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全息图谱总结

合集下载

《中医全息图(图文相册)》

《中医全息图(图文相册)》

31
11.手掌反射区 医学
32
手掌穴道图 医学
33
12.双足全息图 医学
34
13.针灸穴 医学 位图(1)
35
14.针灸穴位 医学 图(2)
36
15.针灸穴 医学 位图(3)
37
背部疾病对应点 医学
38
16.足背侧反射区 医学
39
17.足底反射图区 医学
40
18.足内侧反射区图 医学
《中医全息图(图文 相册) 》◇laodao
医学
1
12正经与督脉、任脉图
医学
2
01手太阴肺经络系统 医学
3
02手阳明大肠经络系统 医学
4
03足阳明胃经络系统 医学
5
04足太阴脾经络系统 医学
6
05手少阴心经络系统 医学
7
06手太阳小肠经络系统 医学
8
07足太阳膀胱经络系统 医学
9
08足少阴肾经络系统 医学
10
09手厥阴心包经络系统 医学
11
10手少阳三焦经络系统 医学
12
11足少阳胆经络系统 医学
13
12足厥阴肝经络系统 医学
14
13督脉及其别络 医学
15
14任脉及其别络 医学
16
医学
15
17
医学
16
18
医学
17
19
医学
18
20
人体反射区示意图
医学
21
1.耳朵人体全息示意图 医学
01耳朵全息图 医学
52
02全息手穴图 1 医学
53
02手背反射区 医学
54
02手背全息图 医学

《中医全息图(图文相册)》

《中医全息图(图文相册)》

43
人体头面部位反射区示意图
医学
44
00头部侧医学面全息图
45
00头部正医学面全息图
46
01常用耳医学穴示意图
47
01耳部医学全息图
48
01耳部医全学 息图1
49
01耳部医全学 息图2
50
01耳部医全学 息图3
51
01耳朵医学全息图
52
02全息医手学 穴图1
53
02手背医学反射区
医学
23
2.脊椎医全学 息图
24
3.手背医反学射区图
25
4.手部病理反
应点适医学应症对
26
照表
5.手部病理反医学应点--掌背图
27
6.手部病理反医学应点--掌心图
28
7.手的第二掌医骨学 全息穴位图
29
8.手的第五掌骨全息穴
位医图学
30
10.手的人体全息示
意图医(学 2)
31
11.手掌医学反射区
10
09手厥阴心医学包经络系统
11
10手少阳三医学焦经络系统
12
11足少阳医胆学经络系统
13
12足厥阴医肝学经络系统
14
13督脉医及学其别络
15
14任脉医及学其别络
16
医1学5
17
医1学 6
18
医1学7
19医18学20人体 Nhomakorabea射区示意图
医学
21
1.耳朵人体医全学 息示意图
22
2.脊柱全息图图片
《中医全息图(图文 相册) 》◇laodao
医学
1
12正经与督脉、任脉图
医学

人体实用全息穴位图谱解

人体实用全息穴位图谱解

人体实用全息穴位图谱解第一颈椎(C1)眩晕,后头痛,视力下降,高血压,失眠,面瘫第二颈椎(C2)眩晕,偏头痛,耳鸣,胸闷,心动过速,排尿异常,视力下降,高血压,失眠,面瘫第三颈椎(C3)喉咙部异物感,胸闷,颈痛,牙痛,甲状腺功能亢进第四颈椎(C4)喉咙部异物感,胸闷,打呃,肩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甲状腺功能亢进第五颈椎(C5)眩晕,视力下降,心动过速或过缓,上臂痛或下肢瘫痪第六颈椎(C6)低血压,心率失常(过速或过缓),上肢桡侧麻痛第七颈椎(C7)低血压,心率失常,上肢后侧尺侧麻痛第一胸椎(T1)上臂后侧痛,肩胛部痛,气喘,咳嗽,左上胸痛,心慌,心悸第二胸椎(T2)上臂后侧痛,气喘,咳嗽,左上胸痛,心慌,心悸第三胸椎(T3)上臂后侧痛,肩胛部痛,气喘,咳嗽,左上胸痛,心慌,心悸,胸闷,胸痛第四胸椎(T4)胸壁痛,气喘,打呃,乳房痛第五胸椎(T5)胸壁痛,气喘,乳房痛第六胸椎(T6)胃痛,肝区痛,上腹胀,肋间痛,胆石症第七胸椎(T7)胃痛,肝区痛,上腹胀,肋间痛,胆石症第八胸椎(T8)胃痛,肝区痛,上腹胀,肋间痛,胆石症第九胸椎(T9)胃痛,肝区痛,上腹胀痛,子宫炎第十胸椎(T10)腹胀,肝区痛,卵巢炎,睾丸炎,子宫炎第十一胸椎(T11)胃脘痛,肝区痛,胰腺炎,糖尿病,肾病,排尿异常,尿路结石,腹胀痛,第十二胸椎(T12)胃脘痛,肝区痛,胰腺炎,糖尿病,肾病,排尿异常,尿路结石,腹胀痛,肾炎,肾结石,腹泻,第一腰椎(L1)胃脘痛,肝区痛,胰腺炎,糖尿病,肾病,排尿异常,尿路结石,腹胀痛,肾炎,肾结石,腹泻,大腿前侧痛第二腰椎(L2)腰痛,排尿异常,大腿麻痛第三腰椎(L3)两侧腰痛,腹痛第四腰椎(L4)两侧腰痛,腹痛,腹胀便秘,下肢外侧麻痛,第五腰椎(L5)下肢后侧麻痛,下肢痛,遗精,月经不调骶骨(S)排尿异常,子宫炎,前列腺炎注:颈椎C,胸椎T,腰椎L,骶椎S附加小常识:睡觉要南北方向,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地球磁场是南北向的,人体血液含铁量比较大,自然受影响,顺磁力线方向比较有利.最常见的理论是睡觉过程中人体应当头朝北,脚冲南,和地球磁力线方向一致。

人体有效全息穴位图谱解

人体有效全息穴位图谱解

人体有效全息穴位图谱解第一颈椎(C1)眩晕,后头痛,视力下降,高血压,失眠,面瘫第二颈椎(C2)眩晕,偏头痛,耳鸣,胸闷,心动过速,排尿异样,视力下降,高血压,失眠,面瘫第三颈椎(C3)喉咙部异物感,胸闷,颈痛,牙痛,甲状腺功能亢进第四颈椎(C4)喉咙部异物感,胸闷,打呃,肩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甲状腺功能亢进第五颈椎(C5)眩晕,视力下降,心动过速或过缓,上臂痛或下肢瘫痪第六颈椎(C6)低血压,心率失常(过速或过缓),上肢桡侧麻痛第七颈椎(C7)低血压,心率失常,上肢后侧尺侧麻痛第一胸椎(T1)上臂后侧痛,肩胛部痛,气喘,咳嗽,左上胸痛,心慌,心悸第二胸椎(T2)上臂后侧痛,气喘,咳嗽,左上胸痛,心慌,心悸第三胸椎(T3)上臂后侧痛,肩胛部痛,气喘,咳嗽,左上胸痛,心慌,心悸,胸闷,胸痛第四胸椎(T4)胸壁痛,气喘,打呃,乳房痛第五胸椎(T5)胸壁痛,气喘,乳房痛第六胸椎(T6)胃痛,肝区痛,上腹胀,肋间痛,胆石症第七胸椎(T7)胃痛,肝区痛,上腹胀,肋间痛,胆石症第八胸椎(T8)胃痛,肝区痛,上腹胀,肋间痛,胆石症第九胸椎(T9)胃痛,肝区痛,上腹胀痛,子宫炎第十胸椎(T10)腹胀,肝区痛,卵巢炎,睾丸炎,子宫炎第十一胸椎(T11)胃脘痛,肝区痛,胰腺炎,糖尿病,肾病,排尿异样,尿路结石,腹胀痛,第十二胸椎(T12)胃脘痛,肝区痛,胰腺炎,糖尿病,肾病,排尿异样,尿路结石,腹胀痛,肾炎,肾结石,腹泻,第一腰椎(L1)胃脘痛,肝区痛,胰腺炎,糖尿病,肾病,排尿异样,尿路结石,腹胀痛,肾炎,肾结石,腹泻,大腿前侧痛第二腰椎(L2)腰痛,排尿异样,大腿麻痛第三腰椎(L3)双侧腰痛,腹痛第四腰椎(L4)双侧腰痛,腹痛,腹胀便秘,下肢外侧麻痛,第五腰椎(L5)下肢后侧麻痛,下肢痛,遗精,月经不调骶骨(S)排尿异样,子宫炎,前列腺炎注:颈椎C,胸椎T,腰椎L,骶椎S附加小常识:睡觉要南北方向,有必然的科学依据地球磁场是南北向的,人体血液含铁量比较大,自然受阻碍,顺磁力线方向比较有利.最多见的理论是睡觉进程中人体应当头朝北,脚冲南,和地球磁力线方向一致。

人体全息经络图

人体全息经络图

人体全息经络图左手为气脉:2、食指尖节指肚为甲人(胆经)1、中指指肚为乙日(肝经)、3、中食指肌(手横纹右上端,食指与中指之间(未到中指掌肌区域)为丙月-通达肺经。

4、无名指中节指肚为丁时(大肠经)5、小指尖节指肚为戌刻(脾经)6、无名指尖节指肚为己分(胃经)7、无指肌(手横纹上端,四指下掌部肌肉)为庚秒-通达心经。

8、食指中节指肚为辛行(小肠经)9、鱼肌(立掌中线左侧,位于大拇指根部肌肌区域)为壬气--通达膀胱10、掌肌(立掌中线右侧,位于掌边肌肌区域)癸血--通达肾经11、小指肌(手横纹右上端,四指与小指之间肌肌区域)通达为地支--通达心包经。

12、中指中节指肚为正果---通达(三焦经)13、拇指尖节指肚为童子--通达(阴经)、右手为血脉:1、中指尖节指肚为子鼠穴(胆经)2、食指尖节指肚为丑牛(肝经)、3、中食指肌(手横纹右上端,食指与中指之间(未达中指掌肌区域)为寅虎穴-通达肺经。

4、无名指中节指肚为卯兔穴(大肠经)5、小指尖节指肚为辰龙穴(脾经)6、无名指尖节指肚为巳蛇穴(胃经)7、无指肌(手横纹上端,四指下掌部肌肉)为午马穴-通达心经。

8、食指中节指肚为未羊穴(小肠经)9、鱼肌(立掌中线左侧,位于大拇指根部肌肌区域)为申猴穴--通达膀胱10、掌肌(立掌中线右侧,位于掌边肌肌区域)酉鸡穴--通达肾经11、小指肌(手横纹右上端,四指与小指之间肌肌区域)通达为戌狗穴--心包经。

12、中指中节指肚为亥猪穴---(三焦经)13、拇指尖节指肚为童子穴--(阴经)、人体侧面有一条轮廓经,这条经脉是人体中的一条隐形经脉,触之显之,不触即隐之,所以一直未被世人发现。

人体一共有十五条经脉。

分别是:1:手太阴肺经2:手阳明大肠经3:足阳明胃经4:足太阴脾经5:手少阴心经6:手太阳小肠经7:足太阳膀胱经8:足少阴肾经9:手厥阴心包经10:手少阳三焦经11:足少阳胆经12:足厥阴肝经另外还有轮廓经(奇经)与内外经八脉。

超珍贵的全息手穴图

超珍贵的全息手穴图

超珍貴的全息手穴圖总则手指腳趾多揉揉,失眠頭痛不用愁。

常揉拇指健大腦,常揉食指胃腸好。

常揉中指能強心,常揉環指肝平安。

常揉小指壯雙腎。

十指對力強心臟,雙手對插頭腦清,旋轉關節通經脈,反掌伸展松筋骨,揉揉十指祛頭痛,按摩四關行氣血,搖肩轉膊松頸椎,甲角切切精神爽:五指養生速查手部有6條經脈循行,與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溝通,大約有99個穴位(區),可以反映全身五臟六腑的健康狀況。

按摩或按壓這些穴位,幾乎可以緩解全身疾病。

五指的對應經絡和對應器官:拇指肺部經絡心臟和肺食指大腸經絡胃、腸和消化器官中指心包經絡五官、肝臟無名指三焦經絡肺和呼吸系統小指小腸經絡心、腎臟、循環系統健康的手指都一樣:指甲粉紅色,有光澤,厚薄適中,軟硬適度,不易折斷,表面光滑,指甲根部半月形(甲半月,又叫健康圈)呈白色。

不健康的手指各有不同:甲半月顏色灰色:可能精力弱,容易引起貧血、疲倦、乏力。

粉紅:可能臟腑功能下降,體力消耗過大,容易引起糖尿病、甲亢等病症。

紫色:容易引起心腦血管血液迴圈不良,供血供氧不足,易出現頭暈、頭痛、動脈硬化。

黑色:多見於嚴重的心臟病、腫瘤或長期服藥者。

甲半月面積最好:面積占指甲1/5。

小於1/5:表示精力不足,腸胃吸收能力差。

如甲半月突然晦暗、縮小、消失,應早期預防一些消耗性的疾病、腫瘤、出血等。

熬夜、性過多時,甲半月也會消失,很難再長出來。

大於1/5:多為心肌肥大,易患心腦血管、高血壓、中風等疾病。

指甲狀態色澤發暗,有多條豎線分佈:這是體內水分不足的體現,並且該手指對應的體內器官和組織功能虛弱。

色澤發暗,凸凹不平,有多條橫線分佈:這是貧血以及營養不良的體現,或者數月前曾身體不調。

手部有6條經脈循行與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溝通。

大約有99個穴位(區)可以反映全身五臟六腑的健康狀況與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溝通。

隨時隨地健手健身運用五指健身術,最大的優勢就是隨時隨地:讓冗長的會議時間變得更有意義、電腦前休息的十分鐘有了內容、餐前等待上菜不再急躁……這一切的前景是,只要我們想,所有雙手空下來的時間,都可以是健身時間。

人体全息穴区示意图

人体全息穴区示意图

人体全息穴区示意图前头部全息穴区示意图双躯横前额部,沿着发际卧左右;正中为头合着用,反向依次对脏腑。

后头部全息穴区示意图后头部位背缩影,百会脑户一线行;头颈接背连腰骶,枕骨上方治眼睛;顶后斜带对颈肩,枕下旁带调平衡。

侧头部全息穴区示意图两个斜带分前后,倒立人形下为头;四肢病变对侧寻,头身侧面疾莫愁。

《额中带》主治头面部及口、鼻、舌、咽喉疾病。

《额旁1带》主治心、肺、胸膈等上焦疾病。

《额旁2带》主治脾、胃、肝、胆等中焦疾病。

《额旁3带》主治肾、膀胱、泌尿生殖系统等下焦疾病。

《额顶带》主治上、中、下三焦疾病。

此带分为3等分、前1/3治疗胸部心肺等上焦疾病;中1/3治疗上腹部肝胆脾胃等中焦疾病;后1/3治疗下腹部大小肠及泌尿生殖系统等下焦疾病.《顶颞前斜带》主治全身运动障碍的病症(瘫痪、震颤、疼痛、浮肿等)《顶颞后斜带》主治全身感觉障碍的病症(疼痛、麻木、感觉异常)两斜带均分为3等分,上1/3治疗对侧下肢、髋关节及臀部的病症;中1/3治疗对侧上肢的病症;下肢1/3治疗同侧侧头部及口腔疾病。

《顶枕带》主治头颈、腰背、腰骶及眼部病症。

全带分为3等分,上1/3主治头颈病症;中1/3主治腰背部病症;下1/3主治腰骶部病症及各种眼病。

《顶后斜带》主治颈肩部疾病。

《枕下旁带》主治小脑疾病引起的平衡障碍、共济失调、后头痛以及偏瘫肢体的精细运动障碍等。

手背部全身穴区示意图第三掌骨对脊椎,中指根下颈椎位;阳池穴上对腰骶,中间诊查腰和背。

足底部全息穴区示意图双足并立人缩影,拇指位头肢边行;趾下肺脏左连心,左脾右肝胃胰中;足心肾连膀胱腑,大小肠下生殖宫。

手掌部全息穴区示意图人体微缩在手掌,头面中指下位相;胃居掌心斜上肝,环指小指下肺脏;大小鱼际心与肠,腕上生殖肾膀胱。

脏腑器官体表投影区示意图脏腑体表有投影,刮拭此处是捷径;直接排除内毒素,方便快捷祛病痛。

耳部全息穴区示意图小小耳廓倒人形,耳轮四肢头耳垂;上耳窝为中下腹,下耳窝处对心肺;窝边外缘查脊椎,中间软骨末端胃。

针灸全息图谱)

针灸全息图谱)

针灸全息图谱转载自:小小中医转载于:2010-09-24 10:40 | 分类:朋友分享阅读:(2) 评论:(0)谈到全息~~不得不说的就是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张颖清教授在传统针灸穴位及中国医学的基础上,发现了穴位全息律,创立了全息胚学说及全息生物学,使中医学从局部诊治全身有明确部位疾病的思想建立在现代生物学的基础之上。

全息胚学说认为,一个生物体上的不同部位的结构单位,在本质上都是同一种物质即全息胚,一个生物体是由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具有不同特化程度的多重全息胚所组成,可以说,通过一个小小的全息胚元,就可以知道全身的情况。

祖国医学通过一张脸、一只耳廓、一个舌头、一段脉搏、一只手等就可得知身体其它部位的信息,继而下诊断进行治疗,这里无不体现着生物全息论的实际应用,尤其在中药治病方面更是取其生物与人体全息对应的理论,达到更佳的疗效。

如动物药,主要取其“同类相补” 的生物特点,所以有“以脏补脏”之说,象取肝补肝,取肾壮阳,取眼明目等。

“同功相助”更是取其专有信息的强化,如:①脱肛、子宫脱垂是由于人体内回缩的信息缺乏所致,而鳖头,蜗牛常完全回缩于甲壳内,它们具有回缩的专有信息,这种专有信息可使病人增加回缩信息,所以鳖头、蜗牛用于治疗脱肛和子宫脱垂。

蝉蜕、蛇蜕、蚕蜕可退翳即是此理;②水蛭、穿山甲、地龙等具有钻穿信息,即用于血管栓塞类疾病中。

在矿物药中,取其与人体信息的潜在信息,如:①朱砂、赭石、磁石、箔、礞石、蛇含石等比重较大的矿物药,都能镇心安神;②玛瑙,琥珀为半透明状,具光泽,均具有明日之效;③琉黄易燃具有火的信息,故具补火助阳之效。

在植物药上.根据与人体信息的对应关系,取其形状、颜色、位置、含有物质、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治疗疾病。

如:①核桃健脑,郁金利胆,连翘似心而入心经,鸡肾草、女贞子、补骨脂补肾,川贝母润心肺,都属同形全息即中药与人体某一部分形状相同,信息对应。

②地锦草、斑地锦、奶浆果、奶浆参、奶汁树等原植物含有大量白色乳汁,与人乳汁颜色相同,故它们具有催乳、通乳的作用;血参、血满草等植物折断后有红色汁液流出,它们与人血液颜色相同,故用于治疗贫血;而桑椹的补血、丹参的活血、茜草的止血皆属同色全息即中药与人休某一部分颜色相同,信息对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全息图谱总结
全息胚学说认为,一个生物体上的不同部位的结构单位,在本质上都是同一种物质即全息胚,一个生物体是由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具有不同特化程度的多重全息胚所组成,可以说,通过一个小小的全息胚元,就可以知道全身的情况。

祖国医学通过一张脸、一只耳廓、一个舌头、一段脉搏、一只手等就可得知身体其它部位的信息,继而下诊断进行治疗,这里无不体现着生物全息论的实际应用,尤其在中药治病方面更是取其生物与人体全息对应的理论,达到更佳的疗效。

如动物药,主要取其“同类相补”的生物特点,所以有“以脏补脏”之说,象取肝补肝,取肾壮阳,取眼明目等,“同功相助”更是取其专有信息的强化,如:
1脱肛、子宫脱垂是由于人体内回缩的信息缺乏所致,而鳖头,蜗牛常完全回缩于甲壳内,它们具有回缩的专有信息,这种专有信息可使病人增加回缩信息,所以鳖头、蜗
牛用于治疗脱肛和子宫脱垂。

蝉蜕、蛇蜕、蚕蜕可退翳即是此理;
2水蛭、穿山甲、地龙等具有钻穿信息,即用于血管栓塞类疾病中。

在矿物药中,取其与人体信息的潜在信息,如:
1朱砂、赭石、磁石、箔、礞石、蛇含石等比重较大的矿物药,都能镇心安神;
2玛瑙,琥珀为半透明状,具光泽,均具有明日之效;
3琉黄易燃具有火的信息,故具补火助阳之效。

在植物药上.根据与人体信息的对应关系,取其形状、颜
色、位置、含有物质、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治疗疾病。

如:
1核桃健脑,郁金利胆,连翘似心而入心经,鸡肾草、女贞子、补骨脂补肾,川贝母润心肺,都属同形全息即中药与人体某一部分形状相同,信息对应。

2地锦草、斑地锦、奶浆果、奶浆参、奶汁树等原植物含有大量白色乳汁,与人乳汁颜色相同,故它们具有催乳、通乳的作用;血参、血满草等植物折断后有红色汁液流出,它们与人血液颜色相同,故用于治疗贫血;而桑椹的补血、丹参的活血、茜草的止血皆属同色全息即中药与人休某一部分颜色相同,信息对应。

3连翘心清心热,莲子心清心火,棕树心治心悸,喜树皮治牛皮癣,桑寄生、菟丝子都属寄生类,故有安胎之效,它们部属同位全息即中药在原植物中的位置与人体部位对应,信息对应。

4麦芽、谷芽都含淀粉酶及维生素B,二者均具有消化功能,大枣含有蛋白质、糖、维生素C等,具有养血补肝之效,它们属于同功全息即中药与人体含有相同的物质,信息对应。

5花为植物的生殖器官,多数花类有活血调经的功效,果实种子有促人“生子”之功能,藤茎类药材皆能通经络,顺气血,它们都属同功全息即中药的药用部分与人体某部分有相似的功能,信息对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