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DO RE MI-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DO RE MI-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DO RE MI-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I.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1 掌握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如DO、RE、MI等音名及其对应的唱名和发音。

1.2 理解音高、音长、节奏的概念和特点。

1.3 能够唱出简单的儿歌或歌曲。

2. 能力目标2.1 发展学生的音乐听力和节奏感。

2.2 培养师生合作精神,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3.1 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体验音乐所带来的快乐和美的感觉。

II.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1 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如DO、RE、MI等音名及其对应的唱名和发音。

1.2 儿歌或歌曲的唱法和节奏。

2. 教学难点2.1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听力。

2.2 让学生通过一些游戏或活动,体验音乐所带来的乐趣。

III. 教学过程时间环节教学内容5min 开始安排座位,介绍教学内容15min 游戏环节分组进行音乐表演,让学生表现自己的音乐才华20min 知识讲解介绍DO、RE、MI等音名及其对应的唱名和发音25min 练唱环节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唱歌15min 儿歌唱法讲解儿歌的唱法和节奏10min 结束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布置下节课内容IV. 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专家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2. 评价内容2.1 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2 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乐器演奏水平。

2.3 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V.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针对音乐留声机六年级下册中的DO、RE、MI等音名及其对应的唱名和发音进行教学,通过一些游戏和活动的方式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

同时,也让学生能够体验到音乐所带来的乐趣和快乐,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在游戏环节和唱歌环节中都表现出自己的音乐才华和热情,这也为我增加了信心。

同时,也发现一些学生的听力和音乐感知能力比较薄弱,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

在下一节课中,我会更加注重对学生的音乐感知和听力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第一课古风新韵教学目标1.聆听两手古诗词歌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

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已经所表达的情景和情感。

2.能饱含深情背唱歌曲《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3.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花非花》。

4.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琴的音色。

5.学习竖笛双吐音和三吐音的吹奏方法,能与同伴合奏竖笛曲《大鹿》。

教学建议1.本学期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在音乐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理解能力,可抓住本课主题“古风新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结合认识古琴的学习,拉近民族音乐文化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3.拓展欣赏我国古诗词为创作素材的优秀音乐作品。

第一课时一、聆听古琴曲《关山月》1、导入聆听古琴曲片段,教师可以演奏乐器的音色上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古典味道。

并提问,听到这首音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

2.自选一首与古琴曲《关山月》意境相配的古诗,进行配乐诗朗诵,体会古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

二、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1.简单赏析苏轼诗歌《水调歌头》及创作背景,知道诗词所表达的感情。

2.有感情配乐朗诵《水调歌头》,可选用本课古琴曲或歌曲作为背景音乐,朗诵后学生谈谈不同配乐有什么不同感受。

3.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听出歌曲在乐句结束音的运用特点。

4.对比聆听邓丽君和王菲演唱版本,比较她们在演绎这首歌曲中的不同韵味。

第二课时一、演唱《游子吟》1.复习古诗《咏鹅》《春晓》《静夜诗》等古诗诗歌入手。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再听歌曲,听出两段旋律在情绪上的变化。

4.用歌曲的伴奏音乐做背景音乐,请学生朗诵《游子吟》两边。

5.学唱歌曲,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1)视唱旋律。

(2)跟着音乐哼唱歌曲的旋律,体会两段旋律在音区、旋律进行方面的不同。

(3)学唱歌词,延长歌曲。

第三课时一、演唱歌曲《花非花》1.从歌曲《西风的话》导入。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2023年最新修订完整版本)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2023年最新修订完整版本)

目录第1课古风新韵《关山月》教学设计《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游子吟》教学设计《花非花》教学设计第2课月下踏歌《阿细跳月》教学设计《火把节(片段)》教学设计《转圆圈》教学设计《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教学设计第3课银屏之声《爱是一首歌》教学设计《两颗小星星》教学设计《滑雪歌》教学设计《DOREMI》教学设计第4课美好祝愿《龙腾虎跃》教学设计《拍手拍手》教学设计《明天会更好》教学设计第5课快乐的阳光《守住这一片阳光》教学设计《光辉的太阳》教学设计《榕树爷爷》教学设计《一把雨伞圆溜溜》教学设计第6课神奇的印象《海德薇格主题》教学设计《瀑布(片段)》教学设计《火车来了》教学设计《飞天曲》教学设计第7课放飞梦想《和平颂(片段)》教学设计《欢乐颂》教学设计《永远是朋友》教学设计《我们是朋友》教学设计_2023学年第_2_学期第__十二册__音乐___科授课计划(音乐)年级教学时间教材分析:本册六年级第十二册的音乐教学内容为七个单元。

这七个单元包括人文、地理、风景等各方面的内容,教材使学生能全民啊地体会到不同的审美意识。

这学期的教学主要以唱歌为主,同事结合欣赏、乐理知分析识。

在此基础上能进行歌曲创编与同伴之间的合作。

学情分析:1、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六个班的音乐课。

六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聆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学生识谱能力较差。

五个班的学生情况大同小易,每班大约有20%到25%左右的学生唱歌时,五音不全,模仿能力又比较差。

而601学情班相对稍微好些。

其中主要原因是在之前的音乐课上学生不重视,也不敢表现自己,因此在今后的分析学习中,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对于五音不全的学生,可多鼓励他们参与用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以此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一课青春放歌【共四课时】教学内容:1、学习歌曲《歌颂祖国》。

2、练习竖笛。

教学目的:一、通过学唱《歌颂祖国》,对学生进展爱国主义思想教化;通过教唱歌曲、用口风琴吹奏歌曲,培育学生限制力度改变及用气息支持歌颂、演奏的实力。

二、通过讲解音乐学问、分析歌曲,让学生初步驾驭分析二段体及三段体歌曲的方法。

教学重点:驾驭歌曲的心情及演奏方法。

教学难点:对唱曲心情的处理及对个别节奏的驾驭。

教学打算:钢琴、多媒体、口风琴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播放《歌颂祖国》),有条件可协作国庆典礼的录象,让学生感受我国旺盛、蒸蒸日上的新相貌,激起学生爱国之情。

三、新授教学:1、先请同学演唱该曲。

2、完好观赏歌曲,找出同学演唱所存在的问题:如节奏或心情等。

3、学习歌曲 A:师示范演唱歌曲。

B:生跟琴视唱歌曲。

C:学生完好演唱歌曲。

D:师刚好订正。

(1)这首歌曲中带附点的节奏型(板书),学生简单唱成不带附点的节奏型,这样对唱曲的艺术形象很有影响,因此,引导学生比拟两种节奏型在这首歌曲中艺术表现力的优劣是很必要的。

(2)歌中一字多音的地方,学生应唱的坚决有力、富有感染力。

如:“祖国”“家乡”“人民”。

(3)要正确驾驭歌曲的速度复习演唱,并练习歌曲中存在的简单出错的附点节奏和休止符节奏,为学习歌曲做铺垫。

E:听音乐完好练习演唱歌曲 F:处理歌曲的感情:第一乐段同时也是第三乐段:雄壮有力,而且平稳流畅。

第二乐段:节奏伸展平稳,旋律美丽流畅,形成一种浩浩荡荡、昂首挺胸、阔步前进的气概。

4、稳固训练,驾驭歌曲分组竞赛,看那一组唱的既有感情又精确,看哪一组能较多地、正确的指出其他组的优缺点。

四、音乐学问1、二段体A + B2、三段体A + B + A 或 A + B + C例:《歌颂祖国》 A + B + A五、练习竖笛。

六、总结下课教后感:学生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对分析歌曲是二段体还是三段体有了初步的相识。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五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五篇

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法,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忧考准备了⼈教版⼩学六年级⾳乐下册教案五篇,供⼤家参考。

《歌声与微笑》【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教学⽬标】1、使学⽣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培育爱⼼。

2、能⾃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优美。

3、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导⼊1987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来了两位客⼈,⼀位是善良的家庭⼥主⼈,⼀位是⾝患⽩⾎病的⼩保姆,姑娘在⼥主⼈和邻⾥的关怀、帮助下战胜了病魔,他们共同述说着这⼀动⼈的故事,随即《爱的奉献》歌声响起,感动了在场的观众和所有的电视观众,歌曲中的"只要你献出⼀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间"早已唱遍了了全国。

这⼀单元的名称是"爱满⼈间",我们必须从⼩做起、从现在做起,哪怕是做⼀件⼩事能使别⼈得到帮助,我们也应该坚持去做,这就是我们学习这⼀单元的⽬的之⼀。

这⼀单元的四⾸歌曲都是有关爱⼼的,有的表现朋友之间的爱,也有表现全⼈类的爱,本节课我们先来学唱《歌声与微笑》。

2、学唱歌曲(1)听⼀遍范唱录⾳。

(2)这⾸歌同学们早就听会了,但今天我们⾸先来讨论⼀下歌曲的歌词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呢?(师⽣共同讨论)第⼀部分实际上只有两句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歌声与微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

第⼆部分是引申,描绘了"友谊花开遍地⾹"的情景。

这⾸歌虽然短⼩,意义却真不⼩。

(3)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部的歌谱(因为此歌⼤多学⽣已经会唱,所以可以先学唱歌谱),随后全体学⽣共同学唱歌唱部分的第⼆声部歌谱,应特别注意"3-#5"处#5的⾳准。

新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新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课古风新韵教学目标1.聆听两手古诗词歌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

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已经所表达的情景和情感。

2.能饱含深情背唱歌曲《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3.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花非花》。

4.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琴的音色。

5.学习竖笛双吐音和三吐音的吹奏方法,能与同伴合奏竖笛曲《大鹿》。

教学建议1.本学期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在音乐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理解能力,可抓住本课主题“古风新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结合认识古琴的学习,拉近民族音乐文化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3.拓展欣赏我国古诗词为创作素材的优秀音乐作品。

第一课时一、聆听古琴曲《关山月》1、导入聆听古琴曲片段,教师可以演奏乐器的音色上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古典味道。

并提问,听到这首音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

2.自选一首与古琴曲《关山月》意境相配的古诗,进行配乐诗朗诵,体会古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

二、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1.简单赏析苏轼诗歌《水调歌头》及创作背景,知道诗词所表达的感情。

2.有感情配乐朗诵《水调歌头》,可选用本课古琴曲或歌曲作为背景音乐,朗诵后学生谈谈不同配乐有什么不同感受。

3.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听出歌曲在乐句结束音的运用特点。

4.对比聆听邓丽君和王菲演唱版本,比较她们在演绎这首歌曲中的不同韵味。

教后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课时一、演唱《游子吟》1.复习古诗《咏鹅》《春晓》《静夜诗》等古诗诗歌入手。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再听歌曲,听出两段旋律在情绪上的变化。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案标题: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人音的特点和分类。

2.学习人音的正确发声方法和呼吸技巧。

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认识人音的特点和分类。

2.学习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呼吸技巧。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2.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材。

2.音乐播放设备。

3.音乐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

4.教学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播放一段人音表演视频,引发学生对人音的兴趣。

2.与学生互动,询问他们对人音的了解和体验。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人音的特点和分类,如男声、女声、儿童声等。

2.讲解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呼吸技巧,包括腹式呼吸和发声部位的运用。

三、示范与练习(20分钟)1.老师进行人音的示范演唱,重点展示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呼吸技巧。

2.学生跟随老师的示范进行练习,分组合唱一首简单的歌曲。

四、合作表演(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进行合唱表演。

2.指导学生合理分工,培养合作精神,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表演中。

五、总结与展示(10分钟)1.学生展示各小组的合唱表演,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点评。

2.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呼吸技巧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在家中练习人音的发声方法和呼吸技巧,并准备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进行下节课的个人表演。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人音的特点和分类,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呼吸技巧,以及合作表演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唱和个人表演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以我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为主,旨在让学生感受、体验民族音乐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歌曲、器乐、合唱等多种形式,既有传统的民族音乐,也有现代流行音乐。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音乐文化,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但在音乐鉴赏、演唱、演奏等方面,部分学生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感受、体验民族音乐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2.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良好的音乐审美。

3.巩固音乐基本技能,提高演唱、演奏水平。

4.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丰富课余生活。

四. 教学重难点1.音乐节奏、旋律的把握。

2.民族音乐特色的理解与欣赏。

3.音乐表现手段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聆听、分析音乐作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合作意识。

4.分层教学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激发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2.音响设备:音响、耳机等。

3.教学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4.乐器:民族乐器、键盘乐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首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如《茉莉花》,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提问:歌曲中体现了哪种民族特色?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歌曲、器乐、合唱等形式。

引导学生聆听、欣赏,并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操练(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音乐实践,如演唱歌曲、演奏乐器等。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胆量小、基础差的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合作意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音乐游戏、竞赛等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分析]
1歌曲<<转圆圈>>是一首彝族民歌,具有浓厚的民族情趣.撒尼 使云南部分地区彝族人的自
称.不少撒尼民歌中以do re mi为重要的组成音.独具特色.
2综合训练
综合训练为旋律写作练习,要求一首短歌最后一句歌词谱写旋律.
3欣赏
1<<阿玛勒俄>>是流行于西藏拉萨等地区藏族传统歌舞”囊玛”中的歌曲段落.包涵歌曲的”
[教学难点]综合训练的发声练习,演唱时要注意音乐的流畅与弹跳。
[教学构想]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首先要做好示范,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注意学生的个
性发展。
[学情简析]通过欣赏和歌唱本课二首合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合唱艺术的魅力,领悟今天的生活来之
不易。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我们要做雷锋时的好少年》
5听范唱
6自己用竖笛吹奏歌曲。视唱歌曲。
7加入歌词,演唱的时候注意三拍子的节奏——强弱弱。
6做综合训练
注意气息的连惯性,以及气息的弹性。歌唱时腔体打开,发生自然。
7总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的处理。
2欣赏合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学目的]
1 歌唱时常好歌曲的节奏, 使圆舞曲的风格与歌曲的内容连结在一起, 感染力。
3欣赏
《歌唱二小放牛郎》 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1942年。采用了叙事歌曲体材, 讲术一个动人 的故事。这首叙事歌曲是在民间分节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很接近我国的民间小调,曲调 优美动听,感情容量大,使人回味无穷,因而不觉单调乏味调乏味。使歌曲富有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
在教学时有感情的歌唱,选定正确的速度、力度,二声部演唱的准确与和谐。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歌。
3总结上学期所学内容,概括本学期将要学习的内容。
4发声练习
小黑板出示
5.学生齐读歌词。
1提问学生:这首歌说了一件什麽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讲述歌曲的风格——稍快、活泼的
3本歌是几几拍的?四分之三拍的含义是什麽?
4大体看一下歌曲的谱子,默打一下节奏,注意歌曲中的连音线。
2欣赏歌曲时, 要结合歌曲的历史背景, 用心去感受, 并能通过欣赏,
[教学重点]
学习在气息控制下的快速音阶连惯唱法。
[教学难点]
在欣赏合唱曲时候,要注意情感的体验。
[教具、教学媒体使用]
录音机、钢琴、教材
[课型]
综合
[教学过程]
一 听音乐进教室。
二 师生问好歌
3声乐训练
小黑板出示
4歌曲处理
1先有感情的朗诵一遍歌词。
[教学难点]
除变换拍子外,应注意唱好倚音与反复记号.
[教学构想]
采用启发式,比如综合训练必须在视唱识谱的基础上,把现有的三句唱熟后,根据前三个乐句 进行发展,可以推断出它的结束音是do.
[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转圆圈>>
2综合训练
[教学要求]
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表现彝族儿童嬉游的情景和欢快的情绪
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全册教案 第一课 我们要做雷锋时的好少年
[教学内容]
一、歌曲《我们要做雷锋时的好少年》
二、综合训练
三、欣赏 合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学目的]
一、通过歌唱和欣赏合唱曲,让学生感受合唱艺术的魅力,教育学生热爱生活。
二、学习在气息控制下的快速音阶连贯唱法与八度大跳音程唱法。
[教材分析]
2把握歌曲的风格,唱出歌曲的欢乐情。
3歌曲的和声部分正是歌曲的高潮,演唱时要加强气息的运用,使声音更有力度。
5欣赏
1《歌唱二小放牛郎》——看谱齐唱
2初步欣赏改编的合唱曲,感受合唱曲的艺术魅力。
3重点复听三四五段的合唱,感受其变化、发展的强烈情绪。
4完整的复听全曲。
6总结下课
教学札记
第二课 转圆圈
[教学内容]
3观察歌谱 提问 歌曲是什麽调的?歌曲是几几拍的?歌曲的风格是什麽?
4听范唱
5出示节奏,先让同学自己打,
6老师示范纠正,再让学生打节奏.
7各自用竖笛辅助识谱,
8老师弹琴伴奏,学生轻生的唱谱.
9老师随时纠正
10加入歌词,演唱
11老师范.唱
12学生一起唱,分组唱.
5综合训练
1先看一下歌曲,把歌曲原型唱一下.(唱谱)
1歌曲<<转圆圈>
2综合训练
三 欣赏
1<<
阿玛勒俄>>--
女生独唱
2<<
阿细跳月>>--
民乐合奏
[教学要求]
一 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表现儿童嬉游的情景
二 按歌词写旋律,发展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3通过学唱和欣赏本课作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我国各族民歌,民间音乐的丰富多彩,激发他 们热爱并学习我国的民族音乐.
囊玛”常为”引子—歌曲—舞曲” 的结构形式.其中的歌曲旋律典雅,节奏舒展,与急速欢快的 去段落形成鲜明的对比.
2<<阿细跳月>>,在一些节日或农闲的乐夜里,居住在我国云南弥勒西山的彝族阿细人 常常聚集在空旷的草地上和树林里举行民族传统舞会—跳月.参加条约的大都是些青年男女
[教学重点]
歌曲中应着重于歌曲的意境表现,把撒尼儿童在音色的月光下欢快的歌曲场景表现出来.
2综合训练
[教学目的]
1学唱歌曲曲调,并加入歌词。
2做好综合训练的发生练习。
[教学重点]加强二声部的练习与合作,可用乐器试奏,以加强对二声部音响的感觉,提高音准与谐
和的效果。
[教学难点]学生在演唱歌曲时,投入自己的感情,尽情的歌唱美好的生活。
[教具、教学媒体使用]
录音机、钢琴、教材。
[课型]
新授
[教学过程]
2加入歌词演唱.
3提出要求为歌曲填写缺少了的旋律.
4老师可提示学生,课从已有了的旋律中找.
1歌曲
歌曲《我பைடு நூலகம்要做雷锋时的好少年》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李群创作的儿童歌曲。歌曲为二段 体节构。第一部分是齐唱,共六个乐句,其中第一与第二乐句,第三与第四乐句,第五与第 六乐句的节奏完全相同,使歌曲富于动力,给人以轻松明快的感觉,展示了少年儿童奋发向 上的精神面貌。
2综合训练
发声练习曲是由三个乐句组成。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曲调的二度模进。三句旋律都是从 音阶的前五个音上下级进后接以把度大条, 八度大跳均有跳音记号, 仅用LA发声,显的轻快、 活泼。
二 按歌词写旋律,发展学生的创作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歌曲四三拍与四四拍的变化个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教师要加以引导,一边学生更快的掌
握.
[教具 媒体使用]
教材 录音机 钢琴
[课型]
新授
[教学过程]
一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二 师生问好歌
3发声练习
小黑板出示
4教授新歌
1简介一下歌曲.
2齐读一下歌词,让学生了解歌曲要表达的是什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