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周考试题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试题(附答案)

高一语文试题(附答案)

⾼⼀语⽂考试题(附答案)说明: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都做在答题卷上。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注⾳全对的⼀项A.踌躇(chú)洗涤(dié)赁屋(lìn)浸渍(zì)....B.漫溯(sù)执拗(ào)作揖(yī)悲怆(chuàng)....C.瞩⽬(zhǔ)蜷缩(quán)叱咤(zhà)怯懦(qiè)....D.窒息(zhì)沾襟(jīng)修葺(qì)创伤(chuāng)....2.下列词语字形全对的⼀组是A.廖廓颓圮斑斓图穷⼔见B.忸怩喋⾎愠怒舐犊情深C.凌侮赊⽋伛褛涕泗交流D.诘难桀獒箜篌绿草如茵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恰当的⼀句是A功⽽⽆还⼿之⼒。

B以步⾏为宜,时间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着凉。

C.我们要采取科学的态度,运⽤科学的⽅法,对儒家学说进⾏挖掘、整理,取其精华,剔其糟粕,既不抱残守缺照搬照抄,也不数典忘祖全盘否定。

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句是A.⼤学毕业⽣不应该只关注⼀⼰之屈伸,⼀家之饥饱,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作为接受过⾼等教育的个体对于群体、社会、他⼈的责任和义务。

B.⽬前,教育界担负着培养⼤批思想品质好并能精通业务的科技队伍的艰巨任务。

C.由于环境污染,常继发厌氧细菌的严重污染,极易发⽣破伤风,致使在当地或运送外地途中救治不及⽽死亡。

D.未来三年内,中国将建成四⼗⼆条⾼速铁路客运专线,转变长期以来铁路客货混运的发展模式,并带动沿线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

5.把下⾯⼏个句⼦组成语意连贯的⼀段话,排序正确的⼀项是①“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村眺望赊”“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②当我们看到建筑中的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情,这些形象本⾝就是诗⼀般的语⾔。

高一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蹉跎(cuō tuó)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é shé)B. 踌躇(chóu chú)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C. 徜徉(cháng yáng)踌躇满志(chóu chú mǎn zhì)D. 恣睢(zì suī)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答案:A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由于他的努力,使得他的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D.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是为人谦虚。

答案:C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答案:A4. 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瞻前顾后,缺乏果断。

B. 他的文章辞藻华丽,令人叹为观止。

C.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老当益壮。

D.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真是名不虚传。

答案:B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落叶黄了。

C. 他虽然年幼,但志向远大。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体育成绩也很棒。

答案:B####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下一句是:“_________”。

答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7.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___》。

高一考试题目及答案语文

高一考试题目及答案语文

高一考试题目及答案语文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这次培训,同学们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B.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能力很强。

C. 这个方案的实施,将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正确的成语填空:他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然保持着_________的态度。

A. 谦虚谨慎B. 骄傲自满C. 目中无人D. 沾沾自喜3-10. (类似上述题目,共8题)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指_______。

12. 唐代诗人李白被誉为“诗仙”,其代表作有《将进酒》、《庐山谣》等,而杜甫则被誉为“诗圣”,其代表作有《春望》、《登高》等。

13.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贾宝玉、林黛玉等。

14-20. (类似上述题目,共7题)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21-25题。

(文章内容略)21. 文章中提到的“他”是指谁?请简要描述其特点。

(4分)22. 文章中“她”为什么会感到困惑?(3分)23.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达什么主题或信息?(5分)24. 文章中有哪些细节描写?请列举两个例子并说明其作用。

(4分)25. 你认为文章的结尾部分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4分)四、古文翻译(共10分)26. 将下列古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五、作文(共30分)27. 以“我眼中的高中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2. A3-10. (根据题目内容给出答案)二、填空题11. 民歌12. 《春望》、《登高》13. 林黛玉14-20. (根据题目内容给出答案)三、阅读理解21. (根据文章内容给出答案)22. (根据文章内容给出答案)23. (根据文章内容给出答案)24. (根据文章内容给出答案)25. (根据文章内容给出答案)四、古文翻译26. 翻译为:“你的衣领青青,我的心绪悠悠。

湖南省溆浦县楚才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周考试题五 含答案

湖南省溆浦县楚才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周考试题五 含答案

楚才高一上学期语文周考试卷(五)总分:90分班级:姓名:一、语言基础(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葳.蕤(wēi ruí)窈窕..(pái huái) 伶俜..(línɡ pīnɡ)..(yǎo tiáo)徘徊B.箜篌..(kōnɡ hóu) 遗.施(yí)拊.掌(fǔ) 摧藏.(zànɡ)C.否.泰(pǐ) 哽咽.(yè)玳瑁..(zhí zhú)..(dài mào) 踯躅D.鲑.珍(ɡuī) 便.言(pián)晻晻..(yǎn yǎn) 蹑.丝履(niè)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驱使主簿遗弃琉璃 B.裁衣纨素怅然嘻戏C.流苏鸳鸯骢马蒲苇 D.娇逸红罗磐石彷徨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有些杂志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胡乱编造一些的消息,这些消息与真相往往相去甚远。

②调查数据表明,我们在服装产业中的发展具有潜力。

长远看来,服装产业发展与战略扩展,对于我们来说都是的过程。

③省就业中心将组织外来务工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增加知识,提高技能水平;尽力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

再不会出现务工人员、站在桥头的情况。

A.骇人听闻循序渐进风尘仆仆 B.骇人听闻按部就班风餐露宿C.耸人听闻循序渐进风餐露宿 D.耸人听闻按部就班风尘仆仆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国内企业为了追逐利润,大批量进口国外的奶粉再还原成牛奶,致使国内的鲜奶收购价格下降。

B.站在这一重要历史节点,党中央把握全局、审时度势,做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C.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严格执行政策,再次明确防止不得恶性抢夺生源。

D .果业部门将重点支持引导果农成立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合作社,提高生产与市场营销方面的培训。

高一语文考试题目及答案

高一语文考试题目及答案

高一语文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锲而不舍B. 栩栩如生C. 旁证博引D. 一愁莫展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部古代文学作品?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史记》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

B. 他跑得飞快,像一阵风。

C. 她的声音甜美,如泉水叮咚。

D. 所有选项都使用了比喻。

4. “静夜思”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他的学习成绩很好,但是品德一般。

C. 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品德却一般。

D. 他的学习成绩和品德都一般。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_________,白露为霜。

”出自《诗经》中的《蒹葭》。

7.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___,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

8. “_________,疑是地上霜。

”出自李白的《静夜思》。

9. “_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出自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10. “_________,死亦为鬼雄。

”出自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请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12. 请分析《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特点。

四、阅读理解题(每题15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文言文选段略)13. 请解释文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意思。

14. 请分析文中作者对于“仁”与“义”的看法。

五、作文题(30分)15. 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D4. A5. A二、填空题6. 蒹葭苍苍7. 范仲淹8. 床前明月光9. 竹外桃花三两枝10. 生当作人杰三、简答题11. 略12. 略四、阅读理解题13. 略14. 略五、作文题15. 略请注意,以上内容为示例,具体题目和答案需要根据实际考试内容进行调整。

高一语文上册考试题库及答案

高一语文上册考试题库及答案

高一语文上册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B. 恣意(zì)C. 蹉跎(cuō)D. 箴言(zhēn)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位古代文学家的笔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安石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这个问题涉及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C. 经过这次讨论,使我们对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D.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4. “天净沙·秋思”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王之涣C. 马致远D. 辛弃疾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 独在异乡为异客D.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________”是《论语》中孔子提倡的一种学习态度。

7. 《滕王阁序》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________。

8. “________”是《诗经》中的一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

9.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________小说。

10. “________”是《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别称。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的生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2.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内涵是什么?四、阅读理解(每题15分,共30分)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文段略)13. 请概括文段中的主要观点。

14. 分析文段中作者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态度和看法。

五、作文题(30分)15. 以“我眼中的高中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答案:一、1. C 2. C 3. B 4. C 5. A二、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7. 王勃8. 关雎9. 白话文10. 怡红公子三、11. 略12. 略四、13. 略14. 略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示例,具体的考试题库及答案需要根据实际的教材和教学大纲来编制。

高一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面对高一语文考试的复习,需要适当做些语文试题来巩固语文知识,努力就会考出自己满意的成绩。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一语文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一语文考试试题选择题(共34分,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惬意(qiè) 毛骨悚然(sǒng) 饿殍(fú) 酾酒(shì)B、属客(zhǔ) 成吉思汗(hán) 扁舟(piān) 桂棹(nào)C、骨骸(hái) 灯阑酒灺(xiè) 悲怆(chuàng) 打夯(hāng)D、桑梓(zǐ) 真知灼见(sháo) 女娲(wā) 戕害(qiā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蠕动愤世疾俗蓊郁无动于衷B、枕藉莫名其妙深邃回光反照C、惦念按部就班静谧魂牵梦萦D、掂量贻笑大方聒噪馨竹难书3、下列词语解释全正确的一组是( )A、安土重迁: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

发轫:比喻新事物或某种局面开始出现。

B、旖旎:柔和美好。

正襟危坐:理好衣裳,斜着身子坐。

C、追溯: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含辛茹苦:经受艰辛困苦。

茹,经受。

D、方兴未艾:指事物正当兴旺之时,没有停止发展。

斐然成章:形容一下子就写成了文章。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吴阿姨真不愧是苏绣高手,一幅“富贵花开图”的双面绣,她三下五除二,两天工夫就绣好了。

B、火星上水的发现,之所以引人关注,关键在于水和生命起源,地外文明等一系列世纪之谜休戚相关。

C、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有的侘傺无聊,铩羽而归。

D、在学习的道路上是没有捷径可寻的,要有一股韧劲。

如遇到一点困难就畏缩不前,功败垂成,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苏轼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把景物描写得栩栩如生。

高一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说:“明天我要去北京”,张三却说:“我要去上海。

”B. “你喜欢吃苹果吗”?“喜欢!”C. “请问,这辆车怎么走。

票务中心在哪里?”D. 他问我:“为什么你昨天没来”?2.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B.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 漫天飞雪,如花般绽放。

D. 她的微笑如阳光,温暖了整个房间。

3. 下面哪个诗句是描写秋天的?A. 雄黄酒,清人千金复难消。

B. 春风又绿江南岸。

C.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 秋水共长天一色。

4. 下面哪段文字属于叙事类文章?A. 《论语》中孔子和弟子的对话B. 小说《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C. 诗集《山海经》中描绘山川奇观的篇章D. 散文《人间失格》中倪匡的人生经历5. 下列四个词语中,与其它三个意义最相近的一项是:A. 流传B. 散发C. 传播D. 传染二、填空题1. “茫茫人海,不见踪影,怏怏中,一如既往。

”该句中“怏怏”一词表示_________。

2. “____________的生活丰富多彩。

”这句话需要填入一个形容词。

3. “____________!听说你参加了校篮球队?”这句话中需要填入一个感叹词。

4. “这首诗句字字珠玑,__________,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该句中需要填入一个名词。

三、简答题1. 请解释“比喻”和“拟人”这两个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

2. 请用自己的话解释“主题”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3. 简述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四、综合题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篇章内容略)1. 文中提到的“他”,指的是谁?2. 请简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 你对这篇文章的看法是什么?为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D4. B5. B二、填空题1. 不开心2. 多彩3. 喂4. 蕴含三、简答题1. 比喻是一种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用一个事物或概念来代替另一个事物或概念的修辞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周考(一)试题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60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A.寒暄.(xuān) 踌.蹰(chóu) 朱拓.(tuò) 百无聊赖.(lài)B.监.生(jiàn) 惴.惴(zhuì) 俨.然(yǎn) 少不更.事(jīng)C.间.或(jiàn) 形骸.(hái) 谬.种(miù) 沸.反盈天(fèi)D.陈抟.(tuán) 驯.熟(xùn) 炮.烙(pào) 咀.嚼鉴赏(jǔ)2.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A.竹椽./不容置喙.按摩./临摹.遣散./松散.脖颈./颈.项B.行囊./熙熙攘.攘钝.响/打盹.寒暄./渲.染拓.印/开拓.C.机杼./毁家纾.难逍.遥/销.毁负疚./针灸.形骸./言简意赅.D.梗.概/少不更.事聘.礼/娉.婷寻.衅/遵循.祭祀./倾圮.3.下列成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作茧自缚励行节约眼花潦乱残渣余孽B.堤溃蚁穴惹事生非销声匿迹震聋发聩C.游目骋怀怵目惊心前车之鉴大材小用D.原气大伤嗜杀成性曲意逢迎道貌昂然4.下列四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邂逅垢骂波澜阑珊谰言欢呼鹊跃B.宣泄寒暄冷漠寂莫仓猝鞠躬尽瘁C.粗犷致命窒息安详唉声叹气自顾不遐D.震撼遗憾匮乏馈赠溃逃功亏一篑5.选出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A.苏艾正在画插图,忽然听到一个虚弱..的声音重复了好几遍。

B.苏艾在楼下那间灯火黯淡..的小屋子里找到了酒气扑人的贝尔曼。

C.“她会把死和藤叶联系在一起?笑话。

”他对这种白痴般的想法大不以为意....,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

D.她非常担心,惟恐..那个虚弱得像是枯叶般的琼珊抓不住她同世界的微弱联系,真会撒手去世中。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这事你现在做不了,就不要勉为其难....,以后有条件再做不迟。

B.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C.随着再就业工程的实施,许多下岗职工坚信山不转水转.....,自立自强,重新找到了人生的位置。

D.在国企改革中,某些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打着企业改制的幌子,侵吞国有资产。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凤凰卫视《鲁豫有约》栏目的著名主持人鲁豫,身材娇小,着装优雅,谈吐伶俐,如此玲珑剔透....又如此咄咄逼人,与她面对面,你简直不可能有任何躲闪的余地。

B.江苏新的高考模式要求考生复习时要有全局观念,不能偏斜,那种目无全牛....的复习方式,使不少考生在08年的高考中吃了大亏。

C.谭嗣同愿作为变法牺牲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有为梁启超二人确乎少些刚烈。

D.去年冬天,市场上的保暖内衣销售火爆,但我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一次抽检结果显示:我省市场保暖内衣质量良莠不齐....。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大约四百多年左右。

B.2010年世博会之所以确定在上海举行,是由这座城市发展的大环境决定的,因此中小企业要在世博会上大显身手,就得看清门前的市场环境。

C.在春天,我摸着树枝,满怀希望地寻找蓓蕾,寻找第一个大自然冬眠之后苏醒过来的征兆。

D.我希望从她的眼睛里看到能使她在困难面前站得稳的坚强,并且看到她那经常向我流露出的对于全人类的同情。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当前,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具备不少有利条件,但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会遇到不少需要解决的风险和难题。

B.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有益经验,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C.偷菜游戏正在催生和鼓励一种“集体无聊化”的社会情绪,它小则影响个人生活作息和工作效率,大则让社会群体为虚拟游戏所操控,长时间陷入自我麻醉的情境。

D.氨基酸即便有益无害,“吊瓶”即便真是为学生的健康着想,但当高三学生竟然要以“挂吊瓶,打点滴”的方式来维系健康,给大脑进补时,我们必须反思教育制度。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安妮日记》写于二战期间,作者安妮·弗兰克,是犹太少女,通过日记形式记叙了自己和家人在战争中的遭遇,控诉了法西斯的罪行,表达了对自由与和平的向往。

B.《左传》是记录春秋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

C.肖洛霍夫,苏联作家,196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短篇小说《憎恨的科学》、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和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等。

《一个人的遭遇》从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和心灵创伤的角度来写战争,对战争进行反思,开拓了战争文学的新领域。

D.海因里希·伯尔,德国作家,197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代表作是《火车正点》《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

其一生都在与人类的缺点进行斗争,在他身上体现了正气和德意志精神,因此他被称为“德国的良心”。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揭示了德国军国主义教育是使许多青年成为战争炮灰的根源。

11.选出下列对文学常识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A.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中国现代作家、学者。

作品有《背影》、《欧游杂记》等。

B.余光中,福建省永春人,中国现代作家。

作品有《乡愁》、《望乡的牧神》。

C.鲁迅,中国现代作家、思想家,新文学的奠基人。

第一部小说集是《呐喊》,其中包括《狂人日记》、《药》、《祝福》等。

D.《红楼梦》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中心,描写了贾府由盛到衰的变化,多方面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丑陋,显示出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1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中国现代作家。

主要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我与地坛》等。

B.欧·亨利,美国作家。

他的小说以情节取胜,故事颇多偶然巧合,结局往往出人意料。

代表作有《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

他和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屠格涅夫一起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C.马克·吐温说过,19世纪出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美国著名作家海尔博士也曾断言,海伦的《我生活的故事》是1903年文学上最重大的贡献之一。

海伦·凯勒,美国作家、教育家,作品有《我生活的故事》、《海伦·凯勒日记》等,被誉为“精神楷模”D.劳伦斯,英国作家。

成名作是长篇小说《儿子和情人》。

弗洛伊德主义的心理分析与对社会矛盾的揭示纠缠在一起,是劳伦斯创作的突出特点。

他的作品还有《虹》、《袋鼠》、《恋爱中的女人》等。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国互丧互:交互。

盖失强援盖:因为。

B.思厥先祖父先: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

暴秦之欲无厌厌:满足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分出,分清。

终继五国迁灭迁:改变D.后秦击赵者再再:两次。

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③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④可谓智力孤危⑤然后得一夕安寝⑥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⑦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A.①②⑦B.③④⑤C.①⑤⑦D.④⑥⑧1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C.不能容于远近D.因利乘便,宰割天下16.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徘徊于斗牛之间(斗宿星和牛宿星)白露横江(二十四节气之一)B.倚歌而和之(倚歌:按着歌曲的声调和节拍。

和:同声相应,唱和)C.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缕:细丝)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盘绕)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酾酒,斟酒。

)17.在句式特点上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而今安在哉A. 羡长江之无穷 B.古之人不余欺也C.击空明兮溯流光 D.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18.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朝济.而夕设版焉A.无济.于事B.人才济.济C.直挂云帆济.沧海D.赈济.灾民19.下列各项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B.何厌之有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以其无礼于晋20.选出对下列两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分析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②将焉.取之③既东封.郑④又欲肆其西封.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21.对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组是()①焉用亡郑以陪邻②夫晋,何厌之有A.①为什么要灭掉晋国而给郑国增加土地呢?②晋国有什么可厌恶的呢?B.①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陪伴邻国呢?②晋国有什么可厌恶的呢?C.①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②晋国哪里会有什么满足的呢?D.①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陪伴邻国呢?②晋国哪里会有什么满足的呢?22. 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臣之壮也是寡人之过也B、以其无理于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国危矣今老矣,无能为也已D、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故忠臣尽忠于公23.对句子的句式特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族秦者秦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都是判断句。

B、“四海一、“函谷举”,句子里的动词表被动。

C、“流入宫墙”、“剽掠其人”、“辞楼下殿”,句中都有“于”的省略。

D、“震之以威怒”、“多于南亩之农夫”,有介宾结构后置的现象。

24.下列加点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六王毕,四海一B.人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C.奈何取之尽锱、铢D.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族秦者秦也。

非天下也25.从下列说法中选出正确的一项()A.“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描写宋文帝刘义隆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

B.“故国神游”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即今天的中原地区。

C.“卷起千堆雪”和“樯橹灰飞烟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D.“羽扇”“纶巾”都是古代武将的装束。

26.与“克终者盖寡”中“克”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克己复礼为仁B.秦战未尝不克,攻未尝不取C.靡不有初,鲜克有终D.然性俭克,少恩情27.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震之以威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源不深而望流之远C.是寡人之过也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D.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8.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A.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D.月出于东山之上29.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此所谓战胜于朝廷B.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C.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D.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30.将下面的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