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统计学 ppt课件
spss课程ppt(生物统计学基本知识)

相关分析可以确定变量间的关系方向,例如,一个变量随着另一个变量的增加而增加, 则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反之,则存在负相关关系。
检验变量间关系的显著性
通过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可以判断变量间关系的可靠性,通常使用t检验或p值来判 断。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01
预测一个因变量的值
02
确定最佳拟合线
生物统计学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在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生物统计学用于实验设计、数据收集、数据清洗、统计 分析以及结果解释等多个环节。
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可以更准确地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 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生物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总体和样本
总体是研究对象的全体,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 一部分。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将数据的总 变异分解为组内变异和组间变异两 部分,通过比较组间变异和组内变 异的比例来判断各总体均值是否存 在显著差异。
单因素方差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用于检验一个 分类变量对连续变量的影响。
它比较不同组之间的总体均值 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分析步骤包括:数据正态性检 验、方差齐性检验、选择合适 的统计模型、计算F值、判断显 著性等。
用一个区间范围表示总体参数 的可能取值范围。
置信水平与置信区间
描述区间估计的可信程度,通 常用95%或99%等表示。
04 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统计假设检验的概念
统计假设检验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 参数进行推断。它基于反证法,通过提出假设并对其进行 检验来得出结论。
假设检验的原理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计算统计量
生物统计学—卡方检验PPT课件

0.5 2 301.63
Ei
(4)推断:由CHIDIST(301.63, 1)=1.45E-67,即P c 2 301.63 0.01
故应否定H0,接受HA,认为鲤鱼体色F2性状比不符合3:1比率
(4)推断:由CHIINV(0.025,
1)=5.02,
即
cc2
c2 0.05(1)
,即P
0.05
c2 1
和c
2
c
2
2
2
第10页/共31页
例:已知某农田受到重金属污染,经抽样测定铅浓度分别为:
4.2, 4.5, 3.6, 4.7, 4.0, 3.8, 3.7, 4.2 (ug/g),方差为0.150, 试检验受到
污染的农田铅浓度的方差是不是和正常浓度铅浓度的方差
(0.065)相同
分析:1)一个样本方差同质性检验
论值记为:Ei,即 k c2
Oi Ei 2 , (df k 1)
i1
Ei
第12页/共31页
卡方检验的原理和方法
Pearson定理的基本含义: 如果样本确实是抽自由(P1,P2,…,Pk)代
表的总体,Oi和Ei之间的差异就只是随机误差, 则Pearson统计量可视为服从卡方分布
反之,如果样本不是抽自由(P1,P2,…,Pk) 代表的总体,Oi和Ei之间的差异就不只是是随机 误差,从而使计算出的统计量有偏大的趋势
解:(1)假设 H0 : 鲤鱼体色F2性状分离符合3:1 对 H A : 鲤鱼体色F2性状分离不符合3:1
(2)选取显著水平 0.05
第17页/共31页
(3)检验计算: 计算鲤鱼体色的理论值
体色 F2理论尾数
青灰色 1201.5
生物统计PPT

二、概率的计算 1 互斥事件加法定理
推理1 P(A1+A2+…+An)=P(A1)+P(A2)+…+P(An) 推理2 P(A)=1-P(A) 推理3 完全事件系的和事件的概率为1。
二、概率的计算 1 互斥事件加法定理 例:玉米田中,一穗株(A)占67.2%,双穗株(B)占30.7%,空 穗株(C)占2.1%,试计算一穗株和双穗株的概率。 P(A+B)=P(A)+P(B)=0.672+0.307=0.979 因为P(A)+P(B)+P (C) =1 P(A+B)=1-P(C)=1-0.021=0.979
第三章
概 率
与 概率分布
第一节:概率基础知识
一、概率的概念 二、概率的计算 三、概率的分布 四、大数定律
一、概率基本概念
(一)事件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某种事物出现与否 就称为事件。
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上发生的现象是各 种各样的,常见的有两类。
一、概率基本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出现某种结果或必然不出现某种结果。
三、概率分布
a
b
三、概率分布
对于一个连续型随机变量x,取值于区间[a,b]内的概 率为函数f(x)从a到b的积分,即:
P(a x b) f ( x)dx
a
b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由概率分布密度函数所确定。
P( x ) f ( x)dx 1
概率密度函数f(x)曲线与x轴所围成的面积为1。
Pi≥ 0
(i=1,2,…)
1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幻灯片PPT课件

如何学习水产统计学?
首先,确立统计学的思维方式,学会用统计学的思 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用统计学的思考方式来观察 世界,观察周围的事物
其次,在水产科研、生产、推广等方面要用好用活 统计学,除了学好统计学,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 计算公式、数学概念和含义、具有一定的电脑知识 和操作技能外,还必须有坚固、扎实的水产专业方 面的知识,丰富的水产实践经验
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统计推断
提供决策依据的这样一门学科
生物统计学对水产学科的科学研究、疾病 防治、生产实践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促进 作用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统计学就其本质来说,是数学
数学的三大分支: 经典数学——算术、代数、几何、
微积分 等 数理统计—— 模糊数学——
统计的历史很古老 起源于古代国家的征税:
正确地确定抽样方案,正确地对将要进行的试验进 行科学设计是统计工作的基础
在试验工作进行之前,应用统计学原理,制订出合 理的试验方案,如最适样本大小,最佳样本配置, 正确的试验动物种类,试验整个过程的安排等
使我们可以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获 得尽可能多的、可靠的信息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得到可信的科学结论
最后,用水产统计学处理和分析每一批资料、每 一批数据,都必须有充分的生物学意义和水产学 意义,而所作的试验也必须有水产学科的理论意 义和实践意义
因此,水产统计学的学习,统计学方法的应用不 能孤立地、单独地进行,它必须紧密结合水产学 科实践,以取得具有指导意义的结果
常用统计术语
总体和样本 总体(population):具有相同性质的所有观测 值所组成的集合(set)
这些因素都会使得试验结果有规律地偏离真值; 由于系统误差影响了试验的准确性,因此应当在 试验前就加以预防和克服;一般来说,系统误差 是能被消除的
北京化工大学 生物统计学 课件PPT Chap1 概论

• 统计学是用以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 出结论的一组概念、原则和方法。其目的是探 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 的科学认识。
• 统计是人类思维的一个归纳过程
理论统计与应用统计
1. 理论统计
▪ 研究统计学的一般理论 ▪ 研究统计方法的数学原理
2. 应用统计
▪ 研究统计学在各领域的具体应用 ▪ 需要具备统计学的基础知识 ▪ 专门领域的基础知识
统计学的应用领域
经济学
生物学
管理学
统计学
工程学
社会学
…
• 生物统计学的典型问题:
– 疫苗是否有效? – 吸烟是否有害? – 某批产品中合格品有多少?是否报废? – 新配方是否优于旧的? – 流行病是否增加? – 农作物的产量与施肥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课程要求
• 概率知识和统计方法 • 计算,使用软件 • 统计思维
• 成绩:平时成绩(20%)、大作业(40%)、期末 考试(40%)
• 大作业提交邮箱:smxueyuan2013@
• 联系方式: Office:东校区科技大厦301-3 / 科西108 Email:xuld@
药物一致性评价
• 背景
– 全民医保体系下的仿制药替代控费策略 – 仿制药市场恶性竞争,粗放、低质、重复 – CFDA曾于2008年摸底抽查,发现国产仿制药与
原研药体外溶出差异悬殊 – 中国仿制药行业平均毛利率只有5%-10%,低于
国际上平均40%-60%的毛利率 – 《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中要求仿制
• 《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郭志 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生物统计学课件

第二节 数据类型及频数(率)分布
1. 数据类型 2. 用图和表对样本数据进行定性归纳:
频数表和频数图
1. 数据类型:连续型数据和离散型 数据
数据
连续型数据: (度量数据)
指用量测手段得到的数量性状资料,即用度、 量、衡等计量工具直接测定的数量性状资料。 其数据是长度、容积、重量等来表示。例如: 身高、产奶量、体重、绵羊剪毛量等。这类 数据通常是非整数,数据的变异是连续的。
第一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第一节 总体与样本
1. 什么是生物统计学? 2. 生物统计学的一些重要术语 3. 本课程的主线
1.什么是生物统计学
• 生物统计学(Biostatistics)是数理统计学 的原理和方法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是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和解释生物界各种现 象与数量资料的一门学科
组限 37~39 40~42 43~45 46~48 49~51 52~54 55~57 58~60 61~63 64~66
组限
组界
组中值
频数
频率
37
40
43
组下限
。。。
64
组限 37~39 40~42 43~45 。。。 64~66
组界
组中值
频数
频率
(4)在频数表中列出组界和中值。
由于测量精度的原因,第一组(组限为37~39)实际代表从36.5kg到39.5kg的 所有数据,因为连续型数据一般是小数,这里只是因为测量精度以及记录的方便 以整数表示出来。
3230 …
0032 …
选出位于1~2000的数:411,1828,32,768,1024,…,满20 个数为止。
• 这20个数对应的学生就是一个随机样本
高等生物统计学课件.ppt

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样本:按照一定方法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单元的全体。 统计量:样本决定的不含任何参数的函数。 准确度:指在调查或试验中某一试验指标或性状的观测 值与其真值接近的程度。
精确度:指调查或试验中同一试验指标或性状的重复观 测值彼此接近的程度。
生物观测数据的类型:
2.蓬勃发展阶段 进入20世纪后,数理统计理论和方法得到了蓬勃发展。
英国统计学家哥色特提出了学生氏t分布,并将其用于平均 数的比较;英国生物学家费希尔提出了试验设计的基本原 则和方差分析法;英国计算机科学家叶茨也作了大量工作。 许多多元分析方法被建立和应用。特别是20世纪后期由于 计算机的快算发展,使得许多统计方法在解决生物科学领 域内问题时,发挥出巨大作用。
2.试验数据误差分类
系统误差:是由较确定的原因引起的,可校正和消除; 随机误差:是由不确定原 因引起的,不可避免和消除; 过失误差:是指一种显然与事实不符的误差,必须避免 和剔除。 3.试验数据误差的来源 试验材料的固有差异:生物学研究对象一般是生物有机 体。自然界不同的生物体具有不同的遗传性质,同一生物 的不同种具有不同的特征,同一品种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 中不同个体也有差异,这都能导致研究指标的变化。 环境条件的差异:生物学试验一般都要在外界环境中进 行,而外界环境是多变样的,且地域性很强有较难控制, 这就会导致研究指标的差异。 管理不一致所引起的差异:生物学试验是以生物个体为对 象研究问题,生物个体在发育和生长过程需要管理,而对
关于《高等生物统计课程》的说明
本课程是为满足生物科学各专业研究生学习和研究 的需要而开设计思想和 方法应用、计算机实现的介绍。内容包括均值比较、回 归分析、数据缩减、聚类与模式识别等。要求学生具有 初等概率统计或初等生物统计的基础和计算机基础。
生物统计学课件001

第一章绪论—科学试验及其误差控制第一节科学研究与科学试验一、农业和生物学领域的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服务社会的原动力。
农业和生物学领域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们认识生物界的各种规律,促进人们发掘出新的农业技术和措施,从而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改进人类生存环境。
自然科学中有二大类科学,一类是理论科学,一类是实验科学。
理论科学研究主要运用推理,包括演绎和归纳的方法。
实验科学研究主要通过周密设计的实验来探新。
农业和生物学领域中与植物生产有关的专业包括农学、园艺、草业、植物保护、生物技术、农业资源与环境等,所涉及的学科大多数是实验科学。
这些领域中科学实验的方法主要有二类,一类是抽样调查,另一类是科学试验。
生物界千差万别,变化万端,要准确地描述自然,通常必须通过抽样的方法,使所做的描述具有代表性。
同理,要准确地获得试验结果,必须严格控制试验条件,使所比较的对象间尽可能少受干扰而能把差异突出地显示出来。
二、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一) 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探求新的知识、理论、方法、技术和产品。
基础性或应用基础性研究在于揭示新的知识、理论和方法;应用性研究则在于获得某种新的技术或产品。
在农业科学领域中不论是基础性研究还是应用性研究,基本过程均包括3个环节:(1)根据本人的观察(了解)或前人的观察(通过文献)对所研究的命题形成一种认识或假说;(2)根据假说所涉及的内容安排相斥性的试验或抽样调查;(3)根据试验或调查所获的资料进行推理,肯定或否定或修改假说,从而形成结论,或开始新一轮的试验以验证修改完善后的假说,如此循环发展,使所获得的认识或理论逐步发展、深化。
(二) 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 选题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是探新、创新。
研究课题的选择决定了该项研究创新的潜在可能性。
优秀的科学研究人员主要在于选题时的明智,而不仅仅在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有效的研究是去开拓前人还未涉及过的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发展概况
资
原
奴
封
本
始
隶
建
主
社
社
社
义
会
会
会
社
会
生物统计学
形成不同学派:
1、政治算术学派 起源于17世纪60年代的英国 代表人物: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1623~1687)
约翰.格朗托(John Graunt,1620~1674) 代表作:《政治算术》 但未采用“统计学”这个词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赠言
每天 都是向既定目标 迈进的一步
zlcc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E-mail:
陈彦云 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第一章 概 论
第一节
生物统计学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一、概念
生物统计学(Biostatistics)是数
理统计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它是用 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来认识、分析、 推断和解释生命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和试 验调查资料的科学。属于生物数学的范 畴。
2、国势学派,又叫记述学派 创建于17世纪的德国
代表人物:海尔曼.康令(Herman Conring,1606~1681) 阿痕瓦尔(Gottfried Achenwall,1791~1772)
代表作:《近代欧洲各国国势论》首次采用“stastistik” 德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克尼斯(K . G . A Knies,
Gauss(高斯,德国,1777~1855)
正态分布理论最早由De Moiver于1733年发现,后来 Gauss在进行天文观察和研究土地测量误差理论时又一次 独立发现了正态分布(又称常态分布)的理论方程,提出 “误差分布曲线”,后人为了纪念他,将正态分布也称为 Gauss分布。
F. Galton(高尔登,英国,1822~1911)
[1]明道绪主编. 生物统计.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 [2]明道绪主编. 兽医统计方法.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1。 [3]南京农业大学主编. 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 (第二版). 农 业出版社,1988。 [4]莫惠栋 . 农业试验设计.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5](美)G.W.斯奈迪格著,杨纪珂等译. 应用与农学和 生物学实验的数理统计方法. 科学出版社,1964。 [6](美)R·G·D·斯蒂尔, J·H·托里著, 杨纪珂等译. 数 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 科学出版社,1976。 [7] 李春喜等编著。生物统计学学习指导。科学出版社, 2008
第二节 生物统计学发展概况
统计发展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原始社会,但是, 能使人类的统计实践上升到理论上予以概括总结的 程度,即开始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统计学,却是近 代的事情,距今只有三百余年的短暂历史。
现代统计学起源于17世纪,主要有两个来源: 1政治科学需要,2当时贵族阶层对机率数学理论很 感兴趣而发展起来的。另外,研究天文学的需要也 促进了统计学的发展。统计学发展的概貌,大致可 划分为古典记录统计学、近代描述统计学和现代推 断统计学三种形态。
二、统计学发展史中的重大事件与重要代表人物
J.Bernoulli(贝努里,瑞士,1654~1705) 系统论证了“大数定律”,即样本容量越大,样本统
计数与总体参数之差越小。
P.S. Laplace(拉普拉斯,法国,1749~1827) 最早系统的把概率论方法运用到统计学研究中去,建
立了严密的概率数学理论,并应用到人口统计、天文学等 方面的研究上。
4、社会统计学派 以德国为中心,创建于19世纪后期 代表人物:恩格尔(C.I.E. Engel,1821~1896)
梅尔( C.G.V. Mager ,1841~1925) 认为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科学,而数理统计学是一门 应用数学。 19世纪中叶诞生了马克思主义的统计理论,后来,列宁对 其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生物统计学
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
学
时: 51
选用教材任:课教李师春喜 :陈主彦编云
普通授《高生课等教 物 时育统 数“ 十 计 :一0分8 ,:科3学分出版社。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内 容: 介绍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的 生物统计方法与试验设计方法 :
资料的整理; 平均数、 标准差与变异系数; 常用概率分布;平均数的统计推断;方差分析;
二、主要内容
生的 物基 统本 计内 学容
试验设计 统计分析
基本原则
方案制定
常用试验设计方法
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数据特征数的计算 统计推断 方差分析 回归和相关分析 协方差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对比设计 随机区组设计 裂区设计 拉丁方设计 正交设计
三 生物统计学的基本作用:
提供整理和描述数据资料的科学方法,确定某些 性状和特性的数量特征。 运用显著检验,判断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或可行性。 提供由样本推断总体的方法。 提供试验设计的的一些重要原则。
19世纪末统计学开始用于生物学的研究。1882年 Galton开设“人体测量实验室”,测量9337人的资料,探 索能把大量数据加以描述与比较的方法和途径,引入了中 位数、百分位数、四分位数、四分位差以及分布、相关、 回归等重要的统计学概念与方法。1889年发表第一篇生物 统计论文《自然界的遗传》。1901年Galton和他的学生 Pearson创办了“Biometrika(生物统计学报)”杂志, 首次明确“Biometry(生物统计)”一词。所以后人推崇 Galton为生物统计学的创始人。
1821~1898)在1850年发表的论文《独立科学的统计学》中 主张把“国家论”作为“国势学”的科学命名,“统计学” 作为“政治算术”的科学命名。
3、数理统计学派 产生于19世纪中叶 代表人物:阿道夫.凯特勒(L.A.J Quetelet,1796~1874)
高尔登(F.Galtonl,1822~1911) 皮尔逊(K.Pearson,1857~1936 ) 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应用数学。 1867年韦特斯坦(T.Wittstein)把既是数学,又是统 计学的新生科学命名为数理统计学。
2 检验;直线回归与相关;可直线化非线性回归分
析;协方差分析;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对 比设计、 随机区组设计,裂区设计,正交设计等。
方
主
法: 用CAI课件教学,以课堂讲授为
要 求:
了 解 基本原理; 熟练掌握 所介绍的几种试验设计方法,能
独立进行试验设计; 熟练掌握 所介绍的几种生物统计方法,能
独立进行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熟练掌握 电子计算器的使用。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培养
严谨的治学态度 精细的治学作风 独立的自学能力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成绩评定: 平时作业,30% 期末考试,70%
作业要求: 独立思考 演算正确 作图清楚 书写整齐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主要教学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