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PPT2.空气

合集下载

空气PPT课件(26)

空气PPT课件(26)

2
一、空气的组成
红磷 + 21%
空气
稀有气体 0.94% 二氧化碳 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3
•混合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叫做混合物。如空气、泥沙等。混合物 中的各成分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纯净物
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纯净物。纯 净物可以用化学符号来表示。如五氧化
10
11
三、保护空气
1、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 、碳氧化物 、氮氧 化物 、碳氢化物 、飘尘 、煤尘 、放射性物 质等
空气污染源
自然:火山爆发、地 震、森林火灾
人为
12
• 来源:煤 石油的燃烧,矿 石冶炼,汽车尾气,工业废 气等
13
2、三大环境问题
(1)、酸雨:二氧化硫(SO2) ( 2 )、温室效应:二氧化碳(CO2) ( 3 )、臭氧空洞:氟氯烃
14
酸 雨 对 建 筑 物 的 腐 蚀
15
酸 雨 对 森 林 的 破 坏
16
1、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或燃 烧时进行脱S处理) 2、改进燃料结构,安装净化装置,减少有害气体 的排放
3、减少工业废气排放,对废气进行回收净化再 利用等。 4、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5、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等)
一个人只有保持快乐和满足,才能远离痛苦;一个人只有保持青春活力,才能激流勇进;一个人只有坚持学习,才能与时俱进;一个人只有坚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持奋进,才能永远年轻。
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爱因斯坦 勇往直前,决不放弃!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死亡教会人一切,如同考试之后公布的结果――虽然恍然大悟,但为时晚矣! 欲为诸佛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ppt课件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ppt课件
(2)植树造林 (3)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 (4)工厂做到废气回收与处理 (5)发展民用煤气生产,少烧煤。 (6)严禁燃放烟花爆竹,禁止焚烧树叶、野草
28
基本化合价口诀
一价钾钠氯氢银
+1 +1 -1 +1 +1
K Na Cl H Ag
三铝四硅五氮磷
+3 +4 +5 +5
Al Si N P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2、空气的组成
实验2-1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实验原理:
利用可燃物燃烧消耗集 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而 不产生新的气体,使瓶中 气体减少,形成瓶内外 压强差,在大气压的作 用下,水流入瓶中,流入 水的体积就为消耗氧气 的体积。
6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2、空气的组成 实验原理:
结果会偏大,因气体受热会逸出
(2)实验时没有夹紧弹簧夹
结果会偏大,因气体受热会从导气 管逸出
11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2、空气的组成
实验成功的关键: (1)红磷应过量 (2)装置不能漏气 (3)集气瓶中加少量水 (4)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 塞紧塞子 (5)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
CO2
SO2
CO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23
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2、工厂排放的废气
SO2 二氧化硫 有毒气体 形成酸雨危害
二氧化氮 NO2
24
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3、机动车尾气的排放
CO NO、NO2等氮氧化物 导致光化学烟雾
25
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4、土地荒漠化引起的沙尘暴
26
三、保护空气
实验结论:

《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和氧气PPT课件(第2课时)

《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和氧气PPT课件(第2课时)

探究新知
空气质量日报
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 ①空气质量指数。 ②首要污染物。 ③空气质量状况。
探究新知
• 空气质量指数是依据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计算 得到的。
• 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一氧 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 (PM2.5)和臭氧等。
3.稀有气体 (1)物理性质: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2)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但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某 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探究新知
(3)用途:
①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航标灯、 照明灯、闪光灯、霓虹灯等。 ②液态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探究新知
每当看见那黑漆漆的烟从那粗大的烟囱内冒出时,每当 看见汽车的尾气时,每当看见垃圾堆积如山的时候,你们是 什么心情?
探究新知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各 组分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保持自己原来的性质。 如:空气、海水、河水、矿泉水、饮料等。 (3)混合物中各物质各自保持着各自的性质。
探究新知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比较
探究新知
一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空气中各成分有什么性质和用途呢? 1.氧气 (1)医疗急救、炼钢、化工生产、气割、气焊和航空航天。
探究新知
空气污染的危害: ①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 ②影响作物的生长。 ③破坏生态平衡。 ④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技术的发展,空气受到严重的污染,
我们如何防止或控制空气的污染呢?
探究新知
调查项目 主要污染物 污染来源 我的建议
调查情况
探究新知
防治措施: ①加强空气质量监测。 ②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③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探究新知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 第二单元 课题1(第1课时) 教学课件(23张PPT)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 第二单元 课题1(第1课时) 教学课件(23张PPT)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的贡献(阅读课本26页)
拉瓦锡通过实验得
出空气由氧气和氮 气组成

汞 + 氧气 热
拉瓦锡研究 空气成分所 用的装置
氧化汞(红色粉末)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空气成分的发现
❖最初人们以为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 ❖18世纪70年代,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
证明了其中有氧气和氮气 ❖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发现了稀有气
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B )
A.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 B.实验装置可能漏气 C.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 D.冷却到室温才打开弹簧夹
3.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 气的含量,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
偏大的是( C )
A.装置漏气 B.药匙中放入的红磷量不足 C.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没有立即 塞紧瓶塞 D.红磷燃烧结束后,没等装置冷却 就打开弹簧夹
答:(1)点燃红磷后,插入集气瓶的速度 太慢,导致部分气体从集气瓶口膨胀逸出。 (2)弹簧夹未夹紧,红磷燃烧放热,导致 部分空气从导管口膨胀逸出。
空气 的成分
3.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
氮气
氧气
稀有 气体
二氧 化碳
其他气 体杂质
体积
78%
分数
巧记空气的成分
氮七八,氧二一,
零点九四是稀气;
还有两个点零三,
4.在实验中如果进入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总体 积的1/5,会有什么原因呢?
答:(1)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装置漏气; (3)红磷的量不足; (4)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未进入集气瓶; (5)燃烧一定程度时,瓶内氧气含量小,红磷不能继 续燃烧。
5.在实验中如果进入水的体积大于集气 瓶总体积的1/5,会是什么原因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空气》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空气》PPT教学课件
②红磷的量不足;
③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④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未进入集气瓶……
第十三页,共三十页。
【思考5】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中的水上 升到约1/5后,不能继续上升,说明剩余气体有什么性质?
瓶中剩余气体主要为氮气: 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 学性质不如氧气活泼。
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第九页,共三十页。
【思考1】红磷燃烧发生了什么变化?白烟是什么物质?
红磷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这个化学变化可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为:
红磷 + 氧气
点 燃
P O2
五氧化二磷 P2O5
白烟是五氧化二磷的固体小颗粒。
第十页,共三十页。
【思考2】水为什么能够进入集气瓶中? 红磷在密闭的容器内充分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 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容器内压强减小,大气压把水 压进集气瓶内,进入瓶内水的体积等于消耗气体的体 积,从而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漠化,导致最近我国北方多次出现沙尘暴天气. 沙尘暴使空
气中增加了大量的( A.二氧化硫

D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粉尘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页。
Thank you
第三十页,共三十页。

保持着它们

各自的性质。
纯净物可 以用化学 符号表示
第十六页,共三十页。
氮气:N2 氧气:O2
资源
空 气 是一种 宝 贵 的
第十七页,共三十页。
氧气的用途
第十八页,共三十页。
第十九页,共三十页。
氮气的用途
第二十页,共三十页。
稀有气体的用途
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是无色、无味 的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氧气》我们周围的空气PPT

《氧气》我们周围的空气PPT
A. 硫是淡黄色固体
B. 硫受热会融化
C. 液态硫受热会汽化 D.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解析】硫和氧气反应会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所以D选
项正确。
课堂练习
例题: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 氧气易溶于水
B. 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
C. 食物腐败不需要氧气 D.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3
铁反应时,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反应生成黑色固
体物质四氧化三铁(3 4 )。
课堂练习
例题:下列关于氧气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氧气可以燃烧
B.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C. 氧气可用于食品防腐 D. 氧气极易溶于水
【解析】氧气具有助燃性,而不具有可燃性,所以氧气不可以燃烧,故
A错误,B正确;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不可用于食品防腐,故C错误,
【解析】A中氧气是不易溶于水的,错误;B中在一定条件下,大多数金
属能与氧气反应,正确;C中食物腐败的过程,是食物中的有机物和氧气
发生了缓慢氧化,从而变质,错误;D中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
硫,不是三氧化硫,错误。
课堂练习
例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
D. 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课堂练习
【解析】A选项是铁丝燃烧的现象的叙述,不是有关氧气的叙述;B
选项是错误的叙述,用木炭代替红磷不会造成明显的压强差;C选
项是错误的叙述,氧气的性质比较活泼是助燃剂;D选项根据质量
守恒定律,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是正确的叙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复习: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ppt课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复习: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ppt课件

(1)空气的污染分两类:有害气体______、___C__O_、_____S_O2
NO2
煤等化石燃料
三废种气及、粉汽尘车。 尾污气染、源农有作物__秸__秆__的__焚__烧_等__。___的燃烧、工厂排出的
(2)净化空气的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_____________ 开发新能源
(_答__案__合__理__即__可__)_等(写出一点)。
(2)试管中装入的药品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生成氧气的化 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收集满氧气的操作过程是:等集气瓶中的水排完后,一
只手扶稳集气瓶,另一只手首先小心地将导管从瓶口移开,然 (4)实验室也常用上述实验室制备甲烷,推测其反应物是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要预先加入少量水。
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防止(
)。
③A.氯水酸倒钾流制氧气实验完毕,B先.将温导度管过移高出水槽再停止加热。
C.容器破裂
D.反应过慢
剖析:①在试管中加热胆矾,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部, 防止冷凝水流入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②铁丝在氧气中燃 烧,集气瓶中要预先加入少量水,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炸裂 瓶底;③氯酸钾制氧气实验完毕,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 热,它答们案的:目C的都是为了防止水倒流入反应容器,引起容器破 裂。
合来制取,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高__锰_酸__钾_________。
2KMnO4
K2MnO4+MnO2+O2↑
(2)实验室还能采用单独加热__________的方法来制氧气,
(3)实验室还可采用加热_______和氯_酸__钾_____的二混氧合化物锰 来制 MnO2

《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和氧气PPT课件(第1课时)

《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和氧气PPT课件(第1课时)

探究新知
1774年普利斯特里利用一个直径为一英尺的聚光镜来加 热各种物质,看看它们是否会分解放出气体,他还用汞槽 来收集产生的气体,用蜡烛在气体中燃烧,观察老鼠在气 体中存活的时间来研究它们的性质。普利斯特里发现了氧。 遗憾的是他和卢瑟福等人都坚信当时的“燃素说”,从而 错误地认为:这种气体不含燃素,所以有特别强的吸收燃 素的能力,因而能够助燃,当时他把氧气称之为“脱燃素 空气”,把氮气称之为“被燃素饱和了的空气”。
探究新知
拉瓦锡的实验结论: 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实验装置:
2.实验步骤及现象
空气 集气瓶
【思考】集气瓶中除少量水 以外剩余部分是什么?
燃烧匙
M
止水夹
导管
红 磷
①连接仪器,并检查 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集气瓶内装入少 量的水,再把剩余的 容积分成五等份,并 用橡皮筋做上记号。
探究新知
空气成分的发现史
17世纪中叶以前,人们对空气和气体的认识还是模糊的, 到了18世纪,通过对燃烧现象和呼吸作用的深入研究,人 们才开始认识到气体的多样性和空气的复杂性。
探究新知
1772年卢瑟福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磷,除去寻常空气中 可助燃和可供动物呼吸的气体,对剩下的气体行了研究, 发现这种气体不被碱液吸收,不能维持生命和具有可以 灭火的性质,因此他把这种气体叫做“浊气”或“毒气”。同 年英国化学家也了解到木炭在密闭于水上的空气中燃烧 时,能使1/5的空气变为碳酸气,用石灰水吸收后,剩下 的气体,不助燃也不支持呼吸。
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探究新知
交流讨论 :实验中进入水的体积小于空气总体积的1/5, 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氮气
主要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 无味 不溶于水的气体 化学性质:不活泼 不燃烧 不支持燃烧 主要用途 用作 保护气 制造 硝酸 和 氮肥 液氮制造低温环境
各组分的性质、用途
氧气 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氮气 无色 无味 不溶于水的气体
不燃烧 不支持燃烧
稀有气体
氦、氖、氩、氪、氙、氡
稀有 气体
主要性质 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惰性气体) 物理性质:无色 无味
烟尘:可吸入颗粒物(PM10、PM2.5等)
1.加强大气 质量监测 2.倡导多使用 清洁能源 3.积极 植树造林种草
氮气
其它成分1% 氧气
0.94%稀有气体
0.03%二氧化碳 0.03%其它气体和杂质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物质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通电时能发出 不同颜色的光 主要用途 制成多种用途的 电光源 用作 保护气 氦气用于 制造低温环境
各组分的性质、用途
氧气 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氮气 无色 无味 不溶于水的气体
不燃烧 不支持燃烧
稀有气体 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惰性气体)
无色 无味 不溶于水的气体 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
空气污染物
有害气体: 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二氧化氮 臭氧
空气
曲颈甑
玻璃钟罩
火炉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
汞槽
燃烧匙 弹簧夹
导管 橡皮管
集气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烧 杯
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4/5
体积分数:
氮气
其它成分1% 氧气
0.94%稀有气体
0.03%二氧化碳 0.03%其它气体和杂质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例:水泥,生铁,饮料等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例:氮气(N2)、氧气(O2)、二氧化碳(CO2)等
下列物质当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B )
A.水银
B.海水
C.干冰
D.液氮
各组分的性质、用途
主要性质
氧气
物理性质:无色 无味 不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供给呼吸、 支持燃烧 主要用途
潜水 医疗急救 炼钢 气焊 化工生产
宇宙航行
各组分的性质、用途 氧气 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氮气
氮气
主要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 无味 不溶于水的气体 化学性质:不活泼 不燃烧 不支持燃烧 主要用途 用作 保护气 制造 硝酸 和 氮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