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对土壤重金属吸附机理研究进展
《2024年生物炭基功能材料开发及其对抗生素和重金属吸附性能研究》范文

《生物炭基功能材料开发及其对抗生素和重金属吸附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人类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水体中的抗生素和重金属污染。
这些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生物炭基功能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污染物的去除和吸附方面表现出巨大潜力。
本文旨在研究生物炭基功能材料的开发及其对抗生素和重金属的吸附性能,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生物炭基功能材料的开发2.1 材料来源与制备生物炭基功能材料主要来源于生物质资源,如农业废弃物、林业残余物等。
通过热解、碳化等工艺,将生物质转化为生物炭,再通过表面改性、负载活性组分等方法,制备出具有特定功能的生物炭基材料。
2.2 材料类型与性质根据不同的制备方法和负载的活性组分,可以制备出多种类型的生物炭基功能材料,如生物炭基吸附材料、生物炭基催化剂等。
这些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结构发达、表面官能团丰富等优点,有利于提高对抗生素和重金属的吸附性能。
三、抗生素和重金属的吸附性能研究3.1 抗生素的吸附性能生物炭基功能材料对抗生素的吸附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材料的比表面积、孔隙结构、表面官能团等。
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生物炭基功能材料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能够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抗生素。
3.2 重金属的吸附性能生物炭基功能材料对重金属的吸附主要依靠其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和孔隙结构。
实验结果表明,生物炭基功能材料对多种重金属离子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和较快的吸附速率。
此外,材料表面的官能团还可以与重金属离子发生络合、螯合等作用,进一步提高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
四、吸附机理探讨生物炭基功能材料对抗生素和重金属的吸附机理主要包括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等。
物理吸附主要依靠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通过范德华力、静电引力等作用将污染物吸附在材料表面。
化学吸附则依靠材料表面的官能团与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离子交换则是材料表面的离子与污染物中的离子发生交换,从而将污染物去除。
生物炭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应用

生物炭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应用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镉、铬、铅、汞等重金属超过一定的安全标准,对植物生长和人类健康都会造成严重影响的现象。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面临的一大环境问题。
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科学家们致力于寻找有效的修复方法,而生物炭则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材料。
本文将对生物炭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生物炭的特点生物炭是指通过高温热解植物残体得到的一种碳质固体材料。
其主要特点包括孔隙率大、比表面积大、孔径均匀、化学稳定性高等。
这些特性使得生物炭成为一种理想的土壤修复材料,特别是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生物炭的高孔隙率和大比表面积有助于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从而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性,减少其对植物的毒害作用。
生物炭本身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不易分解,可以稳定地存在于土壤中,从而保持其修复效果长久。
生物炭在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过程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吸附和固定重金属离子。
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在接触到生物炭时,会通过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等机制被固定在生物炭的孔隙中,从而减少其在土壤中的有效性。
生物炭中的有机功能团还可以与重金属形成配位键结合,从而降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和生物有效性。
生物炭在土壤中的存在还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和通气性,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从而促进土壤中重金属的降解和稳定。
目前,生物炭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方面,生物炭可以直接添加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通过形成土壤生物炭复合物的方式,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性,降低其对植物的毒害作用。
生物炭还可以作为土壤修复材料的组成部分,与其他修复材料如有机肥、硫酸盐等混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修复效果。
生物炭还可以通过混入土壤底层、表层覆盖等方式应用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发挥其修复作用。
生物炭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生物炭吸附重金属的机理

生物炭吸附重金属的机理生物炭是一种由生物质材料炭化而成的炭材料,具有高孔隙度和大比表面积的特点。
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生物炭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治理领域,特别是在重金属污染物的吸附和去除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生物炭吸附重金属的机理。
生物炭吸附重金属的机理主要包括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生物吸附三个方面。
首先,生物炭通过其高孔隙度和大比表面积实现了对重金属的物理吸附。
生物炭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包括微孔、介孔和大孔,这些孔隙可以提供大量的吸附位点,从而增加了重金属与生物炭之间的接触面积。
此外,生物炭表面还存在着丰富的官能团,如羟基、羧基和胺基等,这些官能团可以与重金属形成静电作用力、范德华力和氢键等相互作用,从而实现重金属的物理吸附。
其次,生物炭还可以通过化学吸附来去除重金属。
化学吸附是指重金属与生物炭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化学键而实现吸附。
生物炭表面的官能团可以与重金属形成配位键或离子键等化学键,从而将重金属离子牢固地固定在生物炭上。
此外,生物炭还可以通过阳离子交换作用来吸附重金属离子。
生物炭表面的负电荷可以与重金属离子形成静电作用力,使其被吸附在生物炭表面。
最后,生物炭还可以通过生物吸附来去除重金属。
生物吸附是指利用生物炭中的微生物来吸附和还原重金属。
微生物可以通过代谢活动将重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颗粒,并将其吸附在生物炭表面。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通过胞外多聚物的产生来促进重金属的吸附。
这些胞外多聚物可以与重金属形成络合物,从而增加了重金属与生物炭之间的结合力。
总之,生物炭吸附重金属的机理主要包括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生物吸附三个方面。
这些机理相互作用,共同作用于重金属的去除过程。
通过合理设计和利用生物炭材料,可以实现高效、经济和环境友好的重金属污染治理。
生物炭的环境吸附行为及在土壤重金属镉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生物炭的环境吸附行为及在土壤重金属镉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生物炭的环境吸附行为及其在土壤重金属镉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我们将概述生物炭的基本性质及其环境吸附行为的原理,包括其表面性质、官能团种类和分布以及其对不同污染物的吸附机制。
随后,我们将详细介绍生物炭在土壤重金属镉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包括其对镉的吸附效果、影响因素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我们还将对生物炭的应用前景和潜在风险进行评估,以期为其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生物炭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更为有效和环保的解决方案。
二、生物炭的吸附特性生物炭作为一种具有多孔结构和巨大比表面积的炭质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吸附性能。
其吸附特性主要源于其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如羧基、酚羟基、内酯基等)以及多孔结构形成的微孔和大孔。
这些官能团和孔结构使得生物炭能够有效地吸附环境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和其他污染物。
生物炭的吸附过程通常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主要依赖于生物炭的孔结构和表面积,通过范德华力等物理作用力将污染物吸附在表面。
而化学吸附则涉及到生物炭表面的官能团与污染物之间的化学反应,如离子交换、络合反应等。
这种双重吸附机制使得生物炭在多种污染物的去除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
在重金属镉的吸附中,生物炭的吸附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生物炭的制备条件、表面性质、镉离子的浓度、pH值以及共存离子等。
一般来说,生物炭的吸附能力随着镉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但过高的浓度可能导致吸附饱和。
pH值对生物炭吸附镉离子的影响也显著,通常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生物炭对镉离子的吸附能力较强。
共存离子则可能通过与镉离子竞争吸附位点而降低生物炭的吸附效率。
为了进一步提高生物炭对镉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者们通过改性、复合等方法对生物炭进行改良。
例如,利用化学试剂对生物炭进行表面修饰,引入更多的活性官能团;或将生物炭与其他吸附材料(如活性炭、膨润土等)进行复合,形成具有协同吸附效应的新型复合材料。
生物炭对土壤重金属的吸附

生物炭对土壤重金属的吸附(中铁(石家庄)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石家庄050000)生物炭作为一种新型的吸附剂,近年来成为环境、能源等领域的关注焦点。
生物炭对水和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去除效果。
本文将从生物炭特性、原料、制备;生物炭对重金属吸附的机理;指出其在土壤污染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标签:生物炭;重金属;吸附机理;土壤污染0 前言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大量工业“三废”、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泥等污染物的排放和不恰当的处置,使得重金属在土壤中不断积累,产生污染。
含重金属农药和化肥的过量使用也加重了土壤重金属的污染负荷。
因重金属污染造成的农产品安全问题和巨大经济损失,引起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
鉴于生物炭的多孔性以及较大的比表面积,作为改良剂时可改善土壤性质并增加农业产量、作为碳汇可减轻全球气候变化和作为吸附剂消除农业污染[1]。
1 生物炭特性生物碳是由生物残体在缺氧情况下,经高温慢热解(通常<700℃)产生的一类难熔、稳定的、高度芳香化的、富含碳素的固态物[2]。
生物炭含有一定量的灰分,矿质元素如Na、K、Mg、Ca等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于灰分中,溶于水后呈碱性。
从微观结构看,生物炭多有紧密堆积、高度扭曲的芳香片层组成,具有乱层结构表面多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表面能[3],随裂解温度升高,生物炭酸性基团减少,碱性基团增加,总官能团减少,官能团密度减少。
不同材料,不同裂解方式对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影响很大。
一般来说,随裂解温度升高,比表面积增加。
但有些材料在裂解温度达到600℃-700℃时,比表面积反而下降。
生物炭经活化后可以显著增加其比表面积。
2 生物炭的原料生物碳本着“变废为宝”的理念,多种行业中的废弃物都可以加以利用,制造成为生物炭。
植物类废弃物主要有秸秆、稻草、米壳、树枝等,这些废弃物通常含丰富的碳元素。
若直接燃烧,会产生大量的CO2,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污染了环境,因此可以将它们制成生物炭进一步利用。
《两种生物炭对铅锌矿区土壤中Pb、Cd的吸附固定研究》范文

《两种生物炭对铅锌矿区土壤中Pb、Cd的吸附固定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铅锌矿区的开采与冶炼活动日益频繁,导致土壤受到重金属如Pb、Cd的严重污染。
这些重金属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
生物炭作为一种新兴的土壤改良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官能团,被广泛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
本研究以两种生物炭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对铅锌矿区土壤中Pb、Cd的吸附固定效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方法1. 生物炭制备本研究所用生物炭为两种:一种是来自农业废弃物的生物炭,另一种是来自林业废弃物的生物炭。
两种生物炭均采用高温炭化法进行制备。
2. 实验设计将铅锌矿区土壤与不同比例的两种生物炭混合,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各组土壤进行Pb、Cd的吸附固定实验。
实验过程中,通过改变生物炭添加量、pH值等因素,探讨生物炭对重金属吸附固定的影响。
3. 分析方法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分析生物炭的物理化学性质;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测定土壤中Pb、Cd的含量;采用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分析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吸附固定效果。
三、实验结果1. 生物炭的物理化学性质两种生物炭均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官能团,其中农业废弃物生物炭的孔隙结构更发达,而林业废弃物生物炭则具有更高的灰分含量。
2. Pb、Cd的吸附固定效果实验结果显示,两种生物炭均能显著降低土壤中Pb、Cd的含量。
在相同条件下,农业废弃物生物炭对Pb、Cd的吸附固定效果略优于林业废弃物生物炭。
随着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土壤中Pb、Cd的含量逐渐降低。
此外,pH值对生物炭的吸附固定效果也有影响,适宜的pH值有利于提高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吸附固定能力。
3. 吸附固定机制分析通过SEM和XRD分析发现,生物炭通过表面吸附、离子交换、沉淀等多种机制对土壤中的Pb、Cd进行吸附固定。
生物炭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

生物炭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
重金属离子具有生物毒性、持久性和难以降解等特点,其在水体、土壤和大气中的累积会对生态系统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因此,开发高效的重金属离子去除技术成为了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
生物炭作为一种新兴的吸附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如高比表面积、丰富的官能团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在重金属离子吸附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旨在对生物炭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首先介绍了重金属离子污染的现状及危害,阐述了生物炭的来源、制备方法和表征手段。
随后,重点综述了生物炭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机理、影响因素和吸附性能评价方法。
本文还讨论了生物炭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及改进策略,并展望了生物炭在重金属离子吸附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本文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全面的信息参考,推动生物炭在重金属离子吸附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二、生物炭的制备与表征生物炭的制备是吸附重金属离子应用中的关键步骤,其过程涉及生物质原料的选择、热解条件的优化以及炭化产物的后处理。
常用的生物质原料包括农林废弃物、水生生物以及城市有机废弃物等,这些原料具有来源广泛、可再生、环境友好等特点。
热解条件如温度、气氛和升温速率等,对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如比表面积、孔结构、表面官能团等具有显著影响。
生物炭的表征是评估其吸附性能的基础。
常用的表征手段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表面形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其内部结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测定仪(BET)测定其比表面积和孔结构,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射线光电子能谱(PS)分析其表面官能团和化学元素组成。
这些表征手段有助于深入了解生物炭的结构和性质,从而指导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化。
近年来,随着制备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表征手段的日益完善,生物炭的制备与表征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生物炭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1.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重金属就是指比重大于5.0g/cm3的金属元素,主要包含锌(zn)、银(pb)、镉(cd)、铜(cu)、铬(cr)、镍(ni)、汞(hg)和科东俄金属砷(as)等。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工业活动、矿产的采矿和炼钢、城市垃圾的处置、污水烧概、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杀灭、机动车尾气的排放量等人类活动引致大量重金属以各种相同的形式步入土壤,引发环境质量轻微转差。
由于重金属难于在生物物质循环和能量互换中水解,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遏制作物生长发育,催生作物早衰,减少产量,并且还可以通过食物链的天然、传达,危害人体身心健康。
尤为轻微的就是,有害重金属在土壤系统中所产生的污染过程具备隐蔽性、长期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一旦有害污染物步入土壤,则极难清扫出。
随着土壤重金属污染不断激化,因土壤重金属污染导致的病原体事件频发,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复原问题逐渐引发了人们的高度关注,逐渐沦为土壤及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
目前,人类活动是造成重金属在土壤中累积的主要来源。
比如,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通常会使矿区及周边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累积;农业活动中肥料和农药的不合理施用也会造成土壤污染,以磷肥为例,由于磷矿石成分复杂,含有多种重金属,比如zn、cr、pb、cu等,在施入过程中一同被带入土矗进而在土壤中富集。
2.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研究进展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及其对环境危害程度不仅与其总量相关,还与其在土壤中的赋存形态有关。
而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主要技术手段是更大程度的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总量和降低其在环境中的有效性。
根据修复手段,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大致可以分为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
其中,物理修复是指通过物理手段对土壤重金属进行稀释、热挥发或者移除等,比如客土法、电热法等;化学修复是指通过外源添加修复材料或土壤自身物质改变土壤环境引起化学反应来达到治理的效果,比如淋洗法、添加改良剂等(凯迪电厂的炭化物就属改良剂的一种,属生物炭);生物复原即为利用生物体去同时实现土壤重金属的搬迁转变,比如说微生物复原、植物复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炭是指生物质在有限的供氧和相对的低温经热 解而产生的 富含 碳 的 产 物,其 具 有 丰 富 的 孔 隙 结 构、较大的比表面积、较高的 pH、多样化的表面官能团、碳元 素含量高 且稳定 等特 点,在土 壤改良、环 境治 理、固碳减排等农业低碳、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多个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4].生物炭主要含 有 碳、氢、 氧、氮等元素,植物残体生物炭 碳 含 量 普 遍 多 达 70% 以 上[5].生 物 炭 原 料 来 源 广 泛,如 植 物 残 体、动 物 粪 便、城市污泥等,不同原料、相同温度下制备的生物炭以及同种原 料,经 不 同 温 度 热 解 制 成 的 生 物 炭,其 含 有 的 各 种 元 素 含 量 ,以 及 对 重 金 属 的 吸 附 效 果 都 存 在 差 异 (表 1).
第4期
周 婷 ,等 :生 物 炭 对 土 壤 重 金 属 吸 附 机 理 研 究 进 展
405
2 生物炭对土壤重金属表面吸附机理
2.1 π 键 作 用 生物炭 通 常 被 看 作 是 高 度 芳 香 化 并 含
有随机堆叠的石 墨 层,其 表 面 含 有 丰 富 的 化 学基团,这些官能 团 通 过 表 面 电 荷 的 性 质 和 π 电 子 影 响 着 它 的 吸 附 性.生 物 炭 表 面 高 度 芳香 化,具 有 电 子 云 高 度 密 集 的 π 电 子 结
生物炭对土壤重金属吸附机理研究进展
周 婷,周根娣,和苗苗
(杭州师范大学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杭州市重点实验室,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6)
摘 要:生物炭是生物质在缺氧或是无氧条件下低温热解而成的高富碳 产 物,其 精 致 的 孔 隙 结 构 与 较 大 的 比表面积,丰富的表面官能团,使其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较 强 吸 附 能 力.近 年 来,生 物 炭 修 复 土 壤 重 金 属 污 染 已 成 为研究热点.文章对生物炭的性质、吸附重金属的作用机理、影响生物炭吸附的各个因素以及修复 土 壤 后 对 重 金 属 生 物 有 效 性 等 方 面 进 行 综 述 ,最 后 提 出 生 物 炭 未 来 在 修 复 土 壤 重 金 属 污 染 方 面 的 研 究 方 向 .
关 键 词 :生 物 炭 ;土 壤 ;重 金 属 ;机 理 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志码:A 文 章 编 号 :1674232X(2018)04040407
矿 山 开 采 、金 属 冶 炼 加 工 、化 工 产 业 的 快 速 发 展 ,使 工 业 废 物 产 生 的 重 金 属 不 断 进 入 环 境 ,造 成 水 污 染 和 土 壤 污 染 .土 壤 重 金 属 不 易 被 降 解 ,能 通 过 食 物 链 进 入 人 体 ,给 人 体 健 康 造 成 伤 害 .生 物 炭 作 为 一 种 吸 附 材 料 ,近 年 进 入 大 家 视 线 ,引 起 广 泛 关 注 .研 究 发 现 ,其 具 有 多 种 环 境 效 应 ,可 被 用 做 吸 附 甲 醛 ,也 可 用 于 修 复土壤污染,它既能改善土壤环境,减轻土壤风险,同时 也能提高 作物产 量.生 物 炭 制 备 原 料 多 种 多 样,来 源 丰 富 ,制 备 工 艺 相 对 简 单 ,其 致 密 的 微 孔 结 构 和 较 大 的 比 表 面 积 ,丰 富 多 样 的 化 学 基 团 ,使 其 具 有 较 强 的 吸附能力,能够降低土壤中铜、锌、铅、镉、汞、砷等多种重金属 污染物 的 污 染 程 度.种 种 优 良 的 性 质 使 其 成 为一种廉价高效的土壤改良剂,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 复 方面 具有巨大 的潜 力.已 有 不 少 研 究 表 明,生 物 炭 能 影 响 土 壤 重 金 属 的 迁 移 转 化 与 生 物 利 用 度 ,但 对 影 响 机 理 的 研 究 还 相 对 较 少 ,并 且 没 有 统 一 定 论 .因 此 , 生物炭对土壤重金属吸附机制与影响因素成为研究重点.
500 84.44 2.88 1.02
文献来源 Lee等 [6]
构,易与重 金 属 形 成 π 键 作 用,为 典 型 的 化 稻杆
500 86.28 3.12 3.25
学吸 附.暴 露 d 轨 道 的 金 属,生 物 炭 表 层 结 棕榈仁壳 500 87.85 2.91 1.11
构的π电子可作为电子供体与其接触的电 树干 子受 体 发 生 ππ 电 子 作 用.李 力 等[9]研 究 树皮
污泥
350 ℃ 和 700 ℃ 产 生 的 玉 米 秸 秆 生 物 炭 对
Cd2+ 的吸附机理时发现,阳 离 子π 作 用 可 能 是一种 主要 的 机理.阳离 子π 作用本质 很复 杂,主要取决于 生 物 炭 表 面 的 芳 香 程 度 和 金 牛粪 属的性质.生物炭 芳 香 程 度 决 定 π 共 轭 芳 香
第17卷 第4期 2018 年 7 月
杭 州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ournalofHangzhou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
犱狅犻:10.3969/j.issn.1674232X.2018.04.012
Vol.17 No.4 Jul.2018
Hale Waihona Puke 表 1 不 同 原 料 制 成 的 生 物 炭 所 含 元 素 具 有 差 异
犜犪犫.1 犜犺犲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犮犲狅犳犲犾犲犿犲狀狋狊犻狀犫犻狅犮犺犪狉
狆狉狅犱狌犮犲犱犳狉狅犿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犿犪狋犲狉犻犪犾狊
原料
甘蔗渣 椰子壳
温 度/℃
质 量 分 数/%
C
H
N
500 85.59 2.82 1.11
收 稿 日 期 :20161022 修 回 日 期 :20180109 基 金 项 目 :浙 江 省 科 技 厅 重 大 专 项 (2015C03011). 通 信 作 者 :和 苗 苗 (1982— ),女 ,副 研 究 员 ,主 要 从 事 固 体 废 弃 物 资 源 化 及 其 利 用 风 险 研 究 .Email:hemm@hz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