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及仿真
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及仿真

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及仿真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电力系统的逐步完善,三相异步电动机在工业和民用领域中广泛应用。
为了满足不同负载条件下的调速需求,变频调速技术成为了最为常用的方案之一、本文基于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特点,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变频调速系统,并通过仿真验证了系统的性能。
一、系统结构设计根据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基本结构,本文设计了以下几个部分:输入电源模块、变频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和反馈传感器模块。
1.输入电源模块输入电源模块通常由整流器和滤波器组成,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通过滤波器减小输出的纹波电压。
本文采用了简化的输入电源模块结构,以简化设计和仿真过程。
2.变频器模块变频器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固定频率或可调频率的交流电。
本文采用的是PWM(脉宽调制)变频器,控制器利用脉宽调制技术对直流电进行精细的调节,从而实现对输出频率的控制。
3.电机驱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主要由电机和驱动器组成,用于将变频器输出的交流电转换为机械能,驱动电机工作。
本文使用了三相异步电动机作为驱动器,并采用了传统的电动机驱动方式。
4.反馈传感器模块反馈传感器模块用于获取电机的运行状态和工作参数,实时反馈给控制器,以实现对整个系统的闭环控制。
常用的反馈传感器有电流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等。
二、设计流程本文设计的变频调速系统采用闭环控制方式进行控制,设计流程如下:1.确定控制策略根据系统需求,选择适合的控制策略。
常用的控制策略有PI控制、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等。
本文选择了基于PI控制的控制策略。
2.设计控制器根据控制策略设计控制器,主要包括比例环节和积分环节。
比例环节用于根据偏差信号产生控制量,积分环节用于消除系统的静态误差。
本文设计了基于PI控制器的控制器。
3.仿真系统建模根据系统的物理特性,建立仿真系统的数学模型。
本文仿真系统采用母线电压法,通过电机的等效电路进行建模和仿真。
三相异步电机新模型及其仿真与实验

三相异步电机新模型及其仿真与实验1 引言近年来,由于电机控制技术和控制装置的发展,异步电动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变频调速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异步电动机也能应用于过去只能使用直流电动机的领域,并有逐渐取代直流电动机的趋势。
异步电动机的变频调速控制技术要求对异步电动机实施反馈控制,异步电动机的模型对能否获得正确的控制策略有很大的影响。
至今为止,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和故障诊断研究[1-3]中,绝大多数采用的是著名的PARK模型。
然而,PARK模型要在电机三相参数是对称状态时才是正确的。
当电机内部发生故障时,这个条件一般不满足。
实践证明:变频调速控制系统在电机內部故障时会产生无效甚至有害的控制后果。
电机模型不合适是重要原因之一。
很多学者为建立模拟三相异步电机內部故障的模型做了大量工作[4-5],经典的是基于有限元计算得到的模型,这类模型可以对电机参数不对称的状态进行详细地模拟[4]。
但这类模型一般都很复杂,不适用于在线应用。
三相异步电动机还有另一种模型,即原始的相轴线模型(ABC坐标模型,方程式(1),(2))。
这种模型在电机三相参数不对称时仍然可以使用。
但是,这种模型的缺点是其部分参数随着电机定、转子间相对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是由一组线性变系数微分方程构成的模型。
从应用的角度来看,由于异步电机的转差,定、转子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
要在线检测定、转子间的相对位置并用到实时控制中去是困难的。
所以,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变频调速控制中没有采用这套模型。
针对这个问题,人们提出了很多方案[6-9]:如把不对称相等值成同其它绕组对称的绕组与一附加绕组之和的方法[6];采用参数辨识的方法[7]等等。
但由于这些方法的基础仍是采用PARK模型,只是对其修修补补,因而效果不好。
笔者在从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故障诊断研究中,也遇到了没有合适的电机模型的问题。
通过对三相电机运行的物理机理的分析和研究,构造了一个变换函数[10]。
使用该变换函数,得到了三相异步电机的新模型。
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设计

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设计本文将探讨变频调速技术在三相异步电动机设计中的应用。
本文将简要介绍变频调速技术的原理和发展概况;将详细阐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设计步骤;将讨论变频调速技术在三相异步电动机设计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变频调速技术是一种基于电力电子技术与微控制技术的调节电动机转速的方法。
它通过对电源频率的改变,实现对电动机的平滑调速。
变频调速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精准控制等优点,已成为现代工业领域中广泛应用的调速技术之一。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器件的不断更新和微控制技术的进步,变频调速技术的性能和可靠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三相异步电动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电动机类型,它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三相异步电动机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定子绕组接通电源后,产生旋转磁场,转子绕组在旋转磁场的作用下产生感应电流,进而产生电磁转矩,使电动机旋转。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设计核心是电磁场的分析和计算,以及转子结构和参数的优化。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设计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设计需求:根据实际应用场景,明确电动机的功率、转速、尺寸和温升等参数需求。
(2)选定电动机结构型式:根据应用场景的要求,选择电动机的结构型式,如封闭式、开启式、防护式等。
(3)确定电磁负荷:根据电动机的设计需求,计算电磁负荷,包括每相绕组的匝数、线径、磁路尺寸等。
(4)计算气隙磁通密度:通过电磁负荷的计算结果,计算气隙磁通密度,以确定电动机的电磁性能。
(5)优化转子结构和参数:根据气隙磁通密度计算结果,优化转子结构和参数,以获得更好的电磁性能和机械性能。
(6)设计定子铁心:根据电磁负荷和气隙磁通密度的计算结果,设计定子铁心,包括铁心尺寸、槽形和材料等。
(7)选择冷却方式:根据电动机的设计需求和结构型式,选择合适的冷却方式,如自然冷却、强迫通风冷却等。
变频调速技术在三相异步电动机设计中的应用及其优势变频调速技术在三相异步电动机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在电源侧施加变频电压,达到调节电动机转速的目的。
异步电动机的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word

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异步电机数学模型异步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是一个高阶、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
基于稳态数学模型的异步电机调速系统虽然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平滑调速,要实现高动态性能的系统,必须首先认真研究异步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
假设条件:(1)忽略空间谐波,设三相绕组对称,在空间互差120°电角度,所产生的磁动势沿气隙周围按正弦规律分布;(2)忽略磁路饱和,各绕组的自感和互感都是恒定的;(3)忽略铁心损耗;(4)不考虑频率变化和温度变化对绕组电阻的影响。
这时,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由下述电压方程、磁链方程、转矩方程和运动方程组成。
电压方程将电压方程写成矩阵形式,并以微分算子 p 代替微分符号 d /d tA A A sB B B sC C C s a a a r b b b r c c c r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u i R u i R u i R p u i R u i R u i R ψψψψψψ⎡⎤⎡⎤⎡⎤⎡⎤⎢⎥⎢⎥⎢⎥⎢⎥⎢⎥⎢⎥⎢⎥⎢⎥⎢⎥⎢⎥⎢⎥⎢⎥=+⎢⎥⎢⎥⎢⎥⎢⎥⎢⎥⎢⎥⎢⎥⎢⎥⎢⎥⎢⎥⎢⎥⎢⎥⎢⎥⎢⎥⎢⎥⎢⎥⎢⎥⎢⎥⎢⎥⎢⎥⎣⎦⎣⎦⎣⎦⎣⎦可改写为: u Ri ψ=+p 磁链方程每个绕组的磁链是它本身的自感磁链和其它绕组对它的互感磁链之和,因此,六个绕组的磁链可表达为:⎥⎥⎥⎥⎤⎢⎢⎢⎢⎡⎥⎥⎥⎥⎤⎢⎢⎢⎢⎡=⎥⎥⎥⎥⎤⎢⎢⎢⎢⎡C B A Cc Cb Ca CC CBCA Bc Bb Ba BC BB BA Ac Ab Aa AC AB AA C B A i i i i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ψψψψ ABCu A u Bu Cω1ωu au b u ca bcθ可改写为: Li ψ=由于折算后定、转子绕组匝数相等,且各绕组间互感磁通都通过气隙,磁阻相同,故可认为:Lms Lmr =对于每一相绕组来说,它所交链的磁通是互感磁通与漏感磁通之和,因此,定子各相自感为转子各相自感为可得完整的磁链方程:sssr s s rsrr r r LL i L L i ψψ⎡⎤⎡⎤⎡⎤=⎢⎥⎢⎥⎢⎥⎣⎦⎣⎦⎣⎦ 转矩方程根据机电能量转换原理,在多绕组电机中,在线性电感的条件下,磁场的储能和磁共能为:'m m 1122T T W W i i L ψ===而电磁转矩等于机械角位移变化时磁共能的变化率 (电流约束为常值),且机械角位移 θm = θ / n p ,于是:''rssr mme pp r s s r mconst.const.12T T i i L L W W T n n i i i i θθθθ==∂∂∂∂⎡⎤===⋅+⋅⎢⎥∂∂∂∂⎣⎦异步电机数学模型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这个数学模型之所以复杂,关键是因为有一个复杂的 6⨯6 电感矩阵,它体现了影响磁链和受磁链影响的复杂关系。
(完整版)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

《自动控制元件及线路》课程实习报告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1.4.1 系统原理框图及各部分简介本文设计的交直交变频器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如图1.1所示。
图1.1 系统原理框图系统各组成部分简介:供电电源:电源部分因变频器输出功率的大小不同而异,小功率的多用单相220V,中大功率的采用三相380V电源。
因为本设计中采用中等容量的电动机,所以采用三相380V电源。
整流电路:整流部分将交流电变为脉动的直流电,必须加以滤波。
在本设计中采用三相不可控整流。
它可以使电网的功率因数接近1。
滤波电路:因在本设计中采用电压型变频器,所以采用电容滤波,中间的电容除了起滤波作用外,还在整流电路与逆变电路间起到去耦作用,消除干扰。
逆变电路:逆变部分将直流电逆变成我们需要的交流电。
在设计中采用三相桥逆变,开关器件选用全控型开关管IGBT。
电流电压检测:一般在中间直流端采集信号,作为过压,欠压,过流保护信号。
控制电路:采用8051单片机和SPWM波生成芯片SA4828,控制电路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各种设定信息和指令,根据这些指令和设定信息形成驱动逆变器工作的信号。
这些信号经过光电隔离后去驱动开关管的关断。
1.4.2 变频器主电路方案的选定变频器最早的形式是用旋转发电机组作为可变频率电源,供给交流电动机。
随着电力半导体器件的发展,静止式的变频电源成为了变频器的主要形式。
静止式变频器从变换环节分为两大类:交-直-交变频器和交-交变频器。
1.交-交型变频器:它的功能是把一种频率的交流电直接变换成另一种频率可调电压的交流电(转换前后的相数相同),又称直接式变频器。
由于中间不经过直流环节,不需换流,故效率很高。
因而多用于低速大功率系统中,如回转窑、轧钢机等。
但这种控制方式决定了最高输出频率只能达到电源频率的1/3~1/2,所以不能高速运行。
2.交-直-交型变频器:交-直-交变频器是先把工频交流通过整流器变成直流,然后再直流变换成频率电压可调的交流,又称间接变频器,交-直-交变频器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通用变频器。
三相异步电动机双速可逆变频调速PLC控制

三相异步电动机双速可逆变频调速PLC控制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所要求的变频电源几乎都采用静止式变频器。
利用变频器进行调速控制时,只需改变变频器内部逆变电路换流器件的开关顺序,即可以达到对输出进行换相的目的,很容易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切换。
本文介绍了PLC在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方面的设计,说明了系统的控制策略和工作原理,探讨三相异步电动机双速可逆变频调速PLC控制。
1、PLC在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以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作为核心控制部件,通过速度传感器将电动机的转速信号传给PLC, PLC经过控制规律的运算后,给出控制信号,改变电动机输入电压的频率,来调节电动机的转速,从而构成了一个闭环的速度控制系统。
如图1 所示。
2、三相异步电动变频器电路连接的要点2.1变频器前面一定要加接触器输入侧接触器的作用。
一般说来,在断路器和变频器之间,应该有接触器。
a. 可通过按钮开关方便地控制变频器的通电与断电。
b. 发生故障时可自动切断变频器电源,如:变频器自身发生故障,报警输出端子动作时,可使接触器KM迅速断电,从而使变频器立即脱离电源。
另外,当控制系统中有其他故障信号时,也可迅速切断变频器电源。
2.2变频器与电动机之间是否接输出接触器并不要求和工频进行切换时,变频器与电动机接触器,则有可能在变频器的输出频率较高的致变频器跳闸。
a. 当一台变频器只控制一台电动机,且并不要求和工频进行切换时,变频器与电动机之间不要接输出接触器。
因为如果接入了输出接触器,则有可能在变频器的输出频率较高的情况下启动电动机,产生较大的启动电流,导致变频器跳闸。
b. 必须接输出接触器的情况有两种:当一台变频器接多台电动机时,每台电动机必须要有单独控制的接触器。
另外,在变频和工频需要切换的情况下,当电动机接至工频电源时,必须切断和变频器之间的联系。
通用变频器,一般都是采用交、直、交的方式组成,利用普通的电网电源运行的交流拖动系统,为了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切换,必须利用触器等装置对电源进行换相切换。
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及仿真

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及仿真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传统的电动机调速系统通常采用机械传动或者直接调节电压、频率等方式来实现调速,但是这些方法存在效率低、调速精度不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引入变频调速技术,可以通过改变电机供电频率来实现调速,不仅能够提高效率,还可以实现精确调速。
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并进行了仿真验证。
一、系统框架设计本文设计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主要包括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器、控制器和传感器等几个主要组件。
其中,三相异步电动机作为执行部分,负责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变频器作为调速部分,通过改变输入电压频率来控制电机转速。
控制器则负责监测和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传感器则用来获取电机的实时状态信息,如电流、转速等。
二、电机模型建立为了进行仿真验证,需要建立电机的数学模型。
三相异步电动机可以通过电磁转矩方程来描述其动态特性。
根据电路分析和电磁场理论,可以得到如下电机转矩方程:T=(3*ρ*f*V^2*s)/(2*π*N_1)其中,T为电机转矩,ρ为极数,f为电机运行频率,V为电机定子端电压,N_1为电机定子匝数,s为滑差。
根据这个方程,可以通过调节频率和滑差来控制电机的转矩和转速。
三、变频器控制策略变频器是实现电机调速的关键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输入电压频率实现输出电压频率的调节。
常见的变频器控制策略有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两种。
开环控制是根据电机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期望转速和实际转速之间的误差,来调节输出电压频率;闭环控制则需要实时监测电机的转速,并将实际转速与期望转速进行比较,来调节输出电压频率。
四、系统仿真验证为了验证设计的变频调速系统的性能,需要进行仿真实验。
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可以搭建一个模拟的实验环境,获取电机的转速、电流等实时状态信息,并对比期望转速和实际转速之间的误差。
根据不同的控制策略,可以得到不同的调速结果,并通过比较分析来选择最优的控制策略。
双闭环三相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的系统设计与仿真课程设计模板

第1章绪论1.1 双闭环三相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系统旳原理和构成调压调速即通过调整通入异步电动机旳三相交流电压大小来调整转子转速旳措施。
理论根据来自异步电动机旳机械特性方程式:其中,p为电机旳极对数;w1为定子电源角速度;U1为定子电源相电压;R2’为折算到定子侧旳每相转子电阻;R1为每相定子电阻;L11为每相定子漏感;L12为折算到定子侧旳每相转子漏感;S为转差率。
图1-1 异步电动机在不一样电压旳机械特性由电机原理可知,当转差率s基本保持不变时,电动机旳电磁转矩与定子电压旳平方成正比。
因此,变化定子电压就可以得到不一样旳人为机械特性,从而到达调整电动机转速旳目旳1.2 双闭环三相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系统旳工作原理系统主电路采用3个双向晶闸管,具有体积小。
控制极接线简朴等长处。
A.B.C为交流输入端,A 3.B3.C3为输出端,接向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
为了保护晶闸管,在晶闸管两端接有阻容器吸取装置和压敏电阻。
控制电路速度给定指令电位器BP1所给出旳电压,经运算放大器N构成旳速度调整器送入移相触发电路。
同步,N还可以得到来自测速发电机旳速度负反馈信号或来自电动机端电压旳电压反馈信号,以构成闭环系统,提高调速系统旳性能。
移相触发电路双向晶闸管有4种触发方式。
本系统采用负脉冲触发,即不管电源电压在正半周期还是负半周期,触发电路都输出负得触发脉冲。
负脉冲触发所需要旳门极电压和电流较小,故轻易保证足够大旳触发功率,且触发电路简朴。
TS是同步变压器,为保证触发电路在电源正负半波时都能可靠触发,又有足够旳移相范围,TS采用DY11型接法。
移相触发电路采用锯齿波同步方式,可产生双脉冲并有强触发脉冲电源(+40V)经X31送到脉冲变压器旳一次侧第2章双闭环三相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系统旳设计方案2.1 主电路设计调压电路变化加在定子上旳电压是通过交流调压器实现旳。
目前广泛采用旳交流调压器由晶闸管等器件构成。
它是将三个双向晶闸管分别接到三相交流电源与三相定子绕组之间通过调整晶闸管导通角旳大小来调整加到定子绕组两端旳端电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及仿真指导老师:班级:机检1112班组员天津工程师范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机械工程学院机检1112 班学生课程设计课题: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及仿真一、课程设计工作日自 2015 年 1 月 12 日至 2015 年 1 月 23 日二、同组学生:三、课程设计任务要求(包括课题来源、类型、目的和意义、基本要求、完成时间、主要参考资料等):1、目的和意义交流调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为了加深对所学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等)的理解以及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设计实际系统的能力,特开设为期一周的课程设计。
2、具体内容写出设计说明书,内容包括:(1)各主要环节的工作原理;(2)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启动、制动以及逻辑切换过程);(3)调节器参数的计算过程。
2.画出一张详细的电气原理图;3.采用Matlab中的Simulink软件对整个调速系统进行仿真研究,对计算得到的调节器参数进行校正,验证设计结果的正确性。
将Simulink仿真模型,以及启动过程中的电流、转速波形图附在设计说明书中。
4、考核方式1.周五采用口试方式进行考核(以小组为单位),成绩按百分制评定。
其中小组分数占60%,个人成绩占40%(包括口试情况和上交材料内容);2.每天上午8:30--11:30在综合楼226房间答疑。
五、参考文献1、陈伯时.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目录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4)2.1 概述 (4)2.2系统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 (4)2.2.1恒压频比控制下的机械特性 (4)2.2.2变频器 (6)2.2.3变频器主电路工作原理 (6)2.2.4整流电路 (7)2.2.5逆变电路 (7)2.2.6调节器 (9)2.2.7启动制动 (10)第三章硬件设计及选型 (11)3.1主电路的设计 (11)3.2整流电路设计 (11)3.3逆变电路的设计 (12)第四章 simulink仿真 (13)4.1建立模型 (13)4.2 未变频时仿真结果 (14)4.3变频时仿真结果(基频以下调速) (15)4.4变频时仿真结果(基频以上调速) (17)关于变频调速的总结 (18)附电气图 (19)参考文献 (19)第一章绪论在交流调速中,交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法有三种:变极调速、改变转差率调速和变频调速。
其中变频调速具有绝对优势,并且它的调速性能和可靠性不断完善,价格不断降低。
变频调速是以变频器向交流电动机供电,并可以构成开环或闭环系统。
变频器可以将原先固定的电压和频率的交流电源转换为可调电压和可调频率的交流电,所以变频器已经成为当今交流调速的核心部件。
[1]变频调速是一种经典的交流电动机调速方法,交流电动机采用变频调速技术不仅能够实现无级调速,而且可以根据负载的不同,通过适当调节电压和频率的关系,使电动机始终在高效率区运行,并且保证良好的动态性能,因而被广泛使用。
[6]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变频调速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1.转速开环的变频调速系统所谓转速开环变频调速就是采用开环、恒压频比,并且带低频电压补偿的控制方式。
该控制系统成本低及其结构简单,所以多用于风机等的节能调速上面。
2.转速闭环转差率控制的PWM变频调速系统利用电机稳定运行时,在转差率S很小的范围内,当磁通Φ不变时,转矩与转差角频率成正比的关系来实现电动机较高性能调速,但其动态性能不够。
3.转速、磁链双闭环矢量控制的电流滞环型PWM变频调速系统。
应用矢量控制理论,对转速、磁链进行分别控制,采用了滞环电流跟踪型PWM逆变器,所以其动态性能很好,还配有精确的转子磁链观测器,则系统都达到与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相媲美。
[6] 研究意义:生产机械通过电动机的拖动来进行预定的生产方式。
直流电动机可方便地进行渊速,但直流电动机体积大、造价高,并且无节能效果。
而交流体积小、价格低廉、运行性能优良、重量轻,因此对交流电动机的凋速具有重大的实用性。
使用调速技术后,生产机械的控制精度可大为提高,并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而且可对诸多生产过程实施自动控制。
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验,人们逐渐认识到对交流电动机进行调速控制,不仅能使电力拖动系统具有非常优秀的控制性能,而且在许多场合中,还具有非常显著的节能效果。
鉴于多种调速方式中,交流变频调速具有系统体积小,重量轻、控制精度高、保护功能完善、工作安全可靠、操作过程简单,通用性强,使传动控制系统具有优良的性能,同时节能效果明显,产生的经济效益显著。
尤其当与计算机通信相配合时,使得变频控制更加安全可靠,易于操作(由于计算机控制程序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功能),变频技术必将在工业生产发挥巨大的作用,让工业自动化程度得到更大的提高。
[4][5]第二章系统总体设计方案2.1 概述本系统采用恒压频比开环交流控制。
通过外部线路控制电机启动制动;通过三相调制波调节电机速度;变频器将工频交流电转换为需要的电压与频率;测速发电机测得电机实际转速并反馈回控制回路。
系统原理图如下图2.1所示:图2-1 恒压频比开环交流控制系统2.2系统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2.2.1恒压频比控制下的机械特性异步电动机带载稳态运行时,由()()21122222112112'3''l p l l U s R T n sR R s L L ωωω⎛⎫= ⎪+++⎝⎭此式表明,对于同一负载要求,即以一定的转速A n 在一定的负载转矩 lA T 下运行时,电压和频率可以有多种组合,其中恒压频比(11/U ω=恒值)最容易实现的。
它的变频机械特性基本上是平行下移,硬度也较好,能满足一般的调速要求。
但是低速带载能力还较差,需对定子压降实行补偿为了近似的保持气隙磁通不便,以便充分利用电机铁心,发挥电机产生转矩的能力,在基频以下采用恒压频比控制,实行恒压频比控制时,同步转速自然也随着频率变化10602pn n ωπ=()/min r 因此带负载时的转速降落为01602pn sn s n ωπ∆== ()/min r 在机械特性近似直线段上。
可以导出 21211'3ep R T s U n ωω≈⎛⎫ ⎪⎝⎭由此可见,当11/U ω为恒值时,对同一转矩T ,1s ω是基本不变的,因而n ∆也是基本不变的,也就是说,在恒压频比条件下改变频率时,机械特性基本上是平行下移的,它们和直流他激电机调速时特性变化情况近似,所不同的是,当转矩达到最大值以后,转速再降低,特性就折回来了。
而且频率越低的时候转矩越小对前式整理可得出11/U ω为恒值时最大转矩max e T 随角频率1ω的变化关系为21max 132e p U T n ω⎛⎫= ⎪⎝⎭可见,max e T 是随着1 的降低而减小的,频率很低时,max e T 太小将限制调速系统的带载能力,采用定子压降补偿,适当提高电压 1U 可以增强带载能力。
2.2.2变频器变频器是利用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通断作用将工频电源变换为另一频率的电能控制装置。
我们现在使用的变频器主要采用交-直-交(VVVF 变频或矢量控制变频),先把工频交流电源通过整流器转换成直流电源,然后再把直流电源转换成频率、电压均可控制的交流电源以供给电动机。
变频器的电路一般由整流、中间直流环节、逆变和控制4个部分组成。
整流部分为三相桥式不可控整流器,逆变部分为IGBT 三相桥式逆变器,且输出为PWM 波形,中间直流环节为滤波、直流储能和缓冲无功功率。
2.2.3变频器主电路工作原理变频调速实际上是向交流异步电动机提供一个频率可控的电源。
能实现这个功能的装置称为变频器。
变频器由两部分组成: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其中主电路通常采用交-直-交方式,先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整流,滤波),再将直流电转变为频率可调的交流电(逆变)。
图2.2 电压型交直交变频调速主电路2.2.4整流电路整流电路是把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的电路。
目前在各种整流电路中,应用最广泛的是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每个时刻均需2个晶闸管导通,而且这两个晶闸管一个是共阴极组,一个是共阳极组,只有它们能同时导通,才能形成导电回路。
由于整流电路原理比较简单,设计中不再做详细的介绍,其原理如图2.3所示。
图2.3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2.2.5逆变电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过程称为逆变。
完成逆变功能的装置叫做逆变器,它是变频器的主要组成部分,电压性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如下:(1)单相逆变电路在图2.3的单相逆变电路的原理图中:当1S 、4S 同时闭合时,ab U 电压为正;2S 、3S 同时闭合时,ab U 电压为负。
由于开关1S ~4S 的轮番通断,从而将直流电压D U 逆变成了交流电压ab U 。
可以看到在交流电变化的一个周期中,一个臂中的两个开关如:1S 、2S 交替导通,每个开关导通π电角度。
因此交流电的周期(频率)可以通过改变开关通断的速度来调节,交流电压的幅值为直流电压幅值D U 。
图2.4 单相逆变器原理图(2)三相逆变电路三相逆变电路的原理图见图2.4所示。
图2.4中,1S ~6S 组成了桥式逆变电路,这6个开关交替地接通、关断就可以在输出端得到一个相位互相差32π的三相交流电压。
当1S 、4S 闭合时,V U u -为正;3S 、2S 闭合时,V U u -为负。
用同样的方法得:当3S 、6S 同时闭合和5S 、4S 同时闭合,得到W V u -,5S ,2S 同时闭合和1S 、6S 同时闭合,得到U W u -。
为了使三相交流电V U u -、W V u -、U W u -在相位上依次相差32π;各开关的接通、关断需符合一定的规律,其规律在图2.4b 中已标明。
根据该规律可得V U u -、W V u -、U W u -波形如图2.4c 所示。
a)结构图 b) 开关的通断规律 c) 波形图图2.5三相逆变器原理图上述分析说明,通过6个开关的交替工作可以得到一个三相交流电,只要调节开关的通断速度就可调节交流电频率,当然交流电的幅U的大小来调节。
值可通过D2.2.6调节器调节器将生产过程参数的测量值与给定值进行比较,得出偏差后根据一定的调节规律产生输出信号推动执行器消除偏差量,使该参数保持在给定值附近或按预定规律变化的控制器用于运动控制的调节器有:比例调节器、积分调节器、比例积分调节器、比例微分调节器、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等。
I调节器特点(1) 积累作用;(2) 记忆作用;(3) 延缓作用。
PI调节器特点(1) 积累作用;(2) 记忆作用;(3) 快速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