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颅手术的护理配合PPT学习课件
合集下载
颅脑手术的护理 PPT课件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术后病人取平卧位,头偏向健侧;并将肩部抬高, 头向后仰,可防止舌后坠。有气管插管的病人要 注意观察病人出现有不耐管或咳嗽反射时,及时 通知医生拔除气管插管,及时清除口腔及上呼吸 道的分泌物,并注意观察呼吸的幅度和频率,观 察有无呼吸困难、紫绀、痰鸣音等,发现异常及 时通知医生。全麻清醒前的病人容易出现舌后坠、 喉痉挛、呼吸道分泌物堵塞、误吸呕吐物等引起 呼吸道梗阻。如果突然梗阻性呼吸停止,应立即 行气管插管或采用16号针头做环甲膜穿刺,再行 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
八、手术晨准备 1、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如有异常及时与医 生联系。 2、按医嘱给予术前用药。 3、再次剃头、并用肥皂洗头,清水冲洗。 4、嘱病人脱去内衣,换上干净的病服,并让病人排空膀胱。 5、若病人发生异常情况,如女病人月经来潮、体温发热等, 及时通知医生。 6、准备好病历、CT、MRI片等以便带入手术室。 7、手术室护士接收病人时和当班护士共同查对床号、姓名、 护送病人进手术室。
三、保持循环系统稳定 麻醉药和手术创伤对循环系统的抑制不因为手术结 束而消除。因此,麻醉后应继续对循环系统进行 监测。术后要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皮肤的温度、 颜色和湿润度。根据血压、脉搏、尿量及末梢循 环情况,调节输液量及速度,防止输液过多或不 足。术后麻醉苏醒期间,病人心率可能有所加快, 血压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对血压过高者应静脉用 药维持正常血压,避免血压波动造成术后出血。
七、密切观察、早期发现病情变化 麻醉恢复过程中病人可出现兴奋、躁动不安,为防止病人坠床及其他意 外事故的发生,注意约束好四肢,必要时遵医嘱肌肉注射镇静剂,但 为观察病情变化,一般不静脉使用安定等药物。异常兴奋,躁动的病 人,往往提示有术后脑水肿、颅内血肿等严重并发症,应及时早发现 并处理、手术前有癫痫、手术部位在中央回及颞叶附近者,术后应观 察有无癫痫发作,按医嘱定时给予抗癫痫药物;对于突发癫痫发作病 人,除通知医生、静脉用药外,首先要注意病人的呼吸,及时解除口 腔及呼吸道梗阻。 八、做好基础护理 每2小时翻身一次,脊髓、高颈髓术后要采取轴式翻身法,按摩受压部位, 防止压疮发生;深静脉穿刺的病人,应及时观察静脉输液是否通畅, 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及时更换敷料;留置导尿的病人,保持尿 管通畅,观察尿液的量、性质,注意尿道口清洁、防止泌尿系感染。
开颅手术的护理配合PPT演示课件

蛇形拉钩在使用前应检查并旋紧,保证其完整性,防止术中串珠
松散脱落影响手术进行。
专
科
准备不同型号的脑绵、止血纱布及明胶海绵,及时传递并记录,
配
使用过的脑绵应及时收回,有序排列便于手术完清点。
合
手术时间较长,手术车上不常用物品加盖无菌单。
准
静脉的穿刺。
备
及
摆放好各种仪器,方便手术操作。
体
位
安 置
正确摆放体位,安装固定头架,合理安置各种管路, 保证管路的畅通,于肌肉丰厚处粘贴电极回路负极板。
15
巡回护士配合
调节室温22—25℃,密切观察病人受压部位颜色,
加强对肢体远端血运的观察和保护措施。
病
情
观 察
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和手术进程,牵拉和切除 脑干附近肿瘤时,应调小电凝功率,并密切监测心率
10
手术步骤与配合
安装固定头架 皮肤局部消毒,安装头架固定钉,调整头部位置,如使用神经监测则固定 面神经诱发电位电极。常规消毒铺单,连接电烧吸引器(左吸右烧)。
切开头皮 递大圆刀在耳后做弧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和 帽状筋膜,准备头皮夹和电凝止血,后颅凹拉钩 撑开切口,递骨膜分离器分离肌肉和筋膜,暴露 出枕骨鳞部。
骨窗形成 递开颅钻在颅骨上钻孔,用铣刀去除直径3-4cm骨板,准备骨蜡止 血。
11
手术步骤与配合
切开硬脑膜 切开硬脑膜前应从静脉快速滴注20%甘露醇250ml以降低颅内压。用11号刀 片在距横窦和乙状窦2-3cm处切一小口,然后用剪刀做“U”行切口。用小 细圆针悬吊硬脑膜。
暴露桥小脑角(CPA) 递甲硝唑脑绵覆盖小脑半球,自动脑压板轻轻牵开 ,显露出桥小脑角部位。
排除脑脊液减压 安装无菌显微镜罩,在显微镜下钩破蛛网膜,排空此处脑脊液,暴露内听 门及桥小脑角的肿瘤。
颅脑外科手术的护理_配合共106页PPT

颅脑外科手术的护理_配合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
谢谢!
106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
谢谢!
106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常见颅脑疾病术后的护理 PPT课件【39页】

(4)尿崩症
主要发生于鞍上手术后,病人
出现多尿、多饮、口渴,每日尿量
大于4000毫升,尿比重低于1.005。
(5)胃出血
病人呕吐大量血性或咖啡色胃内
容物,并伴有呃逆、腹胀及黑便,一
旦发现胃出血,应立即放置胃管,抽
净胃内容物用冰水洗胃,经胃管或全
身应用止血药物,必要时输血。
(6)顽固性呃逆
应先检查上腹部,若有胃胀气或
(1)脑室引流
①引流管的位置:在无菌条件下
连接引流瓶,妥善固定,引流管开口
需高于侧脑室平面10至15毫升;
②引流速度及量:术后早期应适当
将引流瓶挂高,以减低流速,待颅内压 平衡后再放低。每日引流量以不超过500 毫升为宜。
③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可受压、 扭曲,适当限制病人头部活动范围,活 动及翻身时应避免牵拉引流管。
➢ (3)中枢性高热 ➢ (7)癫痫发作
➢ (4)尿崩症
(1)出血
颅内出血是脑手术后最危险的并
发症,多发生在术后24至48小时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病人往往有意识改变,表现为意识清
醒后又逐渐嗜睡、反应迟钝甚至昏迷。
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术中止血不彻
底或电凝止血痂脱落,
其它如病人呼吸道不畅、二氧化碳 蓄积、躁动不安、用力挣扎等引起颅内 压骤然增高,也可造成再次出血。故术 后应严密观察,避免增高颅内压的因素, 一旦发现病人有颅内出血征象,应及时 报告医师,并做好再次手术止血的准备。
形成脑脊液漏。
(3)脓腔引流
引流瓶(袋)应至少低于脓腔30厘 米,病人应取利于引流的体位。为避免 颅内感染扩散,应待术后24小时,创口 周围初步形成粘连后方可进行囊内冲洗, 冲洗后注入抗生素,然后夹闭引流管2至 4小时,引流管的位置应保留在脓腔的中 心,待脓腔闭合时拔管。
三甲医院开颅术后护理 课件

会阴区。 ➢ 4.躁动时予带约束手套防止抓伤皮肤。 ➢ 5.加强营养,提高抵抗力。
2月22日评价:患者皮肤完整
2月16日:潜在并发症:深静脉血栓与1长期卧床活 动减少2疾病致血液呈高疑状态
1.予以患者肢体肢体被动活动,予气压治疗,每 日两次。
2.尽量抬高双下肢,促进静脉回流。 3.严密观察肢体有无肿胀、皮肤青紫等症状。 4.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避免在下肢进行静脉穿
转科诊断:1.大面积脑梗死(右侧大脑半球)2.脑 疝形成3.高钾血症4.发热查因:结核?支气管炎 ?5.颈椎病?6.糖尿病?
病史简介
治疗经过:转入我科NSICU后患者急诊在全麻+气 管插管下行开右侧颞叶部分切除内减压术+去骨瓣 减压术,术毕返回NSICU监护治疗,医嘱予以重症 监护,告病危,心电监护,低流量吸氧,记24小 时出入水量,止血、抗感染、促醒、营养神经等 对症支持治疗。2月16日医嘱予以转十四病室继续 治疗,医嘱予以I级护理,告病重,鼻饲流食,心 电监护,吸氧,吸痰必要时,口腔护理,气压治 疗,测电脑血糖Q4H,雾化吸入,营养神经,减轻 脑水肿,护肝等对症支持治疗。
病史简介
目前患者呈嗜睡状,GCS评分E3V5M4=12分,轻度 构音障碍,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 反射灵敏,左侧鼻唇沟浅,口角稍右歪,左上肢 肌力2级,左下肢肌力3级,左侧肢体肌张力减低 ,右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左侧肢体腱反射减 弱,右侧肢体腱反射正常,左侧巴氏征(+),余 病理征未引出。
刺、输液。
2月22日患者未出现相关并发症。
2月16日:有感染的危险 (颅内、口腔、泌尿系感 染)与1.组织完整性受损2.侵袭性操作 3.机体抵 抗力下降有关
1.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加强通风。 2.治疗护理病人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接触
2月22日评价:患者皮肤完整
2月16日:潜在并发症:深静脉血栓与1长期卧床活 动减少2疾病致血液呈高疑状态
1.予以患者肢体肢体被动活动,予气压治疗,每 日两次。
2.尽量抬高双下肢,促进静脉回流。 3.严密观察肢体有无肿胀、皮肤青紫等症状。 4.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避免在下肢进行静脉穿
转科诊断:1.大面积脑梗死(右侧大脑半球)2.脑 疝形成3.高钾血症4.发热查因:结核?支气管炎 ?5.颈椎病?6.糖尿病?
病史简介
治疗经过:转入我科NSICU后患者急诊在全麻+气 管插管下行开右侧颞叶部分切除内减压术+去骨瓣 减压术,术毕返回NSICU监护治疗,医嘱予以重症 监护,告病危,心电监护,低流量吸氧,记24小 时出入水量,止血、抗感染、促醒、营养神经等 对症支持治疗。2月16日医嘱予以转十四病室继续 治疗,医嘱予以I级护理,告病重,鼻饲流食,心 电监护,吸氧,吸痰必要时,口腔护理,气压治 疗,测电脑血糖Q4H,雾化吸入,营养神经,减轻 脑水肿,护肝等对症支持治疗。
病史简介
目前患者呈嗜睡状,GCS评分E3V5M4=12分,轻度 构音障碍,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 反射灵敏,左侧鼻唇沟浅,口角稍右歪,左上肢 肌力2级,左下肢肌力3级,左侧肢体肌张力减低 ,右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左侧肢体腱反射减 弱,右侧肢体腱反射正常,左侧巴氏征(+),余 病理征未引出。
刺、输液。
2月22日患者未出现相关并发症。
2月16日:有感染的危险 (颅内、口腔、泌尿系感 染)与1.组织完整性受损2.侵袭性操作 3.机体抵 抗力下降有关
1.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加强通风。 2.治疗护理病人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接触
颅脑手术护理配合 ppt课件

颅内血肿的形成
脑组压力不均衡, 以致挤压某些部分脑 组织向解剖间隙移位, 并引起危及病人生命 的综合症候群,小脑 膜切迹疝和枕骨大孔 疝最多见。
硬脑膜外血肿:
血肿发生在颅
内硬脑膜外腔,
发生率占颅内
血肿的 25%~30%,仅 次于硬脑膜下 血肿。
颅底部
Page 6
颅骨正侧面
额骨
颞骨 颧骨 上颌骨 下颌骨
顶骨 颞骨 蝶骨 枕骨
额骨 翼点 颧弓
Page 7
颅骨解剖——颅盖部
颅盖骨分为外板、板障和内 板三层。在内外骨板的表面 有骨膜被覆。
颅骨的穹窿部,内骨膜与颅 骨内板结合不紧密,颅顶骨 折时易形成硬膜外血肿;
比较:颅底部,内骨膜与颅 在骨外内骨板板结表合面紧可密见,锯颅齿底状骨骨折 缝易;撕裂硬脑膜,产生脑脊液 漏
头皮损伤
颅骨骨折
脑损伤
头皮伤
❖ 机械性头皮损伤 ❖ 头皮擦伤 ❖ 头皮挫伤 ❖ 头皮血肿 ❖ 头皮挫裂伤 ❖ 头皮锐器伤 ❖ 头皮撕脱
颅骨骨折
颅盖骨折 颅底骨折 临床表现
线性骨折 凹陷性骨折 碎性骨折 洞性骨折
颅前窝骨折 熊猫眼、脑脊液鼻漏、嗅视觉下降 颅中窝骨折 口鼻出血、脑脊液耳漏、面瘫、听力下降 颅后窝骨折 乳突出血
颅脑手术护理配合
手术室 史楠
头皮解剖—额顶枕部
Page 4
头皮分层
❖ 皮肤 ❖ 皮下组织 ❖ 颞浅筋膜 ❖ 颞深筋膜 ❖ 颞肌 ❖ 骨膜
颅骨解剖
颅盖部
颅盖骨:由内、外骨板和板障构 成。分为额骨、枕骨(各1块) 顶骨、颞骨(各2块) 颅底骨:由蝶骨、筛骨(各1块) 构成。分为前、中、后三个颅窝
颅前窝
小眶脑正板半中、球部筛。:板窝蝶、中窦蝶央、骨为蝶体枕鞍, 垂骨前体大部窝孔和,。蝶其骨前小方翼为构平成坦,
开颅手术的配合PPT演示幻灯片

脑棉:3
1
骨蜡:1
明胶海绵:5
1
头皮夹:1
3L膜:1
1
线套:2 输血管:2
30ML注射器:2
纱条:1
血垫:1
双袋:1
吸引管:1
操作流程
开颅手术
1. 消毒皮肤,铺巾,贴手术薄膜:
碘酊2,酒精4(碘伏*4)
2. 连接各管道
3. 切开皮肤,皮下及腱膜层
头皮夹夹头皮层:止血
4. 游离皮瓣,暴露骨膜 5. 开骨瓣,冲洗切口 6. 切开硬膜,吊硬膜 7. 保护脑组织,清血肿
每一环节:环环相扣 不容轻视
巡回工作的注意点
1. 所有脑科病人必须约束固定 2. 头架垫一包布 3. 地面垫一包布 4. 地面电线的处理
1 1
2 4
3
细节
颜色管理法
台下物品摆放
凡是台上器械, 物品回收
脏的布类
副车下层 主车下层
物品放置
壁柜
定点放置耗材及 物品
车的上层
错误的
我想要的是什么 ?
1. 613室-手术 2. 切瘤手术
摆台
主:手术操 作台
次:手术操 作台 备用台
二台 五区
杂物区
摆台
常规器
操作区
杂物区
显微器
固定方法
橡皮筋固定 法
不要让电线 掉下来
钳固定法
眼睛的保护
1. 眼膏 2. 纱块/棉垫
(自修条形) 3. 透明防水膜
取消用剩的脑棉
约束带固定
加温液体
1. 温度:37度 2. 手术前30分放入,
标准,形成规范 变成常规 让手术安全
21
让我们一起互动,学习吧
22
开颅手术前后的_护理PPT课件

14、手术当天早晨按医嘱给药。
15、准备麻醉床及急救用物。
.
5
开颅血肿清除术
.
6
开颅肿瘤切除术
.
7
颅内肿瘤
.
8
颅内肿瘤
.
9
开颅动脉瘤夹闭术
.
10
颅骨缺损
.
11
颅骨缺损修补术
.
12
颅骨缺损修补术
.
13
开颅手术
.
14
开颅手术
.
15
术后护理
1、按一般外科护理常规及麻醉后护理 常规。
2、卧位:全麻患者在麻醉之前取平卧 位,头转向健侧。麻醉清醒后血压平 稳者头部可抬高15~30度左右。
7 注意切口引流液情况,有
异常与值班医师联系。经常
保持敷料干燥,拔出引流管
后须注意有无脑脊液漏,发
现漏者及时通知医师。
8 术后当日不用镇静剂或安
眠药。
9 术后6~8h仍不能排尿
者,可给予导尿。
.
18
术后护理
10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水份摄入 量,输液量每天不超过2000毫升, 同时控制饮水量,防止水钠储留。
防意外发生,需家属陪伴,并各
班做好交班。
6、患者不能单独外出,患者要做
特殊检查(如CT、脑电图、超
声波及各种造影)可由医院工作
人员或家属陪同前往。
7、按医嘱给予抗癫痫药物或激素类
等药物。
.
3
术前准备
8、做好交叉配血试验及青霉素试
验。
9、皮肤准备 术前一天剃头,手
术日晨用75%酒精纱布消毒头皮
带上手术帽,并仔细检查手术野
有无感染及破损。
10、女性患者行经期间停止手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准
静脉的穿刺。
备
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摆放好各种仪器,方便手术操作。
体
位
安 置
正确摆放体位,安装固定头架,合理安置各种管路, 保证管路的畅通,于肌肉丰厚处粘贴电极回路负极板。
15
巡回护士配合
调节室温22—25℃,密切观察病人受压部位颜色,
加强对肢体远端血运的观察和保护措施。
病
情
观 察
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和手术进程,牵拉和切除 脑干附近肿瘤时,应调小电凝功率,并密切监测心率
关闭硬膜及切口 检查创面无渗血,清点脑绵器械无误后,递小圆针细线间断缝合硬 脑膜,然后用华丽康4-0线连续缝合硬脑膜。硬膜外止血彻底后用钛 片上骨板,然后逐层缝合切口并包扎。
13
14
巡回护士配合
病人入室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术前进行“Time Out” 三方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手术。
术
前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协助麻醉师进行麻醉及动脉、深
排除脑脊液减压 安装无菌显微镜罩,在显微镜下钩破蛛网膜,排空此处脑脊液,暴露内听 门及桥小脑角的肿瘤。
12
手术步骤与配合
处理病变 根据手术目的,酌情对病变部位进行处理,如为占位性病变,应进 行手术分离切除。如为神经痛可进行神经根切断术或显微血管减压 术。
止血清理创面 用甲硝唑水清理创面,准备明胶海绵,纤丝速即纱及双氧水脑绵止 血。
蛇形拉钩在使用前应检查并旋紧,保证其完整性,防止术中串珠
松散脱落影响手术进行。
专
科
准备不同型号的脑绵、止血纱布及明胶海绵,及时传递并记录,
配
使用过的脑绵应及时收回,有序排列便于手术完清点。
合
手术时间较长,手术车上不常用物品加盖无菌单。
神外乙状窦后入路
(Retrosigmoid Approach)
手术的护理配合
LOGO
常见开颅手术(病因)
1
颅内肿瘤(Intracranial tumor)
2
颅脑损伤(Intracranial injury)
3
颅内血管病变(Vascular disease)
4
癫痫(epilepsy)
2
常见开颅手术(手术部位)
尿管及引流管等管路移位脱出及坠床等不良事件发生。
安全护送病人至病房,与责任护士床头交接班,待病 人生命体征平稳后方可离去
17
器械护士配合
仪器设备 双极电凝仪,电刀主机,显微镜,电钻,CUSA,自 体血回输机,必要时备面神经检测仪。
用
手术器械
物
常规开颅器械,显微器械,蛇形牵开器,头架,脑盆,
准
电刀等。
备
一次性物品:吸引器,头皮夹,皮肤贴膜,明胶海绵,骨蜡,显 微镜套,皮筋,止血纱布,刀片,慕丝线,脑绵片,电刀擦,冲 洗球,20ML注射器,必要时备面神经诱发电极。
18
器械护士配合
颅骨钻孔及用铣刀去除骨板时,应用甲硝唑水进行局 部冲洗,减少对附近脑组织的热损伤。
显微器械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轻拿轻放,保护好前段的锐利部分,
变化。
加强巡视,注意保持静脉通路、电钻、CUSA,自体 血回输和尿管等管路畅通,及时排放并记录尿量。
16
巡回护士配合
仔细清点脑绵,缝针等手术用物。完善填写病人交接 单,三方核查单及手术护理记录单。
安
全
协助术者安全拆除头架,包扎伤口,移动病人时应动
管
作平稳,协调一致,防止头颈部扭曲及震荡。
理
麻醉复苏期应妥善约束病人,严防气管导管、留置针、
无法充分暴露内 听道底,因此有 可能导致肿瘤残 存而至复发。
缺乏明显的解剖 标志来识别面神 经。
术后如发生小脑脑 桥血肿需再次开颅 清理时,难度明显 高于经迷入路。
6
乙状窦后入路手术体位(operation position )
仰卧头偏向一侧 侧卧位
侧俯卧位
7
手术体位
体位摆放注意事项points for attention
半球,与枕下入路相比,
大大缩短了与小脑脑桥 (cerebellopontine angleCPA)间的距离。
进颅时间相 对比较快
3
磨开内听道后外侧 壁,可切除内听道 的肿瘤。对内听道 的小听神经瘤,有 可能术后保存听力。
5
乙状窦后入路手术缺点
1
2
3
4
术中仍需牵拉小脑 以充分暴露小脑脑 桥角,长时间的牵 拉有可能造成小脑 水肿或损伤。
术前访视
手术室护士术前一日到 病房进行术前访视并了 解患者病情,主动向患 者介绍麻醉方式,手术 目的,手术大致过程及 手术室基本情况,减轻 患者及家属恐惧心理, 以最佳心态迎接手术。
器械及物品准备
准备常规开颅手术器械 及磨钻,铣刀。还要备 蛇形牵开器及入颅后的 显微器械。 备好显微镜等仪器并检 查性能良好。必要时备 神经监测用物。
1
前颅底开颅手术
2
中颅底开颅手术
3
侧颅底开颅手术
4
后颅底开颅手术(乙状窦后入路)
3
乙状窦后入路手术适应证
小脑脑桥 角(CPA) 占位
椎基底动脉 血管隐患
手术适应证
小脑及脑干 手术治疗
神经切断 或减压术
有实用性 听力的听 神经瘤(acoustic neuroma)
4
乙状窦后入路手术优点
1
2
手术野大,暴露范围上自 小脑幕(tentorium cerebelli),下至枕骨大 孔(foramen magnum), 前至岩尖(petrous apex),脑干外侧面,外 至小脑
10
手术步骤与配合
安装固定头架 皮肤局部消毒,安装头架固定钉,调整头部位置,如使用神经监测则固定 面神经诱发电位电极。常规消毒铺单,连接电烧吸引器(左吸右烧)。
切开头皮 递大圆刀在耳后做弧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和 帽状筋膜,准备头皮夹和电凝止血,后颅凹拉钩 撑开切口,递骨膜分离器分离肌肉和筋膜,暴露 出枕骨鳞部。
摆放体位时首先要注意保护病人的眼睛和
1
耳朵,眼睛贴膜,耳朵塞棉球,防止消毒
时消毒液的刺激及手术时的压迫。
在身体受压部位(肩下,髂部,膝,踝)
2
等处垫软垫,防止压伤。
摆放体位要充分暴露术野,方便手术医生
3
的操作,同时注意保护好各种管路,防止
牵拉。
8
9
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骨窗形成 递开颅钻在颅骨上钻孔,用铣刀去除直径3-4cm骨板,准备骨蜡止 血。
11
手术步骤与配合
切开硬脑膜 切开硬脑膜前应从静脉快速滴注20%甘露醇250ml以降低颅内压。用11号刀 片在距横窦和乙状窦2-3cm处切一小口,然后用剪刀做“U”行切口。用小 细圆针悬吊硬脑膜。
暴露桥小脑角(CPA) 递甲硝唑脑绵覆盖小脑半球,自动脑压板轻轻牵开 ,显露出桥小脑角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