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电保持性能测试规范

合集下载

电池各项性能测试标准

电池各项性能测试标准

1.0 目的:为了解正常生产批次其性能特制订本方法及标准;2.0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正常生产批次电池的测试(暂不包括技术小试之产品,包括技术中试、大试之产品);3.0 职责:3.1 品质部:负责正常生产批次性能测试的取样、测试等;3.2 相关部门:负责测试异常的分析处理及改善等相关工作;4.0 取样方法&定义&测试条件:4.1取样方法:4.1.1 随机从生产批次中抽取各测试项目规定之数量之样品;4.1.2 样品外观电池表面应清洁;无严重划伤、破裂、污迹、锈蚀、变形、漏液等缺陷;4.1.3 样品容量、内阻、电压等各项性能需符合规格书要求;4.2 定义:4.2.1 充电限制电压--电池由恒流充电转入恒压充电时的电压值;4.2.2 标称容量—指电池在环境温度为25℃±2℃的条件下,以5倍率放电至终止电压时所应提供的电量,用C5表示,单位为Ah(安培小时)或mAh(毫安小时);4.3 测试条件:4.3.1 温度:25℃±5℃; 相对湿度:50%RH±30%RH;4.3.2 如测试项目另有规定在测试项目规定的条件下进行;■表示适用于电池必检测项目;□表示适用于电池可选检测项目;6.0 测试方法及标准:6.1 标准充电方式:在环境温度(25℃±5℃)下,以0.2C电流恒流充电至限制电压4.2V时,改为恒压充电,直到截止电流为0.01C时停止充电;6.2 循环性能:6.2.1测试方法:电池按6.1标准充电后,搁置5min,然后以0.5 C电流放电(如果为1C、5C、10C循环则按1C、5C、10C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3.0V为1个循环.连续进行10次(或50次、100次、300次)循环停止,此时容量保持率应符合附表1的要求;6.2.2测试工具:BK6016AR/2或BTS-5V3A二次性能检测柜;6.3 高温放电性能:6.3.1测试方法:电池按6.1标准充电后,在25℃±5℃的温度下进行1C放电至终止电压3.0V 。

05.电性能测试项目表(EV)

05.电性能测试项目表(EV)

① 以标准充电方式充满电;
② 将电芯放入低气压箱中,调节
试验箱中气压为11.6kPa,温度为 电芯不爆炸、不起火、不漏液
室温,静置6h;
③ 观察1h。
① 以标准充电方式充满电;
② 将电芯放入温度箱中,温度箱
温度按照下表进行调节,循环次数
5次;
③ 观察1h。
温度℃
时间增量 min
累计时间min
25
0
0
85%
存储28天后恢复容量 初始容量
90%
GB/T 314862015
7
高温荷电保持 与容量恢复能 3 力
室温下以标准充电方式充满电,在 55±2℃下储存7d;在室温下搁置 5h后,以1C放电至放电终压,计算
存储7天后剩余容量 初始容量
85%
容量;电池再充满电,室温下,以 1C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计算容 量;
不起火,不爆炸,失重不超过 0.1%
来.试验时,电池沿3互相垂直的方 向振动,对于只有两轴向的电池,电 (参考项)
UL16422012
池应沿垂直于每轴的方向试验.
26 预留电池
5
85
补加 补加 补加
95%
以1C放电至终止电压;
③ 室温放1h,以标准充电方式充
电,于45±2℃温度下存放5 h后,
5
高低温测试(-
20℃,-10℃,0 ℃,25℃,45
3
℃,60℃)
在该温度下以1C放电至终止电压; ④ 室温放1h,以标准充电方式充 电,于0±2℃温度下存放12 h后, 在该温度下以1C放电至终止电压;
--挤压板形式:半径75mm的半圆柱
体,半圆柱体的长度(L)大于被 电芯不爆炸、不起火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测试标准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测试标准

1.0范围scope本规范规定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定义、要求、测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聚合物软包/固态/二次圆柱/一次圆柱),不适用于动力电池。

2.03.0引用标准reference standard下列是本文引用的标准。

执行本规范时,所示版本均应为有效版本。

使用本规范的各部门应注意下列引用标准是否是最新版本。

GB/T2900.11-1988蓄电池名词术语GB/T18287-2000蜂窝电话用锂离子电池总规范UL 1642 锂电池安全测试标准4.0 定义definition4.1充电限制电压--电池由恒流充电转入恒压充电时的电压值。

4.2标称容量—指电池在环境温度为25±2℃的条件下,以5h率放电至终止电压时所应提供的电量,用C5表示,单位为Ah(安培小时)或mAh(毫安小时)。

4.3恢复容量—在规定的温度、时间下贮存一段时间,电池放电后进行充电,并再次放电的容量。

4.4标称电压—用以标识电池电压的适宜的近似值。

4.5终止电压—规定放电终止时电池的负载电压。

4.6漏液—可见液体电解液的漏出。

4.7鼓胀—电池内部压力增加,内有气体,厚度(直径)膨胀率108%以上。

4.8破裂—由于内部外部因素引起电池外壳的机械变形,导致内部物质暴露或溢出,但没有喷出。

4.9起火—电池有可见火焰或冒黑烟等。

4.10爆炸—电池的外壳猛烈破裂导致主要成分抛射出来。

4.11聚合物软包—外包装膜为铝塑膜可循环充放电使用的电池。

4.12聚合物固态—外包装膜为铝塑膜,内部极片与隔膜混为一体可循环充放电使用的电池。

4.13聚合物二次圆柱—可循环充放电使用的聚合物圆柱电池。

4.14聚合物一次圆柱—不可再次充放电使用聚合物圆柱电池。

5.0测试条件和要求test conditions and requirement5.1测试条件Testing conditions除非测试项目另有规定,本规范中各项测试应在以下条件下进行:温度:25℃±2℃; 相对湿度:45%±20%;大气压力:86kPa—106kPa5.2测量仪表与设备要求Requirement of the testing equipment and meter测量电压的仪表准确度应不低于0.5级,内阻应不小于10kΩ/V。

QBT 2502-2000 锂离子蓄电池总规范

QBT 2502-2000 锂离子蓄电池总规范
4 . 6 电池内阻 电池按 5 . 8 进行试验 . 其内阻应小 于1 0 0 mQ ( 1 k Hz 交流阻抗) 。
4 . 7 荷电保持能力 电池按 5 . 9 进行试验 其放电时问应不少于 1 . 5 h . , 4 . 8 循环寿命 电池按 5 . 1 0 进行试验, 循环寿命应小少于 3 0 0 次; 试验期间应不漏液。 4 . 9 贮存性能 电池按 5 . 1 1 进行试验 , 其放电时问应不少于 1 . 7 5 h 4 . 1 0 环境适应性 4 . 1 0 . 1 高温性能 电池按 5 . 1 2 . 1 进行试验 , 其放电时间应不少于 1 . 5 h 4 . 1 0 , 2 低温性能 电池按 5 . 1 2 . 2 进行试验 . 其放 电时间应 下少 于4 . 5 l i , 4 . 1 0 . 3 f t + 定湿热性能 电池按 5 . 1 2 . 3 进行试验 . 其放电时间应不少于 4 . 5卜 。 4 . 1 0 . 4 机械振动 电池按 5 . 1 2 . 4 进行试验 其放电时问应不少于 5h
3 . 5 标准充电 在环境温度( 2 0 士5 ) ' C条件下 , 对 电池以 0 . 2 C : 八恒流 充电至限制电压后恒压充电 . 内 _ 至 允电巾流 小于 0 . 0 5 C , A 3 . 6 标准放电 在环境温度( 2 0 15 ) 〔条件 卜. 对电池以0 . 2 C : A恒流放电至终止电压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 . 1 额定容量
在环境温度为( 2 0 士5 ) ` C 时, 电池以 5 h率放电至终止电压时的容量, 以1 " . , 表示. 单位为安时( A l ,
或 毫安时( m A h ) o
32 # ; i ; 称 由压

关于电池,什么是IEC标准循环寿命测试

关于电池,什么是IEC标准循环寿命测试

关于电池,什么是IEC标准循环寿命测试电池以0.2C放至1.0V/支后以0.1C充电16小时,再以0.2C放电2小时30分(一个循环充电3小时10分,以0.25C放电2小时20分(2-48个循环充电3小时10分,以0.25C放至1.0V(第49循环充电16小时,搁置1小时,0.2C放电至1.0V(第50个循环),对镍氢电池重复1-4共400个循环后,其0.2C放电时间应大于3小时;对镍隔电池重复1-4共500个循环,其0.2C放电时间应大于3小时★IEC规定锂电池标准循环寿命测试为电池以0.2C放至3.0V/支后,1C恒流恒压充电到4.2V,截止电流20MA,搁置1小时后,再以0.2C放电至3.0V(一个循环)反复循环500次后容量应在初容量的60%以上什么是标准耐过充测试★IEC规定镍镉和镍氢电池的标准耐过充测试为将电池以0.2C放电至1.0V/支,以0.1C连续充电28天,电池应无变形,漏液现象,且过充电后其0.2C放电至1.0V的时间应大于5小时★IEC规定锂电池的标准耐过充测试为⑴将电池0.2C放电至⑵用电流I任意设置10V电压对电池充电充电时间为T=2.5×⑶电池最终不爆炸和起火什么是标准荷电保持测试★IEC规定镍镉和镍氢电池的标准荷电保持测试为电池以0.2C放至1.0/支,后以0.1C充电16小时,在温度为20±5℃,湿度为65±20%条件下储存28天后,再以0.2C放电至1.0V,镍镉电池放电时间应不小于195min,而镍氢电池应大于★国家标准规定锂电池的标准荷电保持测试为(IEC无相关标准电池以0.2C放至3.0/支后,以1C恒流恒压充电到4.2V,截止电流10mA,在温度为20±5℃下储存28天后,再以0.2C放电至2.75V计算放电容量,再与电池标称容量相比,应不小于初始容量的什么是电池的内压,电池正常内压一般为多少电池的内压是由于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所形成的压力.主要受电池材料、制造工艺、结构、使用方法等因素影响.一般电池内压均维持在正常水平,在过充或过放情况下,电池内压有可能会升高例如过充电正极产生的氧气透过隔膜纸与负极复合如果负极反应的速度低于正极反应的速度,产生的氧气来不及被消耗掉,就会造成电池内压升高什么是内压测试★镍镉和镍氢电池内压测试为将电池以0.2C放至1.0V后,以1C充电3小时,根据电池钢壳的轻微形变通过转换得到电池的内压情况,测试中电池不应彭底,漏液或爆炸★锂电池内压测试为UL标准模拟电池在海拔高度为15240m的高空(低气压11.6kPa)下,检验电池是否漏液或发鼓具体步骤:将电池1C充电恒流恒压充电到4.2V,截止电流10mA,然后将其放在气压为11.6Kpa,温度为(20±3℃)的低压箱中储存6小时,电池不会爆炸,起火,裂口,漏液什么是短路实验将充满电的电池在防爆箱内用一根导线连接正负极短路,电池不应爆炸或起火什么是跌落测试将电池组充满电后从三个不同方向于1m高处跌落于硬质橡胶板上,每个方向做2次,电池组电性能应正常,外包装无破损什么是振动实验★镍镉和镍氢电池振动实验方法为电池以0.2C放电至1.0V后,0.1C充电16小时,搁置24小时后按下述条件振动振幅频率:1000次,分XYZ三个方向各振动30分钟振动后电池电压变化应在±0.02V之间,内阻变化在±5m以内★锂电池振动实验方法为电池以0.2C放电至3.0V后1C充电恒流恒压充电到4.2V,截止电流10mA,搁置24小时后按下述条件振动振幅使电池在10HZ-55HZ之间振动,每分钟以1HZ的震动速率递增或递减振动后电池电压变化应在±0.02V之间,内阻变化在5m以内什么是碰撞实验★镍镉和镍氢电池碰撞实验方法为电池以0.2C放电至1.0V后,在20±5℃下,以0.1C充电16小时,安装到碰撞测试台上按如下条件测试峰值加速度为98m/S2(10g),相应脉冲时间D为16m/s,相应速度变化为1.00m/s,碰撞1000次结束后,电池应在20±5℃下搁置1-4小时以0.2C放电至1.0V的放电时间应不小于5小时★锂电池碰撞实验方法为国家标准电池以0.2C放电至3.0V后在20±5℃下以1C恒流恒压充电到4.2V,截止电流10mA,安装到碰撞测试台上按如下条件测试峰值加速度在100m/S2,脉冲持续时间为16ms,碰撞次数为1000±10,碰撞结束后目测电池外观应无异常现象,然后以1C恒流放电至2.75V,然后在(20±5℃)的条件下,进行1C充放电循环直至放电容量不少于初始容量的85%,但循环次数不多于3次什么是撞击实验电池充满电后,将一个15.8mm直径的硬质棒横放于电池上,用一个20磅的重物从610mm的高度掉下来砸在硬质棒上,电池不应爆炸起火或漏液什么是穿刺实验电池充满电后,用一个直径为2.0mm~25mm的钉子穿过电池的中心,并把钉子留在电池内,电池不应该爆炸起火什么是高温加速实验由于标准荷电保持测试时间较长,对镍氢电池一般采用高温加速实验.将充满电后的电池储存在45℃环境中3天(等效于电池在常温下搁置28天),在常温下搁置1小时后,以0.2C放电至1.0V,要求放电时间不大于3小时什么是高温高湿测试★镍镉和镍氢电池高温高湿测试为电池以0.2C放电至1.0V后,1C充电75分钟后将其置与温度66℃,85%湿度条件下储存192小时(8天),于常温常湿下搁置2小时,电池不应变形或漏液,容量恢复应在标称容量的80%以上★锂电池高温高湿测试为国家标准将电池1C恒流恒压充电到4.2V,截止电流10mA,然后放入(40±2℃),相对湿度为90%-95%的恒温恒湿箱中搁置48h后,将电池取出在(20±5℃)的条件下搁置2h,观测电池外观应该无异常现象,再以1C恒流放电到2.75V,然后在(20±5℃)的条件下,进行1C充电,1C放电循环直至放电容量不少于初始容量的85%,但循环次数不多于3次什么是温升实验将电池充满电后放进烘箱,以每分钟5℃的速度升高烘箱温度,一直到烘箱温度达150℃,并将150℃保持10分钟,电池不应爆炸或起火什么是温度循环实验温度循环实验包含27个循环,每个循环由以下步骤组成电池从常温转为温度66±3℃,湿度15±5%条件下放置1小时然后转为在温度为33±3℃,湿度90±5%的条件下放置1小时然后条件转为温度为-40±3℃放置1小时电池在温度为25℃下搁置0.5小时此4步即完成一个循环,经过此27个循环实验后,电池应该无漏液,爬碱,生锈,或其它异常情况出现什么是温度震荡实验该实验需要两个恒温箱,其中一个为66℃,一个为-40℃,每一个循环由下面步骤组成:电池在-40℃放置1小时后,在5秒内转移到66℃烘箱内烘烤1小时,这个循环实验应该从低温开始,然后在高温结束,整个过程应为24个循环,电池经过循环实验,应该不会出现任何电性能问题什么是灼烧实验在防爆箱内,将充满电的电池在蓝色火焰上烘烤,电池安全阀应在一段时间后开启什么是IEC标准?电池常用标准有哪些即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ElectricalCommission),是由各国电工委员会组成的世界性标准化组织,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世界电工电子领域的标准化.其中关于镍镉电池的标准为IEC285,关于镍氢电池的标准是IEC61436,锂离子电池目前IEC无标准,一般电池行业依据的是SANYO或Panasonic的标准。

锂离子电池相关的必备知识点

锂离子电池相关的必备知识点

锂离子电池相关的必备知识点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电池基本原理及基本术语1.什么叫电池?电池(Batteries)是一种能量转化与储存的装置,它通过反应,将化学能或物理能转化为电能。

根据电池转化能量的不同,可以将电池分为化学电池和物理电池。

化学电池或化学电源就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由两种不同成分的电化学活性电极分别组成正负极,由一种能提供媒体传导作用的化学物质作为电解质,当连接在某一外部载体上时,通过转换其内部的化学能提供电能。

物理电池就是将物理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一次电池与二次电池的有哪些区别?最主要的区别是活性物质的不同,二次电池的活性物质可逆,而一次电池的活性物质并不可逆。

一次电池的自放电远小于二次电池,但内阻远比二次电池大,因此负载能力较低,此外,一次电池的质量比容量和体积比容量均大于一般充电电池。

3.镍氢电池的电化学原理是什么?镍氢电池采用Ni氧化物作为正极,储氢金属作为负极,碱液(主要为KOH)作为电解液,镍氢电池充电时:正极反应:Ni(OH)2 + OH- → NiOOH + H2O–e-负极反应:M+H2O +e-→ MH+ OH-镍氢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NiOOH + H2O + e- → Ni(OH)2 + OH-负极反应:MH+ OH- →M+H2O +e-4.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原理是什么?锂离子电池正极主要成分为LiCoO2,负极主要为C,充电时,正极反应:LiCoO2 → Li1-xCoO2 +xLi+ + xe-负极反应: C + xLi+ + xe- → CLix电池总反应:Li CoO2 + C → Li1-xCoO2 + CLix放电时发生上述反应的逆反应。

5. 电池常用的标准有哪些?电池常用IEC标准:镍氢电池的标准为IEC61951-2:2003;锂离子电池行业一般依据UL或者国家标准。

电池常用国家标准:镍氢电池的标准为GB/T15100_1994,GB/T18288_2000; 锂电池的标准为GB/T10077_1998,YD/T998_1999,GB/T18287_2000。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测试标准及抽样检测方案-A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测试标准及抽样检测方案-A
文件编号
SH-QI-22 A 第 1 页 共 5 页 2014-02-28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测试标准 及抽样检测方案
版 页
本 码
生效日期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深圳市三和朝阳科技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定义、要求、测验方法、抽样检测频次和数量; 本规范适用于深圳市三和朝阳科技有限公司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容量小于 5Ah,标称电压为 3.7V)。 2. 引用标准 下列是本文引用的标准。执行本规范时,所示版本均应该为有效版本。使用本规范的各部门应注意下列引用 标准是否是最新版本。 GB/T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T2829-1987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GB/T2900.11-1988 蓄电池名词术语 GB/T18287-2000 蜂窝电话用锂离子电池总规范 3. 定义 3.1 充电限制电压—电池由恒流充电转入恒压充电时的电压值。 3.2 标称容量—指电池在环境温度为 25±2℃的条件下,以 5h 率放电至终止电压时所应提供的电量,用 C5 表示, 单位为 Ah(安培小时)或 mAh(毫安小时)。 4. 测试条件和要求 4.1 测试条件 除非测试项目另有规定,本规范中各项测试应在以下条件下进行。 温度:25℃±2℃; 相对湿度:45%±20%;大气压力:86kPa—106kPa 4.2 测量仪表与设备要求 4.2.1 测量电压的仪表准确度应不低于 0.5 级,内阻应不小于 10kΩ /V。 4.2.2 测量电流的仪表准确度应不低于 0.5 级. 测量时间用的仪表准确度不低于±0.1%。 4.2.3 测量温度的仪表准确度应不低于±0.5℃. 恒压源电压可调,其电压变化范围为±0.5%。 4.2.4 恒流源的电流恒定可调,在充电或放电过程中,其电流变化应在±1%范围内。 5. 测试方法 5.1 外观 电池表面应清洁;无划伤、破裂、污迹、锈蚀、变形、漏液等缺陷。 5.2 充电方式 5.2.1 能量型电池:在环境温度(25℃±2℃)下, 以 0.5C 电流恒流充电至限制电压 4.2V 时,改为恒压充电, 直到截止电流为 0.01 C 时停止充电。 5.2.2 功率型电池:在环境温度(25℃±2℃)下, 以 1.0C 电流恒流充电至限制电压 4.2V 时,改为恒压充电, 直到截止电流为 0.01 C 时停止充电。 5.3 0.2C 放电 电池按 5.2 的规定充满电后,搁置 5min,在环境温度下以 0.2C 放电到终止电压 3.0V,电池放电时间如表 1 所示 5.4 1.0C 放电 电池按 5.2 的规定充满电后,搁置 5min,在环境温度下以 1.0C 放电到终止电压 3.0V,电池放电时间如表 1 所示 5.5 循环寿命测试 5.5.1 能量型电池:电池按 5.2.1 的规定充满电后,搁置 10min,然后以 0.5C,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 3.0V 为 1 个循环,连续进行 50 次(或 100 次、300 次)循环停止,此时容量保持率应符合表 1 的要求。 5.5.2 功率型电池:电池按 5.2.2 的规定充满电后,搁置 10min,然后以 5C,8C,10C…..电流放电至终止电 压 2.75V 为 1 个循环,连续进行 50 次(或 100 次、300 次)循环停止,此时容量保持率应符合表 1 的要求。

电池性能测试国标

电池性能测试国标

一、单体电池试验外观在良好的光线条件下,用目测法检查单体蓄电池的外观; 极性用电压表检测单体电池极性;外形尺寸和质量用量具和衡器测量单体电池的外形尺寸及质量;单体电池充电室温下,单体电池先以1I1A电流放电至企业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搁置1h或企业提供的不大于1h的搁置时间,然后按企业提供的充电方法进行充电,对于锂离子电池,以1I1A电流恒流充电至企业技术条件中规定的充电终止电压时转恒压充电,至充电电流降至I1A时停止充电,充电后搁置1h或企业提供的不高于1h的搁置时间室温放电容量按照如下步骤测试室温放电容量:1单体电池按方法充电;2室温下,电池以1I1A电流放电,直到放电至企业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3计量方式容量以Ah计,计算放电比能量以Wh/kg计;4重复1-35次,当连续3次试验结果的极差小于额定容量的3%,可提前结束试验,去最后3次试验结果平均值;放电容量不低于额定容量,并且不超过额定容量的110%,同时所有测试对象初始容量极差不大于初始容量平均值的7%;室温倍率放电容量1室温倍率放电性能测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电池按方法充电;2室温下,电池以3I1A电流放电,直至达到放电终止电压;3计量放电容量以Ah计,其放电容量应不低于初始容量的90%;2 比功率测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电池按方法充电;2室温下,电池以1I1A电流放电30min后以企业规定的最大放电电流放电10s,然后再静置30min,再以企业规定的最大充电电流充电10s;3采用10s充放电的放电能量除以10s充放电时间的方法,计算10s充放电的平均比功率以W/kg计,其放电容量应不低于初始容量的90%;功率型1电池按方法充电;2室温下,电池以8I1A最大电流不超过400A电流放电,直至达到放电终止电压;3计量放电容量以Ah计,其放电容量应不低于初始容量的80%;1电池按方法方法充电;2室温下,电池以1I1A电流放电30min后以企业规定的最大放电电流放电10s,然后再静置30min,再以企业规定的最大充电电流充电10s;3采用10s充放电的放电能量除以10s充放电时间的方法,计算10s充放电的平均比功率以W/kg计,其放电容量应不低于初始容量的80%;室温倍率充电性能1室温下,电池以1I1A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静置1h;2室温下,电池以2I1A电流充电,直至达到充电终止电压,或达到企业规定的充电终止条件,并且总充电时间不超过30min,静置1h;3室温下,电池以1I1A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4计算放电容量以Ah计,其放电容量应不低于初始容量的80%;低温放电容量低温放电容量试验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电池按方法充电;2电池在-20℃±2℃下搁置24h;3 电池在-20℃±2℃下,以1 I1A电流放电至电压达到企业提供的放电终止电压该电压值不低于室温放电终止电压的80%;4计量放电容量以Ah计,其放电容量不低于初始容量的70%;高温放电容量高温放电容量试验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电池按方法充电;2)电池在55℃±2℃下搁置5h;3)电池在55℃±2℃下,以1I1A电流放电至室温放电终止电压;4)计量放电容量以Ah计,其放电容量应不低于初始容量的90%;荷电保持及容量恢复能力电保持与容量恢复能力室温荷电保持与容量恢复能力试验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电池按方法充电;2电池在室温下储存28d;3 室温下,电池以1I1A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4计量荷电保持容量以Ah计;5电池再按方法充电;6室温下,电池以1I1A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7计量恢复容量以Ah计;容量保持率不低于初始容量的85%,容量恢复率不低于初始容量的90%;高温荷电保持与容量恢复能力高温荷电保持与容量恢复能力试验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电池按方法充电;2电池在55℃±2℃下储存7d;3电池在室温下搁置5h后,以I1A电流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4计量荷电保持容量以Ah计5电池再按方法充电;6室温下,电池以1I1A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7计算恢复容量以Ah计;容量保持率不低于初始容量的85%,容量恢复率不低于初始容量的90%; 储存储存试验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电池按方法充电;2电池室温下,以1I1A电流放电30min;3电池在45℃±2℃下储存28d;4电池室温下搁置5h;5电池按方法充电;6室温下,以1I1A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7计量放电容量以Ah计,其容量恢复应不低于初始容量的90%;循环寿命按照如下步骤标准循环寿命:1以1I1A放电至企业规定的放电终止条件;2搁置不低于30min或企业规定的放电终止条件;3按照方法充电;4搁置不低于30min或企业规定的搁置条件;5以1I1A放电至企业规定的放电终止条件,记录放电容量;6按照1-5连续循环500次,若放电容量高于初始容量的90%,则终止试验;若容量低于初始容量的90%,则继续循环500次;7计量室温放电容量和放电能量;耐振动性电池按方法充电;1)将电池紧固到振动试验台上,按下述条件进行线性扫频振动试验:——放电电流:1/3I1A;——振动方向:上下单振动;——振动频率:10Hz-55Hz;——最大加速度:30m/s2;——扫频循环:10次;——振动时间:3h;3振动试验过程中,观察有无异常现象出现;不允许出现放电电流蜕变、电压异常、电池壳变形、电解液溢出等,并保持连接可靠、结构完好;2.安全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版本:A
60℃荷电保持性能测试规范
页码:第1 页共2 页1.0目的和范围
规范迈科新能源有限公司锂离子二次电池芯的60℃荷电保持性能的测试。

适用于迈科新能源有限公司锂离子二次电池芯或客户要求的成品电池60℃荷电保持性能测试。

1.1变更记录
变更日期版本变更内容
2004-8-11 A 新版发行
1.2定义(无)
1.3相关文件和资料
2.0测试仪器
2.1擎天检测柜(BS-9300R)、内阻测试仪(NZY-200)、数显卡尺(分辨率为0.01mm)3.0试验环境
3.1温度:20℃±5℃,相对湿度:45%-75%,大气压力:86kPa~106kPa。

4.0作业内容及方法(客户有特殊要求时,按具体要求的条件测试)
4.1取样:当有重大工艺变更(材料改变)或新产品开发时(含新型号)或常规测试,由测
试员或实验员从检测车间新批次或试验批次电池芯中随机抽取10只,如正常生产批每周每类抽取2批,将电池芯编号,测试并记录其内阻、电压、厚度。

编制审核批准
M
版本:A
60℃荷电保持性能测试规范
页码:第2 页共2 页
4.2 60℃荷电保持能力测试:
步骤:
A在环境温度20±5℃,湿度45%-75%的条件下,以1C5A充电至电池芯端电压达
到充电限制电压4.2V时,改为恒压充电直到电流小于或等于0.01C5A。

搁置2min
后,再以1C5A电流放电到终止电压3.0V。

循环2次。

电池芯放电结束后记录第
二次的放电容量及3.6V平台。

B单充电:以1C5A充电,当电池芯端电压达到充电限制电压4.2V,改为恒压充电,
直到充电电流小于或等于0.01C5A。

C电池芯按照规定进行2次循环及单充电后,记录电池芯的内阻、电压、厚度、容量
及平台。

然后在环境温度60℃±5℃的条件下,将电池芯开路贮存7天。

贮存期间,
测试一周以后的电压,记录数据。

七天后将电池芯直接以1C5A放电80 min,再将
电池芯循环三次,记录电池芯直接放电容量和3.6V平台及第一次、第三次的循环
容量和3.6V平台。

然后将电池芯单充至3.85V,下夹测内阻,准备入库。

4.3电池芯处理:试验结束后,将所有电池芯按容量、内阻档次分类标识入库。

4.4异常反馈:如果60℃荷电保持性能测试数据有异常,则在测试电池芯电压完成后必须
立即向测试负责人反馈,然后再以书面的形式向技术部、品质部反馈。

技术部应立
即对此问题进行分析、试验,以尽快找出原因,消除引起异常的因素。

4.5数据处理:将测试数据及现象详细记录,做成60℃荷电保持性能测试报告,报告经整
理后,上交领导核准,按照批次顺序放入60℃荷电保持性能测试报告文件夹内存档,以备查验。

5. 0判定标准(无)
6.0质量记录
《60℃荷电保持能力测试报告》
7.0附件(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