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大象的耳朵》优质教案
《大象的耳朵》教案设计

《大象的耳朵》教案设计教案设计是教师备课的重要一环,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面是一份关于《大象的耳朵》的教案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地了解和理解大象的耳朵。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大象的特征,特别是大象耳朵的结构和功能;2. 能够用适当的词汇表达大象耳朵的不同特点;3. 能够归纳总结大象耳朵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资源1. 《大象的耳朵》幻灯片或视频素材;2. 白板、彩色粉笔或可擦笔;3. 讲台上放置一个大象实物模型(可选)。
三、教学过程引入: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的大象实物模型(若有),并问学生认为大象的耳朵有什么作用。
2.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激发学生对大象耳朵的兴趣。
探究:1. 展示《大象的耳朵》的幻灯片或视频素材,介绍大象耳朵的外观特征、结构和功能。
2. 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加深他们对大象耳朵的认识和理解。
3. 带领学生观察书本中的插图,帮助他们理解文中描述的大象耳朵。
实践:1. 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大象耳朵的作用,并列举具体的例子。
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引导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3.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陈述,介绍他们讨论的结果和结论。
梳理:1. 整理学生的讨论结果,归纳大象耳朵的重要作用,如散热、听觉、威慑、传递信号等。
2. 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大象耳朵模型,以进一步加深他们对大象耳朵功能的理解。
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的耳朵和大象耳朵的异同之处,并讨论这些差异背后的原因。
2.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其他动物的耳朵特征和作用,拓展他们的科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大象耳朵的描述和理解是否准确、全面。
2.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陈述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3. 收集学生制作的耳朵模型,评估其是否准确地反映了大象耳朵的特征和结构。
五、延伸活动1. 邀请动物专家或者工作人员来学校讲解更多有关动物耳朵的知识,让学生与专业人士互动交流。
最新大象的耳朵教案设计 大象的耳朵教案及板书【精选5篇】

最新大象的耳朵教案设计大象的耳朵教案及板书【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最新大象的耳朵教案设计大象的耳朵教案及板书【精选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大象的耳朵教案设计大象的耳朵教案及板书篇一一、说教材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围绕大象的“耳朵”展开,层层推进。
讲述了一群小动物都说大象的耳朵耷拉着有问题,于是大象也对自己的耳朵产生了怀疑,想办法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结果反而遇到了麻烦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盲目地改变自己。
全文语言生动有趣。
“读好文中的问句并借助大象的话,弄明白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是教学时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同时,这篇课文的插图中小兔、小羊、小鹿、小马和小老鼠他们的耳朵都是竖着的,他们见到大象都是一脸奇怪的表情,更有助于孩子们理解课文的内容。
二、说目标依据20xx版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景,对感兴趣的任何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这一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巩固认识带有生字的词语,读准多音字“似、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能读好文中的问句,并借助大象的话,说出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情感态度与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根据《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的意思。
三.说方法1.抓重点词句的教学法抓住重点词句,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
我在教学过程中牢牢地抓住写大象耳朵的句子、小动物们对大象耳朵评论的句子以及体现大象心情的句子,在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去读这些句子,以及对学生恰到好处的点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主题。
二年级下册语文《大象的耳朵》课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大象的耳朵》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汇:大象、耳朵、幸福、伸展;–能够模仿朗读,提高阅读流畅度和语音语调;–了解大象的特点和习性,培养爱护动物的意识。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培养以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保护动物的观念;–体会大象的智慧和灵性,增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大象的耳朵》。
课文主要讲述了大象的耳朵有多么大,能够听到很远的声音,从而保护自己和同伴。
整篇文章以大象为主体,描述了大象的形象特点和性格。
此外,本节课还涉及到以下知识点:1.短语解释:倡导爱护大自然、挺立双耳、有大智慧、展开活动;2.生词解释:大象、耳朵、幸福、伸展;3.文字语音语调;4.阅读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大象形象图片、大象的视频播放以及大象相关的知识问答对课前知识进行复习,并引导学生先来一次朗读课文。
2. 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大象的形象特点和性格,并标出文章中出现的生词。
3. 听课文播放录音,学生跟读并在朗读后进行提问。
然后再反推肋随记语音语调及表达方式。
4. 紧扣主题以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分组,展开主题讨论,要求同学们从不同方面进一步了解大象的性格特点。
5. 阅读表达完成文章的阅读后,学生逐个完成阅读表达题目。
要求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来回答问题。
6. 小结教师把课程内容进行小结,回顾学生的学习及表现,并鼓励学生高度评价自己。
四、教学重点•理解掌握课文内容,准确把握生词短语;•培养对自然的敬畏心和爱护动物的意识;•模仿大象声音,提高阅读流畅度和语音语调。
五、教学方法•听读教学法;•朗读训练;•分组讨论法;•视听教学法;六、课堂效果评价教师将对学生在教程中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价:1.学生对已学内容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学生在课堂中的读、说、写、理解、思考等各个环节的表现。
小学语文《大象的耳朵》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大象的耳朵》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耷拉、灵巧”等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看图、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会从图片和文字中获取信息,发展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学会尊重事物的特点,培养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耷拉、灵巧”等词语造句。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学会从图片和文字中获取信息,发展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象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大象的耳朵。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学习生字(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跟读、认读。
(2)学生用生字造句,巩固记忆。
4. 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为什么说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的?(2)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3)教师总结,强调事物的特点。
5. 拓展延伸(1)学生发挥想象力,画一画大象的耳朵,并描述其特点。
(2)学生互相展示作品,分享创意。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要关爱动物,尊重事物的特点。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2)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发挥想象力,写一段话。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大象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大象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大象的耳朵》 教案

《大象的耳朵》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似、耷、咦”等生字,会写“扇、慢、遇”等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3.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要正确看待别人的看法,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改变自己。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 识字、写字。
- 理解大象的想法变化过程。
2. 难点- 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
三、教学方法及详细介绍1. 讲授法:- 教师对生字的读音、写法、含义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准确掌握生字。
例如,在讲解“扇”字时,展示不同类型扇子的图片,让学生理解“扇”作为名词和动词的不同用法;对于“慢”字,通过与“快”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其含义。
在讲解课文内容时,教师逐段分析,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和蕴含的道理。
2. 朗读法:- 教师范读课文,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朗读示范,让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停顿和感情的表达。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朗读中熟悉课文内容,加深对生字和词语的记忆。
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分别扮演大象、小兔子、小羊等角色,体会不同角色的语言特点和情感变化,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对课文的理解。
3. 讨论法:-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如“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等,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在讨论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 情境教学法:- 通过播放大象的图片、视频或音频等资料,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大象的形象和生活环境。
在讲解课文中大象把耳朵撑起来后的不舒服感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大象的动作和表情,体会大象的感受,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和对课文的理解。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大象的耳朵教案优秀10篇

大象的耳朵教案优秀10篇《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篇一《大象的耳朵》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它主要讲了大象耷拉着一对耳朵,小兔子、小鹿子、小马、小老鼠都认为它的耳朵有问题。
见到别人都这么说,大象也开始动摇了,以为自己的耳朵真的有问题。
于是,它用竹竿把耳朵撑起来,结果总有小虫子钻进它的耳朵里,吵得它头痛又心烦,它又把耳朵放下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教学目标:1、会认“似、耷”等10个生字,会写“扇、慢”等8个生字,掌握“似、扇”2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
3、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明白别人说的不一定正确,要学会思考的道理。
教学重点:1、识记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义,懂得其中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预测激趣。
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有一位动物朋友要来到我们的课堂上,和大家一起学习,想知道它是谁吗?(生:想)猜中了谜语,就可以把它叫出来呀!1、课件出示谜语: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打一动物)2、同学们真聪明,这个动物就是大象。
(出示课文插图:大象)3、说说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大象?(当学生说到大象的耳朵时请同学用自己的说说大象的耳朵)4、出示生字“耷”,趣味识字。
5、(出示插图中其它小动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讲的就是大象的耳朵。
6、出示课题:大象的耳朵。
(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不太熟练的地方多读几遍。
2、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
3、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1)多音字:扇:shn扇动shàn风扇(2)图片识字:竖、竿、撑、舞(3)与生活体验结合识字:痛、烦、耷4、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和词语。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19课《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大象的耳朵》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耷、咦”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会写“扇、慢、遇、兔”4个字。
2.借助课文关键语句,感知大象耳朵变化的过程。
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问句。
3.品读小动物和大象的对话,了解他们产生不同观点的原因,体会大象的心理变化。
【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书写课内生字。
2.借助课文关键语句,感知大象耳朵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品读小动物和大象的对话,体会大象的心理变化。
【教学准备】字卡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猜谜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先做一个猜谜游戏。
谜语:脸上长鼻子,头上挂扇子, 四根粗柱子,一条小辫子。
预设:大象。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和大象的耳朵有关,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指名学生读课题。
(板书:大象的耳朵)2.质疑课题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1:大象的耳朵是什么样的?预设2: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师:让我们带着这几个问题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设计意图:谜语导入,质疑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出文本中的关键“人物”。
二、整体感知1.自读任务(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
2.集中识字小朋友们读得真有感情!你能把这些词语和生字读准确吗?请你借助拼音读一读。
(1)出示课文中要求会认的字。
shì yí似的咦dā shù wǔ耷拉竖着跳舞tòng fán shān头痛心烦扇风gān竹竿(2)请同学们借着拼音读一读这些字,想一想你们有哪些记住生字的好方法吗?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吗?预设:加一加、形声字识字、图片识字、比一比等。
点拨:①借助“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似”、“耷”、“烦”、“扇”。
预设:似,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单人旁加“以”;组词:似的、好似。
句子: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大象的耳朵教案(精选9篇)

大象的耳朵教案(精选9篇)《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篇一课题大象的耳朵课时第2课时教材与学情分析这是一篇童话故事。
故事围绕着大象的耳朵,通过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等小动物的议论,告诉我们对别人的说法,要动脑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这个道理。
这篇文章以大象的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开头,并围绕着“耷拉着”这个话题,每个小动物都发出了自己的看法,从而导致大象不安起来,进而用两根竹竿撑起耳朵。
由于撑起耳朵给大象造成很多不便,最后大象又让耳朵“耷拉着”。
文章前后呼应,结构明了,语言生动活泼,很容易理解。
目标与重难点1、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
2、会写“扇、慢、遇”等8个生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象的耳朵》,谁能来说说大象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大象的耳朵会有哪些作用?二、复习字词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过的生字和词语。
三、学习课文1、自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指读第一自然段。
(1)你知道了什么?(大象的耳朵像扇子,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着)(2)练习说句子。
有耳朵,像。
(3)动物们的耳朵多种多样,功能也不同,就像《小壁虎借尾巴》一文中动物们的尾巴的作用都是不一样的。
那么大象的耳朵会有什么作用呢?我们接着来学习课文。
3、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第2~8自然段。
(1)指导读好问句。
“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2)分角色朗读,看看谁读得最好。
(3)想一想:这几个自然段一共出现哪些动物?(大象、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这几个自然段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大家都疑惑大象的耳朵为什么是耷拉着的。
)(4)学习第8自然段。
①“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谁来表演这一段?②你觉得大象的耳朵有毛病了吗?有必要把耳朵竖起来了吗?4、学习9~一三自然段。
(1)指名学生分段朗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大象的耳朵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有关大象耳朵的故事。
【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评判大象耳朵不同,是否是有毛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是对的,我们就该坚持自己的,不可以轻易改变。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1.小朋友,大象是我们常见的动物,它的外形特点是什么?(身体庞大、耳朵像大扇子,腿像柱子,身子像堵墙。
)2.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大象的故事——《大象的耳朵》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大象的耳朵)(二)初读童话,整体感知1.小组合作学习:(1)课前老师布置预习了,现在我们小组内互相检查认读生字、词语的情况,看谁读得好。
小组内互相检查,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生字,出示幻灯片。
(1)自由读生字。
在读课文之前我们先读好这些生字宝宝,打个招呼吧。
(2)生字是不是都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呢?说说需要注意什么?指生说。
“最”是平舌音,“扇”是翘舌音,“慢、安、根”是前鼻音,“痛”是后鼻音,“遇”是整体认读音节。
(3)去掉拼音,开火车读,师生评价。
(4)自主识记生字“扇、慢、遇、兔、安、根、痛、最”(课件出示变大)①加一加:“户+羽”是“扇”,“忄+曼”是“慢”,“禺+辶”是“遇”,“免+丶”是“兔”,“宀+女”是“安”,“日+取”是“最”。
②换一换:“通”换掉“辶”加“疒”就是“痛”,“跟”换掉“⻊”加“木”,是“根”。
④老师在田字格内范写,学生按笔顺进行书空。
2.检查词语。
(1)读一读,想一想读时需要注意哪些词语?汇报:“耷拉”“扇子”“慢慢地”注意第二个字读轻声。
你可真聪明,你来读一读。
“似的”中“似”在这里读“shì”,“扇子”的“扇”读“shàn”。
(2)理解字词。
竖起来: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可以竖起来的?(耳朵、旗杆、风向标……)耷拉①耷拉是什么意思?(松弛地下垂。
)②你能用“耷拉”说一句话吗?(他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地走进来。
)③课文中谁的耳朵是耷拉着的?(大象)(3)男女生比赛读。
这么多的生字、词语的音都读准了,掌声送给你们!词语掌握得很棒,现在把这些词语宝宝放回文中,你一定会读得更流畅。
3.现在我们自由读一读课文。
提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要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2)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再读一读。
(生自由读诗歌,教师巡视,指导读书姿势,听朗读情况)4.指导朗读。
老师刚才听到了最动听的音乐,就是小朋友们的读书声,有没有觉得哪段课文比较难读,需要老师帮忙的?(1)出示第1-7小节:指生读。
指导读好几个问句:小兔子说:“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小羊也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要读出好奇、疑问地语气。
(2)出示第8-13小节长句子: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可是,大象的/耳朵孔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他的/耳朵孔里/跳舞,吵的/大象/又头痛,又心烦。
①这是两个比较整齐的长句子,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示意“/”处的停顿)②大家来学着老师读一读吧!自由读。
③指生读,评价。
④咱们来分男女生比赛读这两句,看谁读得更棒!5.检查自读情况。
(1)这么长的句子大家都能读好,老师来检查一下整篇课文你读得怎么样?指名分节读课文。
(2)学生评议。
(采用“我建议你……”“如果你能……”“希望你……”等建议式句式进行评说。
)(3)课文读完了,你都知道了什么?汇报交流。
(大象的耳朵很大,本来是耷拉着的,大家的耳朵是竖起来的,于是,小兔、小羊、小马等小动物都说大象的耳朵是有毛病的,大象只好把自己的耳朵撑起来,但是带来了很多烦恼,就只好顺其自然了。
)(三)巩固练习自言自语慢慢地自()自()()自()自()()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认读词语:(课件出示7)似的耷拉竖起来竹竿撑起来跳舞心烦扇子遇见头痛不安慢慢地2.大家都说大象的耳朵有毛病,到底怎么回事呢?我们下面来看看。
(板书:大象的耳朵)(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A.理解感悟1自然段出示“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大象的耳朵有什么特点?(大、耷拉着)请读出大象耳朵的特点。
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喻成什么?(比喻的手法,把大象的耳朵比作扇子。
)请你也仿写一句:像B.学习2-7自然段。
1.感悟小动物们认为大象耳朵有毛病的原因。
(1)大象在外边慢慢地散步,遇到了很多小动物,都说他的耳朵有毛病,现在你们就在小组里选择你最喜欢的动物演一演,看看为什么小动物们觉得大象的耳朵有毛病?(4)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5)指名学生上台戴头饰表演。
(课前准备好)生1(蹦蹦跳跳)小兔子:“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生2(咩咩叫)小羊:“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生3(双手放在头顶当鹿角)小鹿:“大象呀,我的耳朵竖起来,多有精神,而你的怎么老是耷拉下来呢?”生4(嘚嘚跑过来)小马:“大象啊,你真的和我们都不一样,你的耳朵为什么老是耷拉下来?”生5(吱吱叫):“大象大哥,你都快急死我了,你的耳朵耷拉着,是不是哪里不舒服?”……一齐说:“你看,我们的耳朵都是竖着的,只有你的耳朵耷拉着,一定是有病了。
”师评价:你们表演的可真不错,把动物们心里的想法都说出来了,大象也善于接受意见。
于是…C.学习8-12自然段。
感悟大象撑起耳朵的过程,探究大象耳朵耷拉下来的原因。
(1)你们表演的可真不错,把小动物们心里的想法都说出来了,那么大象接受了它们的这些意见没有?(接受了)(2)请你们自由读第8-12自然段,看看大象是怎么做的。
(3)指名回答“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
结果怎么样了?(4)出示:“可是,大象的耳朵孔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他的耳朵孔里跳舞,吵的大象又头痛,又心烦。
”读到这里你明白了什么?(原来大象的耳朵耷拉下来是有原因的,由于大,容易进蚊虫,所以才耷拉下来。
)(5)大象把耳朵耷拉下来,还有什么好处?出示“这样,虫子飞不进去了。
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们赶跑。
”(6)现在,我们明白了什么?(大象的耳朵根本没有毛病呀,耷拉下来是有道理的。
)D.引导探究,学习第13自然段我们一起读读大象的话:“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谈谈你对大象所说的话的理解。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是说,大象认为自己的耳朵耷拉下来不光没有毛病,还是有科学道理的,至于别人的耳朵为什么竖起来,也应该是有道理可讲的。
只要是科学的,对的,就该坚持自己的长处。
)2.师小结:同学们说的真不错,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不能因为跟别人不一样,就舍弃自己的优点。
(三)总结提高,拓展延伸1.正确评价大象。
大象撑起耳朵又放下来这件事,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大象?为什么?①这是一只聪明的大象。
②这是一只有主见的大象,他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2.大象的耳朵为什么总是耷拉着?①没有毛病,因为大,防止虫子进去,所以耷拉下来。
②耷拉下来,是为了保护耳朵,关键时刻还可以驱赶蚊虫。
板书设计大象 - 哺乳纲陆栖动物所属类别 : 动物大象,英文Elephant ,长鼻目,象科,通称象。
大象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陆栖哺乳动物。
大象是群居性动物,以家族为单位,由雌象做首领,每天活动的时间,行动路线,觅食地点,栖息场所等均听雌象指挥。
而成年雄象只承担保卫家庭安全的责任。
有时几个象群聚集起来,结成上百只大象。
大象的皮层很厚,可有效防止蚊虫叮咬。
象牙是防御敌人的重要武器。
大象或象是目前世界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属于长鼻目,只有一科两属三种,即象科(学名:Elephantidae),非洲象属和象属,非洲象有两种:普通非洲象(也叫热带草原象或灌木象)和非洲森林象,象属只有亚洲象一种(也叫印度象)。
非洲象长鼻末端有2个指状突起,亚洲象仅具1个;非洲象耳大,体型较大,亚洲象耳小,身体较小,体重较轻。
小兔警察一大清早,小象奴奴来找好朋友小熊比奇。
原来奴奴放在家门口的一大串香蕉不见了。
这是奴奴用来招待远道来的表哥非非的。
没有了香蕉,奴奴用什么招待表哥呢。
奴奴急得团团转,又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只好来找小熊。
小熊比奇可是出名的热心肠,它立刻出门去找要好的朋友,大家一起想办法不一会,小猪妞妞,小羊盼盼,小狗花花,小兔雪菲儿都来了。
比奇问小猪:“妞妞,你住得离奴奴最近,刚才,你有没有看见谁进过小象的院子?”妞妞揉着眼睛,打着哈欠:“刚才我还在做梦呢。
怎么会看见?”比奇又问小羊:“盼盼,你有早起散步的好习惯,你有没有看见谁走近过奴奴家的院子?”小羊摇了摇头:“没有。
我是在草地上散步的,那儿离奴奴家还很远。
”比奇又问小兔:“雪菲儿,你的活动范围最大,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行迹可疑的人?”小兔甩甩长耳朵:“没有。
刚才我孩子给妈妈煮菜粥呢,妈妈怀了小宝宝,想喝菜叶粥了。
”小狗花花插话了:“比奇,你这样问来问去没有用的,我们应该想一想,谁平时谗嘴巴,喜欢吃香蕉。
”妞妞立刻呵呵笑起来:“还说呢,就你谗嘴巴。
一看到好吃的就流口水。
”花花有点脸红了:“我是谗嘴巴。
可是我最喜欢吃的是肉肉,不是香蕉。
”小熊挨个看着大家,象是自言自语:“那谁又既是谗嘴巴,又喜欢吃香蕉呢?”小羊叫起来:“我想起来了。
小猴子跳跳是谗嘴巴,最喜欢吃香蕉了。
”“对呀,对呀。
一定是小猴子偷吃了奴奴的香蕉。
”妞妞和雪菲儿也叫起来。
花花恍然大悟地说:“难怪今天不见它的影子呢,这会一定是躲起来吃香蕉去了。
”小熊比奇觉得大家说得都有道理,回头看看小象奴奴:“奴奴,我也觉得是小猴子拿了香蕉,走,我们一起找他去!”大家七嘴八舌,一路说着话,往小猴子家来。
到了小猴子的家,森林里那棵最高的大槐树前,大家四处寻找,可是哪里有小猴子的影子?呓,这个谗嘴的小猴子,他躲到哪里去了呢?大家正纳闷呢,突然,吧嗒,一块香蕉皮从天上落下来,正打在小猪妞妞的脑门上。
接着,就听到小猴子跳跳吃吃吃的笑声。
大家抬头一看,哈,这个淘气鬼正坐在树杈间冲底下做鬼脸呢。
手里还拿着一根吃了一半的香蕉。
旁边的树杈上挂着一大串香蕉。
小熊比奇很生气:“小猴子,快把香蕉还给奴奴,这是奴奴准备给表哥吃的。
”小猴子嘻嘻笑着,长尾巴一抖一抖:“有本事你们上来呀。
你们谁摸到了我的尾巴,我就把香蕉还给小象。
要是摸不到,香蕉就归我啦。
”小熊回头问:“你们谁愿意当警察,上去捉小猴子?”小猪摇摇头:“我不行。
我太重了,会摔下来的。
”小羊摆摆尾巴:“我也不行,我从来没有爬过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