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正文(控制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范文(二篇)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范文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在开始施工之前,首先需要检查施工现场是否符合要求,包括施工定位、地势条件、道路线型等。
确保施工现场的整体环境符合施工要求,没有影响施工质量的障碍物。
2. 检查施工材料的质量。
包括沥青、矿渣粉、骨料等材料的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 检查施工设备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确保施工设备正常运转,没有故障和安全隐患,如振动压路机、摊铺机、沥青搅拌设备等。
二、基层处理1. 清洁基层。
在施工前,应将基层表面的杂物、泥土等清理干净,确保基层表面平整、洁净,方便后续施工。
2. 安装导向线。
在基层上确定好导向线的位置和高程,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能够保持路面的线型和高程的准确性。
3. 基层加固。
根据基层的条件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基层加固,如夯实基层、加铺稳定层等。
三、摊铺施工1. 确保摊铺机的温度适宜。
根据气温和沥青材料的特性,调整摊铺机的温度,确保沥青的温度在施工温度范围内。
2. 摊铺宽度和摊铺层厚度控制。
根据设计要求,确保摊铺宽度和摊铺层厚度的准确性,避免出现偏差和波浪状路面。
3. 摊铺速度和均匀性控制。
控制摊铺机的速度和均匀性,确保沥青能够均匀覆盖在基层上,避免出现斑驳和孔洞。
4. 摊铺后的压实处理。
在摊铺完成后,及时对路面进行压实处理,使用振动压路机等设备对路面进行压实,确保路面的密实度和平整度。
四、施工质量检验1. 沥青混凝土的采样和试验。
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沥青混凝土的采样和试验,确保施工材料符合要求。
2. 路面平整度检测。
使用平整度检测仪对路面的平整度进行检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3. 其他施工质量检验。
根据施工要求和标准,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验,包括路面密实度、厚度等方面的检测。
五、施工记录和档案归档1. 施工记录的填写。
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记录施工的情况,包括施工日期、天气条件、施工人员等信息,以备后期查看和分析。
2. 档案归档。
将施工相关的文件、记录等归档保存,以备日后查阅和维护。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及质量控制论文

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及质量控制摘要:由于道路交通的发达,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各等级公路中普遍应用,混凝土路面在公路建设中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沥青混凝土施工逐步引起了大家广泛关注。
文章从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和使用的情况进行分析,浅谈了路面工程质量控制的因素。
关键词:公路施工;质量;沥青混凝土;引言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经过多年的发展,公路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对公路的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及养护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有些公路通车没多久,沥青路面就出现大面积破坏;有的甚至通车才几个月就出现严重质量问题。
笔者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及质量控制作出了分析。
一、做好路面强度保证措施:1.首先控制好原材料质量,把好质量第一关试验室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频率对进场的水泥、砂、石、减水剂进行试验检查,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2.控制好混凝土混合料拌和质量(1)对拌和楼自动计量系统进行静、动态标定合格后才使用。
(2)每工班开工前应测定砂、碎石的含水量,以计算当班的施工配合比,并向拌和机操作员出具施工配合比通知单。
(3)严格控制好水灰比,经常检查砼混合料的坍落度,根据坍落度大小,及时调整用水量和外加剂,使坍落度稳定在2~4cm之间。
(4)保证有足够的拌和时间,使混合料拌和均匀。
(5)每台拌和楼减水剂池设两个池,其中一个作为溶解稀释池用。
减水剂池内设有搅拌设备进行搅拌,防止沉淀和浓度不均匀。
拌和用减水剂如果是粉剂的,提前溶解稀释成一定浓度的的液体使用。
二、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质量控制1.确保原材料质量首先抓集料检验,从加工性、结构性两大指标狠抓落实,粗集料要注重颗粒尺寸、形状、松软质和粘附性指标,签订供货合同时要注意保证粗集料筛分级配变异小,保证石料软弱颗粒含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细集料应注重砂当量和粘附性等指标。
所有集料应分级存放,不得串混。
为防止材料离析,堆放集料的场地应硬化,堆放时采用水平或斜坡分层堆放,不能锥堆。
沥青原材料应从粘度等指标着手,确保沥青指标优良,符合设计要求。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论文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论文摘要:市政道路作为城市形象和发展的排头兵,其建设速度和使用功能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同时更因其时刻关系到市民的生产和生活,对工程的质量和品味要求也越来越高。
要保证施工质量,在混合料的搅拌制备、混合料的运输、摊铺施工以及摊铺后的碾压方面,都要下工夫。
只有每一步都把好关,控制好质量,完善每一个细节,才能最终保证沥青道路的铺筑质量。
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工程建设得以快速发展。
沥青路面是市政道路的主要路面形式之一,由于当前我国城市车流量不断增大、重载车辆不断增多,人们对路面行车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必须加强质量管理,做好施工准备,以保障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性能,避免国家资源、能源的浪费。
1沥青路面施工的主要过程和方法1.1强化路面基层养护在路面基层施工完成后,需要做好基层养护,一般采用不透水薄膜或湿砂进行养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喷洒沥青乳液进行保护,也可洒水进行养护。
在基层养护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路面行车。
在必须行车的情况下,应限制车的重量和行车速度。
1.2做好基层平整基层平整是沥青施工的前提,只有实现了基层平整,才能为铺设沥青打下基础。
在面层铺筑前,应用专用直尺对基层做平整度检测,并认真清扫基层表面的松散浮料和杂质,确保基层表面整洁、平整。
1.3沥青混合料的拌制(1)沥青混合料通过间歇式搅拌机拌制,拌制好的热料贮存在热料仓内,存储满以后,装进自卸车内,运往工地,准备铺筑。
(2)拌制好的沥青混合料须经试验人员进行温度检测,合格后才能出厂。
1.4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沥青混合料从搅拌机到施工工地,需要专用工具进行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控制。
(1)运料前,在运输车辆的车厢处涂上防粘液。
(2)装料时,需前后移动装料车辆,避免沥青混合料发生离析。
(3)运料车到达工地后,必须由专人逐车检测温度,验收料单。
公路路面沥青施工质量控制分析论文

公路路面沥青施工质量控制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地不断加深,我国在各个方面取得较为快速的进步与发展。
其中,公路行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内容,对国民经济的快速腾飞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够为人民带来极大的便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于公路施工的质量要求也是与日俱增的。
目前,巨大多数公路路面的施工主要的原料为沥青,而随着公路车辆地逐渐增多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为公路沥青路面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因此,应该注重加强对公路路面沥青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的实施,这对于公路沥青路面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本文就是着重对公路路面沥青施工质量控制技术进行了阐述与探究,旨在为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仅供参考。
关键字公路沥青施工控制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公路路面沥青施工质量问题的产生原因施工原材料的选择沥青是现代公路建设的主要材料之一,沥青的优点是灰尘少,成本低,抗压力强。
选择沥青原材料时,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气候、地理环境情况、经济状况而决定,否则就会出现施工质量问题。
路面施工施工环节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或城乡结合部,公路施工设备陈旧、技术低下,操作人员有时不会严格按照配合比、拌和均匀性、压实度、平整度、碾压温度等关键工艺指标进行施工,这是导致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而公路路面的早期损坏,都与人为因素有关。
路面基层作为传递车辆荷载的主要承重层,其稳定性和抗压性直接决定了公路质量。
因此,我们一定要把路面施工的质量管理作为工作重点,预防路面出现网状开裂和下陷的问题。
养护管理路面的养护情况对路面的整体质量也有一定影响,如果养护不及时、措施不完善,发现问题时没有及时处理,都会引发质量问题。
公路路面沥青施工质量控制的目的及意义沥青路面的质量控制可不是简单的管理就行了,而是要采取科学的施工工艺,完善施工技术,采取施工全过程控制的方法,运用科学的统计知识,结合施工材料,综合执行的一项工作。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论文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论文
浅析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
【摘要】沥青路面已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的路面建设,已成为我国摊铺面积最大的高等级路面。
本文分析了影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因素及其控制措施。
【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CLC编号:u416 217文件识别码:a物品编号:
引言
沥青路面是以沥青材料为黏结剂,以矿物骨料为骨料,修筑面层和各种基层、垫层的路面结构。
由于沥青结合料在沥青路面中的使用,增强了集料之间的粘结力,提高了混合料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了路面的使用质量和耐久性。
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沥青路面具有路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振动小、噪音低、施工周期短、养护简单等优点。
一、影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因素
1.沥青的性能
沥青面层所采用的沥青标号与气候、地区有关,不同气候区选用的类型不一样。
用于面层的上层宜采用较稠的沥青,下层或连接层宜采用较稀的沥青,对不同来源、不同标号的沥青要分开存放,不得混杂。
经较长时间存放的沥青在使用前应抽样检验,以确保沥青的性能符合设计使用要求。
2.路面基层处理
路面基层的平整度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影响很大,必须严格。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控制论文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的质量控制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抗滑性和平整度、稳定度好等特点,在高等级道路上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对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目前,高等级道路面层基本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其具有良好的抗滑性和平整度、稳定度好等特点。
然而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过程中,关键是质量控制。
1施工准备阶段1.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的准备阶段,原材料的质量检查应当是质量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因为原材料的质量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根本因素。
在这阶段应当对选定的各种集料、沥青按照规范进行质量检查,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不允许使用。
同时,对石料的选定还须考虑到采石场的产量,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具有大规模、机械化施工的特点,日生产量大,如果因为原材料的供应不足而影响施工日进度,这实际也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造成影响。
1.2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配合比按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进行设计,按生产配合比验证。
通过试拌试验段的铺筑来检验生产配合比的可行性。
从沥青混合料的外观到内在质量及碾压成型后钻芯取样等各种检验所有试验数据整理后进行分析,若有指标不满足规范要求,则应对生产配合比或有关工艺做出调整直到达到设计要求。
1.3试铺段施工在进行大规模施工之前,应当用正常施工所需采用的全部设备,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在严密的监督和质量控制下进行试铺,试铺段长度200~500m,并通过试铺解决以下问题:进行生产配合比验证,确定标准生产配合比。
确定摊铺机的操作方式,包括摊铺温度、速度、振动振捣强度、自动找平方式。
选择压实机具,确定碾压组合、压实顺序、碾压温度、速度及遍数。
确定松铺系数。
确定施工产量及每天作业段长度。
横向工作缝的处理方法。
做出试铺段试铺总结,报咨询审批后作为正式开始施工的依据。
2施工阶段质量控制要点2.1工作面准备施工之前由质检人员对已交付合格的前一道工序进行高程、压实度、弯沉值等抽检,并对工作面进行清扫、修整、洒水,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论文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关键是人员、材料、设备的合理配置。
路面施工是公路工程施工中一道关键工序,因此,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就是对工、料、机的管理与控制。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1.沥青混凝土总述沥青混合料是由矿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
按材料组成及结构分为连续级配、间断级配混合料。
按矿料级配组成及空隙率大小分为密级配、半开级配、开级配混合料。
按公称最大粒径的大小可分为特粗式、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砂粒式沥青混合料。
按制造工艺分为热拌沥青混合料、冷拌沥青混合料、再生沥青混合料等。
2.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内容与其他产品一样,沥青混凝土路面也是工、料、机三个主要因素结合而生产出来的。
因此,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就是对工、料、机的管理与控制。
2.1对人的管理生产过程中各工序和主要岗位(含管理人员)必须由有经验的人员或经过培训取得上岗资格的人员操作或管理,要有明确、严格的岗位责任制,要有严格的奖惩措施,要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与产品的质量紧密联系起来,使他们既有干好的技能,又有干好的愿望和动力。
2.2原材料的管理与控制对用于永久性工程的材料。
应严格按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质量检验。
把好原材料质量关,保证使用的原材料全部合格,对各种混合料的管理与控制。
首先是抓配合比设计,使用于生产的配合比设计理想,然后是抓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对沥青混合料来说;一是控制好油石比和矿料级配,二是控制好各个环节的温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这两个问题控制好了,质量就有保证。
对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混合料主要是控制好水泥、石灰等稳定材料的剂量。
这是保证强度符合要求的主要因素,不得减料,必须用足;其次是生石灰消解要充分,过筛要严格,防止未消解的石灰块,否则将造成路面拱起;此外,含水量要适当,否则难以压实。
原材料存在的问题是有些地方缺少专门按规范要求规格生产各种粗集料的厂家和产品,特别是底、中面层所需的粗集料尤为突出。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论文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对高等级路面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中使用十分广泛。
许多新技术、新材料都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各种规范、标准比较健全,但从实际施工来看,尚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结合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对目前使用的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进行深入探讨,最后提出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公路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措施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ur country to the highway quality requirements higher, and of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of high grade highway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is very widely used. many new technology, new material are in practice to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all kinds of standard, the standard is sound, but from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to see, there are many worthy of discussion.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the work experience, in current use of highway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construction process are discussed,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of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key words: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constructiontechnology;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目前,在我国公路建设中,高等级公路路面通常采用沥青混凝土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控制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程丹江(陕西教学中心公路工程与管理专升本学号:07659179)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是公路施工中一道关键工序,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应贯彻“精心施工、质量第一”的方针,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使铺筑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坚实、耐久、平整、稳定,为社会提供安全、舒适、舒畅的交通条件,这也是评价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的标准。
作者根据从事施工的工作体验出发,谈及路面施工中对“工、料、机“的管理及施工中前场和后场的工艺控制,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有一定指导作用,本文着重论述了怎样全面、科学地做好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通过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各个环节质量控制点的研究,为施工企业提供一种科学的施工方法,达到节省能源,改善施工方法,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主要通过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从选材到对现场施工的各个环节的严格控制,通过从事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的亲身体会,从中总结出科学、实用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方法,为施工出优质、高效、精品工程提供理论基础和思想保证。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一、绪论(一)我国公路发展的总体成就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发展迅速,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公路建设的发展对加快建设统一市场、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对外开放程度、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便捷高效的公路交通也日益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扩大了出行半径,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公路建设规模快速增长。
30年来,公路通车总里程由89万公里增长到358万公里,公路建设年投资规模由1978年的4.9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6490亿元,提前13年实现了总长35000公里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的基本贯通。
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发展迅速。
从1988年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到2007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4000公里,稳居世界第二。
目前国家正在抓紧规划建设高速公路网,其格局大致为“7918”网,总体上贯彻“东部加密、中部成网、西部连通”的布局思路,建成后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首都连接省会,省会彼此相通,连接主要地市,覆盖重要县市“的高速公路网。
未来建设所需资金约2.2万亿元,建成这个系统约需20~30年时间。
我们可以看出,当前以至今后一段时间内,国家公路建设市场仍然是一个持续蓬勃发展的市场,对我们公路施工企业,可以说提供了生存、发展的巨大空间和宝贵机遇。
(二)沥青路面在我国发展情况。
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我国发展情况:我国在1935年使用进口沥青在南京附近沥青路面试验路段;1941年又在滇缅公路修筑了沥青双层表面处治155km;战争胜利后又在宁杭公路修筑了沥青贯入式及双层沥青表面处治等沥青路面。
到1949年前夕我国公路上有高级、次高级路面总计约315km。
新中国建立后公路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公路建设速度、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差距,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公路建设数量和质量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正在缩小。
下表为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公路里程发展情况。
到2000年底我国公路里程已经达到167.98万公里,到2001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9453公里居世界第二位。
根据掌握的资料[3],20世纪90年代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表层结构多为LH、AC、AK、SAC结构,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结合高速公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认为应该改进抗滑表层的结构形式,因此,有相当一部分表层采用SMA,在国内SMA属于一种相对较新的路面结构形式。
(三) 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及优点。
沥青路面是由以沥青材料作为结合料粘结矿料而修筑的面层与各类基层和垫层所组成的路面结构。
由于沥青路面使用沥青结合料,因而增强了矿料间的粘结力,提高了混合料的强度和稳定性,使路面的使用质量的耐久性都得到提高。
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噪音低、耐磨性好、振动小、施工期短、养护维修方便、适宜于分期修建等优点。
因而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1.高温抗车辙性能,也称为高温稳定性,即抵抗高温条件下流动荷载反复作用产生沥青混合料变形的能力;2.低温抗裂性能,即抵抗因降温产生低温收缩裂缝的能力;3.水稳定性,也称为抗水损害能力,即抵抗沥青混合料受水的侵蚀逐渐产生沥青膜剥离、掉粒、松散、坑槽而破坏的能力;4 耐疲劳性能,即抵抗路面沥青混合料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能力;5.抗老化性能,即抵抗因受气候影响沥青混合料逐渐丧失粘韧性等各种良好性能的能力;二、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内容与其他产品一样,沥青混凝土路面也是工、料、机三个主要因素结合而生产出来的。
因此,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就是对工、料、机的管理与控制。
(一)对人的管理生产过程中各工序和主要岗位(含管理人员)必须由有经验的人员或经过培训取得上岗资格的人员操作或管理。
要有明确、严格的岗位责任制。
要有严格的奖惩措施。
要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与产品的质量紧密联系起来。
使他们既有干好的技能。
又有干好的愿望和动力。
要经常对全体员工进行产品质量重要性的教育。
特别是各级领导者必须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思想。
(二)原材料的管理与控制对用于永久性工程的材料。
应严格按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质量检验。
把好原材料质量关。
保证使用的原材料全部合格。
对各种混合料的管理与控制。
首先是抓配合比设计。
使用于生产的配合比设计理想。
然后是抓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对沥青混合料来说。
一是控制好油石比和矿料级配。
二是控制好各个环节的温度。
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这两个问题控制好了。
质量就有保证。
做好沥青混凝土路面所需各种材料的采购非常重要,材料的质量是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
材料的数量是否充足直接影响到工期及路面铺筑的质量,所以对材料工作要给以充分的重视和管理,材料选厂以后要送到具有一定资质的检测机构或业主指定的检测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同时要随机抽检,保证进场的材料满足质量技术指标的要求。
1.沥青是最关键的材料,直接从生产厂家订购,一般设计文件都有明确要求,通常使用的标号为AH - 90、AH - 110.沥青运到工地现场后,工地试验室要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中的要求严格抽检。
工地试验室主要检查针入度、延度及软化点,其它指标可根据需要选做。
沥青的贮备要用专用贮备罐,专用贮备罐安全、防水、保温、无浪费,加热使用方便。
值得注意的是,沥青在储罐中的贮存温度不宜低于130℃,加热时温度要控制好,石油沥青一般不得超过170℃,否则容易老化。
另外,沥青的脱水也很重要,过多的水分会使沥青在加热时膨胀溢罐,引起浪费,严重者造成火灾。
沥青在工地的贮备量以市场的供应量及生产规模合理确定,通常以能满足工地5d的需要量为最佳。
2.各种规格的碎石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骨架,是受力的主要支撑材料,碎石的规格以沥青混凝土各面层的厚度及配合比确定。
在实际工作中,碎石的规格首先由面层的级配类型确定最大值,如AC- 20 I型要求的最大粒径碎石必须小于31. 5mm.其次,要确定碎石的不同规格的分类,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碎石粒径与实际的碎石生产商所用筛子的筛孔尺寸不尽相同。
如AC - 20 I型规范中的筛孔尺寸为31. 5、26. 5、19、16、13. 2、9.5、4. 75、2. 36、1. 18、0. 6、0. 3、0. 15、0. 075 (4. 75以下筛孔尺寸暂不考虑),而碎石生产商的筛孔通常是以5mm为模数的尺寸。
从经验来看,采用AC -20 I型结构层所用碎石时,可以用19~31. 5mm、16~19mm、13. 2 ~16mm、9. 5 ~13. 2mm、4. 75 ~9. 5mm 五种规格的碎石。
具体各种规格的数量以配合比及级配要求确定,确定方法以图解法试配。
沥青混凝土面层用碎石、砂、石屑及矿粉组成混合料,理论级配中每种规格材料的用量是确定的。
而实际工作中,由于单独碎石、砂、石屑的级配中不是很稳定均衡,故在工地准备材料时要随时抽检筛分,不断进行微小的调整。
这样整个材料的采购、贮备就非常准确。
采购量以总用量的90%控制,这样不会造成某种材料过多或过少,对工程的成本是有利的。
另外,工地所用的任何砂石材料最好都是干燥的,且所存放场地要硬化,材料堆放整齐有序,各种材料要分开,避免混料,且规格型号、产地标识明确。
材料有专人负责,要覆盖防雨和尘土,这样可以提高生产率,并使最终的沥青混合料质量稳定。
原材料存在的问题是有些地方缺少专门按规范要求规格生产各种粗集料的厂家和产品,特别是底、中面层所需的粗集料尤为突出。
大多是用其他用途的碎石代替。
给矿料组成设计带来了困难,通常很难配出较理想的合成矿料级配。
沥青混合料用量大的地区。
有关部门应注意开发沥青混合料用的碎石和石屑。
关于沥青质量的问题,有些沥青的质量不稳定。
使用前应从沥青供应厂、沥青供应站取样检查。
不合格的沥青不得运往拌和厂;在使用过程中应按规定的时间和次数检查沥青的质量,避免使用不合格的沥青。
(三)对施工机械的管理先进、良好的机械设备是保证质量、提高效率、加快进度与改善劳动条件的基础。
机械管理主要是让各种路面施工机械处于良好状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拌和厂和工地应有一个精干的机械维修小组并配备足够、适用的机具和易损零配件。
一旦发生故障应能很快排除或修复。
各类操作机手应持证上岗,严格按操作规程运行。
漏油的机械、车辆不应上路,以避免给路面造成污染和损坏。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和质量及产量,与所选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有重要关系,拌和设备要能满足工期的要求及工作的连续性要求。
路面的平整度主要取决于摊铺机,摊铺机应根据路面宽度及路面等级进行选用,尽量采用热接缝,避免冷接缝,同时摊铺机的生产效率要高。
压路机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及轮胎压路机的组合作业,数量由实际工作量确定。
其它设备均要与整个施工环节相匹配。
总之,设备在选用上要以故障率低且性能优越为宜。
三、沥青混合料拌合和运输质量控制措施(一)沥青混凝土拌和沥青混凝土拌和时要控制其温度、油石比及材料的级配。
油石比的控制是利用电子称量器,对各种材料进行分别称量。
而级配的控制方法是两级控制,先是从各个冷料仓的出料斗门及皮带转速进行初控,经过混合并由运料皮带及提升机送进振动筛,由振动筛重新筛分,振动筛的尺寸选择要基本与规范中的筛孔尺寸一致。
振动筛一般只有4级,可以取与规范中筛孔尺寸相近的并进行分段。
拌和设备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各种数据随时可以通过操作室的指令进行调整。
工地试验室要随时抽检油石比及级配,只要正常,调好的设备不允许随意改变各种数据的设置。