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辅习题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苏教版

合集下载

三位数加法的笔算(不连续进位加)(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三位数加法的笔算(不连续进位加)(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三位数加法的笔算(不连续进位加)(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学习三位数的加法运算,特别是不连续进位加的情况。

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练习,让学生掌握笔算的方法和步骤。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

今天我们将学习第74页至第76页的内容,这部分主要介绍了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特别是如何处理不连续进位的情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特别是不连续进位加的运算技巧。

他们应该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并理解每一步的运算逻辑。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今天的教学重点是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特别是如何处理不连续进位。

教学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进位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地在笔算过程中进行进位的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三位数的加法运算,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

包括大屏幕显示器,用于展示例题和解答过程;练习本,供学生们进行随堂练习;以及一些小卡片,上面写有不同数值的数字,可以用来进行实际的加法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情景来引入今天的课题。

例如,我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假设你有一个350克的苹果,然后你又买了一个270克的苹果,那么这两个苹果一共有多少克?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出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进行笔算。

我会鼓励他们大声说出每一步的运算逻辑,并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4. 小组讨论:我会将学生们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交换练习题,并进行讨论。

这样可以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六、板书设计在讲解例题和随堂练习的过程中,我会利用板书来展示每一步的运算过程。

我会用箭头和数字来说明每一步的运算逻辑,以及进位的情况。

七、作业设计1. 789 + 345 =答案:11342. 802 + 297 =答案:1109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不连续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算理和算法。

2. 培养学生进行三位数加法计算的能力,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内容1.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2. 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规则。

3.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应用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规则。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计算器、黑板。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知识解决。

2. 讲解:讲解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和规则。

3. 示例:通过黑板演示,展示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计算过程。

4. 练习:让学生进行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计算练习,教师指导。

5. 应用:通过PPT展示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1.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2. 计算方法:展示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步骤。

3. 计算规则:展示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规则。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计算题。

2. 让学生通过PPT上的应用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3.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详细说明1. 导入情境创设:利用PPT展示学生熟悉的购物场景,例如,小明在超市购物,购买了一辆玩具汽车(价格345元)和一套故事书(价格578元),要求学生计算小明总共需要支付多少钱。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5《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苏教版(1)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5《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苏教版(1)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5《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苏教版 (1)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掌握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理解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准确、迅速地进行大数加法计算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复习引入:通过复习百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进位加法的概念。

2. 新课导入:介绍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运算规则,让学生理解加法中进位的概念。

3. 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计算例子,展示如何进行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计算,特别是如何处理不连续进位的情况。

4.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理解并应用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

教学难点正确处理不连续进位的情况。

在大数加法中保持计算的准确性。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计算题卡、PPT课件、计算器(用于验证答案)。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复习引入活动:进行百以内加法的快速计算练习。

目的:复习和巩固进位加法的基本概念。

第二阶段:新课导入讲解:介绍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运算规则。

示例:通过示例演示如何进行计算。

第三阶段:实例讲解活动:通过具体的计算例子,让学生跟随讲解进行计算。

目的: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计算方法。

第四阶段:练习巩固活动: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目的: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目的: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提高计算准确性。

板书设计板书将包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使用彩色粉笔突出重点和难点。

作业设计设计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题,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作业将包括基本练习和提高练习,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能够准确、迅速地进行大数加法计算。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5《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5《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5《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不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法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和体验数学,培养其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是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不连续进位的计算规则,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不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法计算方法。

2. 难点:理解不连续进位的计算原理,并能正确应用到具体的计算中。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计算器,教学视频。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授: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分析、讨论,从而发现不连续进位的计算规则。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通过计算练习,加深对不连续进位计算方法的理解。

5. 应用: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问题中,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1.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2. 重点内容:不连续进位的计算规则,注意事项。

3. 示例:具体的计算例题。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实践作业: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不连续进位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改进措施: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学生从接触到掌握新知识的主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学生能否有效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苏教版(2023秋)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苏教版(2023秋)
-难点2:在计算542 + 368时,学生可能会在十位上相加得到10,却错误地将进位加到百位上,导致最终结果错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针对这些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通过反复练习和讲解,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3.设计更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4.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和亮点。首先,学生们对于不连续进位的概念掌握程度较好,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一些困难。他们能够理解个位、十位、百位的计算方法和进位处理,但在具体计算时,部分学生还是会犯一些低级错误,如忘记进位或进位错误。
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的例子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引导学生,使他们更好地理解不连续进位在生活中的应用。然而,我也意识到,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仅仅通过讲解和举例还不能完全让他们掌握这个知识点,需要更多的练习和实际操作。
1.培养学生数感与符号意识,通过实际操作和计算,让学生体会数的组成和进位的概念;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推理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法则;
3.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和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4.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交流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分享,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2)运用不连续进位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设置实际情境,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购物找零等。
(3)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审题、细心计算、检查结果等。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 三位数加三(两)位数(不连续进位)丨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 三位数加三(两)位数(不连续进位)丨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 三位数加三(两)位数(不连续进位)丨苏教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运算方法。

2.学生能够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意义和应用场景。

教学准备1.数学教材苏教版二年级下册。

2.黑板、彩笔、白板笔。

3.三位数和三位数以下的小球或小石子。

教学过程及方法1. 导入新知识•教师出示两幅图片:一张上面写着“123”,另一张上面写着“456”。

•出示两幅图片后,询问学生数字“123”和“456”分别代表什么意思,之后问学生如果要计算“123+456”,应该怎么做。

•引导学生讨论,提出三位数加三位数的概念和意义。

2. 演示计算方法•教师选择一个例子,如:“254+364”,然后在黑板上写出题目,告诉学生要求在不连续进位的情况下计算出答案。

•第一步:在个位数位上先加起来, 4+4=8。

•第二步:然后在十位数位上加起来, 5+6=11,由于不连续进位,故进位后变成“1”。

•第三步:在百位数位上加起来,2+3=5。

•最终答案为618。

3. 让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几个三位数加三位数的题目,供学生独立完成,可以用小球或小石子作为辅助工具。

•在学生完成之后,教师可以逐一点评学生答案,让学生互相讨论错误的原因。

4. 拓展练习•在教师点评学生练习结果之后,可以再出一些难一些的题目,让学生继续巩固和拓展自己的知识。

教学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运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导入新知识、演示计算方法、让学生独立练习和拓展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互动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苏教版(2023秋)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苏教版(2023秋)
3.理解进位的概念,能够判断何时发生进位,并掌握进位的处理方法;
4.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学会检查计算结果的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具体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交流与沟通的技巧;
解决方法:通过典型题目的分析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4)检查计算结果的方法:学生往往忽略检查计算结果,或者不知道如何检查。
解决方法:教授学生通过反算、估算等方法检查计算结果,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加法计算时需要进位的情况?”(如购物找零时)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加法进位的奥秘。
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三位数加两三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提出了许多有趣的例子。这让我意识到,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这一点,努力使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此外,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对数位对齐的问题上还存在一定的困扰。针对这个问题,我在课堂上强调了数位对齐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通过使用计算器或纸条等工具辅助对齐。经过反复练习,学生们的数位对齐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
总之,本次教学让我看到了学生的进步,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不断学习、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们提供更优质的数学教育。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6.4三位数加三(两)位数(不连续进位) (共20张PPT)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6.4三位数加三(两)位数(不连续进位) (共20张PPT)

243元
信息?
公路自行车
山地自行车
分析: 求山地自行车多少元,就是求公路自行车的价钱
与山地自行车比公路自行车贵的价钱合起来是多少。 用加法计算,列式为:243+175。
山地自行车比公路自行车贵175元。
山地自行车多少元?
检验快一来下计计算算结
243元
是否果正吧确! 吧!
公路自行车
山地自行车
243+175= 418(元 243 )
第6单元 两、三位数的加法
和减法
第4节 三位数加三(两)位数 (不连续进位)
情境导入 激发兴趣
同学们制作了一批树叶粘贴画
,选出142幅放进橱窗展览,还剩86
幅。
说怎一你样说能列,提式你出呢发什?现了 哪些么数问学题信?息?
一共制作了多少幅粘贴画? 142+86=
小组合作 探究新知
用多种方法计算142+86= 方法一:
1.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 什么收获?
2.笔算三位数加三(两)位数(不 连续进位)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谢谢大家!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202021/3/20Saturday, March 20, 2021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进行验算

86
+ 11 4 2
2 28
验算可以帮助我们判断 计算是否正确。
竖式计算643+752,并验算。
643 + 752
1
13 95
百位相先加从是哪1一3,位应 该怎么算写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43+875= 918 256+518= 774 152+408= 560
验算:
验算:
验算:
易错辨析
3.森林医生。(改正下面竖式中的错误)
辨析:竖式计算时,先把相同数位对齐,再从个位 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提 升 点 运用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4.一台电磁炉多少元?
519+63=582(元) 答:一台电磁炉 582元。
5.李阿姨带的钱可以任意买两件不同的玩具。 你知道李阿姨最少带了多少元吗?
268+171=439(元) 答:李阿姨最少带了 439元。
6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4课时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不连 续进位加法
SJ 二年级下册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5
知识点
1.填一填。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 的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
笔算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数相加满
( 10),向前一数位进(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