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连续进位加法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加法—不连续进位加法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加法—不连续进位加法 ︳人教新课标

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加法—不连续进位加法︳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不连续进位加法的概念2. 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3. 不连续进位加法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2.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不连续进位加法计算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连续进位加法,引导学生发现不连续进位加法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观察不连续进位加法的算式,引导学生发现不连续进位加法的特点。

(2)讲解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

(3)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步骤。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练习题,巩固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教师选取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和点评。

4.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5. 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练习题。

(2)预习下节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

2. 在讲解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时,要注重步骤的讲解,让学生理解每一步的操作。

3. 课后作业要适量,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六、板书设计1. 板书4.1 加法—不连续进位加法2. 板书内容:(1)不连续进位加法的概念(2)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3)不连续进位加法的应用七、课后评价1. 学生能正确理解不连续进位加法的概念。

2. 学生能熟练掌握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3. 学生能将不连续进位加法应用于实际问题。

八、教学资源1. 课本2. 练习题3. 教学课件九、教学进度1课时十、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知。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辅导和答疑。

不连续进位加法

不连续进位加法
教学
方法
迁移法、动手实践。
资源和
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可续页、可续栏、可自由调整表格大小)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包括教师
活动和学生活动)
时间
安排
设计
Hale Waihona Puke 理念教学过





一、复习铺垫
1、口算下面各题。
71+4524+4335+47
52+2032+5953+28
2、笔算
430+260 570+380
提问: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122
393
例2:271+31=302(种)271+903=1174(种)
271 271
+31 +903
302 1174
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教学
反思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加法(二)
第1课时加法
学校董干镇老马街小学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设计者陈益云
课题
不连续进位加法
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通过具体的生活问题或生活情境引出计算问题,将问题与计算有机结合,并注意在练习中安一定数量的应用问题,以加强计算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联系,使学生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本单元的知识是今后学习乘数是两、三位数乘法及大数目加减法计算的基础。

课时
一课时
通过图片和统计图中数据的分析,使学生了解我国湿地部分野生动物种类,并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不连续进位加法(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不连续进位加法(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不连续进位加法学情分析在此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或整十整百数的加法。

学习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法估算。

并且初步了解了笔算加、减法的基本方法,以及“万以内数的认识”,初步掌握了万以内数的意义。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基础,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通过自学初步了解知识再进行具体的教学。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1.掌握用竖式计算三位数的加法(不连续进位)的方法。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提高。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愿意提出问题并与同学交流,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提高保护动物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2.难点: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1.复习旧知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几道简单的题目,想要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老师的小测试吗?(1)口算:570+320= 430+260=53+28= 71+45=师:请四位同学进行口算。

(2)列竖式计算:650+340= 37+48=师:先独立计算。

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进行笔算,其余同学在座位上计算。

师:大家一起检查一下两位同学所做的。

总分100分,你们能给多少分?师:通过上面这些练习,你能说说笔算加法时我们要注意什么?生:我发现在笔算加法的时候,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师:你的知识学得真扎实!2.揭示课题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起去老师的家乡看一看。

(课件呈现)洋湖湿地公园,这里风景优美,环境整洁干净,吸引力很多的白鹭。

在我们的课本上也有很多可爱的动物,丹顶鹤、蜥蜴,麋鹿和狐狸这些动物都是湿地物种,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湿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栖息地。

今天我们通过这些湿地动物一起来学习万以内的加法----不连续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二、新知探究1.自学自研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表格,你能找到那些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预设1:鸟类比爬行类多多少种?预设2:爬行类和哺乳类一共有多少种?预设3:爬行类比哺乳类多多少种?预设4:哺乳类比爬行类少多少种?师:你们真是有心的孩子,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

《不连续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不连续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不连续进位加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探究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理解的根底上学会并能够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3.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能够表达、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教学打算):小棒,计数器,题卡(教学过程):一、口算练习,为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作铺垫。

口算内容:整十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一位数口算形式:抢答直接说得数,抢答过程中单个学生说算法,开一列小火车。

二、合作探究,获得新知〔一〕导入1、通过教师提问:同学问你们喜欢到海边玩吗?引出情境图2、看图说信息并提出加法问题,教师板书问题3、学生依据第—个问题列出算式:26+12=,引出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加法〔二〕算法多样化的探究1、学生估量26+12的得数大约是多少2、师提问“那26+12的X结果到底是多少呢?引起学生思考3、学生借助学具〔小棒和计数器〕同桌合作间探究计算方法。

4、生交流方法可能有口算,摆小棒,计数器或者是竖式口算方法教师板书,小棒及计数器的方法找学生到投影前展示,5、引导学生明白算理: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三〕竖式的引出与讲解1、竖式的引出通过师提问:可是我们做题时不能总带着小棒和计数器,那该怎么办?引发学生进一步的对于计算方法的思考。

2、竖式计算的教学师:以26+12=为例,我们以前经常见到的这种算式又叫横式,在横式下方用竖式计算其结果,请同学们瞪大眼睛看黑板看谁一遍就能学会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写竖式师:想想我们刚刚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过程,你认为12十位上的一应该写在哪个数的下面?个位上的2又应该写在哪?你为什么这么认为?结果应该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师:你会用竖式计算了吗?你能说说竖式书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引出板书:相同数位要对齐。

解决: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列出横式后,学生用竖式计算,找一生板演。

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

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

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在数学运算中,加法一直是初学者需要掌握的基本计算方式。

然而,在传统的进位加法中,当两数相加的结果大于10时,我们需要把十位上的数字进位到百位上。

这种进位加法虽然在实际运算中简单实用,但是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可能很难掌握。

为此,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应运而生。

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又称为直接加法或直接进位加法,是一种不需要进行进位的加法运算方法。

该方法省去了繁琐的进位步骤,有助于缩短计算时间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下面介绍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的步骤和实现方法。

步骤一:写出加数和被加数在进行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时,首先需要写出加法式子,并明确加数和被加数的数字。

例如,我们要计算34+67,可以将34写在上方,将67写在下方。

步骤二:从低位到高位进行计算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是从低位到高位进行计算的,即先计算个位上的数字,然后计算十位、百位等。

从低位到高位的加法步骤包括一下几个步骤:1. 计算个位数的和:4+7=11。

暂时不进行进位操作。

2. 计算十位数的和:3+6=9。

同样不进行进位操作。

3. 将个位数的和11拆分成1和1,将1写在个位上,1写在十位上。

4. 计算十位数的和加上进位的结果:9+1=10。

5. 将进位后的数字1写在百位上。

步骤三:进行检验完成计算后,为确保计算结果正确,需要进行检验。

检验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逆向计算法。

对于上述例子,我们可以通过逆向计算法检验结果是否正确:1. 首先减去加数:101-34=67。

2. 如果减去加数的结果与被加数一致,那么计算结果就是正确的。

3. 在上述例子中,101-34=67,即计算结果与被加数一致,因此计算结果正确。

通过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计算加法式子,有几个明显的优点:1. 该方法相对于传统的进位加法来说,计算步骤更简单,更直观,更容易理解。

2. 此方法省略了进位的繁琐步骤,可以大大提高计算效率。

3. 这种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加法运算,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不连续进位加法(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不连续进位加法(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教案标题: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不连续进位加法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特别是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不连续进位加法的概念2. 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3. 不连续进位加法的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熟练掌握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不连续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练习法: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不连续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不连续进位加法的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不连续进位加法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1. 课后练习:布置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2. 预习:预习下节课的内容,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不连续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不连续进位加法是万以内加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在加法运算中,不是每个数位上的数相加都需要进位,而是只有当某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结果大于等于10时,才需要向更高位进位。

这种加法运算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因此,掌握不连续进位加法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不连续进位加法,教师需要详细解释和演示计算过程。

以下是详细的补充和说明:1. 不连续进位加法的概念解释:在万以内数的加法中,当两个数的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结果大于等于10时,就需要向前一位进位。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不连续进位加-人教新课标2014秋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不连续进位加-人教新课标2014秋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不连续进位加-人教新课标2014秋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不连续进位加法,它是整数加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理解数的组成和加法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不连续进位加法是指当两个数相加时,不仅要计算个位上的数,还要考虑十位、百位等更高位上的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不连续进位加法的概念,掌握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式,发现并总结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规律,培养观察力、分析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难点1. 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并掌握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

2. 计算过程中的准确性:在进行不连续进位加法计算时,学生容易出现计算错误。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计算器、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不连续进位加法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不连续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践,发现并总结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规律。

3.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典型的不连续进位加法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并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4. 实践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1. 不连续进位加法2. 目录:1. 教学内容2. 教学目标3. 教学难点4. 教具学具准备5. 教学过程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3. 正文: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教二年级学不连续进位加法二百以内教案

教二年级学不连续进位加法二百以内教案

本篇文章将介绍如何教二年级学生不连续进位加法二百以内。

通过本教案,学生将了解基本的加法运算,掌握进位加法的方法,并且能够应用进位加法到实际问题中。

一、教学目标1、了解加法的概念,并能够读写加法算式。

2、掌握不连续进位加法的方法,能够应用到二百以内的加法运算中。

3、学会把进位加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例如:购物、游戏等。

4、通过本教案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要提前准备好相应的教材,包括:教材、练习册、黑板、粉笔等。

2、教师要熟悉本教案的内容,以确保教学效果。

3、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授课进度和时间。

三、教学内容1、教师先让学生复习一下加法的概念和读写加法算式的方法。

例如:3+5=8。

2、教师介绍进位加法的概念,例如:7+8,当个位数相加超过10,就要进位,把1加到十位上。

例如:7+8=15,进位后为8+1=9,7+8=15+10=25。

3、教师给学生讲解不连续进位加法的方法,例如:134+67。

将十位上的数加起来,即3+6=9,将个位上的数加起来,即4+7=11。

因为11超过了10,要进位,把1加到百位上。

就能得出结果:201。

4、教师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进位加法的理解和掌握方法。

5、教师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让学生将进位加法应用到购物、游戏等实际场景中。

例如:小明去买了一件衣服,价格是159元,他付了200元,需要找回多少钱?学生需要用进位加法的方法计算出:200-159=41元。

四、教学反馈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思路和方法。

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小组讨论等方式,加深学生对进位加法的掌握和理解,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不连续进位加法的方法,能够应用进位加法到实际问题中,并且提高了数学计算和思维能力。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授课进度和时间,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以确保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列式?
271 +122
39 3
答: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393种。
二、探究新知 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十位写0向百 位进1。
271+31= 302(种)
十位上3+7= 怎10样,怎列么式写??
271 +1 3 1
302
答: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302种。
二、探究新知999ຫໍສະໝຸດ 281+64 =345
281
+ 1 64 345
597
719+252 =971
719
+ 2 5 12
971
2、我是小法官
135
543
+59
+ 437
625
( ×)
970
( ×)
订: 1 3 5 + 519 194
订: 5 4 3 + 4 31 7 980
162 + 917
079
( ×)
订: 1 6 2 +1 9 1 7 1079
85元
132元
148元
39元
(1)买一个
和一个 共需要多少钱?
(2)你想买什么?要花多少钱?
(3)和同桌互相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4、连一连。
说一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不连续进位加法
一、情境导入 湿地
丹顶鹤
蜥(xī)蜴(yì)
麋(mí)鹿
狐狸
二、探究新知
你能提从出 统哪 计些 表要 中运 获用 得加 哪法 些 计数学算信的息问?题?
二、探究新知 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从个位加起。
271+122= 393(种)
想一想:271+903,怎么计算?
271 +1 9 0 3 11 7 4
百位上2+9=11,相加 满十了怎么办?
二、探究新知
请同学们观察三个竖式。有什么相同的地 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71 +122
393
271 + 31
1
302
271 + 903
1
1 174
二、探究新知
小组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 注意什么呢?
要求:先自己独立思考,想想在计算 时要注意什么? 再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
二、探究新知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 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 就要向前一位进1。
进1记得要加上。
1、列竖式计算。
919+80 =999
919
476+121 =597
476
+ 80
+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