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各种标识管理规定#精选

合集下载

护理相关标识管理制度

护理相关标识管理制度

护理相关标识管理制度一、前言为了确保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证医院内部各项管理工作有序、科学、规范开展,本制度旨在明确医院内部护理相关标识的管理要求和流程,规范护理工作的进行,保障护理服务的质量。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与护理相关的标识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患者身份标识、医疗器械标识、药品标识等。

三、管理责任1. 院长:负责全院各部门标识管理的监督和指导工作;2. 护理部主任:负责制定、审定并落实本制度;3. 护士长/住院护士长:负责监督护士落实本制度,并及时纠正不符合要求的行为;4. 护士:负责具体执行标识管理的相关工作。

四、标识管理要求1. 患者身份标识:(1)每位患者入院时应核对身份信息并发放病历号,佩戴患者身份标识;(2)在进行护理服务时,需核对病历号与患者身份信息;(3)标识需放在显眼处,确保其他医护人员能够清晰辨认。

2. 医疗器械标识:(1)医疗器械应标注清晰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维护保养等信息;(2)使用时需核对器械标识与实际使用器械是否匹配,避免误用;(3)使用后应及时清洁、消毒并存放在指定位置。

3. 药品标识:(1)药品应标注明确的药名、用法用量、生产日期等信息;(2)使用药品时需核对药品标识是否正确,避免误用或擅自更改;(3)使用后需及时记录药品使用情况,并进行妥善存放。

五、标识管理流程1. 患者身份标识管理流程:(1)患者入院,前台核对身份信息,发放病历号及患者身份标识;(2)护士查询病历号,核对患者身份信息,并确保患者佩戴标识;(3)护理过程中需要核对病历号与患者身份信息,确保患者安全。

2. 医疗器械标识管理流程:(1)医疗器械使用前,护士核对器械标识,并与实际使用器械匹配;(2)使用后进行清洁、消毒并存放在指定位置;(3)护士长每月检查医疗器械标识情况,并进行记录。

3. 药品标识管理流程:(1)药品出库前,护士核对药品标识,确保药名、用法用量等信息准确;(2)使用前再次核对药品标识是否正确,避免误用;(3)使用后进行记录,并妥善存放药品。

临床护理标识管理规定

临床护理标识管理规定

临床护理标识管理规定一、为了统一医院临床护理标识,保证临床护理质量与安全,特制定以下规定。

二、病室编号标牌挂于病室门外,床号标识于床头卡上。

三、各工作间、贮物柜、抽屉等贴标签,要求规范、标识内容清晰。

四、各科室消毒液容器应贴醒目的标签,注明药名及浓度。

五、病历架和病历牌上应有醒目的床号标识,病历牌上的床号统一写在左上角。

六、床头卡:各病区使用统一制定的床头卡,卡上已注明床号、科主任及护士长的姓名。

其余空白处由当班护士统一用黑色记号笔在相应的位置填写姓名、性别、住院号、主管医生、主管护士、入院日期、诊断、护理级别、饮食类别、药物过敏。

一、安全警示床头标识:为了保证医院护理质量与安全,护理人员在病人入科时,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对病人进行“高危因素的评估”,若存在护理风险,在床头卡上插安全警示标识。

二、药物过敏或皮试阳性用在床头卡上插相应警示标识。

并于体温单备注栏人注明药物过敏(药物名称)。

三、患者一览表标识:红色圆形 _________ 病危黄色圆形 _________ 病重蓝色三角形_________一级护理红色三角形_________ 特级护理红色长条形 _________ 手术病人各病区的各种记录应有醒目的标识。

四、电子护士工作站患者一览表标识:黄色 ___ 病重;深绿色 ___ 病危;上面浅绿色、下面深绿色___ 手术;蓝色字体 ___ 一级护理。

五、新生儿标识:手(足)腕带、胸牌:母亲的床号、姓名,婴儿性别。

六、腕带标识:为确保护理人员在为患者做各项治疗、护理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要求各病区在收治新入患者时统一使用“腕带”。

“腕带”上所填写的内容包括科别、床号、姓名、住院号。

急诊科在收治患者入院前应在腕带上填写上患者的姓名、性别后送入病房,以便与病房护士的交接。

各种护理标识管理制度

各种护理标识管理制度

各种护理标识管理制度1、病人护理标识管理制度病人护理标识是指标注在病人身上或使用的物品上,用以标识病人身份、疾病类型、治疗方案等信息的标识物品。

病人护理标识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病人标识的制作与使用:病人标识应制作精美,字迹清晰,不易磨损和变色,标识应注明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等重要信息,并应不易掉落或修改。

标识使用时应统一规范,病人在住院期间应始终佩戴病人标识,避免擅自更换或丢弃。

(2)标识的更新与管理:病人病情变化时,病人标识应及时更新,标识更新由责任护士或医务人员负责,更新后应立即与原标识对应。

病人出院或转科时,应及时收回病人标识,妥善保管或销毁,以免造成信息泄露。

(3)病人标识的使用规范:病人标识应在医务人员看护下正确使用,禁止私自更改、涂抹或盗用他人标识,病人标识仅限于医务人员使用,严禁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和使用。

2、药品标识管理制度药品标识是指标注在药品包装上,用以标识药品名称、规格、用法用量等信息的标识物品。

药品标识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药品标识的制作与使用:药品标识应制作精美,字迹清晰,不易褪色和剥落,标识应注明药品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等信息,并应在药品包装上紧贴牢固,以免掉落或损坏。

(2)标识的更新与管理:药品有效期届满、批号变更或规格改变时,药品标识应及时更新,更新后应与原标识对应,药品标识的更新由药品管理员负责,药品标识更新后,应及时通知有关医务人员。

(3)药品标识的使用规范:医务人员在使用药品时应仔细查看药品标识,确认药品名称、规格与用法用量是否与医嘱一致,严禁使用已褪色、损坏或失效的药品标识,如有异常应及时上报并更换。

3、器械标识管理制度器械标识是指标注在医疗器械上,用以标识器械名称、型号、厂家信息等物品。

器械标识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器械标识的制作与使用:器械标识应制作精美,字迹清晰,不易掉落和磨损,标识应注明器械名称、型号、生产日期、厂家信息等,严禁私自更改或擅自涂抹,确保器械标识的准确和清晰。

护理标识管理规定

护理标识管理规定

护理标识管理规定1. 病房及特殊区域应有防滑、安静、禁止吸烟等提示性标识。

2.每个病房门上都应有病室号及床位号标识。

3. 每张病床固定床号,床号标识在床头上方。

每张病床都相应有一本病历夹,病历夹上明确标明病室、床号。

病历车上按序标明病历序号。

4. 设备标识:中心吸引、供氧有明确的“吸引”、“氧气”标识。

瓶装氧气挂有氧、无氧标记。

口服药车上注有病区名称。

5. 物品标识:做到标识与放置物品相符,科室内的物品标识格式应统一。

待消毒的物品贮放位置应有“未消毒”标识。

6. 药品标识:注射药、内服药、外用药应分开放置,高危药品分区放置,有醒目标识。

7. 护理级别标识:在病人一览表和床头卡上有护理级别标识。

病人一览表卡片的颜色分为三种:一个病区只有一个科室的用白色,一个病区有两个科室的用白色和黄色;一个病区有三个科室的用白色、黄色和蓝色,具体规范如下:一病区(血液透析室:白色)二病区(传统疗术科:白色)三病区(五疗康复科:白色)四病区(心身医学科:白色)五病区(外二科:白色脑外科:黄色肛肠科:蓝色)六病区(脾胃病科:白色五官科:黄色)七病区(心脏病科:白色传统疗术3:黄色)八病区(骨伤科:白色传统整骨科:黄色)九病区(脑病科:白色)十病区(外一科:白色外三科:黄色)十一病区(妇产科:白色)十二病区(综合内科:白色)十三病区(重症医学科:白色)护理级别标识:在病人一览表卡片的右上角用颜色区分具体如下:特级护理:粉色标识一级护理:红色标识二级护理:绿色标识三级护理:白色(无色)标识危重病人在病人一览表卡片的左上角用红色实心圆圈来标识。

8. 住院患者标识:病人入院后佩戴腕带,并穿病号服。

腕带区分蓝色:意识清楚的所有入院患者绿色:手术患者粉色:产妇及新生儿红色: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病情危重患者9. 特殊护理标识:控制滴数、吸氧、膀胱冲洗在应有标识;禁食、有压疮、跌倒坠床危险的患者在床尾应悬挂警示标识。

10.各种管路标识: 留置导管、胃管、引流管等病人都要在管道的适当位置上贴有管路标识11. 护理人员标识:各级护理人员上班时着工作服,佩带胸卡,穿护士鞋。

护理各种标识管理规定

护理各种标识管理规定

护理各种标识管理规定与护理相关的标识管理规定建立护理标识规定,便于护理人员在执行医嘱和护理操作过程中,加强查对,防止不良事件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1、腕带标识:凡在我院急诊抢救、留观、及住院病人应佩戴蓝色腕带;传染病人、药物过敏病人和儿科、新生儿科病人应佩戴红色腕带。

2、过敏(阳性)标识:药敏过敏或阳性的病人,由执行护士给患者佩戴红色腕带,在①医嘱单②体温单③床头卡标识牌④病历牌封面(门诊病历封面)⑤护士站白板等处作相应警示标识,并口头告知患者或家属。

3、各种管道标识:留置管道的病人应在管道和引流袋的适当位置上贴有管道标识。

注明管道名称、置管刻度、日期。

标识的部位统一规范:气囊导尿管标识贴于气囊分叉段处;胃肠减压管标识贴于鼻胃管上,距负压吸引1连接处20cm;鼻饲管标识贴于距接口处20cm处,深静脉、PICC置管使用贴膜配套标识,贴于肝素帽前端醒目处并固定于皮肤上;胸腔闭式引流管标识贴于管道上与床沿平齐处;膀胱造瘘管标识贴于距管道连接处20cm。

4、各种血型标识:输血病人要在输液架上挂有各种血型标识。

5、药物标识:(1)内服用药的标签为蓝色,外用药、消毒剂的标签为红色。

(2)内服、外用药必须分别固定位置,分类放置,标识明显。

(3)片剂药品标签有药名、剂量、批号、失效期,不同批号的片剂不能在同一内存放。

(4)针剂原装原盒盛放,标签药名明显,有批号和有效期。

(5)溶剂标签有药名、浓度、批号及启用时间。

(6)非凡用药标识:临床上因病情需求使用非凡药物的病人,要在输液架上挂有“非凡用药”标识,用于提示护士查对时注意。

(7)高危药品应存放于药柜特地地区,不得与其它药品混合存放。

标识精通,设置“黑底白字”警示牌提示用药人员注意。

6、非凡治疗标识:需非凡治疗的病人要在输液架上挂有非凡治疗标识,如:膀胱冲洗等。

7、各种风险标识:临床各科疾病需提醒护士重点观察的项目,在床头或床尾挂上风险警示标识。

如预防跌倒标识、预防压疮标识等,提醒医务人员和家属注意,在视线可及范围内。

护理各种标识符管理规定

护理各种标识符管理规定

护理各种标识符管理规定本文旨在确立和规范护理中各种标识符的管理,以确保患者安全、医疗质量和信息准确性。

以下是相关规定和准则:1. 患者识别标识符管理患者识别标识符管理- 在每个患者就诊时,必须使用至少两个患者识别标识符,例如姓名、生日、住院号等,以确认患者身份的准确性。

- 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循患者识别标识符的使用规定,确保标识符的清晰可见、易于辨认,并随时更新维护。

2. 药品和药物管理标识符药品和药物管理标识符- 所有药品和药物应具有清晰可见的标识符,包括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等信息。

- 护理人员在准备、分发和记录药物时,必须核对药品标识符与患者患者识别标识符的一致性,以减少药物错误的发生。

3. 手术和医疗器械标识符管理手术和医疗器械标识符管理- 所有手术和医疗器械必须具有清晰可见的标识符,包括名称、规格、批号等信息。

- 护理人员在手术和使用医疗器械前,必须仔细核对标识符的准确性,确保手术和器械使用的安全和合规性。

4. 医疗文件和信息标识符管理医疗文件和信息标识符管理- 所有医疗文件和信息应以标识符作为凭据,包括患者病历、医嘱、实验结果等。

- 护理人员在记录和处理医疗文件和信息时,必须严格按照标识符管理规定,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机密性。

5. 丢失、损坏和错误标识符处理丢失、损坏和错误标识符处理- 如发生患者识别标识符丢失、损坏或错误的情况,护理人员应立即报告上级,并根据规定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 对于涉及患者安全的严重标识符错误,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患者家属,并采取补救措施。

我们所有的护理人员必须熟悉和遵守以上标识符管理规定,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管理部门将定期检查和评估标识符管理的执行情况,并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罚。

以上规定和准则的目的是保护患者权益,预防错误和事故的发生。

希望全体护理人员共同努力,严格执行标识符管理,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Note: The above document is a sample and should be modified or tailored to fit your specific needs and requirements.。

护理标识管理制度

护理标识管理制度

护理标识管理制度1、护理级别标识。

特级护理(危重)—黑色;I级护理—红色;II级护理—黄色;新入院—绿色2、禁食标识—黑色。

3、隔离标识。

黄色—空气隔离;蓝色—接触隔离;粉色—飞沫隔离。

4、各引种引流管要有标识:①输入性管道为绿色(如:鼻饲管)②输出性管道为红色(如:导尿管)5、护理安全警示标识:①凡危重、一级护理、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卧床、极度消瘦、高度浮肿等应“预防压疮”警示标识。

②凡需绝对卧床者应有“绝对卧床”标识③对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等有可能发生坠床的应有“预防坠床/摔倒”标识;带有各种引流管的有可能发生意外脱管的应有“预防导管脱出”标识。

6、药品及器械、设备、用品的标识。

(1)设备标识。

①护理测量设备应标有校准标记。

②瓶装氧气、输液泵、吸痰器须挂状态标识牌。

(2)药品标识。

①内服用药的标签为蓝色,外用药、消毒剂的标签为红色。

②内服、外用药必须分别固定位置,分类放置,标识明显。

③特殊药物、贵重药物,剧、毒、麻药,必须置于专柜上锁存放,专人保管且有交接使用记录。

④针剂原装原盒盛放,标签药名明显,有批号盒有效期。

⑤静脉输液有输液卡。

⑥溶剂标签有药名、溶度、批号及启用时间。

(3)无菌物品及非无菌物品标识。

①无菌物品的外包装上应有已消毒标识及有效时间,无菌物品须分类放在规定地点。

②各类无菌物品的储放房间/柜,不得储放非无菌物品。

(4)药物试敏标识。

患者药敏阴性时,在药敏医嘱单及注射单上要作阴性标识;患者药敏阳性时,由经手护士在药敏医嘱单上、床头卡标识牌、病历牌封面、门诊病历封面、交班报告等处作阳性的红色标识,并口头通知患者及家属。

(5)清洁、卫生用具标识。

医院环境卫生所用的拖把、水桶、扫把,须标上专用范围标识。

治疗室、换药室、办公室用白色;配餐室用绿色;病区、走廊用红色;厕所用黄色。

(6)垃圾袋标识。

①医院内垃圾按生活与医疗垃圾分开放置,生活垃圾用黑或蓝色塑料桶、塑料袋存放。

②医用垃圾按有关条例规定用黄色专用垃圾袋存放。

护理警示标识管理制度

护理警示标识管理制度

护理警示标识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护理警示标识管理,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的各类护理警示标识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手术室、病房、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等。

三、责任部门医院护理部门为本管理制度的责任主体,具体责任如下:1. 制定护理警示标识标准和规范;2. 负责对护理警示标识的审核、更新和管理;3. 负责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护理警示标识的培训;4. 监督护理工作中护理警示标识的贴合和使用情况。

四、护理警示标识的种类和用途1. 根据不同用途,护理警示标识可分为以下几类:佩戴标识、操作标识、警示标识、预警标识等;2. 护理警示标识的用途包括但不限于:标明护理人员身份、提示患者注意事项、提醒医护人员注意危险因素等。

五、护理警示标识的标准和规范1. 护理警示标识的颜色、形状、尺寸和文字内容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2. 护理警示标识应具有明显性、易识别性和持久性。

六、护理警示标识的管理流程1. 护理部门负责对护理警示标识进行统一管理,定期进行审核和更新;2. 护理工作人员应按照规范操作,正确使用和保管护理警示标识;3. 发现护理警示标识变质、损坏或遗失的应及时上报护理部门,补充或更换。

七、护理警示标识的培训1. 护理部门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护理警示标识的培训,了解标准和规范,并掌握正确使用方法;2. 新进护理人员应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使用护理警示标识。

八、护理警示标识的监督与检查1. 护理部门应定期对护理警示标识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2. 相关部门可对护理警示标识的使用情况进行抽查,并对不合格情况进行整改。

九、处罚规定对违反护理警示标识管理规定的护理人员,将给予相应处罚,情节严重者将进行追责。

十、附则1. 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2. 对本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护理部门所有。

以上是关于护理警示标识管理制度的详细规定,希望广大医护人员认真执行,做好护理工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护理相关的标识管理规定
建立护理标识规定,便于护理人员在执行医嘱和护理操作过程中,加强查对,防止不良事件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1、腕带标识:凡在我院急诊抢救、留观、及住院病人应佩戴蓝色腕带;传染病人、药物过敏病人和儿科、新生儿科病人应佩戴红色腕带。

2、过敏(阳性)标识:药敏过敏或阳性的病人,由执行护士给患者佩戴红色腕带,在①医嘱单②体温单③床头卡标识牌④病历牌封面(门诊病历封面)⑤护士站白板等处作相应警示标识,并口头告知患者或家属。

3、各种管道标识:留置管道的病人应在管道和引流袋的适当位置上贴有管道标识。

注明管道名称、置管刻度、日期。

标识的部位统一规范:气囊导尿管标识贴于气囊分叉段处;胃肠减压管标识贴于鼻胃管上,距负压吸引连接处20cm;鼻饲管标识贴于距接口处20cm处,深静脉、PICC置管使用贴膜配套标识,贴于肝素帽前端醒目处并固定于皮肤上;胸腔闭式引流管标识贴于管道上与床沿平齐处;膀胱造瘘管标识贴于距管道连接处20cm。

4、各种血型标识:输血病人要在输液架上挂有各种血型标识。

5、药物标识:
(1)内服用药的标签为蓝色,外用药、消毒剂的标签为红色。

(2)内服、外用药必须分别固定位置,分类放置,标识明显。

(3)片剂药品标签有药名、剂量、批号、失效期,不同批号的片剂不能在同一容器内存放。

(4)针剂原装原盒盛放,标签药名明显,有批号和有效期。

(5)溶剂标签有药名、浓度、批号及启用时间。

(6)特殊用药标识:临床上因病情需要使用特殊药物的病人,要在输液架上挂有“特殊用药”标识,用于提醒护士查对时注意。

(7)高危药品应存放于药柜专门区域,不得与其它药品混合存放。

标识醒目,设置“黑底白字”警示牌提醒用药人员注意。

6、特殊治疗标识:需特殊治疗的病人要在输液架上挂有特殊治疗标识,
如:膀胱冲洗等。

7、各种风险标识:临床各科疾病需提醒护士重点观察的项目,在床头或床尾挂上风险警示标识。

如预防跌倒标识、预防压疮标识等,提醒医务人员和家属注意,在视线可及范围内。

8、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标识:无菌物品的外包装上应有已消毒标识及有效时间,无菌物品须分类放在指定的地点,各类无菌物品的贮放房间或橱柜,不得贮放非无菌物品。

9、可追溯性标识记录:护士转抄、处理及执行医嘱后应及时签名。

静脉输液巡视单执行后签名,并保存3个月(急诊1个月),医嘱联系本保存6个月,体温本保存6个月,交班报告保存一年,以备查验。

此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护理部
2013年2月3日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