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之秋语文课后练习题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三峡之秋 练习卷(五年级)同步测试.doc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三峡之秋练习卷(五年级)同步测试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xx题评卷人得分(每空xx 分,共xx分)【题文】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闪耀汽笛橘柚树朦胧清冽黄昏()()()()()累累果实驳船摇曳扑跌光晕【答案】yào dí jú yòu méng lóng liè hūnlěi bó yè diē yùn【解析】试题分析:这里容易错的是光晕的晕,它本身是多音字,头晕时读yūn,光晕应读yùn【题文】比一比,组成词语。
峡(    )    峭(    )    消(    ) 陕(    )    悄(    )     梢(    )胧(    )    陡(    )   峰(    ) 拢(    )    徒(    )  锋(    )【答案】山峡陡峭消失陕西悄悄树梢朦胧陡峭山峰靠拢徒弟锋利【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形近字的组词,容易错的是第一组,峡读xiá,陕读shǎn【题文】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八年级语文 上册 三峡 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三峡
课后练习题
2、阅读下边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3、理解行默写填空
4、下列加点字无误的一项
5、课内阅读
答案
1、【答案】【小题1】(1)阙,同“缺”空隙,缺口
(2)逆流而上(3)延长(4)肃杀,凄寒
【小题2】引渔歌为证,使人进一步体会到山高、岭连、峡窄、水长的特点,同时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表现了
三峡的凄婉美。
【小题3】(1)这(白帝和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驭着长风,也不觉得(比它)快。
(2)登
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
【小题4】第一问:夏水大而湍急;春冬水清而透明;秋水小而清冷。
第二问:危壁出泉;疏竹掩映。
2、【答案】【小题1】
同“缺”,缺口;逆流而上;实在,的确。
【小题2】(1)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2)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小题3】夏季水势凶猛,水流湍急;春冬清幽秀丽,景色宜人;秋季景色肃杀,凄凉幽深。
3、【答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巴东三峡巫峡
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答案】A
5、【答案】【小题1】B
【小题2】B【小题3】A
【小题4】①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②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
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三峡之秋》阅读答案(精选五篇)

《三峡之秋》阅读答案(精选五篇)第一篇:《三峡之秋》阅读答案《三峡之秋》阅读答案三峡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越到秋天,它们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了,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而一面又把它那激荡的,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的早,而去得特别的迟.于是,在青色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赶路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摇曳.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太狭小,连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峡里只能感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光,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这一天,正是中秋.(1)三峡里“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的原因是(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而月亮也来得很迟很迟”的原因是(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太狭小)。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三峡》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三峡》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收获平台一、注音并解释下列加点字:1.略无阙.处()2.不见曦.月()3.沿泝.阻绝()4.绝巘.多生怪柏()5.良.多趣味()6.属.引凄异()二、填空题。
1、《三峡》选自《》,三峡是、和的总称,在重庆市和湖北宜昌之间。
作者,(朝代)学家。
2、《三峡》一文中总写三峡地貌的句子是:,,。
,,,。
3、故渔者歌曰:“,。
”三、翻译下列句子。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答:2、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答:3、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答:四、与同桌比一比,看谁背得快,写得准确。
赢家可得说一说背诵的小窍门。
1.春冬之时,,。
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朝辞白帝彩云间,。
,轻舟已过万重山。
⊙发展空间1、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1)自.非亭午夜分古义:,今义:。
(2)或.王命急宣古义:,今义:。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古义:,今义:。
2、“猿鸣三声泪沾裳”中“三”的意思是___(A.概数;B.确数),写出两个含有相同意义的带“三”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
3、体会下面写景语句的语言特点。
(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______(2)绝巘多生怪柏。
_______(3)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_______4、文中引用“渔者歌”是为了证明什么?5、仁者爱山,智者乐水。
请写出你所喜欢的古诗文中描写山水的佳句,并简要分析。
答案:⊙收获平台一、1.quē,通“缺”,缺口。
2.xī,阳光,这里指太阳。
3.sù,同“溯”,逆流而上。
4.yǎn,山峰。
5.liáng,真,实在。
6.zhǔ,连续。
二、1、水经注疏;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奉节;郦道元北魏地理。
2、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1、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五年级语文3三峡之秋练习题及答案

3.《三峡之秋》课时练一、给下列画线的字注上拼音。
阙()湍()涧()曦()啸()溯()漱()嶂()襄()奔()属()二、比一比:组成词语。
峡()峭()消()陕()悄()梢()胧()陡()峰()拢()徒()锋()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山岩()的果实()地摇曳()的青光()的光辉()的岩石四、读课文:再填空。
课文是按顺序记述的: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照样子:写出带“丽”字的词。
例:明净的美(明丽)雄壮的美()鲜艳的美()灿烂的美()清秀的美()异常的美()光彩的美()六、写出下列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对仗、反问)1.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2.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3.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5.寂静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6.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七、阅读答题。
阵阵凉风吹皱了平静的海面:白天拥挤的人潮已离去:海浪一波又一波地吞噬着沙滩上的脚印:汹涌的浪涛:向无声的沙滩:诉说着它的寂寞。
艳丽的晚霞:像是打翻了的颜料:洒在天边:烘托着鲜红的夕阳。
而夕阳却好像喝醉酒的诗人:投入了水面晃啊晃的:把蓝色的海洋:都染成了耀眼的殷红。
渔船点点:如浪花上的花蕊:在斜阳的陪伴下:家人的期待中:满载而归。
远天:归鸟盘旋海面:翅边仿佛擦过晚霞:此时正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
啊!海边的黄昏:真是令人流连忘返。
1.作者通过对()、()、()、()、()、()、()等景物的描写:描绘了一幅壮美的海边黄昏风景图。
2.读下列句子:是拟人句的打“√”:不是的打“×”。
(1)海浪一波又一波地吞噬着沙滩上的脚印。
()(2)阵阵凉风吹皱了平静的海面。
()(3)汹涌的浪涛:向无声的沙滩:诉说着它的寂寞。
()(4)夕阳却好像喝醉酒的诗人:投入了水面晃啊晃的。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11课_三峡之秋》小学语文-有答案- 同步练习卷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11课三峡之秋》小学语文-有答案- 同步练习卷一、积水成渊1. 给画线的词语选择正确读音。
2. 找座位。
3. 把你积累的词语补充完整。
4. 写出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方法。
(1)渔火和灯标都像被惊醒了一样,在水面轻轻地摇曳。
________(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________(3)月光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________(4)海底是不是没有一点声音呢?不是的。
________(5)远远望见了一条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________5. 在横线上中填上恰当的词语。
6. 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________(2)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________(3)岸英真的不在了?________。
7. 在课文《三峡之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段落默写下来,要写得工整,美观。
8. 找朋友,写近义词。
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迷人的秋色花朵盛开的春天固然可爱,瓜果遍地的秋色更加使人欣喜。
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秋天比春天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
你瞧,西面山洼那一片柿树,红的多么好看,简直像一片火似的。
还有苹果,那驰名中外的红香蕉苹果,也是红得那么鲜艳。
山渣树上缀满了一颗颗玛瑙似的红果。
葡萄呢,更加逗人喜爱。
那种叫“水晶”的,晶莹透明,真像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的;而那种叫“红玫瑰”的则紫中带亮,活像一串串紫色的珍珠……好一派迷人的秋色啊!我喜欢着绚丽灿烂的秋色,因为它表示着成熟和繁荣,也意味着欢乐和富强。
(1)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固然﹣﹣________ 欣喜﹣﹣________(2)结合上下文讲讲“绚丽”、“驰名中外”的意思。
绚丽:________驰名中外:________(3)短文抓住了哪些事物的特点描写来突出秋天的景色?(4)讲讲结尾一句话的意思。
(5)作者喜欢这秋色的原因是:________10. 旅行家树在非洲腹地的布隆迪共和国,我们住的一座洁白的小楼门前,有两棵翠绿的大树。
三峡之秋阅读习题及答案

三峡之秋阅读习题及答案关于三峡之秋阅读习题及答案三峡之秋(1)三峡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
这些树,生长在峻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
越到秋天,它们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
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2)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
太阳出来,露水消逝了,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
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3)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
而一面又把它那激荡的、跳跃的光芒,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
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4)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
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的早,而去得特别的迟。
于是,在青色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
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
(5)夜,终于来了。
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
只有偶尔驶过的赶路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摇曳。
(6)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太狭小,连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
起初,峡里只能感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突然出现在山上。
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
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比照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光,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芒,一直泻到江面。
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7)这一天,正是中秋。
五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三峡之秋_西师大版-学习文档

2019年西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3三峡之秋练习卷1.语音信箱。
快给加点的字加上正确的读音吧。
陡峭..摇曳....朦胧清冽.巨蟒.光晕.2.比一比,组成词语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的山岩()的果实()地摇曳()的青光()的光辉()的岩石4.锦上添花。
照样子,写出带“丽”字的词。
例:明净的美(明丽)雄壮的美鲜艳的美灿烂的美清秀的美异常的美光彩的美5.写出下面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露水消逝..着阳光。
..了,橘树和柚树闪烁消逝——闪烁——(2)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摇曳——6.写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反义词(1)起初,峡里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
朦胧——(2)偶尔有赶路的驳船驶过,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
偶尔——7.我会判断。
写出下列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对仗、反问(1)于是渔火和灯标,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2)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3)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5)寂静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6)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8.词语释义。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明丽:Array造句:(2)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
呼啸:第 1 页造句:(3)而月亮,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泄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
凌空:造句:(4)渔火和灯标,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摇曳造句:9.回顾课文,回答问题。
(1)本课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哪些特点。
(2)课文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0.课内品读。
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起一层青色的雾。
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之秋语文课后练习题
三峡之秋语文课后练习题
一、给下列画线的字注上拼音。
()()()()()()
闪烁汽笛朦胧清冽橘树
二、比一比,组成词语。
峡()峭()消()
陕()悄()梢()
胧()陡()峰()
拢()徒()锋()
六年级语文上册《凉州词》同步练习题
默写古诗《凉州词》,并完成练习。
凉州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充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诗中的“春风”指的是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山岩()的果实()地摇曳
()的青光()的光辉()的岩石
四、读课文,再填空。
课文是按顺序记述的,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照样子,写出带“丽”字的词。
例:明净的美(明丽)
雄壮的美()鲜艳的美()灿烂的美()
清秀的美()异常的美()光彩的美()
六、写出下列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对仗、
反问)
1.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
2.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
3.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5.寂静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
6.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七、阅读答题。
阵阵凉风吹皱了平静的海面,白天拥挤的人潮已离去,海浪一波又一波地吞噬着沙滩上的脚印,汹涌的浪涛,向无声的沙滩,诉说
着它的寂寞。
艳丽的晚霞,像是打翻了的颜料,洒在天边,烘托着鲜红的夕阳。
而夕阳却好像喝醉酒的诗人,投入了水面晃啊晃的,把蓝色的海洋,都染成了耀眼的殷红。
渔船点点,如浪花上的花蕊,在斜阳的陪伴下,家人的期待中,满载而归。
远天,归鸟盘旋海面,翅边仿佛擦过晚霞,此时正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
啊!海边的`黄昏,真是令人流连忘返。
1.作者通过对()、()、()、()、()、()、()等景物的描写,描绘了一幅壮美的海边黄昏风景图。
2.读下列句子,是拟人句的打“√”,不是的打“×”。
(1)海浪一波又一波地吞噬着沙滩上的脚印。
()
(2)阵阵凉风吹皱了平静的海面。
()
(3)汹涌的浪涛,向无声的沙滩,诉说着它的寂寞。
()
(4)夕阳却好像喝醉酒的诗人,投入了水面晃啊晃的。
()
3.用横线画出一个比喻句。
这个比喻句把()比作()。
4.从文中找出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意境相仿的语句。
5.读课文最后一句话:“海边的黄昏,真是令人流连忘返。
”它的作用是()
A点明中心,点明题目
B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C总结全文,点明题目,点明中心
一、看拼音写词语,看谁写得最规范,最美观。
((xǐdí)(guàngài)(chénāi)(rǔzhī)(bǔyù)(fēngcǎi)(qìgài)
二、辨字组词
溉()彩()劈()薄()条()乳()
概()采()臂()礴()涤()貌()
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的时代()的力量()的气概()的乳汁
()的丰采()的臂膀()的国土()的清流
()的情怀()的未来()的长江()的源泉
三、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全文一共有()个小节,它们之间()关系,这是《话说长江》(栏目)的主题歌曲,作为词来讲,它十分讲究韵律,读一读这首词,押韵的字是()。
四、想一想,做一做。
上为朋友饯行,之后作了一首诗,其中就是提及长江,你还记得吗?你能把这首诗默写下吧!如果你忘记了,赶紧翻翻课本找找看,然后写在下面:
六、查找与长江相关的前景资料、文段、诗词、故事、传说……把自己感兴趣的摘录或剪切下来,以加深对它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