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性淋巴瘤治疗进展

合集下载

B细胞惰性淋巴瘤治疗

B细胞惰性淋巴瘤治疗

惰性淋巴瘤的治疗选择
I-II期
• “观察等待” • 放射治疗 • • • • • • •
14
III-IV 期
“观察等待” 烷化剂 嘌呤类似物 联合化疗 单克隆抗体 化疗+单抗 增强化疗+HSCT
利妥昔单抗+化疗一线治疗FL:OS延长
Overall survival (%) Study Regimen M3902 CVP ± MabThera 11 GLSG CHOP ± 2,3 MabThera M3902 MCP ± 34,5 MabThera FL200 CHVP + IFN ± 06 MabThera Follow-up Control MabThera p-value
Oncogene, 2004, 23, 6524–6534
广义NHL流行病学
• 发病率:美国(2002~2006)
NHL(100,000) 男 23.1 女 16.3
• 2010年预计发病情况
总计 男 新发病例 死亡 65,980 20,210
Jemal, A. et al. CA Cancer J Clin 2010;0:caac.20073v1
4 years 5 years 4 years 5 years
77 84 74 79
83 90 87 84
0.029 0.0493 0.0205 0.025 (high-risk pts)
1. Marcus R, et al. J Clin Oncol 2008; 26:4579–4586. 2. Hiddemann W, et al. Blood 2005; 106:3725–3732. 3. Buske C, et al. Blood 2008; 112:Abstract 2599. 4. Herold M, et al. J Clin Oncol 2007; 25:1986–1992. 5. Herold M, et al. Ann Oncol 2008; 19(Suppl 4):Abstract 329. 6. Salles G, et al. Blood 2008; 112:4824–4831.

利妥昔单抗在淋巴瘤中的应用进展

利妥昔单抗在淋巴瘤中的应用进展

笔者认为,舌癌术后舌部的功能重建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学者
们去深入研究探索。 (本文参考文献见光盘)
(收稿日期:2013-03-22)
(本文编辑:梁雷)
方早,何悦.舌癌术后缺损功能重建的研究进展[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10):4405-4408
利妥昔单抗在淋巴瘤中的应用进展
cell
位随访25个月,美罗华明显改善了CLL患者的PFS(中位R-FC 30.6个月弧FC 20.6个月),其EFS、反应率、CR和缓解持续时 间也都得到了改善,R.Fc方案一般耐受性良好,并未产生对生 活质量的不利影响。随后,2011年Fischer等忸1对78例复发或 难治的CLL患者进行苯达莫司汀联合美罗华(ER)治疗,试验包 含22例对氟达拉滨耐药的患者和14例17p缺失的患者,所有患 者均接受苯达莫司汀70 ms/m2 dl一2+美罗华。第l疗程:美 罗华375 n∥m2 dO;第2~6疗程:美罗华500
dl,ORR为
59%(其中氟达拉滨耐药组ORR为45.5%,氟达拉滨敏感组 ORR为60.5%),CR和PR分别为9.0%和47.4%,中位随访24 个月,其中位EFS为14.7个月,研究得出BR化疗方案对于复发 的CLL患者安全有效,特别是对氟达拉滨耐药的患者有显著的 疗效。 3.脾脏边缘区淋巴瘤(splenic
36%/35.OBS
38%)。对于复发的侵袭性NHL并不存在“金标准”,挽救治疗 的目的是使侵袭性NHL达CR。2009年Fenske等¨刚对含/不含 美罗华方案作为AuHCT前的一线治疗或挽救治疗的994例DL- BCL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指出,含有美罗华组的3年PFS(50%伪. 38%,P=0.003)和os(57%堋.45%,P=0.006)均优于不含美

惰性淋巴瘤治疗方案

惰性淋巴瘤治疗方案

惰性淋巴瘤治疗方案简介惰性淋巴瘤(Indolent Lymphoma)是一种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类型,属于一类生长缓慢、预后相对较好的淋巴瘤。

它通常影响淋巴结、脾脏和骨髓,并且在多年内逐渐恶化。

本文将介绍惰性淋巴瘤的治疗方案,包括观察型治疗、放疗、化疗和免疫疗法等。

观察型治疗对于早期、无症状或轻度症状的惰性淋巴瘤患者,观察型治疗是一种常见的选择。

这种治疗方案不需要使用任何药物或进行任何干预治疗,仅通过定期检查和观察来掌握病情发展情况。

这主要适用于那些没有需要立即治疗的严重症状或并发症的患者。

放射治疗对于局限于某一特定区域的惰性淋巴瘤,放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通过使用高能射线照射病变区域,放射治疗可以有效地杀死癌细胞,控制疾病的发展。

对于年轻、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放射治疗通常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尤其是在疾病局部控制方面。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是惰性淋巴瘤的一种常用治疗方式。

化疗药物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的方式,进入血液循环,杀死癌细胞。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氯布芬酮、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等。

化疗的方案和疗程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常见的方案包括CHOP方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强的松)和CVP方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和泼尼松)等。

免疫疗法免疫疗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可以增强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对抗癌症的能力。

对于惰性淋巴瘤患者,单克隆抗体疗法是一种有效的免疫疗法。

其中,鲁西单抗是一种常用的单抗药物,通过靶向恶性淋巴瘤细胞表面的CD20抗原,诱导免疫系统攻击并杀死癌细胞。

临床试验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临床试验也是治疗惰性淋巴瘤的一种选择。

在临床试验中,新的药物、新的疗法或新的组合方案被测试其疗效和安全性。

参与临床试验可能有机会获得最新的治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得到密切的监测和关注。

预后与随访惰性淋巴瘤的预后相对较好,但疾病呈慢性进展,为了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随访。

边缘区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_________

边缘区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_________

㊃专题㊃通信作者:范磊,E m a i l :F a n l e i 3014@126.c o m边缘区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皇 荣,范 磊(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南京江苏210029) 摘 要:边缘区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结边缘区的惰性淋巴瘤,包括3种亚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 u c o s a -a s s o c i a t e d l y m p h o i d t i s s u e ,MA L T )淋巴瘤㊁脾B 细胞边缘区(s p l e n i cm a r g i n a l z o n e l y m p h o m a ,S M Z L )淋巴瘤㊁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n o d a lm a r g i n a l z o n e l y m p h o m a ,NM Z L )㊂虽然不同边缘区淋巴瘤(M Z L )免疫表型和遗传特点方面有部分重叠,但临床和肿瘤生物学各有特点,近年来随着对M Z L 发病机制深入了解,临床诊断和治疗不断进展㊂本文主要从转化医学研究㊁临床特点㊁诊断和治疗等方面介绍本病近年来的研究进展㊂关键词:淋巴瘤;淋巴结;治疗;诊断中图分类号:R 7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17)12-1013-04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583X.2017.12.001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a d v a n c e i nm a r g i n a l z o n e l y m ph o m a H u a n g R o n g,F a nL e i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H e m a t o l o g y ,J i a n g s uP r o v i n c i a lP e o p l e 'sH o s p i t a l ,t h eF i r s tA f f i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N a n j i n g 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 ,N a n j i n g 210029,C h i n a C o r r s p o n d i n g au t h o r :F a nL e i ,E m a i l :F a n l e i 3014@126.c o m A B S T R A C T :I n d o l e n tB -c e l l l y m p h o m a s d e r i v i n g f r o m m a r g i n a l z o n e i n l y m p hn o d e i n c l u d e t h r e e s pe c if i c e n t i t i e s :m u c o s a -a s s o c i a t e dl y m p h o i dt i s s u e (MA L T )l y m p h o m a ,s p l e n i c m a r g i n a lz o n el y m p h o m a (S M Z L ),a n d n o d a l m a r g i n a l z o n e l y m ph o m a (NM Z L ).T h e c l i n i c a l a n dm o l e c u l a r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r e d i s t i n c t i v e f o r e a c ho f t h e s e e n t i t i e s ,a l t h o u g hs o m e p h e n o t y p i c a n d g e n e t i c f e a t u r e sa r eo v e r l a p p i n g .W i t hf u r t h e r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ofm e c h a n i s m so fM Z L ,c l i n i c a l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p r o g r e s s r a p i d l y .T h i s r e v i e w m a i n l y f o c u s e s o n t h e r e s e a r c h p r o gr e s s e s o f t r a n s l a t i o n a l f i e l d ,c l i n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d i a g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K E Y W O R D S :l y m p h o m a ;l y m p hn o d e s ;t r e a t m e n t ;d i a gn o s is 范磊,血液学博士,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㊂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江苏省医学会血液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江苏省首批卫生拔尖人才,江苏省 333工程 培养对象,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㊂‘白血病㊃淋巴瘤“和‘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编委㊂2009-2010年于美国纽约C o l u m b i a&C o r n e l l 大学附属N e w Y o r k -P r e s b yt e r i a n 医院从事博士后临床基础研究㊂研究方向为淋巴肿瘤的分子靶向诊断和治疗㊂边缘区淋巴瘤(m a r g i n a lz o n el y m ph o m a s ,M Z L s )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滤泡边缘区B 细胞的惰性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8%~15%,亚洲国家发病率高于西方欧美国家㊂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 )将M Z L 分成3种亚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 L T )淋巴瘤㊁脾B 细胞边缘区淋巴瘤(S M Z L )㊁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NM Z L )㊂其中,MA L T 淋巴瘤又可以分为胃MA L T 和非胃MA L T 淋巴瘤㊂本文主要依据不同亚型M Z L 近年来诊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㊂1 M A L T 淋巴瘤MA L T 淋巴瘤占所有M Z L 的50%以上,是M Z L 发病率最高的亚型㊂MA L T 淋巴瘤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但回顾性研究提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病原体感染:眼部MA L T 淋巴瘤与鹦鹉热衣原体感染㊁胃MA L T 淋巴瘤与幽门螺杆菌(H p )感染㊁肺部MA L T 淋巴瘤与无色杆菌感染有关等;②自身免疫性因素:甲状腺MA L T 淋巴瘤常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病史㊁腮腺MA L T 淋巴瘤合并干燥综合征病史等;③炎症慢性刺激:眼部㊁肺部和肠道等慢性炎症刺激等;④其他原因㊂回顾性研究发现MA L T 淋巴瘤多发生在结外器官,以胃部MA L T 淋巴瘤最为常见,其他非胃MA L T 淋巴瘤好发部位依次为:腮腺㊁眼附器㊁皮肤㊁肺部和甲状腺等[1]㊂M o o d y 等[2]研究提示慢性抗原刺激和特定基因㊃3101㊃‘临床荟萃“ 2017年12月5日第32卷第1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D e c e m b e r 5,2017,V o l 32,N o .12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突变在MA L T淋巴瘤发生中均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其中任何单一因素都不足以导致疾病恶变的发生, MA L T淋巴瘤的发生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㊂该研究回顾性检测了179例不同部位MA L T淋巴瘤患者的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 G H V)使用与17种基因突变,结果发现眼附属器MA L T淋巴瘤中I G H V4-34与T N F A I P3基因失活性突变(编码N F-κB通路负调控因子)之间存在重要联系;腮腺MA L T淋巴瘤I G H V1-69使用明显增多(54%),但与所研究的17种基因突变均无相关性;MA L T淋巴瘤缺乏其他以N F-κB为中心的B细胞淋巴瘤的典型表型,例如C D79B,C A R D11, MY D88,T N F R S F11A和T R A F3突变㊂由于突变或缺失导致的T N F A I P3失活在携带I G H V4-34使用[7/13(53.5%)]的MA L T淋巴瘤患者尤其是眼附属器MA L T(O AM L)淋巴瘤患者中发生率(70%)更高[2],本研究一定程度揭示抗原刺激和基因突变在MA L T淋巴瘤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且不同部位MA L T淋巴瘤I G H V使用偏向不同提示可能与接受不同抗原刺激所致㊂对于MA L T淋巴瘤预后分层,由于疾病异质性较大,以往多无统一危险度积分系统,T h i e b l e m o n t 等[3]通过对I E L S G-19临床试验中401例不同部位MA L T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发现:晚期病变(Ⅲ~Ⅳ期)㊁高龄(>70岁)和乳酸脱氧酶(L D H)升高是MA L T淋巴瘤预后独立不良因素,据此3个参数将MA L T淋巴瘤患者分为3个危险度分层(MA L T-I P I):低危组0分㊁中危组1分和高危组ȡ2分,对应的5年无事件生存(E F S)在3组间分别为70%,56%和29%,本研究进一步在633例MA L T 淋巴瘤患者中进行验证,证实此模型的有效性㊂治疗方面,由于MA L T淋巴瘤发生于结外部位,疾病容易早期发现,临床诊断时大多为早期局限性病变,因此临床多采用以手术㊁放疗为主的局部治疗为主,只是对于少数晚期患者会采用系统性治疗㊂1.1胃MA L T淋巴瘤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胃部MA L T淋巴瘤和H p感染密切相关,利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大部分胃MA L T淋巴瘤患者可以检测出H p㊂目前临床检测H p感染的方法有局部组织培养㊁聚合酶链反应(P C R)㊁血清学检测㊁粪便抗原检测㊁C13呼气法,快速尿素酶检测法等,其中局部组织培养和C13呼气法是较为常用的方法㊂由于胃部MA L T淋巴瘤较高的H p感染率,因此目前使用积极的多药联合清除H p感染是早期胃MA L T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法[4]㊂一般而言,对于初诊胃MA L T淋巴瘤患者经过全面评估确诊为早期病变(I E或I I E)并且H p感染阳性患者,大多建议使用四药联合(质子泵抑制剂㊁阿莫西林㊁克林霉素和胶体果胶铋)的方案两周清除H p感染,其后每3个月复查胃镜和H p感染,如果H p感染仍然为阳性可以考虑二线抗H p治疗,而对于胃局部MA L T淋巴瘤,如果疾病好转或者稳定都可以继续随访,通过单纯抗H p治疗,超过80%患者可以持续缓解甚至疾病治愈,但是对于随访超过1年仍然有肿瘤组织残留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二线治疗清除残留肿瘤组织,目前认为针对胃部的局部放疗或者采用利妥昔单抗单药治疗是较为有效的方法,对于抗H p无效或者H p感染阴性患者完全缓解率可以达到46%~80%,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达到93%,并且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较小[5]㊂虽然大部分早期H p感染阳性的胃MA L T淋巴瘤患者对于抗H p治疗反应较好,但是仍然有10%~ 20%的患者会出现抗H p治疗耐药,目前认为晚期病变㊁组织学存在大细胞转化成分㊁近端胃位置㊁胃镜下非浅表和深层浸润以及存在t(11;18)/A P I2-MA L T1易位的患者可能出现对于抗H p治疗反应不佳,此类患者需要密切观察和随访病情,必要时及时更换治疗方案[6]㊂对于初诊时H p感染阴性的早期胃MA L T淋巴瘤患者建议直接采用局部放疗,如果不适合采用放疗的患者可以考虑利妥昔单抗单药治疗也可以获得不错的疗效㊂对于晚期的胃部MA L T淋巴瘤患者,由于伴有身体其他部位的累及,因此多建议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全身系统性治疗㊂1.2眼附属器MA L T淋巴瘤(O AM L)原发眼部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瘤亚型,病理类型多样,其中MA L T淋巴瘤大约占所有眼部淋巴瘤的54%,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O AM L一般病灶仅局限于眼附属器官(眼睑㊁结膜㊁泪器㊁眼外肌和眼眶等),大多数O AM L起病时为单侧眼附器发病,但仍有38%患者诊断时发现多发病灶㊂该病发病机制一般认为与长期暴露于特定病原体(鹦鹉热衣原体)㊁药物㊁慢性抗原刺激及免疫失调有关,局部淋巴组织从反应性淋巴样增生逐步发展为克隆性淋巴系统肿瘤㊂O AM L 临床特征性表现为泪腺㊁眼眶㊁结膜肿块或明显的眼睑肿块㊁眼球突出㊁疼痛或复视,或无症状㊂典型的结膜病损表现为鲑鱼肉样或粉红肉样外观,也可出现鼻泪管引流系统的累及㊂预后因素方面年龄大于65岁㊁非I期病变㊁L D H升高和骨髓活检阳性认为是O AM L的预后不良因素㊂治疗方面,由于O AM L发病率低,因此国际和㊃4101㊃‘临床荟萃“2017年12月5日第32卷第1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D e c e m b e r5,2017,V o l32,N o.1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国内尚无标准一线推荐方法㊂由于部分O AM L患者伴有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因此对于病原体检测阳性患者可以考虑使用抗鹦鹉热衣原体治疗,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多西环素和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完全缓解(C R)率约20%,部分缓解(P R)率约为55%;鹦鹉热衣原体感染阴性的O AM L患者疾病发病位置特殊,大多数为早期病变,因此可以采用包括手术㊁放疗为主的局部治疗方法㊂采用局部放疗ʃ手术的治疗方式,95.9%的O AM L患者可以得到较好的局部疾病控制,5年的无疾病生存达到86.4%,总生存可以达到93.8%,放疗剂量多控制在30G y以内,有报道提示剂量超过30G y可以降低疾病复发,但是治疗相关不良反应随之增加,局部放疗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白内障㊁干眼㊁结膜炎㊁角膜炎,令人担心的眼部失明则很少发生㊂如果是双侧发病或者累及视神经等深部组织是疾病复发的高危因素㊂1.3其余部位MA L T淋巴瘤 MA L T淋巴瘤其他多发的部位还包括皮肤㊁腮腺㊁甲状腺㊁肺部和乳腺等,如果是局部病变多采用手术㊁放疗等局部治疗方法,如果是晚期病变则建议联合全身系统性治疗控制疾病㊂2S M Z LS M Z L起源于次级淋巴滤泡边缘区的记忆B淋巴细胞,是一种少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 H L),占淋系肿瘤2%㊂大约20%S M Z L患者伴发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 I H A)㊁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I T P)等]㊂本病临床表现和预后存在异质性,大多数患者中位生存时间8~10年不等,但10%~20%患者会出现大细胞转化,预后较差㊂由于形态学的相似性,以往部分S M Z L被误诊为C D5-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 L L)㊂本病中位发病年龄68岁,无性别差异㊂多累及脾脏(白髓)和脾门淋巴结(其他部位淋巴结受累较少),大多数S M Z L在确诊时已侵犯骨髓,约有1/3肝脏受到累及,外周淋巴结极少受累及(17%)㊂因为骨髓和肝脏的高累及率,许多患者诊断时即为Ⅳ期[7]㊂本病25%患者初诊时没有临床症状,很少伴有B症状及L D H升高㊂实验室检查方面,外周血涂片可见绒毛状淋巴细胞,25%患者存在血细胞减少,1/3患者伴有单克隆球蛋白(M蛋白,常为I g M)[8]㊂本病免疫表型没有特征性,常表达C D19㊁C D20㊁C D22㊁C D79a㊁C D79b㊁F M C7及I g M;而C D5㊁C D10㊁C D43㊁B C L6㊁c y c l i nD1以及C D103多为阴性;C D23㊁I g D 及c I g等免疫表型没有特异性㊂C L L的M a t u t e s积分多ɤ2分;C D5d i m达10%~25%,可共表达C D23或C D43,需与C L L鉴别;C D11c和C D25有时阳性,C D103和C D123几乎均阴性㊂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80%病例为复杂核型,7q-最为常见,约占30%,D e l(17p)的发生率在3%~17%㊂分子生物学方面S M Z L存在I G H V1-2使用偏向,N O T C H2和K L F2突变在疑难疾病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但可见于其他惰性B淋巴瘤,临床提示预后差㊂S M Z L临床表现具有异质性,这与患者的肿瘤负荷㊁体能状态有关[7]㊂脾脏病理是诊断的金标准,但是由于缺乏其他特异性的诊断指标,加之部分患者不能接受脾脏手术,因此以往S M Z L诊断方面较为困难㊂2008年M a t u t e s等[9]提出了S M Z L最低诊断标准,具体为:符合以下1项即可诊断S M Z L:①脾脏组织活检+C L L免疫表型积分ɤ2分;②典型细胞形态学表现+C L L免疫表型积分ɤ2分+C D20阳性细胞窦内浸润(如脾组织无法获得)㊂因此,目前临床怀疑S M Z L的患者,在缺乏脾脏病理的情况下,依据血液和骨髓的详细检查也可以确立S M Z L 的诊断㊂在治疗方面,意大利团队报道大约32%的S M Z L患者伴发丙型肝炎病毒(H C V)感染,并使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方案可以使得此类患者淋巴瘤可得到控制,总缓解(O R R)率和C R率分别为77%和47%,78%的患者持续病毒学缓解;中位随访时间为3.3年,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23个月;5年无进展生存率(P F S)和总体生存率(O S)分别为78%和94%,近期另一项不含干扰素的抗H C V治疗也提示对于伴发H C V感染的S M Z L患者,单纯抗H C V治疗可以使得淋巴瘤相关治疗反应率为73%,两项研究证实H C V感染与S M Z L密切相关[10]㊂但是,本中心的回顾性研究表明中国S M Z L人群H C V发生率显著低于欧洲国家(大约3%),因此提示东西方S M Z L患者在发病病因上存在差异㊂对于H C V感染阴性的S M Z L患者,在开始治疗前需要评估治疗指征,如果不存在治疗指征可以暂时观察和随访,但是如果存在血细胞减少㊁脾脏梗死或者脾脏肿大所致的压迫症状等就需要开始治疗㊂目前对于有症状的S M Z L患者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是单药利妥昔单抗或者脾脏切除术,两者都有较好的近期疾病控制率,但是回顾性资料显示单药利妥昔单抗治疗的复发率低于脾脏切除,并且有资料显示,在诱导治疗后继续使用利妥昔单抗进行维持治疗将进一步降低疾病的复发[11-12]㊂同时分析发现在单药利妥昔单抗的基础上联合化疗并不能进一步增加疗效,相反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增加㊂㊃5101㊃‘临床荟萃“2017年12月5日第32卷第1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D e c e m b e r5,2017,V o l32,N o.1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3N M Z LNM Z L是成熟B细胞来源的边缘区淋巴瘤,临床大多侵犯淋巴结而结外器官累及极少,NM Z L在所有M Z L中发病率最低,大约只占10%,中位诊断年龄59岁,男女比例相当㊂患者诊断时多为晚期病变,全身广泛浅表㊁胸腹部淋巴结肿大,但多为非巨块型㊂1/3NM Z L患者骨髓受累,10%患者单克隆I g M增高,大约15%NM Z L患者会出现大细胞转化(中位时间为4.5年),预后较差㊂常见染色体异常包括+3㊁+18㊁+7㊁+12㊁6q-㊁I G H V4-34g e n e (30%)[13],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提示NM Z L和S M Z L 中存在K L F2㊁P T P R D和T N F A I P3等新型分子突变,提示N K-κb㊁S T A T3等信号通路存在异常,可能和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㊂治疗方面由于针对NM Z L设计的前瞻性临床试验较少,因此没有推荐方案,临床对于NM Z L的治疗基本参照其他惰性淋巴瘤㊂具体而言,临床治疗基本参照滤泡淋巴瘤治疗原则:首先排除少数H B V㊁H C V等病毒感染相关NM Z L外,对于早期局限性病灶推荐采用局部放疗或单药利妥昔单抗治疗;对于晚期病变患者,如果没有治疗指征可采取观望等待的策略,反之有治疗指征的NM Z L患者可以采取系统性治疗,包括联合免疫化疗等[14-15]㊂总体而言,M Z L无论在肿瘤生物学,还是在临床表现㊁诊断和治疗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异质性,不同亚型的患者采取不同的诊疗策略㊂由于M Z L属于惰性淋巴瘤,大多数患者对于一线治疗疗效较好,预后佳,生存期较长㊂对于复发难治M Z L患者可以考虑惰性淋巴瘤的二线治疗方案,近年来包括伊布替尼㊁来那度胺等新型药物也显现出令人鼓舞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提高M Z L患者的临床预后㊂参考文献:[1] M a t u t e sE,M o n t a l b a nC.C l i n i c a l f e a t u r e s a n dm a n a g e m e n t o fn o n-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n o n-o c u l a re x t r a n o d a l m u c o s aa s s o c i a t e dl y m p h o i d t i s s u e(E NMA L T)m a r g i n a l z o n el y m p h o m a s[J].B e s t P r a c tR e sC l i nH a e m a t o l,2017,30(1-2):99-108.[2] M o o d y S,E s c u d e r o-I b a r z L,W a n g M,e t a l.S i g n i f i c a n ta s s o c i a t i o nb e t w e e n T N F A I P3i n ac t i v a t i o n a nd b i a se di mm u n o g l o b u l i n h e a v y c h a i n v a r i a b l er e g i o n4-34u s a g ei nm u c o s a-a s s o c i a t e dl y m p h o i dt i s s u el y m p h o m a[J].J P a t h,2017,243(1):3-8.[3] T h i e b l e m o n tC,C a s c i o n e L,C o n c o n i A,e ta l.A MA L Tl y m p h o m a p r o g n o s t i c i n d e x g e n e r a t e d f r o mt h ed a t a s e to f t h eI E L S G-19p r o s p e c t i v e c l i n i c a l t r i a l[J].B l o o d,2017,130(12):1409-1417.[4] A n g e l oZ,C e s a r eH,L o r e n z oR,e t a l.E r a d i c a t i o nt h e r a p y i nH e l i c o b a c t e r p y l o r i-n e g a t i v e g a s t r i c l o w-g r a d e MA L Tl y m p h o m a p a t i e n t s:a s y s t e m i c r e v i e w[J].J C l i n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2013,47(10):824.[5] V r i e l i n g C,d e J o n g D,B o o tH,e t a l.L o n g-t e r mr e s u l t so fs t o m a c h-c o n s e r v i n g t h e r a p y i n g a s t r i c MA L Tl y m p h o m a[J].R a d i o t h e rO n c o l,2008,87(3):405-411.[6] R u s k o néF o u r m e s t r a u x A,F i s c h b a c h W,A l e m a n B,e ta l.E G I L S c o n s e n s u s r e p o r t.G a s t r i c e x t r a n o d a lm a r g i n a l z o n eB-c e l l l y m p h o m a o fMA L T[J].G u t,2011,60(6):747.[7] A r c a i n i L,R o s s i D,P a u l l i M.S p l e n i c m a r g i n a l z o n el y m p h o m a:f r o m g e n e t i c st o m a n a g e m e n t[J].B l o o d,2016, 127(17):2072-2081.[8] P i r i s MA,O n a i n día A,M o l l e j o M.S p l e n i c m a r g i n a lz o n el y m p h o m a[J].B e s t P r a c t R e s C l i nH a e m a t o l,2017,30(1-2): 56-64.[9] M a t u t e sE,O s c i e rD,M o n t a l b a nC,e ta l.S p l e n i c m a r g i n a lz o n e l y m p h o m a p r o p o s a l s f o r a r e v i s i o no f d i a g n o s t i c,s t a g i n ga n d t h e r a p e u t i cc r i t e r i a[J].L e u k e m i a,2008,22(3):487-495.[10] M a h a d e v a nD,U n g e r J M,S p i e rC M,e t a l.P h a s eⅡt r i a l o fc i s p l a t i n p l u s e t o p o s ide p l u s g e m c i t a b i n e p l u s s o l u m e d r o l(P E G S)i n p e r i p h e r a lT-c e l l n o n-H o d g k i n l y m p h o m a(S WO GS0350)[J].C a n c e r,2013,119(2):371.[11] E l s eM,M a rín n i e b l aA,d e l aC r u zF,e t a l.R i t u x i m a b,u s e da l o n e o r i n c o mb i n a t i o n,i s s u p e r i o r t o o t h e r t r e a t m e n tm o d a l i t i e si n s p l e n i c m a r g i n a lz o n el y m p h o m a[J].B r JH a e m a t o l,2012,159(3):322-328.[12] K a l p a d a k i s C,P a n g a l i s G A,A n g e l o p o u l o u MK,e t a l.T r e a t m e n t o f s p l e n i cm a r g i n a l z o n e l y m p h o m aw i t hr i t u x i m a bm o n o t h e r a p y:p r o g r e s s r e p o r t a n d c o m p a r i s o n w i t hs p l e n e c t o m y[J].O n c o l o g i s t,2013,18(2):190-197. [13] A r c a i n i L,R o s s i D,P a u l l i M.S p l e n i c m a r g i n a l z o n el y m p h o m a:f r o m g e n e t i c st o m a n a g e m e n t[J].B l o o d,2016, 127(17):2072-2081.[14] T h i e b l e m o n tC,M o l i n a T,D a v iF.O p t i m i z i n g t h e r a p y f o rn o d a lm a r g i n a l z o n e l y m p h o m a[J].B l o o d,2016,127(17): 2064-2071.[15] M a k a r o v aO,O s c h l i e s I,Mül l e rS,e t a l.E x c e l l e n t o u t c o m ew i t hl i m i t e dt r e a t m e n ti n p a e d i a t r i c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m a r g i n a l z o n e l y m p h o m a[J].B r JH a e m a t o l,2017A u g2[E p u ba h e a do f p r i n t]收稿日期:2017-12-08编辑:武峪峰㊃6101㊃‘临床荟萃“2017年12月5日第32卷第1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D e c e m b e r5,2017,V o l32,N o.1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惰性淋巴肿瘤是什么意思

惰性淋巴肿瘤是什么意思

惰性淋巴肿瘤是什么意思惰性淋巴肿瘤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系统疾病,它指的是一种缓慢进展的恶性淋巴瘤,其特点是生长缓慢,病情进展较慢。

淋巴瘤是一类白血病性及淋巴肿瘤性疾病,它通常源自淋巴细胞或淋巴组织。

而惰性淋巴肿瘤则是淋巴瘤的一种亚型。

淋巴系统和淋巴瘤的概述淋巴系统是人体的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淋巴管、淋巴结、淋巴组织和淋巴器官组成。

淋巴瘤是一类白血病性及淋巴肿瘤性疾病,它通常源自淋巴细胞或淋巴组织。

淋巴瘤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

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淋巴瘤亚型,通常占据淋巴瘤患者的10-15%左右。

而非霍奇金淋巴瘤则包括了多个亚型,如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滤泡性淋巴瘤(FL)、小细胞淋巴瘤(SLL)、淋巴母细胞淋巴瘤(MCL)等等。

这些亚型的病情进展、生长速度都有所不同,其中就包括了惰性淋巴肿瘤。

惰性淋巴肿瘤的特征惰性淋巴肿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一种亚型,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病情进展相对缓慢。

相比较其他淋巴瘤亚型,惰性淋巴肿瘤生长速度较慢,进展较为缓慢,患者的症状一般不会出现急剧加重的情况。

在诊断上,惰性淋巴肿瘤通常需要通过组织活检来确定,医生会对患者体内的淋巴组织进行切片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惰性淋巴肿瘤。

此外,医生还可能会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如血液检验、骨髓穿刺等,以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进展情况。

惰性淋巴肿瘤的治疗和预后惰性淋巴肿瘤的治疗方法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症状和肿瘤的部位而定。

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化疗、放疗、免疫疗法和手术切除等。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整体情况综合考虑,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惰性淋巴肿瘤的预后通常较好。

由于其生长速度较慢,病情进展较为缓慢,治疗效果相对较好。

大多数患者在经过合理的治疗后,可以获得较长时间的缓解期或疾病控制期,生活质量也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

然而,每位患者的病情都是有差异的,治疗效果和预后也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惰性淋巴瘤的免疫治疗

惰性淋巴瘤的免疫治疗
医 院感 染 学 杂 志 , 2 0 0 6, 1 6 ( 1 0) : 1 1 0 5—1 1 0 7 [ 5 ] H o s p t a l , C e n t r a l S o u t h U n i v e r s i t y , C h a n g s h a , H u n a n 4 1 0 0 0 8 ,C h i n a ) ;
淋 巴瘤的治疗效果一般 , 很难治愈, 这 引起 了医学界 的广泛 关注 。随着免疫治疗 方式的研 究进展 , 开始在惰性 淋 巴瘤上有 了新的尝试 , 本研 究针对惰 性 淋 巴瘤 的免疫治疗方法做一简单的论述 。 【 关键词 】 惰性淋 巴瘤 ; 免疫治疗 ; 非霍奇金淋 巴瘤 ・
2 0 1 4年 第 3期
格 掌握疗 程 , 不得频 繁换药。执行 时护士必须掌握用 药知识 , 根 据药物 的 半 衰期决 定给药时间 , 以最大限度 提高抗生素使 用效果 , 减少耐 药菌株 的
产 生。
综上所述 , 急诊危重病房的特殊环境 , 收治 的特殊对象 和经常采用 的 特殊诊疗操作 , 构成医院感 染的众 多危 险因素 。急诊科 重症监 护病房 感 染 的预防和控制着眼于这些 因素 , 对 提高 临床救治 的成 功率有 着十分 重 要 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 1 ] 颜志强, 杨雪英. 1 8 2例骨科 患者 医院感 染临床 分析 与对策 [ J ] . 中 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2 0 0 5 , 1 5 ( 2 ) : 1 5 7 [ 2 ] 蒋晓阳, 杨衬, 徐小玲.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 染危险 因素 的调查与分
『 6 ] P e t r o l e u m, R e n q i u , H e b e i 0 6 2 5 5 2, C h i n a ) ; N o s o c o m i a l I n f e c t i o n s : R e . v i e w f o 6 0 8 C a s e s l J l ; C h i n e s e J o u na r l o f N o s o e o m i o l o g y ; 2 0 1 0— 0 3

惰性淋巴瘤怎么办?这些方法很管用!

惰性淋巴瘤怎么办?这些方法很管用!

惰性淋巴瘤怎么办?这些方法很管用!大家都知道淋巴瘤这种疾病,其实淋巴瘤有不同的分类,其中一种叫惰性淋巴瘤,一旦患上该疾病,患者会非常痛苦,因为这种疾病危害非常大,严重的会直接危及到人的生命,不过患者不用太担心,现在有很多先进方法来治疗该疾病,比如以下这些。

★第一、放射治疗某些类型的惰性淋巴瘤早期可以单纯放疗,放疗可以在惰性淋巴瘤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之后,用作辅助治疗的方法。

但是使用放射治疗,可能无法达到一个根治的治疗效果。

★第二、化学药物治疗惰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多采用联合化疗,可以结合靶向治疗药物和生物制剂来治疗惰性淋巴瘤。

近年来,惰性淋巴瘤的化疗方案得到了很大改进,很多类型惰性淋巴瘤的长生存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惰性淋巴瘤能活多久?得了惰性淋巴瘤这种疾病之后,广大的惰性淋巴瘤患者朋友要尽快去医院治疗。

另外治疗方法要选对,如果选错了治疗惰性淋巴瘤的方法,再怎么去及时的治疗,也很难有效的治好。

惰性淋巴瘤患者在康复之后,要防止这种疾病出现复发。

★第三、惰性淋巴癌一般要过多久才发作其实淋巴癌还是有分为四期的,一期,二期,三期和四期,在每个时期段的话,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症状都是不一样的。

在一期的时候的话,身体可能会出现发烧或者是咳嗽的情况,在二期的时候情况就会变得严重,要是等到四期还没有去治疗的话,那么这个疾病已经四达到了晚期了。

那么惰性淋巴癌一般要过多久才发作?1、患上淋巴癌的时候身体可能并不会出现很多的情况表面也是非常的,光滑的,但是一旦严重的话就会出现发热或者是瘙痒的情况。

随着体内的血小板增多,血液存桌也是非常的快的。

2、给患者诊断的时候可能会问很多一系列关于皮肤的问题,所以患者在面对这样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回答一声就这样,医生才能及时的了解患者的情况才能更有效的进行治疗。

所以患者一定要如实的回答。

3、要过于担心自己的疾病会质量不好的情况,要是体内的血液,不是非常的标准,或者是出现贫血的情况的话,那么就要及时的告诉医生,在自己饮食上面的话要多加的注意,因为淋巴瘤是有高度的一致性的,所以在质量上面的话,所以治疗的差别并不是很大。

氟达拉滨联合米托蒽醌、地塞米松治疗惰性淋巴瘤的临床观察

氟达拉滨联合米托蒽醌、地塞米松治疗惰性淋巴瘤的临床观察

氟达拉滨联合米托蒽醌、地塞米松治疗惰性淋巴瘤的临床观察王琛;夏堪冀;王玲;舒琦;何代英;徐诣芝【摘要】目的比较FND(氟达拉滨+米托蒽醌+地塞米松)与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方案治疗惰性淋巴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临床观察的内容包括缓解率[总有效率和完全缓解(CR)率],无失败生存(FFS)及毒性反应.56例患者随机分组,FND和CHOP组各28例.FND方案:氟达拉滨30 mg·m-2·d-1d1~3静脉注射,米托蒽醌10 mg d1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0 mg d1~5静脉注射.平均接受6.7个化疗方案.CHOP方案:环磷酰胺600 mg·m-2·d-1d1静脉注射,阿霉素25 mg·m-2·d-1d1静脉注射,长春新碱1.4 mg·m-2·d-1d1静脉注射和强的松50 mg·m-2·d-1d1~5口服.平均接受7.1个化疗方案.以上两方案均为28 d一次.结果FND方案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CHOP方案(总有效率82.1% vs57.1%,CR 53.6% vs 32.1%;P<0.01).2年无疾病进展生存(PFS)率FND组为86.7%而CHOP组为66.7%.两种治疗方案的耐受性均较好.结论 FND方案的CR率、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CHOP方案,并可有效改善预后.【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10(039)012【总页数】2页(P1520-1521)【关键词】氟达拉滨;惰性淋巴瘤;米托蒽醌【作者】王琛;夏堪冀;王玲;舒琦;何代英;徐诣芝【作者单位】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科,400014;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科,400014;四川省疾病控制中心门诊部,成都,610041;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科,400014;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科,400014;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科,40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1;R730.53惰性淋巴瘤为一类恶性程度较低、进展缓慢的非何杰金淋巴瘤,在世界范围内占非何杰金淋巴瘤的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