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咏史诗诗歌鉴赏上课课件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怀古咏史诗课件

诗歌鉴赏——怀古咏史诗课件
详细描述
杜甫在《登高》中通过对登高远眺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他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暗示了社会的动荡和国家的危机。这首诗情感深沉, 意境开阔,是怀古咏史诗中的经典之作。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总结词
通过对三国历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感慨。
详细描述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通过对三国历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和感慨。他通过对赤壁之战的叙述,揭示了英雄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这首诗气势
象征暗示
总结词
象征暗示是通过运用象征手法来暗示或表达 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情感。
详细描述
在怀古咏史诗中,诗人常常运用象征手法来 暗示某种深层次的含义或情感。如杜牧的《 泊秦淮》中,通过描绘秦淮河上的景象来象 征国家的兴衰,暗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CHAPTER
04
怀古咏史诗的鉴赏方法
理解诗歌意象
磅礴,情感激昂,是怀古咏史诗中的代表作之一。
CHAPTER
06
怀古咏史诗的影响与启示
对后世的启示
传承历史文化
怀古咏史诗通过对历史事件、人 物的描绘,传递了丰富的历史文 化信息,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
史资料。
弘扬民族精神
怀古咏史诗中蕴含着深厚的民族精 神,如爱国主义、民族气节等,激 励着后人为民族复兴而奋斗。
李白的《越中览古》
总结词
通过对越中古迹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详细描述
李白在《越中览古》中通过对越中古迹的描绘,表达了自己 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他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叙述,揭示了历史 的规律和人类命运的不可逆转。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是怀古咏史诗中的佳作。
杜甫的《登高》

咏史怀古类诗歌鉴赏PPT课件

咏史怀古类诗歌鉴赏PPT课件
赤壁—周建瑜功立业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苦叹,个人仕途坎坷的遭遇。
《咏怀古迹》 昭君村—昭君

思念家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16
(练习二)概括下面诗句所写内容,体会诗人 所表达的情感。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韦庄,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 “台城柳”“无情”?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是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 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咏史怀古”诗歌复 习
1
回顾必修课本“咏史怀古”诗歌; 异中求同,归纳主题思想、表达技巧; 掌握此类诗歌的鉴赏方法。
2
“咏史怀古”:后代诗人对尘 封往事发思古之幽情,并常以 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 合了诗人对社会历史的感触的 一类诗歌。
3
“咏史” 历史人、事情 “怀古” 历史古迹
4
《咏怀古迹•其三》杜甫 马嵬(其二) 李商隐
3 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反衬、用典
《永遇乐》
《蜀相》
10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 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 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 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14
诗人的情感抒发有几类?
• 建立功业的抱负,壮志难酬的情怀; • 年华消逝的感伤; • 对古人的缅怀、敬仰; • 揭露昏庸腐朽的统治,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
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 • 昔盛今衰的比较中,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 • 强烈的爱国之情。

咏史怀古诗鉴赏 课件(23张PPT)

咏史怀古诗鉴赏 课件(23张PPT)
君忧民。
(2009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6分)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借坏槛代当,潮,反目问断魂消。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
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
个人瞧。
⑴“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
答:
兴,百姓苦;亡,百同揭姓情露下统苦层治!人 者民 压的 榨疾 百苦 姓, 的
实质(议论)


题乌江亭
乌江亭
杜牧
王安石
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
百战疲劳壮士哀, 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 胜败兵家事不期,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
再起。 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
中原一败势难回。 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 包羞忍耻是男儿。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 江东子弟多才俊,一番轰江轰烈东烈的子山事河业弟。,死今了也虽要气在壮 ,
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拟人;借古讽 今;怀古伤今、虚实相生;对比; 直抒胸臆;烘托、衬托;用典
咏史怀古诗从思想内容上分有三类
1、借古(人)抒怀 对比失落型 同病相怜型
苏轼《赤壁怀古》 李商隐《贾生》
2、怀古(事、迹)伤今
怀古伤今 借古讽今
李白《越中览古》 刘禹锡《台城》
3、理性反思 作者身置其外,总结哲理
点击概念
❖ 咏史诗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 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 时事的诗歌。
❖ 怀古诗是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 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诗。
方若虚云:“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 贤愚而己。”

怀古咏史诗鉴赏方法ppt课件

怀古咏史诗鉴赏方法ppt课件

对比失 落型
同病相 怜型
昔盛今 衰型 物是人 非型
借古讽今 别有寄托
三、鉴赏方法指津:
小结:鉴赏怀古咏史诗三步曲: 1. 所写历史的人、事、物、象是怎样的(弄 清史实,通解文字); 2. 为什么要写这个人、事、物、象(找准联 接点,体悟感情); 3. 诗人态度感情是运用什么方法表达的(分 析技巧,体察诗心)。
一、 怀古咏史诗特点 (一) 形式标志。标题有古迹、古人名,或有 “咏”“怀古”“咏怀”等字眼。 (二) 表现手法。常用典故、写景、对比、衬 托、抑扬、讽刺等。 (三) 结构内容。临古地——思古人——忆其 事——抒己志,写眼前衰败、荒凉、萧条,也写历 史事件经过,抒发感慨。
二、 怀古咏史诗思想内容归纳 怀古诗常触及诗人心灵最深处,具有很高鉴 赏价值。思想内容有如下几方面: (一) 怀人伤己 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作者身世际遇与古人 有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分两 种。
1. 所写历史的人、事、物、象是怎样的(弄清史 实,通解文字); 2. 为什么要写这个人、事、物、象(找准联接点, 体悟感情); 3. 诗人态度感情是运用什么方法表达的(分析技 巧,体察诗心)。
课堂活动: 对以上鉴赏怀古咏史诗的方法,解读《蜀相》。
触景生情,抒发盛衰感伤,思古幽情;抒发物换 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这类诗作或抒发昔 盛今衰感慨,暗含对现实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 讽今;或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同情 下层人民疾苦,担忧国家民族前途命运。
六朝古都曾经繁华一时,金陵是古代诗人们 感情的集射地,触发了无数诗人怀古幽情,金陵 怀古几乎成为咏史诗一个专题。
1. 对比失落型 有的着眼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感
慨自己。古人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 愿,自己却被朝廷冷落,不能才尽其用,郁 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

咏史怀古诗鉴赏PPT课件

咏史怀古诗鉴赏PPT课件

石头城


讨论?

唐朝(中唐)
.
12
对象 角度
石头城
唐朝(中唐)
昔 金陵,六朝均建都于 经历贞观之治、开 此,彻夜笙歌、欢乐 元盛世;繁盛兴旺 无时;繁华
今 至唐初废牛李党争、宦官专 权、藩镇割据; 衰微破败
主 依旧的山月,依旧的潮水,见证了六代富
题 贵繁华已逝的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
【注释】:1幽州台:又称燕台,史传为燕昭王为招揽 人才所筑的黄金台
2.陈子昂: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 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 下狱
“幽州台”是一个对接点,它是个典故,讲的 是燕昭王延引人才的故事。它连着重用人才而 筑黄金台的燕昭王和多次进谏而不被采用的陈 子昂,这个对接点让我们体会到作者空怀抱国 为民之心不得施展的呐喊。
连接点 讨论?
.
8
挖掘二者连接点
人物 角度
诸葛亮
杜甫
时代 背景
经历
战争频仍 动荡不安 战争不断 安史之乱
被重用,施展才能抱负
统一大业未成 内心壮志未酬
不被重用,仕途屡遭 贬谪,失意难耐
壮志未酬
.
9
归纳主题:诗人以以诸葛自况。 通过对比既表现了对诸葛亮的钦 佩与赞美之情,还包括因没有实 现梦想的而表现出来的惋惜之情。 在对比中流露出怀才不遇的失落
.
10
延伸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注释:刘禹锡, 生活在中唐, 当时经历了牛 李党争、宦官 专权、藩镇割 据;
石头城:金陵, 六朝均建都于 此,彻夜笙歌、 欢乐无时;繁 华

怀古咏史诗鉴赏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怀古咏史诗鉴赏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注 1、“星河鹭起,画图难足”长江白鹭飞起,再美旳
画也画不出。 2、“门外楼头”,用典:隋军已兵临城下,陈后主
陈叔宝和宠妃张丽华仍在结绮楼寻欢作乐,演唱《玉树 后庭花》。
1、请联络全词主旨论述最终一句“至 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旳 深刻含义。
答:旨在阐明北宋某些人并未吸收南朝 灭亡旳教训,仍不思进取,安于现状, 仍在粉饰太平,寻欢作乐。
怀古咏史诗 鉴赏
知识点巩固
何谓咏怀诗
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 事由生发,抒写心中旳感叹 。
咏怀诗 旳内容
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 感悟、闲情逸趣等。
技巧
一、搞清诗人感叹旳事由。 二、赏析“事”与“怀”旳结合。
常用手法
1、直抒胸臆即直接抒情 2、借景抒情:以乐景写乐情
以哀景写哀情
以乐景写哀情
如我们中学里学过旳两首宋词《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 古》,便是如此。
3、是只抓住历史旳某些影子,有意借题发挥以古喻今、借古讽 今、体现昔盛今衰、物是人非旳感叹。
怀古咏史诗旳写法多样
1、上阕多为写景起兴以景衬情,或多将当初 旳国势身世写入。 2、下阕多为抒情议论:或英雄相惜,或怀古 伤今。 3、正反对比。 4、侧面烘托。 5、多用典,借历史人物事件讽喻当今。 6、风格多为雄浑豪放悲壮。
3、即事抒情
何谓怀古咏史诗
怀古咏史诗是诗人借所 吟咏旳古人、往事来体现 自己旳感受,抒发自己旳 情感旳诗歌。
鉴赏怀古咏史诗要注意旳几点
1、要搞清史实。 2、要体会意图 3、要领悟感情。 4、要分析写法。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 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 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 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 一分江东。 (这一首词再现三国时代旳历史风 貌,含蓄地体现了作者对古代英雄 旳仰慕。)

诗歌鉴赏——怀古咏史诗PPT课件

诗歌鉴赏——怀古咏史诗PPT课件
19
2.两诗末句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杜牧诗用不大肯定的语气来表述,表示推测, 实际上是借题发挥。王诗使用反问句式,语 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20
2020/1/2
21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叠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主卷土来?
注:乌江亭在安徽和县乌江浦。项羽垓下战败,
逃至此地,乌江亭长驾船请他渡过江东。项羽说:
“我当年与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
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自刎。
16
(2)与《西京杂记》的记述相比,这首诗在 主题思想上具有怎样的进步性? 《西京杂记》将罪过推到画工身上,意在说 明个人的不得志,是小人嫉贤妒能造成的。 而这首诗将矛头指向汉朝统治者,哀痛由于 国家民族的衰亡,导致妇女成为牺牲品。这 首诗以国家和民族危亡为主题,深化了昭君 出塞的意义。
17
题乌江亭 杜牧
贤国与家)、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张养浩
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刘禹锡的《石头城》《乌
衣巷》、陈子昂的《燕昭王》《登幽州台歌》、杜
甫的《咏怀古迹》《蜀相》《八阵图》等。
(2)内容为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如骆宾王的《
于易水送人》、李商隐的《马嵬》、杜牧的《过华
清宫绝句》。
3
类型特点:
——怀古咏史类作品,严格地说,应该有“怀古”
9
第三类,借论古之得失,讽时劝世忧国。 要么托古讽今,以历史对统治者进行嘲讽;要 么以古鉴今,劝诫当朝莫走老路;要么忧国忧 民,对国家命运充满担忧,对黎民疾苦表示同 情。如杜牧的《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总之,对于咏史怀古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有 评判历史、借古伤己、借古讽今三个角度。

高三诗歌鉴赏咏史怀古诗PPT精品课件

高三诗歌鉴赏咏史怀古诗PPT精品课件
高三诗歌鉴赏咏史怀古诗 课件(共70张PPT)
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 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 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余秋雨
咏 千古兴亡多少事 史 叹人叹己叹人生 怀 学习目标: 古 掌握咏史怀古诗的写作意图和思想 诗 感情;
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和答题
鉴赏 技巧。
精品吟诵
❖例1、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
高三诗歌鉴赏咏史怀古诗 课件(共70张PPT)
❖ 4.塞上长城空自许:《南史》载,宋文帝要杀名 将檀道齐,檀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 此处比喻能守边的将领。
❖ 5.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战国 时赵国的名将,赵王想起用他,恐其衰老,派人 探视,廉颇仍能一饭斗米,肉十斤,报国之心不 衰。这是作者以廉颇自况,抒发感慨,说自己虽 然老了,还不忘为国效劳,可是朝廷一味屈膝投 敌,早没有起用他的意思了。
❖ 2.《黍离》之悲:,《黍离》是《诗经.王风》 的名篇。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 古都,悲叹宫廷宗庙毁坏,长满禾黍,就作了这 首诗。后来常用《黍离》来表示对国家今盛昔衰 的痛惜伤感之情。
❖ 3.封狼居胥:汉代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 封山(筑土为坛以祭山神,纪念胜利)而还。后 常来形容建功立业。
高三诗歌鉴赏咏史怀古诗 课件(共70张PPT)
【咏史怀古诗的意象】
❖ 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 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
、华清宫、汴河、淮水、 ❖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乌衣巷、湘妃祠、
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 ❖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杜甫《蜀相》
姜夔《扬州慢》 李白《越中览古》《苏台览古》
76页:杜牧《题乌江亭》 王安石《乌江亭》
《背诵诗文72首》: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石头城》 刘禹锡
• 石头城 刘禹锡
• 山围故国周遭在,
•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 从诗的表面来看,是咏昭君,实际上是借昭君来感怀,来寄托
了自己的身世之感。
(怀人伤己:同病相怜)
• 主旨:借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番外的不幸遭遇抒写自己不被重 用的忧思和怀才不遇的感伤。
怀古咏史诗诗歌鉴赏上课课件
• 烟笼寒Leabharlann 月笼沙,夜泊秦淮近 第开。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 •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
犹唱后庭花。
枝来。
• 乌江亭 王安石
• 题乌江亭 杜牧
•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 •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
难回。
男儿。
•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 •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
土来?
可知。
内容分类 怀人伤己 怀古伤今
__________,__________。。
6、《扬州慢》中渲染凄凉气氛并暗示敌骑威胁尚未消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怀古咏史诗诗歌鉴赏上课课件
怀古咏史诗诗歌鉴赏上课课件
•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 夜深还过女墙来。
• 周遭:环绕。故国:即旧都。

石头城(即南京)在六朝时代
一直是国都。
•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 贾生 李商隐 • 宣室求贤访逐臣, • 贾生才调更无伦。 • 可怜夜半虚前席, • 不问苍生问鬼神。
• 乌衣巷 刘禹锡 • 朱雀桥边野草花, • 乌衣巷口夕阳斜。 • 旧时王谢堂前燕, • 飞入寻常百姓家
怀古:赤壁 周瑜
• 寻找连接点
• 周瑜 34岁 雄姿英发 东吴都督 功成名就 幸福美满
• 词人 47岁 早生华发 团练副使 功业未就 屡遭不幸
• 江山在 周郎不在(怀古)
• 东坡在 事业不在(伤己)---时运不济,壮志难酬

(怀古伤己:对比失落)
• 主旨:对英雄豪杰的缅怀和对功业早就的周瑜的仰慕以及抒发了 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
(2)烘托、拟人。“群山万壑赴荆门”,山是群山起伏 ,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其 中的“赴”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 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借高山大 川的雄伟形象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3)借代 环珮空 归夜月魂 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
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__________,
__________ ”。
4、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出了扬州歌
舞升平的景色;姜夔的《扬州慢》中说“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一派冷清沉寂的景象。。
5.《扬州慢》中含蓄地点出扬州昔盛今衰景象的诗句是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 •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

登幽州台歌 唐• 陈子昂
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 •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 !
姓苦。
• 过华清宫绝句 杜牧
• 泊秦淮 杜牧
•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
•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 怀古:王昭君 写人为主:学会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诗人自己 身世和时局之间的连接点,从而了解怀古的意图,准确把握诗歌 思想情感。
昭君: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诗人:才华横溢 ,入朝见妒
、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 怀古咏史诗诗歌鉴赏上课课件

怀古咏史诗诗歌鉴赏上课课件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东坡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 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主要表现手法:(1) 怀古咏史诗诗歌鉴赏上课课件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 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 ①对比和反衬的手法来写王昭君的悲剧。
• ②去与留的对比:离开了不该离开的故国,留在了不该 留下的荒漠;生与死的对比:生时可以“识”却不能“识 ”,死了不能归却魂魄归来。③通过这些对比,反衬出 昭君出塞的悲惨命运。

”。
怀古咏史诗诗歌鉴赏上课课件
1、借用理性的质问与悲戚的想象,说明昭君的怨恨之情、思乡之
情及其人生悲剧根源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
__________”两句,刻画了周瑜指挥若定、胸有成竹的形象。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
怀古咏史诗 ——历览古今通得失,
观景知人论兴衰
[学习目标 ]
1.了解怀古咏史诗的常见感情及手法。 2.学会鉴赏怀古咏史诗。
• 需要熟练理解背诵的怀古咏史诗。
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整理出来(利用讲义大表格)
• 第三册: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李商隐《 马嵬》
• 第四册: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借古讽今 理性反思
思想感情 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昔盛今衰的伤感 ,物事人非的沧桑; 借古讽今的感伤;
理性反思,启迪后人。
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拟人;借古
讽今;虚实相生;对比;直抒胸臆; 用典
读懂关键 明确形象(人、景、物)
找准连接点 (主旨)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统治者妄想建立像霍去病那样的筑坛祭天的功业,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