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 一 个 生 态 瓶

合集下载

生态瓶的制作实验报告

生态瓶的制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制作生态瓶,观察和了解生态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相互作用以维持生态平衡。

同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材料1. 2500毫升可乐瓶1个2. 剪刀1把3. 粗沙、细石适量4. 纱网1个5. 水草适量6. 绿藻适量7. 水蜗牛2只8. 胶皮1卷9. 自来水三、实验步骤1. 清洗可乐瓶:用热茶将可乐瓶清洗干净,然后用剪刀将可乐瓶的上部剪去,保留底部作为生态瓶的容器。

2. 准备底床:将粗沙和细石按照1:1的比例混合,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去除杂质。

3. 铺设底床:将冲洗干净的粗沙和细石均匀铺在可乐瓶底部,厚度约为1-2厘米。

4. 准备水:将自来水放置24小时,使自来水中的氯气挥发,以免对水生生物造成伤害。

5. 种植水草:将水草放入生态瓶中,用沙砾固定。

6. 添加绿藻:将少量绿藻放入生态瓶中,为水蜗牛提供食物。

7. 放入水蜗牛:将两只水蜗牛放入生态瓶中,作为消费者。

8. 密封生态瓶:用胶皮将可乐瓶的开口上端密封起来,确保生态瓶的封闭性。

9. 放置生态瓶:将生态瓶放置在阳光充足且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四、实验观察1. 初期观察:生态瓶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水草的生长情况,以及水蜗牛的活动情况。

2. 中期观察:观察水草和绿藻的生长速度,以及水蜗牛的摄食情况。

3. 长期观察:定期观察生态瓶中各生物的生长状况,记录数据,分析生态瓶中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水草生长:在实验过程中,水草生长良好,表明生态瓶中的光照、温度和水质等条件适宜水草生长。

2. 绿藻生长:绿藻生长速度较快,为水蜗牛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

3. 水蜗牛活动:水蜗牛活动正常,表明生态瓶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完整,生态平衡得到维持。

4. 水质变化:在实验过程中,水质保持稳定,无明显变化。

六、实验结论1. 生态瓶中的生产者(水草、绿藻)、消费者(水蜗牛)和分解者(细菌)之间形成了稳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共同维持了生态平衡。

制作生态瓶作文

制作生态瓶作文

制作生态瓶作文
生态瓶是一种环保材料制成的瓶子,它可以有效减少塑料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制作生态瓶是一项有益的活动,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下面,我将介绍一下制作生态瓶的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废旧的塑料瓶和一些环保材料,比如彩色纸、胶水、
剪刀等。

接着,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用彩色纸剪成各种形状的图案,比如花朵、动物、植物等。

然后,将这些图案粘贴到塑料瓶的表面,使其变得更加美观和有趣。

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废旧的塑料瓶变成漂亮的生态瓶了。

除了美化外观,我们还可以在生态瓶上加入一些实用的功能,比如制作成花瓶、笔筒、小灯笼等。

这样,生态瓶不仅可以起到装饰作用,还可以发挥一定的功能,增加其实用性。

制作生态瓶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让我们更加关注环保。

通过将废旧的塑料瓶变成漂亮的生态瓶,我们可以起到一定的环保效果,减少塑料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制作生态瓶也可以培养我们的环保意识,让我们更加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总的来说,制作生态瓶是一项有益的活动,它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创造力和动
手能力,还可以起到一定的环保效果。

希望大家都能参与到制作生态瓶的活动中来,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让我们用创意和行动,共同保护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

做个生态瓶实验报告单

做个生态瓶实验报告单

做个生态瓶实验报告单做个生态瓶实验报告单引言:生态瓶实验是一种常见的生态学实验,通过模拟自然环境,观察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生态系统的变化。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生态瓶,观察和记录其中的生物群落变化,以及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以下是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详细报告。

实验材料:1. 透明塑料瓶(容量500毫升)2. 水3. 沙子4. 小石子5. 水草6. 浮游生物7. 水生植物8. 空气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干净的塑料瓶,将其洗净并晾干。

2. 在瓶底倒入一层细沙,约占瓶底的1/5。

3. 在沙子上倒入一层小石子,约占瓶底的1/5。

4. 将清水倒入瓶中,约占瓶的1/2,保证沙子和小石子被充分浸泡。

5. 放入适量的水草和浮游生物,以及适量的水生植物。

6. 将瓶口用塑料薄膜封住,保持湿度,并用针扎数个小孔,以保证氧气的供应。

7. 将生态瓶放置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并定期观察和记录。

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生态瓶内的生物群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最初,水草和浮游生物开始繁殖,水中的氧气含量逐渐增加。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生植物的生长速度逐渐加快,形成了茂密的水下植被。

这些植被为浮游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并吸收了水中的营养物质。

同时,水草的光合作用也释放出氧气,维持了水中生物的呼吸。

然而,随着水生植物的生长,水中的氧气含量逐渐减少。

这导致了一些浮游生物的死亡,同时也影响了水草的生长。

我们观察到水草的颜色逐渐变黄,并出现了一些腐烂的现象。

这是由于缺氧导致的水中有害物质积累,影响了水草的健康。

我们还注意到,生态瓶中的水温和光照强度也对生物群落产生了影响。

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水生植物的生长速度更快,而在较高的水温下,浮游生物的繁殖速度更快。

这表明环境因素对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有重要影响。

讨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环境因素对生物群落的影响。

生态瓶实验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和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原理。

生态瓶的制作实验报告

生态瓶的制作实验报告

生态瓶的制作实验报告生态瓶的制作实验报告引言:生态瓶是一种用于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实验器材,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原理。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制作生态瓶,并观察其中的生态变化。

实验材料:1. 透明塑料瓶(500毫升)2. 河沙3. 河泥4. 水草5. 小石子6. 水源7. 水生动物(如小鱼、蜗牛等)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干净的塑料瓶,将其底部剪去,制作成一个类似于花瓶的形状。

2. 在瓶底放入一层河沙,厚度约为2厘米。

3. 在河沙上放入一层河泥,厚度约为1厘米。

4. 在河泥上种植水草,确保根部完全埋入泥土中。

5. 在水草周围撒上一层小石子,以固定植物并美化生态瓶。

6. 缓慢地倒入水源,使水草根部完全浸泡在水中,同时保持瓶子中的水位不超过瓶口。

7. 将水生动物放入生态瓶中,注意选择适应水生环境的物种。

8. 将生态瓶放置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并定期观察记录其中的生态变化。

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生态瓶中发生了一系列的生态变化。

首先,水草开始生长并延伸出新的叶片和根系。

这是因为水草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能量,并吸收水中的养分来生长。

同时,我们还能观察到水中的生物活动。

小鱼在生态瓶中游动,蜗牛慢慢爬行。

它们在生态瓶中寻找食物,并与水草共同维持着生态平衡。

水生动物通过吃掉水中的浮游生物和水草的残余物,帮助清洁水质,并为水草提供二氧化碳。

此外,我们还可以观察到生态瓶中的氧气循环。

水草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并释放到水中。

水生动物则通过呼吸消耗水中的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

这种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维持了生态瓶中的气体平衡。

讨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习到了生态瓶的制作方法,还深入了解了生态系统的运作原理。

生态瓶模拟了自然环境中的水生生态系统,让我们能够直观地观察到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在实际应用中,生态瓶可以用于教学、科研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教学上,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新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做一个生态瓶》ppt课件

新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做一个生态瓶》ppt课件
新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6课 做一个生态瓶
导入
池塘剖面图
思考:池塘里有哪些生物和非生物
探索
讨论:
①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②动物为植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③非生物对生物有什么作用。
探索
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探索
思考:
生态瓶里各种生物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
生态瓶应该放在哪里呢?
量高生长较好。
探索
做一个生态瓶
拓展
水葫芦
草本植物。浮水或生于泥土中,生于河水、池塘、池沼、水田或 小溪流中,因它多浮于水面生长,又叫水浮莲。又因其在根与叶之间有一 像葫芦状的大气泡又称水葫芦。凤眼莲茎叶悬垂于水上,蘖枝匍匐于水面。 花为多棱喇叭状,花色艳丽美观。叶色翠绿偏深。叶全缘,光滑有质感。 须根发达,分蘖繁殖快,管理粗放,是美化环境、净化水质的良好植物。 但是也有害处:
水葫芦繁殖能力很强,就是因为太强了,覆盖在整个湖面,使得水中 的其他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水中的动物没有得到充分的空气与食物, 不能够维持水中的生态平衡。甚至有时会堵塞水道。
探索
探索
做一个生态瓶
1、同学们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跟据自己组的 研究方案去做一个生态瓶。
2、看那一组最快、最有秩序、最讲卫生。 3、做好了后拿上来放在老师的讲台桌上。 4、思考:怎样使这些生物生活的更好?
拓展 养金鱼的注意事项:
四、怎样喂食? 家庭养金鱼最好一天喂一次,在上午或中午投喂比较好,下
午投喂,金鱼吃剩的饵料容易使水变质。 五、怎样换水?
每天下午换一次水,方法是用小胶管将鱼缸里的金鱼排泄物和 吃剩下的鱼饵吸出,然后补进相同水量就可以了。
呢?
研讨

制作生态瓶

制作生态瓶

生态瓶的制作1.在广口瓶中放入少量淤泥,并加入适量的水,将淤泥平铺在瓶底。

2.将洗净的砂子放入广口瓶,摊平,厚度约为1cm。

3.将事先准备好的水沿瓶壁缓缓加入,加入量为广口瓶容积的4/5左右。

加水时不要将淤泥冲出,以免水质变混。

4.加入适量绿色植物。

若是有根植物,可用长镊子将植物的根插入砂子中。

5.加入适量鱼虫。

水蚤易死亡,加入量要少。

水丝蚓必须要加。

6.加入小鱼2条。

注意不要用金鱼,因为金鱼的耐逆性很差。

7.将瓶口作凡士林密封,生态瓶制作完成。

8.将制成的生态瓶放在太阳光下。

注意光线不能太强,以免瓶内温度太高,影响生物的存活。

每天定时观察瓶内情况,认真记录下每一点变化。

材料用具:1、广口瓶(可乐瓶)学生的瓶子来源一般有两种:一是取自垃圾场、垃圾桶,二是自己喝了饮料留下的。

不管那种情况,第一次使用时,都要先把它清洗一下。

但不能用肥皂或去污剂来洗涤(孩子往往容易用这些东西来洗)。

因为用这些化学物品洗涤后,塑料瓶上会有肥皂等残留物,它们将对水生生物的生存会带来危害。

建议你用热水洗涤,必要时可加一些小苏打。

2、细沙:建议取一些粗沙或细石,放在一个大滤网上,然后用自来水冲洗,除去其中的尘土和脏物质,然后铺在瓶子底部替代淤泥,作用是为那些靠吃死烂植物和动物排泄物为生的细菌提供一个寄宿的场所。

3、无法获取自然水域水的,可以用隔夜水来替代。

制作隔夜水,至少要将自来水事先静置24小时,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使其中的含氯化学物质分解除去。

大多数水生物都对含氯的物质很敏感,接触到这些物质后容易死亡。

4、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加入生态瓶中的植物一般为藻类,它们没有根,基本都是靠沙子固定。

所以应该先将水加到位,然后再放植物,从而避免加水时把植物冲起来,有个孩子就这么一个细节没注意,种了一个下午的水草还是没种好。

加满水、种上水草的生态瓶一般要等待一天两天的时间,让水中的一些浑浊物沉淀下来,再开始放进水生动物,。

5、一个生态瓶中到底放几条鱼好呢?生态瓶中放养的鱼的数量和生态瓶中水的体积及鱼在水中可获取的氧气量直接相关。

制作生态瓶的方法

制作生态瓶的方法

制作生态瓶的方法概述生态瓶是一种用于种植植物的容器,通过模拟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为植物提供水分、养分和氧气。

它既可以作为室内装饰品,也可以用于家庭种植。

本文将介绍制作生态瓶的方法,让您能够轻松制作属于自己的生态瓶。

材料准备制作生态瓶所需的材料如下:•一个空的塑料瓶:选择容量适中的塑料瓶,最好是透明的,以便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

•小石子:用于瓶底的排水层,保证植物的根部不会过湿。

•泥土:植物生长所需的基质,可以选择适合您种植植物的肥沃土壤。

•植物:选择适合生态瓶种植的植物,可以是小型的室内盆栽植物或者水生植物。

制作步骤1. 清洗塑料瓶首先,将塑料瓶彻底清洗干净,确保无污垢和残留物。

可以使用肥皂水或消毒液对瓶子进行清洗,然后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

2. 准备排水层在塑料瓶的底部倒入适量的小石子,形成约1-2厘米的厚度,这是用来排水的层级。

小石子可以保证水分不会过多积聚在植物的根部,防止根部腐烂。

3. 种植植物将泥土填入塑料瓶中,填充至约3/4的高度。

根据您选择的植物种类进行适量的土壤准备。

接下来,将选好的植物轻轻放入瓶中,确保其根部完全覆盖在土壤中。

用手轻轻按实泥土,使植物保持稳定。

4. 添加水分根据植物对水分的需求,适量地向生态瓶中添加水分。

注意不要过多,以免造成积水。

对于某些水生植物,可以将瓶子稍微倾斜,使水部分覆盖根部。

5. 照顾植物放置生态瓶的位置要有充足的阳光,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光合作用。

定期检查植物的生长情况,根据需要添加适量的水分和养分。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直射阳光下,以免瓶内温度过高。

使用技巧•可以选择一些容易生长的小型植物,如常春藓、小盆友等,以增加成功种植的机会。

•定期给生态瓶通风,避免植物缺氧。

•注意观察植物的生长状态,及时调整所需的水分和养分。

结论制作生态瓶是一项简单而有趣的 DIY 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室内的绿色环境,还能让您亲身参与植物的生长过程。

通过本文提供的制作方法和使用技巧,相信您已经掌握了制作生态瓶的要领,赶快行动起来吧!享受制作和欣赏生态瓶带来的美妙体验吧!。

小学科学《做一个生态瓶》的教学及反思

小学科学《做一个生态瓶》的教学及反思

小学科学《做一个生态瓶》的教学及反思1. 引言1.1 介绍小学科学《做一个生态瓶》的教学及反思小学科学《做一个生态瓶》是一项非常有趣的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原理,并培养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通过搭建一个小小的生态瓶,学生们可以亲身体验不同生物在生态环境中的相互作用,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物的呼吸过程,从而更加直观地了解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在进行生态瓶实验时,学生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来构建生态瓶,添加适量的水和土壤,并种植适合生长的植物和放入适合饲养的小动物。

通过观察和记录生态瓶中各种生物的生长情况,学生可以发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环境对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这项实验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生态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对生态瓶实验的反思和总结,教师可以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生态瓶实验是小学科学教育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2. 正文2.1 生态瓶实验的背景生态瓶实验的背景是由美国植物学家戴维·里朗德(David Latimer)于1960年首次提出的。

他在一个封闭的玻璃瓶内种植了一颗蕨类植物,并将其放置在阳光下。

经过数十年的观察,他发现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封闭环境中生长和繁殖,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

这一实验引起了人们对封闭生态系统的兴趣,也激发了人们对地球生态系统的思考和探索。

2.2 生态瓶实验的步骤1. 准备材料:在进行生态瓶实验前,首先需要准备一个透明的塑料瓶,土壤,植物种子,水,小石子,铲子等材料。

2. 搭建生态瓶:将塑料瓶切开并清洗干净,然后在瓶底放入一层小石子,接着倒入一层土壤,再在土壤上撒上植物种子,最后轻轻浇适量的水。

3. 定期观察和保养:将搭建好的生态瓶置于阳光充足的地方,每天定期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并保持适量的水分和光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一个生态瓶
池塘里的世界
1.说说池塘里的植物和动物名称。
蒲草(水蜡烛)
青蛙
蜻蜓
昆虫
鸭子
螺蛳
பைடு நூலகம்荷花
鱼 虾
水草
螺蛳
鱼 河蚌
池塘里的世界
2.说出池塘里的食物链。
水草 → 虾 → 鸭子 水草→螺蛳→鱼→鸭子 蒲草→昆虫→青蛙→鸭子 水草→ 鱼 →鸭子
池塘里的世界
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答: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栖息地、氧气等。
2.重复观察几次。 3.把水倒掉一半,观察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 4.重复观察几次。
实验一:减少生态瓶里的水
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记录表
生态瓶的情况 第1次观察 第2次观察 第3次观察 我们的解释 水多时 水少时
实验二:增加生态瓶里的动物 提出问题:小鱼多了,小鱼的生活好吗? 我的推测:小鱼多了,小鱼的生活不好。 相同条件:水量、水草数量、瓶子大小 不同条件:小鱼的多少 实验方法:1.准备两个相同的生态瓶。
3
4
4
小鱼生活 的较好。
思考:生态瓶里的植物是不是越多越好呢?为什么? 答:不是的。植物过多,会影响动物的活动空间, 植物之间对光的吸收也会受到影响。
几个实验结果汇总: (1)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 少,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 (2)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 的次数会减少。 (3)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 会增多。
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记录表
生态瓶的情况 第1次观察 第2次观察 第3次观察 我们的解释
小鱼多时
3
3
4
小鱼多时,
氧气不够,
小鱼少时
1
0
0
小鱼生活 的不好。
实验三:增加生态瓶里的植物
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记录表
生态瓶的情况 第1次观察 第2次观察 第3次观察 我们的解释
水草多时
1
1
0
水草多时,
氧气多了,
水草少时
2.放入一样数量的水和小鱼。 3.在一个瓶子放入比另一瓶子多一倍的水草。 4.认真观察记录。
实验三:增加生态瓶里的植物
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记录表
生态瓶的情况 第1次观察 第2次观察 第3次观察 我们的解释 水草多时
水草少时
小任务
任务一:按照自己的设计图制作一个生 态瓶,每天观察生态瓶中生物的生活状 态并记录在记录单上。 任务二:和爸爸妈妈一起探究改变生态 瓶的三个小实验,认真观察并记录在记 录单上。
每天观察生态瓶里的变化,把发现记录在记录表上。 关于生态瓶,你有什么新问题吗?
改变生态瓶
改变生态瓶
怎么改变
减少生态瓶里的水 猜测有什么变化
增加生态瓶里的动物 猜测有什么变化 增加生态瓶里的植物 猜测有什么变化 ……
实验一:减少生态瓶里的水 提出问题:水少了,小鱼的生活好吗? 我的推测:水少了,小鱼的生活不好。 相同条件:水草数量、小鱼数量、瓶子大小 不同条件:水的多少 实验方法:1.观察水多时,小鱼一分钟浮出水面的次数。
2.放入一样数量的水和水草。 3.在一个瓶子放入比另一瓶子多一倍的小鱼。 4.认真观察记录。
实验二:增加生态瓶里的动物
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记录表
生态瓶的情况 第1次观察 第2次观察 第3次观察 我们的解释 小鱼多时
小鱼少时
实验三:增加生态瓶里的植物 提出问题:水草多了,小鱼的生活好吗? 我的推测:水草多了,小鱼的生活较好。 相同条件:水量、小鱼数量、瓶子大小 不同条件:水草的多少 实验方法:1.准备两个相同的生态瓶。
池塘里的动物为植物的生长作了哪些贡献?
答:动物为植物提供养料、二氧化碳等。
池塘里的世界
4.池塘里还有哪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
答:空气、水、泥土、岩石等。它们可以为动 物提供栖息地,让植物固定,是生存的必须条 件等作用。
科学概念
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 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 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 态系统。
生态瓶里的动物和植物,现在过得怎么样?
动物:活动敏捷,自由自在。 植物:生长良好,颜色翠绿。
互相作用 互相依存
实验一:减少生态瓶里的水
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记录表
生态瓶的情况 第1次观察 第2次观察 第3次观察 我们的解释
水多时
1
0
0
水少时,
氧气不够,
水少时
3
3
4
小鱼生活 的不好。
实验二:增加生态瓶里的动物
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 都是一个生态系统。
模拟池塘生态系统,建造一个生态瓶来观察研究。
设计生态瓶
小组讨论: 1.你们准备让哪些生物来生活? 2.什么样的生物可以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生活? 3.如果要有动物,那它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 4.除了加生物外,还需要其他一些东西吗? 5.生物放入的顺序需要考虑吗?
对于改变生态瓶发生的变化,你还有什么想法?
要让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更好,应该注意什么?
1. 生态瓶里的动物和植物数量要平衡。 2. 要让生态瓶有一定的光照时间。 3. 适当的时候要换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