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大业》介绍

合集下载

建国大业波澜壮阔的历史巨制彰显我国伟大复兴的爱国巨片

建国大业波澜壮阔的历史巨制彰显我国伟大复兴的爱国巨片

建国大业波澜壮阔的历史巨制彰显我国伟大复兴的爱国巨片《建国大业》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巨制,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精良的制作质量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观影热潮。

作为一部爱国巨片,它生动展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坚定意志和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彰显了我国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建国大业》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展示了中华民族在艰苦困苦中追求独立和解放的艰辛历程。

电影刻画了建国前夕国共两党的合作与磨合,通过反映中共领导下的解放区和国民党统治区的对抗,反映了两个党派在国家前途问题上的分歧和对立。

同时,电影也呈现了从抗战胜利到新中国成立的过程中的动荡和困难,包括战后内战和内外压力等。

电影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或作为党派代表或作为普通百姓,展现了他们在充满挑战和危险的环境中的勇敢和智慧。

毛泽东、朱德、刘少奇等党的领导人和陈毅、粟裕等将军塑造得栩栩如生,体现了他们的智慧、勇气和坚强决心。

此外,电影还深刻刻画了黄克功、杨开慧等普通百姓的形象,通过他们的曲折命运和自强不息的努力,展现了人民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建国大业》的制作质量也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

电影以国内外的顶级制作技术和团队取得了高品质的视觉效果和音效。

制片方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场景搭建、服装设计和化妆等方面,以还原历史真实。

通过大量真实的战斗场景和大规模的群众场面,电影呈现了历史时期的恢弘壮丽,并在视觉上给观众以强烈的冲击力。

同时,电影音乐的运用也恰到好处,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旋律和庄重的配乐,加强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在现实背景下,《建国大业》凸显了爱国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电影通过展现国共两党的斗争和牺牲,呼唤国家的统一和团结。

它提醒我们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为了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共同奋斗。

同时,电影还传递出中国人民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国家前途充满信心的情感。

它引发了观众对于国家未来的期望和对于建设伟大复兴的决心,为实现中国梦增添了动力。

综上所述,《建国大业》作为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巨制,通过生动刻画历史事件和人物塑造,展现了中国人民在追求独立和解放的道路上的艰辛历程。

建国大业故事梗概100字

建国大业故事梗概100字

建国大业故事梗概100字
摘要:
1.影片背景及主题
2.主要人物介绍
3.故事情节概述
4.影片亮点与评价
正文:
【提纲】
1.影片背景及主题
建国大业是一部以新中国成立为背景的历史剧情片。

本片聚焦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关键时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进程。

2.主要人物介绍
影片中,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等历史人物纷纷登场,生动地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毛泽东坚定的信仰、超凡的领袖魅力和幽默风趣的性格,周恩来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亲和力,蒋介石的刚毅果敢与悲剧命运,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3.故事情节概述
影片从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开始,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在战争胜利后的政治斗争。

在战中,国共两党达成共识,共同抵抗外敌。

然而,战争结束后,双方在和平建国的问题上分歧严重,最终导致内战的爆发。

经过辽沈、
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新中国成立。

4.影片亮点与评价
建国大业以其严谨的历史态度、宏大的场面、精湛的演技和深刻的主题,受到了广泛好评。

影片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英勇奋斗,也展示了历史人物的个性魅力。

观众在欣赏影片的同时,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新中国成立的艰辛历程,感受到无数先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建国大业》的历史背景资料 -回复

《建国大业》的历史背景资料 -回复

《建国大业》的历史背景资料-回复《建国大业》是一部以中国近代史为背景的历史剧,它描绘了中国共产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建立新中国的艰苦历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国大业》的历史背景,从国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个方面解析其中的历史脉络。

建国大业的历史背景可追溯到1930年代初期的中华民国时期。

那个时期,中国面临着国家分裂、社会动荡和外来侵略的严峻局面。

1927年至1949年的这段时期被称为中华民国时期,也是中国共产领导下实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时期。

首先,让我们从国家层面了解一下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

在1927年至1949年这段时期,中国共产领导的红军与国民政府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红军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与国民政府形成了对峙局面。

除了与国民政府的斗争外,中国还面临着来自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

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铁蹄下,摧残了大片土地,残害了无辜百姓。

其次,社会背景是理解《建国大业》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19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

过去的封建王朝已经灭亡,但寻求建设强大的新中国之路并不容易。

社会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等阶层的觉醒和斗争也形成了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

经济背景是这个时期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的经济在这段时期经历了严重的困境。

国家贫困,大部分人民生活在极端贫困的环境下。

中国的工业产值和农村收入都严重落后于欧美国家,经济相对落后也成为中国国家和军队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大难题。

政治背景也对理解《建国大业》非常重要。

国民政府在1930年代至1949年期间一直是中国的执政。

然而,由于它对国内的政治和经济问题处理不当,国民政府逐渐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以及其他各种政治力量的兴起,使政治局势变得更复杂。

进一步,回归到《建国大业》本身,该剧围绕着中共领导下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展开。

抗日战争(1937-1945年)是中国人民在日本侵略者面前顽强抵抗的一段历史。

《建国大业》影片评析

《建国大业》影片评析

社会实践报告(个人)实践项目:优秀影片赏析学院人文社科学院专业行政管理班级/学号行政0902/2009012426__ 学生姓名_____ 张琰_______ 日期______2011/5/3____《建国大业》影片评析1840年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经历漫长的深重灾难,无数的中华儿女为了中国的崛起,献出了宝贵生命。

直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才真正的站立起来。

但是,在建立新中国的过程充满了艰辛与坎坷。

无数的仁人志士为新中国的建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希望通过资产阶级改革,来建立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但是他们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府,但是也以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而失败。

虽然蒋介石建立了国民政府,但那是一个一党独裁、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剥削压迫人民的伪政府。

直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经过不断的斗争,终于推翻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反动政府。

1949年中国人民建立了真正的民主的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

《建国大业》就是一部讲述抗战后,以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老一辈革命家为建立新中国不懈奋斗过程的影片。

影片共2个半小时。

影片较长,但是把我党建立新中国的艰辛过程以还原历史的方式展现出来,让观看者直观的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为新中国不懈奋斗历程。

抗战刚刚结束,这个满目疮痍的国家需要在和平的环境下休养生息。

中国共产党顺应民意希望建立一个联合民主国家。

毛泽东亲自乘专机到重庆与蒋介石谈判,充满了诚意。

同样的以张澜、沈钧儒、李济深为代表的各民主党派人士,也希望民主联合政府早日建立。

但是我从影片中看到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却一副敷衍的姿态,谈判是假,内战是真。

为了尽快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中国共产党做出了极大的让步,长江以南的大片解放区归还国民党控制,中国人民军队编制由48个师,减到20个师。

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重庆谈判中,表现了极大的诚意,真心建国,反对内战。

建国大业内容概括300字

建国大业内容概括300字

建国大业内容概括300字
《建国大业》是由黄建新执导,刘德华、傅程鹏、张涵予等主演的历史剧片。

该片以中国近代历史中的重大事件为背景,展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内战时期,各个政治派别之间的斗争与矛盾。

影片的内容包含了从1945年到1948年的时间段,涉及到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以及其他党派之间的政治斗争,描述了中国大陆解放战争时期的各种历史场景。

影片以毛泽东、蒋介石和张治中为主要人物,通过他们之间的斗争,展现了中国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

影片中描绘了蒋介石率领国民党军队的北平之战、上海之战等重要战役,以及张治中等人在中国共产党中的角色。

影片还展示了解放区与国民党控制区之间的巨大政治和军事对比,以及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的社会建设和民众支持。

除了政治斗争,影片还强调了家庭、个人的角色和故事情节。

刘德华饰演的冯雪山是一个中共地下党员,在战争中挣扎求生并寻找自己家人的故事,体现了一个普通人在时代洪流中的困境和选择。

影片的服装、场景和道具等制作过程非常精细,真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环境。

同时,影片还融入了大量的视觉特效和动作场面,使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紧张。

通过《建国大业》,观众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解放战争和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

影片展现了那个历史时刻的人物形象和事件,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氛围。

同时,影片也提醒观
众珍惜和平与民主这些宝贵的成果,感受到国家发展的伟大艰辛。

《建国大业》:星光灿烂绘史诗

《建国大业》:星光灿烂绘史诗

《建国大业》:星光灿烂绘史诗上个世纪1945 年到1949 年无疑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惊心动魄、最为波澜壮阔、最具决定性命运的时期。

尽管历史发展已经给两种力量、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历史性较量提供了明确的结论和答案,但其留下的众多历史谜团至今让人嘘唏不已,如在全世界人民渴望和平与民主的大背景下,中国为什么并没有迎来和平民主却陷入了在斯大林看来会导致中华民族毁灭的内战?一支拥有全副美式装备,武装到牙齿,中高级将官均接受过严格军事训练的军队,为什么输给了一支布衣草鞋,小米步枪,数年前还被追赶得在偏远ft区流窜的农民军队?等等。

这段历史本身所包含的巨大的历史张力给艺术审美提供了巨大的表现空间,令众多艺术家争先恐后。

《建国大业》再次将镜头对准了这段历史,以宏大的艺术视野,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诞生,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和衷共济肝胆相照的风雨历程。

同时,在真实再现各种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基础上,显现出了一种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和审美高度才有的博大的人文关怀和人文情怀,兼具宏观视野和微观审视的史诗品格和气质。

影片主创努力突破种种局限,打破领袖人物脸谱化的审美定势和模式,尽力还原历史中复杂多面的人物,凸显历史人物的心灵和情感层面,摆脱了过去的“红色情结”支配下简单、截然对立的审美审视和判断,赋予了镜头中的人物形象以更丰富的历史内涵、人文内涵。

如受邀参加政协会议的冯玉祥在海上遇难,消息传来正在洗脚的毛泽东愤怒地踢翻了水盆,而周恩来甚至大骂手下“都是猪脑袋”。

这些独特的审美表现是“陌生化”的,是观众特别乐意看到的,也是富有感染力和冲击力的。

影片对蒋介石艺术形象的塑造避免了任何人为的道德丑化、道德矮化,呈现了这个特定历史时期落寞枭雄多层面的心理变化。

蒋介石和蒋经国的一场对手戏就富有巨大的艺术张力:蒋经国在上海“打老虎”失败,回到南京请求蒋介石支援,蒋介石却不敢得罪党内的官僚资本。

父子俩走在中ft陵里,一群白鸽在远处飞翔,蒋介石告诫儿子:“反贪腐,要看时机。

红色电影《建国大业》文本叙事分析

红色电影《建国大业》文本叙事分析

红色电影《建国大业》文本叙事分析作者:卜雅静鄢蓉慧来源:《声屏世界》2019年第08期摘要:《建国大业》是一部由韩三平、黄建新联合执导的红色革命历史影片,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弘扬主旋律而作。

文章以国内外学者关于叙事学研究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以《建国大业》电影叙事方式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叙事节奏三个部分展开分析,探讨红色电影的文本叙事手法。

关键词:红色电影叙事分析《建国大业》红色电影是以红色题材为主要叙事内容的电影,其制作播出的目的是弘扬时代主旋律、宣传爱国精神,是一种回顾历史、反思历史的重要手段。

它一般是以主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主题,通过对特定历史环境的描写来体现当时的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表达一种特定的历史精神,以此来引发人们的思想共鸣,从而达到教育宣传的目的。

在建国电影三部曲中,《建国大业》上映时间最早,它讲述了国共重庆谈判到解放战争胜利以及建立新中国这一段时间的历史故事,在这四年动荡的故事叙述时间中,叙事方式显得格外重要。

叙事时间:承“乱”启“平” 浓缩光阴承乱启平是指影片叙事空间的转换直接影响到叙事时间的变化,而叙事时间又是影片中最为重要的因素。

如马赛尔·丹尼尔所言:“无可置疑,电影首先是一种时间的艺术,因为在观看一部影片的全过程中,这一现象是能迅速抓住的。

这无疑是因为空间是感觉的对象,而时间却是本能的对象。

”①《建国大业》大致上是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叙事,其剧情发生的时间是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放映时长是135分钟。

影片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为主线,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的那段风云岁月。

在这四年中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大事,要在两个多小时呈现出来,需要编剧和导演对故事题材进行筛选与提炼,最后在影片中呈现出来的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的大致情况如下: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一部电影的总体节奏可以从对相关事件的时间呈现的总体把握开始。

建国大业影片简介

建国大业影片简介

《建国大业》影片内容简介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六十周年。

《建国大业》以四十年代抗战胜利直至建国前夕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大家
主讲人:宋昕
国民党的阴谋被拆穿,瞬时 局势剑拔弩张。毛泽东紧急 部署、调兵遣将;另一方面, 傅冬菊在劝说父亲傅作义和 平解放北平。眼看国民党大 势已去,参政员甘介侯愧疚 难当,此时蒋介石也不得不 低眉认输
张涵予接到的这一情 报内容,极有可能关 乎着国民党假和谈真 内战的阴谋。最终毛 泽东擦火柴的瞬间, 紧接爆炸镜头,表现 了共产党决不畏惧国 民党反动派这只纸老 虎的气魄。
• 1、周恩来振臂高呼,说:反对一党专政,要民主政府! • 2、国军海军司令(李连杰饰)辞职,说:打日本人是荣 耀,但现在中国人打中国人,这事我不干。 • 3、冯玉祥深恶蒋介石独断专行,搞一言堂,弄得民不聊 生,于是白天打着一灯笼去找蒋介石,说:黑暗啊,不打 灯笼,我找不着道了。 • 4、蒋介石也想反腐败,可他忧心忡忡地对儿子蒋经国说: 腐败已经到了骨头里,反,是亡党。不反,是亡国。难啊。 • 5、蒋经国亲临上海打击不法商人哄抬物价、囤积居奇, 还抓了恒会杜月笙的手下,也就是打黑,杜月笙坐着黄包 车去质问蒋经国,冷笑着对小蒋说:抓我的人没问题,可 打苍蝇容易,打老虎难,你打得了吗?上海屯积居奇最大 的大佬是谁,就是孔家少爷啊……那是标准的太子党。 • 6、蒋经国要在重庆打击腐败,可手下一脸苦瓜相地对他 说执行不下去,因为:一般老百姓和商家还好说,但很多 腐败其实就是官员自己啊,政府推行起来很难。 • 7、蒋介石终于被打败了,逃往台湾时他沧桑地回首,说: 国民党败在自己手里了哟! • 8、傅作义:“中共顽强坚持的精神很值得钦佩,但是结 果靠的不是精神,是实力!”
角色
演员
角色
演员
角色
演员
毛泽东 唐国强 蒋介石 张国立 宋庆龄
周恩来 刘少奇 张澜 刘劲 刘沙 王冰 蒋经国 任弼时 陈坤 王建 朱德 李济深
许晴王Leabharlann 福 金鑫宋美龄 邬君梅 李宗仁 王学圻
傅作义 修宗迪
西郊阅兵演习,田汉等文化界代表, 轻松热烈的镜头,都表现了各界人 士在为建国庆典进行积极准备。中 国历史由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建国大业》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建国大业》以四十年代 抗战胜利直至建国前夕这 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 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 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 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 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 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国民 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 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 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 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