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读后感400字
《岳阳楼记》读后感五篇

《岳阳楼记》读后感五篇第一篇:《岳阳楼记》读后感《岳阳楼记》读后感(精选15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岳阳楼记》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岳阳楼记》读后感1早闻岳阳楼与黄鹤楼、滕王阁号称江南三大名楼。
这年寒假,我早已迫不及待的独去前往岳阳楼去登门游览一番。
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山岳阳楼风景区”。
……经过一路颠簸,我终于在入夜之前来到了岳阳楼。
提到岳阳楼,就离不开洞庭湖。
正因为有了洞庭湖才造就了这样一座名楼。
正所谓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所写的“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只见楼南边洞庭湖浩瀚迂回,山峦突兀,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渔帆点点,芦叶青青,水天一色,鸥鹭翔飞。
洞庭湖的气势为雄伟磅礴,洞庭湖的为月色柔和瑰丽。
我站在楼下向上看去,整座楼“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与滕王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和黄鹤楼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相比,毫不逊色。
渐渐的,在我不经意的浏览中,夜深了,我好似也痴了。
当我走到顶楼的护栏边上时,才真正的感受到“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的含义呀。
啊——岳阳楼,白天你是一个健壮的小伙子,有着宽广的胸怀,向着天空长笑,夜晚,你就是一个温柔婉盈的女子,披戴着五彩的霓裳,轻轻舞蹈着。
在这里,在这灯火通明的湖边,唯有你是这儿唯一高大耀眼的雄星。
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楼下,恋恋不舍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那岳阳楼雄伟壮观的美景,还有那气势非凡的洞庭湖与前者交织于我的脑海里,让我久久不能忘却……《岳阳楼记》读后感2人是感情的动物,当外在事物受到刺激时,常会因为得失价值的偏失,而怨天尤人。
岳阳楼记读后感400字

岳阳楼记读后感400字篇一《<岳阳楼记>读后感》读完《岳阳楼记》,我仿若刚从一场跨越千年、气势恢宏的文化盛宴中抽身,心还沉浸在那浩渺洞庭的波澜壮阔里,脑海中反复放映着文中的千古名句,一会儿因范仲淹笔下的绝美景致心驰神往,一会儿又为其蕴含的崇高情怀热血沸腾,情绪起起落落,反复咂摸,恰似挖到一座取之不尽的精神富矿,诸多感触纷至沓来。
文中描绘的岳阳楼景致,一下子就把我拉回了曾经旅游时看到的那些震撼人心的湖光山色。
想象一下,站在岳阳楼上,极目远眺,洞庭湖碧波浩渺,广袤无垠,湖面在阳光照耀下,粼粼波光闪烁,仿若万千碎金肆意铺洒。
远处,山峦连绵起伏,似一条沉睡巨龙,静静守护着这片水域;近处,沙鸥翔集,时而轻盈掠过水面,时而停歇在岸边礁石上,梳理着洁白羽毛,欢快鸣叫,给静谧画面添了几分灵动生气。
渔舟穿梭其间,渔夫们吆喝着撒网、收网,脸上洋溢着质朴笑容,满满都是收获的喜悦,好一幅怡然自得的水乡风光图!可这美景背后,藏着更深沉的情感寄托。
范仲淹身处北宋内忧外患之际,仕途坎坷,却心怀天下苍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短短八个字,说起来轻巧,做起来谈何容易!就像我上次参加学校演讲比赛,满心期待能拿名次,结果失利了,当时那股子失落劲儿,一整天都耷拉着脑袋,干啥都没精打采,跟霜打的茄子似的。
现在想来,不过是一次小挫折,却情绪低落至此,哪有半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还有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宛如洪钟巨响,穿越时空,振聋发聩。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受此感召,舍小家为大家。
抗疫一线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奔赴生死战场,与病毒鏖战,只为守护大众健康;偏远山区支教老师,放弃城市优越生活,扎根贫瘠土地,只为给孩子们点亮知识明灯,他们身上不正彰显着这种无私大爱吗?《岳阳楼记》像一面镜子,照出人性弱点与光辉;像一盏灯,点亮在困境中坚守初心的心灯;像老友,轻声叮嘱莫忘胸怀天下。
往后,我得常以此文警醒自己,遇好事别得意忘形,遭挫折也别一蹶不振;怀揣悲悯之心,关心身边人和事;向朋友讲述其中故事,传递这份担当精神,让经典名句化作行动力量,于生活点滴发光发热。
岳阳楼记读后感5篇

岳阳楼记读后感5篇岳阳楼记读后感岳阳楼记读后感(一):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的传世名作。
庆历四年,范仲淹的朋友滕子京被贬到巴陵做官,重修了历经战火动乱被毁的名楼---岳阳楼,修葺一新之后,邀请范仲淹为岳阳楼题写,以志纪念。
范仲淹就创作了这篇广为传诵的。
分叙事、写景、议论三部分。
一开头作者略叙创作这篇的缘由:?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址,刻唐贤今人诗文于其上,嘱余作文以记之?。
之后,用浓墨重彩,出色地描述了在岳阳楼上所能见到的景物,透过不一样的景物和不一样的思想感情比较描述,借文中?古仁人?的形象,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胸与抱负,这种人生理想对后世有志之士有永久的鞭策作用和鼓舞作用。
在妈妈的教导下,我很小就会背诵这篇,今年的寒假,妈妈又让我重温了,中我最喜爱的一句话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意思就是:身居朝廷高位,为平民担忧;独处边远江湖,为君主分忧,这就是进京做官也担忧,退隐江湖也担忧,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必定说?当天下人还没有感到担忧的时候我就为他们担忧,而当天下人都安居乐业感到快乐之后,我才敢快乐?吧!读完这篇后,我最大的感悟就是:我们作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的一员,就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发奋学习,以天下民族和国家利益为己任,等将来长大后回报社会,以人民的快乐为自己的最大快乐。
这才是一种高尚的思想情操和人生目标。
岳阳楼记读后感(二):《岳阳楼记》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的传世名作。
庆历四年,范仲淹的朋友滕子京被贬到巴陵做官,重修了历经战火动乱被毁的名楼---岳阳楼,修葺一新之后,邀请范仲淹为岳阳楼题写,以志纪念。
范仲淹就创作了这篇广为传诵的《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分叙事、写景、议论三部分。
关于岳阳楼记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关于岳阳楼记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关于岳阳楼记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岳阳楼记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岳阳楼记读后感1“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句于大家而言并不陌生吧,没错,它正是出自范公的《岳阳楼记》。
冯玉祥将军有书:“兵甲富胸中,纵教他虏骑横飞,也怕那范小老子;优乐观天下,愿今人砥砺振奋,都学这秀才先生”。
这两句话准确地概括了范公的一生。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他从小丧父,家境贫寒,但他发愤读书,早起煮一小碗粥,凉后划为四块便是他一天的饭食。
之后他科举得官,授龙图阁大学士,为政清廉,且力图革新。
后来,西下频频入侵,边境动荡不安,朝中又无军事人才,于是他便以文官身份统兵成边,大败敌寇。
西夏人惊呼“他胸中自有雄兵百万”,边名尊称他为“龙图老子”。
后又被调后朝中主持庆历新政的改革,大刀阔斧地除旧图新,又数遭贬黜,但他澄清吏治,忧国忧民之心始终未改,无论在边防,在朝中,在地方,他总是“进亦优,退亦优”,其忧国忧民之心如炽如焰。
初读此文,我完全是以一种儿童稚嫩的眼光来阅读,只惊叹文中所描绘的大好风光:八百里太湖,淼淼潇湘,风物或阴晦萧索或晴朗明宇,既有“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的化不开的愁思,也有“纯色醉巴陵,阑干落洞庭”的熏醉人的欣喜。
然而,在学习了之后,我才如梦初醒——这些所谓的“领会”多么肤浅。
首先,《岳阳楼记》并不在岳阳楼所作,洞庭湖之大观当时也不在先生眼前,可以说这是一篇借题发挥之作。
范公将他一生经历的政治波涛将他对人生,对社会的理解,将他胸中起伏的思潮,一起借洞庭湖的万千气象倾泻而出,然而又顿然一收,总结成这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化为不落的绚烂彩虹,横跨天际,光照千秋。
这声大彻大悟的感叹如名煞大庙的钟声,浑厚沉远,感悟大千;这一声大叹悠悠千年。
《岳阳楼记》读后感400字三篇

《岳阳楼记》读后感400字三篇【篇一】《岳阳楼记》中第一段主要叙说本文写作的原因和当时的背景,第二,三,四段多为写景,从中渗透出作者的情感。
第五段是最为打动我的一段,它多为议论,其中表现作者的思想和远大的报负。
第五段中,作者揣思“古仁人”的思想,从他们身上借鉴出一些思想和理论。
我从中感悟到,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是否应该学习“古仁人”一样,志存高远,在成功与挫折前面保持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良好心态,在今日的中国,我们是否也应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虽然这种“忠君”思想,在今日有些不太适用,有一定的历史局限。
但是现在人人都是国家的主人,我们应该以主人翁的心态去看待国家,所以我们无论身在何方,身处何种地位,都应心系天下,关心国事,以国家仅仅为己任。
假如,每个人都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中国将永盛不衰,繁荣延绵,雄伟高傲地屹立在世界东方。
假如这样,又何问“微斯人,吾谁与归?”呢?到时,天下人皆为一道,共奔繁荣富强。
【篇二】人是感情的动物,当外在事物受到刺激时候常会因为得失价值的偏失而怒天尤人。
其实环境的地照是人为的,而自己对人生的价值却是主观的。
不以物喜,不以记悲,不以外表美适而喜,不已以身困厄而悲。
多少文客骚人因环境而怀尤表志,把豪情丧失掉。
如初唐李贺因受打击,尤心中中,仰忧而终。
反观宋朝苏轼被伐在外,却能把心里托福山水,所以能写出许多魂力雄伟的文章。
假如李贺不早死,或许有更多的绝妙作品能流传下来,可能他没有苏轼的气度,不能激起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长。
况且这种颓废的意志,必能使人邢邵骨毁,流于一种不满的现实,沉郁的,萎靡不振的迹象,这对社会乃至对个人又有何益?只不过是使人感到叹惋摆了。
孟子云;“士穷不离义,达不离道。
”又云;“古之人得志折加于民,不得志修生与现士。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嫌善天下。
”这才是文人得失真正的态度。
不管处在什么环境皆能处之泰然,不以眼前的富贵,也不应处境而有所改变。
岳阳楼记观后感400字

岳阳楼记观后感400字
读完《岳阳楼记》,仿佛跟着范仲淹老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地理课,外加一堂人生哲学小灶。
这哪儿是楼记,分明是人心向背的晴雨表。
字里行间,我仿佛看到范公站在岳阳楼上,一手捋须,一手指点江山,那股子气势,简直要破纸而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在我心头重重一击。
想想平日里,我们这些小人物,芝麻大点事儿都能让我们情绪波动,跟范公这境界一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他站在岳阳楼头,看那江水滚滚,似乎在告诉我们:人生如江水,起伏是常态,重要的是心要静,要稳。
再说到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简直像是范公在耳边敲黑板划重点。
这哪里是作文,分明是人生指南。
他仿佛在说:“小子,记住了,个人的小确幸不算啥,心怀天下才是真英雄。
”这话让我这颗浮躁的心,瞬间有了沉甸甸的责任感。
读完《岳阳楼记》,我就像喝了一碗心灵鸡汤,暖胃又暖心。
跟着范公,重温了修身养心之道,理解了范公的忧国忧民之心,体味了人生在世需以家国情怀为重旅程。
这文章,就像是一盘老醋花生,酸甜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范公的文采,让我这现代人都自愧不如,真是“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啊!。
岳阳楼记读后感(通用15篇)

岳阳楼记读后感(通用15篇)岳阳楼记读后感(通用15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岳阳楼记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岳阳楼记读后感篇1我在寒假期间背诵了《岳阳楼记》这篇有名的古文。
范仲淹在文中对岳阳楼、洞庭湖的描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他用优美的文笔为人们展示了壮丽的美景,而他在描写美景的同时抒发出的忧国忧民情感,更是令我深深敬佩。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就朋友滕子京之邀所写。
当时滕子京被贬职到巴陵做郡守,他意气消沉、心灰意懒,思想很是消极。
这时候他的好友范仲淹也被贬谪,当他邀请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时,范仲淹通过这篇文章奉劝滕子京,也是奉劝天下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他这种力透纸背的天下为公的思想情怀成为每一个人学习的榜样。
这篇文章有许多流芳百世的千古名句。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告诉我们:不要因为取得一些小成绩而沾沾自喜,也不要因为遇到一点挫折就裹足不前。
而无数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正是拥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情怀,才有了新中国的诞生和现在祖国的繁荣富强。
岳阳楼记读后感篇2看了《岳阳楼记》,我有很大的感受。
首先,滕子京是很有能力的,他把巴陵管理的特别好,他把各种已经干不下去的事业又重新办起来了,重修了岳阳楼。
然后是洞庭湖,这一段写的特别精彩。
在它下雨的时候,浪花冲上天空,太阳和星星都不见了它们的光。
晚上登上岳阳楼,就会有一种怀念家乡的心情和伤感。
还好,在晴天时,春风和熙、阳光明媚。
登上这座楼,就会无比高兴,端着酒杯,吹着微风,心情很快活。
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流传经典。
读完这篇文章,我受到的启发是:一定要做一个胸怀大志的人。
不做鼠目寸光,没有能力的人。
好好学习,热爱祖国,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岳阳楼记》读后感范文400字

《岳阳楼记》读后感范文400字《岳阳楼记》是一篇为重修岳阳楼写的记。
由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所作,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岳阳楼记》读后感400字”,欢迎阅读与借鉴!《岳阳楼记》读后感400字1岳阳楼耸立在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洞庭湖畔,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盛誉。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这一段描写出了登上岳阳楼,端着酒杯对着风,在观赏美景中,心胸开阔,荣耀和屈辱一并忘了,精神愉悦的境界,充分体现了岳阳楼的美和神奇。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这一段,我感受到了范仲淹心中的忧愁。
因为它的意思是: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是什么原因呢?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君主担忧。
这样看来是在朝廷做官也担忧,不在朝廷做官也担忧。
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吧。
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这也充分体现了范仲淹忧国忧民的心情。
《岳阳楼记》让我知道了岳阳楼的美,也让我懂得了“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岳阳楼记》读后感400字2不得不说《岳阳楼记》的震撼力;其景之壮观,尤如历历在目!其情之真切,好似感同身受!“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怎样的一种爱国情怀,作为读者的我自认为是很爱国的,但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境界却实难达到!我想当时在朝做高官拿厚禄的人如果都能有这种觉悟,能达到这种境界,今天的中国又会是什么样子呢?有机会我一定要登上《岳阳楼》,去目睹“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气势;去感受“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的悲凉;去体绘“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的快乐!有时候我真感慨古人的圣明贤得真是今人无法比似的,如果现今的人们都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世间又少了多少烦脑与忧愁!《岳阳楼记》读后感400字3我在寒假期间背诵了《岳阳楼记》这篇有名的古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阳楼记读后感400字
时间:2018-05-13 12:09:30 | 作者:郑丽娟
五月十九日晚,本人有幸参加了在潮客汇举行的“丰顺县悦读会第二期活动”。
本期活动由丰顺电视台的副台长朱明海先生赏析范仲淹的作品《岳阳楼记》,真的是收获多多。
说实话,本人对古文一向不“感冒”,对于那些晦涩难懂的字、词、句、段、篇,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构造的意境等等总是很难理解和把握。
初中的时候学习这篇文章,老师讲了很多,到最后,我能做到的是:为了应付考试,把全篇课文背下来了,把词语解释背下来了,把重点句子的译文背下来了,但并没有感受到它的“美”,反而觉得“累”。
真的是“古文,想说爱你不容易”啊!
这次重温《岳阳楼记》,在朱台长通俗易懂、饱含深情的解说下,不时与其它名篇《醉翁亭记》《琵琶行》等作对比,再加上他偶尔带点幽默和调侃,渐渐领略到文中有如他所说的“三美”。
第一美“文字之美”,如用“衔远山,吞长江”来形象、生动地说明洞庭湖的浩大无边。
第三自然段全部用排比句,表达满目萧然的景象,作者悲伤的心情。
第二美“性情之美”,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贯穿始终。
第三美“内涵之美”,用“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来劝慰滕子京,也劝慰自己。
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情怀,这是多么高尚的情操啊。
我想,那么多人喜欢《岳阳楼记》,爱上《岳阳楼记》,更多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的“内涵之美”吧,两个名句,胜过千言万语,劝慰了多少不得志之人,也激励了多少遇到困难和挫折的人。
聆听了朱台长的精彩品读赏析,我也喜欢上了这篇古文,喜欢它的各种“美”,美的东西谁不喜欢呢?
除了朱台长的品读赏析之外,还有古文朗诵《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琵琶行》,琵琶演奏,视频欣赏,讨论发言等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气氛活跃,高潮迭起。
让走进悦读会的文友们多角度、全方位地认识《岳阳楼记》,领略《岳阳楼记》,爱上《岳阳楼记》。
这就是悦读会的魅力所在,她会带领每一个人走进文学领域,让你爱上文学,爱上诗词歌赋,不断提升自己,感染身边人,回报社会。
朱台长说:“好的文章,值得一读再读,一品再品。
”是啊,好的文章,无论你研读它多少次,每一次都可以读出不一样的感受,有不一样的收获。
读好文章,还可以修心、养性、怡情,让人乐观、豁达,激励人积极向上。
我们应响应悦读会的活动宗旨:愉快地阅读,快乐地成长。
多读书,读好书,多分享,享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做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