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新规范)-2011.2.25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求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求1. 引言水土保持是指维护和改善土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防止土壤侵蚀、地质灾害以及保护水资源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是为了减少和防止土地退化,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档旨在提供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基本要求和指导。
2. 方案编制的基本要求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2.1. 考虑区域特点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地理地貌特征、气候条件、土壤特性等因素,合理确定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
2.2. 综合利用现有资源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时,应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的有关水土保持的资源和设施,避免重复投资和浪费。
2.3. 系统思考和综合考虑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思考和综合考虑,既要考虑到水土保持的整体效益,又要考虑到各项措施之间的协调与衔接。
2.4. 制定合理的时间计划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时,应制定合理的时间计划,明确各项工作任务的开展时间和完成时间,确保方案的及时落实。
3. 方案编制的主要内容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3.1. 背景和目标分析对研究区的背景和目标进行充分分析,明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目的和任务。
3.2. 水土环境评价开展水土环境评价,对研究区的水土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确定水土保持的需求和重点。
3.3. 水土保持措施根据水土环境评价的结果,结合区域特点,确定适合的水土保持措施,包括植被恢复、防护措施、水土保持设施的建设等。
3.4. 经济评价和可行性分析对水土保持方案进行经济评价和可行性分析,评估方案的经济效益和可操作性。
3.5. 实施计划和措施监测制定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计划,明确各项措施的实施步骤和时间,同时设置相应的监测措施,对方案的实施进行监测和评估。
4. 方案编制的流程和方法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流程和方法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4.1. 数据收集和整理收集和整理与水土保持相关的基础数据和信息,包括土地利用状况、土壤类型、地形地貌等。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新规范

➢ 6、工程占地:列表说明各单项工程占地面积、占地类型、占地性质(如果是跨越 县级以上行政区的,按项目组成分行政区域计列)。
➢ 7、土石方平衡及分析:土石方平衡分析需有流向表和流向框图。叙述土石方情况 时,需分区(或分段-主要指线性工程,如道路按桩号或者以桥隧为节点)说明土 石方开挖、回填、外借、废弃的量,并对分区(或分段)之间与其它建设项目的 调运利用情况做出说明。分区(或分段)的划分应根据工程设计文件、地形地貌、 施工条件、土石料质量等合理确定。
➢ 5、竖向布置:对于地形条件单一、场地平整的项目可简化该章节,将地面高
程、控制标高等特性在平面布置部分一并介绍;若项目组成复杂,可先对各分区 的竖向特征进行总体描述,再对各分区竖向布置情况进行介绍,竖向布置介绍一 定要注意各建设基准面(台)之间的衔接方式及关系(比如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 通过挡墙或者其他衔接方式进行过渡)。对于线状工程,如公路、铁路项目应有 平纵(断面)缩图。
单位:m3或万m3
➢
分区或分段 开挖 回填
调入
调出
外借
废弃
➢
数量 来源 数量 去向 数量 来源 数量 去向
道路区
2000 10000
80
➢ 8、施工组织及工艺:施工组织的介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主体工程施工布
置和主要施工工艺。分段(线性工程)施工的应列表说明,重点介绍施工营地、 材料堆放场地、施工道路、取土(石、料)场。重点阐述与水土保持直接相关的 内容,如桥梁施工、基础开挖,表层剥离等土石方开挖、回填、堆弃、运输等施 工方法。为说明施工方法对水土保持的影响,必要时应附主要工艺流程示意图。 ②施工用水、电、通讯等情况。③土、石、砂、沙砾料等建筑材料的数量、来源 及其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对自采加工料,应说明综合加工系统,料场的数 量、位置、可采量等及取料场、弃渣场的确定情况。
水保方案(新规范)

目录1综合说明 (1)1.1工程概况 (1)1.2项目所在地的水土流失防治区划分情况 (2)1.3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 (2)1.4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2)1.5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2)1.6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及工程量 (3)1.7水土保持监测 (4)1.8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4)1.9结论与建议 (5)1.10方案特性表 (5)2方案编制总则 (7)2.1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7)2.2编制依据 (7)2.3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等级 (11)2.4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 (11)2.5方案编制深度和设计水平年 (12)3项目概况 (14)3.1项目基本情况 (14)3.2项目组成及总体布局 (16)3.3拆迁安置 (21)3.4生产工艺 (22)3.5工程占地 (28)3.6工程土石方量 (31)3.7施工组织 (34)3.8工程投资 (39)4项目区概况 (40)4.1地形、地貌 (40)4.2地质概况 (40)4.3水文 (40)4.4气象 (41)4.5土壤及植被 (41)4.6土地利用现状及社会经济概况 (42)1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4.7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情况 (42)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评价 (45)5.1主体工程方案比选与制约性因素分析评价 (45)5.2占地类型、面积和占地性质的分析评价 (47)5.3土石方平衡、挖方利用、排弃工艺分析评价 (49)5.4施工组织设计的分析评价 (51)5.5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分析评价 (52)5.6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影响因子分析 (55)5.7结论性意见、要求与建议 (57)6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 (58)6.1工程占地的说明 (58)6.2责任范围界定的依据 (58)6.3防治责任范围 (58)6.4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60)7水土流失预测 (61)7.1预测范围和时段的划分 (61)7.2水土流失预测方法 (62)7.3水土流失预测成果 (68)7.4预测结论及指导性意见 (72)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措施布设 (76)8.1防治目标 (76)8.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 (76)8.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 (77)8.4分区防治措施及典型设计 (81)8.5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 (89)8.6水土保持施工组织 (91)9水土保持监测 (94)9.1水土保持监测目的和意义 (94)9.2监测时段 (94)9.3监测范围及单元划分 (95)9.4监测点位 (95)9.5监测内容、方法及监测频次 (95)9.6监测工作量 (100)9.7监测单位及费用 (101)2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9.8监测管理 (102)9.9监测成果 (102)10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104)10.1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原则、依据、方法 (104)10.2投资估算概述 (107)10.3水土保持效果预测 (118)10.4水土保持损益分析 (119)11方案实施保证措施 (123)11.1组织领导与管理 (123)11.2落实水土保持后续设计 (123)11.3水土保持工程招投标 (123)11.4水土保持工程监理 (123)11.5水土保持监测 (124)11.6施工管理 (124)11.7监督检查及验收 (124)11.8资金来源及管理使用方法 (125)12结论和建议 (126)12.1结论 (126)12.2建议 (128)附图、附件I、附图1.某某工程地理位置图2.某某工程总平面布置图3、某某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图4、某某工程项目区地形地貌图5、某某工程项目区水系图6.某某工程项目土地利用现状图7.某某工程项目区土壤侵蚀现状图8.黑龙江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分区图9.某某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措施总体布局图3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10. 某某工程水土保持监测点位布置图II、水土保持措施典型设计图1.厂区绿化图(SBDXSJ-01)2.临时堆土场防护措施典型设计图(SBDXSJ-02)3、临时排水沟、沉砂池平面布置图(SBDXSJ-03)4、临时排水沟、沉砂池典型设计图(SBDXSJ-04)5.进厂道路防护林带、排水沟典型设计图(SBDXSJ-05)6.供水管线临时堆土防护典型设计图(SBDXSJ-06)7.排水管线临时堆土防护典型设计图(SBDXSJ-07)8.煤气输送管线临时堆土防护典型设计图(SBDXSJ-08)9.固体废弃物填埋场防护林带典型设计图(SBDXSJ-09)III、插图:图 3-1 厂区平面布置图(p19)图 3-2 进厂道路平面布置图(p21)图 3-3 厂外铁路专用线平面布置图(p21)图 3-4 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平面布置图(p22)图 3-5 物料平衡图(p26)图 3-6 生产工艺流程图(p26)图 3-7 水量平衡图(p28)图 3-8 土石方流向框图(p35)图 5-1 工程占地性质饼状图(p50)图 5-2 工程占地类型饼状图(p50)图 5-3 正六边形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典型设计图(p56)Ⅳ、附件:4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1、某某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投资估算2、某某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委托书5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1综合说明1.1 工程概况钛属于稀有金属,海绵钛的建设符合国家十一五规划及相关产业政策。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相关规定和程序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规定及办理程序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是针对开发建设项目过程中造成的水土资源损害,从保护生态、保护自然景观、水土保持的角度论证主体工程设计不合理性,从主体工程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查找缺陷,补充和完善水土保持设计,并对主体设计提出的修改和完善建议,以达到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控制扰动范围、减少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快速有效修复生态系统的目的。
其主要作用是要克服单纯从工程经济性和施工方便的角度考虑问题,从保护地貌植被、生物链和有利于植被恢复的角度,合理设计各类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及临时措施,保护水土资源,从而减少水土流失。
一、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修订)有以下规定:第二十五条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以及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区域开办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项目,生产建设单位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按照经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采取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措施。
没有能力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应当委托具备相应技术条件的机构编制。
水土保持方案应当包括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的范围、目标、措施和投资等内容。
水土保持方案经批准后,生产建设项目的地点、规模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当补充或者修改水土保持方案并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过程中,水土保持措施需要作出重大变更的,应当经原审批机关批准。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和审批办法,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六条依法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生产建设单位未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或者水土保持方案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生产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第二十七条依法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生产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应当验收水土保持设施;水土保持设施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生产建设项目不得投产使用。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_(新规范)共55页共57页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பைடு நூலகம்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求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求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求2.1 阶段要求2.1.1 可行性研究阶段: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该报告书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建设项目区责任范围及其周边环境概况。
2.项目区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
3.生产建设中排放废弃固体物的数量和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4.水土流失防治初选方案。
5.水土保持投资估算。
2.1.2 初步设计阶段:对各项水土流失防治工程进行初步设计。
该阶段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水土保持初步设计依据。
2.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面积。
3.开发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数量预测。
4.水土流失防治工程的初步设计,重点工程应有较详典型设计。
5.水土保持投资概算。
6.实施的保证措施(机构、人员、经费和技术保证等)。
2.1.3 技施设计阶段:主要是进行各项水土保持工程的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2.2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主要内容2.2.1 方案编制总则:1.阐述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目的和意义。
2.编制依据,包括法律法规依据、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及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大纲及审查意见、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委托书(合同)或任务书。
3.采用技术标准,包括有关水土保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
2.2.2 建设项目地区概况:1.建设项目名称、位置(应附平面位置图)、建设性质、总投资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建设规模、防治责任范围、工程布局(应附平面图)。
3.项目区地形、地貌、地质、土壤、地面物质、植被等。
4.项目区及其周边地区气象、水文、河流及泥沙等。
5.项目区及周边地区人口、土地利用、经济发展方向和水平等社会经济状况。
6.项目区发展规划。
7.建设项目施工工艺、采挖及排弃固体废弃物的特点等。
8.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情况。
2.2.3 生产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预测:1.水土流失预测时段的划分。
2.预测的内容和方法,包括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的面积、弃土、弃石、弃渣量、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和数量、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面积及流失总量、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
如何编制水土保持方案

8、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一般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 响区。
项目建设区:包括是业主管辖的永久征地、临时占地、
租赁土地等建设征占地面积。注意一般水库正常蓄水位以 下的淹没面积属于项目建设区范围。 直接影响区:项目建设区以外,因施工建设等活动直 接造成水土流失及危害的区域。
第三部分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编制基本内容和技术要点
审查:处室的技术负责人;
校核:编制小组成员; 编写:编制小组成员,主要执笔人; 参加人员:编制小组成员,可分章节或分专业、分工 注明。
审查、校核、编写和参加工作人员须有编制方案上岗
证书,并注明证书号;
注:姓名须先用4号字印刷,后为签名。
★方案报送
方案送审稿直接行文至水行政主管部门(可分支 机构,如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或技术评审单位,送 审单位也可为部门或分支机构,甚或筹建处。 建设单位应于评审会议前5天将方案送达有关专家 和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
82.52 19.59 207.2 9 70.88
km2
合计
中
28.81 10.03 49.28 18.48
强度 7.65 9.39
15.08
极强 1.75 0.37 5.62 0.07
剧烈 0.06 0 0.13 0
小计
120.79 39.38 277.4 92.54
风力 侵蚀 0 0 0 0 0
方案报批稿须向水行政主管部门行文(与印章对
应,不能为分支机构),并说明何时委托何单位开
展编制工作,何时通过技术评审或由水行政主管部
门组织的审查,何时完成报批稿,现报请审批。并
将方案报批稿作为附件。报批单位必须为独立法人。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求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求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求2.1 阶段要求2.1.1 可行性研究阶段: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所规定的内容和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 建设项目区责任范围及其周边环境概况。
2 项目区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
3 生产建设中排放废弃固体物的数量和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4 水土流失防治初选方案。
5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
2.1.2 初步设计阶段:根据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阶段)报告书,对各项水土流失防治工程进行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阶段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 水土保持初步设计依据。
2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面积。
3 开发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数量预测。
4 水土流失防治工程的初步设计,重点工程应有较详典型设计。
5 水土保持投资概算。
6 实施的保证措施(机构、人员、经费和技术保证等)。
2.1.3 技施设计阶段:主要是按项目水土保持初步设计,进行各项水土保持工程的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2.2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主要内容2.2.1 方案编制总则:1 结合开发建设项目的特点阐述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目的和意义。
2 编制依据:1)法律法规依据。
2)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
3)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及报告书。
4)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大纲及审查意见。
5)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委托书(合同)或任务书。
3 采用技术标准:包括有关水土保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
2.2.2 建设项目地区概况:1 建设项目名称、位置(应附平面位置图)、建设性质、总投资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 建设规模、防治责任范围、工程布局(应附平面团)。
3 项目区地形、地貌、地质、土壤、地面物质、植被等。
4 项目区及其周边地区气象、水文、河流及泥沙等。
5 项目区及周边地区人口、土地利用、经济发展方向和水平等社会经济状况。
6 项目区发展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水土保持监测:说明监测范围、时段、监测主要方法、监
测点布设情况、监测频次及监测重点区域或部位。
11、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说明概(估)算总投资
和分项投资情况,说明六项指标完成情况。需特别说明监理费、监 测费和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
复等情况(按时间先后顺序)。
4、方案编制情况:这一章不用写的太复杂,仅需把现场工作
时间、工作的重点及通过现场踏勘后拟定的方案防治重点进行简单 的叙述即可。
5、项目区概况:简要介绍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河流水系、
土壤植被、水土保持及水土流失现状(容易遗漏)。
6、设计深度、水平年及防治标准:设计深度:一般结合主体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
2011
方案提纲
一、综合说明 二、编制总则 三、项目概况 四、项目区概况 五、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六、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 七、水土流失预测 八、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 九、水土保持监测 十、投资概(估)算及效益分析 十一、实施保障措施 十二、结论及建议 十三、附件、附图和附表
8、水土流失预测结果:说明工程建设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工序
及环节,明确扰动土地面积、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工程建设期 (含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面积、 水土流失总量、新增水土流失量,明确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部位和 重点时段。
9、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及主要工程量:按防治分区分工程措施、
及其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对自采加工料,应说明综合加工系统,料场的数 量、位置、可采量等及取料场、弃渣场的确定情况。 施工工艺各个行业差别较大,应介绍本工程施工过程中用到的所有施工工艺,介 绍这部分的内容主要从中分析产生水土流失的环节,以便采取相关的措施。
9、移民安置:主要包括移民规模、拆迁范围、安置原则、安置形式和生产、
2、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建设地点、建设性
质、建设内容、建设规模、计划工期、总投资(包括土建投资及 投资单位)。
3、建设规模及特性
新建项目、在建项目:详细说明项目规模、工程等级、建设内容、 项目组成情况、占地、工期、总投资、土建投资及投资单位、开 工时间及竣工时间等,并附工程特性表。若与其它项目有依托关 系,还应做出说明。对于矿山类项目,除介绍境界范围、资源与 可采储量、开采年限、开采方式及接替计划外,还应介绍首采区 的情况。
所有报告均需列表说明项目规模及特性,项目特性表从主体工程中摘 录出与水土保持相关的内容即可,尽量不要列举其他与水土保持无关 内容。
4、项目组成及平面布置:以主体工程推荐方案为基础,介绍项目组成、各单
项工程的平面布置(包括布置区的地形地貌、各建设单元的平面相对位置)、工 程占地(包括面积和用地类型)及建筑物特性(建筑形式及建筑面积)等主要技 术指标;有前期工程的改扩建项目,还需对前期工程情况进行详细的说明,并叙 述与扩建项目的关系。列表说明本次项目组成情况,表格内明确项目分区、各分
项目区社会经济概况统计表
行政区划 总面积 (hm )
2
耕地面积 (hm )
2
总人口 (万人)
农业人口 (万人)
GDP (万 元)
农业总产 值(万元)
农民人均 耕地(亩)
农民人均纯 收入(元)
(2)土地利用情况。主要指项目区(所在乡或县)的土地类 型、利用线状、分布及其面积、基本农田、林地等情况,还应 说明人均耕地、人均基本农田等情况。
8、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现状
(1)水土流失现状的介绍主要包括项目区及周边区域水土流 失类型、强度、土壤侵蚀模数、土壤流失容许量及取值依据等, 需用列表、附图说明。此外,还需说明项目周边区域的水土流 失对工程项目的影响。 (2)说明项目区是否属于国家级、省级和县级水土流失重点 防治区,说明是否属于国家或省级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项目区。 介绍当地成功的水土流失防治工程的类型和设计标准、植物品 种和管护经验等。 (3)简述项目区内现有的水土保持设施状况,水土流失治理 的成果等情况。改扩建工程(或已建工程)还应详细介绍上一 期工程(目前已有)的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4)同类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调查成果。介绍项目区 和周边地区的类似项目单项工程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类型、 标准及实施后的效果,以借鉴于本项目(附照片)。
6、工程占地:列表说明各单项工程占地面积、占地类型、占地性质(如果是跨越 县级以上行政区的,按项目组成分行政区域计列)。 7、土石方平衡及分析:土石方平衡分析需有流向表和流向框图。叙述土石方情况 时,需分区(或分段-主要指线性工程,如道路按桩号或者以桥隧为节点)说明土 石方开挖、回填、外借、废弃的量,并对分区(或分段)之间与其它建设项目的 调运利用情况做出说明。分区(或分段)的划分应根据工程设计文件、地形地貌、 施工条件、土石料质量等合理确定。 在进行土石方平衡分析时,需注意: ①各种土石方均应折算为自然方进行平衡。 ②土石方工程量仅指主体工程施工所必需的开挖(含表土)、回填量,弃渣场和 取土场等不参与土石方平衡计算(意思就是取料场取的料算外借方)。 ③土石方开挖量可包括剥离表土量,但回填量不应包括表土量,需要回填的表土
5、土壤:重点介绍项目区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的抗
蚀性等。必要时,还应给出土壤的机械组成和土壤肥力情况。
6、植被:简述项目区在全国植被分区中的区属,当地林、
草植被类型、乡土树(草)种、主要群落类型、林草植被覆盖 率、优势树种、草种等基本情况。
7、项目区社会经济:社会经济资料应说明引用资料的来
一、综合说明
编制要点
1、主体工程概况:工程地理位置及交通;建设单位、工程任
务、规模、组成及特点、工程进展情况、场地现状、项目征占地情 况;工程建设工期、投资及来源、土石方情况及拆迁安置等。
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结合工程实际简明扼要予以
叙述,语言组织一定要流畅,不可照搬设计资料。
3、项目前期工作:列举与主体工程立项相关的技术工作和批
工程设计深度来定,已开工和补报项目均必须达到初步设计深度; 设计水平年:建设类项目为主体工程完工后的当年或后一年,建设 生产类项目为主体工程完工后投人生产之年或后一年;防治标准: 按照三区划分情况来定。
7、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意见:从项目选址、方案比选、
有无项目建设的水土保持限制性因素、施工组织设计、主体工程水 土保持设计等方面,从水土保持角度出发,总结该工程项目建设是 否可行。
12、结论与建议: 明确项目建设的水土保持可行性;对主体工
程设计单位、招标主持单位、施工单位和当地政府职能部门等提出 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方案的意见和建议。
二、编制总则
编制要点
1、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等级的确定
(1)按开发建设项目所处的水土流失防治区和区域水土保持生态 功能重要性确定相应的执行标准。 (2)当防治标准出现交叉时按下列规定执行: 同一项目所处区域出现两个标准时,用高一级标准;线型工程项 目应分段分别采用不同的标准。
2、设计深度和设计水平年
设计水平年:建设类项目为基建工程完工后的当年或后一年,建 设生产类项目为主体基建完工投产年。
三、项目概况
1、地理位置及交通:需明确项目所属行政区(取其立项级别
的下一级开始,逐级至行政村,如项目是省级的,那么介绍就以 “##市## 县”开始),地理坐标(精确到“秒”)及详细的对外 交通等情况。
四、项目区概况
1、地形地貌:明确项目区地形、地貌类型、海拔、地面坡度、沟壑
密度及地表物质组成等。
2、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简述项目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情况。 3、水文:简述项目区及周边区域的水系情况,地表水状况,河流平均
含沙量、径流模数、洪水(水位、水量)与建设场地的关系等情况,并 附水系图。线型建设项目的水文特征值可分段论述。
生活规划、拆迁和安置责任方。移民安置规模大于1000人的,要单独编报水土保
持方案。
10、投资及进度安排:工程投资应说明主体工程总投资、土建投资、
资本金构成及来源等。不同行业的土建费用构成有所不同:煤炭工程包
括可研报告中的井工投资和土建费;火电、输变电工程为建筑工程费; 水电、核电工程为建安工程费中的建筑工程费;有色项目为建设工程费 (钢结构建筑物不包括基础以上部分投资 );水利项目为建安工程费中的 建筑工程费;公路包括建筑工程费 (不含设备购置及安装费)和交通工程 费。 进度安排应说明主体工程总工期(包括施工准备期),注明施工准备期及 土建工程的开始时间、完工时间,说明项目投产和达产时间,分区或分 段说明建设进度安排、附施工进度表或施工进度横道图(单横道)。对 于分期建设的项目,还应说明前期和后续项目的情况。
改扩建项目:详细说明项目原有规模、工程等级、开工时间及投产时 间,明确改扩建工程规模、主要扩建内容、工程等级、工期、总投资、 土建投资、开工时间及竣工时间。改扩建工程对上期或已有工程的情 况介绍必须充分,特别是对上期或已有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水土 保持及水土流失现状应详细交待。应列表说明改扩建时新建、扩建、 已建设施的关系,同时说明本期与上期共用工程的内容,利用上期已 征占地及新增占地的情况。 公路项目:需明确公路等级、行车速度、长度、征占地、路面情况、 总投资、工期等指标、简要说明工程量。
在施工期间作为临时堆土,在土石方平衡时可按临时弃方计,在去向栏中予以说
明。 ④建筑垃圾、钻渣泥浆等均应计入土石方平衡。
⑤土石方平衡表各行均可按“开挖+调入+外借=回填+调出+弃方”
进行校核(装盘子法-一个区就是一个盘子)。
⑥对于生产建设类项目,各分区土石方流向框图应分基建期和运行期分 列;对于已开工项目,应分已产生和将产生两大块来统计分析。
源和时间。社会经济概况应列表重点介绍项目区的行政区划、 面积、耕地面积、总人口、农业人口、GDP、农业总产值、人 均占有耕地、农民人均收入等内容,还应说明当地的支柱产业 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应尽量采用最新资料且范围不能过大 (一般到乡镇)。 (1)社会经济情况。建设地点在农村的可按下表统计,建设 地点在城镇时应做相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