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霍奇金淋巴瘤靶向治疗新进展

合集下载

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治最新进展%3a第51届美国血液学年会专题报道

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治最新进展%3a第51届美国血液学年会专题报道

・42・自鱼堕:鲞曼!查!Q!Q生!旦笙!!鲞箜!塑』!!里!!丛堡!!!翌堕鱼!i婴P!!坠!塑!!翌!Q!Q:!!!:!!:塑!:!・第51届美国血液学年会速递・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治最新进展:第51届美国血液学年会专题报道钱正子王华庆【关键词】淋巴瘤,非霍奇金;治疗;诊断;美国血液学年会在美国南部城市新奥尔良举行的一年一度的第51届美国血液学年会(ASH)刚剐落下帷幕。

本次大会作为全美和全球血液学界的顶级盛会,聚集了来自全球68个国家的2万余名血液学J临床医生和学者,会议内容异彩纷呈,学术交流自由热烈。

现就本届ASH年会关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最新分类、主要研究进展、创新药物及研究趋势进行了总结报道。

12008年恶性淋巴瘤WHO分类2008年第4版造血和淋巴组织恶性肿瘤WHO分类是在2001年第3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而来的。

本次会议的讨论重点是介于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以及介于伯基特淋巴瘤和DLBCL之间的病理类型的研究,并探讨此类交界性肿瘤的治疗原则。

此外,新分类提出年龄和发病部位也是肿瘤命名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会专题报告中,针对恶性淋巴瘤WHO对外周T细胞淋巴瘤进行了更系统的分类,分为间变大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和皮下脂膜炎型T细胞淋巴瘤;定义了几种原发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新亚型;对常见淋巴瘤亚型『包括滤泡性淋巴瘤(FL)和DLBCL]进行了更细分类,进而可提高淋巴瘤诊断的准确率及提高临床治疗的疗效。

最新的WHO分类重视淋巴瘤生成的早期事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肿瘤转化的早期步骤。

指导临床治疗。

2008年WHO分类是病理学家、临床医生及分子生物学家共同协作的结果,更完善,更合理,并成为今后临床工作的基础,有助于推进大规模的多中一tL,临床研究和国际间交流。

2FLFIJ的发生、发展与肿瘤微环境的组成密切相关,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淋巴瘤药物治疗的研发进展

淋巴瘤药物治疗的研发进展

有可能研发 出新型分子靶 向药物。目前
( C D C ) 效 应增 强 , 但 抗体依 赖 的细胞 或 苯 达 莫司 汀治 疗 初治 F L 的德 国I 期
专家简介
朱军,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 巴肿瘤科主任 。1 9 8 4 年毕业于第- = ̄NX学 ,曾在解
人鼠嵌合性抗C D 2 0 单抗一利妥昔单
生存 时间 ( P F S ) 5 . 8 个月 。 O f a t u m u m a b
联合 C H O P 方 案治疗 初治F L 的I I 期 临床 试验 结果 显示 , 5 0 0 m g 组 的O R R 9 0 % ,
C D 2 0 单克 隆抗 体药物 利 妥昔单抗 ( r i t u x i m a b ) 的问世令淋巴瘤成 为肿瘤
淋 巴瘤药 物治 疗 的研 发 进 展
口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淋 巴肿瘤 内科 宋玉琴 田乐 朱军
在 随着 对肿 瘤发 病机 制 的深 入 了 解, 以及 药学和基 因工程学 的进 步, 肿 瘤 的药物治疗 已经 从既往细胞水平上的
正在 或者 已经进 入临床 研究 和应用 阶 段的淋巴瘤靶 向药物大 致可 以归纳 为以 下几类, 介绍如下。
环境作为治疗 靶位 的新型抗肿瘤药物不 断 问世 , 并在 临床 实践 中取得了较 好疗 效。 2 0 1 2 年美 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 F D A ) 共 审批了1 1 种抗 肿瘤药物 , 均为靶 向药 物… 。 显然, 靶向治疗已经成 为二十一世
纪 抗 肿瘤 治 疗 的主 流 。
特 性也令其成 为靶 向治疗研发的热点领
域。 理论上 , 针对 淋巴瘤细胞 内外各种 受体、 影响信号传导通路任 何环 节的调 节基 因或 蛋白、细胞生存微环境 等 , 均

治疗B细胞淋巴瘤新的“靶向”药物——抗CD20单克隆抗体

治疗B细胞淋巴瘤新的“靶向”药物——抗CD20单克隆抗体
抗CD20单克隆抗体(美若华)用于治疗病情缓慢、侵袭性低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有效率达30%~50%。若与化疗联合应用治疗具有抗原CD20的其他类型B淋巴细胞淋巴瘤,可以提高疗效。抗CD20单克隆抗体(美若华)不良反应较少,但也可偶然发生呼吸困难、发热和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由于这一药物也可损伤正常B淋巴细胞,所以也会降低人体免疫力。抗CD20单克隆抗体(美若华)是一种具有一定特异性的“靶向”免疫治疗药物,是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的辅助药物。它不能代替化疗和放疗。化疗和放疗至今一直是根治淋巴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患者是否适合应用本药需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
人体几乎所有正常和恶性B淋巴细胞都存在抗原CD20。但其他血细胞如T淋巴细胞、NK细胞及粒细胞等不存在抗原CD20。现在已经合成了针对这一抗原的特异性抗体,称为抗CD20单克隆抗体(商品名美若华),作为药物用于治疗。这一药物具有特异的作用靶点即B淋巴细胞的抗原CD20。抗CD20单克隆抗体(美若华)与B淋巴细胞的抗原CD20结合,发挥抗肿瘤作用可导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淋巴细胞死亡。所以本药只能用于治疗具有抗原CD20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靶向治疗新进展

非霍奇金淋巴瘤靶向治疗新进展

分子 , 也可以是 一个 基 因片 段 ) 来 设 计相 应 的治 疗 药物 , , 药物进入体 内以后靶 向性选择与这些致癌位点 相结 合并 发 生作用 , 导致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 , 而较少作用 于肿瘤周 围
的正 常组织 细胞 , 以分 子 靶 向治 疗 又 被 称 为 “ 物 导 所 生 弹” 。分子靶 向治 疗 的问 世 , 不仅 改 变 了传 统 化疗 药 物治
细胞淋 巴瘤 均有显 著疗 效。 以 Rtx b为基 础 的疗法 为 i i u ma N L患者提供 了新 的治疗选择 。 H 11 1 R t i a . . i xm b单药 治 疗 临 床试 验 表 明 R t i a u i xm b单 u 药治疗复发 低 度恶 性 B细 胞 淋 巴 瘤 总有 效率 可 达 5 % 。 0
1 /, 0~13 较频繁 给药 的化疗 方法 , 原理是 抗肿 瘤血 管生 其 成和减少耐药 。节拍化 疗 与其他 方法 , 分子靶 向药 物等 如 合用, 被称 为节 拍疗法 。JR a . un等在一项 Ⅱ期 临床试 验 中
联合 PP E C+美罗华 +沙利 度胺 组成 R T—P P E C节拍 疗法 治 疗 复 发 难 治 性 MC , 观 缓 解 率 ( R L 客 O R)达 7 % 3 ( R 0 、R 3 ) 中位 至疾 病进展 时 间 ( T )5个 月 , C 4 % P 3% , TP 1 2 年无进 展 生存 期 ( F P S)为 2 % , 1 2年 总 生 存 期 ( S O )
步证实 了以上结论 。 节拍 治疗 ( t me —
1 16 Rtxm b与 R .. i i a u T—P P E C节拍疗法
rnm cte p ) 相 比于传统 的“ 大耐受 剂量 ” M D) oo i hr y : a 最 ( T 化

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靶向治疗新策略

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靶向治疗新策略

•专题综论•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靶向治疗新策略李文艺徐卫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210029通信作者:徐卫,Email:******************.cn扫码阅读电子版【摘要】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一线R-CHOP方案治疗后.30%~40%患者仍会复发,小部分患者达难治,即使接受干细胞移植,很多患者仍不能得到治愈,且许多患者并不适合高强度化疗或移植。

第62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报道了针对PD-1/LAG-3、CD2O/CD3、CD19/CD3的双特异性抗体及CD19抗体偶联药物、CD47拮抗剂及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抑制剂等靶向药物,用于治疗复发难治DLBCL,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关键词】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复发;难治;分子靶向治疗DOI:10.3760/l15356-20201204-00291Noval strategies of targeted therapy for relapsed/refractory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Li Wenyi,Xu WeiDepartment of Hemalology,the First Affiliciled Hospital with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Jiangsu ProvinceHospital,Nanjing210029,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Xu Wei,Email:*******************.cn[Abstract]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is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non-Hodgkinlymphoma.After the first-line treatment of R-CHOP,about30%-40%of patients will relapse or,in a smallsubset of patients,be refractory.Even after recepting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con siderable patients stillcan't be cured.What's more,many patients are ineligible for aggressive chemotherapy and stem celltransplantation.The62nd 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 Annual Meeting reported many targeted drugsincluding PD-l/LAG-3bispecific antibody,CD20/CD3bispecific antibody,CD19/CD3bispecific antibody,anti-CD19antibody conjugated drug,CD47-blocker,inhibitor of interleukin-1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4andso on,these treatments for relapsed/refractory DLBCL have provided more choices for patients.[Key words]Lymphoma,large B-cell,diffuse;Recurrenee;Refractory;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DOI:10.3760/l15356-20201204-00291在我国,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46%,占所有淋巴瘤的40%。

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研究新进展

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研究新进展

的差异 ,其 生 物学 行 为 ( 包括 临 床预 后 和疗 效 )亦 较 大 , 效果 并 不 优 于 传统 化 疗 方 案 。 一 项 随机 研 而
各 不相 同 。正 是对 M L 物学 本 质 认 识 的 加 深 ,催 究 则 比较 了 CHO 生 P和 ACVBP 案 治 疗 老 年 侵袭 性 方 生 了近 年 来诊 断和 治疗 模 式 的更 新 ,并 且较 大地 提 NHL患者 , 随访 5 ,ACVB 年 P明 显提 高 了无 事 件 高 了ML 治疗 效果 。本文 就 目前 研 究 的热 点 , 重 生 存率 ( v n -F e u vv l 的 E e t r e S r i a ,EF S)和 总生 存 点 讨论 几 种 常见 病 理 类 型 NHL的 常规 治疗 和 生物 率 ( r l S r i a ,0S) ,但 同时 治疗 相 关死 Ov al u v v l 靶 向 治疗 研 究 进 展 。 亡 率 也 加倍 。值 得 注意 的 是 , VB 方 案 由于 加入 AC P
了 中枢神 经 系统 淋 巴瘤 的预 防治疗 ,因此 中枢神 经
1 弥漫 大 B 胞 性 淋 巴瘤 细
系 统复 发率 较低 。 目前有 关剂 量密 度 方案 的研 究 较
弥 漫 大B细胞 性淋 巴瘤 ( f s a g c l 多 , 几 项 临 床 随 机 对 照 研 究 中 ,研 究 者 评 价 了 Di u eL r e B- el L mp ma y ho ,DL L)是 最 常 见 的NHL 型 , 占 CHOP 量 密度 方 案对 6 岁 以上 和 6 岁 以下 侵袭 性 BC 类 剂 0 0 所 有 NHL的 3 % ~3 % ,是 一 类 治 疗 效 果 较 好 , 0 5 淋 巴瘤 患 者 的疗 效 ,结 果 表 明 , 老年 患 者 , 1 天 对 4

硼替佐米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研究进展

硼替佐米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研究进展

㊃综述㊃通信作者:夏炳森,E m a i l :2270458081@q q.c o m 硼替佐米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研究进展宋 蕾,夏炳森,林玉珊,冯绪梅(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山东潍坊261042) 摘 要:非霍奇金淋巴瘤(N H L )是一组有不同组织学特点和起病部位的淋巴瘤,早期易发生远期扩散㊂通常N H L 对传统的化疗方案敏感,但一部分N H L 短期内易复发,复发后预后不佳㊂硼替佐米是第一个临床应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蛋白酶体抑制剂,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 )疗效肯定㊂研究表明,该药同样能在N H L 中发挥抗肿瘤作用㊂近年来,国外有多家医学机构报道硼替佐米治疗N H L ,且取得一定疗效,本文就硼替佐米对N H L 可能作用机制㊁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作一综述㊂关键词:淋巴瘤,非霍奇金;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硼替佐米中图分类号:R 7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17)10-0912-05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583X.2017.10.022 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 H L )通过常规化疗后部分可治愈,部分缓解后复发,预后不良[1]㊂而惰性亚型N H L 通过目前疗法治愈的可能性小[2]㊂都提示N H L 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法㊂在过去十年里,蛋白酶抑制剂(P I s )硼替佐米(B o r t e z o m i b ,万珂,V e l c a d e )广泛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MM )和套细胞淋巴瘤(M C L )的治疗,使患者受益良多㊂最近临床学者对硼替佐米在多种亚型N H L 包括复发和难治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D L B C L )㊁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 )㊁边缘区淋巴瘤(M Z L )㊁滤泡性淋巴瘤(F L )及外周T 细胞淋巴瘤(P T C L )的治疗应用中进行了探讨,发现硼替佐米治疗N H L 可取得显著疗效㊂本文就硼替佐米在NH L 治疗中的可能机制㊁临床应用和未来前景作一综述㊂1 硼替佐米作用机制1.1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 P S )及硼替佐米结构特点 蛋白酶体是一种多蛋白复合物,作为U P S 的一部分,负责降解泛素介导的蛋白质㊂真核细胞利用此系统选择性破坏折叠错误或缺损的多肽,来保证细胞内合成蛋白的质量[3]㊂将泛素标记的不符合要求的蛋白降解,对正常细胞的循环㊁功能十分重要,它保护细胞免受热休克及氧化应激的损害,避免蛋白酶体通路遭受抑制而致使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㊂硼替佐米是一种小分子的水溶性双肽基硼酸盐类似物,是26S 蛋白酶体的可逆性抑制剂㊂26S 蛋白酶体由1个20S 的核心部分和2个19S 的调节部分构成,硼替佐米能直接与20S 核心部分的活性位点苏氨酸结合,干扰其糜蛋白酶/胰蛋白酶活性从而影响蛋白质降解[4]㊂1.2 作用于淋巴瘤的可能机制1.2.1 抑制核转录因子κB (N F -κB )信号通路 N F -κB 是一类关键性因子,它与免疫细胞的活化,T ㊁B淋巴细胞的发育,应激性反应,细胞凋亡等多种细胞活动有关㊂N F -κB 在胞浆中与抑制性核因子κB(I κB )相结合,当磷酸化或泛素化的I κB 降解后,N F -κB 转移到核内激活它的靶基因,促进细胞的生长㊂而硼替佐米能明显减少I κB 的降解,I κB 与N F -κB 结合后能有效抑制N F -κB 的活性,抑制与细胞增殖相关的基因的表达,最终导致肿瘤细胞凋亡㊂已有研究显示P I s 通过抑制N F -κB 通路,选择性诱导人类瘤细胞周期停滞,从而导致细胞死亡[5]㊂1.2.2 调节细胞内凋亡信号通路 细胞内凋亡信号主要包括c a s p a s e 相关的凋亡信号,c a s p a s e 能够切断细胞与周围细胞的联络㊁阻断D N A 复制和修复㊁破坏D N A 和核结构㊁诱导细胞吞噬和整合为凋亡小体,最终导致细胞的凋亡㊂c -J u n 氨基末端激酶(J N K )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 R K )通路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是蛋白酶抑制细胞凋亡的信号分子,介导细胞信号的转导㊂研究显示硼替佐米可以激活J N K 信号通路并导致肿瘤细胞凋亡[6]㊂1.2.3 调控凋亡相关蛋白 硼替佐米通过抑制蛋白酶体使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积累而阻断细胞周期;并通过调节抑凋亡蛋白和促凋亡蛋白而直接诱导细胞凋亡㊂B c l -2蛋白家族主要通过控制线粒体释放阻止细胞凋亡㊂研究发现P I s 可能通过抑制B c l -2的表达,从而解除B C L -2对细胞色素C 的释放阻滞,最终启动凋亡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凋亡㊂另外,P I s 通过抑制p 53转录活性以及p 53的泛素化,导致蛋白㊃219㊃‘临床荟萃“ 2017年10月5日第32卷第10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O c t o b e r 5,2017,V o l 32,N o .10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酶体降解[7]㊂1.2.4调节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大量研究表明硼替佐米通过上调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 K I s)的表达,选择性抑制肿瘤组织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 D K s)的活性,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阻止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8]㊂除此之外,P I s 可以抑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在P T C L中,硼替佐米通过下调m i c r o R N A187㊁去磷酸化细胞信号外调节激酶(E R K)㊁蛋白激酶B(A K T)的表达来抑制细胞增殖[9]㊂1.2.5其他①活性氧的产生及热休克的影响㊂已有研究证明硼替佐米通过利用活性氧的产生及热休克反应来诱导M C L瘤细胞的凋亡[10]㊂②未折叠蛋白(U R P)反应的中断,内质网(E R)的应激㊂蛋白酶体活性的调节可能导致U R P反应的中断,增加E R应激,最终导致细胞凋亡,并导致疾病[11]㊂③干扰肿瘤微环境的相互作用㊂④应激反应㊂P I s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对多种应激因素的反应,包括如乳酸酸中毒㊁染色体不稳定㊁D N A损伤,可以利用这种机制对N H L细胞造成致命损伤[12]㊂⑤抗血管生成因素的影响,硼替佐米通过N F-k B途径介导,显示出促进化学耐药性㊁介导细胞增殖㊁肿瘤转移和血管发生的作用[13]㊂2硼替佐米的临床应用2.1M C L M C L是少见的B细胞恶性肿瘤,占N H L的3%~10%,而硼替佐米是第一个通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 D A)批准应用于M C L治疗的靶向药物[14]㊂目前,硼替佐米常联合化疗药用于M C L的治疗㊂C h a n g等[15]进行了两项试验,均应用硼替佐米㊁利妥昔单抗㊁环磷酰胺㊁长春新碱㊁阿霉素㊁地塞米松(V c R-C V A D)诱导,利妥昔单抗巩固与维持治疗㊂第一项试验纳入30例初治患者,硼替佐米每周2次给药,随访42个月后,患者获得了较高的客观缓解率(O R R)及完全缓解/未确定完全缓解率(C R/C R u),3年无进展生存期(P F S)及3年总生存期(O S)均获益㊂第二项试验纳入75例患者,硼替佐米仅在第1周给药2次,获得反应者行利妥昔单抗维持或自体干细胞移植(A S C T)治疗,中位随访4.5年后,较第一项试验获得更高的O R R,3年P F S及O S 增高,且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较少[16],得出结论V c R-C V A D治疗M C L效果显著,且为V c R-C V A D方案中硼替佐米的应用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㊂F u r t a d o等[17]将46例复发难治的M C L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应用环磷酰胺㊁多柔比星㊁长春新碱㊁泼尼松龙(C HO P)方案,另一组应用硼替佐米㊁环磷酰胺㊁多柔比星㊁长春新碱㊁泼尼松龙(V-C HO P)方案治疗,结果显示V-C HO P方案组获得了更高的O R R 及C R,且P F S及O S中位时间较C HO P组明显延长㊂不良反应方面,V-C HO P组中有更多的患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B I P N),但大部分病变较轻,两组严重B I P N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㊂说明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方案治疗M C L效果显著且较为安全㊂R o b k等[18]进行的L YM-3002试验,纳入488例初治M C L患者,将患者随机分配到R-C HO P方案组或V R-C A P方案组中,随访40个月后,结果显示V R-C A P组P F S明显延长,O R R㊁C R㊁O S较R-C HO P 组更高㊂由此可见,硼替佐米治疗初治M C L较传统化疗方案效果更优,可作为一线治疗㊂除此之外,新的化疗联合方案不断尝试,M o r r i s o n等[19]纳入53例复发难治M C L患者,应用硼替佐米联合来那度胺(V R)方案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这种新方案的O R R 不佳,可能是由于药物毒性或剂量不足造成,有待以后的研究改进㊂相关研究结果见表1㊂表1硼替佐米治疗M C L的相关研究来源治疗方案结果C h a n g等[15](2011)Ⅱ期V c R-C V A D:其中硼替佐米1.3m g/m2,第1,4,8和11天,21天1周期,序以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共6个疗程O R R为90%,C R/C R u为77%,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63%和总生存率为86% C h a n g等[16](2014)Ⅱ期V c R-C V A D:其中硼替佐米1.3m g/m2,第1,4天,21天1周期序以利妥昔单抗维持或A S C T治疗,共6个疗程O R R为95%,C R为68%,3年无进展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72%和88%F u r t a d o等[17](2015)C HO P:环磷酰胺750m g/m2第1天,静脉滴注,多柔比星50m g/m2第1天,静脉滴注,长春新碱1.4m g/m2(最大2m g/m2)第1天,静脉滴注和泼尼松龙100m g口服,第1~5天,V-C HO P:每周期硼替佐米,1.6m g/m2,第1,8天每21天,最多8个周期联合C HO P(同上)C H O P:O R R为48.8%,C R为21.7%,中位P F S为8.1个月,中位O S为11.8个月V-C H O P:O R R为82.6%,C R为34.8%,中位P F S为16.5个月,中位O S为35.6个月R o b a k等[18]L YM-3002(2015)R-C H O P:利妥昔单抗375m g/m2第1天,静脉滴注,环磷酰胺750m g/m2第1天,静脉滴注,多柔比星50m g/m2第1天,静脉滴注,长春新碱1.4m g/m2(最大2m g/m2)第1天,静脉滴注,泼尼松100m g/m2口服第1~5天V R-C A P:用硼替佐米代替长春新碱:硼替佐米1.3m g/m2静脉滴注,第1,4,8和11天每21天一个疗程,共6个疗程R-C HO P:O R R为89%,C R为42%,中位P F S为14.4个月,4年总生存率为54%V R-C A P:O R R为92%,C R为53%,中位P F S为24.7个月,4年总生存率为64%M o r r i s o n等[19](2015)硼替佐米,1.3m g/m2,静脉滴注,第1㊁4㊁8,11天;来那度胺,每日20m g,口服,第1~14天㊂每21天1个疗程,最多8个疗程O R R为39.6%,C R为15.1%,中位P F S为7个月,中位O S为26个月2.2 F L F L属于N H L,是临床常见的惰性淋巴瘤㊂多数患者发现时已为晚期,普通治疗已经无法治愈,仅有少数早期患者经过放疗能够治愈,目前临㊃319㊃‘临床荟萃“2017年10月5日第32卷第10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O c t o b e r5,2017,V o l32,N o.10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床上较多通过硼替佐米进行治疗[20]㊂E v e n s 等[21]进行了一项Ⅱ期临床试验,纳入33例初治F L 患者,应用硼替佐米联合利妥昔单抗(B R )方案治疗,获得较高的O R R ,P F S 及O S 获益㊂另有研究在B R 方案基础上增加其他化疗药物㊂如C o h e n 等[22]进行的Ⅱ期临床试验中,纳入20例初治F L 患者,行硼替佐米联合R C HO P 方案,获得了较前方案更高的O R R及C R ,并且P F S 明显延长,而O S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㊂B I P N 发生率较前增高,但大部分病变较轻㊂说明硼替佐米联合R C HO P 方案治疗F L 较单纯应用B R 方案更积极有效且较为安全,但样本小,仍需后续试验的验证支持㊂在复发难治F L 方面,C o h e n 等[22]纳入48例患者,行硼替佐米联合利妥昔单抗㊁环磷酰胺㊁长春新碱㊁泼尼松(R C V P )方案治疗,获得较高的O R R ,但C R 低,P F S 获益,疗效佳,为临床复治F L 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价值,但O S 尚未报道,需进一步研究㊂相关研究见表2㊂表2 硼替佐米F L 相关研究来源治疗方案结果E v e n sAM [21](2014)Ⅱ期B R :硼替佐米(1.6m g/mm 2,第1㊁8㊁15㊁22天,每35天1个疗程,共3个疗程)联合利妥昔单抗(375m g /m2,第1个疗程每周给药1次,第2㊁3疗程的第1天)O R R 为76%,C R 达44%,4年无进展生存率为44%,4年总生存率为97% C o h e n 等[22](2015)Ⅱ期硼替佐米联合R C HO P :硼替佐米(1.6m g /mm 2,第1㊁8天,静脉滴注)㊂利妥昔单抗375m g /m 2第1天,静脉滴注,环磷酰胺750m g/m 2第1天,静脉滴注,多柔比星50m g/m 2第1天,静脉滴注,长春新碱1.4m g/m 2(最大2m g /m2)第1天,静脉滴注,泼尼松100m g/m 2口服第1~5天㊂每28天1个疗程,最多8个疗程O R R 为100%,C R达75%,4年无进展生存率为83%,4年总生存率为93%C r a i g 等[23](2014)Ⅱ期硼替佐米联合R C V P :硼替佐米(1.6m g/mm 2,第1㊁8天,静脉滴注)㊂利妥昔单抗375m g/m 2第1天,静脉滴注;环磷酰胺750m g /m2第1天,静脉滴注;长春新碱1.4m g /m 2(最大2m g/m 2)第1天,静脉滴注;泼尼松100m g /m2口服第1~5天㊂每28天1个疗程,最多8个疗程O R R 为77%,C R 为28%,中位P F S 为14.9个月2.3 WM WM 是一种惰性B 细胞淋巴瘤,系分泌大量单克隆I g M 的浆细胞样淋巴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常累及B 细胞发生的部位包括骨髓㊁淋巴结和脾脏㊂G h o b r i a l 等[24]研究纳入37例复发难治WM 患者,应用B R 方案,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 T P )延长,中位P F S 获益㊂由于随访时间短,O S 尚未报道㊂认为B R 方案治疗复发难治WM 患者可取得显著疗效,不良反应主要为较小的中枢毒性及胃肠道反应等㊂在一项多中心Ⅱ期临床试验中,G a v r i a t o po u l o u 等[25]评估了硼替佐米㊁利妥昔单抗联合地塞米松(B D R )方案的疗效,纳入59例初治患者,其中大部分患者为晚期且有不良预后因素㊂获得了较高的O R R ,中位随访6年后,中位P F S 获益,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 O R )明显延长,且无患者出现继发性骨髓增生不良㊂因此得出结论,B D R 是非常稳固,疗效持续时间持久和长期毒性较低的化疗方案㊂相关研究见表3㊂表3 硼替佐米治疗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相关研究来源治疗方案结果G h o b r i a 等[24](2010)Ⅱ期B R :硼替佐米(1.6m g/m 2第1㊁8㊁15天,每28天1个疗程,共6个疗程)及利妥昔单抗(375m g/m 2,第1㊁4疗程每周给药1次)O R R 为81%,2例C R /C R u ,中位P F S 为15.6个月,中位T T P 为16.4个月M a r i a 等[25](2016)Ⅱ期B D R :首先硼替佐米(1.3m g/m 2,静脉滴注,第1㊁4㊁8㊁11天,21天为1个疗程)㊂随后硼替佐米(1.6m g/m 2,静脉滴注,第1㊁8㊁15㊁22天,35天1个疗程,共4个疗程),在第2周和第5周,地塞米松(40m g,静脉滴注)利妥昔单抗(375m g/m 2静脉滴注)总治疗时间23周O R R 为85%(C R3%,P R 58%)㊂中位P F S 为43个月,中位D O R 为64.5个月㊂7年总生存率为66%2.4 D L B C L 在亚洲D L B C L 占N H L 的45%~55%,是淋巴瘤分类中最大的一个亚群㊂D L B C L 分为生发中心(G C B )和非生发中心(n o n -G C B )两种亚型,其中,n o n -G C B 型预后较G C B 型差㊂在一项硼替佐米联合R -C HO P 治疗D L B C L 研究中,纳入40例D L B C L 患者,硼替佐米采取递增剂量(0.7㊁1.0或1.3m g/m 2,第1,4天,每21天为1个疗程),O R R 达100%,其中C R /C R u 达86%㊂由意向治疗分析后,O R R 为88%,75%达C R /C R u ㊂2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64%和70%㊂认为硼替佐米联合R -C HO P 治疗D L B C L 是有效的[26]㊂最新的一项开放随机试验研究中,纳入164例n o n -G C B 患者,对比R -C HO P 方案与V R -C A P 方案(由硼替佐米代替长春新碱)治疗D L B C L 的疗效㊂结果显示V R -C A P组和R -C HO P 组具有类似的毒性特征,所有等级不良事件(A E )(99%v s100%)和3级以上A E (88%v s89%)发生率相似㊂主要结局C R (64.5%v s66.2%)及O R R (93.4%v s 98.6%)相似㊂说明V R -C A P 方案可获得与R C HO P 方案相似的治疗效果,硼替佐米联合化疗可用于传统化疗方案的替代治疗,但由于随访时间短,P F S 和O S 并没有报告[27],相关的治疗试验仍需进一步总结㊂2.5 M Z L 由于M Z L 的异质性和总体低发病率使大多数药物研究没有涉及到这种疾病,其中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 L T )淋巴瘤是患病最多的类型[28]㊂㊃419㊃‘临床荟萃“ 2017年10月5日第32卷第10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O c t o b e r 5,2017,V o l 32,N o .10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两个Ⅱ期临床试验研究了硼替佐米在MA L T中的疗效[31-32]㊂在第一项研究中,16例患者(14例初治)接受剂量为1.5m g/m2,第1㊁4㊁8㊁11天,每21天1个疗程,O R R为80%,但毒性反应很大㊂中位随访23个月后,4例患者复发[29]㊂另一项研究中,纳入32例复发难治患者,接受硼替佐米1.3m g/m2,第1㊁4㊁8㊁11天,每21天1个疗程,共6个疗程,29例患者可评估,O R R达48%(C R达31%),中位随访24个月后,中位D O R尚未达到[30]㊂表明硼替佐米单药治疗在MA L T的治疗中可取得一定疗效㊂2.6 T细胞淋巴瘤 P T C L是具有不同异质性的侵袭性淋巴瘤,且预后不良,包括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 T C L-N O S)㊁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A I T L)㊁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 I C L)等,而结外N K/ T细胞淋巴瘤通常不包含在内[31]㊂在一项Ⅱ期临床试验中,硼替佐米联合C HO P用于46例不同组织亚型的P T C L患者㊂结果显示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方案治疗T细胞淋巴瘤O R R为76%,C R为65%,3年总生存率为47%,无进展生存率达35%㊂硼替佐米治疗T细胞淋巴瘤有一定疗效,但其中P T C L-N O S㊁A I T L和A I C L占获得反应的大多数,而那些结外N K/T细胞淋巴瘤,鼻型细胞淋巴瘤反应不佳[32],由于相关试验开展较少,硼替佐米治疗T细胞淋巴瘤仍需进一步探讨㊂3不良反应B I P N是硼替佐米临床应用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常表现为疼痛;硼替佐米治疗MM过程中,约有37%~44%的患者发生B I P N㊂治疗终止后通常可逆㊂硼替佐米的累计剂量是其最重要的毒性因素㊂试验发现,在B R方案中,硼替佐米每周1次用药方案的B I P N发病率比每周2次用药会要明显降低[33]㊂硼替佐米皮下给药也可减少B I P N的发生,一项国际性㊁开放性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纳入222例既往无硼替佐米治疗史的复发MM患者,分别接受硼替佐米皮下注射和静脉注射治疗,结果显示,接受硼替佐米皮下给药治疗与静脉注射治疗患者的O R R相当,但两组在B I P N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皮下给药和经静脉给药治疗两组B I P Nȡ3级的发生率分别为6%和16%㊂硼替佐米皮下给药治疗的疗效与经静脉给药疗效相当,B I P N的发生率更低,更安全㊂基于此,2012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皮下途径给药[34]㊂硼替佐米其他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肠道毒性如腹泻㊁便秘,乏力,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35]㊂4结论虽然目前治疗N H L方面,美国仅批准硼替佐米应用于M C L的治疗,但对于多种亚型N H L,包括F L㊁WM㊁M Z L㊁D L B C L及P T C L,硼替佐米均表现出明显的治疗作用㊂硼替佐米治疗n o n-G C B型D L B C L已经引起学者的关注㊂在WM治疗中,B D R 方案已成为标准方案㊂硼替佐米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惰性淋巴瘤十分有效,尤其是F L㊂合理的药物组合是优化硼替佐米治疗N H L潜能的关键,硼替佐米将会在治疗N H L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㊂参考文献:[1] F e n s k eT S,S h a h NM,K i m KM,e ta l.A p h a s e2s t u d y o fw e e k l y t e m s i r o l i m u s a n db o r t e z o m i b f o r r e l a p s e do r r e f r a c t o r yB-c e l l n o n-H o d g k i n l y m p h o m a:a W i s c o n s i n O n c o l o g yN e t w o r ks t u d y[J].C a n c e r,2015,121(19):3465-3471. [2]宋腾,王华庆.惰性淋巴瘤非化疗药物的治疗现状及进展[J].中国临床肿瘤,2016,43(5):216-219.[3] K l e i g e rG,M a y o rT.P e r i l o u s j o u r n e y:a t o u r o f t h e u b i q u i t i n-p r o t e a s o m e s y s t e m[J].T r e n d sC e l lB i o l,2014,24(6):352-359.[4] C i t r i n R,F o s t e rJ B,T e a c h e y D T.T h er o l eo f p r o t e a s o m ei n h i b i t i o ni nt h et r e a t m e n to f m a l i g n a n ta n d n o n-m a l i g n a n th e m a t o l o g i c d i s o r d e r s[J].E x p e r tR e v H e m a t o l,2016,9(9):873-889.[5] A r k w r i g h tR,P h a m T M,Z o n d e rJ A,e ta l.T h e p r e c l i n i c a ld i s c o ve r y 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of b o r t e z o m i b f o r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m a n t l e c e l l l y m p h o m a[J].E x p e r tO p i nD r u g D i s c o v,2017,12(2):225-235.[6]高力,张曦.硼替佐米在恶性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药房,2013,24(38):3555-3557.[7] M c C o r m a c k P L.B o r t e z o m i b:a r e v i e w i n m a n t l e c e l ll y m p h o m a i n p r e v i o u s l y u n t r e a t e d p a t i e n t s u n s u i t a b l e f o r s t e m-c e l l t r a n s p l a n t a t i o n[J].B i oD r u g s,2015,29(3):207-214.[8] C h e a hC Y,S e y m o u rJ F,W a n g M L.M a n t l ec e l l l y m p h o m a[J].JC l i nO n c o l,2016,34(11):1256-1269.[9] Y a nZ X,W uL L,X u eK,e t a l.M i c r o R N A187o v e r e x p r e s s i o ni s r e l a t e dt ot u m o r p r o g r e s s i o na n dd e t e r m i n e ss e n s i t i v i t y t ob o r t e z o m i bi n p e r i p h e r a l T-c e l ll y m p h o m a[J].L e u k e m i a,2014,28(4):880-887.[10] H a m b l e y B,C a i m i P F,W i l l i a m B M.B o r t e z o m i b f o rt h et r e a t m e n t o fm a n t l ec e l l l y m p h o m a:a nu p d a t e[J].T h e rA d vH e m a t o l,2016,7(4):196-208.[11] O t o d aT,T a k a m u r aT,M i s uH,e t a l.P r o t e a s o m e d y s f u n c t i o nm e d i a t e s o b e s i t y-i n d u c e d e n d o p l a s m i c r e t i c u l u m s t r e s s a n di n s u l i nr e s i s t a n c e i nt h e l i v e r[J].D i a b e t e s,2013,62(3):811-824.[12] M a h a d e v a n D,F i s h e r R I.N o v e lt h e r a p e u t i c sf o ra g g r e s s i v en o n-H o d g k i n'sl y m p h o m a[J].J C l i n O n c o l,2011,29(14):1876-1884.[13] K o p r i v n i k a r J L,C h e s o n B D.B o r t e z o m i b:a p r o t e a s o m ei n h i b i t o rw i t ha ne v o l v i n g r o l e i n s e l e c t s u b t y p e s o f B-c e l l n o n-H o d g k i n's l y m p h o m a[J].F u t u r eO n c o l,2012,8(4):359-371.[14]聂蔓,李志铭,魏小娟.基于硼替佐米的治疗方案在老年套细胞淋巴瘤中应用[J].循证医学,2016,16(2):84-85,92.㊃519㊃‘临床荟萃“2017年10月5日第32卷第10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O c t o b e r5,2017,V o l32,N o.10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15] C h a n g JE ,P e t e r s o n C ,C h o iS ,e ta l .V c R -C V A Di n d u c t i o n c h e m o t h e r a p y f o l l o w e d b y ma i n t e n a n c e r i t u x i m ab i nm a n t l ec e l l l y m p h o m a :a W i s c o n s i n O n c o l o g y N e t w o r ks t ud y [J ].B rJ H a e m a t o l ,2011,155(2):190-197.[16] C h a n g J E ,L i H ,S m i t h M R ,e ta l .P h a s e2s t u d y of V c R -C V A D w i t h m a i n t e n a n c e r i t u x i m a b f o r u n t r e a t e d m a n t l ec e l l l y m p h o m a :a nE a s t e r nC o o p e r a t i v eO n c o l o g y G r o u p s t ud y (E 1405)[J ].B l o o d ,2014,123(11):1665-1673.[17] F u r t a d o M ,J o h n s o n R ,K r u ge r A ,e t a l .A d d i t i o n of b o r t e z o m i bt o s t a n d a r d d o s e c h o p c h e m o t h e r a p y i m pr o v e s r e s p o n s e a n d s u r v i v a l i n r e l a p s e dm a n t l e c e l l l y m ph o m a [J ].B r JH a e m a t o l ,2015,168(1):55-62.[18] R o b a kT ,H u a n g H ,J i n J ,e t a l .B o r t e z o m i b -b a s e d t h e r a p y f o r n e w l y d i a g n o s e d m a n t l e -c e l ll y m p h o m a [J ].N E n g lJ M e d ,2015,372(10):944-953.[19] M o r r i s o n V A ,J u n g S H ,J o h n s o n J ,e t a l .T h e r a p y wi t h b o r t e z o m i b p l u sl e n a l i d o m i d ef o rr e l a p s e d /r e f r a c t o r y m a n t l e c e l l l y m ph o m a :f i n a l r e s u l t s o f a p h a s e I I t r i a l (C A L G B50501)[J ].L e u kL y m ph o m a ,2015,56(4):958-964.[20] 李颖璐.硼替佐米治疗滤泡性淋巴瘤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分析[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5,23(1):119-122.[21] E v e n sAM ,S m i t h M R ,L o s s o s I S ,e t a l .F r o n t l i n eb o r t e z o m i ba n d r i t u x i m ab f o r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n e w l y d i a gn o s e d h i g h t u m o u r b u r d e n i n d o l e n t n o n -H o d g k i n l y m p h o m a :a m u l t i c e n t r e p h a s e I I s t u d y [J ].B r JH a e m a t o l ,2014,166(4):514-520.[22] C o h e n J B ,S w i t c h e n k o J M ,K o f f J L ,e t a l .A p h a s e I I s t u d y of b o r t e z o m i ba d d e dt or i t u x i m a b ,c y c l o p h o s ph a m i d e ,d o x o r u b i c i n ,v i n c r i s t i n e ,a n d p r e d n i s o n e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p r e v i o u s l y u n t r e a t e d i n d o l e n t n o n -H o d g k i n 's l y m p h o m a [J ].B r JH a e m a t o l ,2015,171(4):539-546.[23] C r a i g M ,H a n n a W T ,C a b a n i l l a s F ,e ta l .P h a s eI Is t u d y of b o r t e z o m i b i n c o m b i n a t i o n w i t h r i t u x i m a b ,c y c l o p h o s ph a m i d e a n d p r e d n i s o n ew i t ho rw i t h o u td o x o r u b i c i n f o l l o w e db y r i t u x i m a b m a i n t e n a n c e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r e l a p s e d o r r e f r a c t o r y fo l l i c u l a r l y m ph o m a [J ].B r JH a e m a t o l ,2014,166(6):920-928.[24] G h o b r i a l I M ,H o n g F ,P a d m a n a b h a nS ,e t a l .P h a s e I I t r i a l o f w e e k l y b o r t e z o m i b i nc o m b i n a t i o n w i t hr i t u x i m a b i nr e l a ps e d o r r e l a p s e d a n d r e f r a c t o r y W a l d e n s t r o m m a c r o g l o b u l i n e m i a [J ].JC l i nO n c o l ,2010,28(8):1422-1428.[25] G a v r i a t o p o u l o u M ,G a r c ía -S a n zR ,K a s t r i t i sE ,e ta l .B D Ri n n e w l y d i a g n o s e d p a t i e n t sw i t h WM :f i n a l a n a l ys i s o f a p h a s e 2s t u d y a f t e r a m i n i m u mf o l l o w -u p o f6y e a r s [J ].B l o o d ,2017,129(4):456-459.[26] R u a n J ,M a r t i nP ,F u r m a nR R ,e t a l .B o r t e z o m i b p l u sC H O P -r i t u x i m a b f o r p r e v i o u s l y u n t r e a t e d d i f f u s e l a r ge B -c e l l l y m p h o m a a n d m a n t l ec e l ll y m p h o m a [J ].J C l i n O n c o l ,2011,29(6):690-697.[27] O f f n e r F ,S a m o i l o v a O ,O s m a n o v E ,e t a l .F r o n t l i n er i t u x i m a b ,c y c l o p h o s p h a m i d e ,d o x o r u b i c i n ,a n d p r e d n i s o n e w i t h b o r t e z o m i b (V R -C A P )o r v i n c r i s t i n e (R -C HO P )f o r n o n -G C BD L B C L [J ].B l o o d ,2015,24(6):74-81.[28] Z i n z a n i P L ,B r o c c o l iA.P o s s i b l e n o v e l a g e n t s i nm a r gi n a l z o n e l y m ph o m a [J ].B e s tP r a c tR e sC l i n H a e m a t o l ,2017,30(1-2):149-157.[29] T r o c h M ,J o n a k C ,M ül l a u e rL ,e ta l .A p h a s e Ⅱs t u d y of b o r t e z o m i b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MA L T l y m ph o m a [J ].H a e m a t o l o gi c a ,2009,94(5):738-742.[30] C o n c o n iA ,M a r t i n e l l iG ,L o p e z -G u i l l e r m o A ,e ta l .C l i n i c a l a c t i v i t y o f b o r t e z o m i b i n r e l a p s e d /r e f r a c t o r yMA L Tl y m p h o m a s :r e s u l t so fa p h a s eI Is t u d y oft h e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E x t r a n o d a l L y m p h o m a S t u d y G r o u p (I E L S G )[J ].A n nO n c o l ,2011,22(3):689-695.[31] A r m i t a g eJ O.T h ea g g r e s s i v e p e r i p h e r a l T -c e l ll y m p h o m a s :2017[J ].A mJH e m a t o l ,2017,92(7):706-715.[32] K i m S J ,Y o o nD H ,K a n g HJ ,e t a l .B o r t e z o m i b i n c o m b i n a t i o n w i t hC H O Pa s f i r s t -l i n e t r e a t m e n t f o r p a t i e n t sw i t hs t a g e I I I /I V p e r i p h e r a lT -c e l l l y m p h o m a s :a m u l t i c e n t r e ,s i n g l e -a r m ,ph a s e 2t r i a l [J ].E u r JC a n c e r ,2012,48(17):3223-3231.[33] 顾姗姗,孙琪,杨威,等.皮下注射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研究进展[J ].现代肿瘤医学,2016,24(3):505-508.[34] 秦慧,汪延生,丁士华,等.皮下注射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5(3):529-532.[35] 刘斯佳,杜新,蔡云,等.硼替佐米为主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与安全性临床观察[J ].临床血液学杂志,2016,29(7):563-567.收稿日期:2017-03-23 编辑:﹏﹏﹏﹏﹏﹏﹏﹏﹏﹏﹏﹏﹏﹏﹏﹏﹏﹏﹏﹏﹏﹏﹏﹏﹏﹏﹏﹏﹏﹏﹏﹏﹏﹏﹏﹏﹏﹏﹏﹏﹏﹏﹏﹏﹏﹏﹏﹏﹏﹏王秋红(上接第911页)[19] G h a d i m iK ,D o m b r o w s k iK E ,L e v y JH ,e t a l .A n d e x a n e t a l f a f o rt h er e v e r s a lo f f a c t o rX a i n h i b i t o rr e l a t e da n t i c o a g u l a t i o n [J ].E x pe r tR e vH e m a t o l ,2016,9(2):115-122.[20] G r e i n a c h e r A ,T h i e l e T ,S e l l e n gK.R e v e r s a l o fa n t i c o a g u l a n t s :a n o v e r v i e w o fc u r r e n t d e v e l o p m e n t s [J ].T h r o m bH a e m o s t ,2015,113(5):931-942.[21] S i e g a lD M ,C u r n u t t eJ T ,C o n n o l l y SJ ,e ta l .A n d e x a n e ta l f a f o r t h er e v e r s a lo ff a c t o rx ai n h i b i t o ra c t i v i t y [J ].N E n glJ M e d ,2015,373(25):2413-2424.[22] C o n n o l l y S J ,M i l l i n g TJ J r ,E i k e l b o o mJ W ,e t a l .A n d e x a n e t a l f a f o r a c u t e m a j o r b l e e d i n g a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 f a c t o r x a i n h i b i t o r s [J ].NE n g l JM e d ,2016,375(12):1131-1141.[23] L uG ,D e G u z m a nF R ,H o l l e n b a c hS J ,e t a l .As pe c if i c a n t i d o t e f o r r e v e r s a l o f a n t i c o ag u l a t i o nb y di r e c t a n d i n d i r e c t i n h i b i t o r s o f c o a gu l a t i o n f a c t o rX a [J ].N a tM e d ,2013,19(4):446-451.[24] S u l l i v a nDWJ r ,G a dS C ,L a u l i c h tB ,e t a l .N o n c l i n i c a l s a f e t ya s s e s s m e n t o f p e r 977:a s m a l lm o l e c u l e r e v e r s a l a g e n t f o r n e w o r a l a n t i c o a g u l a n t sa n dh e p a r i n s [J ].I n tJ T o x i c o l ,2015,34(4):308-317.[25] A n s e l l J E ,B a k h r uS H ,L a u l i c h tB E ,e t a l .U s eo fP E R 977t or e v e r s e t h e a n t i c o a g u l a n t e f f e c t o f e d o x a b a n [J ].NE n gl JM e d ,2014,371(22):2141-2142.[26] V a n d e n D a e l e n S ,P e e t e r m a n s M ,V a n a s s c h e T ,e t a l .M o n i t o r i n g a n d r e v e r s a l s t r a t e g i e s f o rn e wo r a l a n t i c o a gu l a n t s [J ].E x p e r tR e vC a r d i o v a s cT h e r ,2015,13(1):95-103.[27] 吴玥,冯静,彭燕,等.新型抗凝药与华法林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防治的成本效果分析[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12):1003-1007.收稿日期:2017-04-22 编辑:王秋红㊃619㊃‘临床荟萃“ 2017年10月5日第32卷第10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O c t o b e r 5,2017,V o l 32,N o .10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复发难治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进展

复发难治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进展

案 , O R为 4 % ,R率为 2% ; 其 R 8 C 1 同样利妥昔单抗 联 合 MIE方案 疗 效 增 加 , 作 为 自体造 血 干细 胞 N 可 移 植前 收集 干 细胞 时 的化 疗 方 案 J —P C 方 。RE O H 案( 美罗华 35m / O 依托泊苷 5 gm d ~ 7 gm d , 0m / l
自 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P R A试验建立 了自体 AM
造血 干细胞 移植 的优 势 , 对化 疗 敏 感 的 复发 难 治 弥 漫 大 B细胞 淋 巴瘤 接 受 挽 救 化 疗 及 自体 造 血 干 细 胞 移植较 单独 行挽 救 化疗 效 果 好 , 高无 进 展 生 存 提 期(F ) 总生存期 ( S 。此外 , 研究发 现, PS及 O) 有 在 移植 和非 移植 组加入 利妥 昔单抗 化疗 的挽 救化疗 方 案 均优 于大 剂量 化疗 。 因此 , 目前 针 对 化 疗敏 感 的
案 , 有 效 率 可 达 10 , 全 缓 解 不 确 定 率 达 总 0% 完
示, 单药 雷那 度胺 (5mgd2 2 / ,8d为 1个 疗程 ) 总有 效 率达 4 % , R率 可 达 1% 。亦 可 联合 用 沙利 度 1 C 3
胺 (0 gd d 2 0 m / 、 l~1 ,0 / 、 1 4 4 0 mg d d 5~2 )+利 妥 8
漫大 B细胞 淋 巴瘤 经 上 述挽 救 方 案 治疗 后 常 选 择
7 % )包 括 弥 漫 大 B细 胞 淋 巴瘤 、 细胞 淋 巴瘤 、 0 , 套 滤泡 型 淋 巴瘤 等 类 型 。现 结 合 文 献 对 复 发 难 治 B 细胞 性 N HL的治 疗进 展综 述 如下 。
1 复 发难 治性 淋 巴瘤定 义 、 险因素 及发病 机 制 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霍奇金淋巴瘤靶向治疗新进展郭安定(综述)闵大六(审校)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指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以后靶向性选择与这些致癌位点相结合并发生作用,导致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较少作用于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所以分子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

分子靶向治疗的问世,不仅改变了传统化疗药物治疗模式,而且提高了某些肿瘤治愈率。

根据药物的作用靶点和性质不同,本文就目前非霍奇金淋巴瘤中靶向治疗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1单克隆抗体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应用1.1抗cD20单抗(Rituximab)RituximaI)是一种人鼠嵌合型的抗CD20单抗,商品名为美罗华,它与B淋巴细胞上cD20抗原结合,通过cDc和ADcc作用导致细胞溶解,并能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

1997年Rituximab被FDA批准用于惰性淋巴瘤,随后研究证实其单药或联合化疗对初治或复治的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均有显著疗效。

以Riluximab为基础的疗法为NHL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1.1.1Rituximab单药治疗临床试验表明Ritu)【imab单药治疗复发低度恶性B细胞淋巴瘤总有效率可达50%。

colombat等…将其用于一线治疗滤泡淋巴瘤,取得了80%的总有效率。

很多研究说明Rituximab单药治疗NHL安全有效。

1.1.2R—cHOP联合治疗czucezman等用美罗华加cHOP方案治疗40例低度恶性B细胞型NHL,总有效率为95%,其中完全缓解为55%,部分缓解为40%,到治疗失败的中位时间超过29个月。

另外国内外进行的美罗华联合氟达拉滨、IcE、MINE等化疗方案也取得显著疗效∽~。

,且不增加毒副反应。

I.1.3Rjtuximab联合IFN一仅、沙利度胺治疗Dav诗等研究了美罗华联合IFN—q治疗38例复发难治性淋巴瘤患者,cR为11%、PR为34%,1r口达25.2个月。

Kaufmann等、4在一项Ⅱ期临床试验中联合美罗华+沙利度胺治疗16例复发难治性McL患者,总有效率81%,5例cR、8例PR,中位‘Im)20个月。

作者单位:233007安徽省蚌埠医学院肿瘤内科・323・1.1.4Rituxjmab联合其它单抗治疗LJeonard等怕1以Epratuzumab(cD一22单抗)与Rituximab联合治疗21例复发性或难治性滤泡型淋巴瘤,15例患者完成治疗,10例有效(6例达CR、3例达cRu、l例达PR)。

毒副作用和单一用药相比没有增加。

治疗后随访15个月未见复发。

说明联合治疗比单一用药具有较高的完全缓解率且疗效持久。

1.1.5Rituxjmab与净化治疗因CD20抗原的特异性,仅表达于前B和成熟B细胞,而不表达于造血干细胞和其它造血细胞系统的细胞。

近年来国外的临床研究显示美罗华可作为体内净化剂去除采集的造血干细胞中污染的肿瘤细胞。

Mag一钊等报道对15例骨髓侵犯和PCR检测阳性的套细胞性或滤泡性淋巴瘤采用美罗华进行体内净化,患者首先接受2周期的高剂量CTx和Ara—C化疗+G—CSF动员,美罗华共输注6次,结果美罗华组细胞采集物中PCR转阴率为93%,而对照组仅为40%(P<o.05)。

该研究认为美罗华作为体内净化剂是安全有效的,明显降低了治疗后的复发率。

Voso等对18例淋巴瘤体内净化的结果亦进一步证实了以上结论。

1.1.6Riluximab与RT—PEPC节拍疗法节拍治疗(met—mnomict}Ierapy):相比于传统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化疗,节拍化疗指采用小剂量化疗药即相当于常规剂量的l/10~l/3,较频繁给药的化疗方法,其原理是抗肿瘤血管生成和减少耐药。

节拍化疗与其他方法,如分子靶向药物等合用,被称为节拍疗法。

J.Ru醐等在一项Ⅱ期临床试验中联合PEPc+美罗华+沙利度胺组成RT—PEPc节拍疗法治疗复发难治性McL,客观缓解率(0RR)达73%(CR40%、PR33%),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I,rP)15个月,2年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I%,2年总生存期(0S)达67%。

1.1.7Rituximab与AscT治疗后进展NHI.的治疗Tsai等对高剂量化疗和自主造血千细胞移植后进展的7例中度恶性NHL采用美罗华治疗,结果经l周期(4次)美罗华治疗后评价,总有效率86%,再经4周的美罗华治疗后。

总有效率达100%,其中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4例;中位‘rrP197d。

1.1.8Rituximab与放射免疫治疗zev“n(”Y—ibritu—momab)和Bexxar(”。

I—tositumomaI))是临床常用的两种用于放射免疫治疗(RIT)的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抗cD20单抗。

万方数据・324・G0rdon等报道在Rjtuximab治疗失败的患者,应用zevalin仍然可以达到46%有效率。

w㈦g等报道用zevilljn治疗5l例NHL患者,总有效率67%(cR26%);在低度恶性NHL,其总有效率高达82%(CR26%),而且比较zevalin联合Rituximab与单用Rituximab的作用后,显示前者有更高的0RR(80%对44%,P<0.05),CR(2l%对7%,P=O.06)。

Vose等17“o在三个多中心研究中也有力地证明了Bexxar治疗低级NHI.的疗效。

1.2抗cD80单抗(Galiximab)Galixi眦b(IDEc—144)是一种猴源性的抗CD80单抗,其抗肿瘤活性与ADcC作用有关。

体内、外实验表明Galiximah与利妥昔单抗的抗肿瘤作用强度相当且有协同效应。

在对复发难治性滤泡型淋巴瘤患者进行的多中心L/Ⅱ期临床试验。

91中,35例患者中,绝大多数病程为Ⅲ或Ⅳ期,总有效率11%,2例cR和1例PR,12例sD,但有约50%的患者病情指征减轻。

在另一项多中心的L/Ⅱ期临床试验¨o中,对caJiximab与利妥昔单抗联用治疗复发性和难治性淋巴瘤患者的疗效进行了评估。

其中I期临床试验中共有12例患者参加并完成了该项实验,获得cR和cRu人数为3例,PR为4例;在Ⅱ期临床试验中,64例患者接受了Galixim址)和利妥昔单抗的联合治疗,0RR为64%,包括cRl7%、cRul6%、PR3l%;接受联合治疗者,中位PFs12.1个月,比单用利妥昔单抗治疗者(中位PFS9.4个月)明显延长。

1.3抗cD22单抗(Epratuzumab和LL2)CD22在滤泡型,套细胞和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细胞中强烈表达。

CD22是B细胞生长和成熟的关键因子。

CD22与天然配体和抗体结合后迅速内化,给B淋巴瘤细胞提供凋亡前信号。

LL2是鼠源性抗cD22单抗,具有高限制特异性。

Linden等¨¨用。

3‘I标记LL2抗体治疗ll例化疗失败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6例患者客观有效,其中3例cR。

其中滤泡型和转化型淋巴瘤似乎特别有效。

Epratuzumab是人源化的抗cD22抗体,它降低了免疫原性,延长了半衰期,增强了功能。

在一项L/Ⅱ期临床试验研究中,对55例套细胞淋巴瘤患者连续4周使用Epratuzumab单药治疗,0R18%、CR6%、PR12%;SD39%;PD43%;平均药效持续时间为79.3周。

90Y—DOTA—Epratuzumab半衰期较短,对机体的损伤较小,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放射免疫治疗药物。

1.4抗VEGF单抗:Bevacizumab(Avastin)研究认为多数肿瘤最初为聚集的恶性细胞,通过单纯弥散作用呈现为无血管的自限性生长。

通常生长超过2mm的肿瘤(包括转移瘤)就需由肿瘤新生血管来维持组织氧合作用二VEGF是最重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

wang等”研究表明NHL患者血VEGF高表达,且治疗前血VEGF水平与治疗反应和总生存率有关;治疗达完全缓解的患者的血VEGF水平明显下降,并且在治疗最初3周内血VEcF下降水平可作为临床治疗是否有效的独立预测指标。

在Stopecl( ̄l≯研究中,发现Avastin单药治疗复发侵袭性DLBcL温和有效。

can—jI)0等’“o研究证明以Avastin联合R—cHOP治疗NHL安全有效,该研究还显示血浆VEGF—A水平和对治疗的反应边缘相关。

在美国该方案用于初治的DI.BcL和McL患者的Ⅱ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而在欧洲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

2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应用Sunjtinib(SUl1248)为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一种新型多靶向性的口服药物,用于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的Ⅱ期临床试验显现出令人鼓舞的结果。

一项由加拿大NCI发起的,有着美好前景的治疗复发难治性DLBcL的Ⅱ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之中。

3其它靶向药物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应用3.1zolinza:HDAC抑制剂HDACi(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可以诱导肿瘤细胞沉积、分化、凋亡,也能通过抑制VEGFR和NRP—l信号传导改变VEGF在内皮细胞中的表达,从而表现出其抗肿瘤活性。

zolinza于2006年由FDA批准用于cTcL的治疗,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在对107例cTcL患者的两项临床试验¨””1中获得的,他们在经其他药物治疗又复发后使用了zolinza,有效率达30%,中位1TP为168d,而crump等…1发现其在复发性DLBcL中疗效有限。

3.2Velcade:蛋白酶体抑制剂Velcade(bor【ezomib)是FDA批准的第一个已供临床应用的蛋白酶体抑制剂,对肿瘤细胞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NF—KB信号途径,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

国外近来已有大量研究并显示Velcade对FL、McL及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良好疗效¨“”’。

Velcade联合化疗正成为目前国际研究的热点,有研究Ⅲ以’1表明Velcade与脂质体阿霉素及嘌呤腺苷类似物(如氟达拉滨)、美罗华的联合使用对于增强化疗的效果,降低化疗的毒副作用起着一定的作用,目前针对NHL治疗后易复发问题的一项多中心的新的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该方案包括:Velcade,mTOR抑制剂,BcL一2抑制剂,血管生成抑制因子,HDAci。

3.3Temsirolimus(TEM,CCI一779):mTOR抑制剂mTOR(哺乳类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是调节细胞生长和血管形成的信号蛋白,1'EM通过特异性抑制mTOR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wjtzig等【22。

在一项Ⅱ期I临床试验研究中,以TEM治疗复发性MCL患者,总有效率38%,中位TrP6.5个月;smilh等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