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系统学归纳

学校管理系统学归纳
学校管理系统学归纳

第一章绪论

1、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学校管理学是研究学校管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答:第一,学校管理思想:是学校管理者对影响学校管理活动的客观存在的有意识反映,它要反映社会制度的性质及学校管理活动的客观物质条件。

第二,学校管理目标:是学校管理思想的集中反映。

第三,学校领导体制:是决定学校管理工作绩效的中枢,它要明确学校机构的设置原则、设置形式、隶属关系、权限划分、制度建设等问题;

第四,学校管理过程:是学校管理活动的时间流程,它要反映学校管理活动的进行状态,反映学校管理目标实现的程度。

第五,学校管理原则:是学校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

第六,学校管理方法:是使学校管理理论、管理原则等抽象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管理行为的必要手段,是连接理想与现实的桥梁。

第七,学校资源管理:主要是对学校中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的有机组合与合理配置。

3、学校管理学的性质是什么?

答:学校管理学是边缘性的应用学科。

第一,边缘性表现在既与教育学紧密联系又与管理学紧密联系。第二,应用性表现于管理本身所具有的鲜明的实践性。

4、学校管理学的任务是什么?

答:学校管理学必须不断研究学校管理现象,揭示学校管理规律,为学校管理者自觉应用管理理论,遵循管理规律创造条件,为制定管理学校的方针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5、学校管理学的特点有哪些?

答:第一,应用性。学校管理学的价值及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否能够指导学校管理实践,即应用性是学校管理学的重要属性。

第二,理论性。学校管理学作为一门产生于学校管理实践的学科,必定要对实践活动进行理论升华,指导学科管理者应当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

第三,综合性。学校管理活动复杂的,涉及多种资源的管理,这就学校管理学要

综合应用多方面的知识,系统研究学校管理中的多方面问题。

6、我国学校管理活动的历史轨迹是怎样的?

答:第一,我国的学校管理活动可以追溯到奴隶社会。在夏、商时期已经有了学校,西周时期学校教育形成体系,因此对学校的管理也反映在许多方面。

第二,春秋时期官学衰废,私学发展。私学以其自由办学、自由就学、自由讲学、自由竞争的特点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并出现了以孔子为代表的一代名师,在其教育思想中反映了教育管理方面的思想。

第三,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私学进一步发展。

第四,秦代统一文字,严禁私学,实行“以吏为师”制度,教育出现倒退。

第五,汉代实行“独尊儒术”的政策,教育发展出现转机。从学校教育制度来看,官学和私学都得到了发展。

第六,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混乱,官学衰落。

第七,隋唐时期教育行政体制建立,在中央一级有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国子监,学校管理制度完善。

第八,宋代坚持振兴官学,委派教官;发展私学,鼓励书院等教育管理政策,官学和私学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第九,辽金元时期,学校管理具有相应的制度。第十,明代的教育系统和教育管理体制更为完善。第十一,清朝全国学校事务除国子监和特殊学校外归礼部管理。国子监是全国最高学府,各方面均有周密的管理制度。国子监还附设专门学馆培养专门人才和留学生。地方官学也层次分明,有相应的管理制度。

7、宋代教学管理实行什么制度?

答:宋代教学管理实行分斋制(经义、治事)和三舍法(外舍、内舍、上舍)。第一,分斋制是人才培养专业化的制度。

第二,三舍法是考查学生的升级制度

8、学校管理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有几种?

答:第一,调查研究法:是指通过谈话、问卷、开调查会、深入实际等方式获得第一手口头的或书面的感情材料,进而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获得某些规律性、结论性知识的方法。

第二,文献研究法:是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总结学校管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第三,人种志研究法:是指研究者通过参加学校管理活动,对其活动中的原始事

件进行记录,并分析记录结果,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第二章、学校管理思想与管理目标

1、目标管理理论的主要倡导者是谁?

答:目标管理理论的主要倡导者是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杜拉克。

2、学校目标管理的含义是什么?

答:学校目标管理是指学校成员共同确定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部分目标和个体目标,形成目标体系,并以此推进学校管理活动,实现学校预期目的的管理过程。

3、学校实行目标管理的要求是什么?

答:第一,突出以人为本的特点:学校管理必须首先关注人的因素,即要以人人管理为核心,因为学校是培养人的最直接的活动场所,学校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创造条件,这一点与其他任何部门的管理都是不同的。

第二,坚持目标的指向性与权变性相结合的准则:为避免学校管理的盲目性,学校需要实行目标管理,同时为克服目标管理的随意性也要采取相应的机制,灵活处理偶然性因素对预期目标的影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机械套用目标管理的行为发生。

第三,注重学校内外系统的协调:学校内外系统的协调是贯穿于学校目标管理的全过程的,从制定目标开始就应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对形成目标体系的影响,利用其中的优势力量,排除有关的障碍和干扰。

4、学校实行目标管理的意义是什么?

答:第一,有利于明确学校的办学方向;

第二,有利于调动学校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有利于有效安排学校的各项工作。

第三章、学校领导体制

1、学校领导体制的含义是什么?

答:学校领导体制,就是关于学校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权限划分和组织制度等方面的总称。

2、校长负责制的含义是什么?

答:校长负责制是指校长对学校工作全面负责,党在学校的基层组织党支部(规模较大的学校设党总支,规模较小的学校设联合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三个部分有机组成的相互联系和统一的管理体制。

3、校长负责制的核心是什么?

答:校长对学校工作全面负责是校长负责制的核心。

4、学校组织机构的类别有哪些?

答:第一,行政性组织机构:

1.校长办公室:是直属校长领导下,处理日常校务工作的办事机构。

2.教导处:是协助校长组织领导学校教学业务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构。

3.总务处:是协助校长组织领导后勤事务工作的职级机构。

4.教研组:即各科教学研究组。

5.年级组:是同一年级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组成的集体组织。

第二,非行政组织机构

1.中国共产党在学校的基层组织。

2.各种群众团体组织:学校的群众团体组织包括教育工会、共青团和少先队。

3.各种研究性的群众组织:有的学校设有专门研究教育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组织,或附属于当地各种学会的小组等,由具有研究能力和研究兴趣的教师自愿参加。

第四章、学校管理过程

1、戴明环学说的含义是什么?

答:戴明把管理过程,用一个不断转动的圆环来表示,把管理过程中的四个环节:计划、实行、检查、总结,有序地安排在圆环内的适当位置上,并认为这四个环节成有序运转状态。这一管理过程观被称为“戴明环学说”。

2、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有哪些?

答:第一,计划:是管理的基本活动,是管理工作的起始环节,全过程的起点。第二,实行:是学校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学校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第三,检查:是学校管理过程的中继环节,是学校管理者为实现计划目标而施加影响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提高学校管理效能的必要措施。

第四,总结:是学校管理活动过程一个周期的终结环节。

3、实行的意义是什么?

答:第一,从管理的全过程看,它能使学校计划的蓝图变成现实,如果没有实行,再好的计划也只是纸上谈兵,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同时实行也是供检查的对象和总结的依据,实际的工作成果不是凭空检查和总结得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行在管理过程中所占时间最长,管理人员需要花大力去抓。

第二,从自身的过程看,在这个阶段中,将变计划来行动。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内部人、财、物等各种要素的效能和相互关系,都要充分显露出来;工作成果以及经验教训,在这个环节中产生,问题在这个环节暴露,各级执行者在各自岗位上所应发挥的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在这个环节中体现。

4、实行阶段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答:第一,组织:1.任务的合理分配;2.人力、财力的妥善安排。

第二,指导:是指管理者对所属部门或个人进行的指点和帮助。

第三,协调:是实行阶段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贯穿于实行阶段的全过程。

第四,激励: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2.运用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的手段。

5、常用的检查方式有哪些?

答:第一,日常工作的检查:学校管理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检查,是基本的方式是直接参与到教学、教育、管理等活动中,通过观察、听课、调查、个别谈话等方式获得大量的第一手真实可靠的材料,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从中进行检查和指导。

第二,抽样检查:这种检查是管理者或通过随机抽样或分层抽样,可根据检查的目的,有意识地抽取有代表性的人或事进行检查,然后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活动。

第三,汇报检查:汇报可以分书面和口头两种。

第四,阶段性的定期检查:在学校管理工作中,一般在学期中和学期末各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教学、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检查。

第五章、学校管理原则

1、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第一,方向性原则:是指学校管理工作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的行为准则。

第二,系统性原则:是指学校管理者在处理学校系统中各部门、各层次、各要素

之间及其各部门、各层次、各要素与学校系统之间关系时能以实现整体目标为主进行协调,使局部服从于整体,促进管理效果最优化的行为准则。

第三,民主性原则:是指学校管理者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能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共同参与、监督学校管理工作的行为准则。

第四,教育性原则:是指学校管理者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能时时体现教育性,处处着眼于育人的行为准则。(重点掌握)

第五,规范性原则:是指学校管理者通过编制各种管理计划,建立健全学校和各项规章制度来组织、协调、控制学校的全部管理活动,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行为准则。

第六,效益性原则:是指学校管理者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能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收益的行为准则。

第七,动态性原则:是指学校管理者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能根据管理条件的不断变化,及时收集信息,注意反馈,保持充分弹性,有效调整管理状态的行为准则。

第六章、学校管理方法

1、学校管理方法的含义是什么?

答:学校管理方法是学校为实现管理目标,保证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所采用的各种手段、措施和途径。

2、学校管理方法特性有哪些?

答:第一,目的性:学校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不同的学校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会导致不同的管理方法。

第二,多样性:学校管理工作内容是多方面的,对不同内容的管理对象需要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第三,灵活性:必须注意的是,不能把灵活性视为随意性,而应在管理原则的指导下进行最佳选择。

第四,综合性:某项活动的开发,某种工作成效的取得,往往需要多种方法的配合或者交互使用,以发挥管理方法的整体功能。

3、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第一,思想教育方法:是指通过对学校成员进行政策、法律等知识的宣传和理想、道德等信念的教育,提高他们的认识,改变他们的思想,使他们自觉行动起来,为实现学校目标而努力的学校管理方法。

第二,行政管理方法:是指依靠学校行政组织和领导的权威,通过强制性的命令、

规定、规章制度等手段,直接对管理对象施加影响的学校管理方法。

第三,法律管理方法:是指运用教育法律、学校章程等,规范有关行为的学校管理方法。

第四,咨询参与方法:是指学校管理者根据学校管理工作需要,邀请咨询专业机构或专家,向其提供咨询方案,或者鼓励学校成员向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实现学校管理民主化、科学化的学校管理方法。

第五,经济管理方法:是指运用经济手段,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采取物质等经济利益刺激方式,对学校成员产生影响的学校管理方法。

第六,数理统计方法:是指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对学校管理过程中的有关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探索教育规律,进行教育决策的学校管理方法。

4、思想教育方法的特性有哪些?

答:第一,目的性:思想教育方法必须体现目的性,并为目的服务。第二,科学性:思想教育工作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切忌主观说教。

第三,启发性:思想教育方法主要靠启发人们的觉悟,促使人们自觉地采取符合学校目标的行动。

第四,艺术性:思想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会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第五,长期性:思想教育方法的运用是一个长期不懈的努力过程。

5、运用思想教育方法要注意哪几点?

答:第一,坚持说服教育,以理服人。

第二,做到关怀体贴,以情感人。

第三,自觉探索思想教育工作的艺术。

第四,创立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

7、行政管理方法的特性有哪些?

答:第一,权威性:行政手段所依据的是组织的权威。一般来说,组织层级越高,权威也就越强。

第二,强制性:是与权威性联系在一起的,建立在权威基础上的命令、指令等,必然带有强制性的色彩。

第三,垂直性:行政手段的垂直性是指权力作用方向的垂直性,它是通过组织系统、组织层级自上而下地实施管理活动的权力运行方式。

第四,随机性:这一手段的运用,总是根据具体的情况而作出具体的选择,因

时间、地点、条件和对象的变化而变化。

第五,无偿性:上级应对上级负责,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8、学校管理者在运用行政管理方法时要注意哪几点?

答:第一,突出目标导向:对于不同的任务,不同的目标,要选择不同的行政方式。

第二,建立一套严密的组织机构:要以任务为中心,因任务设机构,因机构定职务,因职务择人员

第三,处理好管理幅度与管理层级的关系:要集中领导,分级管理,管理幅度与管理层级要适当。

第四,权责一致:运用行政管理方法每一个层级及其每一个管理者都要明确自己的权力和责任,不能只要权力不负责任;也不能只负责任不拥有权力,权力和责任应当统一。

9、咨询参与方法的特性有哪些?

答:第一,广泛性:针对某一具体的学校管理问题,可以把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工程技术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汇集到一起。

第二,开放性:由于不受行政的束缚,没有框框,可以敞开思想,各抒己见,大家都以平等的身份实事求是地对学校管理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发表意见。

第三,经济性:咨询参与方法这种智力开发的有效形式,耗费资金少、节省时间,具有经济性。

10、运用咨询参与方法时要注意哪几点?

答:第一,建立学校决策的咨询参与网络:要建立学校决策的咨询参与网络,通过有效的形式和渠道,充分发挥它们作为学校智囊的作用。

第二,培养教职工参与管理的能力:教职工参与到学校的管理过程中,有助于使个人目标与学校整体目标统一起来,发挥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学校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三,加强调查研究,提高领导水平:学校管理者在进行学校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加强调查研究,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有效地进行意见比较,正确地进行抉择,从而提高领导水平。

第四,辅之以行政管理方法:运用咨询参与方法必须与行政管理方法相配合,以便保证学校目标的一致性,提高学校管理效率。

第七章、学校领导人员管理

1、学校领导班子的产生方式有哪些?

答:第一,任命制: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任命学校校长、副校长等领导人员的制度。

第二,选举制:由教职工或教职工代表大会选举正副校长和其他领导人员的制度。

第三,聘任制:由上级教育行政机构或教职工代表大会根据一定条件和程序选聘正副校长并规定期限的制度。

2、学校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结构有哪些特点?

答:第一,思维组合:心智结构主要靠渊博深厚的科学知识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来组合而成,不是凭机械的规范和简单的指令就可以推动的,其成果也难以测定,因而,它的意义和作用远比体力结构大得多。

第二,复杂劳动:心智结构的活动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劳动,这种结构主要表现在质的差异上,往往很难计量。

第三,动态平衡:学校领导班子的心智结构,是一个多序列(教学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总务后勤工作等)、多层次(高层、中层、基层)、多要素(专业知识、智能特长、个性品质)的动态综合体和平衡与不平衡的统一体。

3、学校领导班子整体素质结构的优化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第一,专业知识结构的优化:这是一个优秀的领导班子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专业知识结构首先对领导班子中的个体成员提出专业知识要求,必须具备与所在学校相应的学历,除此之外,还要求个体成员之间专业知识的合理搭配组合。第二,智能素养结构的优化:从领导的职能看,智能素养比专业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不等于智能,没有较高的智能素养,仅靠在学校里学到的一些专业知识是不能做好现代化学校的领导管理工作的。

第三,个性结构的优化:这里所讲的个性,主要是指气质和性格。作为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气质和性格,对他所担负的领导工作和他自身的威信,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第四,年龄结构的优化:学校领导班子还应在年龄上注意合理组合,有一个适当的老、中、青比例,形成一个良好结构。

第八章、教师管理

1、魏晋至唐初,哪个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教师地位的日趋低落?

答:魏晋至唐初,教育时兴时衰,随着“九品中正制”的建立,教师地位日趋低落。

2、唐代教师分成哪三级?

答:分为直讲、助教、博士。

3、明清时期完备的教师管理制度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第一,对教师有明确的职责规定。

第二,对教师要求很高。

第三,对教师监督较严。

第四,对教师考核较严

4、教师的素质的含义是什么?

答:教师的素质,是指教师普遍具备的稳定的品质。

5、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第一,教师的道德素质:教师的道德,也称师德,它是由教师的职责所规定的道德认识和行为规范。具体包括:(1).依法执教(2)爱岗敬业(3)热爱学生(在教师职业道德中,热爱学生是最重要的。)(4)严格治学(5)团结协作(6)尊重家长(7)廉洁从教(8)为人师表。

第二,教师的文化专业素质:(1)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有比较广博的知识。(2)熟悉教育科学,懂得教育规律。(3)具有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第三,教师的身体素质。

第九章、学生管理

1、小班化上课的优越性是什么?

答:第一,增加了师生间、学生间交往的频度与交流密度。

第二,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第三,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重视知识的学习,更重视培养健康的情感。

第四,教师有更多机会进行个别辅导,有更多机会在教室内巡回,因材施教。第五,增强了学生的能力。

第六,设计、布置各种适应儿童发展的班级环境。

第七,有利于探索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及方法。

2、班级组织的特点有哪些?

答:第一,班级组织与学生个体的行为状态具有由低级向高级逐渐发展的特点。第二,班级组织文化具有学生个体文化与群体文化相互渗透、学生个体文化基本顺应学校的制度文化及教师文化,但也有冲突的特点。

第三,班级组织内的非正式组织具有竞争性、向心性与排他性的特点。

第四,班主任角色具有多重性的特点。

3、班级管理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哪些?

答:第一,培养班级成员的集体意识:班级若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使其对班级成员具有向心力、凝聚力,就需要使学生建立并具有班级与个人息息相关的集体意识。

第二,建立班级规则:规则对班级成员具有规范与导向作用。建立规则的目的应该是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而不是仅仅为便于教师管理班级。

第三,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形成: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自主能力的一部分,自主能力的发展取决于学生的自主意识,即主体意识。

第四,班级内非正式组织的引导:当小群体的目标与班级目标一致埋,小群体对班级管理具有积极作用,而当二者目标不一致时,小群体对班级管理具有消极作用。

4、少先队组织的活动原则有哪些?

答:(1)全面性原则: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指活动要面向全体少先队员,其二指有利于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2)教育性原则:指少先队开展活动的形式要根据学生发展特点在具有趣味性的同时要注重活动内容的教育性。

(3)实践性原则:指少先队活动要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到教育与锻炼。

(4)趣味性原则:是指少先队的活动要有趣并能发展学生对社会、自然以及各种知识的兴趣。

(5)自主性原则:指少先队的活动与工作以学生自己策划、自己管理为主。

第十章、教学工作管理

1、常规性教学研究管理有哪些?

答:(1)备课:备课是教师上课前的准备,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2)上课: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通过上课可以落实备课计划,也可以

发现备课中的问题。

(3)布置批改作业。

(4)辅导:辅导是教学研究的辅助环节,其目的是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问题。(5)检查:是教学研究的必要环节,检查可以发现问题,也可以为总结奠定基础。

(6)总结:是检查的继续,是奖优罚劣的依据,也是新的管理周期开始的前提。

第十一章、德育工作管理

1、我国小学德育工作渠道主要有哪些?

答:第一,各科教学:各科教学的主要工作是传授本学科知识,发展学生学科知识的运用能力。

第二,课外活动:是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亲历活动过程,在共同活动中获得道德知识,感受道德精神,体验道德情感的德育途径。第三,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合适的人选,其次是对班主任工作的指导与评价。第四,少先队工作。

第五,学校环境:指学校外观的物质构成与学校内在精神的流动的总和。

第六,家庭教育:指父母以及家庭其他成员在家庭环境中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作用。

第七,社会教育:1.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2.联合或借助社会组织、人员、媒体等实施的德育活动。

2、班主任的职责有哪些?

答:第一,了解、关心、爱护学生,致力于学生品德的培养以及学习习惯的形成。

第二,关心学生身体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三,经常与任课教师联系与沟通,了解与交流学生情况。

第四,指导班委会、少先队工作。

第五,支持并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

第六,培养并组织学生搞好班级常规管理。

第七,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互通情况。

3、班主任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什么?

答:敬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以身作则。

4、家庭教育管理需要注重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第一,建立家长联系通讯录以及家庭联系卡。

第二,家访与家庭情况调查。

第三,进行家庭教育讲座或成立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培训。

第四,成立家长委员会与家长会。

第十三章、总务工作管理

1、设备管理:

教学用房:窗户要装透光率大的玻璃,采光系数不能低于1 : 6。人工照明最好采用荧光灯,早晚灯光照明要求不低于160瓦。还应根据地区不同,安装降温取暖设备,教室内温度应该保持在16°C左右为宜。每间教室应该有两扇屋门,宽1米,高2.5米,教室高度不低于3.4米。

体育卫生设施:运动场地平均每个学生10—15平方米,最好是20平方米。有条件的学校应该修建一个含400米环形跑道在内的标准田径场。

第十四章、教育研究工作管理

1、教育研究工作管理的要求有哪些?

答:第一,以课题研究促进教育研究:抓好课题研究是开展教育研究的前提。学校在选择课题时,要从各方面情况入手,综合分析选题的条件,有针对性地选择课题。

第二,将教育研究与教育教学活动相统一:小学的教育研究不能脱离教育教学活动,如果脱离了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就失去了科研主体的地位与作用。

第三,有效利用研究资源:(1)要有效使用已有的各种资源,避免浪费和流失。(2)在学校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还可以到社会系统中挖掘各种资源,做到资源共享。

2、教育研究经费管理:

答:(1)编制开支计划。

(2)合理使用经费:教育研究经费的使用要根据编制计划做到专款专用,单独记帐。

(3)保证经费监督:教育研究经费要依据财务制度由掌校财务部门代管并负责监督。

学校管理学

学校管理学 管理:人们为了实现预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原则没技术和方法,在于目标相匹配的机构中,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活动、以达到个人活动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而进行的有程序的群体活动过程。 学校管理: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为了实现育人理念和目标,遵循管理科学额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原则和规律,通过假话、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活动来规范呢和实施学校内部的管理活动,以达到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和效益的活动过程。学校管理学:是通过研究学校的管理活动(过程和手段),探索学校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目的),寻求有效管理学校的合适方法的科学(目的)。 理念: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学校管理理念:学校管理研究者对于学校管理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管理思想观念和管理哲学观点,是学校管理主体在学校管理时间及其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学校管理应然状态”的理想那个认识和主观要求,是学校管理主体在管理实践、思维活动及文化积淀和交流中所形成的学校价值去向与追求,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学校管理认识、理想的观念体系。 论述人本管理理念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P55-57 1,充分认识教师的角色与劳动特点,了解教师的需要 五大角色:传道者、授业者、选择者、辅导者、协商统合者 劳动特点: 复杂性和创造性:正对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情况,根据个性发展,实施因材施教和一定意义上的个别教学和辅导,不断调整工作内容,形式和方法。 教师需要: 共同的一面:物质需要的朴实性、发展需要的稳定性、自尊需要的迫切性、成就需要的强烈性 独特面: 生理需要:青年教师的婚恋需要、中年教师的养家需要、老年教师的保健益寿、社会需要:青年教师的发展、中年教师成就需要、老年教师的尊重需要、 要求学校管理者充分尊重、理解教师,尊重教师的合理需要、尊重教师人格对

学校管理学提纲

学校管理学提纲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学校管理学概述 1.学校管理是伴随学校教育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为了提高学校教育的有效性而 对学校资源和事务进行组织安排的活动。 2.学校管理学是研究学校管理活动,揭示学校管理规律的学科。 3.理论界对学校管理学的学科性质有不同的看法,基本可以概括为教育性质 论、管理性质论和边缘性质论三种 4.学校管理学的性质和功能决定它具有应用性、理论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第二节学校管理学的发展 1.现代意义上的学校管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美国最早的关 于学校管理的论著,是1875年问世的威廉·佩恩的《论学校管理》和1882年问世的罗伯的《学校管理》。1908年,达顿与斯奈登出版了《美国公共教育管理》一书,该书的问世是学校管理学正式诞生的标志。 2.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性理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组织理论 以及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 3.古典管理理论对学校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一是注重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 2)二是把科层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组织基础。 3)三是宣示一种新的管理观念。 4.1927~1932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George Elton Mayo)、罗特利斯伯 格等人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 5.人际关系理论与学校管理中的民主管理思想相结合,大大改变了学校管理理 念和管理方式,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重视学校中的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把非正式组织看作学校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通过沟通来协调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冲突与目标; 2)重视并改善教师人际关系,满足教师的各种社会需求与心理需求,提高教师 士气; 3)重视教师参与学校教育管理,改善学校中的上下级关系,共同决策; 4)重视教学民主,充分相信教师,对教师的教学不做过多的干预,有意识向学 生灌输合作意识,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5)教师对管理者拥有民主监督的权力。 6.行为科学对管理的影响主要有如下几点: 1)强调管理中人的因素的重要性,强调社会环境、人际关系对劳动效率的影响, 主张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管理;

学校管理学测试题

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学校管理学》第一章至第三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学校管理学是一门() A 理论科学 B 应用科学 C 自然科学 D 基础科学 2、现代管理的核心是( ) A 物的管理 B 财的管理 C 人的管理 D 时间管理 3、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 A 麦格雷戈 B 赫茨伯格 C 泰罗 D 赫尔巴特 4、利用已有的文献资料,研究学校管理的法,称之为() A 案例法 B 观察法 C 文献法 D 实验法 5、泰罗认为,要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主要依赖() A 物质刺激 B 精神鼓励 C 人际关系 D 工作认可 6、效益等于目标乘以() A 效果 B 效率 C 时间 D 能力 7、目标管理的思想最早的提出者是() A 德克 B 泰罗 C 韦伯 D 梅约 8、人的管理的重点是() A 提高人的能力 B 用好人 C 关心职工 D 调动人的积极性 9、有了学校,就有了() A 学校管理 B 学校管理学 C 管理学 D 学校管理心理学 10、霍桑实验的主持人是() A 马斯洛 B 罗杰斯 C 麦格雷戈 D 梅奥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人际关系”理论认为,对人的积极性起决定作用的是() A 人际关系 B 社会心理因素 C 物质因素 D 经济利益 2、学校管理原理主要有() A 系统原理 B 动态原理 C 效益原理 D “人本”原理 3、学校管理过程的环节有() A 计划 B 执行 C 检查 D 总结 4、学校目标包括() A 教育目标 B 德育目标 C 管理目标 D 教学目标 5、学校管理学常用的研究法有() A 调查法 B 实验法 C 文献法 D 案例法 三、判别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有了学校教育就有了学校管理学。() 2、学校管理学即教育管理学。() 3、管理原理是依据管理原则提出的。() 4、西人将泰罗称之为管理学之父。() 5、人的管理的重点是调动人的积极性。() 6、学校教育要以教学为主。() 7、管理目标即教育目标。() 8、组织目标不一定与个人目标一致。() 9、我国最早的教育文献“学记”中已有关于学校管理的论述。() 10、“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是指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学校管理学 2、学校目标管理 3、“人本”原理 4、整体性原则 5、行动研究法 五、简述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简述学校管理学与邻近学科之间的关系。 2、联系实际谈谈学习、研究学校管理学的意义。 3、谓管理?

学校管理学重点

学校管理学重点 第一章学校管理与学校管理学概述 一、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管理者依据一定的原理和方法,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引导他人去行动,并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以实现预定目标的一种社会活动。 二、学校管理的概念 学校管理是处于特定学校中的管理人员在一定的体制约束下,根据一定的原则、法规,运用一定的方法、技术,通过组织指导师生员工,高效地开展教育教学等工作,达到育人目标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三、学校管理的目标 1.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2.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3.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 4.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5.促进学校管理者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学校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学校外部管理 ●夏朝开始就有了学校 ●西周时期,已设有专职的教育官员 ●到了汉代,中央有太学,有太常统管,地方有郡县学,由地方行政长官主管, 逐步设置学官,形成了一套管理制度。 ●隋唐以后,设国子监统管中央直属学校,最高长官叫“祭酒”。 ●地方和县两级学校,则由长史统管。宋、元、明、清各朝,中央主管学校的 部门,基本上没有改变,地方各级主管学校部门的名称和治理方式,渐有变 化。 ●辛亥革命以后,中央设教育部,各省设教育厅,各县叫教育局。建国以后, 这种体制基本延续下来。 ?内部管理 ●中国:《学记》 ●西方:体操学校、文法学校及后来的骑士学校和教会学校 ●17世纪夸美纽斯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对学校管理问题,如学制、班 级编制、课表、教学秩序都有较详细的论述。有学者认为夸美纽斯是学校管 理学的奠基人。 ?学校管理学的产生 ●德国法学家、社会学家施泰因(Stein L.V.)于1865-1868年出版了七卷本的宏篇 巨著《行政学》。以其理想化的社会理论和国家理论为基础,阐述了教育行政理论。 对学校管理理论的建立有一定影响。 ●科学的、系统的学校管理学产生于资本主义快速上升时期的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现在一般认为美国是现代学校管理学的发源地。 ●一般认为美国学者达顿(Dutton)和斯耐登(Snedden)在1908年合著出版的《美 国教育公共管理》是现代学校管理学形成的标志。 五、学校管理学得研究对象 ●学校管理学研究如何运用办学规律,发挥中小学内人力、财力、物力诸因素, 利用校内外各种有利条件,组织和领导全体成员,有效地实现学校教育教学

学校管理学复习资料全

《学校管理学》本科复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绪论 提纲: 第一节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管理和学校管理的概念 二、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学校管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 第二节学科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学校管理学的萌芽阶段 二、学校管理的形成阶段 三、学校管理学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学习、研究学校管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和研究学校管理学的意义 二、学习和研究学校管理学的原则和方法 思考题: 1、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为了实现学校的育人理念和目标,遵循管理科学和人的身心发展 的基本原理和规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活动来规范和实施学校内部的管理活动,以达到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和效益的有程序的活动过程。 2、学校管理学 学校管理学是专门研究学校内部管理活动及其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3、学校管理学的性质是什么? 1)学校管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既是教育科学的组成部分,又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 支。 2)学校管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其实践性和政策性很强。 4、学校管理学的构建原则 1)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2)综合研究与分解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3)“硬”管理研究与“软”管理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5、研究学校管理学的现实意义 1)学习和研究学校管理学有助于快速培养大批学校管理人才,提高整个学校管理队伍的 素质。 2)学习和研究学校管理学有利于促进教育管理学科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3)学习和研究学校管理学有助于指导学校管理实践活动,改善学校的管理现状,提高学 校的管理工作水平。 第二章学校管理理念 第一节学校管理理念概述 一、理念和管理理念的基本释义

二、学校管理理念的基本释义第二节人本管理理念 一、人本管理理念的内涵 二、人本管理理念在学校管理中的实现 思考题: 1、理念的概念 “理念”是一个精神、意识层面上的上位性、综合性结构的哲学概念,是主观(认知、观念)见之于客观(规律、存在)的科学反映,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观点的抽象概括,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认识、理想的观念体系。简言之,所谓“理念”,是指人们对于 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 2、学校管理理念的内涵是什么? 学校管理理念是指人们对于学校管理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管理思想 观念和管理哲学观点,是学校管理主体在管理实践、思维活动及文化积淀和交流中所形成的学校管理价值取向与追求,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学校管理认识、理想的观念体系。 3、什么是人本管理 以人为本或人本管理的“本”是“本位”、“根本”、“目的”的意思,人本管理是指以人 为本体,以人为根本的管理思想。 人本管理主要包括如下几层涵义: (1)依靠人一一全新的管理理念 (2)开发人的潜能一一最主要的管理任务 (3)尊重每一个人一一企业最高的经营宗旨 (4 )塑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一一组织成功的基础 (5)人的全面发展一一管理的终极目标 (6)凝聚人的合力一一组织有效运营的重要保证。 台湾著名管理学家陈怡安教授把人本管理的核心提炼为三句话: (1 )点亮人性的光辉; (2)回归生命的价值; (3)共创繁荣和幸福。 4、如何实现人本管理 1)科学地看人 2)科学地用人 3)科学地培养人 5、什么是公正? 公正或正义是指制度的道德、制度的德性,是指称社会基本结构的属性是否道德的一个概念。公正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行为准则。 6、如何体现公正? 从管理哲学和管理伦理学的角度看,公正是人、社会和组织相互关系的合理状态。它所反映的是个人和组织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利益关系。 一是表现在人身关系上,公正反映的是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公正首先是人身权利的正当 占有和维护,以及对自我和他人基本权利的承诺。 二是从个人与社会(包括各种群体、集团、民族、组织机构等等)的关系来看,公正代表社会的合理利益分配尺度(包括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分配尺度)和正当秩序的安排。 公正在实质上是一种使个人、组织与社会能够公平、合理、友好相处的基本原则。 7、学校管理公正理念的体现

自动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

目录 摘要............................................................................................................................. I 第1章绪论 (1) 1.1系统开发背景 (1) 1.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 1.3系统解决的主要问题 (3) 1.4本文的主要工作 (3) 1.5本文的组织结构 (3) 第2章需求分析 (5) 2.1系统概述 (5) 2.1.1总体业务描述 (5) 2.1.2系统的目标和解决的问题 (5) 2.1.3系统的开发模式 (7) 2.2系统需求问题描述 (9) 2.2.1功能性需求 (9) 2.3.2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12) 第3章系统构架设计 (14) 3.1构架的目标和约束 (14) 3.2构架设计 (15) 3.2.1系统总体架构 (15) 3.2.2系统功能构架 (16) 3.2.3系统技术构架 (17) 3.2.4系统安全构架 (18) 第4章系统详细设计 (20) 4.1 系统建模 (20) 4.2 系统数据库设计 (24) 4.2.1生成数据库表 (24) 4.2.2数据分析 (32) 4.2.3数据库管理技术 (34) 第5章计算机排课系统的实现 (35) 5.1系统总体实现 (35) 5.1.1数据录入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8) 5.1.2报表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3) 5.1.3用户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5) 5.2教学计划的关键实现 (48) 5.2.1算法描述 (49) 5.2.2教学计划算法过程 (49) 5.3排课算法的关键实现 (51) 第6章总结与展望 (66) i

学校管理学

《学校管理学》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学校教育目标是确立学校管理目标的_________________,学校管理目标的达成,必须有助于全面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目标管理活动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目标的确定;二是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_____。 3、指导建立和健全组织机构的学校管理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现学校经济效益优化,主要是指科学地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用最小的耗力更快地做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实现学校工作目标。 5、根据教师工作是一种集体协作劳动的特点,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要_________________。在评价教师工作时,即应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 6、学校实行“全局管理”,是指学校管理者要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地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学校的校容、校貌、_______状况,也能体现出该校的校风精神,有人称之为校风的______________。 8、学校管理过程是指学校管理者指挥本组织内的成员,为达到学校的预定目标,以__________________,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序。 9、学校管理是一种有自身目的和运动程序的控制系统活动,有明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按程序___________________。 10、说服教育和行政措施是相辅相成的两种____________。教育方法的核心是通过各种_____________,对学校成员进行教育。 11、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以________形式,对学校成员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须遵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我国中小学的实际出发,吸取国外管理科学中的,____________是促使学校现代化的重要措施。 13、教职工代表会具有审议权、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14、新的学校领导管理人员产生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任命制;二是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 15、学校管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是学校_________和_________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6、学校管理过程如果抛开或偏离以_________的目的性,那就将成为一种_________的活动。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学校管理是一种以组织学校教学工作为主要对象的社会活动。() 2、制定学校教育目标的依据是:①社会的要求;②学校的教学;③学生的成绩。() 3、学校目标管理可分为目标的确定、目标的检查和目标的总结三个阶段。() 4、反映学校“力”的投入与工作成果的关系的学校管理原则是:教学为主,学校工作整体性原则。() 5、学校工作的效益,包括两个方面,即教育效益和教学效益。() 6、学校人员录用方式主要有三种:①推荐;②选拔;③考任。() 7、决策是在几种不同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种一般的行动方案,并以报告的形式体现出来。()

CRP排课管理系统

CRP模型 CRP系统包括学籍管理、成绩管理、排课管理、考试管理、教师管理、备品管理、系统维护和系统登陆平台。对于每一个子系统,都对应相应的模型,即各种各样的UML图。由于篇幅所限和各子系统具有相同的结构特征,这里只介绍的排课管理子系统的各种模型的建立。 CRP排课管理子系统是为了解决中小学繁杂的排课任务而设计开发的,其基本的要求是要实现排课的半自动或自动化,排出的课程表必须合理,实用。 在这里,结合RRUP过程来介绍各个排课管理系统在实际开发中使用UML 表示的各个模型。 1.1 需求模型 我们使用用例模型来表示需求阶段的系统模型,用例模型主要有用例图组成,从该子系统开始到子系统最终的发布,每一个迭代其用例模型都不相同;在CRP系统的开发过程中,随着迭代的不断进行,用例模型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给出第一次迭代确定的用例模型和现今最后一次迭代所确定的用例模型。 RRUP过程的第一步,就是找出系统的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并建立相应的需求模型(用例模型)。 通过需求分析,确定了排课管理的功能需求,其需求简要概括如下: ?排课信息设置:包括科目信息,上课时间,科目和教师限制信息,班级 排课信息,排课管理系统根据这些排课信息和限制信息对系统进行自动 排课。 ?自动排课和手工排课:对于用户设定了排课信息之后,系统能够自动对 课表进行安排,而且能够手工对安排完的课表进行调整,在排课过过程 当中,能够对不合理的排课结果给用户进行提示。 ?课表报表和课表查询,给出全校教师,班级课表;在课表查询中,用户 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师,班级,科目,系统根据用户的选择给出相应的课 表。 需求描述是整个系统在初始阶段的开端,RRUP中,不赞成使用文档对需求进行描述,而是使用用例图和用例模型对系统建立整个需求模型。

学校管理学(自己整理的)

学校管理学 名词解释 1、管理:凡是有群体共同活、共同劳动或共同工作地地方都需要管理。管理是管理人员领导和组织人们去完成一定得任务和实现共同的目标的一种活动。P1 2、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P21 3、学校管理体制:包括学校内部的领导体制、管理机构、管理制度、人事制度和劳动分配制度等。P62 4、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行政的最高负责人,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处于学校中心大为,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领导和负责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工作。P68 5、封闭原理:即管理系统是由信息指挥中心、执行机构、接受单位、反馈机构组成。反馈机构对信息加以处理,返回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根据新的情况,发出新的指示,形成管理的封闭回路。P92 6、学校管理原则:学校管理原则是学校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学校管理工作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它反映了教育规律和个人对实践经验的认识。P147 7、管理的民主化原则:简言之,就是实行民主管理。学校的民主管理主要指教工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并直接参加学校的管理活动。P156 8、管理的科学化原则:就是实行科学管理,所谓科学管理,一般是指凡是经过反复实践,并证明是能够提高效率的,是合乎客观规律的管理。它的含义,既包括运用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技术的管理,也包括运用成熟的管理经营经验、讲究管理方法而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管理。P160 9、行政方法:通过行政组织、运用行政手段、按照行政方式管理学校的方法。最大特点为:(1)强调垂直的纵向系统,上级领导下级,下级服从上级。即上级有权向下级发指示、下命令,下级必须服从。(2)带有强制性,强调纪律,保证领导人的指示、决定能贯彻执行,不允许有对抗行为。P179 10、经济方法: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学校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工资、津贴、奖金、罚款等物质刺激的方式,对学校成员产生影响。经济方法的实质,在于贯彻物质利益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P181 11、思想教育方法:思想教育方法是用精神力量提高人们的认识,影响人们的情感和行为的一种管理手段。P182 12、目标管理方法:管理者与管理者共同确定总目标,把总目标转化为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管理者通过目标,对所属部门和每个成员进行管理。P182 13、领导艺术:是一种领导方式,但不是一般的领导方法,而是富有创造性的领导方法,这与个人的素质修养有关。P209 14、科学化原则? 简言之就是实行科学管理,所谓科学管理,一般是指凡是经过反复实践,并证明是能够提高效率的,是合乎客观规律的管理。它的含义,既包括运用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技术的管理,也包括运用成熟的管理经验、讲究管理方法而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管理。 填空 1、学校管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应用科学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实践性、政策性很强。P8 2、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了企业管理方面的X理论和Y理论。X:古典管理理论,表现人性的灰暗。Y:行为科学理论,表现人性的积极面与光明。Z:权变理论,权力掌握在领导人手上。P11 3、教育思想的特点:(1)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教育思想;(2)教育思想大体上可分为两层:根本指导思想和具体工作中的知道思想。P42 4、我国学校内部领导体制的演变可分为三种类型:委员会制(强调集体领导)、一长制(强调责任制)、党委领导制(强调党对学习的具体领导).p64 5、委员会制是集体领导制,或叫集体管理制。它的特点是通过会议来进行决策,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组织原则。P64 6、学校实行的校长负责制,实质上即一长制。一长制的特点i责任制和内行领导。P65 7、党委(总支、支部)领导制,是另一种形式的委员会制。在重大问题上须经会议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是的组织原则。P64

学校管理学 归纳

第一章绪论 1、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学校管理学是研究学校管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答:第一,学校管理思想:是学校管理者对影响学校管理活动的客观存在的有意识反映,它要反映社会制度的性质及学校管理活动的客观物质条件。 第二,学校管理目标:是学校管理思想的集中反映。 第三,学校领导体制:是决定学校管理工作绩效的中枢,它要明确学校机构的设置原则、设置形式、隶属关系、权限划分、制度建设等问题; 第四,学校管理过程:是学校管理活动的时间流程,它要反映学校管理活动的进行状态,反映学校管理目标实现的程度。 第五,学校管理原则:是学校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 第六,学校管理方法:是使学校管理理论、管理原则等抽象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管理行为的必要手段,是连接理想与现实的桥梁。 第七,学校资源管理:主要是对学校中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的有机组合与合理配置。 3、学校管理学的性质是什么? 答:学校管理学是边缘性的应用学科。 第一,边缘性表现在既与教育学紧密联系又与管理学紧密联系。第二,应用性表现于管理本身所具有的鲜明的实践性。 4、学校管理学的任务是什么? 答:学校管理学必须不断研究学校管理现象,揭示学校管理规律,为学校管理者自觉应用管理理论,遵循管理规律创造条件,为制定管理学校的方针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5、学校管理学的特点有哪些? 答:第一,应用性。学校管理学的价值及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否能够指导学校管理实践,即应用性是学校管理学的重要属性。 第二,理论性。学校管理学作为一门产生于学校管理实践的学科,必定要对实践活动进行理论升华,指导学科管理者应当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 第三,综合性。学校管理活动复杂的,涉及多种资源的管理,这就学校管理学要

学校管理学萧宗六712

第七章素质教育 人们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有以下几种:1,认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多开体育、音乐、美术课,就是多搞课外文娱体育活动。2,把素质教育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3,素质教育要提高学生哪些素质,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4,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5,有人认为,“应试教育”的罪魁祸首是考试。6,有人认为,百分制助长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妨碍学生全面发展,应该改为等级制。7,关于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实质上是教育方针)的关系也有多种认识。以上负面影响之所以产生,是因为理论是混乱的。理论上的混乱,必然导致实践的混乱。 二、全教会前后素质教育的主要区别:1,在界定上有区别。从《决定》全文可以看出,所谓素质教育,就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这样界定,不会产生任何歧义,不可能出现多种定义。2,涵盖的范围有区别。《决定》所说的素质教育,大大超过了“起步阶段’’素质教育的范围。因为《决定》是从“提高全民族素质”出发,不只是提高中小学学生的素质;是从“全面推进”出发,不只是在中小学推进。3,《决定》所说的素质教育,是同国家的教育方针密不可分的。“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这是何等简洁、明快的语言,人们再也不会提出现在看来很可笑的问题:“素质教育与教育方针是什么关系”,“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是什么关系”。4,《决定》对如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出了许多重大举措,使人们看到了希望,树立了信心。“起步阶段”的素质教育,则几乎未涉及怎样为实现素质教育创造条件。5,《决定》着重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靠法制,靠制度保障。”全教会以前推行的素质教育,就没有抓这个根本。 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全面”二字,包括以下含义:(1)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2)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3)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怎样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一)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二)重视智育工作(三)加强和改善体育卫生工作(四)发挥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五)重视劳动技术教育

排课管理系统

毕业设计 <<排课管理系统>> 院系______ 专业______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日期年月日

目录 摘要I ABSTRACT II 第一章引言 1 1.1 背景 1 1.1.1教师管理系统 1 1.2开发教师管理系统的目的和原则 3 1.3开发环境介绍3 1.3.1 开发平台 4 1.3.2数据库设计工具——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7 第二章系统设计9 2.1 系统分析 9 2.2 系统流程和操作方式设计 11 第三章系统界面设计 12 3.1系统界面设计以及代码分析12 第四章数据库的设计30 4.1数据库设计30 4.2 数据库概念和发展 30 4.3系统测试与评价 38

总结39 致谢 40 参考文献41 摘要 20世纪以来,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深度与广度不断增加,信息量急剧增长,传统的信息处理与决策的手段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信息的重要性和信息处理问题的紧迫性空前提高了,面对着日益复杂和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特别是企业间日趋剧烈的竞争形势,一个人、一个企业要在现代社会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具备足够的信息和强有力的信息收集与处理手段。 对于一个学校来说,大量教师课程安排难于通过传统的方法进行管理;这就迫切需要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帮助学校管理者来处理教师课程安排的日常管理,合理安排课程,防止课程冲突.排课管理系统可以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排课管理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典型用例.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集信息技术、经济管理理论、统计学与运筹学、数据库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是一个资金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智力密集型的项目。我国拥有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人才资源,有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和经验积累,有一定的后发优势。管理信息系统的创新工作既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夜郎自大。要抓住当前网络经济兴起的有利时机,以实现我国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更好地发挥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开发学校排课管理系统的过程就是要实现数据处理方式由人工管理向计算机管理的转变,它在计算机技术和教师管理实践活动两者之间架设桥梁。 关键字:排课管理,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计算机管理

(完整版)学校管理学(萧宗六版)-要点-

学校管理学复习资料 《学校管理学》萧宗六 2008年人教第四版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 1、学校管理是伴随学校教育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为了提高学校教育的有效性而对学校资源和事务进行组织安排的活动。 2、学校管理学是研究学校管理活动,揭示学校管理规律的学科。 3、对学校管理学的学科性质基本可以概括为教育性质论、管理性质论和边缘性质论三种。 4、学校管理学的特点是:应用性、理论性、综合性。 5、近代学校的产生是学校管理学产生的基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管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6、最早的关于学校管理的论著是1875年问世的威廉佩恩的《论学科管理》和1882 年问世的罗伯的《学校管理》,1908年,达顿与斯奈登出版了《美国公共教育管理》标志学校管理学正式诞生。 7、古典管理理论包括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组织理论及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该理论坚信管理是有章可循的,把高效地完成组织任务视为管理工作的最高目标,强调分工和专业化,强调统一指挥,主张工作标准化,注重严密的规章制度,奖励和惩罚。 8、人际关系理论认为,人不是机器而是能动的生物体,人除了追求金钱外,还有社会的、心理的需求。 9、两千多年前问世的教育理论专著《学记》,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三百年,比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早一千八百多年。1904年

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在师范学堂中必须开设《学校管理法》课程,并审定了教科书,标志着学校管理学在我国起步。二、名词: 1、学校管理学:研究如何提高学校管理有效性的学科,它融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知识于一体,具有极强的应用性。 三、简答: 1、学校管理学的任务: ①、研究任务:通过对学校管理活动的研究,总结学校管理经验,了解学校管理特点,探寻学校管理规律,借鉴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完善学科体系,丰富学校管理理论,以指导学校管理工作,提高学校管理效益。 ②、传授知识任务:向学习者系统介绍学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管理常识,为学校管理者释疑解惑,开阔眼界,活化思维,形成正确的管理观念,提供科学管理方法,提高学习者的管理素质。 2、古典管理理论对学校管理的影响:①、注重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 ②、把科层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组织基础;③、宣示一种新的管理观念。泰勒的科学管理强调效率与人性的统一,以科学取代经验,以合作取代对抗,法约尔首次将管理职能明细化并将管理与经营区分,韦伯则对不同类型的组织体制的分析,深化了人们对科层制的认识。 3、人际关系理论对教育管理领域的影响:①、重视学校中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把非正式组织看作是学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沟通来协调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冲突与目标;②、重视并改善教师人际关系,满足教师的各种社会需求与心理需求,提高教师士气;③、重视教学民主,充分相信教师,对教师的教学不做过多的干预,有意识向学生灌输合作意识,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学生排课选课管理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学生排课选课管理系统学生姓名:111 2011111 学院:11院 专业年级:11级信管1班 指导教师:刘昭老师 完成日期:2014/1/4

学生排课选课管理系统 学生:骆天阳 指导教师:刘昭 [摘要]选排课系统功能的设计上,学生选排课系统可以分为登录、排课和选课3个子系统。登录子系统区分排课者(也即系统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这三者的不同身份,给出不同的权限,在页面中根据身份判断其相应具有的功能来使用这套系统。排课子系统主要供排课者使用,排课者可以在这里进行一切与排课有关的活动。选课系统主要供学生选课使用,在这里可以进行与选课有关的活动;教师可在教师反馈系统中对排课者提出反馈意见,供排课者在排课时可参考使用。学生选排课系统使用Delphi 7平台开发。在数据库上考虑到快捷、有效,同时考虑到多台服务器共同使用同一个数据库的情况,这里选择SQL Server 2008作为数据库服务器。 [关键词]Delphi 7学生排课学生选课SQL Server

目录 第一章任务书 (4) 1.1 题目及要求 (4) 1.2 设计时间 (4) 1.3 其他相关内容 (4) 1.4 设计资料 (4) 1.5 工作内容 (5) 1.5.1 系统可行性分析和需求分析 (5) 1.5.2 系统数据库设计 (5) 1.5.3 系统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 (5) 1.5.4 系统测试 (5) 第二章系统开发可行性分析 (6) 2.1技术可行性 (6) 2.2经济可行性 (6) 2.3操作可行性 (6) 第三章开发运行环境 (7) 3.1系统开发和运行环境 (7) 3.1.1系统开发环境 (7) 3.1.2系统运行环境 (7) 3.2开发工具介绍 (7) 3.2.1 Delphi 7 (7) 3.2.2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8) 第四章需求分析 (9) 4.1引言 (9) 4.2编写目的 (9) 4.3研究背景 (9) 4.4系统描述 (10) 4.5系统需求分析 (10) 第五章数据库分析与设计 (11) 5.1编写目的 (11) 5.2逻辑模型的建立 (11) 5.2.1 数据流图 (11) 5.3数据字典 (12) 5.3.1系统数据表及其用途 (12) 5.4概念设计 (13) 5.4.1系统实体关系图 (13) 5.5数据库设计 (13) 5.6局部 E-R图 (16) 第六章系统设计 (20) 6.1系统功能 (20)

最新《学校管理学》常规知识点.

《学校管理学》常规知识点 1、学校管理:按照一定的原则,运用一定的手段与方法。建立一定的制度,极大地发挥校内人、财、物诸因素的作用,充分地利用校外各种有利条件,组织和领导学校全体成员,协调一致地、有效地实现既定工作目标的一种有程序的活动过程。 2、学校管理的“人本”原理:现代管理的核心和动力是人以及人的积极性,现代管理思想是把人的因素放到第一位,重视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财。人与物等的关系,尽量发挥人的主动性、创造性。所以,学校管理应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 3、目标管理:顾名思义是一种以目标为指导或以目标为基础的管理体系,是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共同确定总目标,把总目标转化为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管理者通过目标,对所属部门和每个成员进行管理。 4、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为了实现管理目标,对学校各项工作和各类人员的要求加以条理化、系统化,规定出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工作规程。 5、教师管理:是对教师和教师与其所从事的工作之间的关系进行的管理,其职能是谋求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教育教学工作的相互适应,做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人际关系融洽。 6、经济效果最优化原则:是指在学校管理中,力求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获得最大的效果,力争一切工作的最优化和高效性。最优化不是部分最优化,而是整体虽优化。 7、学校组织气氛:是指学校内教师和校长、教师和教师之间交互影响下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团体行为和心理状态。 8、教学管理:是在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指导下,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等管理环节,使学校内部各种与教学有关的机制协调运行,达到有效的控制,实现学校管理者所希望达到的教育和教学的任务目标,促进学校教学质量和

高效智能排课系统

目录 摘要 (1) 引言 (1) 1.绪论 (1) 1.1课题背景 (1) 1.2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2) 1.3课题设计的意义 (2) 1.4设计方法 (2) 2.系统需求分析 (3) 2.1编程的环境的选择 (3) 2.2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 2.3系统模块和流程图 (3) 3.数据库设计与系统功能的设计 (7) 3.1数据库的逻辑实现 (7) 3.2数据库的创建 (7) 3.3系统整体功能的设计 (8) 3.4系统登陆界面的设计 (9)

摘要: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设计并实现高效的智能排课系统。使用计算机自动实现课程的查询、教师的查询以及教室的查询,并且能够自动生成课程表。高校智能排课系统平台采用Windows 7操作系统,数据库主要采用SQL Server 2005,并采用Java语言实现编程。本系统运用管理员、教师、学生三级授权方式,快速的实现排课的功能,大大提高了排课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SQL Server;Java;智能排课 引言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意境成为我们学习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被应用于很多领域,它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它的存在。这是因为计算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计算机可以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方面;其次,使用计算机可以节省许多的纸质文件、节省了大量的存储空间;第三,计算机可以缩短人们的工作时间;第四,计算机可以对文档进行加密,让文件更安全等等。就排课工作而言,我国各个高校使用传统手动排课的管理方法,就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这篇论文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的特点,使用Java语言开发一个相对便利的高校排课系统。 1.绪论 1.1课题背景 排课管理系统是各个大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容的优劣对于学校的学生、老师、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智能排课管理系统必须能够做到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课程信息、快捷的课程查询手段、快速的生成课程表的这三项基本功能。然而,一直以来各个学校都使用着最为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进行排课,这种传统的人工排课方法不但但是效率低、保密性差的特点,并且很难进行修改。再加上时间长了之后,会产生大量的课程文件和课程数据,如果人们要查找课程信息或者修改课程信息就需要查找大量的文件。现代社会,计算机技术不断的在发展,也不断的在成熟,使用计算机进行智能排课,具有着人工排课无法相比较优点。例如:查询课程信息方便、存储课程容量大、保存时

学校管理学

学校管理学 单选 1.学校管理方法中最有效率的方法是(A)A.行政方法 B.经济方法C.法律方法D. 思想教育方法 2.学校管理者在设置目标时注意事项不包括(D) A.教师参与目标制定 B.注意目标的科学性 C.目标设置要有阶段性 D.目标应尽量具体 3.学校管理的主体有哪些?A.学校领导者、教师、学生、家长 4.下面哪个不是思想教育方法的特点(C)A.长期性 B.平等性 C.启发性 D.灵活性 5.教师管理主要包括(A) A.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教师的管理 B.学校和校长对教师的管理 C.学校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管理 D.校长和学校领导对教师的管理 6.学校管理学在我国开始起步的标志(C) A.罗廷光的《教育行政》 B.杜佐周的《教育与学校行政原理》 C.《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 D.《学校管理法》章程的实施 7.古典管理理论包括(C) A.决策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理论 B.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科层组织理论 C.人际管理理论、激励理论、领导效能理论 D.强化理论、期望理论、敏感性训练理论 8.校长负责制从主体数量上来看是(C)A.多长制B.两长制 C.一长制 D.委员会制 9.学生公寓社会化可以采取方式不包括 A.教职工集资建设学生公寓 B.学校向银行贷款 C.学校与房地产开发商联合建设 D.学生集资建设 10.学习的评价与考核的方式不包括(D)A.考试 B.评议 C.档案评价法D.成绩评价法 11.教师管理的途径不包括 A.吸引教师 B.强化教师 C.保育教师 D.管理教师 12.教师哪些特质造成了教师区别于其他劳动者 A.职业性质 B.职业性质和专业化 C.社会对教师的期望 D.教师素质和职业性质 13.需要层次理论是由谁提出来的 A.杜威 B.马斯洛 C.皮亚杰 D.泰勒标准答案:B 14.下列属于学生攻击行为的是()A.大声喧哗B.急于回答问题C.指责他人D.爱做小动作标准答案:C 15.选课制度的杠杆是 A.教师指导 B.民主管理 C.学生自主 D.公正合理 16.下列不属于财务管理观念创新的是 A.盈利观念 B.信息价值观念 C.财务风险观念 D.环境价值观念 17.收费管理制度不包括 A.规定性收费管理 B.实行审批公示制度 C.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收费管理 D.经费预决算制度 18.我国中小学现阶段实行的领导体制是 A.校务委员会制 B.校长负责制 C.校长责任制 D.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 19.下列不属于柔性管理的特征的是 A.启发性 B.被动性 C.创造性 D.变动性 20.下列不属于学校后勤社会化的基本模式的是 A.社会主管,校社联合 B.学校主管,校企联合 C.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校际联合 D.物业托管,校企联合21.下列不属于学生事务的系列制度的是 A.学籍管理条例 B.学生成绩考核与管理制度 C.学生补缺补差辅导制度 D.学生选课制度 22.下列属于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投入的是 A.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 B.企业拨款 C.教育事业费拨款 D.校办产业的经费标准答案:C 23.学校领导体制不包含下面哪一个 A.领导体制 B.组织结构 C.管理条例 D.规章制度答案:C 24.学生餐饮社会化就是将学生的餐饮服务交由()承办。 A.个人或公司 B.学校 C.校长 D.学校后勤部标准答案:A 25.行政管理方法最主要的特征是 A.权威性 B.强制性 C.时效性 D. 垂直性答案:A 26.激励理论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A.16世纪 B.17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答案:D 27.双因素理论是指哪两个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