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尘排风量计算
除尘器设备选型11个重要因素和计算公式

除尘器选型的11个重要因素1、处理风量处理风量决定着的规格大小。
一般处理风量都用工况风量。
设计时一定要注意除尘器使用场所及烟气温度,若袋式除尘器的烟气处理温度已经确定,而气体又采取稀释法冷却时,处理风量还要考虑增加稀释的空气量;考虑今后工艺变化,风量设计指值在正常风量基础上要增加5%~10%的保险系数,否则今后一旦工艺调整增加风量,袋式除尘器的过滤速度会提高,从而使设备阻力增大,甚至缩短滤袋使用寿命,也将成为其他故障频率急剧上升的原因,但若保险系数过大,将会增加除尘器的投资和运转费用;过滤风速因袋式除尘器的形式、滤料的种类及特性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处理风量一经确定,即可根据确定的过滤风速来决定所必须的过滤面积。
2、使用温度袋式除尘器的使用温度是设计的重要依据,使用温度与设计温度出现偏差,会酿成严重后果,因为温度受下述两个条件所制约: 一是不同滤料材质所允许的最高承受温度(瞬间允许温度和长期运行温度)有严格限制;二是为防止结露,气体温度必须保持在露点20℃以上。
对高温气体,必须将其冷却至滤料能承受的温度以下,冷却方式有多种,较为典型的有自然风管冷却、强制风冷、水冷等,具体可按不同的工艺及冷却温度、布置尺寸要求等进行设计选型。
3、气体成分除特殊情况外,袋式除尘器所处理的气体,多半是环境空气或炉窑烟气,通常情况下袋式除尘器的设计按处理空气来计算,只有在密度、黏度、质量热容等参数关系到风机动力性能和管道阻力的计算及冷却装置的设计时,才考虑气体的成分。
在许多工况的烟气中多含有水分,随着烟气中水分的增加,袋式除尘器的设备阻力和风机能耗也随之变化。
含尘气体中的含水量,可以通过实测来确定,也可以根据燃烧、冷却的物质平衡进行计算。
烟气中有无腐蚀性气体是决定滤料、除尘器壳体材质及防腐等选择所必须考虑的因素。
另外,若烟气中有有毒气体,一般都是微量的,对装置的性能没有多大影响,但在处理此类含尘烟气时,袋式除尘器必须采用不漏气的结构,而且要经常维护,定期检修,避免有毒气体泄露造成安全事故。
除尘器选型计算讲解

我国环保部门采用的的mg/m3,把它转换成PPM 时,两者转换时 查到下面的公式mg/m3=M/22.4·ppm·[273/(273+T)]*(Ba/101325) 上式中:M----为气体分子量 ppm----测定的体积浓度值 T----温度 Ba----压力袋 除尘计算1、工况风量Q)1(*324.101*15.273)15.273(*K Pat Q Q S ++=Q S —标况气量,m 3/h ,按锅炉烟气工况量的110%计算 t —工况温度,℃ Pa —当地大气压, kPa K —漏风率(3~5%) 2、过滤面积S ,m 2vQS 60=v —过滤速度,m/min即过滤速度SQ v 60=实际过滤速度ps vv ε=εp —粉尘层的平均空隙率,一般为0.8~0.95. 3、滤袋数nDLS n π=D —滤袋直径mm (外滤式110~180mm ,内滤式200~300mm ) L —袋长m (2~10mm )4、进出口参数 进口尺寸:S1136001v QS =V 1—进口风速m/s为了不让粒径大的颗粒积于管道内,使得管道堵塞,在进除尘器之前的管道中采用大风速,一般进气口风速15—25m/s ,根据不同粉尘采用不同风速(除尘器后的排气管道内由于不存在粉尘沉淀问题,气体流速取8~12m/s 。
大型除尘系统采用砖或混凝土制管道时,管道内的气速常采用6~8m/s,垂直管道如烟囱出口气速取10~20m/s。
那么进出气口尺寸可由截面积算出,一般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方形。
含尘气体在管道内的速度也可采用下述的经验计算方法求得。
(1)在垂直管道内,气速应大于管道内粉尘粒子的悬浮速度,考虑到管道内的气流速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和能够带走贴近管壁的尘粒,管道内的气速应为尘粒悬浮速度的1.3~1.7倍。
对于管路比较复杂和管壁粗糙度较大的取上限,反之取下限。
(2)在水平管道内,气速应按照能够吹走沉积在管道底部的尘粒的条件来确定。
除尘排风量计算

1.空间点汇如图4-4所示,根据流体力学,位于自由空间的点汇气口的排风量为(4-4-1)式中 v1、v2——点1和点2的空气流速;r1、r2——点1和点2至吸气口的距离。
吸气口设在墙上时,吸气围受到限制,它的排风量为(4-4-2)可见,吸气口外某一点的空气流速与该点至吸气口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例,而且它是随吸气口吸气围的减小而增大的。
因此设计时罩口应尽量靠近有害物源,并设法减小其吸气围。
图4-4 点汇吸气口2.吸口风流运动过程实际采用的排风罩都是有一定面积的,不能看作一个点,因此不能把点汇吸气口的流动规律直接应用于外部吸气罩的计算。
吸口风流运动过程见动画f4-4-1所示,污染源散发出的污染物颗粒有一个飞扬的速度,同时,由于受到吸气罩抽吸作用产生吸入风速,这个吸入风速应大于控制风速,才能将有害物吸入。
因此,应保证吸气罩在控制点上的吸入风速大于控制风速。
图4-4-3 四周无法兰边的圆形吸气口速度分布图图4-4-4 四周有法兰边的圆形吸气口速度分布图3.吸口的风速分布规律吸口的风速分布规律与吸气罩的形状、周围障碍等因素有关,一般通过实验求得。
为了获得吸口的风速分布规律,很多人曾对各种吸气口的气流运动规律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
图4-4-3所示为通过实验求得的四周无法兰边的圆形吸气口速度分布图,图4-4-4所示为四周有法兰边的圆形吸气口速度分布图。
上述速度分布图中,横坐标是,其中x为某一点距吸气口的距离,d为吸气口的直径;等速面的速度是以吸气口流速的百分数表示。
根据实验结果所得的速度分布图,可得吸口风速分布规律的数学表达式为:对于四周无边的圆形吸气口:(4-4-3)对于四周有边的圆形吸气口:(4-4-4)式中 v0——吸气口的平均流速,m/s;v x——控制点的吸入速度,m/s;x——控制点至吸气口的距离,m;F——吸气口的面积,m2。
公式(4-4-3)和(4-4-4)是根据吸气口的速度分布图得出的,仅适用于x≤1.5d 的场合,当x>1.5d时,实际的速度衰减要比计算值大。
废气处理的风量风管计算方法

废气处理中风量风管计算方法风管:风管尺寸=风量/风速风量=房间面积*房间高*换气次数有个例子:风量 4 万,风速9m/s ,得风管尺寸=40000/9/3600=1.23 平方1.23=1.5*0.82所以风管尺寸为1500*800Q:1、例子中的3600是既定参数吗?2、这个风管尺寸计算公式,对排烟,排风管道尺寸计算通用吗?3、求风口和排烟口尺寸计算公式~~ 或者求暖通基础知识学习文档,手里的设计规范对现在的我来说太太高深,还是从基础打起吧一小时有3600秒,除以3600是因为计算公式前后的单位要统一。
这个公式对所有风管计算都适用,但是9m/s 这个风速值不是固定值,需要由你来设定。
排烟排风的公式都是一样的算法,这个9m/s 的风速需要根据噪音要求调整的,楼主可参考下采暖通风设计规范消声部分,还有矩形风管的规格最好用标准的,施工规范里的是1600,没有1500。
管道直径设计计算步骤,专业制作与安装-铁皮风管-不锈钢风管,通风工程以假定流速法为例,其计算步骤和方法如下:1.绘制通风或空调系统轴测图,对各管段进行编号,标注长度和风量。
管段长度一般按两管件间中心线长度计算,不扣除管件(如三通,弯头)本身的长度。
2.确定合理的空气流速风管内的空气流速对通风、空调系统的经济性有较大的影响。
流速高,风管断面小,材料耗用少,建造费用小;但是系统的阻力大,动力消耗增大,运用费用增加。
对除尘系统会增加设备和管道的摩损,对空调系统会增加噪声。
流速低,阻力小,动力消耗少;但是风管断面大,材料和建造费用大,风管占用的空间也增大。
对除尘系统流速过低会使粉尘沉积堵塞管道。
因此,必须通过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选定合理的流速。
根据经验总结,风管内的空气流速可按表6-2-1、表6-2-2 及表6-2-3确定。
除尘器后风管内的流速可比表6-2-3 中的数值适当减小。
表6-2-1 一般通风系统中常用空气流速(m/s )类别风管材料干管支管室内进风口室内回风口新鲜空气入口工业建筑机械通讯薄钢板、混凝土砖等 6 〜1 4 2 〜8 1 . 5 〜3 . 5 2 . 5 〜3 . 5 5. 5 〜6 .54〜122〜6 1.5〜3.0 2.0〜3.05〜6工业辅助及民用建筑0.2〜1.0自然通风0.5〜1.00.5〜0.7机械通风5〜82〜52〜4表6-2-2 空调系统低速风管内的空气流速频率为1000Hz 时室内允许声压级(dB)部位V 4040〜60> 60新风入口 3.5 〜4.04.0〜 4.55.0〜 6.0总管和总干管 6.0〜8.06.0〜8.07.0〜12.0无送、回风口的支管 3.0〜4.05.0〜7.06.0〜8.0有送、回风口的支管 2.0〜3.03.0〜 5.03.0〜 6.0表6-2-3除尘风管的最小风速(m/s)粉尘类别粉尘名称垂直风管水平风管干锯末、小刨屑、纺织尘1012木屑、刨花1214干燥粗刨花、大块干木屑1416纤维粉尘潮湿粗刨花、大块湿木屑1820棉絮810麻1113石棉粉尘1218耐火材料粉尘1417粘土1316石灰石1416水泥1218湿土(含水2%以下)1518矿物粉尘重矿物粉尘1416轻矿物粉尘1214灰土、砂尘1618干细型砂1720金刚砂、刚玉粉1519钢铁粉尘1315金属粉尘钢铁屑1923铅尘2025其它粉尘轻质干粉尘(木工磨床粉尘、烟草灰)810煤尘 11 13 L原设计的支管风量,m3/h焦炭粉尘 14 18 谷物粉尘10123•根据各风管的风量和选择的流速,按式(6-2-1 )计算各管段的断面尺寸,并计算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
75t流化床锅炉除尘风量计算表

75t流化床锅炉除尘风量计算表(最新版)目录1.引言2.流化床锅炉的工作原理与特点3.流化床锅炉除尘风量计算的重要性4.流化床锅炉除尘风量计算方法5.75t 流化床锅炉除尘风量计算实例6.结论正文1.引言流化床锅炉是一种高效、节能的锅炉,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
然而,在流化床锅炉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合理计算除尘风量,采取有效的除尘措施,对保护环境和提高锅炉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 75t 流化床锅炉为例,介绍流化床锅炉除尘风量的计算方法。
2.流化床锅炉的工作原理与特点流化床锅炉是一种新型的锅炉,其工作原理是在一定的压力下,使燃料在床层中呈流态化状态,从而实现高效燃烧。
流化床锅炉具有以下特点:(1)燃料适应性强:可以燃烧各种固体燃料,如煤、石灰石、石膏等。
(2)燃烧效率高:燃料在床层中呈流态化状态,燃烧充分,燃烧效率可达到 90% 以上。
(3)环保性能好:可以采用循环流化床技术,实现脱硫、脱氮、除尘等多种污染物的协同脱除。
3.流化床锅炉除尘风量计算的重要性流化床锅炉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合理计算除尘风量,采取有效的除尘措施,对保护环境和提高锅炉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4.流化床锅炉除尘风量计算方法流化床锅炉除尘风量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计算基准:以锅炉产生的粉尘量为基准,计算除尘风量。
(2)确定粉尘排放标准:根据国家和地方环保法规,确定粉尘排放标准。
(3)计算除尘风量:根据粉尘排放标准和锅炉产生的粉尘量,计算除尘风量。
5.75t 流化床锅炉除尘风量计算实例以 75t 流化床锅炉为例,根据锅炉产生的粉尘量和粉尘排放标准,计算除尘风量。
假设锅炉产生的粉尘量为 1000kg/h,粉尘排放标准为100mg/m,则除尘风量计算如下:Q = 1000kg/h / (100mg/m × 1000m/h) = 100000m/h因此,75t 流化床锅炉的除尘风量应为 100000m/h。
散货码头转运站内除尘系统风量的简化计算

散货码头转运站内除尘系统风量的简化计算冯志强【摘要】依据转运站内粉尘逸散的机理,利用图表的方法,对转运站内除尘系统的风量计算公式进行简化.工程实践表明,对于散货类港口码头转运站内的除尘系统,其计算结果和通过理论公式计算的结果基本吻合,能够用于散货类港口码头转运站除尘系统及设备的计算及设备选型.【期刊名称】《水运工程》【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3页(P139-141)【关键词】散货码头;转运站;除尘【作者】冯志强【作者单位】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2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56.1+39随着水运行业的建设和发展,各类散货(主要为矿石和煤炭)码头在国内各大沿海、内河港口相继建成和运营,由于散装物料在转运过程中势必存在着由于落差而引起的粉尘扩散,对码头及港区周边空气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由于散货类码头皮带机带速高、带宽宽、输送物料量大,其防尘系统的设计有别于其它工业厂房或场所。
1 物料转接点粉尘产生机理在各皮带转运点处,带有粉尘的散状物料在皮带机卸料处形成大量飞扬的粉尘,由于物料下落而激起的紊乱空气流使得吸附在物料上的细小物料颗粒四处飘逸,成为主要尘源之一。
有关研究成果表明在皮带机转接点的粉尘逸散主要由皮带牵引流、落料诱导空气流和剪切压缩气流共同作用引起,皮带机转运点的粉尘治理的基本思路和原理是采取综合措施减弱或消除这几种气流在转接过程中对物料的尘化作用,达到防尘、抑尘和除尘的综合治理效果。
2 转运点除尘设施的分类传统上,粉尘的除尘设施一般分为干式和湿式2种:干式除尘系统也称为滤式除尘系统,一般由通风机、吸尘罩、净化设备、风管及其它部件组成。
在港口工程中,这类除尘系统的应用区域基本在转运站(点)内,吸尘点较少,因此独立式除尘机组(单机除尘器)、分散式机械除尘系统的应用形式较多。
湿式除尘系统和干式除尘系统的区别仅在于净化设备不同,其净化设备是利用含尘气流与液滴或液膜的相对高速运动时的相互作用实现气尘分离,达到粉尘过滤目的,港口工程中常用的这类除尘设备有水浴除尘器、冲激式除尘器等。
布袋除尘器计算公式

布袋除尘器计算公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布袋除尘器是一种常用的环保设备,用于对工业烟尘进行过滤,净化空气。
对于布袋除尘器的设计和计算公式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正确的计算公式才能保证除尘器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工作。
本文将介绍布袋除尘器的计算公式,并详细解释每个参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一、布袋除尘器的基本原理布袋除尘器是由滤袋、骨架、清灰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的设备。
工业烟尘通过进风口进入布袋除尘器,在滤袋的作用下,烟尘颗粒被截留在滤袋上,净化后的空气被排出,达到了净化空气的目的。
清灰系统则用于清理被困在滤袋上的灰尘颗粒,保持除尘器的正常运行。
二、布袋除尘器的计算公式布袋除尘器的过滤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烟尘通过速度,通常以m/s为单位。
过滤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 = Q / (A×t)V为过滤速度,单位为m/s;Q为进口风量,单位为m³/h;A为滤袋有效面积,单位为m²;t为烟气通过时间,单位为h。
布袋除尘器的阻力损失是指烟气通过除尘器时所受到的阻力,通常以Pa为单位。
阻力损失的计算公式为:ΔP = K1×V² + K2×VΔP为阻力损失,单位为Pa;K1和K2为常数,分别为粘度阻力系数和风阻力系数;V为过滤速度,单位为m/s。
布袋除尘器的滤料选择是根据颗粒物的粒径和密度,来选择合适的滤料类型。
一般来说,颗粒物的粒径越小,需要的滤料就越细;颗粒物的密度越大,所需的滤料就越厚。
滤料选择的计算公式为:Dp为颗粒物的粒径,单位为μm;K3为常数,与滤料的性质有关;Q、V和A分别为进口风量、过滤速度和滤袋有效面积。
布袋除尘器的设计和运行需要依靠计算公式来确定各种参数,以保证除尘器的高效工作。
在实际应用中,工程师们可以根据布袋除尘器的具体情况,利用上述计算公式来设计和优化布袋除尘器的性能。
通过科学合理的计算,可以有效节约能源、减少运行成本,提高除尘器的净化效率。
风量风压计算

1、机熔除硫管路计算:风量的计算:根据设备使用方提供的图纸得知管路的总管〔水平管〕尺寸为Φ600,取总管风速为:16m/s 风速取值见下表:脱硫除尘系统的阻力确定:①支管的阻力:(支管为垂直管,风速取14m/s,风量为6000m3/h左右)支管1的局部压力损失系数:吸风罩ζ1=0.15 弯头ζ2=0.28 风阀ζ3=0.17渐扩管ζ4=0.56 Σζ=1.16所以支管1的压力损失为:△P1=(ΣRm×L+Σζρυ2/2)=5.897×8+1.16×118=185Pa支管2和3是对称布置,所以压损基本和1相同。
②主管的压损:主管的局部压力损失系数:渐扩管ζ4=0.56 弯头ζ3= 风帽ζ4=1Σζ=1.84所以主管的压力损失为:△P z=(ΣRm×L+Σζρυ2/2)=4.405×26+1.84×15=399Pa脱硫除尘系统的总压损:△P=△P1+△P2+△P3+△P z+△P C(废气处理装置压损为800~1000Pa)=1954Pa根据风量和压损选定风机的型号:4-72No6C 转速:2240r/min〔流量19124 m3/h,全压2004Pa〕N=15kw 电机型号:Y160L-42、铸造厂清理抽风管路计算:风量的计算:根据设备使用方提供的图纸得知车间尺寸为77×50×10m,取车间换气次数为:20次/h换气次数取值见下表:所以处理风量为:Q=N×V=770000m/h,由于采用两台风机对称处理,所以单台风机处理量为385000m3/h铸造厂清理系统的阻力确定:①支管的阻力:(支管为垂直管,风速取16m/s,风量为77000m3/h左右(5个支管),支管尺寸Φ1200)支管1的局部压力损失系数:弯头ζ1= 弯头ζ2=0.28 风阀ζ3=0.17渐扩管ζ4=0.56 Σζ=1.29所以支管1的压力损失为:△P1=(ΣRm×L+Σζρυ2/2)=2.012×18+1.29×1=235Pa支管2、3和4、5是对称布置,所以压损基本和1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空间点汇
如图4-4所示,根据流体力学,位于自由空间的点汇气口的排风量为
(4-4-1)
式中 v1、v2——点1和点2的空气流速;
r1、r2——点1和点2至吸气口的距离。
吸气口设在墙上时,吸气范围受到限制,它的排风量为
(4-4-2)
可见,吸气口外某一点的空气流速与该点至吸气口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例,而且它是随吸气口吸气范围的减小而增大的。
因此设计时罩口应尽量靠近有害物源,并设法减小其吸气范围。
图4-4 点汇吸气口
2.吸口风流运动过程
实际采用的排风罩都是有一定面积的,不能看作一个点,因此不能把点汇吸气口的流动规律直接应用于外部吸气罩的计算。
吸口风流运动过程见动画f4-4-1所示,污染源散发出的污染物颗粒有一个飞扬的速度,同时,由于受到吸气罩抽吸作用产生吸入风速,这个吸入风速应大于控制风速,才能将有害物吸入。
因此,应保证吸气罩在控制点上的吸入风速大于控制风速。
图4-4-3 四周无法兰边的圆形吸气口速度
分布图图4-4-4 四周有法兰边的圆形吸气口速
度分布图
3.吸口的风速分布规律
吸口的风速分布规律与吸气罩的形状、周围障碍等因素有关,一般通过实验求得。
为了获得吸口的风速分布规律,很多人曾对各种吸气口的气流运动规律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
图4-4-3所示为通过实验求得的四周无法兰边的圆形吸气口速度分布图,图4-4-4所示为四周有法兰边的圆形吸气口速度分布图。
上述速度分布图中,横坐标是,其中x为某一点距吸气口的距离,d为吸气口的直径;等速面的速度是以吸气口流速的百分数表示。
根据实验结果所得的速度分布图,可得吸口风速分布规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对于四周无边的圆形吸气口:
(4-4-3)
对于四周有边的圆形吸气口:
(4-4-4)
式中 v0——吸气口的平均流速,m/s;
v x——控制点的吸入速度,m/s;
x——控制点至吸气口的距离,m;
F——吸气口的面积,m2。
公式(4-4-3)和(4-4-4)是根据吸气口的速度分布图得出的,仅适用于x≤1.5d 的场合,当x>1.5d时,实际的速度衰减要比计算值大。
控制点的控制风速v x的值与工艺过程和室内气流运动情况有关,一般通过实测求得。
如果缺乏现场实测的数据,设计时可参考表4-4-1确定。
4.排风量计算
根据实验所取得的吸口风速分布规律的数学表达式,就可确定吸气口的排风量计算公式。
(1)前面无障碍四周无边的圆形吸气口的排风量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L=v0F=(10x2+F)v x m3/s (4-4-5)
(2)前面无障碍四周有边的圆形吸气口的排风量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L=v0F=0.75(10x2+F)v x m3/s (4-4-6)
(3)工作台上侧吸罩的排风量
设在工作台上的侧吸罩如图4-4-5所示,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假想的大排风罩的一半,则假想的大排风罩的排风量L′为:
L′=(10x2+2F)v x m3/s (4-4-7)那么,实际排风罩的排风量应为假想排风罩排风量L′的一半,即
(4-4-8)
上式中F为实际排风罩的罩口面积,m2。
该式只适用于x<2.4的场合。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法兰边总宽度可近似取为罩口宽度,超过上述数据时,对罩口的速度场分布没有明显影响。
对长宽比不同的矩形吸气口的速度分布进行综合性的数据处理,可得出图4-4-6所示的吸气口速度分布计算图。
图4-4-5 工作台上侧吸罩图4-4-6 矩形吸气口速度计算图(4)条缝罩排风量
对于b/a≤0.2的条缝形排风口,目前国内外的工业通风手册都沿用下列计算公式:自由悬挂无法兰边:
L=3.7lxv x m3/s (4-4-9)自由悬挂有法兰边或无法兰边设在工作台上:
L=2.8lxv x m3/s (4-4-10)
(5)前面有障碍的外部吸气罩排风量
排风罩如果设在工艺设备上方,由于设备的限制,气流只能从侧面流入罩内,罩口的流线受到前面障碍物的制约(见动画f4-4-2所示)。
为了避免横向气流的影响,要求H 尽可能小于或等于0.3a(罩口长边尺寸)。
前面有障碍的外部吸气罩排风量按下式计算:
L=KPHv x m3/s (4-4-11)
式中 P——排风罩口敞开面的周长,m;
H——罩口至污染源的距离,m;
v x——边缘控制点的控制风速,m/s;
K——考虑沿高度速度分布不均匀的安全系数,通常取K=1.4;
上述各排风量计算方法的核心是边缘控制点上的控制风速,故该计算方法称为控制风速法。
控制风速法计算排风量的依据是实验求得的排风罩口速度分布曲线,这些曲线是在没有污染气流的情况下求得的。
当污染体发量L1≠0时,外部吸气罩的排风量应为:L=L1+L2,其中L1为污染气体发生量;L2为从罩口周围吸入的空气量。
5.改善吸口吸入特性的措施
为了改善吸气罩吸口的吸入特性,提高吸气效果,可采取以下措施。
(1)加挡板
为了减少横向气流的影响和罩口的吸气范围,工艺条件允许时在罩口四周设固定或知动挡板。
见动画f4-4-3所示。
(2)优化排风罩的结构参数
罩口上的速度分布对排风罩性能有较大影响。
扩张角α直接影响罩口速度分布和阻力,综合结构、速度分布、阻力三方面的因素,α角应尽可能小于或等于60°。
(3)大罩口的辅助措施
当罩口平面尺寸较大时,可采取以下措施改善吸入特性(见动画f4-4-4所示)。
①把一个大排风罩分割成几个小排风罩。
②把罩内设挡板。
③在罩口上设条缝口,要求条缝口风速在10m/s以上。
静压箱内的速度不超过条缝口速度的0.5 。
④在罩口设气流分布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