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联系1

合集下载

2020版地理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讲义:Ⅲ 第一章 第37讲区域联系 含答案

2020版地理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讲义:Ⅲ 第一章 第37讲区域联系 含答案

第37讲区域联系考点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和资源跨区域调配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1.区域经济联系(1)两大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2)重要形式:区域经济合作.2.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二、资源跨区域调配1.主要工程南水北调错误!西气东输错误!西电东送错误!2.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对西部地区①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②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对东部地区①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②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对整体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利于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对环境①东部地区:天然气代替部分煤炭,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

②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教材金句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大、周期长,对调出、调入区的地理环境会带来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然而,有利影响是主要的,不利影响可以通过工程或技术等手段加以克服。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及原因分析思路(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分析思路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入手。

意义方面对调入地区对调出地区资源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促进资源开发经济促进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社会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生态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利于生态环境保护3。

我国重点资源调配工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③可有效遏制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④造成北方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建设及相关产业发展;④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改善大气环境质量4。

南水北调带来的环境问题(1)水源区径流量减少;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可能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塞.(2)工程沿线地区:给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地下水位升高,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

1-4区域的经济联系

1-4区域的经济联系
知识点导航
区域经济联系 / / 产业转移
沿海企业 向内陆迁移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我国产 业转移 的方式
台湾产业向 大陆 迁移
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
知识点导航
区域经济联系 / / 产业转移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广东部分地区工业转移
知识点导航
区域经济联系 / / 产业转移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②改善大气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改善大气质量, ③带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 带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对西部地区: 对西部地区: ①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刺激相关产业发展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 ③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工具介绍
区域的主要特征
区域空间结构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位于页面上方, 位于页面上方,单击 回到最近浏览过的那 张幻灯
区域产业结构
初始时隐藏在页面 左边,单击“ 左边,单击“目录 面板开关” 面板开关”按钮来 控制显示与隐藏
位于页面右下角, 位于页面右下角,单 击直接跳转到“ 击直接跳转到“知识 点导航”的页面 点导航”
课堂巩固
知识点导航
本节 目录
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 三、产业转移 四、课堂巩固
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区域经济联系 / / 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新一代波音737尾翼,分别由我国 尾翼, 新一代波音 尾翼 上海、西安、 上海、西安、沈阳三个飞机制造厂生产 思考: 思考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会不会影响到飞机的质量?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会不会影响到飞机的质量?

地理ⅲ湘教版1.4区域经济联系教学设计

地理ⅲ湘教版1.4区域经济联系教学设计

地理ⅲ湘教版1.4区域经济联系教学设计课题 1.4区域经济联系备课人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双层次问题导学法教材分析及课标要求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材从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资源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为例〕和产业转移〔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迁移、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等三个方面,揭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通过对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典型案例分析〔水资源的跨流域调配与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要求学生认识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与社会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

不仅要关注对资源调出区或调人区地理环境的影响,而且还应关注资源调配中所涉及到的有关区域的影响。

通过对产业转移的三种情况分析,第一种情况,因为当地的环境、资源等问题而将当地的产业向其他区域转移。

第二种情况,因为要寻求新的市场而发生的产业转移。

第三种情况,是为实现地区内部产业布局的均衡发展,以发达地区带动其他地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要求学生通过实例的分析,认识产业的转移对产业迁出区和移入区地理环境不同的影响。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当代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知道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方式;了解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所取得的成效与意义。

2、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和意义;知道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基本情况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类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查找资料认识当前世界主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2、通过读图1-21分析南水北调的调水线路,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通过读图讨论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线路及意义。

3.联系当地的实际例子,讨论转移企业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及造成的环境污染〔负面影响〕1、理解认识经济全球化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全球观。

区域经济联系

区域经济联系
区域经济合作:加强地区间的 经济联系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 互补
合作方式:包括政策协调、资 源共享、产业合作、人才交流

合作成果:提高地区经济发展 水平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产业转移的方式:直接投资、 技术转移、人才流动等
产业转移的原因:劳动力成 本、资源环境、政策支持等
产业转移的影响:促进地区经 济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优
贸易联系:通过商品和 服务的交换实现经济联 系
投资联系:通过资本 的流动实现经济联系
人员流动:通过人口 迁移实现经济联系
技术合作:通过技术 交流实现经济联系
政策协调:通过政策制 定和实施实现经济联系
文化交流:通过文化 交流实现经济联系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通过区域经济 联系可以实现资源的跨区域流动和 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PRT THREE
欧洲联盟:欧洲 国家之间的经济 一体化包括货币、 贸易、投资等方 面的合作
北美自由贸易区: 美国、加拿大和 墨西哥之间的经 济一体化包括贸 易、投资、劳动 力等方面的合作
亚太经济合作组 织:亚太地区国 家之间的经济一 体化包括贸易、 投资、技术等方 面的合作
东盟:东南亚国 家之间的经济一 体化包括贸易、 投资、旅游等方 面的合作
信息处理:对收集到的信息 进行整理、分析、处理
信息反馈:将处理后的信息反 馈给相关方以便及时调整策略
商品种类:包括农产品、工业 品、服务等
流通方式:包括贸易、运输、 仓储等
流通渠道:包括批发、零售、 电子商务等
流通区域:包括国内市场、国 际市场等
区域金融合作:加强区域金融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跨境支付:实现跨境支付降低交易成本 区域金融市场:建立区域金融市场提高资金流动性 区域金融监管:加强区域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区域经济联系

区域经济联系
一、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和形成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
1.区域经济一体化 含义: 形成:二战后 特征:1)内向的保护性:在区域经济集团内部,各成员国之 间实行关税互惠,取消贸易壁垒,加强技术合作,实现经济互补合 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2)外向的竞争性:某区域经济集团以整体优势与其他 经济集团相抗衡,提高本地区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和政治地位。 类型: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 同盟等 世界主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2.经济全球化
二、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1、对口帮扶成效明显 2、西部招商引资发展较快 3、东西部地区合作中,科技、信息和人 才的联系日益密切
4、东西部地区合作中,实现了相互发展
三、资源跨区域调配 1 原因: 1 我国能源与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2 资源短缺现象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2 主要工程: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3)气温与温度带界线 ①1月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青藏高原区的分界线): 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 ②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鸭绿江口-长城(山西省境内稍 偏南)-祁连山-天山一线 3.水文界线 (1)内、外流区域的分界线:北段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接近200mm年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努山
调水线路
东线 长江下游 扬州江都 抽水站 较大 差
中线 加坝扩容后的丹 江口水库 小 较好
西线 在长江上游通天 河、雅砻江、大 渡河筑坝建库
调水 源地
可调水量 源地水质
地形地势对 黄河以南需 调水线路的 动力提水, 影响 黄河以北可 顺地势北流 现有可利用 好,有京杭大 较好,有丹江口 的配套设施 运河及沿线湖 水库可利用 泊可利用

区域经济联系

区域经济联系
精品课件
(1)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其正确的选
项是 A
A.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B.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 C.京津唐、辽中南、沪宁杭 D.辽中南、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2)目前北路送电线路输送的主 要是火电,它是将煤炭资源转化 成电能输出,这种能量输送方式 与过去传统的输送方式相比,对 京津唐地区的经济和环境有哪些 有利之处? 首先是减轻了铁路运输的压 力;其次是京津唐地区燃煤大大 减少,减轻空气污染,降低酸雨 危害。
1、积极意义:
将有效缓解调入区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改善城乡
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 益和生态效益。
1、经济效益:因水量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水要求 提供基本保障。 2、社会效益: 改善供水区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资金。 缓解城乡争水、工农业争水、地区的矛盾,有利于社会 稳定。 3、生态效益: 有利于回补地下水,可有效遏制因缺水 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为经济优势
改善能源结构有利于大 气环境保护
有利影响是主要,不利影响是次要的
案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工业结构的调整 (1)“二战”后,日本为促使经济的复苏,大力发展 纺织、食品等轻工业,依靠廉价劳动力大力发展了一些 劳动密集型工业。 (2)自1955-1969年,建立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 等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因重化工工业对原料、燃料 消耗量大,而日本国内矿产资源缺乏,因此,需大量进 口原料和燃料。 (3)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提出“技术立国”的基本 国策,日本发展微电子、新能源、生物工程、宇航、新 材料、人工智能等产业。
境污染
④如果迁移的是污染企业,利于缓解当地环
精品课件

试述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别和联系。

试述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别和联系。

1.试述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别和联系。

区域经济增长偏重于数量的概念,主要指由投入变化导致产出数量的增加,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即通过生产要素投入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质量改善和组合优化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

按照要素投入方式划分,经济增长方式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占用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即粗放型增长方式;另一种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质量、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提高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即集约型增长方式。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

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比经济增长更广泛、深刻,它强调经济系统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是一个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概念,不仅包含生产要素投入变化,而且包括发展的动力、结构、质量、效率、就业、分配、消费、生态和环境等因素,涵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各个方面。

区域经济增长是量的增长,而区域经济发展是质的提高。

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不一定是含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不仅重视经济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更强调经济系统的协调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成果的共享性。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按着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经济发展诸因素的配置方式和利用方法,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

2.试述区域经济增长诸因素的特点和功能。

(1)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特点:空间分布不均匀功能: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首先影响区域经济的投入结构,进而对区域经济的产出结构也产生重大影响。

另外,自然条件作为环境因素,也间接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作用。

(2)劳动力资源特点:劳动者的素质参差不齐,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

功能:①劳动力数量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首先,表现在劳动力投入的增加,可以提高区域经济的产出水平。

其次,影响要素投入的结构,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区域,为了充分利用劳动力数量多的优势,一般采用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劳动力行为与经济增长。

区域之间的关联性如何体现?

区域之间的关联性如何体现?

区域之间的关联性如何体现?
区域之间的关联性可以在多个方面体现,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环境等方面:
1.经济联系:不同区域之间可以通过贸易、投资和资金流动
等形式建立经济联系。

这种联系体现为产业链的跨区域分工、跨区域资源配置和经济合作。

区域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活动促进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发展。

2.社会交流:区域之间的社会交流体现为人员流动、移民、
旅游和文化交流等。

人们通过旅行、移居或学习的方式在不同区域之间建立社会联系。

这种社会交流有助于促进文化传播、知识交流和社会互动。

3.文化共享: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共享体现在语言、风俗习
惯、艺术表达和传统习俗等方面。

文化的传播和共享有助于促进相互理解、跨文化交流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4.政治联盟:区域之间可以通过政治联盟和合作组织的形式
建立政治联系。

例如,欧盟、东盟和非洲联盟等区域性政治组织旨在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和互助,推动政治稳定和共同发展。

5.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全球性挑战,需要跨区域合作来解
决。

不同区域之间通过共同应对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这些形式的关联性使得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依
赖的关系。

区域间的关联性在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社会合作、政治稳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能够促进跨区域问题的解决和共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