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科学并不神秘 每课一练(浙教版七年级上)
浙教版科学七上1.1 科学并不神秘同步练习 练习题(含答案

科学并不神秘1.奥斯特在整理器材时偶然发现电流使磁针发生偏转的现象,经过持续研究后,最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于是才有了我们现在广泛应用的电动机。
奥斯特的发现始于( )。
A.观察B.疑问C.实验D.猜测2.一只略有凹陷的乒乓球,放在一杯热水中可以使它恢复球形。
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
A.乒乓球材料具有记忆性,在热水中恢复球形B.热水使乒乓球内气体膨胀,内部压力增大C.热水的水压使乒乓球恢复球形D.热水的高温使乒乓球材料软化,易恢复球形3.小明很喜欢上科学课,要进入科学的世界,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B.细心观察,认真思考C.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对的D.运用以前积累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4.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各种的学科。
5.科学能够改变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提高人类的和;改变人们的和。
但是科学技术也会给和人类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科学的研究领域很广,初中科学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方面。
6.从自然现象中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环节。
苏轼曾写道“月有阴晴圆缺”。
如果你连续观测晚上的月亮就会发现,我们所看到的月亮每天都有变化。
根据平时对月亮的观察,请提出三个有关月亮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7.有人说:“掌握了科学技术,我们就能任意改造自然。
”这种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8.有关科学研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当代科学比较发达,书本知识会用即可B.仔细观察,善于从日常自然现象中发现异常C.勤于思考,善于从自然现象中提出问题D.掌握科学方法,善于收集事实证据9.下列自然现象和科技发展中的发明创造不相关的是( )。
A.金鱼的沉浮——潜水艇B.悬灯的摆动——时钟C.光的反射——望远镜D.水沸腾顶起壶盖——蒸汽机10.在初中科学的学习中,我们将接触许多科学术语。
下列科学名词或术语中,与所属分支学科不相符的是( )。
1.1科学并不神秘(练习)(原卷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同步练习-解析】一.选择题1.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将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本次会议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
右图是本次会议的一张宣传图片,结合材料,你觉得以下观点中不正确的是()A.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会给人类带来幸福B.科学技术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C.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会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D.科学技术可以推动人类的文明进步2.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下列不属于科学技术带来负面影响的是()A.塑料薄膜对环境的污染B.CT检查能发现人体内某些微小的变化C.汽车尾气的污染D.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事故3.“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
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A.大雁为什么要南飞B.哪种月饼好吃C.鼠兔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D.为什么不同品种土豆品质不一样4.本学期同学们要学习“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世界,这就需要留心观察,从发现周围的问题着手。
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A.西湖中哪种鱼脂肪含量最低B.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哪几种植物在冬季开花C.杭州太子湾公园内哪种花卉最漂亮D.自然保护区内哪种植物自然生长速度最快5.奥斯特在整理器材时偶然发现电流使磁针发生偏转的现象,经过长期研究之后,最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A.科学无止境,我们要不断发现新问题B.科学就在身边,应该细心观察C.科学技术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D.科学技术使用不当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6.下列问题中,属于可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A.哪种类型的音乐更好听B.恶劣天气是否会影响交通C.是否应该鼓励市民乘会公共交通工具出行D.水蒸发得快慢与其温度是否有关7.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七年级科学上册 1.1 科学并不神秘随堂练 浙教版(1)

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随堂练姓名一、填空题1.科学要研究各种___________,并寻找它们。
2.我们在学习科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多______、多_______、多_______,运用__________和知识,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
3.通过各种途径,解释下列自然现象:(1)筷子在水中“弯折”:(2)雨后出现彩虹:(3)晴朗的夜空出现流星:4.金钱鱼为什么会在水里上升或下沉呢?鱼在水中的浮沉除了与有关外,还与________的大小有关。
5.科学老师在做“会沉浮的气球”演示实验时,装着沙子的气球,吹到适当大小,然后扎紧口子放到水缸里恰好使气球不浮出水面,也不沉到缸底。
若把气球吹得再大一些,扎紧口子放到水缸里,则气球将(填“上浮”、“下沉”或“和原先一样”)。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鱼在水中的上浮和下沉的道理是一样的,鱼在水中上浮与下沉是由来完成。
我们国家制造的潜水艇也可以在水中下沉和上浮,潜水艇沉浮过程中起作用的结构,与鱼的所起的作用相似。
二、选择题1.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你认为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 )A.多做实验B.仔细观察、积极实验、认真思考C.认真听老师讲课D.凭感觉对身边的事物仔细观察并做出正确判断2.下列自然现象和发明创造不相关的是( )A.金鱼的沉浮——潜水艇B.悬灯的摆动——时钟C.水沸腾顶起壶盖——蒸汽机D.光的折射——望远镜3.下列关于科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学是对人类有用的,它能推进人类文明进步B.科学对人类有用,没有任何不利之处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我们要学好科学,为人类社会服务三、实验分析题1.在水平桌面上放上两支蜡烛,一高一低。
在点燃后,罩上玻璃罩,观察哪支蜡烛先熄灭。
你的猜想是什么?试验后,你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什么?2.比较近视眼镜和老花眼镜的镜片,你会发现它们有什么区别?浙教版七年级(上)第一章《科学入门》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随堂练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自然现象;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2.观察;实验;思考;科学方法3.(1)是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2)是光的色散现象(3)小天体落入大气层,与大气摩擦生热,直至燃烧形成的。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1.1 科学并不神秘同步练习

1.1 科学并不神秘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6题;共32分)1.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好处,但也给人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下列事件能说明科学技术带给我们好处的是()A. 奶粉中用三聚氰胺充当蛋白质B. 制造假币在市场上流通C. 多媒体在教学上的应用D. “地沟油”经重新提炼回到餐2.下列属于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害处的是()A. 飞机大大缩短货运和客运的时间B. 工业的飞速发展产生了“三废”C. 移动电话有助于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D. 洗衣机能在短时间内洗涤大量的衣服3.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A. 植物生长B. 经济危机C. 台风D. 火山爆发4.在装修房子的过程中,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A. 安装太阳能热水器B. 选择节水型坐便器C. 使用清香型空气清新剂掩盖油漆味D. 使用隔音、隔热玻璃窗5.关于科学技术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科学技术带给人们的只有好处,没有坏处B. 科学技术带给人们的只有坏处,没有好处C. 既有好处,也有坏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好处将占主导地位D. 既有好处,也有坏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坏处将占主导地位6.下列对科学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要仔细观察,善于提出问题B. 要认真做实验,收集相关资料C. 要善于进行分析和归纳,找出问题答案D. 是科学家的事,我们无法研究7.有一本杂志名叫《科学世界》,推荐同学们在课余时间阅读。
张辉同学就很喜欢《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请告诉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B. 留心观察,认真思考C. 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对的D. 运用以前积累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8.下列属于科学发现的是()A.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B. 小明在池塘边发现池塘里有许多鱼C. 小冬发现夏天雨后天空有时会出现彩虹D. 小李来到初中就读的新学校发现校园环境很优美9.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为社会造福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
科学并不神秘练习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1)

七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点分类练习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知识点1:身边的自然现象与事物1.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A.雨后彩虹B.“神舟十三号”上天C.流星划破夜空D.大雁南飞2.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和规律的学科。
字习科学的最基本方法是、和思考。
3.下列现象属于自然现象的是()A.“蛟龙号”潜水B.“神舟十一号”飞天C.沙漠干旱少雨D.夜晚闪烁的霓虹灯4.下列现象不属于科学要研究的自然现象的是()A.植物的生长B.经济危机C.台风D.地震5.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A.电闪雷鸣B.雨后彩虹C.大雁南飞D.天问一号升空6.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知识点2:科学的本质7.本学期同学们要学习《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这就需要留心观察,从发现周围的问题着手。
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A.雨后的天空为什么经常会出现美丽的彩虹B.校园内哪几种植物在冬季开花C.公园内哪种花卉最漂亮D.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中为什么能做成一个很大的水球8.科学要求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推进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A.种子为什么会长出幼苗B.哪种牛奶的味道好C.蛋为什么会孵出鸟D.水中的铅笔为什么会“折断” 9.入冬之后,温州各处的银杏树叶逐渐变黄,吸引大量游客。
肖明在欣赏美景时提出了很多问题,其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A.入冬之后银杏叶为什么会变黄B.入冬之后银杏为什么会落叶C.不同地点的银杏叶变黄的时间为何不同D.哪个季节的银杏叶更具有观赏价值10.“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
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A.鱼儿何时洄游B.哪种染色体能够决定人的性别C.哪种玫瑰漂亮D.菜青虫喜欢食用哪种绿色植物11.小明对比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2001年版和2013版的世界地图,发现:原先作为独立国家的锡金被归入印度的一个邦和原来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8米,现改为8844米。
1.1科学并不神秘练习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1.1科学并不神秘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是自然科学研究的问题( )A.我国研发的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B.汶川地震产生的原因是什么C.我国怎样应对国际金融危机D.为什么说“金星凌日”现象难得一见2.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A.台风登陆福建省B.四川雅安发生地震C.“嫦娥”二号发射成功D.雨后天空出现了美丽的彩虹3.科学并不神秘,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
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的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
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观察。
观察可以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下列仪器可以用来进行定量观察的是()A.玻璃棒B.温度计C.放大镜D.显微镜4.科学老师在做“乒乓球实验”时,将稍微有点凹陷的乒乓球放入一只杯子中,然后将热水倒入杯中,热水中的乒乓球会()A.变瘪B.鼓起C.不变D.无法确定5.当感觉器官不能对事物作出可靠判断时,必须( )A.问老师,获得结果B.等其他同学说出答案C.查阅资料及参考答案,获得结果D.通过实验,获得结果6.如图所示,下列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A.雨后彩虹B.“嫦娥”飞天C.流星划破夜空D.大雁南飞7.伽利略通过对吊灯摆动的观察,发现了摆的等时性,这主要是因为伽利略( )A.能用眼仔细观察B.能用脑进行深入的思考C.能用耳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D.能带着问题仔细观察,并进行深入的思考8.修正带涂在纸上可以遮盖错字,但研究发现,修正带中的一些化学物质会影响人体健康。
对此,我们可获得的启示是( )A.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都是便利B.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们要尽可能减少滥用科技带来的危害C.许多科技产品都像修正带一样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人们应绝对禁止使用D.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不可避免,因此发展科学技术不需要考虑负面影响9.小明对蜗牛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与同伴一起去探索。
他们记录了发现蜗牛的各处环境和蜗牛的数量(如表所示)。
根据调查结果,你可推测最适宜蜗牛生存的环境条件是()A.阳光充足B.阴暗潮湿C.空气新鲜D.高温干燥10.不借助仪器凭眼睛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1.1 科学并不神秘练习

1.1 科学并不神秘练习一、选择题1.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小欢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
小欢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A. 发现和提出问题B. 交流合作C. 建立猜想或假设D. 通过观察、实验获取证据【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注重了对学生猜想,这一科学探究环节的考查,属于基础题。
解此题的关键是结合科学探究的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通过陈明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可知,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观察、实验收集证据环节。
故选D。
2.海水稻即耐盐碱水稻。
袁隆平院士预测一片盐碱地上经过5-10年耐盐碱水稻的种植,就可从盐碱地变为良田。
对此“预测”,你认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提出问题B. 建立假设C. 收集事实与证据D. 得出结论【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科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袁隆平院士预测一片盐碱地上经过5-10年耐盐碱水稻的种植,就可从盐碱地变为良田,对此“预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建立假设。
故选B。
第1页/共10页3.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A. 为什么含羞草受到触碰展开的小叶会合拢B. 哪种菊花漂亮C. 蚂蚁是否喜欢糖类食品D. 青菜虫喜欢食用哪种绿色植物【答案】B【解析】【分析】探究是否成功,取决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是否科学合理。
科学探究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1.1《科学并不神秘》练习题

1.1 《科学并不神秘》练习1.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A.台风登陆福建省B.四川雅安发生地震C.“嫦娥”二号发射成功D.雨后天空出现了美丽的彩虹2.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好处,但也给人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下列事件能说明科学技术带给我们好处的是( )A.奶粉中用三聚氰胺充当蛋白质B.制造假币在市场上流通C.多媒体在教学上的应用D.“地沟油”经重新提炼回到餐桌3.在某天的科学实验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开展课外观察月亮的活动,昕昕同学通过观察作了以下记录,其中通过直接观察不可能得出的记录是( )A.月亮是一个球体B.月亮像一个银色的盘子C.月亮像一艘弯弯的小船D.月亮悬挂在东方45°的天空中4.有一本杂志名叫《科学世界》,老师推荐同学们在课余时间阅读。
张辉同学就很喜欢《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请告诉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C.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对的D.运用以前积累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5.下列活动属于实验的是( )A. 丁丁在默写单词B.李梅在听MP4C.小艺在大声演讲D.小明在用尺测量科学课本有多厚6.科学家之所以有许多发明和创造,首要工作是( )A.观察现象,提出问题B.搜集资料,考察验证C.记录结果,分析论证D.写论文报告,资源共享7. 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 )A.调查B.实验C.观察D.阅读8.认识科学规律,掌握科学原理要通过( )①观察②实验③分析④归纳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9.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A.伊拉克大沙漠高温少雨B.伊拉克战争C.伊拉克气温高、降水少D.伊拉克石油蕴藏量丰富10.下列事物的变迁不能反映科学改变人们生活的是( )A.唐诗→宋词→元曲B.电话→寻呼机→手机C.留声机→随身听→MP3D.煤炉→燃气灶→电磁炉11. 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 )A.多做实验B.凭感觉对身边的事物仔细观察并做出正确判断C.仔细观察,积极实验,认真思考D.以上都不正确12.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每课一练
一、填空题
1.科学要研究各种___________,并寻找它们。
2.我们在学习科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多______、多_______、多_______,运用__________和知识,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
3.通过各种途径,解释下列自然现象:
(1)筷子在水中“弯折”:
(2)雨后出现彩虹:
(3)晴朗的夜空出现流星:
4.金钱鱼为什么会在水里上升或下沉呢?鱼在水中的浮沉除了与有关外,还与________的大小有关。
5.科学老师在做“会沉浮的气球”演示实验时,装着沙子的气球,吹到适当大小,然后扎紧口子放到水缸里恰好使气球不浮出水面,也不沉到缸底。
若把气球吹得再大一些,扎紧口子放到水缸里,则气球将(填“上浮”、“下沉”或“和原先一样”)。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鱼在水中的上浮和下沉的道理是一样的,鱼在水中上浮与下沉是由来完成。
我们国家制造的潜水艇也可以在水中下沉和上浮,潜水艇沉浮过程中起作用的结构,与鱼的所起的作用相似。
二、选择题
1.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你认为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 )
A.多做实验
B.仔细观察、积极实验、认真思考
C.认真听老师讲课
D.凭感觉对身边的事物仔细观察并做出正确判断2.下列自然现象和发明创造不相关的是( )
A.金鱼的沉浮——潜水艇
B.悬灯的摆动——时钟
C.水沸腾顶起壶盖——蒸汽机
D.光的折射——望远镜
3.下列关于科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科学是对人类有用的,它能推进人类文明进步
B.科学对人类有用,没有任何不利之处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我们要学好科学,为人类社会服务
三、实验分析题
1.在水平桌面上放上两支蜡烛,一高一低。
在点燃后,罩上玻璃罩,观察哪支蜡烛先熄灭。
你的猜想是什么?试验后,你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什么?2.比较近视眼镜和老花眼镜的镜片,你会发现它们有什么区别?
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每课一练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自然现象;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观察;实验;思考;科学方法
3.(1)是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
(2)是光的色散现象
(3)小天体落入大气层,与大气摩擦生热,直至燃烧形成的。
4.鳍的活动;鳔
5.上浮;鱼鳔的胀大与收缩;鳔
二、选择题
1.B
2.D
3.B
三、实验分析题
1.低的先熄灭,原因是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或者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所以它是沉在下面的,所以低的蜡烛先熄灭。
2.近视眼镜的镜片是中间薄,四周厚;老花镜的镜片是中间厚,四周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