构成

南山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南山坡上,坐东向西,依陡峭的山势而建。

始建于元贞元年(1295年),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清道光十年(1830年)、清光绪元年(1875年)多次维修,民国年间重修、扩建时,将极乐寺、善德堂、佑国寺三寺联为一体,统称南山寺。

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台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为十处申报点之一,2009年6月以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

一、南山寺的组群方式南山寺由三大部分组成,下三层为极乐寺,中一层为善德堂,上三层为佑国寺。

三寺均采用中国传统建筑中轴线对称的布局形式,轴线布设主体建筑,两侧布设附属建筑。

此外通过排叠、聚敛、偏正、围合、隐现等多种组合方式,形成寺中有寺、院中套院,既有寺院布局的宏敞,又有园林布局的幽深。

三寺现存18座多种形态院落是有机排叠手段的体现,灵活应用起伏不平的地势,布设方形、长方形以及不规则形院落,院落内或纵深或横向营造殿堂、房舍,最终形成丰富灵巧、曲折深邃的整体形态。

南山寺深厚的佛教文化内涵是借助主体建筑的向心力和内聚力来体现的,具体表现在建造位置、建筑体量、外观造型、艺术构件、附属文物等多方面。

如山门前相继建造的“大方光明”照壁、“信天由命”石牌坊、三摩地钟楼,连续的排列体现震慑,巨大的体量构成恢弘,不同的造型避免单调,通过照壁的引导、牌坊的铺垫到钟楼的收受,完成了南山寺向心力和内聚力的初步引导。

偏正手段的应用则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建造场地。

各寺主体建筑沿轴线布设,极乐寺主轴线上布设观音殿和大雄宝殿;善德堂主轴线上布设五进院落的全部正殿;佑国寺主轴线上建造天王殿、大雄宝殿和雷音殿。

轴线两侧或附近灵活布设其他建筑,如朝阳洞院、五官堂院、比丘尼院等院落和建筑均是偏置布设手法的体现。

正置建筑起到了表征封建伦理秩序的作用,偏置建筑不但对正置建筑起了烘托作用,而且还改变了平面形态的单调。

五台山南山寺的组群方式及景观构成李海英张映莹南山寺全景“信天由命”石牌坊围合手段首先是围墙的建造,体现了寺庙的封闭性和私密性。

五台山营销策划方案

五台山营销策划方案

五台山营销策划方案一、背景分析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圣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五台山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信教者。

然而,与其他著名的旅游目的地相比,五台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有待提高。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需要制定一份全面的营销策划方案,以提高五台山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二、目标设定1. 增加五台山的知名度。

通过全面的宣传和推广活动,提高五台山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和信教者前来参观和朝拜。

2. 提升五台山的形象。

通过优化旅游服务和提升游客体验,打造五台山的品牌形象,提升其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的竞争力。

3. 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的经济繁荣,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三、目标人群定位1. 内地游客。

包括爱好历史文化和信佛的游客群体,以及普通的旅游观光者。

2. 海外游客。

特别是东南亚、日韩等地的佛教信徒和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群。

四、营销策略1. 宣传推广(1)制作宣传片和旅游攻略。

通过制作精美的宣传片和旅游攻略,展示五台山的独特魅力和丰富文化底蕴。

在国内外的旅游网站、社交媒体等平台发布宣传片和旅游攻略,扩大宣传的影响力。

(2)举办文化活动。

定期举办佛教文化讲座、科学论坛等活动,吸引专业人士和学术界的关注。

同时,在重要的佛教节日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加。

(3)合作推广。

与旅行社、酒店、航空公司等旅游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推出五台山旅游产品和套餐。

通过与这些企业共同宣传和推广,提高五台山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2. 旅游服务优化(1)提升旅游设施和景区管理水平。

加大对景区的投入,改善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提高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

同时加强景区管理,加强巡查和监管,维护景区的环境整洁和安全。

(2)培训旅游从业人员。

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

定期组织培训课程,提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3. 提升线上线下的体验(1)建设旅游信息平台。

浅析五台山旅游景区品牌形象策略

浅析五台山旅游景区品牌形象策略

344郝茹茜 山西传媒学院摘要:五台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发源圣地之一。

同时,它也是我国的五级旅游景区。

但是,五台山旅游景区无论是在游客的接待人数还是在旅游收入方面都是四大佛教圣地当中排名最后的一位。

本文以五台山旅游景区旅游品牌形象为研究对象,对五台山旅游品牌形象的内涵进行重新定位。

力求进一步促进五台山旅游景区持续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五台山;旅游景区;品牌形象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4-0344-01一、五台山旅游景区简介五台山是佛教文化的发源地,建筑文物古迹非常多。

自东汉开始,就在五台山地区代代建设寺庙,多的时候寺庙达到了三百六十多座。

目前,五台山还有北魏时期以来不同风格的寺庙共有六十多处,这些寺庙都是国家保护的文化遗址。

这里面的文物都见证了佛教在我国两千多年历史中的发展历程。

五台山地区气候比较凉爽,每年的平均气温为6.8摄氏度,夏天的平均气温在15摄氏度到20摄氏度之间。

当人们在酷热的夏天游览五台山的时候,就会感觉进入了一种可以与世隔绝的室外桃园的感觉。

这里的气候也特别的好。

除了以上这些优秀的资源和气候环境之外,五台山还是一个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军区司令部以及八路军总部都在这里创建和驻扎过。

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在这里战斗过或暂居过。

二、五台山旅游景区品牌形象存在问题1.五台山旅游景区品牌形象模糊 五台山旅游景区的品牌形象没有一个合适的企业识别系统和宣传方式,同时,还缺少完善的旅游品力牌建设体制。

这些旅游建设体制包含了景区的标志、名称以及辅助色彩等等。

产生这些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五台山景区是由当地旅游局统一管理的,缺乏自主经营权;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些历史原因,因为各个景区发展进度以及规模不同,这方面的宣传力度不到位;第三是因为五台山旅游景区没有现代化景区的发展理念,仅仅是为了旅游而发展旅游,没有从根本上发掘出五台山旅游景区的的真正价值和蕴藏的文化气息。

五台山地貌特征及其旅游价值

五台山地貌特征及其旅游价值

五台山地貌特征及其旅游价值五台山位于汾渭地堑北部,是典型的断块山地。

古滹沱河和古清水河侵蚀新生代以来隆升的五台山。

而形成和缓的夷平面和深山峡谷的地貌特征;五台山高海拔的特征,又为冰缘地貌和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发育提供了基础;这些不同的地貌类型组合在一起,叠加上不同的植被类型,形成了五台山独特的景现。

谷底开阔、地形和缓的台怀盆地成为佛教建筑和文化集中分布的区域,保留的重要的佛塔、寺庙建筑、佛像和壁画等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和艺术的杰出成就。

五台山因山顶分布有五座北台期夷平面而得名,其具有独特的地层结构、地质构造、新生代夷平面和冰缘地貌等地质、地貌特征和佛教文化而著名于世。

独特的地质、地貌和佛教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五台山“天人合一”的环境,造就了这一佛教圣地。

一、地质地理概况五台山位于山西高原东北部,为东北一西南向的五台山山脉和南北向的太行山山脉相交处。

是汾渭地堑北部典型的断块山地,其西北侧以繁代盆地与恒山相隔(图1)。

新生代以来,华北准平原解体,五台山持续隆升,成为华北屋脊,其北台海拔3061.1m,是北台期夷平面的命名地。

五台山的隆升也使得华北地台的早寒武纪地层——五台群和滹沱群出露,并根据五台群和滹沱群之间的不整合关系命名了五台运动。

五台群由石英岩和片岩、绿片岩、石英岩、大理岩组成,滹沱群则由大理岩、千枚岩和板岩等变质岩组成,均易于风化。

五台山西北侧受滹沱河上游侵蚀,垂直高差近2000m,峡谷纵横;东侧的太行山受到山前河流的侵蚀,亦多深山峡谷;东南侧则为台怀盆地,夹于五台山山脉和太行山山脉之间,坐北朝南,清水河贯穿其中,真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宝地(图2)。

五台山的五个台顶均在2485m以上,其中北台海拔3061.1m,为华北第一高峰。

五台山的高海拔特征,形成了高寒湿润的气候特征和森林的垂直地带性。

五台山属于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差异较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山顶属于高寒气候,年平均气温约-4.22℃。

五台山旅游地形象设计

五台山旅游地形象设计

五台山旅游地形象设计(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山西省五台山旅游形象策划报告第一章……………………………………………………旅游地概况第二章……………………………………………………地方性分析第三章……………………………………………………受众调查第四章……………………………………………………替代性分析第五章……………………………………………………主题形象定位第六章……………………………………………………形象推广——第一节………………………………………口号传播系统——第二节………………………………………视觉符号传播系统12旅游管理9张甘霖第一章旅游地概况五台山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为文殊菩萨的道场。

五台山并非一座山,它是坐落于“华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景区总面积达283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061米。

五座山峰(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环抱整片区域,顶无林木而平坦宽阔,犹如垒土之台,故而得名。

五台山是中国唯一一个青庙(汉传佛教)黄庙(藏传佛教)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因此汉蒙藏等民族在此和谐共处。

五台山据传拥有寺庙128座,现存寺院共47处,台内39处,台外8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

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广济寺、万佛阁等。

第二章地方性分析五台山地处华北大陆的腹地,与恒山—太行山连续,相对高差达2400多米,大面积出露了地壳不同层次的岩层和地质构造,完美展示出中国大陆基底的地质构造和地质组成,是由大于25亿年的世界已知古老地层构成的最高山脉。

五台山气候寒冷,又被称作“清凉山”。

五台山地区夏季湿度大,常有雨水。

冬季的五台山,既冰冻雪寒,又宁静美丽,与其他季节截然不同,充满另外一种风情。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寺庙建筑最早的建造地之一。

自东汉永平年间起,历代修造的寺庙鳞次栉比,佛塔摩天,殿宇巍峨,金碧辉煌,是中国历代建筑荟萃之地。

山西旅游景区标志设计理念

山西旅游景区标志设计理念

山西旅游景区标志设计理念
山西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地方,拥有着众多的旅游景区。

为了更好地
展示山西的独特魅力,各个景区都在努力打造自己独特的标志设计理念。

这些标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标识,更是对景区文化和历史的诠释,是对游客的欢迎和邀请。

在山西的旅游景区中,标志设计理念的核心是要突出景区的特色和历史文化。

比如,太原的双塔寺,其标志设计以古建筑为主题,将双塔寺的特色建筑融入其中,展现出古朴典雅的气质;乔家大院的标志则以传统的民居建筑为灵感,充分展现出山西传统建筑的魅力。

除了突出景区特色外,标志设计理念还要体现出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比如,平遥古城的标志设计中,融入了古代建筑、古代货币等元素,展现出平遥古城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山西博物院的标志则以古代青铜器为主题,展现出山西悠久的历史文化。

此外,标志设计理念还要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比如,五台山的标志设计中,融入了山峰、树木等自然元素,展现出五台山的壮美景观和清新空气;壶口瀑布的标志则以瀑布为主题,展现出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色和独特魅力。

总的来说,山西旅游景区标志设计理念的核心是突出景区特色、尊重历史文化、融合自然环境。

这些标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标识,更是对景区文化和历史的诠释,是对游客的欢迎和邀请。

希望通过这些标志,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山西,感受这片古老土地的独特魅力。

五台山旅游区总体规划

五台山旅游区总体规划

第一章五台山旅游区开发条件与现状分析1.旅游发展区位条件分析1.1 地理区位条件优越禄丰县位于楚雄彝族自治州东部,县城驻地金山镇(又称龙城),东距省会昆明104KM,西距州府楚雄市85KM,是通往滇西、滇西北的必经之地,素有“滇西第一站”之称。

五台山旅游区位于禄丰县城北29KM处,是禄丰县重要的旅游景区之一,地理区位及交通区位优势极为明显。

1.2 经济区位条件良好禄丰县是州内各县市中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经济基础较好。

五台山旅游区所在地属于中等发展水平,由于距离县城较近,可并入县城金山镇经济区,与县城经济协同发展。

1.3旅游区位条件优势突出本区位于滇中旅游区腹地,属于连接滇中与滇西、滇西北旅游区的中间节点。

良好的旅游区位为五台山旅游区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市场条件。

2.自然地理环境条件评析2.1地质地貌类型五台山旅游区属于三台山脉南延部分,海拔约2080—2525M左右,由寨子山、石牛山、大黑山、上下五台山组成,其地质地貌特征孕育出丰富多彩、别具特色的旅游景观。

2.2气候环境条件优越五台山旅游区属中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控制且四季分明的气候区,立体气候明显,大体分为次热坝子河谷、温暖坝子低山、温和坝子山地、冷凉高山台地等4个气候层,具有发展旅游良好的气候环境条件。

2.3水系环境禄丰境内河流分属金沙江及元江两大水系,五台山属于元江汇水区域,其山间小溪及河流最终汇入星宿江。

五台山山涧溪流众多,著名河流为清水河(石臼河),流水强烈下切红沙石河床,形成众多陡坎跌水和石穴窝景观。

区内还有众多水库及山凹积水塘,造就了多处风景优美的旅游景点。

2.4 动植物资源丰富由于本区地处滇中高原,受中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的影响,赋予了众多的动植物资源。

现在五台山旅游区森林覆盖率高达80.5%,并有多种珍稀动物。

3.旅游区域背景社会经济发展情况3.1全县经济发展稳步前进,经济地位逐步提高禄丰县社会物质生产技术基础和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城乡面貌发生深刻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的提高,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五台山旅游形象策划报告
第一章……………………………………………………旅游地概况
第二章……………………………………………………地方性分析
第三章……………………………………………………受众调查
第四章……………………………………………………替代性分析
第五章……………………………………………………主题形象定位
第六章……………………………………………………形象推广——第一节………………………………………口号传播系统
——第二节………………………………………视觉符号传播系统
12旅游管理
124171459
张甘霖
第一章旅游地概况
五台山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为文殊菩萨的道场。

五台山并非一座山,它是坐落于“华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景区总面积达283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061米。

五座山峰(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环抱整片区域,顶无林木而平坦宽阔,犹如垒土之台,故而得名。

五台山是中国唯一一个青庙(汉传佛教)黄庙(藏传佛教)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因此汉蒙藏等民族在此和谐共处。

五台山据传拥有寺庙128座,现存寺院共47处,台内39处,台外8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

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广济寺、万佛阁等。

第二章地方性分析
五台山地处华北大陆的腹地,与恒山—太行山连续,相对高差达2400多米,大面积出露了地壳不同层次的岩层和地质构造,完美展示出中国大陆基底的地质构造和地质组成,是由大于25亿年的世界已知古老地层构成的最高山脉。

五台山气候寒冷,又被称作“清凉山”。

五台山地区夏季湿度大,常有雨水。

冬季的五台山,既冰冻雪寒,又宁静美丽,与其他季节截然不同,充满另外一种风情。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寺庙建筑最早的建造地之一。

自东汉永平年间起,历代修造的寺庙鳞次栉比,佛塔摩天,殿宇巍峨,金碧辉煌,是中国历代建筑荟萃之地。

雕塑、石刻、壁画、书法遍及各寺,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第三章受众调查
五台山目前每年旅客超过400万人,每年经济产值30多亿元,佛教文化的影响力已经在全世界广为人知。

游客主要来自山西本省的太原、忻州、朔州和大同,约占游客总量的70%,此外还有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内蒙等周边省市区游客。

第四章替代性分析
纵观五台山与周边各省区地区的旅游资源,发现山西的旅游资源以宗教,古建,历史等人文景观见长,在全国占有突出的地位.然而,在资源数量比较丰富的同时,还存在一些结构性缺陷:从规模结构上看,五台山并不像故宫,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等在国际上知名度高,垄断性强,吸引力大的名胜古迹;从空间结构上看,各人文景点集中度差,空间分布极为分散,优势在于多,而劣势在于散.
第五章主题形象定位
从自然环境角度设计,定位于“游憩清凉胜境”。

五台山位于山西五台县东北,方圆 250 公里, 由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和中台翠台峰五座山峰环抱而成。

五峰虽高耸, 但峰顶平坦, 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

五台山平均高度在 2 000 米, 其中北台最高, 海拔3 058 米。

素有华
北屋脊之称; 属大陆性气候中的高寒区,隆冬狂风肆虐、大雪飞舞, 盛夏依然六月飘雪, 无炎暑之征,
年均气温仅9.2。

因此又名清凉山。

五台山清凉之名, 有佛经印证。

澄观华严经疏 ,凉山者,代州雁门郡五台山是也。

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名清凉。

清凉山志、探亥记十五等也有类似记载。

五台山地区生态环境不仅以清凉为奇, 更妙之处是它生:虽寒风劲冽, 瑞草争芳; 积雪夏飞, 名花竞发。

每年10月至来年4月封山,隆冬时节狂风肆虐,吹人坠涧,若藁叶耳。

因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 每年初夏之际, 东台山阴深处依然白雪皑皑。

但每到夏秋之季, 野罂粟、金莲子、日菊、银盘蘑菇等众多或食或药的名花奇草遍野竞开,冷艳芬芳一片生机。

史书记载则天女皇曾感其美而移植南台的花草于御花园中, 康熙皇帝悯其美而御笔禁止采摘。

其美之撼人可见一斑。

东台山阴更有第四纪冰川的原始遗留, 徐霞客描述到:从中北直下四里者,阴崖悬冰数百丈,曰万年冰。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万年冰的周围竟伴生着绿草红花, 红白绿相间不仅仅是醒目, 大自然的生命力更使人驻足动容。

因地质构造复杂、气候多变等因素, 五峰峭耸多风。

但夏秋其间鸣泉历历, 成壑飞奔, 嘉木森森, 千峦弥布 ,泉眼溪流密布, 随时随处可闻水声。

山因水而灵秀生机, 夏秋漫步其间, 仰视碧树蓝天, 俯瞰姹紫嫣红, 极目白云缭绕青山, 近闻鸟语婉转, 其景致酷似江南,但其神韵却透出北方山河的雄浑苍劲, 撼人心肺。

作为国家自然名胜保护区, 其自然生态确有独到的审美价值。

五台山挺拔雄伟, 山清水秀,气候凉爽宜人。

绿草如茵,野花遍野,植被保护良好,是华北地区著名的避暑胜地。

因此, 将“憩五台胜境, 享自然清凉”作为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形象定位的重要依据。

第六章形象推广
第一节口号传播系统
报刊杂志,汽车广播,城市广播,城市标示栏和广告牌
第二节视觉符号传播系统
坚持报刊杂志和音视媒体的互动和结合,加大媒体宣传力度,重点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主流媒体的黄金时段、重点栏目进行宣传推介。

在继续巩固传统宣传阵地的同时,要加强与知名网站论坛的友情链接,通过网络平台营销五台山特色线路和旅游产品,借助“网络推手”为五台山旅游造势,提升关注度和影响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