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徐霞客游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三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三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三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9 《三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朗读并背诵课文。

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文章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先写山,写出山高、岭连、峡窄的特点,为下文写水作铺垫。

夏水浩大,所表现出的奔放美最能突出三峡雄伟壮丽的特点,所以先写。

二、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

说说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

参考答案:春冬之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秋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

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素”“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2.沿溯阻绝.绝.哀转久绝.3.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参考答案:1.于,文中是“在”的意思;假如,如果;本人。

2.断,断绝;极,非常;完、止。

3.白色的;不加雕绘装饰的。

四、翻译课文的中间两段,把原文和自己的译文都朗读一遍,边读边体会它们不同的语言特点。

参考答案:译文: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有时候皇帝的命令必须急速传达,这时只要清早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这样快啊。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白色的急流,绿色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两岸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长着很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急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比较:原文的第②段,具体写夏水,突出夏水暴涨、流速迅猛,特点是奔放美。

第③段,具体写春冬的急流、倒影、树、泉、瀑布,特点是清幽美。

《三峡》阅读答案15篇

《三峡》阅读答案15篇

《三峡》阅读答案15篇《三峡》阅读答案15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经常跟阅读答案打交道,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峡》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峡》阅读答案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的意思。

①略无阙处_______________②不见曦月_______________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____④林寒涧肃_______________2、下列句中加横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其间千二百里中间力拉崩倒之声B、春冬之时水路草木之花C、属引凄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D、哀转久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的水”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通缺中断(2)阳光,这里指太阳(3)即使(4)清凉2、B3、⑴层层叠叠的山岩峰峦,遮蔽了天空,挡住了日光。

⑵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乐趣无穷。

4.三峡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高耸峻拔。

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水流湍急。

(意思对即可)《三峡》阅读答案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20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三峡》阅读附答案15篇

《三峡》阅读附答案15篇

《三峡》阅读附答案《三峡》阅读附答案15篇《三峡》阅读附答案1①到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③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zhǔ( )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呜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襄:②虽:③奔:④湍:【小题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中描写的三峡四季的景物特征。

【小题3】.选文共写了三峡的哪些景物?其特点怎样(用文中一个词作答)?(3分)答:所写景物有:;其特点:。

【小题4】、翻译句子: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答案【小题1】①漫上②即使③快马④快⑤急流的水⑥确实【小题1】夏暴涨,春冬景美,寒秋肃杀【小题1】山、水、树、草清荣峻茂【小题1】除非正午,看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三峡》阅读附答案2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目。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献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他一生好学,博览群书,所著______是一部有很高文学价值的地理学专著。

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1)至于夏水襄陵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虽乘奔御风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则素湍绿潭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属引凄异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三峡》阅读答案[全文5篇]

《三峡》阅读答案[全文5篇]

《三峡》阅读答案[全文5篇]第一篇:《三峡》阅读答案《三峡》阅读答案15篇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阅读题,这时最离不开的就是阅读答案了,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快速地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峡》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峡》阅读答案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__________3.[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2)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2.(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3)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6)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3.答案要点: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三峡》《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三峡》《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三峡》《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含答案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乙】又南五里,诸峰森丛江右,石崖回亘①,亦犹山门之列于江左者,而其上复有石森列,若立而伛偻,若坐而箕踞者。

舟人谓此处有“八仙对奕”,岂即此耶?至此江稍转西南,其东岸有聚落②日鸡腊,乃.柳州东南陆路大道也。

道侧有溪自西来入,于是舟转东行。

五里,转而南,有崖悬突江左,层累叠嵌,光采离奇。

眺其东,有尖峰弯竖,形若牛角。

既而东转五里,江北聚落出焉,名曰犁冲。

江流环其三面,中成盘涯,若犁之尖,故名。

忽转而北直抵牛角山下复转东去。

北山松桧③森然。

遥闻滩声如雷,久之始至,则悬流回瀑,一泻数里,是.曰横旋滩。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有删减)【注释】①亘:连绵不断。

②聚落:村落,③桧:树名。

又名松柏、刺柏。

2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有时朝发.白帝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春冬之时.学而时.习之(《(论语〉十二章》)C.乃.柳州东南陆路大道也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D.是.曰横旋滩是.日更定矣(《湖心亭看雪》)22.把选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舟人谓此处有“八仙对弈”,岂即此耶?2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忽转而北直抵牛角山下复转东去24.甲乙两文皆描绘山水。

乙文描写了峰、石崖、石和水的特征,其中石的特征是、。

甲文夏天的江水与乙文横旋滩的水相同之处是、。

【答案】21.D 22.(1)从三峡开始算起,绵延七百里,两岸都是紧密相连的山峰,几乎没有任何缺口。

【文言文阅读答案】《三峡》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答案】《三峡》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答案】《三峡》阅读附答案郦道元距三峡700英里,两岸山峦相连,没有山崖。

厚重的岩石和山峰遮住了天空,挡住了太阳。

因为午夜没有亭子,所以没有明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在春冬季节,平原湍急的绿池,回以清晰的倒影,绝对?这里有许多奇怪的柏树,悬泉和瀑布,飞来飞去,漱口。

它清晰、辉煌、繁茂,充满乐趣。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释带下划线的单词。

(3分)①略无阙处()② 夏水乡陵()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 经常有高大的猿类在吹口哨,它们既悲伤又奇怪。

【小题3】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描写水势盛大,又用“,”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

(用原文的语句填空)(4分)【话题4】文章结尾描述了“高猿吼,悲奇,谷空响,悲长”,突出了三峡的特点?(4分)答案[子问题1]① 通过“缺乏”,打断② 向上③ 快速的【小题2】①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②时常有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连续不断,异常凄凉怪异。

【子问题3】夏水乡灵山挡住了平原河流中绿色池塘的倒影【小题4】一是突现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环境特点;二是突现三峡山高、峡长、岭连的地形特点。

在理解古典汉语词汇时,应该注意到“阙”的意思是“缺”和“断”,不能与诗“城阙助三秦,风烟望五津”中“阙(指宫殿或首都)”的意思混淆;“向阳”一般指“向阳”或“向冲”的地名;这里的“病”是“快”的意思,不能与《扁鹊遇蔡黄公》中“少无病”中的“病(病)”混为一谈。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言字词的理解能力。

点评:文言实词考试中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在课文中指定几个词供考生解释。

需要解释的词通常是常见的实词。

常见的假词、多义词、古今同义词、词类的灵活使用等往往是该命题的重点。

三峡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三峡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三峡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三峡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篇一」[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2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1)沿溯阻绝()?(2)猛浪若奔()(3)故渔者歌曰()?(4)经纶世务者()2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30.找出甲、乙两文中所使用的通假字各1个,并写出其意思。

(2分)(1)甲文中_______通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文中_______通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文言文语句中常常省略了一些部分。

请在下面括号里填入被省略的.部分。

(2分)(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2)急湍甚()箭32.甲、乙两文都写了水流的湍急,但描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甲文侧重于写水流之_____________,乙文侧重于写水流之____________;甲、乙两文都描写了难见天日之景,但着眼点却不同,甲文以“不见曦月”来突出_____________,乙文以“有时见日”来突出____________。

《三峡》练习及答案

《三峡》练习及答案

三峡郦道元姓名:一、解释括号前加点词的含义。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 )阙.( )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不见曦.()月。

..()夜分..( )亭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久绝.()。

..(),空谷传响.(),哀转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翻译下面句子。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6.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7.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8.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内容理解。

1.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江水的特点。

2.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三峡自然景观的?4.赏析文中关于春冬之时水的描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6.“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出三峡什么特点?7.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8.“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

”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早发白帝城》。

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3分)9.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从本文找理由,并写出印证理由的原句。

四、对比阅读。

(一)[甲] 《三峡》[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

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

祠正对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16分)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

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

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①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②后崖也。

岩前有庵。

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

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注】①三姑:地名。

②幔亭峰:山峰名。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沿溯阻绝溯:__________ (2)属引凄异引:__________
(3)不及返顾顾:__________ (4)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即:__________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B、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C、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D、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分)
译文:
(2)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

(2分)
译文:
9.甲文写“水”,各写了三峡“四时之水”的什么特点?乙文写“山”,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请简要概括。

(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