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丝弓矫治技术

合集下载

直丝弓矫治技术

直丝弓矫治技术

直丝弓矫治技术第一篇:直丝弓矫治技术介绍直丝弓矫治技术是现代正畸技术中较为成熟的一种,它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直丝弓来达到矫正牙齿的效果。

而且这种技术广泛运用于各类型错颌畸形的矫治,如前牙反合、前牙前突、下颌前缩、开颌、复杂畸形等,成为目前较为常见的矫治方式之一。

直丝弓矫治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牙齿上放置一种特殊制作的直丝弓,通过逐渐调整直丝弓的位置、形状和力度,将牙齿逐渐移动至正确位置,实现矫治效果。

而且直丝弓也可以很好地支持矫治的活动,可以应用于缺失牙齿的矫正和种植牙矫治。

直丝弓矫治技术的优点包括负担较轻、治疗时间较短、口腔舒适度较高、矫治效果可控等。

但是其矫治的效果也可以因为很多因素而出现不良反应,例如牙齿移动速度过快或过慢、过度磨损或损伤等,因此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治疗需求和牙齿状况来选择最适合的直丝弓矫治技术。

总之,直丝弓矫治技术依靠其独特的原理,可以根据患者的矫治需求,有效治疗各种错颌畸形,并在口腔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二篇:直丝弓矫治技术的技术步骤直丝弓矫治技术虽然便于操作,但其步骤还是需要遵循,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具体步骤如下:1. 患者检查:首先必须进行口腔检查,了解患者的口腔情况,包括牙齿排列、错颌状况、牙齿健康状况、牙周状况等,以便制定具体矫治方案。

2. 图像学检查:通过拍摄X光片或CT片,了解牙齿以及骨骼的状况,包括牙齿坐落位置、牙齿根的状况、牙齿错颌程度等,以帮助医生准确制定治疗方案。

3. 模型制作:在进行正式治疗前,需要取模拟牙齿的石膏模型,以便于医生进行临床实验、制作直丝弓等操作。

4. 直丝弓设计:直丝弓的制作需要在石膏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根据患者的口腔状况来制作,如直丝弓截面形状、直丝弓长度、钢丝大小、强度等。

5. 直丝弓装置:选择正确的直丝弓、并使用适当的力度,通过患者口腔内的支点,精确地调节直丝弓位置,处于引力平衡状态。

6. 直丝弓调整:矫治中需要追踪直丝弓的效果并根据患者的口腔状况调整直丝弓的位置、强度等参数,修正影响矫治进程的因素,确保治疗效果。

第五节 直丝弓矫治器和矫治技术

第五节  直丝弓矫治器和矫治技术

第七章第五节直丝弓矫治器和矫治技术(一)正常牙合六项标准1、磨牙关系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沟上;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远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二恒磨牙近中颊尖的近中斜面上,上颌尖牙咬合于下颌尖牙和第一前磨牙之间。

2、牙齿近、远中倾斜(冠角、轴倾角)临床冠长轴的龈端向远中倾斜时冠角为正值,向近中倾斜时冠角为负值。

正常牙合的冠角大都为正值。

3、牙齿唇(颊)-舌向倾斜(冠倾斜、冠转矩)上切牙冠转矩为正,下切牙接近直立,从尖牙起,上、下后牙冠转矩为负。

4、旋转后牙旋转后占据较多的近远中间隙,前牙占据较少。

5、间隙正常牙合无牙间隙存在。

6、牙合曲线Spee曲线较深时,上牙弓间隙不足以容纳上牙;颠倒的Spee曲线,则上牙的间隙过多。

(一)直丝弓矫治器的原理直丝弓矫治器的设计直丝弓矫治器各个牙齿托槽底部厚度不同并与牙齿近远中、龈向的曲度一致,托槽内预置有不同的轴倾角、转矩角,牙齿的定位由托槽完成,不用在弓丝上弯制三种序列弯曲就能完成弓内治疗。

1、消除第一序列弯曲直丝弓矫治器通过调节托槽底的厚度,自动完成这种牙齿移动,使牙齿再牙弓中保持正确的唇(颊)舌位置关系。

2、消除第二序列弯曲直丝矫治器的托槽,根据不同牙齿的位置,在槽沟上加入了不同的近远中倾斜角度。

3、消除第三序列弯曲直丝弓矫治器用托槽槽沟转矩角。

(二)直丝弓矫治器的设计1、Andrews直丝弓矫治器使用Andrews直丝弓矫治器时,首先要根据拔牙或不拔牙选择“标准式”或“拔牙式”;其次要根据患者ANB 角的大小区分使用三种不同类型的切牙托槽;最后对拔牙病例还要根据支抗的大小确定三种不同形式的尖牙与后牙托槽。

2、Roth直丝弓矫治器Roth改良的直丝弓托槽是一种拔牙托槽,其主要设计思想为:(1)一种托槽系列适用于大部分患者。

(2)托槽所包含的角度可以完成牙齿三方位的轻度过矫治。

(3)允许牙齿轻微倾斜移动,而不像Andrews托槽那样完全整体移动牙齿。

MBT直丝弓矫正技术简介

MBT直丝弓矫正技术简介

MBT直丝弓矫正技术简介2007-07-20 16:19 【大中小】【我要纠错】经典的直丝弓矫正器是美国正畸学家LawrenceAndrews干1970年推出的一种源于方丝弓矫正器的新型矫正器,严格地说,它是美国“A”公司生产的Andrews矫正器的商品名,而不是矫正器的一个分类,但由干这一矫正器明显的内在优势,吸引了美国众多正畸材料厂家竟相生产类似的矫正器,因为专利的限制,这些厂家不能完全复制“A”公司生产的直丝弓矫正器,而仅能模仿Andrews直丝弓矫正器上8个主要特征中的l-4个特征,被Andrews称之为部分程序化矫正器,但一些正畸医师并不去严格区分部分程序化矫正器还是全程序化矫正器,而是将所有槽沟中含三个序列弯曲的托槽统称为直丝弓矫正器。

表面上看,两者区别不大,以主要区别之一的槽沟转矩角为例,完全程序化直丝弓托槽的转矩角由托槽底的倾斜度来反映,而部分程序化直丝弓托槽的转矩角做在托槽体部,虽然对单个牙而言,两者都能将牙齿矫正至目标角度,但对全牙弓而言,如果部分程序化托槽以理想牙弓所有牙齿的临床冠唇颊面纵轴的中点定位,则槽沟的龈向高度依牙冠倾斜度的不同而改变,无法保证在同一直线水平上,采用直丝弓的优势也就无法充分体现。

直丝弓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Andrews的最佳自然六标准,由干六标准对全牙弓所有牙齿的近远中、颊舌向及龈向角度和位置都有明确的期望值作为矫治目标,使得所有非完全程序化的直丝弓矫正器需要更多的弓丝调整才能实现最佳六标准。

严格地说,目前国内尚没有一家公司生产的直丝弓矫正器可以称之为“完全程序化直丝弓矫正器”。

完全程序化的另一个含义是设计决定矫正器类型及使用方法,Andrews在推出经典直丝弓矫正器后不久,陆续推出依据不同牙移动类型及移动量设计的拔牙系列托槽,矫治前先根据患者的错类型、拥挤程度及支抗要求等选择适合具体患者的类型,对拔牙病例配合不同的弹性牵引,以实现滑动法整体移动牙齿的目标。

MBT直丝弓矫治全解析之——矫治流程(二)

MBT直丝弓矫治全解析之——矫治流程(二)

MBT直丝弓矫治全解析之——矫治流程(二)MBT 直丝弓矫治技术是目前较先进的托槽矫治技术,和以往方丝弓托槽不同的是,直丝弓的托槽角度已经预先设计好,牙齿会按照医生的预期进行三维移动,不仅缩短了正畸的治疗周期,还能更好地保证矫治效果。

因为不需要像方丝弓矫治器那样在弓丝上弯制第一、第二、第三序列弯曲,具有牙弓基本形态的弓丝放入托槽,就可以完成牙齿的唇舌向、近远中向、垂直向和控根移动,所以被称为直丝弓矫治器。

牙医汇将分四期为大家带来 MBT 直丝弓矫治技术的全面解析,在上一期「方案制定」中,我们已经讨论了制定矫治方案时的主要考量。

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 MBT 直丝弓矫治的流程。

术前准备1. 完善患者资料,填写知情同意书;2. 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及头颅侧位片;3. 制取全口牙列印模;4. 照相(至少包括:正面微笑像,侧貌像,上颌牙列像,下颌牙列像,前牙区咬合像,左侧磨牙区咬合像,右侧磨牙区咬合像)。

术中矫治A. 不拔牙矫治1. 粘托槽2. 排齐牙弓(使用镍钛圆丝)可以依次使用12 镍钛圆丝(上下颌),14 镍钛圆丝(上下颌),16 镍钛圆丝(上下颌),18 镍钛圆丝(上下颌),来逐步把牙弓排齐。

3. 整平牙弓(使用镍钛方丝)可以依次使用 16*22 镍钛方丝(上下颌), 18*25 镍钛方丝(上下颌),19*25 镍钛方丝(上下颌),来逐步把牙弓整平。

4. 颌间牵引利用橡皮圈进行颌间牵引,进一步矫正磨牙关系。

包括二类牵引(即引导下颌磨牙向前)和三类牵引(即引导下颌磨牙向后)。

5. 精细调整利用橡皮圈,做上下颌间三角形牵引,使上下颌磨牙间咬合更为紧密。

6. 保持拆除矫治器,清理牙面,制作保持器(包括弯制的哈利氏保持器和透明压膜保持器),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选择佩戴。

B. 拔牙矫治在「整平牙弓」与「颌间牵引」阶段间需加入收缝阶段,其余与不拔牙矫治相同。

收缝(使用不锈钢方丝):在牙弓完全排齐整平以后,放入19*25 的不锈钢方丝,因为这种弓丝硬度很高,所以可以保证在收缝阶段牙弓形态不会发生变化。

直丝弓矫治技术

直丝弓矫治技术

力值:100~150克,弹性牵引
内收切牙
弓丝:0.018”×0.025”方丝
力值:100 ~150克,关闭曲形变1mm
3. 矫正切牙覆盖与磨牙关系
AngleⅡ类:
上切牙舌移,下切牙唇移,下磨牙近移
AngleⅢ类: 下切牙舌移、上切牙唇移、上磨牙近移 前后牙移动量及转距控制
4. 第二阶段常出现的问题 主要出现支抗丧失引发的多种情况
减小弓丝后牙段宽度,弓丝后牙段
加冠舌向转矩
第四阶段 矫治完成与保持
1. 完成前检查 X线复查:
评价头影测量及全口牙齿与牙周状况
咬合关系检查
功能咬合运动检查
TMJ检查
2. 完成与保持
固定保持1~3个月
Hawleys保持器
牙弓舌侧固定丝保持器
调整中线
2. 关闭间隙
①滑动法(Bennett与Mclaughlin 1993年提出)

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丝:0.020”圆丝→0.018 ” ×0.025 ”方丝
值:100~150克、颌内牵引(弹性牵引)
托槽与弓丝间摩擦力
影响因素:牙弓整平不够
弓丝、托槽、颊面管等变形、损坏
咬合干扰 牵引力过小
② 关闭曲法: 一步法关闭(下颌)、二步法关闭(上颌) 尖牙远中移动 弓丝:0.018”或0.020”不锈钢圆丝
(Torque:Labio-Lingual or Bucco-Lingual
Inclination) ──消除了弓丝的第三序列弯曲
直丝弓矫治器的设计
一、托槽
Andrews设计:非拔牙用(标准直丝弓托槽)
拔牙用(强、中、弱支抗托槽)
Roth 设计

直丝弓矫治器课件PPT

直丝弓矫治器课件PPT
局限性
直丝弓矫治器的价格相对较高,对于一些重度牙齿拥挤或复 杂的错合畸形可能效果不佳,需要配合其他矫治技术进行治 疗。
与其他矫治器的比较
与方丝弓矫治器比较
直丝弓矫治器采用预成托槽,减少了弓丝弯制和调整的繁琐过程,提高了矫治 效率。同时,直丝弓矫治器的托槽设计更加精确,能够减少牙齿移动的距离和 时间。
矫治效果
矫治后的牙齿排列、咬合 关系和面容改善情况,以 及患者的主观感受和满意 度。
经验与教训
经验总结
对矫治过程中的成功经验进行总 结,如患者管理、矫治技术应用
等。
教训分析
对矫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 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案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论
结合其他类似案例,进行比较和讨 论,深入探讨直丝弓矫治器的应用 和效果。
联合口腔医学、材料科学、生物力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 共同开展直丝弓矫治器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间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直丝弓矫治器技术的进步 和发展。
临床实践与反馈
重视临床实践和患者反馈,不断优化矫治器的设计和应用,提高矫 治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THANKS FOR WATCHING
案。
临床应用前景
适应症拓展
探索直丝弓矫治器在更多错颌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如双颌前突、下颌后缩等复杂病例。
简化治疗流程
通过技术创新和改进,降低矫治器调整的复杂性 和周期,提高矫治效果和患者舒适度。
口腔健康管理
结合预防保健理念,将直丝弓矫治器应用于早期 错颌畸形的预防和控制。
研究方向与展望
多学科交叉研究
发展历程
直丝弓矫治器起源于20世纪70 年代,由美国正畸医师Angle 研制成功。

当代直丝弓矫治器和矫治技术课件 95页PPT文档

当代直丝弓矫治器和矫治技术课件 95页PPT文档
Mclaughlin提出滑动直丝 矫治技术,又称为当代直丝弓矫治技术,或称为 第三代直丝弓矫治技术,此类矫治技术的特点是 应用滑动力学原理进行正畸临床治疗
其中有代表性的矫治器有MBT矫治器、OPA-K矫 治器、Speed矫治器及Damon矫治器等。当代滑动 直丝弓矫治技术应用轻力原则移动牙齿,简化了临 床操作、缩短了疗程,发展和完善了直丝弓矫治器 技术
当代直丝弓矫治器与矫治技术
教师简介
徐宝华教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国 家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 任,北京大学医学部硕士导师,中华口腔 正畸学专业委员会常委。擅长成人错合 隐形舌侧正畸治疗,东方人牙颌畸形的 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成人牙周病的牙 周、正畸及种植综合治疗,颞颌关节病 治疗,面部疼痛治疗。主编及参编专业 著作十部,发表论文六十余篇,两次获 卫生部科技进步奖,获国家专利6项
Andrews直丝弓矫治技术的应用
托槽定位
Andrews认为,在正常情况下,各牙齿临床冠的 中心点在一条直线上,且此直线与合平面平行。 在牙齿临床冠中心点处采集测量牙齿的角度、凸 度数据便最终演化出Andrews直丝弓矫治器的数 据,因此,在经典的Andrews直丝矫治技术中, 要求将直丝托槽粘在牙齿临床冠中心处,从而准 确的发挥直丝弓矫治器的理想功效
面观及颊尖咬合可达理想,但腭舌尖 咬合还需逐渐完善
改良的直丝弓矫治器及矫治技术
Roth直丝弓矫治器及矫治技术 水平支抗系统矫治技术 生物渐进直丝弓矫治技术 亚历山大直丝弓矫治技术
Roth直丝弓矫治器及矫治技术
Roth认为,正畸治疗目标 必须包括3个主要方面 面部美观 牙列整齐 功能咬合 正畸治疗的计划和目标是 在这三个方面都取得尽可 能好的矫治效果

《直丝弓矫治技术》课件

《直丝弓矫治技术》课件

特点
直丝弓矫治技术以其高效、精准、舒适等特点在正畸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该技 术采用预成矫治器,简化了矫治器的制作和调整过程,缩短了矫治时间。
直丝弓矫治技术的发展历程
起源
直丝弓矫治技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 ,由美国正畸医师Angle提出。
发展
创新
近年来,直丝弓矫治技术在矫治器设 计、矫治程序和材料选择等方面不断 创新,提高了矫治效果和患者舒适度 。
详细描述
青少年矫治案例中,直丝弓矫治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青少年患者的早期干预和治疗,医生能够利用直丝 弓矫治器的矫形力,对牙齿进行精准的移动和排列,改善牙齿的整齐度和咬合关系。这种矫治技术在青少年矫治 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为患者带来长期稳定的矫治效果。
案例二:成人患者矫治
总结词
成人矫治是直丝弓矫治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由于成年人的骨骼发育已经完成,矫治难度相对较大 ,但通过合理的矫治方案和患者的积极配合,仍可取 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目标实现
通过矫治过程中的牙齿移动,改善 牙齿排列、咬合关系和面部美观, 达到治疗目标。
02
直丝弓矫治技术的适应症 与禁忌症
适应症
牙齿拥挤错位
开合、反合
直丝弓矫治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牙齿拥 挤错位,特别是对于复杂的牙列拥挤病例 有较好的矫治效果。
对于开合、反合等上下颌关系异常的病例 ,直丝弓矫治技术能够通过精确调整牙列 和颌骨的位置,改善上下颌关系。
详细描述
在成人矫治案例中,直丝弓矫治技术同样发挥了重要 作用。由于成年人的骨骼发育已经完成,矫治难度相 对较大,但通过合理的矫治方案和患者的积极配合, 医生能够利用直丝弓矫治器对成人的牙齿进行精准的 移动和排列,改善牙齿的整齐度和咬合关系。这种矫 治技术在成人矫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能够为患 者带来显著的矫治效果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阶段 矫治完成与保持
1X. 完线复成查前:检查
评价头影测量及全口牙齿与牙周状况 咬合关系检查 功能咬合运动检查 TMJ检查
2. 完成与保持
固定保持1~3个月 Hawleys保持器 牙弓舌侧固定丝保持器
② 关闭曲法:
一步法关闭(下颌)、二步法关闭(上颌) 尖牙远中移动
弓丝:0.018”或0.020”不锈钢圆丝 力值:100~150克,弹性牵引 内收切牙 弓丝:0.018”×0.025”方丝 力值:100 ~150克,关闭曲形变1mm
3. 矫正切牙覆盖与磨牙关系
AngleⅡ类: 上切牙舌移,下切牙唇移,下磨牙近移
使用方丝进行转矩控制和牙齿位置的精细调整
直丝弓矫治技术的方法与步骤
第一阶段 排齐牙列、整平牙弓
1. 目标
排齐错位牙齿 恢复正常合曲线曲度 恢复牙弓正常形态
2. 弓丝的使用
0.014”→0.016”→0.018”→0.016”×0.022” → 0.018 × 0.025” Ni-Ti丝→不锈钢丝
3. 易出现的问题与预防
AngleⅢ类: 下切牙舌移、上切牙唇移、上磨牙近移
前后牙移动量及转距控制
4. 第二阶段常出现的问题 主要出现支抗丧失引发的多种情况
磨牙移位:磨牙近中倾斜、扭转、颊舌向 移位、伸长
尖牙倾斜、扭转、伸长 牙弓变窄 拔牙间隙过早关闭 咬合关系紊乱
5. 第二阶段中的支抗控制
控制矫治力大小:100~150克 减小摩擦力:充分排齐整平,托槽直线化,松结扎 控制牙齿移动方式 增加支抗牙数量 支抗设计:腭杠、腭托、舌弓、唇档、口外弓等
磨牙关系(Molar Relationship) 牙齿近远中倾斜度-冠角 ( Tip: Mesio-Distal
Angulation) 牙齿唇(颊)舌向倾斜度-冠转矩(Torque:Labio-
Lingual or Bucco-Lingual Inclination) 旋转(Rotation) 间隙(Space) 合曲线(Curve of Spee)
直丝弓矫治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Andrews 直丝弓矫治器(1970) Roth 直丝弓矫治器(1976) Alexander 直丝弓矫治技术(1984) Bennett-Mclaughlin 直丝弓矫治技术(1989) Kesling 差动直丝弓技术(Tip-Edg技)(1987)
正常合的六项标准
──────────────────
直粘丝贴弓托矫槽:治器以 的“临临床床冠操”作中心定位,与“临
床 冠”长轴一致
粘固带环:颊面管中心与“临床冠”中心一致 颊面管倾斜角达到设计位置
弓丝的应用
由细到粗、由圆到方、由柔到刚、循序渐进
使用高弹性弓丝(如Ni-Ti弓丝)进行排齐、整平 使用刚度较大的不锈钢丝使牙齿沿弓丝滑动
(Torque:Labio-Lingual or Bucco-Lingual Inclination)
──消除了弓丝的第三序列弯曲
直丝弓矫治器的设计
一、托槽
Andrews设计:非拔牙用(标准直丝弓托槽) 拔牙用(强、中、弱支抗托槽)
Roth 设计 Bennett-Mclaughlin 设计 Alexander 设计
问题:切牙唇倾、前牙覆合加深
后牙近中倾斜ຫໍສະໝຸດ 预防:尖牙向后结扎弓丝末端回弯 矫治力轻柔 避免使用牵引力 加强后牙支抗
4. 排齐与整平阶段的支抗控制
第二磨牙安放带环 摇椅弓直立磨牙 设计腭杠、腭托 使用口外弓 避免使用颌间牵引
第二阶段 关闭拔牙间隙,矫正前牙 覆盖与磨牙关系
1. 目标 关闭所有剩余间隙
第三阶段 牙位与咬合关系的细微调整
1. 目标
使牙齿达到排列美观,功能良好,咬合关系稳 定的状态
进一步恢复牙齿唇(颊)舌向位置 恢复牙齿正常的近远中倾斜度(轴倾度) 恢复牙齿正常的唇(颊)舌向倾斜度(转矩角) 纠正牙齿旋转 恢复牙齿的正常邻接关系 进一步纠正中线 牙弓形态与宽度调整 牙弓垂直间关系调整 尖窝关系调整 保持已关闭的间隙
2. 临床操作
调整牙齿带环与托槽位置 弓丝的简单弯制(理想弓丝) 颌间牵引的应用:调整Ⅱ、Ⅲ类颌关系,
调整中线 颌间垂直牵引:“N”形,“W”形,梯形等
3. 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预防
已关闭的间隙散开: 采用弓丝末端回弯或牙弓连续结扎
后牙或全牙弓前移过度(支抗丧失): 加强支抗,控制矫治力
后牙颊移、牙弓增宽: 减小弓丝后牙段宽度,弓丝后牙段 加冠舌向转矩
0.018”
0.018”
0.020”
0.020”
────────────────── 0.016”×0.022” 0.016” ×0.022” 方丝 0.017” ×0.025” 0.017” ×0.025”
0.018” ×0.025” 0.018” ×0.025” 0.020” ×0.025” 0.019” ×0.025”
矫正前牙覆合与覆盖 纠正磨牙关系 调整中线
2. 关闭间隙
①滑动法(Bennett与Mclaughlin 1993年提出)
弓 丝:0.020”圆丝→0.018 ” ×0.025 ”方丝 力 值:100~150克、颌内牵引(弹性牵引) 影响因素:牙弓整平不够
托槽与弓丝间摩擦力 弓丝、托槽、颊面管等变形、损坏 咬合干扰 牵引力过小
直丝弓矫治器原理
托槽底厚度设计 决定了牙齿在牙弓上的唇(颊)舌向位置 (In/Out Relationship) ──消除了弓丝的第一序列弯曲
托槽槽沟近远中倾斜度设计 决定了牙齿的近远中倾斜度(Tip:Mesio-
Distal Angulation) ──消除了弓丝的第二序列弯曲
托槽槽沟底面唇(颊)舌向转距角设计 决定了牙齿的唇(颊)舌向倾斜度
二、磨牙带环与颊面管
颊面管设计:
轴倾角(Tip)、转矩角(Torque)、补偿角(Offset)、 方管(0.022"×0.028")、圆管(0.045")
三、弓 丝
──────────────────
Ni-Ti弓丝
不锈钢弓丝
──────────────────
圆丝
0.014” 0.016”
0.014” 0.0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